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ppt课件

③节理裂隙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Biblioteka 完整程度结构面特征
结构类型
完整
结构面1~2组, 以构造型节理 巨块状整体结
或层面为主, 密闭型
构
结构面2~3组, 以构造型节理、
较完整
层面为主, 裂隙多呈密闭型, 部分为微张型,少有充填物
块状结构
较破碎
结构面一般为3组, 以节理及风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中建宝兰1标四工区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4.6、描述的基本内容
1)围岩级别划分:按设计填写。 2)岩性:地层时代及岩性;风化程度。 3)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溶;塌方等。
a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 ①褶皱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 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 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要描述褶皱的性质、形态、地层的完整程度等。 ②断层 岩层或岩体在构造运动影响下发生破裂,若破裂面两侧岩 体沿破裂面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这种构造就称为断层。 断层要描述断层的发育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 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
中等风化 风化成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20~50cm的岩块,
锤击易碎,用镐难挖掘,岩心钻方可钻进
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含大量粘土质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修)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修)本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是为了保障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和遵守法律法规。
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效益。
一、隧道施工前准备(一)确定施工方案: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隧道的建设条件,设计施工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任务和标准,以及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等。
(二)调查勘察: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调查,了解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结构,确定施工方法和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发生。
(三)制定施工计划: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必须考虑施工时间、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等,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安排施工人员:在选择施工人员时,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五)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在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任务和要求,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一)安全设施和标志: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立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标志,防止人员和车辆误入危险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
(二)安全培训和考核: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使其充分了解施工中的各种危险和安全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施工人员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预案:在施工中必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程序,利用现代技术和装备及时处理和解决突发事件。
三、隧道施工后的清理和维护(一)清理施工垃圾和废弃物:在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废弃物,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和破坏。
(二)设备维护和保养: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和安全。
(三)监测和评估:在施工结束后,必须对隧道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

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CLZQ-6标段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五局成兰铁路工程茂县指挥部二○一四年四月目录1、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内业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外业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现场素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基本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掌子面状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毛开挖状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岩石强度(MPa)......................................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风化程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裂隙间距(m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地质素描资料

(轻微,较严重,严重,很严重,强烈,极强烈),节理发育程度(不发育,较发育,发育,很发育),岩体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围岩稳定程度(六个等级)等
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向出口倾斜现象明显,局部向右边墙倾斜岩体被切割成碎石状,节理发育,破碎,围岩稳定性差,为级围岩。
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及不同岩性接触带出现的里程、部位、范围:有害气体、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和煤层膨胀岩土、软弱夹层等
煤层脉
水文地质情况:
岩体富水程度及洞内每一出水点里程、部位、水量、水温、水压以及水量变化,地下水类型、出水形式(滴状、线状、股状及片状)
掌子面有滴状渗水,常压。
滴状渗水
其他:
溶洞、溶沟、溶槽、坍塌,掉块,变形情况,取岩土,水样数量及部位等
正面掉块现象严重 。
正侧掌
面面子
面
侧壁素描图
掌子志
编号:
工程名称
木家隧道进口
开挖里程
K +
仰拱里程
衬砌里程
日循环次数
循环长度
m
日进尺长度
m
台阶长度
m
施工方法及主要措施:
开挖方式(台阶,核心土,全断面,钻爆,掘进)超前支护措施等
短台阶、光面爆破法开挖,φ22超前锚杆支护,上断面设I18钢拱架、φ6.5钢筋网、C25喷射砼初期支护,φ22系统锚杆,φ25锁脚锚杆。掌子面留核心土。
地层岩性简述:
岩石名称,颜色,产状(水平,倾斜或直立),成岩及胶结情况,岩石的干湿、软硬状态,岩体结构状态,含水情况,风化程度等
岩性为石灰岩,夹千枚岩,青灰色,灰岩含量75%左右,砂岩中薄层状,呈碎石状,岩质较坚硬,岩层产状倾斜,围岩呈近垂直状,倾角约50~78度,走向与线路向右前倾斜,岩质软弱,局部岩石强度较小,岩石整体性差,锤击易崩裂,破碎。
5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5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有关专业作业指导书(隧道工程)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2月北京前言为了满足全局铁路、公路建设过程操纵标准化治理需要,规范全局范畴内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铁道部建建〔2009〕107号《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暂行方法》要求,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治理部组织编写了《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书旨在统一标准要求,统筹资源利用,实现施工作业过程操纵标准化,规范作业程序,使施工作业有序可控,达到一流质量的目标。
本作业指导书在编制过程中,针对目前全局隧道施工中较普遍遇到的专门过程、关键工序项目,借鉴高速铁路施工先进体会,以治理科学为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按照标准化治理理念,结合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建设标准、质量目标进行总结编制。
一、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作业制度1.1 施工作业执行文件: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隧道钻爆法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
1.2 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治理条例》,民用爆破治理条例,各种技术规范、施工规范等。
1.3 作业队制定的《**作业队施工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制度》。
2、适用范畴2.1 全断面开挖适用于铁路隧道的Ⅰ~Ⅱ级围岩低端,Ⅲ级围岩单线隧道、Ⅲ级围岩双线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纳全断面开挖。
全断面开挖适用于公路隧道的Ⅵ~Ⅳ类围岩。
2.2 在Ⅲ~Ⅳ级围岩铁路单线、双线隧道施工时采纳台阶法,Ⅴ级围岩隧道在采纳了有效的措施(如超前预注浆加固围岩)后亦可采纳台阶法开挖。
台阶法适用于公路隧道Ⅳ~Ⅱ类较软或节理发育的围岩。
台阶分部开挖法适用于公路隧道Ⅲ~Ⅱ类围岩或一样土质围岩地段。
2.3 中隔壁法(CD法)开挖适用于单、双线隧道Ⅳ级或Ⅴ级围岩和不良地质及洞口工程的施工。
2.4 交叉中隔壁法(CRD)开挖适用于双线、三线隧道Ⅴ、Ⅳ级围岩、浅埋隧道。
隧3地质素描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上海局)

地质素描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隧道工程地质素描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施工前应充分掌握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内容,并及时与现场进行核对,以确定合适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配备相应机具设备。
2.1.2熟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2015)、建设单位下发有关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
2.1.3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正常的施工工序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系统。
2.2外业技术准备2.2.1熟悉了解已有勘察资料,掌握掌子面所处地段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2.2.2熟悉了解其他预报手段探测成果,分析判断掌子面所处地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可能出现的差异(与勘察成果比较);2.2.3准备好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包、罗盘、地质锤、笔记本、数码相机等。
3.技术要求3.1按照地质素描的内容和现场记录格式、一定距离开挖后对掌子面和左右边墙进行素描、数码摄像。
3.2素描图、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素描一律“写实”,不做任何换算。
素描图式、图例、比例、用语应统一。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超前地质预报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地质综合分析→提交地质预报成果报告→隧道实施方案根据地质预报结论变更设计或方案后实施。
4.2工艺流程详见下页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前应熟悉相应隧道的设计图纸,核对地质资料,然后根据不同的超前预报方法准备人员、仪器设备、材料。
5.1.2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技术交底。
5.2现场素描现场素描,首先应对掌子面及掌子面附近开挖段进行详细观察。
首先从岩性、岩体完整性、出水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前后左右对比,宏观把握地层岩性等的变化。
对于地层颜色、软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出水量与周围岩体发生明显差异的部位,进行重点详细观察,通过手触、锤击、采集样本详细观察查明差异的性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19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doc

19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索描作业指导巧新建兰渝铁路LYS-10标四方山隧道斜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索描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复核: 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中铁二局兰渝铁路LYS-10标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2012年2月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索描作业指导书1、使用范围适用于兰渝客货共线(开行双层集装箱货乍,设计行车速度200km/h)铁路LYS-10标段四方山隧道(斜井作业队)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素描作业。
2、作业准备2」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帖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冇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扌旳施,捉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恥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本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不良地质和地层岩性的预测预报,采川超前钻孔和地质索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报。
主要包括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气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冇情况的预测预报;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1超前钻孔3.1.1断层、节理密集带或其他破碎富水地层每循环只钻一个孔;煤层乩斯预报超前钻孔或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钻孔3〜5个。
3.1.2釆用连续钻孔探测,每循环钻孔深度50m,前后两循环钻孔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m。
富水岩溶发育区钻孔探测终孔于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不得小于5m。
3.1.3钻孔孔径为(p89mm03.2地质素描321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应使用同一表格,并同一编号。
隧道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附件素描

沪昆铁路CKTJ-6标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1、准备工作进洞进行地质素描工作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熟悉了解已有勘察资料,掌握掌子面所处地段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2)熟悉了解其他预报手段探测成果,分析判断掌子面所处地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可能出现的差异(与勘察成果比较);3)准备好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包、罗盘、地质锤、笔记本、数码相机等;2、现场素描现场素描,首先应对掌子面及掌子面附近开挖段进行详细观察。
首先从岩性、岩体完整性、出水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前后左右对比,宏观把握地层岩性等的变化。
对于地层颜色、软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出水量与周围岩体发生明显差异的部位,进行重点详细观察,通过手触、锤击、采集样本详细观察查明差异的性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地质素描应记录以下信息:1)工程地质信息①地层岩性:描述地层时代、岩性、产状、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
②地质构造:描述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等。
断层的发育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褶皱的性质、形态、地层的完整程度等;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
节理裂隙的描述首先应根据其产状特征进行分组归类,一般产状差异不大的节理应划分为一组。
对于成组出现的节理,应示意性地标示在图纸上,图纸采用的节理倾角应为换算的视倾角,标注的产状为真实产状,图示节理间距应能表明其真实发育程度(即不同发育程度的节理组,在图纸上显示节理间距应不同)。
对于零星发育的节理应作为随机节理描述,贯通性好、对岩体稳定性影响大的随机节理(包括岩脉)应重点描述,并按其实际出露位置标示在图纸上。
③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充填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
④特殊地层:煤层、沥青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和含黄铁矿层应单独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线××段××隧道工程 开 挖工作 面地质 素描 记录表
工程名称:
编 项目
号 名称
开挖
掌子面
1
宽度
尺寸
(m)
掌子面 2
状态
稳定
毛开挖 3
面状态
自稳
岩石强度 4
(MPa)
30~ 60
5 风化程度
微风化
裂隙宽度
6
>5
(mm )
7 裂隙形态
密集
8 涌水状态
无水
围岩级 9
别划分
施工里程:
岩体被切割呈巨块状
节理(裂隙) 2~ 3 组,呈 x 形,较规则,以构造形为主,多数间距大于 0.4m,多
为密闭,部分微张,少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呈大块状
节理(裂隙) 3 组以上,不规则,呈 x 形或米字形,以构造型或风化型为主,多数
间距小于 0.4m,大部分微张,部分张开,部分为粘性土充填,岩体被切割呈块(石)碎
岩和未风化或微风化的泥质岩类; 泥岩、 煤、泥质胶结的 砂岩和砾岩等
Rc≤ 5
全风化的各类岩石和成岩作用差的岩石
完整程度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结构 面特征 结构面 1~2 组 , 以构造型节理或层面为主 , 密
闭型
结构类型 巨块状整体结构
岩体完整性指数( Kv) Kv > 0.75
结构面 2~3 组 , 以构造型节理、层面为主 , 裂 隙多呈密闭型,部分为微张型,少有充填物
块状结构
结构面一般为 3 组, 以节理及风化裂隙为主, 在 断层附近受构造影响较大, 裂隙以微张型和张开 型为主,多有充填物 结构面大于 3 组 , 多以风化型裂隙为主, 在断层 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大,裂隙宽度以张开型为 主,多有充填物 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断层作用影响
如节理发生变化时,整体可以作为一段,只是在描述节理时进行分段。
以上描述严格对照隧道围岩分级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的内容,影响围岩分级因素的划分按照后边的附表
绘制 :
复核
隧道围岩分类
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类
围岩开挖后
围岩 弹性 纵波
别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结构特征 和完整状态
的稳定状态 (坑 道跨度 5m 时)
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已基本被破坏。
构
可产生 较大的
软质岩石 [R b=5MPa ~ 30Mpa( 50~ 300kgf/cm 2)]:受地质构造 呈块(石) 碎(石) 坍塌, 侧壁有时
影响严重,节理发育。
状镶嵌结构
失去稳定。
Ⅳ 土: 1.略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粘性土及砂性土
2.一般钙质 ,铁质胶结的碎、卵石土、大块石土 3.黄土( Q1、Q2)
3)影像信息 隧道内重要的和具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应进行摄影或录像。 3、分析判断 根据现场素描获得的地质信息, 依据工程地质现象发生的一 般规律(地质前兆) ,结合勘察资料、其他预报手段成果进行综 合分析判断, 预测预报前方工程地质条件, 对于可能发生重大地 质异常的地段,提出进行进一步核实预报的措施手段。
隧道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 1、 准备工作
进洞进行地质素描工作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了解已有勘察资料, 掌握掌子面所处地段的地层岩性、 构造特征、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2)熟悉了解其他预报手段探测成果, 分析判断掌子面所处地 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可能出现的差异 (与勘察成果比较); 3)准备好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包、罗盘、地质锤、 笔记本、数码相机等; 2、现场素描
(石)状
节理(裂隙) 3 组以上,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
0.2m,微张
或张开,部分为粘性土充填,岩体被切割呈碎石状
巨厚层:大于 1m; 厚层:大于 0.5m; 中层: 0.1m~ 0.5m;
。 薄层:小于 0.1m
级别 Ⅰ Ⅱ Ⅲ
层状岩层的层厚划分
地下水状态的分级
状态 干燥或湿润
偶有渗水 经常渗水
渗水量〔 L/ (min · 10m)〕 < 10 10~25
硬质岩石 [R b>30Mpa ( 300kgf/cm 2) ] :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 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 ,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
呈 巨块状 整体结 构
板易塌落。
呈块(石) 碎(石) 拱 部 无 支 护 时
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
状镶嵌结构
可产生小坍塌,
理及少量随: J1 产状 N45° W/20°~30°S,间距 30~45cm, 密闭,节理面平直,无充填,节理贯通性好,延伸远;
J2。。。。。。。;地下水不发
育,岩体干燥、局部湿润。
注意:当岩性、节理、构造等要素发生变化时,应分段进行描述。段落划分应根据描述要素变化确定,当只是个别要素发生变化时,
大规模塌方的临近前兆主要有:
1)顶板岩石开裂, 裂缝旁有岩粉喷出或洞内无故尘土飞扬; 2)支撑拱架变形或发生声响; 3)拱顶岩石掉块或裂缝逐渐扩大; 4)干燥围岩突然涌水等。
煤与瓦斯突出的临近前兆: 1)掌子面岩层发生鼓裂; 2)瓦斯含量突然增大或忽高忽低; 3)工作面有移动感; 4)工作面发出瓦斯强涌出的嘶嘶声,同时带有煤尘; 5)工作面附近,时常听到沉雷声或闷雷声。 4、提交资料 地质信息应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翔实记录, 并经整理后反映 在规定的表格、图纸上,具体提交资料如下: 1)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记录表 2)隧道地质展视图 3)前方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及进一步采取 预测预报方法的建议。
节理裂隙的描述首先应根据其产状特征进行分组归类,一般 产状差异不大的节理应划分为一组。 对于成组出现的节理, 应示 意性地标示在图纸上,图纸采用的节理倾角应为换算的视倾角, 标注的产状为真实产状, 图示节理间距应能表明其真实发育程度 (即不同发育程度的节理组,在图纸上显示节理间距应不同) 。 对于零星发育的节理应作为随机节理描述, 贯通性好、 对岩体稳 定性影响大的随机节理(包括岩脉)应重点描述,并按其实际出 露位置标示在图纸上。
层状结构 , 块石、 碎石状结构
碎石角砾状结构
大,宽张裂隙全为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 厚度大
散体状结构
0.75 ≥Kv> 0.55 0.55 ≥Kv>0.35 0.35 ≥Kv>0.15
Kv≤ 0.15
等级 节理 不发育 节理 较发育
节理 发育
节理 很发育
围岩节理发育程度划分
基本特征
节理(裂隙) 1~2 组,规则,为原生型或构造型,多数间距在 1m以上,多为密闭,
呈 大块状 砌体结
暴露时间长, 可 能会出 现局部 小坍塌, 侧壁稳
3.5~4. 5
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
构
Ⅱ 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
定,层间结合差 的平缓岩层, 顶
软质岩石 [R b≈ 30MPa( 300kgf/cm 2)] :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 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
⑦ 塌方:应记录塌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 化特征,并分析产生塌方的地质原因及其对继续掘进的影响。
⑧ 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存在情况。
2) 水文地质信息 出水段落及范围、出水形态及出水量大小(渗水、滴水、
滴水成线、股水(涌水) 、暗河)。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 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
30<Rc≤ 60
板岩、白云岩、 灰岩、 钙质胶结的砂岩、 结晶颗粒较粗的 岩浆岩等
强风化的极硬岩; 弱风化的硬岩; 未风化或微风化的云母
15<Rc≤ 30
片岩、千枚岩、砂质泥岩、钙泥质胶结的粉砂岩和砾岩、 泥灰岩、泥岩、凝灰岩等
强风化的极硬岩; 弱风化至强风化的硬岩; 弱风化的较软
5< Rc≤15
Ⅲ 象,或为硬、软质岩石互层。
侧壁基本稳定, 2.5~4.
软质岩石 [R b=5MPa ~ 30Mpa( 50~ 300kgf/cm 2)] :受地质构 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层或厚层;层间 结合一般。
呈 大块状 砌体结
爆破震 动过大 易坍。
0
构
硬质岩石 [R b>30Mpa( 300kgf/cm 2)]:受地质构造影响很严重, 呈 碎 石 状 压 碎 结 拱 部 无 支 护 时
附 图
填表单位: 期:
掌子面地质描述
填表:
复核:
日
隧道方位: 左 边 墙
展示图
拱
部
右 边 墙
里
程
×××隧道地质展示图
作图日期:
设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设计围岩分级
施工揭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条件
建议围岩分级
描述内容如:
二叠系灰岩,灰色,中厚层,岩层产状 N25°W/30° S,微风化 ~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 ,块状结构,节理较发育,主要发育有 2 组节
③ 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 部位,充填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
④ 特殊地层:煤层、沥青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和含黄 铁矿层应单独描述。
⑤ 人为坑洞:正在使用或废弃的各种坑道和洞穴的分布 位置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⑥ 地应力:包括高地应力显示性标志及其发生部位,如 岩爆、软弱夹层挤出、探孔饼状岩心等现象。
状态描述
开挖 高度 (m)
正面掉块
随时间松 弛、掉块
开挖 面积 (m2)
正面挤出
自稳困难、 要 及时支护
开挖 方式
正面 不能自 稳
要超前支护其它 其它: 其它:源自15~ 3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