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教案

合集下载

近义词辨析 小学教案之理解近义词的含义和使用

近义词辨析 小学教案之理解近义词的含义和使用

近义词辨析小学教案之理解近义词的含义和使用
近义词辨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含义和使用。

2.让学生掌握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近义词的含义: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词,它们在词义、用法、搭
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2.近义词的辨析方法:通过语境、搭配、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方面进行辨
析。

3.常见的近义词辨析实例。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近义词游戏导入,让学生了解近义词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近义词的含义:讲解近义词的含义,并列举一些常见的近义词实例。

3.近义词的辨析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如何通过语境、搭配、感情色彩、语
体风格等方面进行辨析。

4.实践活动:给出一些近义词,让学生进行辨析,并造句使用。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并掌握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近义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的造句使用也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近义词辨析汉语课程设计

近义词辨析汉语课程设计

近义词辨析汉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汉语中近义词的基本概念,明确近义词在语境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至少5组常见近义词的词义、用法和区别;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辨析句子中的近义词,提高汉语表达准确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词典、网络等工具,自主查找近义词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讨论、分析、总结近义词的用法,提高合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近义词替换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近义词,培养对汉语词汇丰富性和准确性的认识,增强母语自豪感;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在辨析近义词的过程中,学会关注语境,提高日常沟通的敏感度。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辨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近义词基本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近义词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常见近义词辨析:选取教材中5组常见近义词,如“美丽与漂亮”、“快乐与高兴”等,分析其词义、用法和区别;3. 近义词替换练习:设计相关句子,让学生进行近义词替换,巩固所学知识;4. 语境分析:选取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让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近义词;5. 课外拓展:推荐相关近义词资料,鼓励学生自主查找,拓展词汇量。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近义词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常见近义词辨析(1组);第三课时:常见近义词辨析(2组);第四课时:常见近义词辨析(3组);第五课时:近义词替换练习及语境分析;第六课时:课外拓展及总结。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近义词知识,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近义词的辨析 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 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标题: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和用法。

2. 提高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近义词的定义和特点。

2.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3. 近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提供近义词的例子和练习题。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近义词的解释和例句。

3. 黑板或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和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近义词的概念,例如:“大家知道什么是近义词吗?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词语。

”2. 提示学生思考并举例,例如:“请举出一组近义词。

”3. 让学生分享并解释他们所举的例子。

二、讲解近义词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近义词的定义和特点,并进行解释。

2. 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和用法。

三、辨析近义词的方法(15分钟)1. 介绍辨析近义词的常用方法,例如比较词义、分析语境、对比用法等。

2. 提供一些例子,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辨析近义词。

四、近义词的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近义词的例句,让学生分析其用法和意义。

2. 让学生尝试使用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辨析近义词并填空。

2.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解释。

3.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近义词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的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

2. 提醒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准备下节课的课堂讨论。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材和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流畅。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各个近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2. 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近义词。

3. 提高学生对近义词的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各个近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2. 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近义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近义词。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近义词的用法。

3.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近义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近义词卡片2. PPT课件3. 教学游戏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回顾已学的近义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a. 展示PPT课件,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的近义词。

b.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近义词。

c.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近义词的用法。

3. 课堂练习:a. 发放近义词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b. 设置近义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近义词的正确运用。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通过近义词辨析,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近义词的规律。

2. 举例说明近义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近义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近义词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近义词的辨识能力。

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

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

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辨析一组近义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运用近义词辨析进行表达和写作。

学习内容:1. 介绍近义词的概念和意义。

2. 解释近义词辨析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3. 掌握一组近义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练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近义词辨析的简要定义和例句。

2. 准备一组近义词和对应的游戏卡片/图片。

3. 准备问题卡片/图片,用于游戏过程中提问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近义词的概念和意义,解释近义词辨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常见的近义词,在白板/幻灯片上列举一些例子。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以一组近义词为例,解释每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并让学生在记笔记。

2. 教师提供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近义词的用法。

三、游戏练习(20分钟)1. 将一组近义词和对应的卡片/图片分发给学生。

2. 学生与同桌合作,根据卡片/图片上的近义词,用句子形式辨析和使用这组词。

3.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视,提供指导和反馈。

四、问题提问(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系列问题卡片/图片,用于向学生提问。

2. 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回答针对近义词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近义词辨析的重点和要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桌互评,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教师提供指导性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教案反思:在本节课中,近义词辨析的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学生通过游戏互动,更加深入地理解并运用近义词辨析的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近义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第一章:近义词的概念与重要性1.1 近义词的定义1.2 近义词与同义词的区别1.3 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第二章:近义词的识别与区分2.1 近义词的识别方法2.2 近义词的区分技巧2.3 近义词的常见误用与辨析实例第三章:近义词的选用原则3.1 语境适应性原则3.2 语义精确性原则3.3 语用恰当性原则第四章:不同词性近义词的选用4.1 名词近义词的选用4.2 动词近义词的选用4.3 形容词近义词的选用4.4 副词近义词的选用第五章:近义词在写作与口语中的应用5.1 近义词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分析5.2 近义词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实例分析5.3 近义词运用的心得与体会分享第六章:常见近义词辨析与应用6.1 常见近义词组辨析实例6.2 近义词在特定场景中的选用技巧6.3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的实战练习第七章:近义词误用及其影响7.1 常见近义词误用类型7.2 近义词误用的影响与后果7.3 避免近义词误用的策略与建议第八章:近义词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8.1 近义词教学活动类型与设计原则8.2 近义词教学活动实例与分析8.3 近义词教学活动的评估与反馈第九章:近义词在考试中的应用与策略9.1 近义词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9.2 近义词考试题目的解题策略9.3 近义词考试技巧与备考建议第十章:近义词学习资源与拓展阅读10.1 近义词学习资源的种类与推荐10.2 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与使用10.3 近义词学习与研究的最新动态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近义词的概念与重要性重点:1.1 近义词的定义,1.2 近义词与同义词的区别,1.3 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难点:1.2 近义词与同义词的区别,1.3 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二、近义词的识别与区分重点:2.1 近义词的识别方法,2.2 近义词的区分技巧难点:2.3 近义词的常见误用与辨析实例三、近义词的选用原则重点:3.1 语境适应性原则,3.2 语义精确性原则,3.3 语用恰当性原则难点:3.1 语境适应性原则,3.3 语用恰当性原则四、不同词性近义词的选用重点:4.1 名词近义词的选用,4.2 动词近义词的选用,4.3 形容词近义词的选用,4.4 副词近义词的选用难点:4.3 形容词近义词的选用,4.4 副词近义词的选用五、近义词在写作与口语中的应用重点:5.1 近义词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分析,5.2 近义词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实例分析难点:5.3 近义词运用的心得与体会分享六、常见近义词辨析与应用重点:6.1 常见近义词组辨析实例,6.2 近义词在特定场景中的选用技巧难点:6.3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的实战练习七、近义词误用及其影响重点:7.1 常见近义词误用类型,7.2 近义词误用的影响与后果难点:7.2 近义词误用的影响与后果八、近义词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重点:8.1 近义词教学活动类型与设计原则,8.2 近义词教学活动实例与分析难点:8.3 近义词教学活动的评估与反馈九、近义词在考试中的应用与策略重点:9.1 近义词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9.2 近义词考试题目的解题策略难点:9.2 近义词考试题目的解题策略十、近义词学习资源与拓展阅读重点:10.1 近义词学习资源的种类与推荐,10.2 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难点:10.2 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全文总结与概括:本教案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近义词的定义、识别、选用原则、不同词性的应用以及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等多个方面。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区分近义词。

2. 培养学生运用近义词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近义词的识别和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准确选用近义词。

三、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含义和用法。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近义词,提高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近义词辨析练习题。

2. 相关教学课件和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近义词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近义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基本概念:讲解近义词的定义,举例说明。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常用近义词的用法,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近义词的含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些近义词,并尝试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5. 近义词辨析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近义词辨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近义词的识别和选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近义词。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近义词选用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近义词接龙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对近义词的敏感度,提高词汇量。

方法:学生分成小组,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词,下一个学生必须说出一个与它近义的词,以此类推。

步骤:1. 教师示范游戏规则。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3. 每个小组轮流出题和回答。

4. 教师点评并记录每个小组的表现。

2. 活动二:近义词填空练习目的: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近义词。

方法:教师提供一些句子,句子中有一个词被空出,学生需要选出最合适的近义词填入空格。

步骤:1. 教师展示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教案标题: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辨析不同的近义词。

2. 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正确地运用近义词,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活动,提高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近义词的概念理解和辨析能力的培养。

难点:一些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微妙差别。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近义词的解释和例句。

2. 教师准备多个近义词的例句和练习题。

3.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做练习和笔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近义词的概念,并给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近义词的基本特点。

Step 2:近义词辨析教师选择几组常见的近义词,如big和large,happy和glad等,向学生解释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并给出相关的例句进行解释和比较。

Step 3: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近义词进行辨析,如填空、改错等形式的练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讨论。

Step 4:活动教师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或角色扮演中运用近义词,加深对近义词的理解和记忆。

Step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或写作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练习,并鼓励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多加注意近义词的使用。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近义词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入: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

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而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今天着重研究如何辨析近义词。

二、看“高考例题大观”,把握命题趋势(看复习用书,并补充一例讲解:(2002年春季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

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话题。

A、限定抨击生僻B、限制批评生僻C、限制批评冷僻D、限定抨击冷僻解析:“限定”是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定,而“限制”或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等动词性短语,或专指一种规定的范围,从语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范围,也涉及数量的规定,所以应用“限定”。

“抨击”是指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结合语境,新文化运动对八股文的批评形式更应用“抨击”,而“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较为泛泛。

“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见的”,前者偏重于“名称、典故、书籍”等,后者更重于词语、文字,结合语境,“八股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字词了。

应选D。

(2002年全国高考第3题)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B、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C、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会谈(多人商谈)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D、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考查。

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点。

辨析近义词可以从词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

仔细分辨其词义在大小、轻重、褒贬、表达的侧重点等差异;分辨其在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照应、搭配上的差异。

三、介绍辨析近义词的技巧方法。

辨析近义词的关键是求同存异,找出他们之间的细微区别。

近义词的辨析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析:1词义方面:首先词义的轻重不同。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处罚——批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研究——探讨蔑视——轻视制止——阻止绝望——失望爱好和嗜好(爱好多指正当喜爱,爱好体育;嗜好是特别喜爱,已经上瘾,几乎离不开,它常用于不良方面)秘密和机密(一般的事情不公开,不让人知道。

机密重要而秘密,指对重大的时间保守秘密)。

其次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年华——年岁年代——年月风俗——风尚书籍——书河流——河局面——场面时代——时期边疆——边境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2色彩不同。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

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从感情色彩上加以区别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如“成果”、“结果”、“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

窜改与篡改(改动,常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常指篡改理论政策等)。

喂养与豢养(喂养指喂食物并加以看护,可用于人和动物。

豢养喂养牲畜,比喻收买或利用)。

区别语体色彩也是辨析的一个方法。

如溜达与散步,聊天与谈话,马铃薯——土豆苍穹——天空默诵——嘟囔头部——脑袋,就可以从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加以区别。

3用法方面。

第一有的词语搭配习惯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第二有的词语其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深刻(形容词)他分析得很深刻。

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动词)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深入(形容词)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4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

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

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四、引导学生熟记“易混词辨析”。

五、强化训练(一)课堂巩固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领导干部应该廉洁奉公,决不职权,谋取私利。

⑵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润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一般。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民主。

A、滥用消失权力B、乱用消逝权力C、乱用消失权利D、滥用消逝权利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主要原因是生产电池的主要材料天然二氧化锰下降。

⑵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和思索。

⑶我喊他来,他说:我今天要写一篇文章,来不了。

⑷他感到有点,微微涨红了脸。

A、品味考察推托难过B、品位考察推脱难堪C、品味考查推脱难过D、品位考查推脱难堪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他们请一些儿科专家担任“电脑医生”,在互联网上就儿童保健问题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⑵父亲多才多艺,在研究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⑶如果阅读古典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能力,糊糊涂涂做了古代作品的俘虏。

A、提供刮目鉴别B、进行侧目鉴赏C、进行侧目鉴别D、提供刮目鉴赏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要大胆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

⑵他很果树栽培知识。

⑶我们对待屡教不改的人和犯错误的同志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

A、起用熟习偶然B、启用熟悉偶然C、起用熟习偶尔D、启用熟悉偶尔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1999年8月,在长江大堤上,人民解放军与滔滔洪水苦战乐20个昼夜,终于了洪灾。

⑵那些不法商人,以各种卑劣手段制假贩假,以暴利。

⑶威苏威火山,熔岩掩埋了庞贝小城。

A、治服牟取暴发B、制服牟取爆发C、制服谋取暴发D、治服谋取爆发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叶剑英同志曾南昌起义,领导广州起义。

⑵从4月11日起,国际联络小组的代表开始对前南地区的新一轮⑶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有相互的义务。

⑷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这个厂近日已为国家一级企业。

A、策划斡旋抚养进升B、策划调停扶养进升C、策应斡旋抚养晋升D、策应调停抚养晋升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2002年3月29日,三湘女巨贪蒋艳萍一机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死刑,已于昨日。

⑵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多要抓紧抓好。

⑶课文被视为准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的权利,更谈不上去化解了。

A、服法部署置疑B、伏法布置置疑C、服法布置质疑D、伏法部署质疑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每年高考的作文试题都牵涉到众多高校能否准确地选拔人才,同时也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某种作用。

⑵由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变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良好道德培养及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⑶加拿大驻英大使对中国艺术家在异国土地上为自己的祖国喝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表示由衷的。

A、指导终身敬仰B、指导终生敬佩C、导向终身敬佩D、导向终生敬仰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词语,恰当的一组()1)他没有听清我的话,了我的意思。

2)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3)他的谈话真是,让人感到非常无聊。

A曲解概括言不及义B误解抽象词不达意C曲解概括词不达意D误解抽象言不及义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他们请一些儿科专家担任“电脑医生”在互联网上就儿童保养问题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2)父亲多才多艺,在研究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3)如果阅读古典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模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能力,糊糊涂涂做了古代作品的俘虏。

提供刮目鉴别进行侧目鉴赏提供刮目鉴赏一抹晚霞渐渐地了。

我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亲耳周总理的教诲。

出发前每个人要准备好生活品。

今天,学校的黑板报上出现了一张招领。

消逝聆听必需启事消失聆听必需启示消逝倾听必须启事消失倾听必须启示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拉丝在ATP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3比0轻松的击败老对手阿加西,夺得冠军,这是他第五次 ATP.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物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一份精美的礼品。

正当海峡两岸人民“三通”呼声愈高时,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因此而了。

艾滋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防止艾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问鼎惠赠搁浅而且夺冠敬赠搁置因而夺冠惠赠搁置而且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

考古发现,旧石器晚期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D.发祥地表明共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基本词语知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