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中地理(潘帕斯草原、南美洲的气候、背风坡)考点详解
高考地理第二轮备考: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第二轮备考: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第二轮备考: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必背知识点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整理的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必背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一、热带季风气候区有两类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和萨瓦纳带(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地区差异显著。
在降水多的地区如南亚的东北部、印度半岛西岸、中南半岛东西两侧和菲律宾群岛北部,都处在迎风坡,降水很丰富,植被以高大茂密的森林类似热带雨林,只是在旱季时,不少树木有落叶现象(如抽木)所以叫热带季雨林(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也属之)。
而在内陆或背风坡的平原低地,降水较少,有的年降水量甚至不足100mm,如印度的中部、德干高原内地、缅甸中部、泰国中部东部等处,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即萨瓦纳带)。
这里也就成了亚洲唯一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的地区(我国海南岛西南部也有分布)。
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有多种自然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个广泛的概念,因气候差异显著,可分为四个亚类: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故相应必有四个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如中欧东欧和北自然带,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在非洲南部东侧也有这类自然带分布。
这里处在德拉肯斯堡山的东侧,面向来自印度洋的东南风降水较多。
在南美洲,只在其北部(巴西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在南部地区(乌拉圭和阿根廷的潘帕斯)却是草原带。
五、澳大利亚热带荒漠南侧是萨瓦纳带吗?大家知道萨瓦纳气候区一般都靠属夏雨型,即夏季因受赤道低压带南移影响而多雨。
而从热带荒漠向亚热带森林(地中海气候)过渡的草原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导致多雨,故应属冬雨型,所以该处草原带应为亚热带草原带,这样自然带分布就符合规律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普遍规律,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个别的特殊的一些现象,这也正是如何运用学过的各类知识来解答各地地理现象,考查学生智力能力的关键所在。
[全]高中地理(焚风、气候、农业区位、横断山脉)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焚风、气候、农业区位、横断山脉)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3c22a7cbb4cf7ec4bfed0af.png)
高中地理(焚风、气候、农业区位、横断山脉)考点详解焚风焚风,即空气越过山坡后,被烘干、加热的过程。
主要包含着两个过程,如下图所示:①迎风坡:湿润的冷空气在前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山坡的阻挡(迎风坡),因此被迫爬升。
在爬升的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水汽逐渐冷凝成小水滴,成云致雨,导致空气变得较为干冷。
②背风坡:湿润的冷空气经过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减少(干燥)。
越过山峰后空气开始下沉,下沉的过程中,由于是干燥的空气,因此下降过程中增温更快(1℃/100m)。
因此空气越接近地面,越干热,甚至会引起坡底农作物的枯萎。
图1 焚风示意图例题图2 例题(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6分)答:地形的主要特点:山高谷深(位于横断山区,宾川附近的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落差较大)。
耕地的特点:数量少、面积小,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山高谷深,只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近水源的地区,比较适宜耕种)。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8分)答:该地区降水较少,但蒸发旺盛(亚热带地区),因此气候较为干热。
其中地形对干热气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①西侧有高耸的青藏高原,使得湿润的西南季风难以到达;距离东侧的沿海较远,东南季风也难以到达。
②山高谷深,山地大都呈南北走向。
小部分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到达后,都会被两侧高耸山峰阻隔,中间谷地相当于一个“背风坡”,会产生“焚风效应”,使得空气更加的干热。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6分)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海拔高、云量少(干热的气候),因此该地早、晚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光照充足,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
②纬度较低,全年的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有利于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总结一个地区适宜种植什么作物,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食物偏好)。
[全]高中地理(非洲的气候、气压带与风带、农业区位)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非洲的气候、气压带与风带、农业区位)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10ebff3a5e9856a57126003.png)
高中地理(非洲的气候、气压带与风带、农业区位)考点详解•1、非洲的气候非洲主要分布着5种气候,大致关于赤道对称: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两侧(非洲中部和西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②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③高原山地气候:全年干燥寒冷;分布在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区;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两侧、索马里半岛;⑤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在地中海的沿岸、非洲最南端(南非)。
图1 非洲的气候分布图其中地中海气候,在高考中经常出现。
它的分布、气候特点、成因如下:①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②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③成因: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图2 地中海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2、农业区位农作物种植的地理位置(农业区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度、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水源(远近、是否充足)等;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远近,大小)、交通、政策、劳动力、科学技术等。
图3 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例题27、下列两幅图分别为北非简图、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的差异是_____,降水的差异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答案:(1)甲地气温全年低于乙地,并且气温年较差较小;甲地降水多,主要分布在冬半年;乙地降水少;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的控制。
(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精讲精析:(1)分析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①从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在气温方面,甲地全年都低于乙地,并且气温年较差较小(以温定带,两地最低温都高于0℃,甲地为亚热带气候,乙地为热带气候);②在降水方面,甲地降水“东多夏少”,乙地全年降水稀少(以水定型,甲地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考点整理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考点整理高中地理
热带气候试验场地的布置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是根据最冷和最热的月份来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如果最冷的月份是7月,最热的月份是1月,那么这个地方就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是判断降水的季节分布类型,夏季降雨类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度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征(特征):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的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高中地理与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考点的设置
1、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在此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土壤:干红土。
2、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苏丹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最大城市德班和墨西哥首都约翰内斯堡、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港口城市加拉加斯、,委内瑞拉首都。
3、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以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以上《高中地理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考点整理》是由逍遥右脑整理推荐,更多高中地理请关注逍遥右脑!。
潘帕斯草原气候特点类型

潘帕斯草原气候特点类型潘帕斯草原气候特点类型潘帕斯草原又称南美草原或阿根廷草原,南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草草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潘帕斯草原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潘帕斯草原的气候特点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没有东亚地区大,因此冬夏温差、降水差异都小于东亚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但从自然带上讲,当地为温带草原带,典型植被是温带草原。
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的位置境域潘帕斯草原(Pampas Steppe)位于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东部的亚热带型大草原。
北连格连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亚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东达大西洋岸。
潘帕斯草原的自然资源1.潘帕斯群落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实际上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
草类中占优势的是针茅属、三芒草属、臭草属等硬叶禾本科植物,另有多种双子叶植物。
豆科植物少是该群落的一大特点,特有种也较贫乏。
地势自西向东缓倾。
夏热冬温,年雨量1000~250毫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称“干潘帕”,除禾本科草类外,西南边缘还生长着稀疏的旱生灌丛,发育有栗钙土、棕钙土,多盐沼和咸水河;东部称“湿润潘帕”,发育有肥沃的黑土。
2.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一种植被类型。
潘帕斯草原的文化1.农庄牧场阿根廷有成千上万个农庄牧场,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星罗棋布散落在碧绿的潘帕斯大草原,这些农庄成了人们旅游和休闲的去处。
在阿根廷,开办旅游的庄园大多已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
他们之中有的是普通农家牧人的宅院;有些则是历史名人、富豪、将军甚至总统的私宅别墅。
他们的旧主人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因此庄园的建筑风格各异。
有的大庄园,如位于恩特雷里奥斯省的19世纪50年代的阿根廷总统乌尔基萨的庄园,占地数十公顷,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从法国运来,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建造精美,可与欧洲王室的王宫相媲美,是不可多得的宫殿式建筑。
高考地理知识点及考点答题要点(28)

高考地理知识点及考点答题要点(28)⒂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区位要素:自然要素:气候平和,草类茂盛,草局面积大;社会经济要素:①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 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提高。
我国牧区存在的效果: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量低,效益低。
我国牧区自创:人工草场树立;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及加工体系的开展。
〔16〕、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多样化开展:
①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消费:
A、区位要素剖析:盆地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地广人稀,东水西调,改善灌溉条件;临近港口和公路,交通方便;
B、消费特点:机械化水平高;农牧消费活动交替停止,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开展,消费灵敏,市场顺应性强,产品多供出口。
②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区位要素剖析: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域,光热水充足,气候灾祸多发;生物物种丰厚;土地类型多样;生活动力充足,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农业开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B、整治和开展方向:综合开发,开展平面农业;系列开发优势资源;生态树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坚持水土;依据国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开展山区特征农业。
〔17〕、农业区位要素剖析
(一)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注:自然要素的改造:经过培育劣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革新,扩展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依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消费的自然要素停止改造,使之适宜开展农业。
潘帕斯草原

• 潘帕斯草原又称南美草原或阿根廷草原。南美亚热带湿润 气候下癿高草草原。分布在拉普拉塔平原癿南部,包括乌 拉圭、阿根廷东部、巴西南部等地区。面积约76万平斱公 里。
地理位置
潘帕斯(pampas)草原位于南美洲32°——38°S, 从大西洋沿岸到安第斯山脉之间癿广大地区,分 布在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高原南缘。大部分在 阿根廷境内。
• 成因: 气候→温度、降水
植被
• 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实际:独具特色癿草原植被.没有树木癿大草原,或高草 草原。
潘帕斯草原
没有树癿大草原
• 除沿河两岸癿走廊林外,丛生小乔木成小 岛状分布于广阔草原幵成为特征景观。基 本为草本植被。 • 成因:水分癿缺乏 • 优势种:优势植物有早熟禾(Poa)、针茅、 孔颖草、三芒草属、臭草属、须芒草属和 雀稗等 • 特征种潘帕斯草
• 发达癿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癿主要 产区,也是南美癿牛肉牛皮产地和粮仓
关于大牧场放牧业
•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癿农业地域类型。 • 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癿干旱、半干旱气候 区。 • 放牧类型:在美国、阿根廷癿大牧场上,牧牛占 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癿大牧场 上,养羊占重要地位。 • 潘帕斯草原癿区位条件: a.气候温和,草类茂 盛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地势平坦,距海 港近
潘帕斯草
• 高3m,叶片长达1.8m,巨大癿 白穗长达60cm,且大丛生长
潘帕斯草原畜牧业发展进程
• • • •
传统癿印第安牧牛人养牛基地; 18世纪中叶英国人引入良种牛 19世纪冷冻船→养牛业兴盛,加强草场建设; 目前,现代化经营时期:人工、半人工草地;草 田轮作
潘帕斯草原地理知识点

潘帕斯草原地理知识点
潘帕斯草原是南美洲的一个广阔草原地区,位于阿根廷东部,延伸至
乌拉圭和巴西的部分地区。
以下是潘帕斯草原的地理知识点:
1. 地理位置:潘帕斯草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境内,是南美洲最大的草原地区之一。
2. 地形特征:潘帕斯草原地形平坦,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下,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3. 气候条件:潘帕斯草原属于温带草原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温暖,
冬季凉爽,降水量适中,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4. 植被类型:该地区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如针茅、狼尾草等,这些植
物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5. 经济活动: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以畜牧业为主,特别是牛羊养殖。
此外,该地区还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6. 土壤结构:潘帕斯草原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富含有机质,具有很好
的保水性和肥力。
7. 水文特征:该地区水系发达,有多条河流流经,如巴拉那河、乌拉
圭河等,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
8. 生物多样性:虽然潘帕斯草原以畜牧业为主,但其生态系统中也存
在多样的生物,包括多种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
9. 文化意义:潘帕斯草原不仅是阿根廷的经济支柱,也是阿根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高乔文化,即阿根廷的牛仔文化。
10. 环境问题: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潘帕斯草原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
潘帕斯草原的地理知识点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多个方面,是了解该地区的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潘帕斯草原、南美洲的气候、背风坡)考点详解
•1、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以牧牛为主。
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优势如下:
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适宜牧草地生长;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牧牛地成本较低;
③交通便利,铁路广布,距离港口较近,方便畜牧产品销往海外(海上冷冻船);
④与多国接壤,方便产品地销售与运输,市场广阔;
⑤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产品质量高;
⑥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牧场管理先进,并且培育优良牧种。
图1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2、南美洲的气候
南美洲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为界,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为界。
主要分布着8种气候,分别为:
①三种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②两种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③两种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其他:高山气候。
其中,要特别注意三点:
①南美洲以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为主;
②由于西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海岸的气候沿条带状分布;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西海岸)气候较为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
图2 南美洲的气候分布
例题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门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
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1)简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特征及意义。
(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牧区的有利条件。
(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
答案:(1)①位置: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接安第
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与多个
国家接壤。
②意义: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有
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
(2)①自然方面: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
牧草茂盛;
②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
理现代化,围栏放牧,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交通便利,市场
广阔。
(3)地处西风带,恰好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气流较为温暖
干燥,水汽较少。
精讲精析:(1)分析阿根廷的地理位置与意义。
①分析地理位置时,可以分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三个方面;②纬度位置方面,南回归线、35°S 纬线穿过阿根廷,阿根廷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纬度跨度较大,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③海陆位置方面,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运输;④与多个国家接壤,有利于与邻国的交流合作。
(2)分析潘帕斯草原的优势。
①自然方面,潘帕斯草原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并且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降水适宜,水源充足,
牧草生长旺盛;②人文方面,潘帕斯草原畜牧业的经营规模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较高,牧场管理先进,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并且培育优良牧种;铁路广布,临近港口,交通运输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
(3)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气候。
①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并且沿岸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但气候却仍然较为干燥;②这主要是因为该高原位于40°S~60°S之间,即位于西风带(西北风),但西边恰好为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③该高原恰好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因此气流越过山坡后,下沉,增温减湿,气流较为干燥。
总结
•迎风坡、背风坡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为:①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三个方面,分析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对农作物种植、海运、跨国合作的意义;②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地形、气候、交通、市场等),分析潘帕斯草原的优势;③从海陆位置、洋流、盛行风、洋流方面,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干燥气候的影响因素。
地形对气候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多(冷湿)、背风坡降水少(暖干),具体的成因如下:
①迎风坡。
携带水汽的风(冷湿)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抬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因此水汽冷凝,产生降水;
②背风坡。
风越过山顶后(水汽减少),开始下沉,并且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
因此背风坡的气流较为温暖干燥(暖干),容易引起冰雪融化、森林火灾等灾害。
图3 迎风坡与背风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