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修改)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修改)

湘桂铁路GTXG-Ⅱ标合同段第四项目部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二局湘桂铁路GTXG-Ⅱ标合同段第四项目部2009年9月概况说明:中铁二局湘桂铁路GTXG-Ⅱ标第四项目部管段内有11座隧道,分别为:五里牌隧道(DK65+455~+711)、曹头湾隧道(DK66+060~+480)、黄山寺隧道(DK68+145~+504)、云小岭隧道(DK69+636~DK70+380)、白果岭隧道(DK70+543~+870)、盘塘冲隧道(DK71+295~+485)、刘家冲隧道(DK85+474~DK93+322)、黄家岭隧道(DK106+032~+380)、曾家冲隧道(DK108+158~+538)和红石山隧道(DK109+199~+441),除去刘家冲隧道之外均为短隧道,以下为各工序施工简述:一、开挖开挖施工均人手持风钻钻眼,开挖台架辅助,2台装载机出渣,15T汽车出渣,穿山甲鼓风机压入式通风。

运用TSP203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水平超前钻孔和红外线控水等综合地质预报手段对不良地质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正洞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或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开挖采用风镐人工开挖,挖掘机配合卸渣,必要时辅以手持风钻钻孔,弱爆破。

三台阶七步法每循环进尺控制为1.2m,月进尺40m。

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弱爆破法施工,三台阶施工时上台阶以及中台阶断面高度控制在3.5m左右,台阶长度控在3~5m左右,下台阶分左右侧交错开挖,尽量减少洞身围岩扰动。

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上台阶断面高度控制在5.5m左右,台阶长度控在6~8m左右,下台阶分左右侧交错开挖,尽量减少洞身围岩扰动。

Ⅱ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

二、初期支护喷射砼洞外采用HZN60搅拌机拌制,砼罐车运输,砼喷射机器人湿喷,钢架采用洞外冷弯制作,运到掌子面拼装,大管棚和小导管在场外集中加工,锚杆采用成品锚杆,初期支护根据围岩级别和开挖方法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渝万铁路隧道工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土建4标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管段内DK117+762.4~DK166+177.35管段内隧道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根据隧道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针对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预报重要性分级,不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即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

3.技术要求(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工艺见图1。

5.施工要求一、利用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地质素描在隧道施工中全段进行,地质素描内容为:根据对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对开挖面和洞身周边综合分析围岩的岩性、结构、构造和地下水情况,判断开挖面前方围岩的工作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并依此提出工程措施建议和进一步预报方案。

根据开挖段围岩的工程地质情况,提出针对性工程方案建议。

二、TSP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超前探测是否需要钻探制定钻探方案,准备钻探设备实施钻探钻探成果处理及分析综合分析判断确定工程方案 施工中地质验证 结束实施物探物探成果处理及分析开始地质调查地质素描地质分析是否需要物探制定物探方案,准备设备仪器隧道掘进过程中,没开挖10~150cm通过TSP203对开挖前进方向进行中长距离预报,对一定规模的断层破碎带和岩溶带进行预报。

三、工作面超前地质钻孔探测预报(1)在隧道施工通过岩溶、断层破碎带段每开挖30m,利用超前水平地质钻孔对开挖前进方向进行30~50m在钻探。

(2)在可溶岩地段、可溶岩于非可溶岩过渡接触带,以及断层破碎带施工中运用钻具进行长时间5m的超前钻孔,对超前探测在异常段,需增加钻探。

隧道作业指导书(已修改)

隧道作业指导书(已修改)

目录总述 (3)一、工程概况 (3)二、适用范围 (3)三、地震动参数及气象资料 (3)第一章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6)1.目的 (6)2适用范围 (6)3.施工流程 (6)第二章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 (11)1.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11)4.劳动力组织 (14)5.机具配备 (15)6.质量要求 (15)7.注意事项 (16)第三章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17)1 目的 (17)2 适用范围 (17)3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17)4 劳力、机具设备的配置 (19)5 质量要求 (19)6 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21)第四章超前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22)1、目的 (22)2、适用范围 (22)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22)4、劳力、机具设备的配置 (23)5、施工技术措施 (23)6、施工工艺要点 (23)7、质量要求 (24)第五章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25)1.目的 (25)2.适用范围 (25)3.开挖 (26)第六章隧道初期支护作业指导书 (50)1.目的 (50)2.适用范围 (51)3.施工方法 (51)4.劳动力组织 (57)5.施工机具 (57)6.质量检查 (57)第七章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57)1.目的 (57)2.适用范围 (58)3.作业流程 (58)第八章隧道防排水作业指导书 (71)1.目的 (71)2.适用范围 (71)3.作业流程 (71)4.施工工艺 (73)5.施工技术措施 (77)6.质量检查 (79)第九章衬砌施工作业指导书 (80)1.目的 (80)2.编制依据 (80)3.适用范围 (80)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80)5.劳力、机械设备配置 (95)6.注意事项 (95)第十章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96)1.目的 (96)2.适用范围 (96)3.钢筋的制作与加工 (96)4.钢筋接长 (98)5.钢筋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99)6.质量标准 (100)总述一、工程概况新建磨万铁路ZLZQ-Ⅳ标段:ZLZQ-Ⅳ标段内新建隧道十六座,相嫩二号隧道708延长米,相嫩三号隧道2638延长米,相嫩四号隧道1700延长米,普亚村一号隧道6015延长米,普亚村二号隧道4235延长米,普亚村三号隧道1299延长米,达隆一号隧道6423延长米,达隆二号隧道2324延长米,沙嫰山一号隧道3498延长米,沙嫩山二号隧道2090延长米,沙拉巴土一号隧道2837延长米,沙拉巴土二号隧道2805延长米,森村隧道12625延长米,那迷村一号隧道380延长米,那迷村二号隧道4470延长米,卡西隧道3385延长米。

隧3地质素描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上海局)

隧3地质素描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上海局)

地质素描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隧道工程地质素描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施工前应充分掌握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内容,并及时与现场进行核对,以确定合适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配备相应机具设备。

2.1.2熟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2015)、建设单位下发有关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

2.1.3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正常的施工工序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系统。

2.2外业技术准备2.2.1熟悉了解已有勘察资料,掌握掌子面所处地段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2.2.2熟悉了解其他预报手段探测成果,分析判断掌子面所处地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可能出现的差异(与勘察成果比较);2.2.3准备好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包、罗盘、地质锤、笔记本、数码相机等。

3.技术要求3.1按照地质素描的内容和现场记录格式、一定距离开挖后对掌子面和左右边墙进行素描、数码摄像。

3.2素描图、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素描一律“写实”,不做任何换算。

素描图式、图例、比例、用语应统一。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超前地质预报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地质综合分析→提交地质预报成果报告→隧道实施方案根据地质预报结论变更设计或方案后实施。

4.2工艺流程详见下页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前应熟悉相应隧道的设计图纸,核对地质资料,然后根据不同的超前预报方法准备人员、仪器设备、材料。

5.1.2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技术交底。

5.2现场素描现场素描,首先应对掌子面及掌子面附近开挖段进行详细观察。

首先从岩性、岩体完整性、出水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前后左右对比,宏观把握地层岩性等的变化。

对于地层颜色、软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出水量与周围岩体发生明显差异的部位,进行重点详细观察,通过手触、锤击、采集样本详细观察查明差异的性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19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doc

19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doc

19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索描作业指导巧新建兰渝铁路LYS-10标四方山隧道斜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索描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复核: 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中铁二局兰渝铁路LYS-10标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2012年2月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索描作业指导书1、使用范围适用于兰渝客货共线(开行双层集装箱货乍,设计行车速度200km/h)铁路LYS-10标段四方山隧道(斜井作业队)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素描作业。

2、作业准备2」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帖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冇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扌旳施,捉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恥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本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不良地质和地层岩性的预测预报,采川超前钻孔和地质索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报。

主要包括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气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冇情况的预测预报;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1超前钻孔3.1.1断层、节理密集带或其他破碎富水地层每循环只钻一个孔;煤层乩斯预报超前钻孔或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钻孔3〜5个。

3.1.2釆用连续钻孔探测,每循环钻孔深度50m,前后两循环钻孔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m。

富水岩溶发育区钻孔探测终孔于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不得小于5m。

3.1.3钻孔孔径为(p89mm03.2地质素描321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应使用同一表格,并同一编号。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大象山隧道作业指导书 (2)第一章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2)第二章超前大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 (14)第三章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22)第四章超前帷幕注浆施工作业书 (29)第五章全断面法开挖作业指导书 (38)第六章台阶法开挖作业指导书 (49)第七章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61)第八章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作业指导书 (77)第九章钢架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 (91)第十章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100)第十一章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107)第十二章仰拱及填充作业指导书 (121)第十三章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135)第十四章钢筋工程施工作业书 (149)第十五章二次衬砌作业指导书 (153)第十六章衬砌背后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170)第十七章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78)第十八章帽檐斜切式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196)第十九章水沟、电缆槽施工作业指导书 (209)第二十章隧道通风与防尘施工作业指导书 (220)第二十一章隧道逃生与应急措施指导书 (225)第二十二章钻爆作业指导书 (230)大象山隧道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应于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二标大象山隧道工程.2 作业准备2.1 作业现场调查(1)调查洞内外的常规作业环境及特殊作业环境;(2)调查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对施工的要求或限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2。

2 技术方案超前地质预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勘探法、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坑预报法等,施工中应将这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

3 技术要求(1)、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前,应研究既有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进行地表补充测绘,全面了解隧址区地质情况,分析和把握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在隧道内揭示的大致里程等,核实与领会设计文件中关于地质复杂程度分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内容。

隧道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附件素描

隧道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附件素描

沪昆铁路CKTJ-6标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1、准备工作进洞进行地质素描工作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熟悉了解已有勘察资料,掌握掌子面所处地段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2)熟悉了解其他预报手段探测成果,分析判断掌子面所处地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可能出现的差异(与勘察成果比较);3)准备好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包、罗盘、地质锤、笔记本、数码相机等;2、现场素描现场素描,首先应对掌子面及掌子面附近开挖段进行详细观察。

首先从岩性、岩体完整性、出水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前后左右对比,宏观把握地层岩性等的变化。

对于地层颜色、软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出水量与周围岩体发生明显差异的部位,进行重点详细观察,通过手触、锤击、采集样本详细观察查明差异的性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地质素描应记录以下信息:1)工程地质信息①地层岩性:描述地层时代、岩性、产状、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

②地质构造:描述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等。

断层的发育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褶皱的性质、形态、地层的完整程度等;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

节理裂隙的描述首先应根据其产状特征进行分组归类,一般产状差异不大的节理应划分为一组。

对于成组出现的节理,应示意性地标示在图纸上,图纸采用的节理倾角应为换算的视倾角,标注的产状为真实产状,图示节理间距应能表明其真实发育程度(即不同发育程度的节理组,在图纸上显示节理间距应不同)。

对于零星发育的节理应作为随机节理描述,贯通性好、对岩体稳定性影响大的随机节理(包括岩脉)应重点描述,并按其实际出露位置标示在图纸上。

③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充填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

④特殊地层:煤层、沥青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和含黄铁矿层应单独描述。

隧道CD、CRD作业指导书

隧道CD、CRD作业指导书

隧道CD、CRD、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2 编制依据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⑶《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要点手册》⑷《爆破安全规程》⑸XCZQ-3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3 适用范围适用于XCZQ-3标段隧道洞身CD、CRD、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段开挖施工。

4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设计要求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隧道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

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

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

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

暗洞开挖根据设计及围岩情况Ⅴ级地段采用CRD法或CD法或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或弧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榀钢架间距。

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

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

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

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
1、准备工作
进洞进行地质素描工作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了解已有勘察资料,掌握掌子面所处地段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2)熟悉了解其他预报手段探测成果,分析判断掌子面所处地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可能出现的差异(与勘察成果比较);
3)准备好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包、罗盘、地质锤、笔记本、数码相机等;
2、现场素描
现场素描,首先应对掌子面及掌子面附近开挖段进行详细观察。

首先从岩性、岩体完整性、出水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前后左右对比,宏观把握地层岩性等的变化。

对于地层颜色、软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出水量与周围岩体发生明显差异的部位,进行重点详细观察,通过手触、锤击、采集样本详细观察查明差异的性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地质素描应记录以下信息:
1)工程地质信息
①地层岩性:描述地层时代、岩性、产状、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

②地质构造:描述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等。

断层的
发育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褶皱的性质、形态、地层的完整程度等;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

节理裂隙的描述首先应根据其产状特征进行分组归类,一般产状差异不大的节理应划分为一组。

对于成组出现的节理,应示意性地标示在图纸上,图纸采用的节理倾角应为换算的视倾角,标注的产状为真实产状,图示节理间距应能表明其真实发育程度(即不同发育程度的节理组,在图纸上显示节理间距应不同)。

对于零星发育的节理应作为随机节理描述,贯通性好、对岩体稳定性影响大的随机节理(包括岩脉)应重点描述,并按其实际出露位置标示在图纸上。

③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充填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

④特殊地层:煤层、沥青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和含黄铁矿层应单独描述。

⑤人为坑洞:正在使用或废弃的各种坑道和洞穴的分布位置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⑥地应力:包括高地应力显示性标志及其发生部位,如岩爆、软弱夹层挤出、探孔饼状岩心等现象。

⑦塌方:应记录塌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塌方的地质原因及其对继续掘进的影响。

⑧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存在情况。

2)水文地质信息
出水段落及范围、出水形态及出水量大小(渗水、滴水、滴水成线、股水(涌水)、暗河)。

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

3)影像信息
隧道内重要的和具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应进行摄影或录像。

3、分析判断
根据现场素描获得的地质信息,依据工程地质现象发生的一般规律(地质前兆),结合勘察资料、其他预报手段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预测预报前方工程地质条件,对于可能发生重大地质异常的地段,提出进行进一步核实预报的措施手段。

断层破碎带的集中主要临近前兆:
1)节理组数的急剧增加。

临近断层破碎带时,节理组数可多达6~12组;
2)临近断层破碎带时,出现牵引褶曲或牵引褶皱;
3)临近断层破碎带时,有时会出现由弧形节理组成的小型施卷构造或反倾节理;
4)临近断层破碎带时,一般岩石强度都明显降低;
5)逆断层为主的断层破碎带附近会出现压裂岩和碎裂岩(多数情况下出现夹泥或铁锈染压裂岩、碎裂岩),平移断层为主的断层破碎带附近会出现以11节理为代表的节理密度明显增
加。

大规模塌方的临近前兆主要有:
1)顶板岩石开裂,裂缝旁有岩粉喷出或洞内无故尘土飞扬;
2)支撑拱架变形或发生声响;
3)拱顶岩石掉块或裂缝逐渐扩大;
4)干燥围岩突然涌水等。

煤与瓦斯突出的临近前兆:
1)掌子面岩层发生鼓裂;
2)瓦斯含量突然增大或忽高忽低;
3)工作面有移动感;
4)工作面发出瓦斯强涌出的嘶嘶声,同时带有煤尘;
5)工作面附近,时常听到沉雷声或闷雷声。

4、提交资料
地质信息应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翔实记录,并经整理后反映在规定的表格、图纸上,具体提交资料如下:
1)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2)隧道地质展视图
3)前方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及进一步采取预测预报方法的建议。

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线××段××隧道工程
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工程名称:施工里程:
填表单位:填表:复核:日期:
重庆市地铁xxx号线工程xxxxxxxx监测xxxx区间地质编录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
页脚内容8×××隧道地质展示图
绘制:复核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
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层状岩层的层厚划分巨厚层:大于1m;
厚层:大于0.5m;
中层:0.1m~0.5m;
薄层:小于0.1m。

地下水状态的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