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肌筋膜触发点加强

合集下载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说到肌筋膜触发点,咱们不妨先来个“科普”——其实听起来挺复杂,但仔细一琢磨,原来就是你那一身肌肉里某个地方突突作痛的那个小妖精。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吧?一不小心低头看手机,肩膀、脖子一紧,那感觉简直就像被人扎了针一样,又酸又麻。

哎呀,痛得不行!这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你这是肌筋膜触发点发作了。

”你是不是会眨巴眨巴眼,心里想,啥?肌筋膜触发点又是啥鬼?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妖怪”到底是怎么回事。

肌筋膜触发点,其实就是一些肌肉组织里的小块区域,按理说它们应该是好好的肌肉,负责帮你弯腰抬头、伸展舒展啥的。

可是某些时候,这些肌肉区域却不安分了,变得超级敏感、紧张,甚至一碰就痛,完全不像它们平时的“乖巧”。

这就是“触发点”,有些人把它叫“肌肉结节”,也有点类似于肌肉里的“小硬块”或“死结”。

当你有了这些触发点,平时你可能没啥感觉,可只要一做某些动作,或者一按到它,哎呦,整个疼得你叫妈妈。

说起来,这些触发点有点儿像是你的肌肉在罢工。

它们其实并不是立马就疼,而是渐渐积累的结果。

你想啊,咱们每天都生活在压力山大的环境里,工作一堆,手机一堆,坐姿一堆,甚至睡觉姿势也没得好好整,日积月累,这些小小的“痛点”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萌发”了。

你看,很多人脖子不舒服,动动脑袋就听到脖骨咯吱咯吱响,肩膀疼痛像背上背了五十公斤的包一样,扭个腰就能感觉到某块肌肉在抗议。

好像每个动作都能激活某个“麻烦制造者”。

这些都是肌筋膜触发点在搞事情。

最搞笑的是,这些触发点往往还不止在你疼痛的地方“做文章”。

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肩膀痛,但实际上,这个疼痛可能来自你腰部的肌肉。

是的,你没听错,肌肉不是孤立工作的。

肌肉之间有相互联系,一个部位出了问题,它可以“带着”其他部位也一起难受。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腰痛了,肩膀也跟着一起酸,你脖子痉挛了,连手臂都可能会觉得不自在。

简直像是肌肉们开了个联动的“抗议大会”,你能怎么办?更糟糕的是,肌筋膜触发点特别狡猾,特别是那种深藏不露的“内心戏”型触发点,你很难一眼就看出来它到底藏在哪儿。

祖国医学对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的认识发布时间:2021-08-30T04:45:44.37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作者:刘芳[导读] 不同的治疗方式对肌筋膜触发点有不同的认识,下文将讲述祖国医学对该疾病的认识。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邯郸院区康复医学科 056001摘要: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是基于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软组织损伤等理论基础之上,并且完全独立于中医理论之外的一种针刺疗法。

虽然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不属于中医针刺疗法,但仍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就祖国医学对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的认识进行综述。

关键词:祖国医学;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前言人体结构中的肌肉,是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一条条肌纤维。

当肌纤维受到损伤、炎性物质侵蚀或退行性改变等不良刺激,个别肌纤维会出现痉挛、变形等应激反应,导致代谢障碍发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结节。

结节出现后,会影响肌肉的整体收缩程度,当结节受到触压时,就会出现局部疼痛或疼痛加重的现象,部分肌肉甚至会出现抽搐症状。

在各大医学领域中,不同的治疗方式对肌筋膜触发点有不同的认识,下文将讲述祖国医学对该疾病的认识。

1祖国医学对肌筋膜触发点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肌筋膜疾病在中医学中可归结为“痹症”中的一种,该疾病病变位置处于肌肉与筋膜之间,也可归纳为“筋痹”范围之内。

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记载,《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素问·刺节论》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灵枢·筋经》中: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在早期对肌筋膜就已有见解,可理解为肢体经脉受风寒湿热之邪所侵,导致气血不通、经络阻痹,也就是引起了机体肌肉、关节、筋骨等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灼烧感、伸张困难,甚至出现关节肿大、变形等症状[1]。

2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及中医相关疗法2.1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有三个治疗原则:一是针对受累肌肉或肌群牵张,正常情况下的肌肉收缩是依靠滑动肌丝,肌肉的整体收缩情况是受肌筋膜形成触发点所影响。

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第14卷)第3期运动人体科学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唐笑笑唐利花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病率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而通过适当的牵伸运动可使肌纤维被拉伸至正常位置,能有效地灭活触发点,因其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在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因此,该研究将主要对牵伸运动在肌筋膜触发点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 牵伸运动 触发点诊断 联合治疗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4)03-0004-03 Research Progress on Stretch Exercise Therapy of MyofascialTrigger pointsTANG Xiaoxiao TANG Lihua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inaAbstract:The prevalence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have show that 95% of chronic pain is related to trigger points, and that appropriate stretch exercise can stretch muscle fibers to normal positions and effectively inactivate trigger points, and it has great practical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because of its simple operation and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Therefore, the study will mainly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stretch exercise in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Key Words: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Stretch exercise; Trigger point diagnosis; Combined treatment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是由于骨骼肌肌纤维紧张所形成的收缩性条索状结节,可引起局部抽搐及牵涉痛[1],在拉伸或压迫下可能会感到疼痛,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_黄强民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_黄强民

黄强民 5 等 :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
!"#$
(!"#) 上可录到触发点处的自发性电位和 抽搐反应。! 肌电图 运动终板神经末梢的去极化的电波。" 受累肌肉的运动和牵张 范围受限及肌力稍变弱。 # 睡眠不足时加重。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定论,因为许多等征候 ($%&’$) 都是靠主观来判断的。依赖病理生理学的准确诊断标准 (+,’-./+-%,’ 0’,-$) 在电 是上述的 ( , 因为收缩性结节 ) 和 * 点, 子显微镜下可以被观察到;局部抽搐反应在肌电图和超声波可 观察到;而且肌电图还可以记录到运动终板神经末梢的去极化 的电波 1 23 4 。 ! 治疗 治疗原则可以分为根本性和可能性的两种。根本性治疗原 则应该是找出引起触发点活化之原因,再针对此因子,施予积 极治疗。但真正引起触发点活化之原因并不十分清楚,还需要 大量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目前还无从做根本性的治疗。 可能性治疗原则能做到是就事论事来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疼痛, 或尽可能的减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复发。同时给予辅助疗法 来降低可能的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维持因子来降低复发;如有时 要补充各种维生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改善周围循环的药 有时还需要给予提高 物, 这种药物配用需要一个长期疗程 1 (5 26 4 ; 免疫功能的药物, 以减少反复性感冒。 可能性治疗原则:用不同的方法对受累肌肉或肌群牵张、 (有可能破坏 ) 或刺激 触发点和扎断张力带。由于对受累肌肉或 肌群牵张会造成肌肉的痉挛性疼痛导致患者难以忍受和病情 加重,因此必须用有效的方法阻断肌肉痉挛和其产生疼痛的感 觉, 使之有利于肌肉被牵张开。常用的方法有: 肌疗法, 肌肉牵 张加冷喷雾疗法、 肌内封闭、 针刺法和牵张法。当然, 还有其他 的方法, 象电疗、 超声、 激光和运动等疗法, 但都离不开加用对 受累肌的牵张法。尽管国内也用电疗、 超声、 激光和运动等疗法 但明确针对触发点确很少, 而且真正考虑用对 治疗疼痛 1 27 8 (2 4 , 受累肌的牵张疗法也不多。这些物理疗法不是本文的重点,因 此不做更多的叙述。 本文所强调,触发点治疗可能原则是对受累肌的牵张,其 次是想法刺激或破坏触发点。根据不同肌纤维的方向,不同部 治疗后让患者在家中做医师所 位的肌肉有不同的牵张法 1 (( ,(9 4 ; 教的受累肌肉的牵张锻炼 ): 2 张 点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黄丹婧;吕娇娇;黄强民;吴小丽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1(40)7
【摘要】@@ 骨骼肌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1].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总页数】4页(P157-160)
【作者】黄丹婧;吕娇娇;黄强民;吴小丽
【作者单位】570000,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部;20043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20043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570000,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疼痛护理对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J], 张红色;郑耀珍;覃华;谭树生;龙佳佳;黄金艳;
2.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效果研究 [J], 吴昊峰
3.冲击波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梁木荣;石慧芳;龚声敏
4.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谢格理
5.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埋线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比较研究 [J], 戴迎春;梁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一个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疼痛问题。

根据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的证实,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证明1.对MTrP的按压会再次引起和加重病人经常疼痛部位的疼痛。

消除(更恰当的方法,使失活)MTrP可以缓解任何不舒服的症状.2.对不同病人的每个肌肉的MTrP进行按压可以引出相类似的牵涉痛.3.对MTrP高强度的刺激(包括深度按摩和针刺)可以抑制疼痛.4.在MTrP区域针刺微小的位点(疼痛感受器,即敏感的位点或是局部抽搐反应位点)可以减轻疼痛和牵涉痛,而且LTR可以用肌电图描记记录出.5.如果在针刺MTrP时可以引出局部抽搐反应,那麽立即消除MTrP疼痛是可以.6.所有的MTrPs都位于终板区域内,而且MTrP区域上的终板噪音比正常的肌肉组织上的更多地被记录到.7.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研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即MTrP区域上(终板区域)绷紧带和挛缩的结节。

MTrP已经被定义为是骨骼肌纤维绷紧的带上应激性过度的结节。

潜在的MTrP(压痛,但是不是自发性疼痛)可以变成由病理病变继发的活动的MTrP(压痛和自发性疼痛)。

在对病理因素进行恰当治疗后,活动的MTrP会被抑制成它的失活状态。

但是,MTrP不会永久消失,它只是从一种活动的状态转变为潜在的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MTrPs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转变为活动的MTrPs而引起的疼痛现象,包括微小肌肉的慢性重复性损伤,不正确的姿势,系统性疾病,或是骨骼肌神经损伤(例如损伤,扭伤,创伤,关节炎,或是椎体椎间盘病变)。

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研究,以及对临床治疗有效性调查,我们还是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常可以归类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从大的方面讲,例如:纤维性肌痛、纤维组织炎或肌炎、肌风湿病、肌筋膜炎或肌束膜炎、骨髓病、脊神经根炎、等;其实都与肌筋膜触发点有关。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_刘琳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_刘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8卷第46期2014–11–12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November 12,2014Vol.18,No.46www.CRTER .org刘琳,男,1989年生,河北省吴桥县人,汉族,上海体育学院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黄强民,博士,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上海市200438;上海体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上海沪东医院疼痛科,上海市200129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4.46.028[]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2014)46-07520-08稿件接受:2014-10-11Liu Lin,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Department of Sport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Huang Qiang-min,M.D.,Professor,Department of Sport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Department of Pain,Shanghai Hudong Hospital,Teaching Practice Bas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129,China Accepted:2014-10-11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刘琳1,黄强民1,2,汤莉3(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上海市200438;2上海体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上海沪东医院疼痛科,上海市200129;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200050)文章亮点:1此问题的已知信息: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旧称扳机点,又名激痛点,是骨骼肌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但国内众多骨科、疼痛科和康复科临床医师对其病理机制、诊断与治疗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和局限性。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非侵入性疗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的实训教程,帮助您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这项技术的训练和应用。

一、肌筋膜触发点概述肌筋膜是一种形成人体肌肉外部包裹的结缔组织,它具有保护和支撑肌肉的功能。

肌筋膜触发点则是指在肌肉中出现的异常紧张区域,常常会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通过对肌筋膜进行刺激和按摩,来缓解肌肉痛和恢复功能。

二、肌筋膜触发点诊断1. 触感诊断法:通过手指或工具在病人身上进行触感检查,寻找异常的肌筋膜触发点。

触感诊断法可以通过触摸病人的皮肤、肌肉和筋膜来感受异常的硬结和疼痛点。

2. 动作诊断法:观察病人在特定动作下的症状变化,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位置。

例如,当病人抬起手臂时感觉到肩部疼痛,可能是肩部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

3. 压力诊断法:用手指或工具对病人的肌肉施加适当的压力,观察病人的反应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

如果病人在特定区域感到疼痛,可能是该区域存在肌筋膜触发点。

三、肌筋膜触发点治疗1. 按压松解:将手指或工具对肌筋膜触发点施加适度的压力,持续按压数秒钟,并且在按压的同时要求病人主动参与,例如做相应的运动。

这样可以促进肌筋膜的松解和肌肉的放松。

2. 按摩放松:使用指尖或指关节按摩肌筋膜触发点周围的肌肉组织,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松弛。

按摩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按摩油或乳液,以减少摩擦和不适感。

3. 拉伸放松:通过拉伸肌肉和筋膜,可以进一步缓解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疼痛和紧张感。

拉伸时应注意逐渐增加拉伸幅度,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四、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除了治疗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保健措施:1.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或电脑。

2.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绷紧的肌带,触压时有局部疼痛或远处的牵涉痛,并伴有肌肉的抽搐反应。
引起肌筋膜触发点的因素:
结构性因素 • 运动系统的创伤。 • 运动系统结构性改变,如手术、退行性病变、畸形。 • 长期的不良姿势致生物力学的失衡。 非结构性因素 • 神经学功能损伤的医学因素。如维生素B12、B6、铁缺乏、甲状 • 腺激素不足、慢性感染等。
• [1] Winters JD, Rudo1ph KS. Quadriceps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ffects gait and function in people wi th kneeosteoarthritis [J] ,Eur JApp1 Physio1, 2014,114 (2) : 273- 284.
MTrPs好发人群:
肌筋膜触发点的特征:

疼痛

牵涉痛
MTrPs病理生理
肌肉的慢性损伤遗传因素, 免疫
肌细胞后连接持续 去极化
形成
运动终极板收缩性 结节
静息下乙酰胆碱浓度
刺激
神经血管反应物质 释放 触发点疼痛
能量危机 (Energy Crises)
引起
传入神经
慢性持续肌节缩短 局部能量的消耗增加 局部血循坏的减少
致敏
局部缺血和低氧
刺激释放
神经血管反应物质
MTrPs及牵涉痛和顽固性牵涉痛的病理生 理
长期短缩肌节触发 点疼痛
致 敏 伤害性感受器 传入神经将疼痛信号
传 入 脊髓中枢疼痛信号
扩 散 邻近的脊髓节段
产生
骨骼肌周围筋膜的挛 妨碍 缩和增厚变硬
长期的中枢疼痛致敏
引起
牵涉痛
增高 扩大
肌肉牵涉功能
神经元的兴奋性 和神经元受体池 顽固性牵涉痛
膝痛的病因
外伤,劳损,退变相继发生,功 能受损,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的主要 病因
研究表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内压 增高,可导致膝关节休息时痛
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 风湿热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血友病 ➢ 大骨节病
膝关节疼痛类疾病: ➢ 损伤性 ➢ 炎症性 ➢ 退变性 ➢ 畸形性 ➢ 肿瘤
膝关节疼痛是骨科门诊最遇到的问题之一
膝关节的解刨图
伸膝肌群 ➢股四头肌 股直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运动膝关节的肌肉
运动膝关节的肌肉
屈肌肌群 ➢ 股二头肌 ➢ 半腱肌 ➢ 半膜肌 ➢ 腘绳肌
外旋肌群 ➢ 股二头肌
内旋肌群 ➢ 腘肌 ➢ 半膜肌 ➢ 半腱肌 ➢ 缝匠肌 ➢ 股薄肌 ➢ 腘绳肌
基于触发点思路的膝痛病诊断思路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骨骼肌内痉挛肌束的病因已被证实。这种痉挛条索会造成肌肉 起止点处应力集中,从而引发局部力学性疼痛,造成特发性的慢性膝关节疼痛。
➢依照这一理论,如果能找到并处理膝关节周围肌肉内的触发点,减轻肌肉内的高张 力,即能预防和治疗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程序
• [2] Huang QM, Ye G,Zhao ZY, et al. Myoelectrical activities andmuscle morphology within a rat mode1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induced by blunt trauma to vastus medialis [J].Aupunct Med, 2013, 31 (1) ; 65-73.
触发点,来回穿刺,要求引出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即局部肌肉跳动,只要有1-2 跳即可,或更多。 ➢针刺每2~3日1次,或1周1次,取决于患者的耐受程度。
牵伸疗法
➢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 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 挛缩 ➢ 调节肌张力 ➢ 缓解肌肉的紧张与疼痛 ➢ 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牵伸要点
➢在针刺治疗后对这些肌肉被动拉伸,每次20s,重复6次。也可用收缩放松拉伸的方 式进行。并教患者做自我拉伸锻炼,每日3~4次,每次每个动作1~2min,在家中 自行练习。

1940年,美国风湿内科医生简娜
特瑞娓(Jenet TraverII) 在脊椎推拿中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疼痛病人大多有结节。

1955年以此理论治愈时任参议员
肯尼迪总统,并出版了当时被称为“红
色圣经”的《肌筋膜疼痛和功能障碍:触
发点治疗手册》。
肌筋膜触发点(MTrps)
• MTrPs
是骨骼肌内能激惹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在此处可触摸一个痛性结节
膝后痛
膝外痛
膝关节 痛
膝内痛
膝前痛
肌筋膜理论:
疼痛部位
膝关节内侧痛 膝关节外侧痛 膝关节前侧痛 膝关节后侧痛
相关肌肉
股内侧肌,股薄肌,股直肌,缝匠肌,内收长肌和短肌 股外侧肌,阔筋膜张肌
股直肌,股内侧肌,内收长肌和短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腘肌,半腱肌,半膜肌,跖肌
MTrPs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有明确的压痛点、结节或拉紧带。 ➢病人能准确认知的疼痛点。 ➢特征性的远处牵涉痛。 ➢快速触诊或针刺痛点可引发局部颤搐,或远处牵涉痛。
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方法
针法:干针,湿针 理疗:冲击波,冷疗 牵伸:单纯牵伸,牵伸加激活 药物:营养类,非甾类,对因治疗类
膝痛病的康复治疗
• 休息 • 药物治疗 • 运动疗法 • 物理治疗 • 传统疗法,如针灸推拿 • 矫形器 • 手术治疗
肌筋膜理论
• 肌筋膜理论告诉我们,膝关节痛和关节周围的多个肌群有关,是因为膝关节周围肌 肉的肌力不平衡所致[1]
• 不平衡的周围肌力造成膝关节内的应力不均匀,可能造成关节内某一点的长期磨损。 •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可引起骨骼肌内肌束痉挛[2]。这种痉挛条索会造成肌肉起止点
处应力集中,从而引发局部力学性疼痛,造成特发性的慢性膝关节疼痛
➢终止针刺治疗后,嘱患者继续自我拉伸锻炼。拉伸的幅度以患者对可耐受肌肉拉紧 的酸痛为止,循序渐进逐渐增大
膝前、内侧痛拉伸肌肉
股四头肌的牵伸
缝匠肌拉伸
基于触发点思路的康复治疗方法
针刺疗法 运动疗法(牵伸疗法)
推拿疗法 物理治疗方法
与传统治疗方法不同,这些方法都是针对触发点来治疗
触发点标记
针刺疗法
针刺要点
➢选用直径0.35mm,长75 mm和45 mm的毫针或者刃针. ➢局部消毒标记点后,估计在肌腹内触发点深度,针刺上述各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操作时,用左手压住触发点上的皮肤,快速进皮可以避免皮肤刺痛,然后针尖直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