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合集下载

多发伤概况与急救

多发伤概况与急救

多发伤的概况与急救目的:1能快速识别多发伤2能够对多发伤病人进行初步评估3能给于多发伤病人正确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减少多发伤的死亡率。

多发伤在急诊在急诊是非常见的,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类病,我们急症科在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多发伤有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

死亡原因主要是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不及抢救,居统计占50%;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8小时之内,这一时间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是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股骨骨折及多发伤大出血。

如迅速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

这类患者是抢救的主要对象30%;第三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死亡原因是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

无论院前或院内抢救多发伤患者,都必须注意预防第三个死亡高峰10%。

80%就在我们急症科。

定义: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作用下,引起身体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可危及生命。

多发伤不同于多处伤,前者是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遭受严重创伤,后者是同一部位或脏器有两处以上的损伤。

病因:常见于交通事故、爆炸性事故、矿场事故、高出坠落等,某些患者在平地跌倒、从自行车上跌落时也会出现多发伤。

多发伤创伤部位多、伤情严重、组织破坏严重,常伴失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免疫功能紊乱,高代谢状态,甚至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损伤的部位密切相关,如头部创伤主要表现为神志的变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面、颈部创伤可以引起气道阻塞,引发窒息;胸部创伤最常见的表现为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肺挫伤;腹部多发伤常见于实质性脏器破裂引起的内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裂形成的腹膜炎等。

除此以外,多发伤容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严重低氧血症、心脏压塞、创伤性心肌炎、感染、MODS等。

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如下。

多发伤急救流程

多发伤急救流程

多发伤急救流程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处外伤,这种情况下需要迅速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多发伤急救的标准流程:1. 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之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如火灾、爆炸等,应先撤离到安全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

2. 呼叫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911,向急救中心报告多发伤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3. 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检查患者的意识水平和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控制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出血的情况,应迅速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直接用手或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直到出血停止。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道阻塞,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用头后仰法,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以便空气顺利进入肺部。

6. 固定骨折和创伤: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骨折和创伤,应尽快对这些伤口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7. 保持体温和安抚患者:多发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应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同时,通过安抚和鼓励患者,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8.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多发伤患者需要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记录这些数据,以便后续的医疗救治。

9.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达: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尽快等待急救人员的到达。

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和决策。

10. 提供必要的信息:当急救人员到达时,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如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急救人员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结:多发伤急救流程是一个紧急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操作。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我们可以尽力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请记住,急救是一项专业技能,如果没有相关的培训和知识,请不要随意进行操作,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
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了多个伤害,可能涉及到全身多个部位的伤痛。

在面对多发伤的急救时,正确的原则和处理要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处理多发伤的原则及要点:
1. 优先确保安全: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时,首要的原则是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发生在交通事故或其他现场,需要确保没有继续的危险,例如火灾或者继续受伤。

2. 及时呼救:一旦事故发生,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呼叫专业救护人员前往现场。

及时的呼救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专业的帮助。

3. 停止出血:对于多发伤患者来说,大量失血可能是致命的问题。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尽快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或者直接压迫止血。

同时要避免患者移动,以免伤口再次出血。

4. 保护呼吸道:如果多发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的情况,需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急救的关键。

5. 创伤处理:对于多发伤患者,可能涉及头部、胸部或者腹部的创伤,要小心处理,避免增加进一步的伤害。

要按照专业的方法进行包扎和固定。

6. 温暖保暖:多发伤患者容易出现休克,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体温,避免受凉。

在处理多发伤的急救过程中,及时的呼叫专业救护人员至关重要。

同时要始终保持镇定和冷静,高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

希望每个人都能熟知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以便在关键时刻能正确地进行救治。

多发伤急救

多发伤急救

多发伤的急救一、多发伤的概念多发伤定义: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如交通车辆撞击伤、高空坠落伤)。

单一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不应使用“多发伤”一词,必须冠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腹部多脏器伤”、“多发骨关节损伤"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如热压伤、烧冲伤、放冲伤、爆炸伤也常常造成多部位多脏器损伤,但从概念上归属于复合伤的范畴。

二、院前急救1、快速伤情评价与分类按损伤程度分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将伤员分为以下五类:(1)轻微伤:皮肤的小檫伤和轻微挫伤;(2)轻伤:意识清楚,多处软组织损伤,短骨干、手指及脚趾骨折、关节脱位等;(3)重伤:需手术治疗,但可顺延一定的时间(数十分钟或小时),如严重大面积撕脱伤、长骨干骨折、视力听力丧失、内脏破裂、非大量内出血等;(4)危重伤:因窒息、大出血、休克导致伤员有死亡危险,需立即手术来控制出血和改善通气功能,如呼吸道梗阻、胸部吸吮性伤、不易控制的大出血等;(5)致命伤:直接导致死亡的损伤.现场/基层医院处理的重点是生命受到威胁的危重伤、重伤伤员,其次是轻伤。

2、急救处理2O l初步评价后立即进行治疗分类:①立即复苏的伤员:中、重度休克伤员应立即送进行复苏(如大量失血、多处伤、复合伤、股骨粉碎性骨折、严重挤压伤,复苏到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必要时在复苏的同时手术,主要是有严重的腹腔内出血,严重的腹腔脏器伤或脏器脱出,心脏心包伤等胸内大出血;②立即手术的伤员:呼吸道阻塞或有窒息危险的颌面颈部伤,胸腔内脏伤(有开放性气胸、大量血胸、心包积血、张力性气胸等征象的);严重的内出血(腹腔内出血、进行性颅内血肿等)需要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复苏。

③第二批手术的伤员,包括内出血不多的腹腔脏器伤,如胃肠道伤,胆道系统伤,泌尿系统伤;没有窒息威胁的胸部伤,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的闭合性颅脑伤;四肢血管伤,上过止血带的肢体伤;以及需要清创的伤员.2.2紧急救治措施:优先处理有呼吸道阻塞、大出血、张力性或开放性气胸的伤员。

多发伤救治应急预案

多发伤救治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医院应对多发伤患者的能力,确保救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降低患者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多发伤患者救治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多发伤救治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监督多发伤救治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治小组:负责现场患者的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

(2)转运小组:负责患者的转运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迅速地到达医院。

(3)医疗救治小组:负责患者的进一步救治,包括检查、诊断、治疗等。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物资供应、设备维护、通讯保障等工作。

四、救治流程1. 现场救治(1)接到报警后,现场救治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

(2)对伤者进行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初步救治措施。

(3)根据伤者病情,对伤者进行分类,轻症患者可现场救治,重症患者需迅速转运至医院。

2. 转运(1)转运小组根据伤者病情,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

(2)确保伤者在转运过程中保持平稳,避免加重伤情。

3. 医院救治(1)医疗救治小组根据伤者病情,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2)根据伤者病情,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对伤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生命安全。

4. 后期康复(1)对伤者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计划。

(2)根据康复计划,对伤者进行康复治疗。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物资:急救包、止血带、夹板、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氧气瓶等。

2. 应急设备:救护车、担架、救护艇等。

六、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多发伤救治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定期开展多发伤救治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及时总结演练经验,不断完善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多发伤急救护理

多发伤急救护理

条件者,可连续动态监测颅内压(
ICP)变化。
7. 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测
(4)肾功能监测: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继发于休克之后发生的肾缺血、肾血管

坏死的临床综合征。可通过严密观察尿量
及检测尿比重来监测。24h尿量少于
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尿比重低
且固定在1.010~1.020,经过补液试验,



八、急救护理




1 2 3 4 5 6 7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供氧 迅速止血 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 配血 尿管、胃管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 术前准备 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测 心理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供氧
在开放气道的基础之上,保证伤员 有充足的氧气吸入,以改善气体交换,必 要时上呼吸机辅助通气。 吸除口腔异物。如病人呼吸频率大 于每分钟30次,或有呼吸困难,应尽快行 气管内插管的准备。 如气管插管后呼吸困难仍不缓解, 则可能有严重气胸、血胸、或血气胸,应 做好胸腔穿刺的准备与配合。

保通畅。
6. 术 前 准 备

在创伤急救中,一个关键的抢救阶 段,是在伤后1小时内对伤员实施手术。 因此,在抢救中应同时进行术前准备如皮
试、备血、备皮等,以赢得时间,减少并
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7. 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测

(1) 循环系统的监测 :传统的循环
动力学监测指标,如观察意识、皮肤 、触摸周围的动脉搏动,测量血压及 中心静脉压等,是估价心功能及循环 动态的主要方法。
(二)进一步检查 在伤员的致命征象,如窒息、休克及大出血 等得到初步控制后,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以获得尽可能准确的诊断,进行有效的治疗。

急救多发伤演练预案

急救多发伤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事故中,患者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

多发伤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救治。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多发伤的急救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多发伤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增强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3.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

三、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全面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现场指挥。

3. 演练工作小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物资的准备、演练现场的组织和协调。

四、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模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3名伤者同时入院,分别受到颅脑损伤、胸部损伤和腹部损伤。

2. 演练流程:(1)接诊:医护人员接到伤者后,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并迅速将伤者送入抢救室。

(2)抢救:抢救室医护人员根据伤者情况,迅速进行止血、固定、氧疗等初步救治措施。

(3)多学科会诊:针对伤者情况,组织神经外科、胸外科、腹部外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4)手术:针对需要进行手术的伤者,迅速进行手术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术后观察:术后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康复:伤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五、演练要求1. 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要熟悉多发伤的救治流程和原则。

2.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六、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根据总结结果,修订和完善预案,提高多发伤救治能力。

3. 定期组织类似演练,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七、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在演练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需及时报告演练领导小组,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急诊多发伤应急预案演练

急诊多发伤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频发,导致急诊科接诊的多发伤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为提高我院急诊科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特制定本急诊多发伤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水平,熟悉多发伤救治流程。

2. 增强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水平。

3. 完善多发伤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五、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模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3名患者不同程度受伤,需进行急诊救治。

2. 演练流程:(1)接到120急救电话,立即启动多发伤应急预案。

(2)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伤情。

(3)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包括止血、固定、包扎等。

(4)将患者按照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优先救治危重伤员。

(5)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救治。

(6)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等。

(7)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如CT、X光等。

(8)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9)将患者送往相关科室进行治疗。

(10)演练结束后,对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参演人员1. 演练组织者:急诊科主任2. 演练指挥:急诊科护士长3. 演练参演人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120急救人员、相关科室医生4. 观摩人员:医院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七、演练物资1. 急救设备:心肺复苏器、除颤仪、呼吸皮囊、心电监护仪、氧气瓶等。

2. 急救药品:止血药、抗生素、止痛药等。

3. 检查设备:CT、X光机、超声仪等。

4. 其他物资:急救包、止血带、固定夹板、绷带等。

八、演练步骤1. 演练开始前,组织者对参演人员进行动员和培训,明确演练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一、多发伤的概念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对生命不构成严重威胁的伤情如单纯的四肢骨折不伴休克或单纯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不属多发伤范畴。

二、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一)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多发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大多是严重的颅脑外伤和胸部外伤。

(二)伤情严重、休克率高。

(三)伤情复杂、容易漏诊。

(四)伤情复杂、处理矛盾。

(五)抵抗力低、容易感染。

三、现场急救
三大任务:第一是迅速作出伤情评价;第二是快速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如休克、窒息、心肺复苏、止血等;第三是迅速决定转送医院。

(一)脱离现场:急救时首先必须使伤员迅速脱离现场,以免再度损害或继发性损害。

(二)保持良好通风:现场急救首先要注意危及生命的呼吸问题。

(三)心肺复苏:对疑为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试行心肺复苏。

(四)止血:多发伤伤员的出血是非常常见的,现场急救时的止血是十分重要的。

如压迫、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办法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五)包扎:现场急救的包扎十分重要。

它不但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帮助止血和保护创面减少感染。

包扎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清洁毛巾、衣服、被单、布类等均可。

(六)固定:固定可以减轻疼痛和休克,并可避免骨折移位而导致血管和神经损伤。

(七)止痛:可选用哌替啶等药物。

(八)休克的急救:休克的早期抢救是快速、适量扩容治疗。

(九)颅脑创伤的急救:尽量平稳移动,避免摇动头部,若有呕吐时,头应偏向一侧。

(十)烧伤的现场救护:急救原则是消除致伤原因,迅速脱离现场,尽量减轻伤情
(十一)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首先应包扎伤口,并用夹板固定。

(十二)脊柱损伤处理:搬动时要小心谨慎,应注意保持整个躯干呈平稳姿势,平直抬上平板或担架,翻动时应沿躯干纵轴平行滚动,以免扭曲而加重损伤。

(十三)异物处理:除异物压迫气道危及生命外,均不应在现场拔除异物,而应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后进行手术摘除,以免盲目拔除后引起大出血。

(十四)腹部外伤现场急救
四、转送
转送原则:1.优先运送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病员。

2.运送途中应不间断地实施维持生命的救护。

3.运送伤员要注意正确体位。

4.保持创面清洁,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5.注意骨折的固定和伤肢的血运情况。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医疗记录,并保管好医疗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