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章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知识点总结(经本人整理后)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知识要点1、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球形菌、杆形菌、弧形或螺旋形菌。
)、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如病毒。
多细胞微生物:大多数真菌如霉菌和大型真菌2、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的原因: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极快。
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
腐生性微生物(一些细菌、真菌)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将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寄生性微生物(一些细菌真菌和病毒)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蓝藻、硫细菌和硝化细菌)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共生型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根瘤菌、黏球菌)。
微生物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异养:不含叶绿素,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体的尸体、粪便和枯枝落叶而获得生活必须物质和能量的营养方式。
寄生:生活在其他动植物体表或体内并从中获得生活必须物质和能量的营养方式。
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少数有害。
微生物与食品: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氧);用于酿酒的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无氧);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乳酸);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真菌:蘑菇、木耳食用,灵芝药用。
微生物与医药:抗生素是某些真菌(青霉素、头孢霉素)和某些放线菌(金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产生的。
微生物与疾病:很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例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痢疾杆菌——痢疾。
4、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5、细菌结构特点:①单细胞个体。
药理学第18章整理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抗精神分裂症药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分裂症。
分类:将精神分裂症分为Ⅰ型和Ⅱ型,前者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为主,后者则以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为主。
治疗:本节述及的药物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抗精神分裂症药也称作神经安定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他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也有效。
这类药物大多是强效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大多数药物可引起情绪冷漠、精神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多巴胺受体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高效价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大多是强效DA受体拮抗剂,对I型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DA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通过与脑内DA受体结合后参与人类神经精神活动的调节,其功能亢进或减弱均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
目前认为,吩噻嗪类等抗精神分裂症药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并不是选择性D2样受体拮抗剂,因此,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均引起不同程度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这是由于这些药物非特异性拮抗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所致。
2.阻断5-HT受体一些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如氯氮平和利培酮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实现的。
其中,氯氮平是选择性D4亚型受体拮抗剂,对其他DA亚型受体几无亲和力,对M胆碱受体和α肾上腺素受体也有较高的亲和力;氯氮平和利培酮通过拮抗α2肾上腺素受体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利培酮拮抗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于其拮抗D2亚型受体的作用。
因此,即使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几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
一、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氯丙嗪主要拮抗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DA)受体,这是其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主要机制。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2021年版)-第三部分第18章(知识整理)

(1)交易动机
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
(2)预防动机
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
(3)投机动机
券,都愿意持有货币
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
来自三个方面:财富总额与财富
构成;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
会成本;其他因素
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1、货币供给 • 即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
• 3.其他原因: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 差等。
•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 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 1、紧缩的需求政策 • 紧缩需求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一般包括
以下措施: • ①减少政府支出; • ②增加税收; • ③发行公债;
• (2)紧缩性货币政策 •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②提高再贴现率 • ③公开市场业务: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
中级经济师
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PART18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
•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 1.货币需求含义: • 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 2.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
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 (二)传统货币数量说
理论
内容
费雪方程式:MV=PT
P代表物价水平
费雪的现金
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
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交易数量说
決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港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与信息披露规定整理

港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与信息披露规定整理、发行人的主要披露责任1. 《上市规则》第条及第条:一般披露责任《上市规则》第条:1) 如交易所认为发行人的证券出现或可能出现虚假市场,发行人经咨询本交易所后,须在合理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公布避免其证券出现虚假市场所需的资料2) 如发行人须根据内幕消息条文,即《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IVA 部。
内幕消息条文是由香港证监会规管。
有关条文下的披露责任,亦可参考由香港证监会发出的《内幕消息披露指引》披露内幕消息,亦须同时公布有关资料。
如发行人未能及时履行以上披露责任,就需短暂停牌。
《上市规则》第条:就发行人证券的价格或成交量的异常波动,或其证券可能出现虚假市场(如市场出现关于发行人的失实报导) ,交易所可向发行人查询。
发行人须及时回应交易所的查询。
如交易所要求,发行人须刊发《标准公告》或《附带意见公告》,为市场提供信息或澄清情况,并在公告内确认:a 任何与其上市证券价格或成交量出现异常的波动有关或可能有关的事宜或发展;b 为避免虚假市场所必须公布的资料;c 根据《内幕消息条文》须予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
2. 再融资交易主要规定载于《上市规则》第7、11、12 及13 章1) 监管目的:a 发行新股须事先获得股东批准:避免股东股益被摊薄b 股东均受到公平及平等对待c 让股东掌握充分资料作投资或投票决定2) 再融资交易可涉及以下证券类别:a 普通股;b 优先股;c 可转换股本证券的期权、认股权证或类似权利;d 可转换股债券。
3)常见再融资方式:a 配售(《上市规则》第条至第条),即向由发行人或中介机构挑选的人士,发售证券;b 先旧后新配售(《上市规则》第(4)条),即由现有股东(一般为关连人士)先将其持有的股份向独立第三方配售,然后再向发行人认购同等数量的新股份;如符合特定条件(配售对象、新发行证券的数目、新证券的发行价,完成发行新证券时间),可获豁免遵守关连交易规则;c 供股(《上市规则》第条至第条)向现有股东作出供股要约,让他们可按持股比例认购证券;或股东可于指定期间内在交易所买卖未缴股款之供股股份;d 公开发售(《上市规则》第条至第条)向现有股东作出要约,让他们可认购证券(一般是按持股比例认购证券)或并无未缴股款之供股股份安排。
自考大专中药学--中药药剂学12-18章内容整理

12片剂13丸剂14注射剂15栓剂16气雾剂17散剂18软膏剂、硬膏剂名词解释:1. (12)双提法2. (12)片剂的崩解度3. (13)浓缩丸4. (13)滴丸5. (14)热原6. (14)等张溶液7. (15)栓剂的置换价8.(15)栓剂9.(15)融变时限检查10.(16)气雾剂10. (17)等量递增法11. (17)低共熔现象判断题:1. (12)为保证用药安全,必须严格控制药品卫生。
有关部门规定,在口服药品和外用药品均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2. (12)舌下片是指置于舌下使用的压制片,能对口腔及咽喉等局部产生较久的药效,用于局部的消炎。
(×)3. (12)包衣片应同片芯一样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片重差异和崩解度检查。
(×)4. (13)蜜丸制备时,炼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蜂蜜的药性,其次是为了去除杂质和增加粘性。
(×)5. (13)滴制法制备滴丸时,冷却剂与液滴(含药物与基质)的比重差越大越好,以利于下沉或上升。
(×)6. (13)丸剂的特点之一是比片剂容纳较多的粘性药物和液体药物。
(√)6. (14)凡是调节等渗的注射液,注入血管中,就不会引起溶血现象。
(×)7. (14)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在水中不易溶解,而吐温类增溶剂能增加其溶解度,因而也能相应地增加其抑菌力。
(×)8. (14)配制易氧化药物的滴眼液时,往往用新鲜煮沸放冷的蒸馏水来溶解药物,主要是为了防止药液染菌。
(×)9. (15)栓剂给药与口服制剂比较,它特点之一是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干扰因素少。
(√)10.(15)全身作用的直肠栓剂中药物吸收可完全避免肝首过效应,因此,通常与口服相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所提高。
(×)11.(15)油脂性栓剂基质中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释放,增加药物吸收,表面活性剂用量越大,促进吸收的作用越强。
(最新整理)ICD10第18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断者
R90-R94:诊断性影像和功能检查的异常所见、 无诊断者
R95-R99:原因不明确和原因不知的死亡
2021/7/26
4
二、编码规则
1.当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所见的病因明确时, 此章的编码只作为附加编码。只有当病因不明确 时,此章的编码才能作为主要编码。类似情况如下: (1)当研究了全部资料后仍找不到能说明诊断的原 因时 例:尿潴留 R33 若能在病案中找到尿潴留的原因时,则应对其原 因进行编码。如:肾性尿毒症(N19)或前列腺 肥大(N40),此时尿潴留(R33)只可作为附 加编码。
(最新整理)ICD10第18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2021/7/26
1
第十八章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 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R00-R99)
2021/7/26
2
一、编码范围(R00-R99)
R00-R09:累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R10-R19:累及消化系统和腹部的症状和体征 R20-R23: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症状和体征 R25-R29:累及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和
2021/7/26
7
(6)当某种症状、体征只限于是某一种疾病 的表现,应相应的分类到其他章节中。 如:妊娠期体重过增分类于O26.0,体 重过增本身分类 于R63.5。
2021/7/26
8
2.当某些症状、体征属于医疗上的重要问题 时,除了对已治疾病编码外,还要对其症 状、体征进行编码。
如:颅内闭合性损伤,失语 S06.90(主要 编码) R47.0(附加编码)
体征
R30-R39:累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R40-R46:累及认知、知觉、情绪状态和行为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

折线统计图学习目标1.相识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2.会画折线统计图,知道三种统计图的特征差异.3.相识统计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重点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 难点选用适当的统计图. 【自学指导】 一.学问链接为了直观地表示数据信息,可以用__________图和_____________ 图来表示; 前者特点:________________,后者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 读课本P11-12页回答折线统计图反映了 .统计表的特点是 . 统计图的特点是 . 【课堂练习】1.下图是某厂2004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单位: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季度中,每季度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B.四季度中,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 C.四季度中,各季度的生产总值改变一样 D.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增长最快2.下面两幅统计图(如图3.图4),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状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50100150200250300350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系列1(1)通过对图3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2)通过对图4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3)2008年甲、乙两所中学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拓展延长】近年来,某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购物度假,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该市2005-2008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状况。
依据统计图供应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甲校乙校时间/年2005年 2008年500人数/个1000 1500 2000 625600110520002002年 甲、乙两校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人数统计图(2002-2008年)(图3)2008年甲、乙两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状况统计图12%38%50%60%30% 10%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其他(图4)2005至2008年旅游业总收入统计图2005 2006 2007 20082005至2008年游客总人数统计图2005 2006 2007 2008(1)2008年游客总人数为 ______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________万元;(2)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这三年中,旅游业总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是_____年,这一年的旅游业总收入比上一年增长的百分率为(精确到0.1℅);(3)2008年的游客中,国内游客为1200万人次,其余为海外游客,据统计,国内游客的人均消费约为700元,问海外游客的人消费约为多少元?(注:旅游收入=游客人数×游客的人均消费)【总结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有些怀疑:2.做错的题目有:。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数学8年级下册第18章第2节《矩形》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 边形的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性质: 角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边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平行四 边形的 判定: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对角线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角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除了具有 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哪些特殊性质呢?
A
D
B
C
猜想
命题
证明
定理
求证: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A=90°。 求证:∠A=∠B=∠C=∠D=90°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
D
∴ ∠A=∠C ∠B = ∠D
A
D
O
公平,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 形,所以OA=OC=OB=OD
B
C
反馈练习
1.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 线AC、BD相交于点O,若OA=2,
A
则BD的长为( )
A.1 B .2 C .3
D.4
B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 A
的夹角是40° ,则两条对角线所
成锐角的度数为( )
A.50 ° B.60 ° C.70 ° D.80
A
D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B
C
∵ ∠AOB=60°
∴ △AOB是等边三角形
∴ OA=AB=4(㎝)
∴ 矩形的对角线长 AC=BD=2OA=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___绕过障碍物传播 “绕弯”___且产生明暗相间条纹)18-1 单缝衍射一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光的衍射现象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尺寸比光的波长小或差不多的障碍物时, 它就不再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而会传到障碍物的阴影区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
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在传播到空间某点时,各个子波间也可以相互叠 加而产生干涉现象。
4、光衍射的分类:—— 夫朗和费衍射:光源到障碍物及障碍物到屏距离为无限远。
—— 菲涅尔衍射: 光源到障碍物或障碍物到屏距离为有限远。
二 单缝夫朗和费衍射(入射光和衍射光均视为平行光,常用凸透镜实现无限远) 1、菲涅尔半波带法(直观简洁)AB 缝端光程差(或最大光程差),等于:θδsin a AC == (18-3) 沿AC 方向,每过2/λ作一个垂面,这些垂面将单缝波阵面分成N 份:λθλδsin 22/a N == (18-4) 每一份是一个狭长的带——称为半波带 (图中三个半波带:1BB 、21B B 和A B 2) 结论:两相邻半波带对应点的子波—在P 点光程差为2/λ—-- 干涉相消。
如果偶数个半波带,则合振幅为零,P 点为暗纹中心。
如果奇数个半波带,则剩余一个半波带子波合成较大光振动——明纹中心。
(随θ变化,必有偶数和奇数个半波带出现) 2、 单缝衍射的明、暗纹条件: 1)屏上出现k 级中心条件: 如果半波带数满足:⎩⎨⎧±+±==k2)1k 2(sin a 2Nλθ(k=1、2、3……) 或缝端光程差 2)12(sin ⎪⎩⎪⎨⎧±+±=λλθk k a (18-6)则,屏上出现k 级中心。
(注意:不论明纹、暗纹,都不取K=0,为什么?)2) 屏上k 级暗纹明纹中心的角位置(衍射角):⎪⎪⎩⎪⎪⎨⎧±+±=≈a k a 2)1k 2(sin k k λλθθ ( k=1、2、3……)(18-7) 3) 屏上k 级暗纹明纹中心的线位置(P 相对于屏中心的位置):⎪⎪⎩⎪⎪⎨⎧±+±=≈=a f k a2f )1k 2(sin f tan f x k k k λλθθ( k=1、2、3…… )(18-8)—— k 称为衍射条纹的级次;f 为凸透镜的焦距。
4)小角度近似条件: θθθtan sin ≈≈5) 光强按θsin 的分布曲线如图(两个一级暗纹中心间为中央明纹—0级明纹)* 中央明纹的角位置:λθλ≤≤-sin a (18-9) * 中央明纹的线位置:af x a f λλ≤≤- (18-10) (宽度为次级条纹的两倍!) 3、单缝衍射条纹的特征: 1) 亮度分布中央明纹最亮,各级明纹的亮度随着级数的增大而减弱。
(因为衍射角θ越大,分成的波带数就越大,每个波带提供光能的面积就越小…) 2) 条纹宽度相邻暗纹中心间距定义为明纹宽度。
则明纹线宽度为λ∆afx x x 1k k =-=- (18-11) (中央明纹线宽度为x 2∆)3) 条纹位置和宽度与缝宽和波长的关系 与缝宽成反比,与入射波波长成正比。
表示: 缝愈窄—条纹位置离中心愈远,条纹排列愈疏-衍射好。
缝愈宽—衍射愈差 (当缝宽大到一定程度,衍射现象消失) 4)白光入射中央明纹白色—其他明纹由紫到红的顺序彩色条纹——单缝衍射光谱。
18-2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圆孔衍射: 通过圆孔产生的衍射现象(小圆孔代替狭缝)。
(光学仪器由若干透镜组成,相当于圆孔,通过圆孔时产生衍射) 一 圆孔的夫朗和费衍射 1、现象及规律 1)现象小圆孔—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圆孔—透镜—屏幕—环形衍射斑 —中央亮斑或爱里斑(光强84%)—外围一组同心暗环和明环 2)规律通过计算可得(证明从略)第一级暗环衍射角θ1满足D22.1sin 1λθ=式中:D 为圆孔的直径,爱里斑的角半径__衍射角θ1 若透镜焦距f 较大,此角很小,故:D22.1sin 11λθθ=≈ (18-12)可知爱里斑半径d 为:f Df d λθ22.1tan 1==(上式看出:衍射孔D 愈大,爱里斑愈小;光波波长λ愈短,爱里斑也愈小) 二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光学仪器观察—放大能力—分辨本领—放大清晰可见 两个物点距离太近—光的衍射限制了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1、 瑞利准则:如果一个爱里斑中心(光强最大,设为I 0)正好和另一个爱里斑第一级暗环重叠, 重叠部分的中心光强I=0.8I 0 ,这时恰好能辨别出这是两个物点的象。
两物点恰能分辨时,两爱里斑中心距离是爱里斑的半径d 。
Dfd λθθδθ22.1sin tan 11====因此,两相邻物点最小分辨角等于爱里斑的角半径:D22.11λθδθ==(18-13)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为:λδθ22.11DR ==(18-14)(表明:分辨率大小与仪器的孔径D 成正比,与入射光波波长成反比)例如:天文望远镜用大口径物镜提高分辨率(直径8m )。
电子显微镜用波长短的射线提高分辨率(几十万伏高压产生电子波,波长约为10–3nm ),可对分子、原子的结构进行观察。
18-3 光栅衍射(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因条纹间距太小,亮度很暗,不易观测)平面透射光栅:由一系列平行、等宽又等间隔的狭缝排列构成(栅栏式)。
它能获得间距较大、极细极亮的衍射条纹,便于精密测量。
a --- 透光部分的宽度—-光栅缝宽,b -—-不透光部分宽度,b a d += —- 光栅常数(可达微米的数量极)如:在1㎝宽玻璃片上刻痕为1千条,则光栅常数m cm b a 51010001-==+, 一般d 约为10-5 --- 10-6m 的数量级。
一 光栅方程当平行光垂直入射光栅,各缝发出各自单缝衍射光,沿衍射角θ方向通过透镜会聚到焦平面观察屏P __多光束干涉__光栅衍射__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总效果。
光栅方程:相邻两缝衍射光在P 点光程差为:θδsin )b a (+=光栅衍射主极大(主明纹)满足条件: λθk b a ±=+sin )( ( ,2,1,0k =) (18-15)—-- 光栅方程二 光栅衍射光强的分布特点 1、 k 级主极大的角位置: 从光栅方程可知:ba k sin k +±=λθ (18-16)注意:光栅常数b a +可达到m μ数量级,由于波长也是m μ量级,所以主极大的衍射角不一定很小(可达o30、o 60)说明:* 光栅可实现大角度衍射,光栅衍射条纹的间距大,易于实现精密测量。
* 光栅衍射条纹的级次往往有限,光栅衍射主极大的最高级次:λb a k +≤(18-17)例如:某光栅每毫米有一千条缝,则m 1ba μ=+,若光波长nm 600=λ,则屏上只能出现0和1±级共三条明纹。
* 计算时不能如同双缝和单缝那样认为有θθθtan sin ==。
* 条纹之间也不一定是等间距分布,要具体分析。
2、光栅衍射光强主要集中在主极大,次级明纹光强很弱(暗区) 1)光栅暗纹的条件各狭缝所射出的光都由于自身的衍射而抵消,形成暗条纹λθk a ±=s i n,......)3,2,1(=k由于N 条狭缝所发出的光的干涉而形成暗条纹λθk b a N '±=+s i n )( ) ...不包括N,2N...,......3,2,1(='k可见:在光栅两个主极大明纹间有1-N 个暗纹,还有2N -个光强很弱的次级明纹, 通常光栅缝数N 很大,次级明纹很多,实际上形成一片黑暗的背景,光栅的暗区特别宽。
3.单缝衍射调制下的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可证明在屏上形成的光强分布是单缝衍射调制下多缝干涉光强分布。
(图:四缝光栅的光强分布曲线)(a ) 单缝衍射 (b ) 多缝干涉 (c ) 光栅衍射三 缺级现象 1、 缺级现象:当多光束干涉某一级主极大位置恰好落在单缝衍射暗纹中心处, 这一级主极大将在屏上消失,称为缺级。
2、缺级条件:由单缝衍射的极小条件λθk a '=sin 多缝干涉的主极大条件λθk sin )b a (=+两式相除得:k ka b a '=+ (18-18) 即若ab a +为整数比k k'时,发生缺级---缺级条件(多缝干涉k 级主极大恰为单缝衍射'k 级暗纹位置,k 级主极大将不出现)如果k k a b a '=+,则必有......3322='='=+kk k k a b a ,即此时k,2k,3k ……这些级次的主极大都将缺级。
例如:12a b a =+时,2、4、6、8…… 等级次的主极大不再出现,发生缺级。
2313a b a 或=+时,3、6、9、12…… 等级次的主极大出现缺级。
18-4 X 射线衍射X 射线__伦琴射线(伦琴—1895年—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x 射线的产生方法和特点1、x 射线产生的方法:由高压加速电子撞击金属阳极时辐射出一种射线。
2、x 射线特点: 1)x 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
2)x 射线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0.01nm 到10nm 间,与原子尺度相近。
二、x 射线衍射的劳厄实验(x 射线既是电磁波就应该有干涉和衍射现象,当时使用衍射光栅常数远远大于X 射 线波长,不可能观察衍射现象) 1、劳厄实验原理晶体空间点阵:原子、分子或离子有着规则的、周期性的空间排列---天然光栅。
(粒子间距级小,约为0.1nm 数量级) 用下面装置来观察x 射线衍射 2、劳厄斑点穿过铅板小孔X 射线投射晶体薄片,后面放一张照相底片,经过暴光,底片上显现许多规则排列的斑点。
它说明在某些确定方向上x 射线干涉加强,在照相底片上感光形成斑点,在其它方向上,干涉减弱,不出现x 射线。
三、晶体衍射的布喇格公式把晶体看成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平行的原子(或分子、离子等)层重叠所组成的。
当x 射线照在原子上,按惠更斯原理,这些原子就成为子波波源,向名方向发出子波。
1、布喇格公式推导:d — 晶格常数,θ—掠射角(入射波与晶面夹角), ϕ—散射波与晶面夹角看同一晶面组中同一层晶面:相邻两点散射线间的光程差为:)cos (cos ϕθδ-=-=h BC AD看同一个晶面组中相邻两个晶面:相邻两个晶面上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θδsin d 2CB AC =+=(考虑到X 射线在介质中几乎不发生偏转,取折射率1n =)如果光程差满足干涉加强的条件:λθδk sin d 2== ( k = 1,2,3……)(18-19)———— 布拉格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