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应如何拟题。

合集下载

半命题作文怎么构思 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怎么构思 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怎么构思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一、把握已知信息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

但就是在这貌似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拟题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已知的一半命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

因此,拟题时要善于抓住题中所给出的关键字词,认真分析并充分把握已知命题另一半所隐含的信息,沿着已知信息的思路,完成拟题这一关。

例如《一样的》:本题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又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很有创新。

文题中的已知信息“一样的”是关键,很显然这是一个常用来表示比喻的词语,这说明“一样的”前后应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那么,“一样的”前面应该是喻体,后面应该是本体。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拟定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初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拟题时形成的比喻一定要恰当,不能拟写出前后比喻构成不恰当的标题;同时也要十分注意拟题的感情色彩,不能率性而为、我行我素,拟写出如《地狱一样的初中生活》《幽灵一样的班主任》等不当标题。

二、揣摩命题意图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特定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写不殆。

例如《这也是一种》:这是200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

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质朴,但细加思量我们又发现,其实简洁明了的题面中暗含着“玄机”。

“玄机”就在这个“也”字上!“也”是副词,但它又经常出现在包含两个简单句的复合句中,起连接和关联两分句的作用;“也”字句有时可独立存在,其前分句可不出现在语言上而隐含着。

这也就意味着,“也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都应该有一个“参照”存在,落实在具体的行文中这个“参照”可明可暗,可显可隐。

这两者之间可以是对等、并列、强调的关系,也可以是转折、让步、假设的关系,学生在写作中只要能体现“也”字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就算是审明题意了。

写作指导:如何拟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1

写作指导:如何拟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1

写作指导:如何拟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文,让学生感悟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提高写作和欣赏能力。

2、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学习重点: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学习难点:运用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学习过程:一、美文欣赏:《聆听流水的歌唱》天空“哗啦啦”地落泪,地上的水滴开心地聚集在一起,于是便有了我——流水。

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你是否听到了流水歌唱的声音……我一路唱着歌,流过平原。

我不羡慕高山的巍峨,也不仰慕湖水的静美,因为我有流动的生命。

我不仰望雄鹰有劲的翅膀,我不感叹猎豹的风驰电掣的速度,因为我知道自己微小,但并不渺小。

看!夹岸的桃花笑颜粲然,对着流水的清澈梳洗自己的模样;柳杨因得到我的滋养,伸长衣袖飞扬;我体内的鱼儿开心地嬉戏玩耍。

生命因我而鲜红耀眼。

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我放声歌唱,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

面临高山的阻挡,我并不感怀忧伤,埋怨命运的不公。

相反,我微笑着,弹奏出激情昂扬的乐章,生命总会有起伏。

你听!是屈原在引吭高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的长河边唱出了自己不屈的精神;李白抛弃功名利禄,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困难重山只能挡住我前进的道路,却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不灰心不失望,一路凯歌迈向远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在我耳畔轻轻低吟。

我说:“请跟随我流淌的轨迹,你会明白——流水并非无情,而是带你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只是一瞬,但是它经过了炙热的大气层,将自己的生命熊熊燃烧,将光明无私地奉献给大地,于是便筑就了永恒。

”落花不信,我开心地笑了,“哗啦啦——”地继续向前流淌。

远远的,我听到了大海波涛汹涌的呼唤。

我高歌,对落花说:“看!我带你找到了天堂。

”我整理好行装,勇敢地投入大海的怀抱。

落花不禁感叹:“一条因生命而歌的潺潺流水,汇成了一片生命的大海!伴纯音乐《高山流水》朗读,学生欣赏。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半命题作文的拟题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半命题作文的拟题

半命题作文指导要点(一)题型要点\1、题型特点半命题作文,如同在蓝天里放风筝,限制性与开放性兼具。

因为这种题型指定了某些词语,有较大的限制性;同时又留有一半空间让考生自由发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题型解码半命题作文在试卷上出现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单独出现,约占三分之二;另一种是在选题作文中出现,约占三分之一。

从命题形式上看又可分为两种: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相像;无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距全命题作文较近。

这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最显著的变化是有些考区在待补充的部分,题目给出选择提示,且作了限制:必须选填提示中的一个词。

还有少数考区出现了给材料半命题作文和要求写读后感的半命题作文。

这就加大了限制的力度,这些新情况可能会成为未来半命题题型的走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根据要求补全题目的位置,半命题作文可分为四种:一是前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前半部分;二是中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中间部分;三是后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后半部分;四是前后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出现在题目的两端。

2.审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拟题支招文题,乃一篇文章之眼目。

好文章,不仅要有慧心,还要有一双明眸。

在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中,如何打造一双诗意盎然的明眸,达到一笑惊宫闱的效果呢?①审清题旨,找诗意触点。

审题,就是要辨别题目在哪里限制、在哪里开放。

开放之处就是诗意的触发之点,只有找到了这个点,才能有的放矢,拟出靓题。

有些题的限制性极强,如“______,想说爱你容易”,第一空只能填“想说”的对象,第二空也只能填“很”、“不”等副词,像这样限制性极强的半命题,只能在内容或体裁上去下工夫。

有些半命题看似限制性强,其实是很开放的,如“如果感到______,你就______”,乍一看,可填的无非是“快乐”、“拍拍手”、“痛苦”、“哭出来”之类,仔细审视一下,你就会发现第二空是可以挖掘的出彩点,如“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撷一路落英”。

作文拟题如何“先声夺人”——从记叙类半命题作文说起

作文拟题如何“先声夺人”——从记叙类半命题作文说起

68中考•评价复习指南栏目编辑常白如kaoping52279@ 163. com作文拟题如何“先声夺人”—从记叙类半命题作文说起熊雨竹(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西南昌330046)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记叙类半命题作文的拟题,往往兼顾着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与在一定限制下作者的写作自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典型。

好的作文题给读者的感觉应如初闻王熙凤登场,人未到,声先扬—先声夺人。

那 么,怎样才能做到先声夺人呢?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层面:陌生化(_)陌生的搭配好的作文题,其语言效果可以适当追求“陌生化”,比如说,改变一些固定的思维方式或习惯性搭配,对一些词语的使用打破常规,采取超常甚至反常用法。

有创意的半命题作文题,其命题的用词与空白处内容在常规情境下不可搭配。

在陌生化意图的处理下,二者在语法搭配上的关联性愈小,其形式愈新。

以“_________的形状”和“收获__________”为例,文章编号:1〇〇2-2155(2021)05 -0068 -03由于题目的限制,大部分学生会按照常规的用语习惯进行搭配,趋向从美好的、积极的、平和的属性较为单纯的积极词汇中选择。

如果要别出心裁,建议反其道而行之,考虑非单纯属性的无形状之物,不可以收获论之物,如“舆论的形状”“江湖的形状”“收 获‘欠条’”“收获‘拒绝’”等。

这些具有反差感的词语组合有助于拓展语言表述的范围,也有利于读者接受审美空间的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词语的选择,大多为效果普通的名词,比如说“阳光”。

那么要使作文题升格,需要添加定语来进行修饰,用陌生化的搭配吸引读者。

常见的定语词类通常有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及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在定语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形容词和代词,选择名词和数妙地进行整合,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灵活地考查了学生的名著阅读状况及课内新闻单元学习的掌握情况。

四、化“难”为“易”,由“易”到“难”名著测试型评价,测评题间还应互相关联,有严密有度的思维逻辑。

作文标题加工进行时——半命题作文标题升格指导

作文标题加工进行时——半命题作文标题升格指导

不 明 , “ 那 堵 墙 ” 也 表 意 不 明 , 用 语 含 糊 , 使 得 标 题 不 简 切 旨 、 切 体 , 又 求 真 、 求 趣 的 “ 亮 丽 ” 标 题 让 , 人 耳 目一
洁不 准 确 。 不 如 改 成 “ 我 惜 时 , 因 为我 失 去 了太 多 我 、 自
新一 ,
见钟情 !
懂了 —

” 为题 , 《我读 懂 了人 生 》、 《我 读懂 了 自然 》这
类 既 无 新 意 、 涵 盖 范 围又 过 大 的 拟题 比 比 皆是 ;三 是 随
④ 我快乐 , 因为我学 习 【失误 探 究 】
意性强 ,毫无 个性 。
比如 以 “ 我生 活 在 —

之 中” ,不 能
很 好地 将 “ 选 材 ” 与 “ 补 词 ” 同时加 以考虑 , 而 是 匆匆提
是否 “好写” 与“ 耳熟能详” ,而是要 着眼于 “ 写得好 ” 与
能 出新 “


我们 要 想 拟 出富有 创 意 靓 、 丽 抢 眼 的标 题 ,
必 须 打破惯 有 的思 维定势 ,积极进行 发散思 维 、 逆 向思



须多方位

多 角度 “
出击 ”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
之 意其 实就 是 “ 乐 观 豁 达 ” 。 标题 ④ 中“ 明 白” 一 语 指 代 要 努力 提 高语 文 素质 和 写 作 能力 , 唯 此 才能 拟 出一 个
强 , 因为我跨越苦难 ” 等 。 标题 ⑤不 能构成 因果 关 系 不 , 合题 意 应 , 改 成 “ 我 成 熟 , 因 为 我 走 出 生 命 的雨 季 、 我 成 熟 , 因为我 学会做人 ” 等 。 标题 ⑥随意性 大 ,立 意太浅 。

作文:给作文拟标题的方法

作文:给作文拟标题的方法

作文:给作文拟标题的方法好标题的重要意义: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

”-----郑板桥一、补充题目——半命题作文拟制半命题作文必须做到“三求”:要诀1:求准审题无懈可击,关键词尽在掌握关键词——修饰、限制性词语《________并没有结束》要诀2.求新⑴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

《告别_____》《告别自卑》vs《告别如虹》⑵所补题目须有利于选择我们熟悉的、有感情的、有特色的题材。

《我们的名字叫_____》《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⑶巧用修辞,含蓄表达,引人注目。

《告别是一种美丽》vs《告别如虹》《我从生活那里学到的》vs《我从“无字书”那里学到的》要诀3.求深由表象深入本质,善用象征意,具有哲学思考。

《我尝到了池水的滋味》:“人如池水,水如人生。

”二、自拟题目——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拟题原则】⑴契合主旨扣住题意,既要理解材料的意思,又要吃透材料的精神。

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样,拟出的题目才能切合主旨。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用坚实宽厚的脊梁/背起了沉甸甸的希望/而它自己却累弯了腰板。

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

它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

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它领域,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

这也许是“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命运之桥”……⑵紧扣文体文章的标题应该体现文章的文体特征。

⑶具体实在,小中见大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从小处、实处拟出一个标题,小中见大,以一孔而窥全豹。

《校长的鞋》⑷要有文学色彩文章标题应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要有丰厚的意蕴,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或想象,具有美感。

1.“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2.“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3.“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4.“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5.“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6.“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7.“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8.“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⑸新颖,有创意如:《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钢笔的独白》《不肯死去的心》《明天的明天你还会来吗?》三、如何拟出好标题?1.修辞法:⑴比喻。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技巧有哪些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技巧有哪些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技巧有哪些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综观2004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以下是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完成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只要补出了题目,写起来与其他命题作文没有什么差别。

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特长,避生就熟,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首先,选择材料要避生就熟。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事情,凡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往往都经历过一个对其痴迷的过程,所以对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往往非常熟悉,并且往往有过很深刻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应该善于把考题与自己熟悉的事情对接,这样肯定能把考场作文引入一个自己写起来得心应手的境界。

其次,选择文体要避生就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扬长避短。

一般来讲,中学生应写记叙类文章。

补题注意事项要注意三点:第一,补出的词语必须和已有的词语搭配,构成完整的意思;第二,补出的词语应当是自己最便于写作的方面;第三,写作是要关注其他词语的含义,找准写作重点,一般来说,补出的词语就是写作的重点。

半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1.命前半题:如《___我的梦想》;2.命后半题:如《告别___》;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的一封信》;4.命首尾部分:如《___,别再让我_ _》。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策略①补题前先要准确把握已给命题文字中的概念。

②所补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

③所补词语要亮出文学色彩或哲理色彩。

例如:《那一抹晚霞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美丽,因为我有伤痕》等。

我读懂了半命题作文审题和例文

我读懂了半命题作文审题和例文
夕阳把它的最后一抹余晖,撒在大地上,也撒在他的脸 上。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只有一盒画笔,而他把自 己唯一的那盒画笔给了我。我的轻松的心忽而沉重起来, 我们虽是同学,我却从未关注过他,甚至连他的座位在哪 都从未注意过。 (点评:写景,再次渲染烘托,谜底揭开,心情沉重。三 折)
那是我们唯一的一次交集,从此之后,他又像一个不知名的
半命题作文“我读懂了
”审题和例文
审题:
关键词:“读懂”,由不懂到懂的过程,重 点要写出这个变化过程。
拟题注意事项:
1、以小见大,切入角度要小。 2、选材要有代表性,反应一种共性的东西。 3、拟题要从细节入手,பைடு நூலகம்好运用修辞。 4、所填词语最好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是一 个句子。
我读懂了那颗黯淡的星语
夜晚,皎皎月影,透过重重高楼,探进窗台,将回忆映白; 微微星光,在窎远的天空默默守候。不经意间,那些点滴,在 记忆深处,一圈一圈,一点一点,漾开…… (点评:用景物开头和万能开头法引入,引文点题目关键词。)
他个子不高,淡淡的眉毛下眼神黯淡无光,他是人们眼中所 谓的“差生”。我和他本没有什么交集,我甚至对他不屑一顾, 但那一次偏偏和他扯上了关系。
(点评:暗示我不懂他,对人物描写突出“黯淡”的特点,指 出我跟他没有任何关联。)
夕阳已经落山,灿烂的余晖已经抹红了半边天,那 么宁静悠闲。教室里一场美术考试正在进行,而我忘 了带彩笔。 (点评:场景描写,我遇到困境。一波)
我怀着侥幸心理,在书包里翻来翻去,急得满头大汗。 时间已经过了许久,我久寻不得,只好厚着脸皮向周 围人借。他们有的轻轻的挥挥手,不借;有的瞪大眼 睛,猛地一拍桌子,骂了我一顿;还有的假装没看到, 直接不理我。我心灰意冷,已经做好了交白卷的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夕阳已经暗淡。 (点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渲染气氛,烘 托心情。一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仔细推敲,选词要恰当,要合乎逻辑。

2、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创新中求异。

3、启发学生抓住细节,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

4、培养学生围绕问题拟题的水平,做到巧妙点睛。

教学重点:
1、拟题时,仔细推敲字词,做到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2、培养学生围绕问题拟题的水平,做到巧妙点睛。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创新中求异。

2、启发学生拟题时抓住细节,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半命题作文所给的一半题目是对作文者的限制,要求补全的另一半题目能够体现作者的意志。

把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补充完整,就是一个完整的全命题作文题目,就能够按照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写作了。

可见把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补充完整是半命题作文写作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半命题作文应如何拟题。

二、易错点再现
1、不合要求,不合情理。

这种失误在半命题作文中经常遇到,比如在写《_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命题作文时,有很多同学将题目拟为《战争,是一把双刃剑》、《SARS,是一把双刃剑》,这种拟题显然是错误的,是不合情理的。

大家知道:战争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对社会有害而无益;SARS也是我们不愿再次遇到的,它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恐慌与灾难,没有好的一面可言。

将战争、SARS比喻为双刃剑,就是因为没有理解双刃剑的含义,才犯了这样的错误。

2、拟题俗套,重复雷同。

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

比如,《当我面对_________的时候》这个半命题作文,绝大部分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

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_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

不难看出,因为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3、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以《感悟_________》这个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

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脱离文题,我行我素。

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所以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

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三、写法指导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有很多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

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实行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

例如,《我迷上了_________》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缺了宾语。

但紧紧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

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因素。

对这些关键词语,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

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
意的钥匙。

以上例题中“迷”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迷”的水准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的名称填上就行了。

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我迷上了看报纸》等。

2、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

比如《走近刘翔》、《走近大观园》、《走近杜甫》等等,这些题目就很具体,要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尽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体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3、注重细节,以小见大。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

如以《拥抱_________》为题,很多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不过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

其实,作文之时,可选择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四.拟题训练
1、题目:__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1)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思路点拨】这道半命题作文的审题要紧扣两个点:“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

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寂寞”“痛苦”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

同时,行文上也能够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请以“没想到,_______是如此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思路点拨】“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填写的内容要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惊的事情。

文题中在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

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紧紧吸引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

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例如,我们能够拟出这些题目——《没想到,落榜是如此苦涩》、《没想到,幸福是如此简单》、《没想到,父亲是如此可爱》、《没想到,我是如此害怕孤单》、《没想到,好人是如此难做》……
五、小结
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

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
失误对策
不合要求不合情理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拟题过大难以下笔注重细节以小见大
脱离文题我行我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