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级应急救护培训方案

合集下载

应急救护培训培训计划

应急救护培训培训计划

应急救护培训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应急救护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3.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快速地进行急救4. 提高应急救护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二、培训对象公司员工、学生、社会志愿者等三、培训内容1. 应急救护意识培训- 应急救护概念介绍- 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应急救护的职责和义务2. 基本急救知识培训- 基本人体生命体征的认识- 意识状态的判断和处理- 呼吸循环系统的急救处理- 外伤伤口处理- 骨折、扭伤的急救处理- 中毒和窒息的急救处理- 烧伤和灼伤的急救处理3. 实操技能培训- 呼吸循环系统复苏技能的实操- 颈椎损伤急救处理的实操- 骨折扭伤固定处理的实操- 创口包扎处理的实操- 盲人扶植技巧的训练4. 应急救护演练- 突发事故模拟演练- 疑似中毒急救演练- 自然灾害后的紧急救援演练-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演练五、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 采用讲授、图片展示、互动提问等形式,让学员全面了解应急救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理论课程可以用PPT展示和视频教学的方式2. 实操课程- 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导师现场指导学员进行实操操作3. 演练课程- 设计突发事故模拟、疑似中毒演练等情境,让学员在实际场景中进行应急救护演练六、培训周期根据目标需求和学员基础,通常为2-3天的集中培训七、培训地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室内或户外场地进行培训八、培训评估和考核1. 培训期末进行应急救护技能考核2. 考核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和演练成绩九、培训师资1. 选择具有丰富救护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应急救护专家担任培训讲师2. 培训讲师需要具备理论和实操操作技能十、培训材料1. 电子PPT教学资料2. 模拟演练器材3. 实操器材:包扎器材、急救箱、急救人工模型等十一、培训后续跟进1. 培训结束后可发放培训证书或认证,鼓励学员持续学习和实践2. 培训结束后可定期举办复训或演练活动,巩固学员应急救护能力结束语应急救护培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培训,可以使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初中急救知识培训方案

初中急救知识培训方案

初中急救知识培训方案介绍本急救知识培训方案旨在为初中学生提供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内容与计划第一阶段:理论研究- 急救概述:介绍急救的重要性,急救的基本原则。

- 常见急症处理:包括心脏骤停、呼吸困难、骨折、烧伤等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

- 预防与应对突发情况:教授学生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行动。

- 紧急救护器材与用法:介绍常见的急救器材和其正确使用方法。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 呼叫急救指导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并能够向医疗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

- 心肺复苏术(CPR):教授学生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创伤处理:培训学生基本的创伤处理方法,如止血和包扎。

- 烧伤处理:教授学生正确应对烧伤情况,包括冷水冲洗和覆盖敷料等处理方法。

第三阶段:模拟演练- 情景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 团队合作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演练,培养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协作和配合能力。

培训成果与考核学生将参与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估。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经过培训和评估后,合格的学生将获得急救知识培训证书。

总结通过本急救知识培训方案,初中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这将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益,也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校园环境。

初级急救员培训计划

初级急救员培训计划

初级急救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急救员培训旨在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各种突发伤病情况的能力,提高学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将生命拯救的理念贯穿于急救工作中,做到知识系统,应对果断,使用合理,具备初残伤病处置结合包扎等医疗护理技术的技能。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普通群众和急救员基础组成员。

三、培训内容1. 心脏按压和呼吸急救法2. 抢救失血伤员3. 烧伤伤员抢救4. 浮肿伤员急救5. 骨折伤员急救6. 中暑伤员急救7. 休克伤员急救8. 麻醉过量伤员急救9. 口腔出血伤员急救四、培训安排1. 总体安排:开设5天的培训课程,每天安排8小时的培训时间,包括理论教学和现场操作。

2. 具体安排:第一天:心脏按压和呼吸急救法的理论知识学习,实地操作练习第二天:抢救失血伤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实地操作练习第三天:烧伤伤员抢救的理论知识学习,实地操作练习第四天:食物中毒伤员急救的理论知识学习,实地操作练习第五天:复习总结,进行模拟考核五、培训教材1. 《心脏按压和呼吸急救法》2. 《抢救失血伤员的方法》3. 《烧伤伤员抢救指南》4. 《食物中毒伤员急救手册》六、培训师资1. 全国急救员协会专业教练团队,人员经验丰富2. 医院急救专家担任指导七、培训后续1. 结业考试:结业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地操作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

2. 培训合格者可申请参加急救员考试,并经过考核取得急救员执照。

八、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学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各种突发伤病情况的能力,提高学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将生命拯救的理念贯穿于急救工作中。

为社会培养一批合格的急救员,提高社会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能力。

以上是初级急救员培训计划的详细安排,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急救员,为社会和公众的健康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应急救护培训计划和大纲

应急救护培训计划和大纲

应急救护培训计划和大纲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提升学员的应急救护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突发意外和急救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各类社会群体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教师、家长、企业员工等。

三、培训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 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 掌握急救原则和基本流程- 学习体内循环、呼吸和心肺复苏等基本生命支持技能- 了解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意外伤害急救技能- 创口包扎和血管注射止血- 骨折固定和扭伤处理- 烧伤、中暑、低温病等应急处理方法-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技能-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技能3. 实际案例演练- 利用模拟器材进行实际场景模拟演练- 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组演练,加强学员的实战能力- 模拟突发意外情况,让学员进行紧急处置,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提升学员的急救理论基础- 利用多媒体讲解,辅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2. 实践操作- 利用模拟器材进行急救操作的实际演练- 模拟真实案例,进行场景演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享- 邀请专业急救人员进行案例分享,让学员了解真实急救过程和技巧- 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加深对急救的理解和认识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一般可分为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两种形式。

培训地点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进行。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考核- 利用考试、演练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其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估2. 培训反馈- 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 收集学员在实际情况中使用急救技能的案例和反馈,以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七、培训师资1. 主讲教师- 应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和急救经验- 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和沟通能力- 对学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辅导2. 助教人员- 协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辅助工作- 协助组织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演练和案例分享八、培训费用具体费用可根据课程时长、培训形式等因素进行定制,可根据不同群体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应急救护教学培训计划

应急救护教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本培训计划的目的旨在提高培训对象的急救救护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突发意外事故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救护,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对象为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也可以适当扩展至其他有急救救护需求的群体。

三、培训内容及方式1. 急救基础知识介绍(1)急救的原则和目标(2)心肺复苏技术(3)创口及外伤的处理(4)烧伤处理(5)中暑、中毒、窒息等其他紧急情况的处理2. 急救设备的使用(1)常见的急救设备及使用方法(2)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3. 实地演练通过实地演练,让培训对象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应对突发意外事故的能力。

4. 急救救护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培训对象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急救救护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培训时间:2天四、培训计划第一天上午:急救基础知识介绍第二天上午:实地演练下午:急救救护案例分析五、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图文并茂的演示,让培训对象掌握急救基础知识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地操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让培训对象进行实地操作,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培训对象对急救救护的认识和理解。

六、培训评估1. 书面考核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书面考核,测试培训对象对急救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实地操作在急救设备的使用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方面进行实地操作考核,检验培训对象的实际应用水平。

3. 急救情况模拟考核模拟突发意外事故,考核培训对象应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

七、培训材料及设备1. 课件资料准备有关急救基础知识和急救设备使用的课件资料,进行理论授课。

2. 急救设备准备AED、急救箱、人像模型等急救设备,供实地操作使用。

3. 模拟考核设备八、培训师资培训师资应具备相关医疗背景和丰富的急救救护经验,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指导和培训。

九、培训后续培训结束后,可以定期进行急救知识的复习和技能的巩固,也可以在企业内部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意外事故的能力。

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精选4篇)

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精选4篇)

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精选4篇)1. 标题: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培训目标:1)提高学员对急救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2)培养学员的应急救护意识和处理能力;3)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1)实施基本生命支持(BLS):学习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常规急救操作;2)处理外伤情况:如骨折、创伤、出血等,学习合理包扎、止血等技能;3)急性疾病处理: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学习早期发现、急救及转运原则;4)心理危机处理:学习对受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5)实操演练:进行模拟急救情况的实地演练,提高学员应对实际紧急情况的能力。

培训方式:1)理论讲座:邀请专业急救教师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2)技能培训:设置实验室,由专业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3)实地演练:邀请急救团队组织实际急救场景的模拟演练;4)参观参访:组织学员参观当地医疗机构,了解急救设备和医疗资源情况。

培训时间:1)每周末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为期3个月;2)每次培训时间为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学员的工作日程进行安排。

培训评估:1)定期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2)评估反馈:对学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提供改进建议;3)结业证书:凡完成课程要求并通过考核者,颁发应急救护培训结业证书。

2. 标题: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培训目标:1)提高学员对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处理能力;2)提高学员对急救设备和医学资源的了解程度;3)增强学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培训内容:1)常见急救知识:包括中风、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常见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知识;2)常规急救操作:如心肺复苏、止血绑扎、呼吸道碎片清理等操作技巧;3)急救设备与药品使用:了解急救箱中常见设备和药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4)团队合作演练:通过模拟案例进行团队应急救护演练,提升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

培训方式:1)理论讲座:邀请急救专家进行常见急救知识和操作技巧的讲解;2)案例分析:组织学员进行数据分析和病例讨论,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操训练:设置实验室,由经验丰富的急救护士指导学员进行操作训练;4)模拟演习:组织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提高学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应急救护培训方案

应急救护培训方案

应急救护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和背景近年来,突发意外事件频繁发生,人们对应急救护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保障生命安全,本文推出应急救护培训方案。

二、培训内容1. 心肺复苏(CPR)的基本知识与操作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能够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维持心脏和呼吸的功能。

学员将通过观看相关演示视频,并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

2. 创伤急救创伤是常见的突发事件,学员将学习如何处理出血、骨折、烧伤等常见创伤情况。

课程将包括正确包扎、止血以及骨折的固定方法等。

3. 中毒与饮食安全中毒事件是意外伤害的一种常见形式。

学员将学习如何应对中毒事件,了解不同种类毒物的特征、中毒症状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此外,还将介绍饮食安全知识,以防范中毒事故的发生。

4. 常见突发情况的急救处理本部分将包括中暑、溺水、烫伤等一系列常见突发情况的急救处理方法。

学员将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学员情况,将安排两个阶段的培训。

每个阶段为五天,每天上课时间为4小时。

培训时间可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2. 培训地点培训将在市民活动中心举行,场地宽敞、设备齐全,能够满足培训的需要。

同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适宜的培训场地。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为了提高学员对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利用教授理论课程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员将通过学习教材以及观看相关视频来掌握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急救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

学员将进行模拟演练,学会实际操作手法。

培训中将使用模拟器材料,为学员提供真实的应急救护环境。

五、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针对每个学习阶段,将设立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

通过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对学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

2. 发放证书培训合格的学员将获得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证书,承认他们具备一定的应急救护能力。

六、培训师资和保障措施1. 培训师资本培训方案将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作为培训讲师,他们将具备丰富的应急救护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应急救护队培训计划内容

应急救护队培训计划内容

应急救护队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目的应急救护队是一支重要的应急救援力量,其成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救援技能和知识。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应急救护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应急救援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二、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1. 急救知识培训(2 天)(1)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学员将学习急救人员在发生心跳骤停时的急救操作流程,包括按压、呼吸、除颤等操作技能。

(2)外伤处理技能培训- 学员将学习常见外伤的包扎和处理技能,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操作。

(3)突发事件应对技能培训- 学员将学习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技能,包括自救、互救、逃生等技能。

2. 应急救援演练(1 天)(1)实际场景演练- 学员将在模拟真实场景的环境中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包括车祸伤员救援、火灾逃生等。

(2)紧急救护培训- 学员将接受全面的急救培训,包括心肺复苏、大面积烧伤处理、窒息窒息等。

3. 知识考核及评估(半天)(1)理论知识考核- 对学员接受的急救知识进行考核,包括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外伤处理技能等。

(2)实际操作评估- 对学员在实际应急救援中的操作进行模拟评估,包括伤员救援的操作技能等。

三、培训方法1. 理论知识讲解- 通过教官的讲解和示范,学员了解应急救援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技能操作训练- 通过模拟训练,学员将接受心肺复苏、伤员处理等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

3. 实战演练- 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学员的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培训师资1. 急救专家- 负责急救知识的讲解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2. 应急救援专家- 负责实战演练的指导和实际操作评估。

3. 医学教育专家- 负责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及评估。

五、培训成果通过本次培训,应急救护队成员将达到以下成果:1. 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进行基本的心肺复苏、外伤处理等应急救援操作。

2. 熟悉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应急救护培训方案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一、蒸汽烫伤的应急治疗(方法、药物)二、机械伤害(手/脚骨折、手/腿外伤)应急救援,防止二次伤害及出血过多三、中暑应对措施四、触电急救五、止血包扎培训六、被蛇咬应急救护七、晕倒(非中暑,如心脏病等)八、心肺复苏方法应急救护培训内容:一、蒸汽烫伤的应急治疗(方法、药物)日常生活中,皮肤烫伤屡见不鲜,尤其夏天,如热水瓶的爆破或被打翻,冲开水时彼此相撞,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导致沸水烫伤,或孩子在洗澡时误入未竞温的热水浴盆;最厉害的是在高压锅烧煮米粥或绿豆汤时因汽阀失灵而造成严重的面部蒸汽烫伤。

在工厂车间意外事件中,也可引起蒸汽烫伤。

万一发生这些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

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

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

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

一般水温约20℃左右即可。

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

如果烫伤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

面部等不能冲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

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然后薄薄地涂些蓝油烃、京万红、湿润烧伤膏、绿药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以防止起水泡。

但面部只能暴露,不必包扎。

如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针筒抽吸或剪个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则用消毒棉球拭干,以保持干燥,不能使水液积聚成块。

如烫伤1~2个手指也可用简单的方法——浸入酱油内,即用一小杯酱油将手指侵入,约半小时即可止痛,且不起水泡。

烫伤后切忌用紫药水或红汞涂搽,以免影响观察伤后创面的变化。

大面积或严重的烫伤经家庭一般紧急护理后应立即送医院。

二、机械伤害(手/脚骨折、手/腿外伤)应急救援,防止二次伤害及出血过多骨折——由于外界暴力等原因的作用,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外伤性骨折,主要表现:疼痛、肿胀、畸形、骨擦音及骨摩擦感。

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脊柱骨折伤员一定要用木板搬运,不能用帆布等软担架搬运,防止脊髓损伤加重,且尽量减少颠簸对骨髓造成的损伤;怀疑有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时,不应让伤员尝试行走,以免加重损伤;看护骨折患者的家人可以考虑协助医生用木板、竹板等硬物将患者受伤肢体托起来,如有条件找到冰块、冷水则可实施“冷敷”,防止其骨折部位肿胀加剧;发现地震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方法,要清除掉患者口鼻腔中的污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转交给专业医疗人员;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因为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伤,不宜遭遇动荡;对于开放伤快速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物品包扎、止血。

地震造成开放伤口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应尽快送医院彻底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骨折伤首先要止血“对于骨折伤抢救,首要就是止血,因为人体骨髓中充满了血液,骨质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骨质出血时,血管裂口不像软组织那样会自动收缩变小,所以骨折出血量会比较大。

而当患者发生闭合性骨折时,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实际上血液已淤积在断骨的周围;而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出血量会更多。

“大量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骨折患者无论自救还是他救,第一步就是查看有无出血然后止血。

其次在抢救、搬运过程中应注意固定以防止二次损伤。

建议骨折患者尽量到正规医院治疗,要折片查骨折复位后,对线对位是否良好。

骨折搬运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专家表示,骨折患者经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等方法后大多可以逐渐恢复,但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应严密关注病情,一旦发现骨折部位皮肤由红变紫或起水疱、活动时疼痛突然明显加剧或感到麻木无痛感时,要马上找专业医疗人员,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三、中暑应对措施高温是发生中暑的根本原因,湿度大的环境,也更易发生中暑。

体内热量不断产生,散热困难,外界高温又作用人体,体内热量越积越多,身体无法调节,最后引起中暑。

1、一般急救迅速把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安静平卧休息,并解开衣扣或脱去衣服。

轻者饮淡盐水或淡茶水,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

体温升高者用凉水擦洗全身,水的温度要逐步降低,在头部、腋窝、大腿根部可用冷水或者冰袋敷之,以加速散热严重中暑经降温处理后,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拨打“120”急救电话,以获得专业抢救。

2、野外中暑紧急处理:高温影响下,体内热积蓄过多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致生命活动受到危害的一种急症。

人体能维持体温37℃左右,是由于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和运动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皮肤表面、呼吸和出汗等途径所散失的热量,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达到平衡。

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且湿度过大时,蒸发散热受阻,大量热积蓄,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引起中暑。

野外作业者、过度疲劳者、久病者、老年人以及产妇等均属易中暑者。

轻度中暑时表现为精神恍惚、疲乏无力、头昏、心慌、大汗、恶心、体温超过37.5℃等症状。

有这些症状的人,如及时离开高温环境,一般休息3~4小时后可以恢复。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

1、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2、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

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3、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4、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

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5、中暑的预防:在烈日下工作,行军应戴草帽或遮阳帽;高龄、体弱、产妇不宜在高温、高湿的室内逗留;高温作业人员应及时补充淡盐水及营养。

四、触电急救现场急救原则:(一)迅速切断电源,闭关电闸,或用干木棒、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电线挑开,电源不明时,切忌直接用手接触患者。

(二)在浴室或潮湿地方,救护人员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三)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一般进行半小时以上,有条件尽早在现场使用AED仪器;(四)紧急呼救,拨打“120”电话以获得专业人员救助;(五)持续在现场进行CPR救护,直到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六)烧伤病人局部应就地取材进行创面简易包扎,再送医院抢救。

五、止血包扎培训压:当手出血时用手按住出血区。

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使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

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在血动脉近端附近的骨头上,阻断运血来源,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后者需要培训才能学会。

包: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

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

先扎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

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摩擦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

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处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方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

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在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造成破伤风或气性坏疽。

所以除非必要时,尽量不要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于手术时,用以控制液体出血是有效的,但可能造成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注意事项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3分钟六、被蛇咬应急救护毒蛇咬伤的急救被毒蛇咬伤后,首先要判断蛇是否有毒,毒蛇与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是:毒蛇的牙痕为单排,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

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1.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兔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在安静的状态下,将病人迅速护送医院。

2.绑扎伤肢:立即用止血带或橡胶带、随身所带绳、带等在肢体被咬伤的上方扎紧,结扎紧度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准(成人一般将止血带压力保持在13.3Kpa左右);结扎时应留一较长的活的结头,便于解开,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

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3.扩创排毒:缠扎止血带后,可用手指直接在咬伤处挤出毒液,在紧急情况时可用口吸吮(口应无破损或龋齿,以免吸吮者中毒),边吸边吐,再以清水、盐水或酒漱口。

首先吸毒至少0.5~1小时,重症或肿胀未消退前,作十字形切开后再吸引,以后可将患肢浸在2%冷盐水中,自上而下用手指不断挤压20—30分钟。

咬伤后超过24小时,一般不再排毒,如伤口周围肿胀明显,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3~6厘米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人2厘米,如手足部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

4.蛇药:为中草药制成的成药,可供口服和外敷,亦有针剂。

其中蛇药、蛇伤解毒片及注射液、蛇药酒等,对多种毒蛇的咬伤有显著的解毒作用。

这些药物在旅行前应选购备用。

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和预防毒蛇一般头大颈细,头呈三角形,尾短而突然变细,体表花纹比较鲜艳。

无毒蛇一般头呈钝园形,颈不细,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

毒蛇与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是:毒蛇的牙痕为单排,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

预防:打草惊蛇,把蛇赶走。

在山林地带宿营时,睡前和起床后,应检查有无蛇潜入。

不要随便在草丛和蛇可能栖息的场所坐卧,禁止用手伸入鼠洞和树洞内。

进人山区、树林、草丛地带应穿好鞋袜,扎紧裤腿。

遇见毒蛇,应远道绕过;若被蛇追逐时,应向上坡跑,或忽左忽右的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七、晕倒(非中暑,如心脏病等)它主要是一时性大脑缺血而致瞬间知觉丧失,发生往往与体位突然改变有关。

晕厥必须与昏迷区别开来,如经常发生晕厥则应去医院寻找病因,临床以体位性晕厥最常见。

首先要了解心脏病发作的症状有哪些:胸前压迫样疼痛并可能放射到双臂颈及下颌;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焦虑恐惧;眩晕;恶心呕吐;大汗;口唇甲床苍白或紫绀;皮肤苍白青紫及意识丧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