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美苏争锋 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雅尔塔三巨头会议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 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 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局 部 热 战
美苏全球对抗的冷战格局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全面冷战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知识小结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 形式,进行遏制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德国分裂——柏林墙
全面冷战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柏林墙全长169.5公 里。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个碉 堡、270个警犬桩。 此外,还有一接触时 就会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36张PPT)

雅尔塔体制
实质:美苏两国 划分势力范围 (两分天下)
战后美国力量 战后苏联政治军事实力
经济 工出业 口产 贸苏量 易占 占联5332是..44%%战后唯一能和美国抗 黄金储衡备占的74政.5%治军事大国
军事
垄拥美断 有国了 12原0成0子多弹为万军资队 31本00艘 00主航多空义艘母其世舰他战界舰
在朝鲜的儿子与在韩 国的母亲依依惜别
主要事件
1 全面冷战: (1)欧洲:德国的分裂(1949)和柏林墙的修筑 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亚洲:朝鲜的分裂(1948) 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南:大韩民国
(3)美洲: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2 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 格局最终确立。
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6年 丘吉尔在 富尔顿的 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 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 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华沙、柏 林、布拉格、维也纳等。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 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的高 压控制。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 战争历时十几年,5.6 万余人丧生,30多万 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美苏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两强相争,冷热交织——国际局势紧张。
(二)积极影响: 1.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从对方借鉴经 验教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 3.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4.两强相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当今世界有哪些因素威胁人类的 和平?
2014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专题九第1讲美苏争锋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影响
材料一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探究1: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如何?
提示: (1)古巴导弹危机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
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2)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世界形势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 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
问题 2 :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理 解这句话? 提示:美苏‚冷战‛,长期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威胁
之下,并肆意干涉他国内政,使世界不得安宁,但又使得半个
多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形成美苏两极
格局。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公开放弃与苏联的合作政策,
自由人民以自己的Biblioteka 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 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探究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特点。 提示: (1) 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 的指导思想。
(2)是遏制苏联、公开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 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但不诉诸战争,是冷战正 式开始的标志。
建立以美国为首的 军事 _____ 北大 _____________ (3)标志:北约和 _____的建立。 西洋公约组织
华约
问题1:两极格局指什么?
提示: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
阵营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政治格 局,两极即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力量。 问题2:“冷战”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冷战‛是指美国与苏联之间所采取的除直接的战争即 ‚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 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 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美苏争锋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1课美苏争锋[学习目标]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思维点拨雅尔塔体制的含义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2.过程(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表现判断正误(1)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 )答案√(2)“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答案×解析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 )答案×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问题思考1.下列漫画旨在说明什么问题?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答案反映了美国马歇尔计划打着援助西欧旗号行控制欧洲之实。
2.“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恐怖活动的威胁……而美国必须给予援助。
”这里的“援助”指什么?答案援助指杜鲁门主义。
易错提醒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深化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③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014届必修一 专题七美苏争锋

C.推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
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解析 答案 从材料的“冷战”、“遏制”、“制造商、出口商”等 即可知为马歇尔计划,寻找A项。 A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高考考什么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09海南单科: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2009广东单科:归纳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式 ◆2008江苏单科:归纳造成德国和朝鲜分裂的相同原因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Βιβλιοθήκη 【史料印证】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B层
1.识图
图1
识图读表——高考命题拓展点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思考1: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思考:画面中的“医生” 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提示:“医生”指马歇尔(或杜鲁门、美国、美国总统);“病 人”指二战后的西欧。
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体验高考3】 (2011· 四川文综,2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 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
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
)。
知识整合
两极格局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过程、特点
(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 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打破,为形成新的世界格 局提供了先决条件。
(2)美苏两国国家利益上的冲突。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
全球的战略,并把苏联看做是其称霸的障碍,企图遏制 苏联。苏联也想凭借其实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2016年秋季期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一美苏争霸》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美苏争霸的过程、主要事件及其影响;冷战时期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美苏争霸的历史评价。
2.难点:冷战时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原因;美苏争霸对我国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从历史角度分析国际关系的能力。
-讲解新课:按照时间线索,详细讲解美苏争霸的过程、主要事件及其影响,分析冷战时期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案例,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美苏争霸对我国及世界局势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堂小结: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苏争霸的历史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历史素养。
-终结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4.教学拓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美苏争霸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及启示”,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观点,分析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的深远影响,探讨冷战时期的国际合作与冲突。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共31张PPT)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代表着战后 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 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 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教材P163“自我测评”
)
1、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 指的是哪些力量?据“新兴力量”的含义,这些力量 可怎样分类?
小游戏:
你觉得四个新兴力量与后面哪个形象性评价更接近?连连看!
欧洲
低头拉车不忘抬头看路的野心家
日本
迷途知返复兴路的东方雄狮
中国
夹缝探索自主路的钢铁战士
不结盟运动
联手共谋发展路的“兄弟连”
易错点提醒:
1、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 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新兴力量崛起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国家(或国家集体) 利益的主观需要,抗衡美苏是外在的客观需求,是重 要原因。
欧洲联合的特点:
• 成员国不断增加 • 由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多个经济领域 • 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 合作化程度不断提高。
法德和解的方式对处理当今国与 国之间矛盾的启示 :
(1)发展两国关系,应承认历史并面向未来;
(2)从对抗走向联合,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3)真诚面对历史、相互宽容适度妥协对彼此都有利; (4)团结就是力量; (5)和平相处、发展经济、平等互利是化解国与国之间
【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一、抗衡美苏——】欧洲安全新思维:联合发展
• 欧洲联合的必要性: (1)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二、三流国家,需提
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 (3)要彻底消除法德两国的矛盾。 (4)欧洲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经济资源。 • 可能性 : (1)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欧洲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 (2)提出切实可行的统一方案。 (3)法德的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铺平了道路。 (4)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直接原因)。
美苏争锋(刘金新课公开课)

美国白宫
争锋的资本? 争锋的资本?
苏军总数达1140万, 军总数达1140万 1140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40,000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扶植许多东欧国家建国 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扩展了60 60万平方公里疆土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苏联克里姆林宫
大国沙文主义: 大国沙文主义:过于对 自己所在的国家、 自己所在的国家、民族 感到骄傲, 感到骄傲,因此看不起 其他的国家和民族, 其他的国家和民族,是 一种有偏见的情绪。 一种有偏见的情绪。
知识小结
美 国 的 “冷 战 政 策 表现: 表现: 对象: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除 形式: 形式: 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进行遏制 形式,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全面开始) 马歇尔计划 (重要部分) 北约组织的建立 工具) (工具) 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冷战时期, 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冷战时期, 影响: 影响: 深刻地影响了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和发展。 深刻地影响了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定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定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苏(?) 各种力量: ——美苏(?) 各种力量 ——美苏 结构状态: ——两极 结构状态 ——两极(?) 两极(?)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根据实力划分 的实质是美 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安排。 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安排。
北极熊
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建立世界霸权, 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建立世界霸权, 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一手导演 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 冷战” 了“冷战”。
北美野牛
小毛驴
就西方国家而言, 冷战”的主力是美国, 就西方国家而言,“冷战”的主力是美国, 但是如果没有英国等西欧国家的响应、配合, 但是如果没有英国等西欧国家的响应、配合, 美国也是孤掌难鸣的, 美国也是孤掌难鸣的,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 来打“冷战” 来打“冷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约12个创始 北约12个创始 12 包括美国、 国,包括美国、 比利时、加拿大、 比利时、加拿大、 丹麦、法国、冰 丹麦、法国、 意大利、 岛、意大利、卢 森堡、挪威、 森堡、挪威、荷 兰、葡萄牙和英 过去60 60年 国 。过去60年 里,北约先后6 北约先后6 次扩充成员国 2004年月 年月, 至2004年月, 扩充后的北约共 26个成员国 个成员国。 有26个成员国。 随后,阿尔巴尼 随后, 亚和克罗地亚加 入北约, 入北约,使北约 成员国增至28 成员国增至28 个。
《逃离燃烧弹袭击的孩子们》 逃离燃烧弹袭击的孩子们》
黄幼公和潘金淑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 ---
美
苏
2、两极(“冷战”)格局形成过程 两极( 冷战” 年丘吉尔“ 1)冷战序幕: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冷战序幕: 1946年丘吉尔 铁幕演说” 冷战标志:1947年 杜鲁门主义” 2)冷战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具体表现
理性的胜利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 年 为了“ 的 裤子里塞一只刺猬” 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 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 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该演说有何影响 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该演说有何影响?
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 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 界共产主义运动。 界共产主义运动。 是冷战发出的信号, 是冷战发出的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800 反法西斯战争使苏联在世界上 在全球有480 480多个军事基地 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国际地位 拥有原子弹 拥有原子弹 空前提高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苏联是战后惟一可以和 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 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 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 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每一个角落” 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每一个角落”
名词解释
铁幕1946年,英 铁幕1946年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访问美国, 尔敦发表演说,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 称苏联进行扩张, “一幅横贯欧洲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 ……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现在,冷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 现在,冷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那么人类是否迎来了真 正的和平呢?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为了世界 正的和平呢?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探究总结] 探究总结]
阿富汗战争
911恐怖袭击 911恐怖袭击
美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 压力的征服企图。 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 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1947年3月杜鲁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咨文 年 月杜鲁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咨文
美国总统杜鲁门 美国总统杜鲁门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1947年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 受名誉学位的机会, 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 欧洲复兴的建议, 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 苏联、 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 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 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 1948年到1950年 共有16个 年到1950 16 国家接受了美国130 130多亿美元的援 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 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90%是赠予 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 1948年至1951年 年至1951 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2O l2O亿美 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2O亿美 元,对西欧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医生”指代马歇尔或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 2、“马歇尔计划” 、 马歇尔计划” 3、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4、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
苏
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杜鲁门主义”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帮助受援国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干涉别国内政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马歇尔计划”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主要事件: 主要事件:
美
苏
(2)、 “冷战”对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
① 两强相争导致世界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两强相争导致世界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② 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双方势均力敌, ③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 ④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
五星上将、 五星上将、美国国务卿 乔治 马歇尔
黄鼠狼给鸡拜年” 黄远林 “黄鼠狼给鸡拜年”
1、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画面中的“医生” 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药方”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3、“药方”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有人认为: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4、有人认为: “杜鲁门主义”和 “马歇尔计划”是“一个 胡桃的两半” 你如何理解? 胡桃的两半”。你如何理解?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3)二战后 这一点谁都清楚。 二战后, (3)二战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 艰难的工作在 这一点谁都清楚。 美国: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战后,那时, 战后,那时, 往往会使 苏联: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 于雅尔塔) 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初期 两极格局(美苏) 两极格局(美苏)
政治格局
指国际政治舞台 上的各种力量从 自身利益出发, 自身利益出发, 相互联系、 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 作用,在一定时 期内所形成的一 种结构状态。 种结构状态。
新兴力量崛起 苏联解体 20C80末90初 多级化趋势(一超多强) 末 初 多级化趋势(一超多强)
①“自由”国家指什么性质的国家? ①“自由”国家指什么性质的国家? 自由
资本主义国家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看出 我们可以看出, ②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看出,美国 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世界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柏林墙 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年间有239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年
美国
政治 经济 军事组织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1955年) 华约”(1955年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北约”(1949年) 北约”(1949年
“北约”和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 北约” 华约”的成立, 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特点:既相对稳定又发展变化。 特点:既相对稳定又发展变化。 变化原因: 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变化原因: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课 美苏争锋
美
苏
两极对峙( 冷战” 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二战后期,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确立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二战后期 实质:美苏主导、 实质:美苏主导、两分天下 (2)二战结束, (2)二战结束,美苏两国矛盾激化 二战结束 原因:共同的敌人消失, 原因:共同的敌人消失,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加剧
越南战争:1961年 1975年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越战期间,美军投下800 越战期间,美军投下800 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 160多 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 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 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 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 12年 5.6万余人丧生 万余人丧生, 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 30多万人受伤 耗资4000 多万人受伤, 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 多亿美元。 多、总体形势: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总体形势: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