浙江卫视的办台理念
省级卫视的品牌定位研究——以江苏卫视与浙江卫视为例

收稿日期:2019-06-26作者简介:李超,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理论研究。
省级卫视的品牌定位研究———以江苏卫视与浙江卫视为例李 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000)摘 要:电视媒体的竞争已走向了以频道为单位的整体理念和品牌气质的竞争,以此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文章基于市场营销理论,以这两年在电视行业的后起之秀———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者在理念定位上的调整,深入剖析品牌定位升级所带来的优势,以此来说明定位在电视频道的竞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定位;省级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9-0094-03 当受众需求日益细化时,产品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受众群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根据产品的特质进行适当的定位,电视行业同样如此。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观众可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需求也更加多样化,电视频道必须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采取差异化的定位,以此形成独特的气质和风格。
2004年,湖南卫视率先亮出“快乐”定位,从而在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一举占据收视率之最的宝座。
这几年,各大卫视也纷纷打出“定位”大旗,以求在电视行业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作为后起之秀,江苏卫视打出“幸福”定位,浙江卫视也打出“梦想”定位。
可见,合理、清晰的定位是电视频道得以立足的生存之本。
一、电视频道定位作为STP战略中的一个战略,定位在市场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国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定位就是一种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够在目标顾客心目中有一个独特位置的行动”[1]。
为了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电视频道的竞争已从电视内容体系的竞争,转而走向了以频道为单位的整体理念和品牌气质的竞争,因此,采用品牌定位的策略便成了省级卫视的重要生存策略。
电视频道定位的含义是:针对某一收视人群的特定需要,对电视频道的产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为自己的频道在媒体市场上树立一个独特的形象,从而在观众心目中占据独特的位置。
浙江卫视中国电视史上最快的改制

浙江卫视中国电视史上最快的改制文/王思景 2009年10月刊文8月18日,杭州一个广告拍摄影棚,汪涵和朱丹“会面”。
汪涵,湖南卫视招牌主持人,亦庄亦谐,上至金鹰节、湖南春节晚会的“大场面”、下至脍炙人口的《天天向上》和快乐女声,他都当仁不让地充当主持台柱。
朱丹,浙江卫视招牌主持人,男女“通杀”的风情美女,每周主持四档综艺节目,其中《我爱记歌词》的收视率排行保持在周五晚同时段第二,甚至曾冲刺到第一。
广告商想打造的,正是中国综艺界的“一哥+一姐”概念。
如果放在一年前,这对于朱丹来说完全不可想象。
她主持生涯的第一个广告,洽谈于2008年4月,“身价”不过5万元,和汪涵不是一个量级。
“现在,朱丹的单笔代言费最高超过百万。
”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对本报记者说。
作为朱丹身价“三级跳”的幕后推手,他的目标很明确——以主持人品牌带动频道品牌。
2008年8月3日,夏陈安“被空降”至浙江卫视任总监;22天后,启动了一场“中国电视史上最快的改制改版”。
一年间,夏陈安将浙江卫视收视率提高超过70%,在省级卫视排行从第8名升至第2名,广告收入增加超过50%。
在“老大”电视湘军徘徊于“第三轮体制改革”之时,浙江卫视以后起之秀的姿态,大刀阔斧展开了湘军早已完成的“机制改革”,一时风头近逼前者。
对于中国广电体系,改革前,体制内,还有多少活力可以这样释放?“两年进项600万”在浙江卫视做主持人6年多,朱丹的“火箭式上升”,只发生在这一年。
以2008年8月25日“浙江卫视中国蓝”改版启动为划分时点,之前,朱丹接拍广告1则,价格不到5万元;之后,朱丹接拍广告7则,单笔代言价最高过百万。
现在,朱丹每周主持四档节目,其中周五晚《我爱记歌词》和周六晚《百事群音》为直播,前者和她主持的另外两档节目合称“浙江卫视综艺三剑客”,收视率达到省级卫视同时段第二名,在一些周末,甚至PK掉湖南卫视同时段的《快乐大本营》《勇往直前》《天天向上》,站上榜首。
朱丹也成了浙江卫视身价最高的主持人。
浙江卫视开创“新电视”运动

浙江卫视开创“新电视”运动抓住浙江广播电视的突破口21世纪开元之初,中央发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号令。
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渗透到包括广电业在内的文化领域。
对此,浙江省立即做出反应,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
2001年初,浙江将三个省级广播和电视台合并,组建了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以下简称浙江广电),拉开了浙江广电体制改革的序幕,这意味着浙江省的广播电视走出“象牙塔”,迈出了从文化事业转向文化产业的实质性一步。
刚打开“象牙塔”之门的浙江广电人震惊地发现,广电业已是诸侯纷争,强者林立。
各地卫视这两年纷纷抢占先机,寻找自己的定位:以“人间”节目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自傲的江苏台定位为“情感台”;重庆台自封为“英雄台”;广西台自诩“女性频道”;上海号称“新闻台”;安徽台早早抢占了“电视剧台”的位子;而湖南台则致力于“快乐中国”的打造。
浙江广电总编辑程蔚东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们是中国第一批上星卫视,也是最早意识到全频道包装的。
但我们当时的包装就是一幅水墨动画:宣传片上两颗水滴,一条鱼滑过,乌篷船、古琴、大笔如椽,不用看节目就能体味到一种文化意味。
很多浙江人陶醉其中,以为自己很有文化。
浙江的企业家在冬天还没有来临时就意识到了危险,我们却还在麻木中。
”当湖南卫视开始统计全国收视率,到北京搞传媒基地,在英国设海外试验基地时,浙江卫视才发现自己晚了。
当时的浙江卫视,在全国的收视排名第9,甚至面临着在省网和市网的排名还经常被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挤出去的局面。
收视率之争,一触即发。
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总目标人群的比重,以百分比表示。
它曾被《实话实说》的第一任主持人崔永元评价为“万恶之源”,之所以称之为“万恶之源”是因为收视率和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而无论是电视台还是电视节目很容易陷入疯狂追求收视率的怪圈。
但是无论正确与否,收视率确实是当前各电视台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好坏的硬标准。
浙江卫视

谢谢观看
1999年,重建整个新闻制播系统,把新闻系统定位在盘带结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新闻制播上,提出新闻资源 的集中管理,以及面向未来的多种新闻播出方式 。
2000年,推出文化访谈类节目《亚妮专访》。
2003年,开始实施频道化运作。通过成立营销中心整合频道经营,成立大型活动组策划重大活动 。
2004年,确定了“娱乐财富”的主题定位,推出《娱乐财富》和《天下浙商》两档栏目 。
2019年2月,浙江卫视上线2019全新包装。新包装回归初心,以蓝“鲸”鲤作为核心元素,把蔚蓝的梦想天 空与天马行空的闪亮蓝鲸相结合,营造出耳目一新视觉体验。新包装既有对过往设计思路的延续,比如继续使用 亮调的光泽作为基底,搭配简洁高雅的蓝紫色系,形成与整体品牌概念相一致的美观与舒适;同时打破传统矩形, 使用倾斜设计,带来更有活力的冲击感,另外还加入相近色与渐变变化。
2015年6月7日及6月8日,浙江卫视白天时段调整编排,中午至下午时段播出第九季《中国梦想秀》,同时在 周日、周一晚间的黄金时段继续播出《梦想秀》 。在二、三、四季度周五黄金档,浙江卫视播出《奔跑吧兄弟 第二季》、《奔跑吧兄弟第三季》以及《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
2016年,浙江卫视采取“叠播编排”,在一季度周五黄金档推出两档原创综艺,室内竞技综艺《王牌对王牌》 和首档连续剧悬念式户外综艺《二十四小时》,分别定档1月22日20:20和22:00 。
主要节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参考资料:
收视表现
(备注:本一级目录下只列出CSM城市网破记录性质的收视成绩,其他具体收视率请移步各节目主词条)
浙江卫视分析

以浙江卫视为主分析卫视经济13媒体财务管理毛蓓摘要浙江卫视这几年来迅猛发展,在一线卫视排行榜上的排名稳步上升,得益于其相对稳定的结构、对于客户“人情味”、在体制内积极的开拓创新、大胆的投资国外成功综艺节目以及成熟的多平台合作, 与传媒巨鳄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目录以浙江卫视为主分析卫视经济 (1)摘要 (1)卫视的这几年发展趋势 (2)分析发展致胜法宝 (3)浙江卫视的经济状况 (3)浙江卫视的人员编制的稳定性带来的优势 (3)相对而言其他卫视的结构 (3)在体制内创新是浙江卫视的亮点 (3)综艺类创新探索 (4)自制电视剧的探索 (4)浙江卫视成功背后的代价 (4)第三方合作的重要性 (5)星灿制作 (5)大业传媒 (5)广东蓝色火焰 (5)重情重义的浙商情怀 (6)卫视的这几年发展趋势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卫星频道,简称浙江卫视,昵称蓝莓台和蓝鲸台,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力频道.浙江卫视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实力可见.数据表明最近收视前三甲湖南、浙江、江苏收视率都有明显提升,浙江卫视上升一个排名;而前三以外收视率在数值上整体都下滑了。
2015年至今开机率比去年同期下降3.6%从曲线来看,浙江卫视周五晚间只能仰视了,午间也有一小亮点。
北京卫视白天和傍晚的养生堂特点突出,优势明显。
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优点和缺点同样不明显,但是均衡就是致胜法宝。
分析发展致胜法宝浙江卫视的经济状况浙江卫视的发展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达到的。
浙江卫视在01年之前还是一个二流的频道,广告收入也大概在十几个亿的区间,近些年发展迅猛,凭借几档典型节目跃居一线频道,广告收入达到八十多个亿。
浙江卫视的人员编制的稳定性带来的优势首先不得不讲到的就是浙江卫视的人员结构。
一个好的卫视离不开一个稳定优秀的团队.回顾到2011年,那一年四大卫视广告部主任同时上任,浙江卫视的王俊,江苏卫视的龚立波,湖南卫视的樊旭文,东方卫视的袁春杰。
如今时过境迁,只有王俊一个人还在卫视继续工作并且得到了提拔。
2006全国卫视大改版

方式 ,力争在激 烈的争夺 中多分得一杯羹。
这些 以首家播映权或独家播 映权 名义购 来的电视
剧 ,绝大 多数 都是在晚间黄金 时段播 出。这也是省级 卫视广 告创 收的重要时刻和重要 方式。因为晚间的黄 金时 间是有 限的,观众 的选择是有 限的,这些花高价
口秀 和情 景 剧栏 目。2月份 ,天津 卫视 改版 ,大规
模 打造 “ 丽人 生 ”系列真 人秀 娱乐节 目。5月起 , 美 湖 北卫视全面 改版 ,改版后 的节 目以真人秀和 电视剧 为主 ; 辽 宁卫 视 8 月改 版 ,主 打 “ 动 ” 和 “ 互 欢
乐 ”牌 ,叫 响 “ 宁 卫视 ,互 动 你我 ,欢 乐天 下 ” 辽
购 买来 的电视剧能否得到 高收视和高收益 ,一时谁也
不敢 肯定。但争抢并垄 断优 势电视剧资源 ,却在卫视
间有越 演 越 烈之 势 。
“七 剑 出 击 ” 。 与此同时 ,各卫视纷纷 以投 资制作、联 合购 买等
的 口号 。广 东卫 视 、安徽 卫 视 、重 庆 卫视 、 吉林卫
视 、南方卫视 等都纷 纷改版 或在编 排上作 重大 调整 。
在卫视落地市 场整体趋于饱和 以后 ,市场份额 的竞争 在 2 0 年 显得尤为激 烈,如 同狼烟 四起 、烽火连天 。 06 形势 确 实是 前所 未有 的严峻 。其 一 ,卫视 落地 的费用 日益高涨 。陕西卫视在 2 0 年 的落地 费用 仅为 02 5 万 ,到 今 年 就 涨 到约 5 0 万 ,五 年 时 间几 乎 翻 了近 5 00 百倍 。 由于落地 资源 有限 , 落地 费用每年都在 以非理性 的几何数字猛 长。 据悉 , ,这 无疑恶化着卫视生 存的
分析浙江卫视及对陕西卫视的发展建议策划书

分析浙江卫视及对陕西卫视的发展建议㈠背景分析中国的电视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我国的电视媒体也逐步发展成规模,逐步形成了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星电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各个媒体都积极努力,计划着各自的未来发展策略,从而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㈡浙江卫视的制播特点与推广策略分析而浙江卫视能够在激烈地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全国收视前十的优秀成绩。
与其所制定的正确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制播特点:浙江卫视最大特点是制播分离,让内容制作和媒介传播分开。
浙江卫视在浙江广电集团的“合力打造”下,始终坚持“新闻立台”、“人文为本”。
致力于打造浙江卫视新理念。
同时,新闻节目、综艺节目、大型晚会、卫视剧场四大方面举头并进,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另外浙江卫视的推广政策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蓝品牌推广策略。
浙江卫视在2008 年进行了全面改版。
以使用了 15 年都未变的台标颜色为主题,推出了全新的“中国蓝”品牌定位。
所选用的散发着艺术与人文气息的蓝色,更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为浙江卫视增添了一份浓郁的人文氛围。
(从主持人的衣着颜色到直播现场的背景布置无不凸显蓝色主题;又如集中全台智慧推出的“娱乐蓝色风尚”、黄金剧场“蓝色生活季”、周年庆典晚会《星耀中国蓝》等等系列创意都贯彻落实了其蓝色品牌概念)2.主持人打造策略浙江卫视在主持人建设上推出了“蓝星制造”工程,重金打造 8 位名牌主持人,并由此开创了国内主持人艺人化管理模式的先河。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有策略地将主持人推向市场,是对于卫视品牌形象塑造的一种突破与创新。
这些主持人们在每期节目中的精彩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于频道的品牌推广来说,在取得观众关注的同时,也为这些主持人们的形象塑造以及推广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活动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效果相当显著3.优化绩效,增强互动,维护品牌的长久生命力浙江卫视从收视率、宣传质量和广告饱和度三个方面对节目进行考察,淘汰进入衰退期的节目。
浙江卫视定位及其节目特色分析

.
1
浙江卫视简介
1994年1月1日,浙江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浙江 卫视的前身)开始利用卫星传送。浙江电视台开播 于1960年10月1日,是浙江省的主导电视台和电视新 闻中心。目前创办有包括浙江卫视在内的9套节目, 日播出节目达到117小时以上,其中自办节目量达到 1590分钟。
.
2
其
2008年 8月 25日浙江卫视中国蓝揭幕。“中国蓝,
地球上最大面积是蓝色的,海阔天空,蓝象征着
生生不息、波澜壮阔和放眼天下。 这,就是浙
江卫视的中国蓝。
.
4
其节目特色: 一、新颖内容匠心独具 二、明星效应提升浙江卫视知名度 三、平民氛围营造浓郁
四、综艺游戏节目覆盖广泛 五、综艺游戏节目促使多媒体互动
.
5
随着梦想秀的正式启动,浙江卫视台标将出现巨大变动在原来的基础上
2009年07月30日浙江卫视以显著优势第六次获得省级 卫视收视率第一名
2009年1月1日至7月31日浙江卫视全天收视率位居省 级卫视第二名
.
3
其定位:
“蓝无界,境自远” 蓝色散发着浓郁的艺术和 人文气息,有别于其他颜色;
蓝色代表着“蓝海”,象征着浙江卫视差异化的 竞争策略“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江南文化品 质的本色;
.
8
1、明星主持人提升节目收视率
2、明星嘉宾参与扩大节目影响,每位明星都有自己的粉丝, 他们是一群忠实的观众。明星效应在当下综艺游戏节目 同质化的大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3.知名评委点评提高节目质量 “我爱记歌词”在 09 年 8 月推出了“超级领唱全国争 霸”,这个类似选秀的节目邀请了包小柏、黄大炜、丁 薇、林依轮、李泉等评委。
增加一对翅膀,寓意浙江卫视从原来的“综合纵贯线”向“中国第一梦想频 道”转变。正在筹备中的第三季“梦想秀”随即也打出“百城寻梦,13亿中 国人晒梦想”的豪放版宣传口号。以梦想为轴心,浙江卫视“中国蓝”的品 牌概念这一次终于找到了强大的着力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卫视的定位:
浙江卫视1994年上星,十年来频道充分利用地处长三角南翼的地缘、人文及经济优势,坚持以新闻为主干,社教、文艺为两翼,创办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品位,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栏目和节目,初步形成了富有江南文化底蕴的风格特色。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浙江卫视频道在定位上更加突出“江南”风格,充分体现“江南”的三方面特点: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市场意识。
与此对应,浙江卫视的宣传口号为“浙江卫视,江南品质”,凸现江南“精致、灵秀、现代、大气”的本质。
浙江卫视把“江南品质”作为新时期的定位,意在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和张扬江南文化,讲述江南人的生活形态,剖析江南经济发展的模式。
浙江卫视一向崇尚创新和进取,几年来不断改版,推出新的节目形态。
从总体的架构来看,浙江卫视的频道定位是“江南品质”,节目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新闻栏目;二是自办栏目;三是电视剧。
新闻栏目是频道的重中之重,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浙江卫视新闻》的收视率,无论省网还是市网,都大大高于其他各类频道的新闻栏目,也高于同时段其他频道各类节目的收视率。
浙江卫视于2008年下半年后奥运时代推出了崭新的卫视品牌形象:“中国蓝”。
从视觉设计上及理念传输上,突破了目前卫视偏重依靠电视剧或某档节目的单一传播理念,整体包装,不失为继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形象之后的又一卫视形象的准确定位包装。
“蓝”的内涵广博而深远,既象征着沉稳的内涵,也包涵着厚积薄发的力量,与中国的宏微观发展环境及现状倒是贴切:保持稳健的经济发展速度,稳步从世界大国迈进世界强国。
中国不仅“红”,亦是“蓝”。
“蓝”也与浙江的省份地位相关联,长三角时代,浙江军团展现了雄厚的经济人文力量,为“和谐社会”的缔造增彩添翼,显示出“蓝”色姿态与视界。
浙江卫视的办台理念:
浙江卫视是第一批上星的省级卫视,在落地覆盖率、品牌信任度等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全国的可接受人口为7.66亿,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浙江卫视上星14年,志存高远,心怀天下。
作为浙江省媒体界的一张金名片,浙江卫视始终坚持在节目中注入现代人文理念,凸现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价值和财富价值。
在竞争中前行,在创新中拓进,浙江卫视2008推出全新版面,以具有现代传播价值的媒体公益诉求构建节目内容:新闻节目抓行动、出效应。
“抗台七姐妹”树新闻品牌权威,“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彰显新闻行动的力量。
自办节目抓品牌、上品位。
晚间主打栏目带,放大做强《公民行动》,公益主张凸显媒体情怀;周末《我爱记歌词》、《绝对小孩》、《男生女生》展现全新娱乐创意,拓展综艺娱乐节目新空间。
浙江卫视的操作手段
浙江卫视“公民行动”栏目2007年11月全新改版。
经过第一季的“实现公益梦想”、第二季的“传播公德理念”后,第三季的栏目全新定位为“感受生命
温度,彰显行动力量”:以跌宕起伏的事件情节吸引人,以人物情感的真实展现打动人,以原生态的跟踪拍摄方式记录当下发生的真实公民故事。
“以真实为底色,以技巧为辅助”,是“公民行动”一直坚守的底线。
在节目形式上,“公民行动”由演播厅和外景两部分构成。
一方面编导借助“行动使者”的“寻访推进”对故事素材进行解构、撰稿和创作;另一方面,主持人在演播厅中对事件进行精彩述评,紧扣观众收视心理,承上启下引领观众一步步破解心中的谜团。
所谓“真实性”的坚守就体现在:80%以上的选题来自栏目的日常热线,通过倾听求助到对矛盾另一方的情况核实再到奔赴现场的实地采访,三步走的“前戏”稳打稳扎层层把关,确保故事源头的真实性。
“公民行动”栏目首次使用了“行动使者”的概念:既可是栏目编导、媒体人士,也可以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
“行动使者”奔赴故事现场,完成探询、访谈、调查和帮助的主要职责,用真正的“行动”实地介入干预事件进展。
在情感故事类栏目同质化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叙述技巧是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公民行动”栏目编导对于故事叙述技巧的纯熟运用成了栏目的强项。
内外呼应,层层推进:
以外景纪录结合演播室主持人访谈的方式穿插并进。
外景部分行动使者穿针引线,讲述行进中的真实事件。
同时,事件当事人亲临演播现场,主持人以中立者的姿态采访求证,并和外景采访内外呼应,紧密相扣。
观众正是从这种内外呼应,层层推进中,从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中,从各种提问和调解中,获得了如阅读小说般的快感。
行进时态,当下讲述:
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现场难以完整呈现。
将“过去式”巧妙转化为“现在进行式”,利用行动使者的“故事推进器”作用抓捕第一现场以及演播厅内充分展开“当下讲述”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置悬念,强化细节:
“悬念”和“细节”是两大叙述成功法宝。
栏目在预告片和“本期提示”中首先设置悬念,即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把观众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
第二是发展悬念,即逐步激起观众求解心理。
事件将怎样发展?第三是解决悬念,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
事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三步骤一环扣一环,避免了流水式的线性叙述,避免了故事真相的过早泄露,在抛出一个接一个悬念后真相再逐步揭示,亮出新闻的触角。
从新闻发生到媒体报道都有一个周期,以往情感故事类栏目的时效性探索一直不被重视,相比“易碎品”的新闻,故事类栏目对时效的敏感度偏低。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民行动”大胆打破常规节目模式,结合栏目特色做了以下布局:栏目的“行动使者”感召了全国各地的浙商。
当晚浙商公益联盟的加盟企业以及其他浙江企业和个人向四川灾区共捐赠钱物;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内,栏目派出多组摄制组奔赴灾区,采集第一手资料,制作了多期特别节目。
这些节目既有往日常规节目的烙印——强调悬念,强调事件的进程感强调细节,同时,又紧密结合了当下社会的主流热点主流话题,自然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感受生命温度,彰显行动力量”,这是“公民行动”栏目的宣传口号,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展示。
“行动”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它与猎奇无关,与旁观无关,它是一种要求,一份身为公民的社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