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息肉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9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术前准备
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四项、肝功能及心电图 内镜观察可以大致判断范围包括长度,宽度及深度. 活检可以帮助确定性质. 超声内镜是术前准确判断早期消化道肿瘤最有效的 方法. 借助高分辨率的腔内超声探头可以精确地显示 肿瘤浸润的深度和累及的层次. 对于病变仅累及黏膜 层以及局限于黏膜下层上1/3 层内可以采用微创切除 治疗.
变率较高;
学习交流PPT
9
Gardner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 其特征为结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这3个特征 。属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征结肠息肉的恶变率很高,男女发病率相似。
Turcot综合征又名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 其特征为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非 常罕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年龄为2-84岁,平均17岁,年轻人多见。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 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
学习交流PPT
13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学习交流PPT
14
胃肠息肉诊治原则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学习交流PPT
15
经内镜切除是胃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 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 ● 多数为一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 定期随访 ● 可发现息肉复发 ● 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不仅能反映息 肉的良恶性的可能性,同时判断内镜切除的可能性及难度。
学习交流PPT
4
胃息肉的分型
山田分型: 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 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界限; Ⅱ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界限; Ⅲ型: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 Ⅳ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
胃息肉医学资料PPT

8
胃息肉的分型
胃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 息肉越大, 癌变率越高 ● 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 ● 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 ● 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
变率较高;
9
Gardner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 其特征为结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这3个特征 。属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征结肠息肉的恶变率很高,男女发病率相似。
胃息肉的内镜治疗
1
内容
胃息肉的简介 内镜下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2
胃息肉的简介
? 胃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 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 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
? 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它 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高脂肪、高动物蛋白、 低纤维素)等因素有关。
痛、腹胀、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可根据其皮肤粘膜色 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点而得到诊断。
11
黑斑息肉综合征
12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 不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 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 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发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Turcot综合征又名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 其特征为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非 常罕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年龄为2-84岁,平均17岁,年轻人多见。
Cowden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
胃息肉的分型
胃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 息肉越大, 癌变率越高 ● 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 ● 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 ● 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
变率较高;
9
Gardner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 其特征为结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这3个特征 。属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征结肠息肉的恶变率很高,男女发病率相似。
胃息肉的内镜治疗
1
内容
胃息肉的简介 内镜下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2
胃息肉的简介
? 胃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 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 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
? 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它 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高脂肪、高动物蛋白、 低纤维素)等因素有关。
痛、腹胀、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可根据其皮肤粘膜色 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点而得到诊断。
11
黑斑息肉综合征
12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 不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 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 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发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Turcot综合征又名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 其特征为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非 常罕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年龄为2-84岁,平均17岁,年轻人多见。
Cowden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
胃息肉的护理PPT课件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抗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通过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息肉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纤维摄入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熬夜和暴饮暴食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息肉变化情况
术后护理
饮食指导: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活动指导: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家族性息肉病:具有遗传性,癌变风险较高,需要及时治疗
胃息肉的症状
胃部不适: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
01
食欲减退: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
02
体重下降:体重减轻,身体消瘦
03
黑便:大便颜色变黑,可能含有血液
04
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等
05
胃息肉的诊断与治疗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1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2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
饮食调理
01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02
增加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03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04
避免烟酒: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
诊断方法
01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观察胃部情况,发现息肉
02
活检:对息肉进行活检,确定息肉的性质
03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辅助诊断
04
内镜超声检查:对息肉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确定息肉的大小、位置等信息
05
病理检查:对息肉进行病理检查,确定息肉的性质和分级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抗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通过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息肉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纤维摄入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熬夜和暴饮暴食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息肉变化情况
术后护理
饮食指导: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活动指导: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家族性息肉病:具有遗传性,癌变风险较高,需要及时治疗
胃息肉的症状
胃部不适: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
01
食欲减退: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
02
体重下降:体重减轻,身体消瘦
03
黑便:大便颜色变黑,可能含有血液
04
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等
05
胃息肉的诊断与治疗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1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2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
饮食调理
01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02
增加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03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04
避免烟酒: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
诊断方法
01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观察胃部情况,发现息肉
02
活检:对息肉进行活检,确定息肉的性质
03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辅助诊断
04
内镜超声检查:对息肉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确定息肉的大小、位置等信息
05
病理检查:对息肉进行病理检查,确定息肉的性质和分级
课件胃肠息肉疾病ppt课件

-
3
胃肠息肉的分类
根据息肉所处位置的不同,分别为 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 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 胃和大肠息肉最为常见。
-
4
胃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1、一般结肠腺瘤性息肉常常见于中老年人,只有 一些比较少见的息肉病,才在中青年发病。儿童 也可以有肠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和致病因素不同, 不同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但除了炎性息 肉以外的大部分的肠息肉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特 别是临床最为常见,癌变风险最大的结肠腺瘤, 一般没有症状,往往是在结肠镜或者肠道 X线检 查中偶然发现的。
息肉癌变时有下列四项之一者需行肠切除术:1) 带蒂息肉头部有浸润性癌且分化差;2)癌细胞侵入粘膜 下淋巴管或静脉;3)切缘有癌;4)广基息肉的浸润性癌。
-
18
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病人,给予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 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经内镜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 肉知识的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紧张心理,担 心手术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前应主动与患者 沟通,对他们进行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和 并发症以及相关知识的讲解;借图片或实例,宣传内 镜下治疗的先进性及息肉早期摘除的重要性。同时还 应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家属用热情、主 动、轻松的方法激励患者,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 信心。
-
10
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小肠息肉非常罕见,常常因
为腹痛或便血等症状在进行胶囊内镜或者小肠镜 检查中发现的。胶囊内镜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 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在消化道内运 动并拍摄图像进行肠道检查的方法,主要用来诊 断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病人无痛苦,对大部 分患者都可以完成全部小肠黏膜的观察,对于小 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小肠镜与结肠镜类 似,可以观察小肠黏膜,并且可以对病变部位进 行活检,确定诊断。
胃息肉的护理ppt课件

02
胃息肉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胃息肉的辅助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缩小息肉。常见 的药物包括抗炎药、质子泵抑制剂等 ,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和反酸等症状。
药物治疗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手术治疗
01
手术治疗是胃息肉的主要治疗方 法,包括胃镜下切除和开放性手 术等。手术治疗可以彻底去除息 肉,避免其恶变和复发。
日常饮食护理
饮食规律
饮食量控制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尽量少吃夜宵。
适量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度饱腹,以 免对胃造成负担。
食物选择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 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避免 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油 腻、咖啡、浓茶等。
生活起居护理
01
02
03
休息与运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 运动,有助于促进消化系 统的健康。避免长时间久 坐或卧床不动。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检查与复查
定期胃镜检查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胃息肉。
复查时机
在接受胃息肉摘除术后,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息肉未复发 。
复查项目
复查时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以便准确评估病情。
注意事项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保健知识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有助于预防胃息肉的发生。
避免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长期摄入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 伤,应尽量避免。
胃息肉-课件(PPT演示)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 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 檬等。
息肉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1、常规住院留观,防止出血、穿 孔等并发症; 2、禁食(一般3-5天,视病灶大小 而定) 3、抗炎、补液、止血等治疗。
胃息肉如何行术后追踪?
胃息肉如何预防?
2、息肉的化学预防: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 变,可采用化学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 物可预防癌变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 通过抑制环氧和酶介导的前列腺素合成与 抑制致癌物激活而发挥作用的。目前可用 于临床的制剂主要有阿司匹林、吡罗昔康 (炎痛喜康)及吲哚美辛。由于需长期用 药,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及吲哚美辛副 作用较大,可服用阿司匹林160 mg/d或200
胃息肉如何预防?
C)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 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 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 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 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 内陷等。 D)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 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 形成酸性体质。
胃息肉如何预防?
预防息肉的食疗方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 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突变的肥沃土壤, 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细胞增生和突变的有效途径。 A)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 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 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 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 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 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 态。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 檬等。
息肉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1、常规住院留观,防止出血、穿 孔等并发症; 2、禁食(一般3-5天,视病灶大小 而定) 3、抗炎、补液、止血等治疗。
胃息肉如何行术后追踪?
胃息肉如何预防?
2、息肉的化学预防: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 变,可采用化学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 物可预防癌变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 通过抑制环氧和酶介导的前列腺素合成与 抑制致癌物激活而发挥作用的。目前可用 于临床的制剂主要有阿司匹林、吡罗昔康 (炎痛喜康)及吲哚美辛。由于需长期用 药,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及吲哚美辛副 作用较大,可服用阿司匹林160 mg/d或200
胃息肉如何预防?
C)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 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 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 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 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 内陷等。 D)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 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 形成酸性体质。
胃息肉如何预防?
预防息肉的食疗方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 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突变的肥沃土壤, 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细胞增生和突变的有效途径。 A)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 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 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 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 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 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 态。
胃息肉医学资料PPT

组织学分类
01 腺瘤性息肉
由腺上皮增生而成,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 毛状腺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腺体不典型增生, 有一定的恶变率。
02 化生性息肉
又称增生性息肉,是由胃黏膜上皮细胞分化而来 ,不具有腺瘤的绒毛成分,极少伴有不典型增生 ,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03 炎性息肉
又称炎性纤维性息肉,是慢性炎症刺激的结果, 多见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病例三:治疗效果的评估
总结词
科学评估,持续监测
详细描述
病例三中的患者在接受胃息肉切除治疗后,医生定期对其进行胃镜复查和病理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患者胃息肉消失,无复发迹象,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方式的调整
01
02
03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 、水果摄入,减少高脂肪 、高热量食物,避免过度 刺激性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 于降低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改善胃部健康。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 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和免疫 力。
术后康复与随访
术后护理
03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胃息肉引起的症状,如胃酸过多 、胃痛等。常用的药物包括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但药物治疗不能根治胃息肉,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
药物治疗适用于较小的胃息肉,对于较大的息肉,药物 治疗效果不明显。
胃镜下治疗
胃镜下治疗是指在胃镜的直视下,通过电凝、激 光、冷冻等方法将胃息肉切除或消除。该方法创 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较小的胃息肉。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 药、定期回诊复查,以及 注意术后饮食和生活习惯 的调整。
01 腺瘤性息肉
由腺上皮增生而成,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 毛状腺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腺体不典型增生, 有一定的恶变率。
02 化生性息肉
又称增生性息肉,是由胃黏膜上皮细胞分化而来 ,不具有腺瘤的绒毛成分,极少伴有不典型增生 ,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03 炎性息肉
又称炎性纤维性息肉,是慢性炎症刺激的结果, 多见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病例三:治疗效果的评估
总结词
科学评估,持续监测
详细描述
病例三中的患者在接受胃息肉切除治疗后,医生定期对其进行胃镜复查和病理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患者胃息肉消失,无复发迹象,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方式的调整
01
02
03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 、水果摄入,减少高脂肪 、高热量食物,避免过度 刺激性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 于降低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改善胃部健康。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 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和免疫 力。
术后康复与随访
术后护理
03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胃息肉引起的症状,如胃酸过多 、胃痛等。常用的药物包括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但药物治疗不能根治胃息肉,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
药物治疗适用于较小的胃息肉,对于较大的息肉,药物 治疗效果不明显。
胃镜下治疗
胃镜下治疗是指在胃镜的直视下,通过电凝、激 光、冷冻等方法将胃息肉切除或消除。该方法创 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较小的胃息肉。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 药、定期回诊复查,以及 注意术后饮食和生活习惯 的调整。
胃息肉-PPT课件

精品课件资料
胃息肉的分型
腺瘤性息肉
占胃息肉的 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好发 于胃窦部
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蒂,
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
组织学分类( 按 WHO 分型 )
管状 乳头状( 绒毛状 )
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 , 达 10%-20% ,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 当息肉的直径超过 2 厘米时需警惕恶变。
痛、腹胀、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可根据其皮肤粘膜色 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点而得到诊断。
精品课件资料
黑斑息肉综合征精品课件资料 Nhomakorabea➢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 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 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 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 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发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溃疡 息肉摘除后,切断面为坏死凝固物,形成的溃疡 多数在2~4周内愈合
其他 高频电切治疗贲门息肉时,可发生左侧膈肌痉挛, 并在心电图上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此可能为高频 电流影响膈神经以及局部高温传至心脏所致,所以 贲门区息肉电切时须小心,必要时予心电监护。
精品课件资料
胃息肉切除术后随访
胃息肉的内镜治疗
精品课件资料
内容
胃息肉的简介 内镜下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精品课件资料
胃息肉的简介
胃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 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 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
胃息肉的分型
腺瘤性息肉
占胃息肉的 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好发 于胃窦部
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蒂,
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
组织学分类( 按 WHO 分型 )
管状 乳头状( 绒毛状 )
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 , 达 10%-20% ,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 当息肉的直径超过 2 厘米时需警惕恶变。
痛、腹胀、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可根据其皮肤粘膜色 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点而得到诊断。
精品课件资料
黑斑息肉综合征精品课件资料 Nhomakorabea➢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 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 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 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 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发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溃疡 息肉摘除后,切断面为坏死凝固物,形成的溃疡 多数在2~4周内愈合
其他 高频电切治疗贲门息肉时,可发生左侧膈肌痉挛, 并在心电图上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此可能为高频 电流影响膈神经以及局部高温传至心脏所致,所以 贲门区息肉电切时须小心,必要时予心电监护。
精品课件资料
胃息肉切除术后随访
胃息肉的内镜治疗
精品课件资料
内容
胃息肉的简介 内镜下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精品课件资料
胃息肉的简介
胃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 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 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息肉
16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适应症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息肉大小、形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 果全面考虑。 1. 无严重慢性疾病,能耐受内镜检查及治疗者; 2. 消化道单发或多发性息肉,息肉大小能被不同 口径的电凝电切圈套器套取者,息肉直径一般应<2cm; 3. 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非浸润型者;多发性息肉数目在30 个以内; 4. 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可适用于内镜下摘除。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良性疾病。
黑斑息肉综合征本身并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常以反复发作的腹 痛、腹胀、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可根据其皮肤粘膜色 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点而得到诊断。
胃息肉
11
黑斑息肉综合征
胃息肉
12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 不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 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 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发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胃息肉
8
胃息肉的分型
胃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 息肉越大, 癌变率越高
● 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
● 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
● 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
变率较高;
胃息肉
9
Gardner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 其特征为结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这3个特征 。属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征结肠息肉的恶变率很高,男女发病率相似。
胃息肉
7
胃息肉的分型
腺瘤性息肉
占胃息肉的 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 好发于胃窦部
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
蒂,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 组织学分类( 按 WHO 分型 )
管状 乳头状( 绒毛状 )
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 , 达 10%-20% ,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 当息肉的直径超过 2 厘米时需警惕恶变。
胃息肉
3
胃息肉的分型
• MorsoBiblioteka 的组织分类: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 化生性四类。
• 根据息肉数目:分为多个与单发。 • 根据有蒂或无蒂: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 、扁
平息肉 • 根据息肉所处位置:分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其中以胃
最为常见。 • 根据息肉大小:0.5cm以内为微型,0.5~2.0cm为小型,
6. 糖尿病患者,无论血糖是否正常,都应列为相对禁忌
(愈合能力差);
7. 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者。
胃息肉
18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术前准备
• 全身状况准备: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慢性病的患者, 术前测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相应治疗,平素服用抗凝血 药的患者待凝血药停用1周后才可进行手术。
• 胃镜前准备:禁食水,胃镜前服利多卡因胶浆,可达到咽部 局麻和清除胃内泡沫的作用
Turcot综合征又名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 其特征为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非 常罕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年龄为2-84岁,平均17岁,年轻人多见。
Cowden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
胃息肉
10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胃息肉
5
胃息肉的分型
非肿瘤性息肉
胃息肉
肿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混合型
恶变机会不高 很高的恶变倾向
胃息肉
6
● 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 ● 错构瘤性很少发生癌变。 ● 增生性( 再生性 )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 ,细胞分
化良好 ,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 ,这种息肉一般可 发生多个 ,但很少发生肠化 ,癌变率较低 ,仅 1% 左右。但增生性息 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 腺瘤性变 ) ,恶变几率会较前升高。
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不仅能反映息 肉的良恶性的可能性,同时判断内镜切除的可能性及难度。
胃息肉
4
胃息肉的分型
山田分型: 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 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界限; Ⅱ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界限; Ⅲ型: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 Ⅳ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
• 警惕低血糖、脱水等
胃息肉
19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术前准备
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四项、肝功能及心电图 内镜观察可以大致判断范围包括长度,宽度及深度. 活检可以帮助确定性质. 超声内镜是术前准确判断早期消化道肿瘤最有效的 方法. 借助高分辨率的腔内超声探头可以精确地显示 肿瘤浸润的深度和累及的层次. 对于病变仅累及黏膜 层以及局限于黏膜下层上1/3 层内可以采用微创切除 治疗.
胃息肉的内镜治疗
胃息肉
1
内容
胃息肉的简介 内镜下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胃息肉
2
胃息肉的简介
胃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 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 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
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它 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高脂肪、高动物蛋白、 低纤维素)等因素有关。
胃息肉
17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禁忌症
1. 患者体质差,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
治疗者;
2. 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或凝血
酶原时间延长,经治疗无法纠正者;
3. 息肉基底部过大,一般指胃息肉基底>2cm或大肠息肉
基底>1.5cm者;
4. 息肉型癌已浸润恶化者;
5. 已安装心脏起搏器或置入金属瓣膜者(相对禁忌);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 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
胃息肉
13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胃息肉
14
胃肠息肉诊治原则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胃息肉
15
经内镜切除是胃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 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 ● 多数为一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 定期随访 ● 可发现息肉复发 ● 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