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穿刺
四大穿刺

腰椎穿刺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测定脑脊液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有阻塞。
3.注入造影剂或空气,进行脊髓腔造影或脑室造影。
4.鞘内注射抗生素、抗癌药等。
5.腰椎麻醉。
6.某些脑膜炎、脑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禁忌症:1.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怀疑后颅窝肿瘤者2.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皮下组织或脊柱有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时。
3.血液系统疾病、应用肝素等药物导致出血倾向及血小板<50×109/L 者4.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
5.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前。
6.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已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者。
7.病情危重者,如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8.躁动不安、难以合作,以及严重脊柱畸形者。
步骤:术前准备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头颅CT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完成必要的医疗谈话、签字程序。
4.术者、助手洗手。
5.做好病人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
穿刺前嘱其排空小便。
6.血压、脉搏、检查神经系统体征。
7.助手准备好腰椎穿刺包、5ml注射器、10ml注射器、无菌手套、消毒用品、胶布、2%利多卡因、鞘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等)、无菌测压管(Queckenstedt管)。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病人体位:嘱患者以左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并靠近床沿,头向前胸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挽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其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穿刺点定位:以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消毒、铺巾:1.用碘伏在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2-3遍,自内向外进行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且第二遍范围小于第一遍。
临床四大穿刺

穿刺针选择:一般选用12~18号穿刺针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穿刺: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后端缓缓刺入,当针尖刺入胸膜腔时,针头抵抗感消失,当针头进入胸膜腔时,可听到突 破感,此时停止进针,接上注射器,放开止血钳,用注射器抽吸胸膜腔内液体,抽满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敷料
四大穿刺的基本原理
骨髓穿刺: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诊断血液系统疾病
胸膜腔穿刺:通过穿刺胸膜腔抽取积液或气体,以诊断和治疗胸膜 腔疾病 腰椎穿刺:通过穿刺腰椎间隙抽取脑脊液,以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
心包穿刺:通过穿刺心包腔抽取积液,以诊断和治疗心包疾病
胸膜腔穿刺
适应症
诊断性穿刺:确定胸膜腔内有无积液、积血、积脓等 治疗性穿刺:抽出胸膜腔内的积液、积血、积脓等,缓解压迫症状 胸腔内注药:对结核性、化脓性胸膜炎等患者,注入抗结核、抗感染药物 气胸、血胸或脓胸的鉴别诊断
四大穿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穿刺技术不断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穿刺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穿刺 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智能化辅助设备的应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智能化 辅助设备应用于穿刺技术中,提高穿刺的效率和准确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穿刺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出血倾向: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心包穿刺可能会导 致出血不止,因此应避免此类患者进行心包穿刺。
心脏压塞: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心脏压塞的症状,如低血压、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 等,应避免进行心包穿刺,以免加重心脏压塞症状。
严重肺功能不全:如果患者有严重肺功能不全,如肺气肿、肺心病等,心包穿刺可 能会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避免此类患者进行心包穿刺。
四大穿刺

腰椎穿刺术
腰椎解剖结构
37/80
适应症
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程度
29/80
病人准备 1.术前向病人详细说明骨髓穿刺的目的和方法,解除思想顾虑 ,取得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遮挡屏风。
医生准备 洗手、消毒
30/80
二、操作方法
穿刺部位有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脊椎棘及胫骨。根据穿 刺部位选择不同体位。 A、髂前上棘。取仰卧位,空刺点为髂前上棘后1~2cm处。
3. 穿刺过程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 白、出汗、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连续咳嗽、口唇紫绀、 脉搏细速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抢救用物及药 品,按医嘱进行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12/804. 协助医生抽液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以诊断为目的者, 抽液量以50至200ml左右,以减压为目的第一次抽液量 不应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以防止纵隔 移位,发生意外。 5. 抽液完毕,嘱病人侧卧休息2至3小时,继续观察4至8小 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气胸,肺水肿。
气胸者可经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隙穿刺或腋中线4--5肋间。
包裹性积液依据x线透视或超声检查确定。
9/80
三、操作方法
1. 穿刺时以屏风遮挡病人,暴露出穿刺部位,将穿刺用物排 列好,使术者拿取方便. 2. 术者戴口罩及无菌手套,协助医生常规消毒,消毒直径约 15CM.辅好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胸膜壁层 进行浸润麻醉。当针头刺入胸腔后,嘱病人切勿咳嗽及深 呼吸。 3. 协助医生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嘱病人勿移动,抽出液体 留取标本,行常规检查及培养,进行放液时,将相连的乳 胶管的钳子放开即可抽液,随时夹闭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四 大 穿 刺 术

穿刺点一般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 最适宜,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可因自皮肤至椎间韧
带作局麻,抽吸后注药以防注入血管内。
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与脊
柱垂直的方向缓慢刺入。
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儿童则为2-4㎝。
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 穿刺不可用力过猛, 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4.抽吸液量如为做细胞形态学检查则不宜超过0.2ml,否
则会骨髓液稀释。
5.骨髓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
有出血倾向或严重病情危重,肺气肿者,操
作时应更慎重 。
腰椎穿刺
适应症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化脓性、结核性、病毒性和霉菌性脑膜炎
,乙型脑炎;
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
血;
颅内压过低患者椎管内注射生理盐水;
肿瘤性疾病诊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
的力量抽吸,当抽吸时病人感到有一种轻微锐痛
,随即便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
骨髓液吸取量以0.1-0.2 mL ,将骨髓液推于玻片
上,迅速涂片,一般为5-6张。
若用力过猛或抽吸过多,则会导致骨髓稀释。
若作骨髓液细菌培养,需在骨髓液计数或涂片标
本后,再抽取1-2 mL 。
如未能吸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堵塞或干抽
时间,血常规,心电图等。
操作方法
病人可采取坐位(坐在靠背椅上),半卧位,平
卧位或侧卧位,尽量使其舒适。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
四大穿刺 评分标准

四大穿刺评分标准在医学领域中,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四大穿刺则是指腹腔穿刺、胸腔穿刺、脑脊液穿刺和关节穿刺。
这些穿刺术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四大穿刺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腹腔内疾病的常见操作。
在评分时,需要考虑到穿刺的准确性、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的伤害程度。
准确的穿刺位置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器官和血管、以及对患者的疼痛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评分。
其次是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是一种用于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等疾病的重要操作。
在评分时,需要考虑到穿刺的准确性、对肺部和心脏的损伤程度、以及穿刺后的引流效果等方面。
评分标准应该包括穿刺的深度和位置、损伤的程度、引流的畅通程度等内容。
接下来是脑脊液穿刺。
脑脊液穿刺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脑脊液相关疾病的重要操作。
在评分时,需要考虑到穿刺的准确性、对脑部和脊髓的损伤程度、以及穿刺后的脑脊液压力和成分等方面。
评分标准应该包括穿刺的位置和深度、损伤的程度、脑脊液的采集量和质量等内容。
最后是关节穿刺。
关节穿刺是一种用于治疗关节积液或关节炎等疾病的常见操作。
在评分时,需要考虑到穿刺的准确性、对关节结构和软组织的损伤程度、以及穿刺后的引流效果等方面。
评分标准应该包括穿刺的位置和深度、损伤的程度、引流的畅通程度等内容。
总的来说,对于四大穿刺的评分标准,需要考虑到穿刺的准确性、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的伤害程度。
评分标准应该包括穿刺的位置和深度、损伤的程度、引流的畅通程度等内容。
只有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操作和评分,才能确保穿刺术的安全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四大穿刺术评分标准

四大穿刺术评分标准刺包,戴上无菌手套。
4.局部麻醉:沿穿刺点周围皮肤注射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逐层麻醉,直至达到胸膜。
5.穿刺:用无菌针头向穿刺点垂直刺入,刺入后逐渐向下倾斜,直至进入胸腔,可见液体或气体出现。
6.抽取液体或气体:连接试管或,缓慢抽取液体或气体。
如遇到阻力,应轻轻移动针头,避免损伤肺组织。
7.结束操作:抽取液体或气体后,用棉球压迫穿刺点,再用胶布固定。
将液体或气体送至相应科室进行检查或处理。
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清理器械。
消毒包裹,做好记录。
评分标准:1.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给予镇静药物。
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并做相应处理。
一次抽液量不可过多过快,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30分)2.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取得患者的同意并签协议书。
有药物过敏史者需做皮试。
核对患者信息,规范洗手,穿刺前进行局部麻醉。
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穿刺后逐渐向下倾斜,抽取液体或气体时避免损伤肺组织。
结束操作后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清理器械,消毒包裹,做好记录。
(70分)3.体位、穿刺点定位、消毒、穿刺、抽取液体或气体、结束操作等操作方法正确无误。
(60分)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操作前准备工作:1.向患者详细说明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并取得患者的同意并签协议书。
2.穿戴整齐的衣帽,戴口罩,规范洗手。
3.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药品,包括腹穿包、无菌手套、治疗盘、试管、盛放腹水的等。
4.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避免弄错。
5.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6.放液前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并检查腹部体征。
操作步骤: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检查,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4.进行诊断性穿刺,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血、积脓。
四大穿刺

胸穿一、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①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未行辅助检查,急需明确诊断者;②胸腔积液性质不明,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或进行鉴别诊断者。
2.治疗性穿刺:①大量的胸腔积液或积气,穿刺抽出液体或气体可以减轻其对肺及大血管的压迫,改善呼、循环障碍。
②胸腔积脓时抽出脓液,可以减轻中毒症状,防止脓胸进一步发展,并可对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③通过胸膜腔穿刺向胸膜腔内注入药物(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粘连剂等)进行局部治疗。
二、禁忌症①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情危重,不能耐受穿刺者。
②严重出血倾向者。
③剧烈咳嗽、体位受限等不能配合穿刺者。
(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或行基础麻醉后进行胸膜腔穿刺。
)④穿刺部位有急性化脓性感染者。
⑤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三、准备工作(1)病人准备①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
②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10mg 或苯巴比妥(鲁米那钠)100mg等肌注以镇静③剧烈咳嗽者可给予止咳剂(如可待因、氨酚待因等,同时具有镇痛作用)(2)用物准备①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
②无菌胸腔穿刺包:内有胸腔穿刺针(针座接胶管)、5ml和50ml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洞巾、纱布等。
(现多用一次性穿刺包。
)③其它用物:2%利多卡因、无菌手套、试管2个、培养管1个、病理标本瓶1个、胸腔注射用药、无菌生理盐水1瓶(脓胸病人冲洗胸腔用)等。
四、具体步骤1.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在适宜穿刺部位进行标记,并签署胸腔穿刺知情同意书。
2.体位: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3.穿刺部位:再次叩诊,选叩诊实音最明显处,一般常选肩胛线与腋后线第7~8肋间,也可在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6肋间穿刺。
穿刺前应结合超声检查确定的穿刺点及进针深度。
四大穿刺超全复习过程

四大穿刺超全复习过程四大穿刺指的是人体上最常见的四个穿刺点,包括手指穿刺、脚掌穿刺、甲沟穿刺和手臂容易穿刺。
在医学临床实践中,这些穿刺点经常用于静脉采血、输液、输血、注射等操作。
下面是对这四大穿刺点的超全复习过程。
手指穿刺:1.手指穿刺前应询问病人是否有出血倾向,以确保安全。
2.准备酒精棉球、穿刺针和吸管等必要工具。
3.穿刺针应使用新的、无菌的一次性针头,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4.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中指或无名指的侧面,避免穿刺到指甲或血管。
5.清洁穿刺点,用酒精棉球擦拭,从近处向远处擦拭。
6.用非支持手固定手指,用穿刺针快速而有力地刺入皮肤,保持穿刺角度在15至30度左右。
7.成功穿刺后,迅速连接吸管,并进行必要的采血操作。
8.采血完成后,卸除针头,清洁穿刺点,做适当的包扎。
脚掌穿刺:1.脚掌穿刺一般用于婴儿或儿童,因为儿童血管较细、表浅。
2.事先准备好适合儿童使用的穿刺器和穿刺针。
3.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足跟内侧或两足足弓之间的中点。
5.用非支持手紧握儿童的脚掌,用穿刺器或穿刺针快速而有力地刺入皮肤,保持穿刺角度在15至30度左右。
6.成功穿刺后,迅速连接吸管,并进行必要的采血操作。
7.采血完成后,卸除针头,清洁穿刺点,做适当的包扎。
甲沟穿刺:1.甲沟穿刺适用于需要大量血液的情况,如输血、救治等急需。
2.准备好合适的穿刺针、护理用品和穿刺器。
3.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甲沟的正中央或偏侧。
4.清洁穿刺点,用酒精棉球擦拭,从近处向远处擦拭。
5.用穿刺针快速而有力地刺入皮肤,保持穿刺角度在15至30度左右,直到穿破指龈。
6.成功穿刺后,迅速连接吸管,并进行必要的采血操作。
7.采血完成后,卸除针头,清洁穿刺点,做适当的包扎。
手臂容易穿刺:1.手臂容易穿刺一般用于需要更多血液或药物的情况,如输液、静脉采血等操作。
2.准备好合适的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器等必要工具。
3.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肘窝内侧,动脉弯曲下方两头肌之间的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
胸腔穿刺术
核对患者姓名,告知操作目的及风险,并签操作知情同意书
准备:利多卡因,5ml50ml注射器,消毒棉签,纱布,胶布,试管,胸穿包,口帽手
1.穿刺前先测量血压、脉搏。
排除相关禁忌症。
体位: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腋后线第7-8肋间,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定位确定。
3.洗手,带好戴口罩帽子,告知患者放松平静呼吸,接下来需给你进行胸穿,请您配合
4.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
5.戴无菌手套
6.打开无菌胸腔穿刺包,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针尾橡皮管有无漏气,将针尾橡皮管用止血钳夹住。
7.覆盖消毒洞巾。
抽取0.5%利多卡因5毫升在穿刺点的下一肋骨上缘自皮肤至胸膜壁层逐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8.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局麻处肋骨上缘缓慢进针,当阻力感消失时,表示已到达胸膜腔。
9.接上注射器,放松夹橡皮管的血管钳,轻轻回抽直到胸水被吸引出来。
若未见胸腔积液,可再调整进针方向及深浅,再行试抽。
注射器抽满胸水后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先注入培养管、标本检验试管,然后注入容器并计量。
10.一次抽液量应少于1000ml。
第一次小于600ml。
11.抽液结束时,按压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按压后固定。
12.术后再次测血压,严密观察,问患者有没有胸闷、头晕心慌,观察术中有无胸膜反应,有无出血,气胸等症状表现。
13.安慰患者,平卧休息,保持纱布干燥,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收拾物品,锐器放锐器盒,写操作记录。
14.胸穿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抽液,确定胸腔积液性质;2创伤性血气胸、张力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减轻肺组织受压3急性脓胸穿刺抽液,辅助治疗;4胸膜腔内注射药物
15.胸穿禁忌症:1穿刺部位有炎症;2肿瘤,严重肺结核、大咯血;3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
腹腔穿刺术
核对患者姓名,告知操作目的及风险,并签操作知情同意书。
准备: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消毒棉签,纱布,胶布,试管,腹穿包,口帽手
1.穿刺前测量血压、脉搏、腹围及检查患者腹部体征。
排除禁忌症
2.术前告知排尿
3.患者通常取仰卧位,腹水量少的可以取左侧卧位。
术者站于穿刺部位同侧。
4穿刺点选择
(1)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
(2)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
(3侧卧者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延长线的交点。
(4)少量腹腔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用B超定位后穿刺。
5.洗手,带好戴口罩帽子,告知患者放松,接下来需给你进行腹穿,请您配合
6.常规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约20cm
7.戴无菌手套
8.打开腹腔穿刺包,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9.用注射器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经穿刺点垂直刺入皮下,缓缓刺入腹壁,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回抽针芯,见有腹腔内液体抽出。
10.诊断性穿刺留取50-100ml
11.穿刺结束后,拔除穿刺针,消毒、穿刺部位,以无菌纱布覆盖,胶带固定。
12.询问患者是否不适,平卧休息,保持纱布干燥,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收拾物品,锐器放锐器盒,写操作记录
13.腹穿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腹部创伤怀疑脏器损伤,有休克表现难以排除腹部合并伤,弥漫性腹膜炎诊断病因不明,腹腔内脓肿,消化道穿孔,腹腔积液不明
(2)治疗性穿刺:大量腹水有压迫症状;腹腔内注射药物;腹水浓缩回输。
(3)人工气腹诊断及治疗。
14.腹穿禁忌症:
(1)粘连性腹膜炎,
(2)肝性脑病前期,
(3)肠麻痹,
(4)中晚期妊娠,
(5)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
腰椎穿刺术
核对患者姓名,操作前告知目的及风险,并签字操作知情同意书。
准备: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消毒棉签,纱布,胶布,试管,腰穿包,口帽手
1.穿刺前测量呼吸、脉搏、血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排除禁忌症
2.患者左侧卧于检查台上,脊椎靠近台沿,背部与检查台垂直,头向前胸俯曲,双手抱膝尽量向腹部屈曲,躯体成弓形。
(无法在模拟人上操作的采用口述)
3.穿刺点选择:取两髂棘最高点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相当于腰椎第3、4棘突间隙,可根据间隙大小选上一个间隙相当于腰推第2、3棘突间隙,或选下一个间隙相当于腰椎第4、5棘突间隙为穿刺点并标记之。
4.洗手,带好戴口罩帽子,告知患者放松,接下来需给你进行腰穿,请您配合
5.常规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20cm)
6.戴无菌手套
7.铺消毒洞巾,以0.5%利多卡因自穿刺点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椎间韧带。
8.左手固定皮肤,右于持穿刺针呈垂直背部针尖斜面向上与背部横轴垂直,针尖稍斜向头侧,针尾偏向臀侧,缓慢刺入穿刺点的棘突间隙。
9.成人进针深度约4-5cm.当穿刺针尖缓慢穿过纵行韧带与硬脑膜时有落空感时,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从针尾滴出。
(穿刺过浅或过深不能获得脑脊液时,可将针芯插入,把穿刺针略推进或推出少许,再拔出针芯,直至脑脊液留出为止)。
10.常规先测定脑脊液压力。
拔去测压管将测压管中脑脊液流入试管中,每管约2ml送检。
助手帮忙。
11.术毕将针芯插入穿刺针中,然后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部位,以无菌纱布覆盖,稍加压止血后用胶布固定。
12.询问患者是否不适,去枕平卧休息6小时,保持纱布干燥,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收拾物品,锐器放锐器盒,写操作记录
13.腰穿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怀疑脑炎或脑膜炎伴头痛发热,意识不清者;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CT未证实,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2)治疗性穿刺,鞘内药物注射。
(3)脑脊液动力学检查;特殊检查如脊髓造影。
14.腰穿禁忌症:
(1)颅内高压,明显视乳头水肿,脑疝先兆;
(2)穿刺点皮肤感染;
(3)颅后凹占位性病变;休克、衰竭濒危;频繁抽搐、惊厥;脑脊液漏,凝血功能障碍。
骨髓穿刺术
核对患者姓名,告知操作目的及风险,并签操作知情同意书,排除相关禁忌症。
准备: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消毒棉签,纱布,胶布,载玻片,骨穿包,口帽手
穿刺点选择模拟人取仰卧位,取髂前上棘后1-2cm骨面较平处穿刺
1.洗手,带好戴口罩帽子,告知患者放松,接下来需给你进行骨穿,请您配合
2.常规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0cm)
3.戴无菌手套
4.铺消毒洞巾,以0.5%利多卡因自穿刺点局部作浸润麻醉,经皮内、皮下,直达骨膜;拔出针头后,用手按摩注射处至麻醉药物扩散为止
5.检查骨髓穿刺针与20ml注射器是否完好匹配,有无漏气,根据穿刺部位固定骨髓穿刺针的深度,如髂前上棘穿刺,将针尖长度用固定器调节固定在1.5cm处.
6,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于髂前上棘骨面进针,针尖刺入皮肤达骨面,然后垂直用力左右旋转钻入骨质,当突然感觉阻力降低,穿刺针己能固定于骨内时表示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
7.拔除穿刺针针芯,针芯尖部抹在手套上,可见闪光的油珠和少量血迹,将穿刺针连接20ml 注射器,适当用力抽吸骨髓液约0.1-0.2ml。
8.拔出注射器,将骨髓液注于清洁载玻片上,助手帮助迅速推片.
9.术毕将针芯插入穿刺针中,左手持无菌纱布置于针眼附近,右手持穿刺针,左右旋转向外拨出穿刺针,局部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住穿刺点,按压1-2min后用胶布固定。
10.安慰患者,平卧休息,保持纱布干燥,收拾物品,写操作记录。
11.骨穿适应症:
(1)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
(2)不明原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液形态学异常的诊断。
(3)骨髓转移瘤,疟疾、伤寒、黑热病镇诊断
12.骨穿禁忌症:凝血功能异常,穿刺点局部感染。
13.骨穿穿刺点:1.髂前上棘2髂后上棘3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4腰椎棘突穿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