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夹石回填及要求
砂夹石施工方案

砂夹石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材料选用及主要施工机具 (2)四、施工工艺 (3)五、质量保证措施 (4)六、注意事项 (4)七、安全保证措施 (4)八、施工人员安排 (5)九、环境保证措施 (5)3.4.检查基坑及沟槽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四、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检验砂夹石质量→施工机具准备→基层清理→设置标高桩→分层铺筑砂夹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分层密实度检测→加荷静载承载力试验2、分层铺筑砂石:砂夹石换填每层厚度每层为≤300㎜,分层厚度要用样桩控制。
砂石铺筑总厚度按设计要求。
3、基坑两侧边坡必须设一定坡度,防止碾压时塌方。
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小于 300mm。
砂石换填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必须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4、分段施工时,接茬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茬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m,并要充分压实,每层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
5、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要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夹石。
换填时质检员要是发现卵石粒径过大,必须及时清出基坑。
6、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控制在8%~l2%。
7、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段确定。
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分段施工时,接茬处应做成台阶,每二层接茬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1.00~1.20m,并应充分压实。
用挖机摊铺砂砾石并碾压,厚度控制在为25~30cm,【不宜超过30cm,】用18t~22t的压路机碾压,边缘和转角处压路机不能到位的地方用冲击夯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砂砾石铺筑过程中如发现大石块或其他杂质安排人员清理。
压路机碾压时必须执行的基本原则: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
即一遍静压、一遍微振、两遍强振、最后一遍静压。
基础持力层砂夹石换回填施工方案

基础持力层砂夹石换回填施工方案在工程建设中,基础持力层砂夹石换回填是一项关键的施工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施工方案的角度探讨基础持力层砂夹石换回填的具体施工方法。
1. 工程背景基础持力层砂夹石在基础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强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效避免基础沉降或变形。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需要进行基础持力层砂夹石的换回填工程。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基础持力层砂夹石换回填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有的砂夹石进行清理和拆除。
清理工作需要谨慎进行,以避免影响基础的稳定性。
在清理完毕后,需要对基础进行检测,确保基础表面平整、无裂缝和松动。
3. 施工方法3.1. 材料准备在进行换回填工程时,需要准备好符合规范要求的砂、石料等材料。
砂料应符合相应标准,石料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2. 施工步骤1.基础处理:在基础表面铺设透水膜,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顺畅。
2.砂夹石填充:将符合要求的砂夹石填充到基础表面,采用机械碾压或手动夯实的方式,确保填充石料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换回填:在砂夹石填充完毕后,再进行回填工作。
使用清洁的砂料和石料,逐层回填并夯实,直至与原有地基相接。
4.表面处理:最后,对回填后的地基进行表面整饰,确保地基平整、无裂缝和坑洼。
3.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测和监测,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4.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基础的验收工作。
验收包括对基础及回填层进行检查,确认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基础持力层砂夹石换回填是一项关键的施工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1]
![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8d3bf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e.png)
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级配砂石回填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通过将砂石按照一定的级配比例进行回填,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级配砂石的选择、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
1. 级配砂石的选择级配砂石回填中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砂石材料,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级配合理:砂石应按照一定的级配比例进行搭配,确保填充物密实度和稳定性。
•颗粒形状良好:砂石颗粒应呈均匀的立方状或椭圆状,不得含有过多的细颗粒或大颗粒。
•坚固耐磨:砂石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能够承受施工和外界压力。
2. 施工工艺级配砂石回填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平整干净,清除杂物和积水。
2.级配砂石搭配:按照设计要求,将不同级配的砂石按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填充物。
3.填筑:将混合好的级配砂石均匀覆盖在需要回填的土地或基础上,逐层填筑,每层应该夯实并保持水平。
4.逐层回填:根据需求逐层回填,每层砂石应有一定的厚度,并进行夯实。
5.表层处理:使用机械设备或人工平整表面,确保表层平整,无裂缝。
3.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级配比例。
•填充物应该逐层夯实,确保填充物的密实度,防止日后沉降。
•避免水分对填充物造成影响,应注意施工现场排水,防止填充物变松。
•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级配砂石回填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级配砂石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是土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砂夹石换填

1)、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第一层松铺厚度50㎝,第一层铺填、碾压要逐步推进,避免土层扰动,第二层及以上各层松铺30㎝厚,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采用18吨的压路机分层碾压。
2)、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米,并充分压(夯)实。
3)、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2)、纯砂检查点的干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压实系数
2、一般项目:
1)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2)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4
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表2-4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顶面标高±15用水准备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表面平整度20用2米靠尺和楔形尺检查
2)、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蛙式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18吨振动式)、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米靠尺、广线、钢尺等。
2、作业条件:
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4)、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
找平验收
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签定,保证连砂石均匀性,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回填砂夹石

汉中铁路灾后重建安置小区20#楼工程基础回填砂夹石施工方案为了确保工程地基回填砂夹石垫层施工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本方案要求指导施工。
一、施工机具:装载机、压路机、平板车、平锹。
二、砂夹石质量:采用级配砂夹石,含石量不低于40%。
三、回填质量要求:回填级配砂夹石密实度系数应≥0.96,承载力应满足180KPa。
四、工艺流程:1、基底清理基底验收及检查砂夹石质量分层铺摊砂夹石平整砂夹石表面辗压振捣回填层检查辗压密实度整修、检查、验收。
2、基底清理完毕经普探,且经五大责任主体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分层回填砂夹石。
3、回填砂夹石应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厚度应不大于40cm,每层铺摊平整后,方可进行辗压夯实。
4、对回填的砂夹石采用压路机进行辗压,采用平板振动器辅助对辗压缺陷部位进行夯振,辗压夯振时应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漏压、漏振。
5、基坑回填砂夹石垫层至相对设计标高后,应按规范要求全面平整辗压,且由专业检测部门对其砂夹石回填密实度、承载力进行检测,承载地耐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180kpa并出据检测结论报告。
6、修整、找平、检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施工中应严格按本方案要求程序进行施工,并接受监督。
五、回填砂夹石应注意事项:1、分层铺筑砂夹石时不宜过厚,机械碾压一般应控制在40cm左右,如局部采用人工夯实宜控制在25cm内,最厚不能超过30cm。
2、回填砂夹石碾压时应丛横交错分别进行碾压,不得漏压。
施工中管理人员应跟踪质量检查,未达到压实系数不得铺筑上一层砂夹石。
3、回填砂夹石施工完毕后,必须经由有权检单位进行检测,出据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安铁新元房建公司汉中安置小区第三项目部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

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一、前言级配砂石回填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填方材料,具有密实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回填材料的选用、施工方法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级配砂石回填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回填区域的范围和高程要求。
2.清除回填区域的杂物和杂草,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
3.检查回填区域的地基条件,确保基础稳定。
4.准备好所需的级配砂石回填材料和施工机具。
三、回填材料的选用级配砂石是一种优质的回填材料,具有均匀的颗粒分布和良好的密实性。
在选择级配砂石回填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级配砂石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选择颗粒间分布均匀、含水率适中的级配砂石。
3.考虑级配砂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四、施工方法级配砂石回填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用分层回填的方式,每层回填高度不超过30厘米。
2.在回填前应浇水湿润基底,以提高回填材料的密实性。
3.采用振实法或夯实法对级配砂石进行回填,确保密实度达标。
4.对回填层进行平整和压实处理,保证回填体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五、总结级配砂石回填作为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填方材料,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选用和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土木工程施工标准2.土木工程设计规范。
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

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一、前言砂夹石是一种常用的填料材料,在回填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工程质量和进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砂夹石回填施工展开详细介绍。
二、材料准备1. 砂夹石的选用在进行回填工程时,应选择质量合格的砂夹石作为填料。
砂夹石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颗粒分布均匀的特点,以确保回填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辅助材料除砂夹石外,还需要准备填料分级、填充层和防渗土工布等辅助材料,以保证回填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准备1. 现场勘测在进行砂夹石回填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勘测的结果,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包括回填层厚度、填料种类、填充条件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四、施工过程1. 开挖回填区域根据设计方案要求,清理回填区域,确保工作面干净整洁,并开挖出合适的回填区域。
2. 铺设防渗土工布在回填区域铺设防渗土工布,以防止砂夹石与下方土壤的混杂,确保回填层的稳固性。
3. 分层回填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将砂夹石进行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后要进行均匀压实,确保填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4. 完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填工程的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整体清理,保持工地整洁。
五、总结砂夹石回填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提升回填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

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1. 方案背景砂夹石回填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填充材料,可以用于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土石方工程。
本文将介绍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2.1 研究设计文件:仔细研究设计文件,了解回填工程的要求和技术要点。
• 2.2 准备施工人员和设备:根据工程规模确定所需的施工人数和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并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 2.3 采购原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砂和石料,并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 2.4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现场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期和施工方法等。
3. 施工步骤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进行以下步骤的施工:• 3.1 确定回填面:在施工现场确定回填面的位置,并进行测量和标记。
• 3.2 准备基础:清理回填面和周围的杂物和碎石,确保基础平整且无明显的凹凸不平。
• 3.3 搭设支撑结构:如果需要,在回填面上搭设支撑结构,以确保回填材料的均匀分布。
• 3.4 进行砂夹石回填: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先调配好的砂和石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利用机械设备将混合料均匀地回填至回填面上。
• 3.5 振实和夯实:采用机械振实和人工夯实的方法,保证回填材料的密实性。
振实可利用振动压路机进行,而夯实则需要使用手持夯实器或背负夯实器。
• 3.6 特殊处置:对于特殊区域(如边坡、坑槽等),需要采取额外的处理措施,如增设防护措施、施工倒装等。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砂夹石回填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4.1 施工质量检验:对回填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 4.2 施工现场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 4.3 施工工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避免因施工工序不当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 4.4 现场管理和维护: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并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夹石回填及要求
2、砂和砂石地基回填工程2-1、工艺流程2-2、质量标准(一)依据标准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二)基本要求 1.工程所用的砂、石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质量标准;2.砂:选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
砂中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用自然级配的砂砾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级应在50mm以下,其含量应在50%以内,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5%;3.铺设砂石垫层前应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两侧应设一定坡度,防止振捣时塌方;4.垫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5.人工级配的砂砾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合均匀后,再铺夯压实;6.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在饱和的软弱地基上铺设垫层时,应加强基坑内及外侧四周的排水工作,防止砂垫层泡水引起的砂的流失,保持基坑边坡稳定,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500mm以下。
(三)允许偏差项目1.卷材搭接宽度-10mm2.局部积水深度<5mm3-3、质量控制点 1.施工前应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及砂、石拌合均匀程度;2.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室及砂石低级的承载力;4.砂及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载荷试验或按规定方法检查主控项目(2)配合比设计要求拌合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3)压实系数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砂石料有机质含量≤5%焙烧法一般项目(2)砂石料含泥量≤5%水洗法(3)石料粒径≤100mm筛选法(4)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2%烘干法(5)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50mm 水准仪3-4、承建单位应提供的资料1.材料质保书及产品说明书2.砂、石检测分析报告3.砂和砂石地基回填施工方案 4.找平层工程质量评定表 5.施工机械(机具)产品合格证书3-5、预检项目1.施工方案(1)所选用的砂、石级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地基等级标准;(2)施工机械(机具)产品合格证。
2.找平层质量(1)平整度符合要求;(2)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理干净,两侧应设一定坡度。
3.材料质量(1)砂、石材料检测分析报告(2)砂中有机物含量不超过5%,含泥量应小于5%3-6、试验项目1.原材料每批一次2.载荷试验施工完毕后,做静载试验3-7、旁站检查项目1.基底表面清理无浮土、淤泥、杂物且两侧设一定坡度,防止振捣时塌方2.砂、石材料施工铺设前,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及砂、石拌合均匀程度 3.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温度筋的长度计算同板内负筋的分布筋计算一样.如图纸上设计有温度钢筋时可参照分布钢筋的长度进行计算.如下所示:
温度筋的长度=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2*搭接(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搭接长度)
温度筋的根数=(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的布置间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