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P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单宁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__紫外分光光度法UPLC-MS-4299

单宁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货号:UPLC-MS-4299规格:50T/48S产品组成:使用前请认真核对试剂体积与瓶内体积是否一致,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试剂名称规格保存条件提取液液体75mL×2瓶2-8℃保存试剂一粉剂×1瓶常温保存标准品粉剂×1支2-8℃保存溶液的配制:1、标准品:10mg单宁酸。
临用前加入1.175mL提取液溶解为5000nmol/mL的标准液,2-8℃保存两周。
产品说明:单宁又称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元酚化合物。
单宁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又称为收敛性或涩性。
其收敛性是多种生理活性的基础,如止血、抗肿瘤、抗衰老等生理活性,也是影响产品口感的因素之一。
根据光谱特性,单宁在275nm下有较强的紫外吸收,通过利用活性炭能够特异吸附单宁的性质来检测单宁含量。
技术指标:最低检出限:0.385nmol/mL线性范围:0.39-18nmol/mL注意:实验之前建议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
如果样本吸光值不在测量范围内建议稀释或者增加样本量进行检测。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紫外分光光度计、1mL石英比色皿、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30-50目筛、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处理(可适当调整待测样本量,具体比例可以参考文献)将样本烘干至恒重,粉碎,过30-50目筛之后,称取约0.1g,加入2mL提取液(封口膜封口防止液体溅出),于70℃水浴,准确提取30min,期间可摇晃数次。
12000rpm,25℃,离心10min,取上清,用提取液定容至2m L,待测。
二、测定步骤1.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波长调至275nm,提取液调零。
2.标准液的稀释:将标准液用提取液稀释为25、12.5、6.25、3.125、1.5625、0.78125nmol/mL标准溶液。
3.标准液稀释可参考下表:序号稀释前浓度(nmol/mL)标准液体积(µL)提取液体积(µL)稀释后浓度(nmol/mL)1500010090050025002003800253252000200012.5412.520002000 6.255 6.2520002000 3.1256 3.12520002000 1.56257 1.5625200020000.78125备注:实验中每个标准管需1000µL标准溶液。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一、概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检测试剂盒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基因表达分析和药物筛选等方面。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是一种用来测定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简称PK)活性的试剂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的测定原理:•丙酮酸激酶简介•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组成•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二、丙酮酸激酶简介丙酮酸激酶是一种在糖酵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它能够催化丙酮酸与磷酸化物(如ADP)反应生成磷酸丙酮酸和ATP。
丙酮酸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
三、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组成一般来说,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由以下几个组分组成: 1. 丙酮酸激酶底物:一种特定的丙酮酸底物。
2. 辅酶:用于促进丙酮酸激酶的催化活性。
3. PK反应缓冲液:用于维持反应环境的稳定性。
4. 酶标试剂:用于测定反应终点的标记试剂。
5. 正样品:已知浓度的丙酮酸激酶样品,用于构建标准曲线。
四、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基于丙酮酸激酶催化丙酮酸与磷酸化物反应的特性。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需要测定丙酮酸激酶活性的样品收集,并通过离心等方法,将样品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出来,得到纯化的丙酮酸激酶。
2. 反应体系配置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配方,将丙酮酸底物、辅酶和PK反应缓冲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反应底物液。
3. 样品处理将制备好的样品与反应底物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得反应体系达到相应的浓度。
4. 反应过程将混合好的反应物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使丙酮酸激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磷酸丙酮酸和ATP。
5. 酶标反应将反应终止或稀释后的样品取出,加入酶标试剂,进行酶标反应。
酶标试剂中的特定物质与ATP反应,产生荧光或颜色信号。
6. 信号测定使用合适的光谱仪或读板仪器,测定酶标反应后的荧光或颜色信号的强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丙酮酸的浓度。
测定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中的丙酮酸转移至紫外光度计量筒中。
如果样品浓度较高,可以适当稀释。
2. 设置仪器:将紫外光度计设置在适当的波长,通常在190-400nm 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波长。
同时进行零点校准,即不加入样品的情况下记录光吸收。
3. 测量样品:将样品加入光度计量筒中,记录下吸光度值。
4. 计算浓度: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出丙酮酸的浓度。
比尔定律表示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测定时要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确保样品中只含有丙酮酸。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波长和合适的光程,以确保准确测量。
根据具体测定要求和样品特性,可能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稀释或其他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仪器和试剂的说明进行。
丙酮酸定量分析试剂盒:同时用于比色法和荧光法

丙酮酸定量分析试剂盒:同时用于比色法和荧光法
丙酮酸盐在糖酵解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在细胞溶质葡萄糖进行糖酵解的过程中,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产生。
丙酮酸盐可以继续进入柠檬酸循环继续氧化分解,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或通过乙酰CoA 转化为脂肪酸。
高水平的丙酮酸盐提示肝脏疾病和遗传性代谢紊乱。
丙酮酸盐也被用来作为减肥刺激剂。
在无氧呼吸中丙酮酸可以转化为乳酸或者乙醇。
这里可以推荐能同时用于比色法和荧光法的丙酮酸定量分析试剂盒:K609-100
* 细胞或组织样品需做去蛋白处理(会消耗丙酮酸)
* 基于客户仪器设备,自行选择比色法或者荧光法即可
丙酮酸检测分析试剂盒原理:
丙酮酸盐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一种简单、直接和可自动化操作的程序来测量不同生物学标本中丙酮酸的含量。
适用标本类型包括:食物、细胞、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丙酮酸盐检测试剂盒基本原理如下:丙酮酸盐被丙酮酸酶氧化,在酶反应过程中产生颜色(λ= 570 nm)或者荧光(Ex/Em = 535/587 nm),可使用酶标仪或荧光计检测到。
光的强度与丙酮酸含量是成正比的,因此通过检测光的强度即可精确的得到丙酮酸的含量。
试剂盒检测范围为1-10 uM丙酮酸。
《比色法和荧光法标准曲线展示》。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赛诺浦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丙酮酸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试剂1:1×15mL,试剂2:1×5mL;试剂1:2×30mL,试剂2:2×10mL。
试剂1:2×54mL,试剂2:2×18mL;试剂1:3×45mL,试剂2:3×15mL;试剂1:4×54mL,试剂2:4×18mL;试剂1:2×300mL,试剂2:1×200mL;试剂1:1×9L,试剂2:1×3L。
校准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质控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1.2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注:校准品和质控品存在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对应批次产品标签。
2.1 外观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无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0.5。
2.4 分析灵敏度测定浓度在200µmol/L附近的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不小于0.02。
2.5 线性在(30,1200)µ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
在(150,1200)µmol/L范围内的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0%;测定结果(30,150]µmol/L时线性绝对偏差不大于±15µmol/L。
2.6 重复性重复测试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7 批间差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0%。
2.8 准确度与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试验,在(30,1200)µmol/L范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关系数r不小于0.975;在(100,1200)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30,100] 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绝对偏差应不大于±15µmol/L。
苯丙氨酸解氨酶试剂盒说明书(分光光度法)使用说明

苯丙氨酸解氨酶试剂盒说明书(分光光度法)使用说明苯丙氨酸解氨酶试剂盒说明书(分光光度法)使用说明货号:BC0210规格:50管/48样产品简介:PAL(EC4.315)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少数微生物中,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在动物体内尚未发现。
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相关,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抵御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AL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和氨,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计算PAL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产品内容:提取液:液体60mL×1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40m L×1瓶,4℃保存;试剂二:粉剂×3瓶,4℃保存,临用前每瓶加入4mL双蒸水充分溶解待用;现配现用。
试剂三:液体2.5mL×1瓶,4℃保存。
操作步骤:一、粗酶液提取: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
10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二、测定操作表:试剂名称测定管(μL)对照管(μL)样本20试剂一780800试剂二200200混匀,30℃准确水浴30min试剂三4040混匀,静置10min后,290nm处用蒸馏水调零,测定对照管吸光值A1和测定管A2,计算△A=A2-A1。
注意:对照管只用作一管。
PAL活性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单位的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每ml反应体系中每分钟使290nm 下吸光值变化0.1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AL(U/mg prot)=△A×V反总(1040μL)÷V样(20μL)÷T(30min)÷0.1÷Cpr (mg/mL)=17.3×△A÷Cpr(mg/mL)(2)按样本鲜重计算:单位的定义:每g组织在每ml反应体系中每分钟使290nm下吸光值变化0.1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氨基酸(A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__可见分光光度法UPLC-MS-4434

可见分光光度法氨基酸(A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货号:UPLC-MS-4434规格:50T/48S产品组成:使用前请认真核对试剂体积与瓶内体积是否一致,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试剂名称规格保存条件试剂一液体50mL×1瓶2-8℃保存试剂二液体50mL×1瓶2-8℃保存试剂三粉剂×1瓶2-8℃保存试剂四粉剂×1瓶2-8℃保存标准品粉剂×1瓶2-8℃保存溶液的配制:1、试剂三:临用前加入4mL无水乙醇,盖紧后充分混匀,再加入56mL蒸馏水混匀,避光保存。
2、试剂四:临用前加5mL蒸馏水,充分溶解。
3、标准品:10mg半胱氨酸,临用前加入8.26mL蒸馏水,得到10μmol/mL的半胱氨酸标准溶液备用。
产品说明:动物肝脏、肾脏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器官,故尿中氨基酸的变化最能反应肝、肾的生理状态。
另外,氨基酸还能反应灼伤、伤寒等方面情况。
植物体内氨基酸含量对研究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氮代谢变化、植物对氮素的吸收、运输、同化及营养状况等有重要意义。
氨基酸的α-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570nm吸光度,来计算氨基酸含量。
技术指标:最低检出限:0.798μmol/mL线性范围:1-15μmol/mL注意:实验之前建议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
如果样本吸光值不在测量范围内建议稀释或者增加样本量进行检测。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台式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1mL玻璃比色皿、可调式移液枪、研钵/匀浆器、无水乙醇、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处理(可适当调整待测样本量,具体比例可以参考文献)组织样本:称取约0.1g组织,加试剂一1mL,室温下充分研磨,转移到1.5mL EP管中,盖紧后(防止水分散失)置于沸水浴提取15min;自来水冷却后,10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丙酮酸含量测定

丙酮酸含量测定一、目的: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代谢物。
通过本实验掌握测定植物组织中丙酮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增加对代谢的感性认识。
二、原理:植物样品组织液用三氯乙酸除去蛋白质后,其中所含的丙酮酸可与 2,4- 二硝基苯阱反应,生成丙酮酸一 2 , 4 一二硝基苯踪,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樱红色,其颜色深度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
与同样处理的丙酮酸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即可求得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材料1、1.5 mol/L NaOH2、 8% 三氯乙酸3、 0.1% 2,4 一二硝基苯肼 4 、丙酮酸标准液5、.材料大蒜的鳞茎。
四、操作步骤1、.植物材料提取液的制备称取 0.5—1g大蒜于研钵内加适量 8% 三氯乙酸,仔细研成匀浆,再用 8% 三氯乙酸洗入 25ml 容量瓶,定容至刻度。
塞紧瓶塞,振摇提取,静置 30min 。
取约 10ml 匀浆液离心( 4000 r/min ) 10min ,上清液备用。
2、标准曲线制作(略)3、.组织液中丙酮酸的测定取 1. 0ml 上清液于一刻度试管中,加 2ml 8 %三氯乙酸,加 1.0ml 0.1%2.4 -二硝基苯肼液,摇匀,再加 5.0 ml 1.5mol/L, NaOH 溶液,摇匀显色,10min 后在 520 nm 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测定管的丙酮酸含量。
五、结果处理丙酮酸含量(mg/g鲜重)=A*V*稀释倍数/样品重(g)*1000<P>式中, A 为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的丙酮酸的微克数。
V为提取液体积。
六、注意事项1. 所加试剂的顺序不可颠倒,先加丙酮酸标准液或待测液,再加 8% 三氯乙酸,最后加 1.5mol/ L NaOH 。
2 .应反应 10min 后再比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酮酸(P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2200
规格:50T/48S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9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50mL×1瓶,4℃保存;
丙酮酸钠标准液,1mg/mL:液体1mL×1瓶,4℃保存。
产品说明:
丙酮酸通过乙酰CoA连接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三大代谢,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樱红色。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冰、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丙酮酸提取:
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
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静置30min,8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
液),进行冰浴匀浆,静置30min,8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3、血清(浆)样品:按照血清(浆)体积(mL):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取0.1mL血清
(浆)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静置30min,8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4、标准品的准备:将标准品用蒸馏水稀释至100、50、2
5、12.5、6.25、3.125、1.5625、0g/ml。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20nm,蒸馏水调零。
2、取300μL标准品或样本+100μL试剂一于1.5mL EP管中,混匀,静置2min,加入500μL试剂二,混匀,
于5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A。
三、丙酮酸含量计算:
1、根据标准品浓度和测定值建立标准曲线;y为丙酮酸钠含量(μg/mL),x为吸光值。
2、按照血清(浆)体积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mL)=(y×V1)÷(V3×V1÷V2)=y×10
3、按照蛋白浓度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mg prot)=(y×V1)÷(V1×Cpr)=y÷Cpr
4、按照样品质量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g鲜重)=(y×V1)÷(W×V1÷V2)=y÷W
5、按照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104cell)=(y×V1)÷(500×V1÷V2)=y÷500
V1:加入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3mL;V2:加入提取液体积,1mL;
V3:加入血清(浆)体积,0.1mL;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
W:样本质量,g;500:细菌或细胞总数,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