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教案

大学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教案一、课程名称:大学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二、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1.介绍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了解现代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各类材料和加工技术3.掌握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基本要素4.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三、授课内容:1.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2.现代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各类材料及其性质3.现代加工技术的应用与特色4.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在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中的应用5.试车台及航空航天发动机试验技术四、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实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组织学生参观航空航天实验室,加深学生对实践的理解和认识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罗红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 《现代加工技术》,方国平,机械工业出版社3. 《大型试车台及航空航天发动机试验技术》,黄小伟,科学出版社4. 《航空航天测试与试验》,罗立生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六、评估方法:1. 考试:通过定期考试,评价学生成绩和学习情况2. 实验报告:通过课程实验作业,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七、教学进度:本课程为36学时,按如下进度教学:第一周课程介绍第二周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第三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各类材料及其性质第四周现代加工技术的应用与特色第五周安全生产在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中的应用第六周航空航天试验技术及试车台的应用第七周试车台及发动机试验技术第八周实验课程及实验报告第九周做行业研究报告第十周课程总结及考试预习第十一周期末考试以上是教案的基本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此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授课安排,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导学案

《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导学案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导学案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涉及到飞机和航天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
本导学案将介绍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一、导论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是指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应用的各种制造技术,包括飞机、航天器的设计、制造和装配等方面。
这项技术的发展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1. CAD/CAM技术CAD/CAM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简称。
它是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了快速、精确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2. 材料工程航空航天器的制造需要使用轻质但又具有高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材料。
材料工程的发展使得制造中使用的材料更加先进,以满足飞行器对重量和强度的要求。
3. 液压技术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器的制造中,它提供了能够控制飞机和航天器各部分运动的动力。
通过合理应用液压技术,可以使飞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安全性。
4. 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制造领域普遍采用自动化技术,通过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三、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航空航天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制造方法。
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机械设备进行加工,实现零件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2. 先进焊接技术焊接是航空航天器制造的重要工艺之一。
先进焊接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结构零件的焊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3.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它可以直接将数字模型打印成实际物体。
在航空航天制造中,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复杂结构零件和快速修复飞机部件。
四、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1. 商用航空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在商用航空中的应用广泛,包括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和维护等方面。
2. 军用航空军用航空器对于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在军用航空领域的应用也更为重要。
航空制造技术教学大纲

航空制造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航空制造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航空器设计、制造、检验等方面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该课程将介绍航空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与航空工程相关的重要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航空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 掌握航空器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3. 学习航空器结构、材料选用与加工技术;4. 熟悉航空器检验与质量控制的方法;5.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航空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航空制造技术概述- 航空工程的定义与范围- 航空制造技术的历史演变- 航空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2. 航空器设计与制造- 航空器总体设计原理- 航空器结构设计与材料选用- 航空器制造工艺流程3. 航空器结构、材料与加工技术- 航空器结构组成及功能- 航空器常用材料特性和选择原则- 航空器零部件加工技术4. 航空器检验与质量控制- 航空器检验标准与方法- 航空器质量控制体系- 航空器维护与修理流程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模拟训练等形式。
通过综合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与讨论:占总成绩的20%2. 作业与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3.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六、教学资料1. 《航空制造技术导论》2. 《航空器设计与制造》教材3. 相关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具有丰富航空制造技术从业经验的教师团队承担,他们将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教学服务,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八、结业评定学生需完成所有课程要求,并通过结业考核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和结业证书。
九、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航空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在航空工程领域有所作为打下坚实基础。
愿每一位学子在航空制造技术的大海中畅游、探索,实现自身价值。
《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等12篇教学大纲(doc 73页)

《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等12篇教学大纲(doc 73页)《管理信息系统(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AM3012、课程名称(中文):管理信息系统(A类)课程名称(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数据库基础5、面向对象:工业工程、管理工程、机械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学院7、推荐教学参考书:1.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第二版,李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教学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交叉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
可作为工业工程与管理、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应的工程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结构、技术、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系统实施及评价、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和最新发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规划方法,了解不同应用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当今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内容:系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组成和结构。
了解系统和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的基本形式、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如何获取企业中的信息资源;了解信息社会中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类型。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技术基础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和Internet基本技术。
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及Internet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并能应用信息系统中基本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方法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方法及相应工具。
航空航天器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器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课程编号:MACH4262学时:40(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完成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学习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谢础,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8[2] 昂海松,童明波、余雄庆,航空航天概论,科学出版社,2008.7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专业基础课目的:1.了解各类飞行器的飞行原理、飞行器分类、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制造过程,建立投身航空航天领域所必需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体系。
2.激发学生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热情。
二、课程内容简介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企业参观、讲座、课程实验方式,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最新成果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了解,初步建立航空航天工程的基础概念,了解各类飞行器、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组成、分类和工作原理,了解航空航天设计、制造过程与相关技术,形成初步的工程意识,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培养学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和国防意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航空器和航天器的分类,航天、航空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方向。
2.掌握航空航天的基础概念,了解各类飞行器、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
3.了解飞机设计、制造总体流程。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24学时)第一章:绪论1.1 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与范围1.2 航空飞行器发展简史1.3 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种类1.4 火箭、导弹与航天器发展简史1.5 航天飞行器的主要种类1.6 火箭与导弹的主要种类1.7 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1.8 航空航天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二章:飞机环境与飞行原理2.1 飞行环境2.2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2.3 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作用及原理2.4 风洞的功用和典型构造2.5 飞机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2.6 航天器飞行原理作业题目:PPT,飞行器的发展趋势第三章: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1 机翼3.2 机身、尾翼和起落架3.3 飞机的动力装置3.4 飞机飞行控制系统3.5 航空仪表3.6 航空电子系统3.7 其它系统作业题目:参观航空设计、制造企业的感受(3000字左右)。
《毕业设计(论文)(航空航天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四、春季学期后续事项及时间节点
事项
要求、说明
开题答辩
学生根据前期完成的参考文献阅读等准备情况填写《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修订;
学院将组织专家小组在春季学期第2周进行开题答辩
中期检查
学生填写《中期检查表》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i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aerospace undergraduates. It involves research work based the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gained from the first seven semesters of the students. Each student is expected to independently perform design/manufacture/flight test of realistic aircraft/propulsion configurations or related analytical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faculty advisor. The task would demand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most of the aerospace subjects. Each students shall write a formal Bachelor’s Thesis and participate in a thesis defense.
航空学教学大纲

航空学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航空学是一门涉及航空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学科,涵盖飞行原理、飞行器结构、航空航天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航空领域的全面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航空技能和创新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飞行原理和飞行器结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在航空领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航空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为未来的航空事业做好准备。
3. 课程内容- 飞行原理:包括大气力学、飞行动力学、飞行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 飞行器结构:包括飞机和直升机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性能分析等内容。
- 航空航天技术:包括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技术、航空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师将通过讲授、实验、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航空学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生将参与项目设计、模拟飞行、飞行器实操等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5.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包括课堂考试、实验报告、设计项目等形式。
学生需通过考试展示对航空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交实验和设计报告展示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参与设计项目,展示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6. 参考教材- 《航空学基础》- 《飞行器结构设计》- 《航空航天概论》7. 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由航空领域资深专家和从业人员组成,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师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航空学知识。
8. 结业证书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并合格考核后,将获得航空学教学大纲结业证书。
该证书是学生学习和实践航空学知识的有效证明,也是学生未来从事航空事业的资格认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航空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未来从事航空领域相关工作做好准备,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愿每一位学习本课程的学生都能在航空学领域取得成功,为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四年制本科非机械类专业60学时)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研究机械零件制造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我院本科近机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了解现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和基本知识,了解零件的常用成型方法、加工方法及所用设备和工具,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实习使学员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社会意识及劳动观念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
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一、课程内容(一)讲授内容1.钢铁的基本知识(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钢的分类和编号(3)常用铸铁(4)热处理基本概念2.材料的成型(1)材料成型概述:材料成型的分类、各方法的特点及应用(2)手弧焊工艺及安全规则(3)气焊工艺及安全规则(4)钎焊工艺及应用(5)其它焊接方法简介(6)封接工艺及应用(7)粘接工艺及应用3、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1)切削加工概述零件的表面形成及切削运动。
重点:切削运动、切削要素。
(2)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机床分类、型号、用途与特点。
(3)金属切削刀具刀具材料与结构、刀具种类、特点和用途。
重点:刀具材料与刀具结构。
(4)切削过程基础知识切屑的种类及形成过程;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及使用寿命;常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积屑瘤与加工硬化。
重点:诸因素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
(5)机械加工质量基本知识4、常用加工方法综述(1)普通加工方法综述车、铣、刨、拉、镗、钻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
圆锥、普通三角螺纹加工方法。
铣削方式与特点、分度头的分度方法、铣刀的种类与选择。
钳工的加工范围、常用工具介绍、钻头基本知识。
重点:车、铣、刨、钻削加工及钳工的加工范围与特点。
(2)精密加工方法综述(3)特殊形面加工方法综述螺纹加工。
齿轮加工。
5、现代制造技术(1)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原理,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
重点: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特点,数控车床编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课堂提问
读教材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课堂提问 读教材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课堂提问
读教材
精密测量技
术:用于加工
和装配的零
部件测量技
2
术,包括在线
测量和非接
触式测量。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课堂提问 读教材
*考核方式(Grading)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is a selective course for students whose specialty is aerospace engineering. The knowledge of aeronautic and aerospace machining engineering will be given to the studen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gineer. Through the course study, the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procedure of rough manufacturing, material features and heat treatment,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and speci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precision measuring technologies.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knowledge,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differences and features about typical aerospace and aeronaut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 要求(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概论:航空航
天先进制造
技术的地位
和作用,及其
发展和展望。
航空航天先 进材料:航空 航天常用材 料及未来发 展趋势,各材 料的特性及 其应用背景。 航空航天材 料热处理工 艺:主要金属 材料的热处 理方法及热 处理产物,应 用背景。 毛坯精化技 术:精密铸 造、金属模铸 造、精密锻 造、超塑性成 形、爆炸成形 等毛坯精化 技术以及快 速成形技术。 数控加工技 术:数控机床 的结构,基本 数控加工方 法,数控加工 在航空航天 零部件加工 中的应用。 先进切削和 磨削技术:精 密和超精密 加工技术、绿
学时 2 2 4 4
4 4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习、阅 读教材 课堂提问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读教材 课堂提问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课堂提问
读教材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课堂提问
读教材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读教材 课堂提问
课堂授课
每周作业
预习、阅 课堂提问
《航空航天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AV312
*学时 (Credit Hours)
32
(中文)航空航天制造技术
*学分 (Credits)
2
(英文)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航空航天学院
(无)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工程的角度系统的讲解在航空航天材料及先进制造 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主要航空航天材料的特点及其制造 技术。材料包括:铁碳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制造技 术包括:毛坯精化技术、热处理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加工及焊接 技术以及微纳加工技术,此外还将介绍航空航天制造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精密测量 技术。
备注(Notes)
读教材
色切削、振动 切削、干式切 削等符合未 来制造发展 趋势的先进 加工技术。 特种加工技 术:特种加工 技术的特点, 关键航空航 4 天零部件的 特种加工。 微细加工和 MEMS 技术:用 于微小飞行 器和航天器 零部件加工 4 的微细加工 技术及微机 电技术。 焊接和胶结 技术:介绍航 空航天器构 件除机械连 2 接外的主要 连接方式。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主要航空航天材料的特点及其制造 技术。材料包括:铁碳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制造技 术包括:毛坯精化技术、热处理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加工及焊接 技术以及微纳加工技术,此外还将介绍航空航天制造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精密测量 技术。
Materials)
其它(More)
(成绩构成)考勤、课堂提问、小测验、期末考试
《制造工程与技术》,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urth Edition) Serope Kalpakjian, Steven R. Schmid 原著,唐一平改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5 年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专业选修课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生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