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生态文明22页PPT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面对全球性挑战,自然辩证法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促进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 作共赢。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价值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认识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
自然辩证法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中注重经济、社 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思想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 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 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推理和 验证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获取科 学知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有效手段 。
科学的价值
科学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推 动社会进步的价值,是人类文明发 展的重要动力。
自然观与科学观的关系
自然观对科学观的影响
01
自然观是科学观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的自然观会导致不同的科
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2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02
星云假说——天文学,康德(Kant)德 国,1755;拉普拉斯(Laplace),法国,1796:第一个科学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把辩证法带入了天文学和自然科学。
人工合成尿素——化学,维勒,德国,1828:从氰、氰酸银、氰酸和氨水、NH4CI等无机原料按不同途径都可合成同一有机物尿素。这证明尿素和氰酸铵皆由同样的碳、氢、氧、氮组成,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
地球地层渐变假说——地质学,赖尔(Lyell),英国,1830:地面的变化是由各种自然力的缓慢作用造成的。把理性和辩证法带进了地质学。
细胞学说——生物学,施莱登(Schleiden),德国,1838;施旺(Schwann),德国,1839:宣布了动物界和植物界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消失,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阐明了有机体分化发展的规律,使“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恩格斯)
从孤立到系统、从静态(存在)到动态(演化)
(二)基本思想
&存在科学(不存在时间之矢)——牛顿力学(相对论)与演化科学(存在时间之矢)——热力学(及生物进化论、系统科学)的矛盾:
1
自然界有无时间箭头(时间之矢)?
2
自然界的时间之矢射向何方?
02
&热力学(退化的时间之矢)与生物进化论(进化的时间之矢)的矛盾:
第三次危机——集合论悖论(罗素悖论,1902):一个由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构成的集合属不属于自身?
01
结论:S属于S当且仅当S不属于S。
02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40—480):“火”是万物的本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体现了万物流转、无物常住、永恒变化。他是第一个把自然的本质了解为过程的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2)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2)
43 精选PPT
44 精选PPT
抛物体运动的研究
• 伽利略对动力学的另一个重要贡 献,是关于运动合成的观念。
• 对于水平抛出的石头,伽利略认 为这块石头参与了两个独立的运 动:
• 1)速度恒定的水平运动,这个速 度是抛石头的手给它的;
• 2)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自由落体
运动。
45
精选PPT
地动抛物问题的解决
——恩格斯
26 精选PPT
古代自然科学
• 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 • 古希腊自然哲学自然观 •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27 精选PPT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 中世纪前期,哲学主流是所谓的教父哲学,由罗马 神父圣奥古斯丁创立。
• 教父哲学:将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结合, 主张灵魂是实体,有独立的存在。
• 公元9世纪,教父哲学让位于经院哲学
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
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
生活,我决不泄露。”
21
精选PPT
中国阴阳五行学说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 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 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 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 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 精之万物。”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主要内容:总结了伽利略、
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提 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 力定律。
40 精选PPT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 • 主要贡献: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 行星划出一个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 ➢ 由太阳到行星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划出相等的面积 ➢ 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自然辩证法课件

自然辩证法课件
3
2
1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
*
古希腊时代,由于自然科学还处在萌芽之中,自然界很多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出于探究世界奥秘的冲动,学者们企图不依赖科学试验材料,而单凭抽象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建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包括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界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实际上也就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它所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学派林立。最早出现的是泰勒斯所创立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作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留下了一句名言:“万物源于水”。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什么叫思辨?——以芝诺悖论为例
*
思辨就是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证明:移动位置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地方,但要走完这一半的路程,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物体最终只能停在原地不动,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
03
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
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明确指出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还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这就是著名的“日心说”。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上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这个划时代的事件后来被康德称为“哥白尼革命”。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经过30多年的天文观测之后,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并于1543年临终之际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PPT课件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4
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
•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 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 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的理论体系。 •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门具体科学技术实践通向马克思主 义的重要桥梁,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思维方法。
2020年9月28日
6
•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线索:
•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科学技术——
自然界。
• 人是主体,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承担者; 自然界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 科学技术是中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 然的主要工具。
• ②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020年9月28日
7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笛卡儿:唯理论的认识论、演绎法的方法论。
2020年9月28日
11
•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自 然辩证法。 马克思:《数学手稿》;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 。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发展史,马克 思的《资本论》是社会发展史。
• 马恩的自然辩证法——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020年9月28日
5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①所属学科: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 ②性质: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 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③特点: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 点。
④围绕科学技术的哲学、社会、历史、文化等方
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PPT课件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
硕士研究生公共理论课
2020年9月28日
1
•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陈来成
• 手机号码: • E-mail:
2020年9月28日
2
课程说明
• 1、高校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 法概论》,1学分,18课时。
• 2、《自然辩证法概论》总成绩按百分制计, 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发言以及考勤) 占20分,期末考试占80分。
• ③古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自发性、直观性、 思辨性、猜测性。
2020年9月28日
22
• 【例子】古代地心说——
• 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结构,认为 地球不动,位于宇宙的中心。
• 他的学生欧多克斯做了改进。
• 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些同心球变成水晶天体壳 层,成为运动的天球。
• 系统的地心说形成于公元2世纪,罗马的天文学家托 勒密提出系统的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 阳、月亮和其他行星沿着各自轨道绕地球运行。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技 术方法论。
2020年9月28日
12
•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目的—— ①概括总结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②帮助自然科学家们摆脱理论思维的混乱,唤起他们的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自觉,促进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
③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 潮。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 《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确立中国自然辩 证法的基本理论框架。
•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 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2020年9月28日
15
•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展望: • ①科学哲学的研究; • ②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研究; • ③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ppt模板-2024鲜版

自然辩证法ppt模板-2024鲜版
自然辩证法ppt模板
2024/3/28
1
目录
CONTENTS
• 自然辩证法概述 • 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 • 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思想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 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2024/3/28
2
01
自然辩证法概述
2024/3/28
3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与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 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 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关注推理的有效性和必然性。
2024/3/28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
二者相互补充,形式逻辑为辩证逻辑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论基础, 辩证逻辑则揭示形式逻辑所无法涵盖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17
自然科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 物质第一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而独立存在。
24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技术创新的启示作用
揭示技术创新规律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技术创新过程 中的内在规律,为技术创新提供 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激发技术创新灵感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启示,技术人 员能够在技术创新中发掘新的思 路和方法,激发创新灵感。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自然辩证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有助于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 和应用,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益。
2024/3/28
25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供可持续发展理念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持。
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和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精品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精品PPT课件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 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 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 果形成的。
22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 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 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
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 存在着生命现象。
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标志着 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维到近代机械论思维, 再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自然观对科学发展起指导作用,是通过不断影响 科学家的思想、概念和方法,从而将自然观的思 辨形式转化为实证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 方法。
19 生态自然观的产生
20世纪中期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 最紧迫最引人注意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
第二组 部敬艺
2
目录
1. 自然观的发展 2.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3. 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 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观的发展
3 ——部敬艺
4 什么是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概括来说: 一是对自然的看法; 二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 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承认了物质本原性,关注到了人的主体性因素在 自然观中的地位,把自然界、人和社会看成一个 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规律,创 立了科学的方法论。
18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联系
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 本质和规律的根本观点。
23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的平衡、 破坏和演化,都是 围绕生命物质来进 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