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炉炼铁现状趋势方向 周渝生
国内外转底炉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转底炉技术的建议

一、国内外转底炉技术的发展过程简介
1、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简介
转底炉炼铁工艺是非高炉炼铁工艺的一种,从1978年加拿大国际镍集团 (Inco,Ltd)建成第一座转底炉以来,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它从美国发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先在日 本推广、后在中国得到发展。
转底炉法以其原料适应性强和操作工艺的灵活性等优点,引起冶金界的高度重视。 但由于原料加工方法条件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同,转底炉直接还原炼铁分为 Inmetco法、DRYIRON法, FASTMET法和ITKM3等不同工艺路线。
国内外转底炉的发展趋势及 我国发展转底炉技术的建议
周渝生 齐渊洪 严定鎏 洪益成
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钢研晟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41106
目录
一、国内外转底炉技术的发展过程简介 二、国内外转底炉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发展转底炉技术的背景 四、对我国发展转底炉技术的建议
项目
单位
原料 铁精矿粉 还原煤 皂土 有机粘结剂 小计 能源 电 天然气 氮气 水 小计 其他 消耗品 维修与备件
kg kg kg kg
kwh m3(STP) m3(STP) t
美元 美元
消耗量 单位
1335 410 5 5
65 60 10 0.30
国内外转底炉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转底炉技术的建议 PPT课件

2020/3Βιβλιοθήκη 317一、国内外转底炉技术的发展过程简介
2、国内外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简介
2020/3/31
8
一、国内外转底炉技术的发展过程简介
2、国内外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简介
• Inmetco流程的最突出特点是使用冷固结含碳球团。可使用 矿粉或冶金废料作为含铁原料,焦粉或煤作为内配还原剂。 将原燃料混匀磨细,制作成冷固结球团,然后将冷固结球团 连续加入转体炉,在炉盘上均匀布上一层厚度约为球团矿直 径3倍的炉料。
2020/3/31
2
一、国内外转底炉技术的发展过程简介
1、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简介
转底炉炼铁工艺是非高炉炼铁工艺的一种,从1978年加拿大国际镍集团 (Inco,Ltd)建成第一座转底炉以来,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它从美国发源、先在日 本推广、后在中国得到发展。
转底炉法以其原料适应性强和操作工艺的灵活性等优点,引起冶金界的高度重视。 但由于原料加工方法条件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同,转底炉直接还原炼铁分为 Inmetco法、DRYIRON法, FASTMET法和ITKM3等不同工艺路线。
属化球团经过冷却区后被排出炉外冷却,部分再氧化金属化率降低一些。煤气燃烧
及反应生成的烟气沿着与炉料转动相反的方向流动,最后流入废气净化处理及余热 回收系统。
装料 区
900~1100 ℃
预热区
烟气流动方向 1200~1400℃
还原区
1100~900℃
烧嘴
冷却区
排料区
转底炉炉底转动方向
2020/3/31
2020/3/31
9
一、国内外转底炉技术的发展过程简介
⑵. 干铁法
GLOBA公司(原MR&E公司)在1960年是米德兰-罗斯的快速加热工艺的技 术开发部门,1985年成为独立公司。曾经为美国Ameristeel公司的电炉粉 尘处理系统以及美国Rouge Steel公司综合钢铁厂的粉尘和污泥处理系统提 供DRYIRON法的相关设备,具备丰富的应用实绩。GLOBA公司开发的干铁法 有两项专利技术:用废糖浆作为粘结剂,利用氧化铁粉与碳粉混合物成型 的干压块方式对辊压球机压成球团后直接装入转底炉,取消了球团的烘干 程序;采用特殊的震动传送装置的炉料装入方法。可以得到金属化率大于 90%的DRI。 是一种较理想的煤基直接还原工艺。 该工艺过程中在转底炉 内的高温作用与短暂的停留时间(约10min),其操作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而且设备的操作控制非常容易。考虑到上述炼铁厂粉尘和污泥处理以及还 原铁生产的需要,新日铁钢铁事业部于1999年从美国MR&E公司引进转底炉 DRYIRON法,并且争取到代理推销资格。 这是日本FASTMET法发展的基础。
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高炉炼铁技术是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保证金属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技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随着金属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保证金属铁质量、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了金属铁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添加剂和冶炼工艺的改进,使高炉炼铁工艺取得重大进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铁素体组成,同时也能够改善铁水的流动性,有利于铁块的全面成型。
此外,利用新型炉料和改进的热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铁水的含氧量,提高铁液的液相容量,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铁。
其次,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还大大提高了铁的产量。
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存在着大量的炉料损失,限制了铁的产量。
随着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炉料损失大大减少,产量得到提高。
通过对炼铁工艺及其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获得合理的炉料计算和分配,进而有效提高铁的产量。
此外,结合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可以使高炉炼铁效率更高,产量更大。
最后,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不仅缩短了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而且可以减少能耗消耗和废气排放,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改善炼铁终端的工作环境,为炼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以上是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概述,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以下几点:继续提高高炉炼铁质量和产量,推广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炼铁工艺,合理设计炉料配比,提高炼铁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改善炼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未来,相信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将取得更好的发展,为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托。
铸造高炉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铸造高炉中心

铸造高炉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一、全国铸造高炉工程技术中心的成立2012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2012年第6号公告”;正式公布了符合“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的145家生产铸造用生铁企业名单..依照工信部“2012年第6号公告”的精神;为了进一步强化生铁行业自律;更大力度地规范铸造用生铁的生产环节和生产销售秩序;建立常态化的铸造用生铁企业运营服务保障体系;中国铸造协会于2012年2月2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铸造协会铸造生铁分会”;同时;中国铸造协会授予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为“全国铸造高炉工程技术中心”..铸造高炉工程技术中心是全国唯一一家为铸造用生铁企业高炉服务的单位;为铸造高炉的产业升级;提高高炉装备配套水平、经济技术指标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负责铸造企业高炉发展规划及技术进步、新建及技术改造工程的设计、设备供货、总承包;并协助中国铸造协会完成铸造用生铁企业动态调整的认证工作..全国铸造高炉工程技术中心是中国铸造协会的工程技术机构;机构设在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并依托其开展工作..该中心同时接受中国铸造协会领导..二、全国铸造高炉现状目前通过工信部认定的铸造用生铁企业总共145家、193座高炉;其中高炉容积100-200m3为76座;200-300m3为68座;300-400m3为38座;400-450m3为11座;平均炉容为221m3;最大炉容为450m3;最小炉容为108m3..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炼钢高炉有着飞跃式的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大量先进的技术、设备、材料不断的脱颖而出、得以广泛的应用..反观铸造高炉由生产规模、资金投入等种种原因;高炉的装备水平、技术经济指标、铸造生铁质量、环保排放、能源利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铸造高炉新建、大修基本上是沿用旧图或私下找图施工;这些图纸代表不了现代的先进技术;有些图纸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技术水平..铸造高炉的技术、装备水平也因此止步不前..铸造高炉中心汇集当今炼钢高炉的先进技术;又针对铸造高炉做出了专门的研究;依托铸造高炉产业联盟;为铸造高炉提供当今最先进、实用的设备和技术保障;针对不同企业;有针对性的做出最佳问题解决方案..提供综合众多企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最终提升铸造高炉的技术装备水平..三、全国铸造高炉发展方向铸造高炉中心针对目前铸造高炉实际现状;提出今后发展方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修正..1、今后铸造高炉新建、大修工程应采用“量体裁衣”的设计、抛弃沿用旧图进行的翻建的模式..铸造高炉新建、大修是一个系统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生产的实践及技术进步;人们对铸造高炉的认识不断提高;只有把以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设计中加以修正;把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设计中加以应用;使得铸造高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铸造高炉各项操作指标不断提高;使得工程投入有增值的回报..2、加大对环保设施的重视;环境保护是企业的生命线严格遵守各项环境保护要求、符合各项环保指标是企业生存基准;铸造高炉尽管炉容普遍偏小;但环保设施是必须要设置;各项环保指标是必须要满足的..对于铸造高炉;以下环保措施要充分考虑:2.1矿槽、出铁场要设置布袋除尘;以满足大气排放标准..除尘器风机的噪音要充分考虑防护..2.2矿槽槽上采用全封闭结构;避免扬尘;槽上设置移动除尘设施..2.3槽下采用封闭式振动筛;所有落料点要设置除尘;建议槽下考虑全封闭形式..2.4炉顶料车翻车处设置除尘;并入出铁场除尘系统..2.5在铁口、铁水罐位设置除尘;出铁场优先考虑全封闭结构;出铁场屋面设置除尘..3、积极推广无料钟炉顶设备;提高高炉生产水平目前部分铸造高炉还在采用钟式炉顶;相对于现代广泛使用的无料钟炉顶;钟式炉顶存在布料方式简单、炉顶压力低、料钟磨损严重、设备作业率低等缺点;不利于高炉生产操作..在今后新建、改造的铸造高炉工程中;炉顶设备优选采用无料钟炉顶..此外;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优势;尽早开发出小型无料钟炉顶..4、采用先进的高炉本体设计理念;延长高炉寿命目前一些铸造高炉炉体技术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水平;这就造成高炉本体寿命短;生产指标低;反复的炉体大修;浪费了企业的大量资金..今后新建、改造的高炉本体需要考虑以下内容:4.1高炉炉底冷却采用水冷方式..4.2炉底、炉缸采用耐铁水侵蚀的微孔碳砖;淘汰自焙碳砖..碳砖的砌筑要等距平行冷却壁;避免三角缝的出现;合理布置高炉本体耐材..4.3高炉本体采用冷却壁全覆盖方式;采用水冷炉喉缸砖..单水管冷却壁水管由上下布管改为水平布管;避免试下水管弯头处出现气阻、及污物堆积;确保冷却水流向符合“步步高”的原则..4.4取消支梁水箱、空体冷却板;用新式冷却板..4.5完善高炉炉底、炉缸的温度检测;采用炉顶红外摄像;确保高炉安全生产..5、使用利于生产的出铁场技术以下出铁场技术在今后高炉新建、大修中要加以推广:5.1完善的出铁场除尘见2.5..5.2采用无填沙式出铁场..传统出铁场是在混凝土模板上面填充厚厚河沙、河沙上满铺耐火砖..其工程量大、荷载大、工程造价高..无填沙式出铁场将混凝土模板面直接设计到耐火砖标高;相应使得工程量、荷载、工程造价得以降低..5.3对于现有干式主沟;可以改造成双撇渣器;以提高主沟使用寿命..5.4积极推广储铁式主沟;降低主沟耐材消耗;有利于渣铁分离..5.5有条件的企业;在新建、改造高炉中;可以考虑双铁口、双出铁场;以提高生产效率..6、积极推广顶燃格子砖热风炉目前球式热风炉在铸造高炉上广为使用;但蓄热球大约2年就需要更换;造成生产成本偏高、材料的浪费..顶燃格子砖热风炉具有风温高、占地小、结构合理;特别是其两代高炉炉役的使用寿命;值得在铸造高炉上加以推广..此外有利于提高热风温度的煤气、助燃空气双预热工艺也应加以推广使用..7、普及喷煤设施煤粉喷吹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焦比;最终降低生产成本..在不富氧的情况下;一般可喷吹100kg煤/吨铁;按照目前价格计算;可降低成本80元/吨铁..以年产30万吨产能的高炉计算;所上喷煤设施不到半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8、使用冷水冲渣底滤法工艺目前铸造高炉普遍采用水冲渣工艺;渣水分离主要采用沉淀法;采用抓斗从沉淀池水中抓渣..这种工艺由于没有过滤设施;冲渣水中含水渣;对管道、阀门、水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沉淀池在冬季产生大量水蒸气;不利于安全生产;从沉淀池水中抓出的水渣;带有大量水;随着水渣运输;渣水四溢;污染环境;整个系统补充水量大..冷水冲渣底滤法工艺采用自来水厂的砂滤工艺;过滤后的水质与自来水相仿;没有水渣;对管道、阀门介乎没有磨损;过滤池由于是无水过滤;只有水渣进入过滤池处产生少量蒸汽;从过滤池中抓出的水渣是饱和含水;没有水外溢;不会污染环境;补充水量也相应减少..此外;冷水冲渣底滤法工艺的过滤水在冬季可以作为采暖用水;目前国内一起钢铁企业已经开始使用..9、积极采用TRT技术目前煤气干法除尘已经广泛使用;除尘后的高温、高压煤气应配套设置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即TRT;对于小型高炉;也可考虑2座高炉共用一套TRT装置..按照目前生产实践;TRT发电可达到30-40kW.h/tFe..10、新建高炉优先考虑BPRT技术煤气透平与电机同轴驱动的高炉鼓风能量回收成套机组即BPR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工艺;采用BPRT工艺;可以节省高炉鼓风机电机40%的功率;较TRT而言;能效高、占地小、投资低;在今后新建高炉中要优先考虑..11、适当建设水渣微粉设施以前;钢铁企业一直将水渣当做初级原料外卖给水泥厂;再回购水泥..近年来;钢铁企业纷纷自建水渣微粉设施;钢铁企业较水泥厂而言有富裕的煤气燃烧来干燥水渣;生产出的微粉是成品;可直接进入搅拌站使用;减少了水渣外运、水泥回运的运输环节;提高了钢铁企业产品的附加值..12、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优势一个企业在新建、改造高炉时;所有的设备、材料、施工均需要外委;由于工程的时间间断性;一般企业很难以合理的价格完成设备、材料、施工的委托..产业联盟的建设;使得145家铸造生铁企业的高炉设备、材料、施工在一个更专业的平台上完成;而产业联盟的准入制;确保企业实施的工程质量、成本、售后有了保证..也为铸造高炉设备、材料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四、结束语全国铸造高炉工程技术中心在中国铸造协会的领导下;积极配合铸造炼铁分会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竭诚为铸造生铁企业服好务;以实现不断提升铸造高炉的技术装备水平;为我国铸造生铁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铸造协会全国铸造高炉工程技术中心2012年9月25日。
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有色金属冶炼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领域,涉及多种金属的提取和加工。
本文将对目前有色金属冶炼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产品、主要产区、需求和供应情况等方面。
市场规模有色金属冶炼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已超过5%。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以及能源领域的需求增长。
主要产品有色金属冶炼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铝、铜、镍、锌、锡等。
其中,铝和铜是最主要的有色金属产品。
它们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电力、交通等行业。
主要产区目前,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产区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国家。
其中,中国是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国家,占据着全球市场的相当大的份额。
需求和供应情况有色金属冶炼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力等行业。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然而,目前有色金属冶炼市场面临着一些供应压力。
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瓶颈以及环境保护压力等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未来趋势未来,有色金属冶炼市场将面临新的趋势和挑战。
一方面,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对铝、锂等有色金属的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环境政策的不断升级将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
因此,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低碳冶炼技术的应用,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结论有色金属冶炼市场的现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产品包括铝、铜等。
目前主要产区位于亚洲、美洲和欧洲,中国是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国家。
然而,该市场面临着供应压力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挑战。
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环境政策的升级,该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和变革。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适应未来市场需求。
COREX熔融还原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COREX熔融还原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武海龙摘要:高炉炼铁技术发展至今以达到了顶峰,且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一场炼铁革命正在悄然进行。
本文介绍了熔融炼铁技术中的COREX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对COREX工艺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炉;熔融还原;COREX;能耗Development Actualities and Prospect of theCOREX Smelting ReductionWU Hailong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ron - making technique for non - blast furnace is closely summit, but exposes a lot of problems, The revolution in iron - making technique are going along stealthi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melting reduction of COREX process,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The future of the COREX process was prospected.Key words:blast furnace ; smelting reduction; COREX; energy consumption人类炼铁技术已从古老的块炼铁发展至当今空前成熟的高炉炼铁, 其生产效率已近顶峰。
消耗的下降,高炉自身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主要有【1】: 一是烧结矿、球团矿和焦炭的生产,以及这些原、燃料在满足大高炉的生产中, 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水及粉尘污染; 二是主焦煤在高炉生产中耗用太多, 而世界普遍存在其储量比例较少的问题, 这势必给高炉的后续发展带来危机感;三是高炉规模大会导致铁、烧、焦生产设备庞大、复杂, 生产流程过长, 则增加了投资、降低了竞争力。
中国新形势下非高炉炼铁的技术发展

C over Report封面报道中国新形势下非高炉炼铁的技术发展张文来(唐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在中国当前的冶金新形势下,近些年非高炉炼铁技术在中国得到了较快发展。
非高炉炼铁技术是中国当前较为重要的一项科学技术。
非高炉炼铁技术是除开高炉技术外,不使用焦炭等各种工艺炼铁技术的统称,根据相应产品的形态,非高炉炼铁技术可以分为直接还原炼铁技术和熔融还原炼铁技术。
非高炉炼铁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具体来讲其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同时投资低、生产成本低,因此能够满足当前炼铁技术发展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新形势;非高炉炼铁;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3-0001-3收稿日期:2019-03作者简介:张文来,男,生于1968年,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钢铁冶金。
众所周知,我国钢铁工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使用的是高炉炼铁工艺技术,但是高炉炼铁工艺技术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个特征表现为它必须要使用储量有限的炼焦煤为主要燃料,且需要以一定粒径的块状铁矿石进行炼铁工作,所以也就造成了能源、环境、投资等多方面的困扰。
然而在新形势下,炼铁工艺应当更加符合时代发展下对节约能源提出的要求,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炼铁技术水平,同时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1 关于非高炉炼铁工艺技术的总体分析在非高炉炼铁工艺技术当中,其中具有两种最为重要的炼铁思路,其分别是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这两种非高炉炼铁工艺技术具有较多的优势所在,所以整体上的发展空间较大。
直接还原炼铁技术还分为气基和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气基直接还原技术在炼铁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气基竖炉法、气基流化床法,它还可以利用天然气经裂化产出的H 2和co 作为还原剂,并且在竖炉当中将已有的铁矿石在固态温度下直接还原成海绵铁,当前所应用的方法主要有Midrex 和HYL 法两种。
COREX的发展历程及未来

COREX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摘要:主要COREX工艺的发展历程及其工艺流程,对COREX工艺的副产物在未来的利用。
关键词:COREX 发展历程COREX的工艺流程COREX工艺的产物利用根据炼铁设备的不同可分为高炉炼铁和非高炉炼铁。
高炉炼铁的主要燃料和还原原料是焦煤,然而从资源角度来讲,世界上煤的储存有限,不可再生;从环境的角度来讲,焦煤在燃烧或者还原的过程中主要产物之一就是CO2,CO2又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因此,有许多学者开发了新一种炼铁方式——非高炉炼铁,它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1 COREX的诞生和发展1.1 COREX诞生的历史背景对于炼铁来讲,虽说高炉炼铁是我们目前炼铁的主题,高炉炼铁必备的三种原料中,焦炭作为燃料和还原剂,是主要能源,随着生活、工业的耗竭,焦炭已所剩无几了,并且再生周期相当长,短期内无法再生;再者燃烧产物和还原产物均有CO2,CO2会导致温室效应;从高炉炼铁本身的工作环境来讲,不仅有大量的粉尘、有毒气体而且周围温度相当高,不利于工人有效操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奥钢联开发一种新型的生产工业,以块矿或者球团矿作为原料、使用非焦煤作为还原剂和燃料的熔融还原炼铁工艺——COREX,就这样非高炉炼铁工艺诞生了。
非高炉炼铁工艺的诞生克服了高炉炼铁工艺的流程冗长、工序繁多、污染较重、焦煤资源稀缺的不足,可以说是实现了炼铁工作者以及炼铁行业梦寐以求的愿望。
1.2 COREX工艺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奥钢联投入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首座年产能为四十万吨的COREX -C1000工厂在南非建成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停产了,它就是南非伊思科尔厂(Lscor)。
此后,1995~1999短短几年间,又先后建了四座年产能60~8万吨的COREX-C2000工厂:在韩国浦项的南港口建成了一座,后来经过韩国浦项公司和西门子奥钢联合作又开发了Finex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现在已经成熟地用于工业化生产[1],在国内有13个子公司,国外钢铁厂、原料加工厂、销售公司等一共有34个,2012年的年产量还达到了3799万吨;在南非的撒丹那(Saldanha)建成一座,设计年产量65万吨,在原料中块矿为60%~80%,球团矿为20%~40%,每年还使用30多万吨熔剂等副原料[2],在2002年对COREX-C2000进行中修、2008年对COREX-C2000进行了大修,第一代寿命为9~10年;印度的金达尔(Jindal)建成了两座,年产量80万吨,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投产[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非高炉炼铁主题高炉炼铁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目前在高产、低耗、长寿、效率、优质包括节能、环保等许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是目前世界上炼铁界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炼铁工艺。
但高炉炼铁工艺的进步并不能完全克服它与生俱来的固有的缺点,这就是它对优质冶金焦和人造块矿的强烈的依赖。
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它的流程比较长即从炼焦、烧结或球团最终到高炉的长流程;决定了它的能耗比较高即需要经过冷态—热态—冷态—热态的反复的转换;也决定了它的污染比较严重,炼焦和烧结一直是冶金工厂中污染排放大户。
更严峻的是主焦煤的资源极为有限而且分布地域不均匀,仅占我国煤资源产储量的25%左右。
尽管我国是煤资源的大国,但是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飞跃发展(目前的产能已经达到 4.7亿吨/年)据有关方面的预测我国的炼焦煤资源只够使用30年。
30年后炼焦煤匮乏的将来我们如何生产钢铁?这一问题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我们的面前!2010年我国的粗钢产量已达到62665万吨,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能耗高、污染大的小高炉生产的,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严格地规定了新建钢厂和现有钢厂淘汰落后的标准规范。
另一方面又明确规定“支持企业跟踪、研究、开发和采用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等钢铁生产流程前沿技术”。
这一政策为非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开发非高炉炼铁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摆脱对冶金焦的依赖,扩大利用非炼焦煤的使用比例并推进冶金能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它的目标还在于扩大直接使用低成本难选的低品质(含有过高的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磷或硫中的一种或二种杂质)天然块矿或粉矿炼铁。
这样可以使原料资源可利用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拓宽,工艺流程大为缩短,生产成本更有竞争力,投资和污染大幅度降低,是一种清洁的炼铁技术,对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以科学的发展观,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转型期。
钢铁行业既是我国主导的基础工业又是能耗和污染的大户,而非高炉炼铁技术的诸多优点正是我国钢铁行业调整结构、降低能耗和污染的重要技术。
随着宝钢引进COREX技术,韩国POSCO开发Finex技术的强劲势头,国内钢铁界正在形成一股开发、研究、发展、引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的热潮,并逐渐形成十分强劲的技术需求。
1.1.1直接还原技术的现状与差距迄今为止,国际上商业化实绩较突出和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直接还原工艺包括:MIDREX、HYL-Ⅲ、FINMET、FASTMET、RN等。
但就还原剂的种类而言,可以分为气基直接还原和煤基直接还原。
按生产装置的类型来分类,可以分为:竖炉法、流化床法、回转窑法、转底炉法和隧道窑法。
世界上气基直接还原主要在天然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地区得到应用和发展。
由于我国天然气价格昂贵气基直接还原一直没有得到发展,首钢正在策划在焦炉煤气富裕的产焦地区建设50万吨/年焦炉煤气HYL-Ⅲ-ZR零重整的气基直接还原装置,但大多数地区因为缺乏还原煤气,只能考虑如何用煤来进行铁矿石的直接还原。
由于直接用煤的煤基直接还原回转窑工艺,生产规模较小,而且容易结圈。
所以,用煤制气连接气基直接还原工艺受到人们的青睐,宝钢研究院1999年结题的BL法生产直接还原铁工艺就是这一类型技术开发的尝试。
随着COREX技术的发展,作为COREX煤气的应用,经过适当的变换后与气基直接还原工艺相连接,生产直接还原铁技术也有新的发展,如南非撒旦那的COREX-Midrex直接还原联合流程。
印度JINDAL公司正在奥里萨邦设计建设60万吨/年用鲁奇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工艺生产直接还原铁工程。
为了推进含铁固体废物再利用,新日铁先后在君津制铁所和広畑制铁所各建设了有3座转底炉,韩国浦项、台湾中钢也在建设回收钢铁厂含铁固体废弃物的转底炉。
神户钢铁公司开发了一种转底炉一步法生产粒铁的方法Itmk3,其产品质量与高炉生铁相当。
神户钢铁公司称Itmk3为第三代炼铁方法。
第一代炼铁方法定义为高炉炼铁法,第二代则是包括Midrex技术在内的气基直接还原法。
Itmk3是以铁矿粉和非焦煤为原料制成含碳球团。
在转底炉内,加热到1350~1450C的温度范围,球团被迅速还原成金属珠状铁粒,并部分熔化,使得铁能干净地与球团内产生的液态渣分离。
冷粒铁可以用船运输,而热粒铁可直接装入电炉或者转炉代替使用。
据报道,目前转底炉一步法生产粒铁的方法Itmk3已经在美国建成工业示范装置,但尚未商业化。
我国直接还原铁工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非常迟缓的,主要是一些回转窑,总体产量规模很小,2010年总产量不到100万吨。
除了天津大无缝引进的15万吨/年×2回转窑、新疆富蕴的15万吨/年×2回转窑及密云、喀左的6万吨/年回转窑以外,大多是装备水平低、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的隧道窑罐式法,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电炉炼钢的需要。
用煤还原的转底炉技术也逐渐引起国人的重视,以无害化处理钢铁厂含锌铅粉尘转底炉工艺仅近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6年4月我国第一座7万吨金属化球团的转底炉炼铁新工艺的转底炉在山西翼城建成,用块煤移动床制煤气做加热燃料。
龙蟒集团在攀枝花建成投产了处理6万吨/年的钒钛磁铁矿-电炉熔分获得含钒铁水和富钛渣的新工艺流程,马鞍山钢铁公司投资约2.8亿元引进新日铁技术建成了年处理含锌铅粉尘20万t的转底炉,日照钢铁集团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开发,2010年建成了年处理含锌铅含铁固体废弃物40万吨粉尘的2×20万t的转底炉生产线,产出金属化球团32.4万吨DRI,目前在正常生产,所生产的金属化球团平均金属化率在65~80%,其转底炉工艺生产的直接还原铁产品完全代替原来的烧结矿用作转炉作冷却剂使用。
焦炉煤气与HYLⅢ竖炉的嫁接目前一直在策划中,还没有建成一座生产工厂。
应当说直接还原铁工艺在我国还是比较落后的。
(3)发展思路和研究内容:1、气基竖炉法是直接还原最成熟的主导工艺,要以此为发展我国的直接还原新工艺的重点;但我国是天然气紧缺而昂贵煤的产储量又十分丰富的国家,所以以煤制气连接气基竖炉是我们的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年BL法是当时技术水平下的一种尝试,但后来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的制约,没有进一步走向工业应用。
随着当前煤制气技术和竖炉技术的进步,构建低成本运行的煤制气与气基竖炉新的嫁接成为新的发展亮点。
2、随着COREX工艺开始在宝钢应用,COREX冶金煤气的转换和与气基竖炉连接(不同于南非Midrex流程)的新工艺有了工业性需求,尤其是投资成本低、还原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是研究的方向。
3、转底炉技术已经在我国进入工业应用阶段,关注转底炉技术的应用,跟踪研究它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完善性的研究,也是企业研究院的任务之一。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们过去研究过的“直底炉”工艺,比较转底炉和直底炉的优劣,有无使直底炉进一步完善和应用的可能性。
4、气基流化床还原技术是直接利用粉矿的核心技术,要重点研究多级流化床的设备构成和操控技术。
5、研究冶金煤气制氢和富氢煤气还原技术,走向氢还原的时代,使冶金工作者的梦想转变为现实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内容。
1.1.2熔融还原技术的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已经开始对熔融还原技术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大多采用一步法,由于难以克服在熔炼过程中高(FeO)熔渣对炉衬的严重侵蚀和能耗过高等原因,都以失败告终。
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二次能源危机激发了对煤基熔融还原技术的研发,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提出的熔融还原方法先后有数十种之多,但大多经过实验室试验、小试和中试规模后相继停止。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如美国的AISI在中试规模后于1993年停止、日本的DIOS在中试规模后于1995年停止、澳大利亚的AUSIRON在中试规模后于2003年停止等等。
但也有一些技术脱颖而出,逐渐走向应用甚至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其中主要有:1、COREX技术在1989年11月在南非普列陀利亚兴建第一座COREX-1000熔融还原炼铁炉以来,紧接着1995年、1998年、1999年和2001年相继在南非、印度、中国建成投产4座COREX-2000和2座COREX-3000熔融还原炼铁炉,COREX炉经过十多年的生产,不断改进,其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这4座COREX-2000炉均达到和超过设计生产能力。
2007年11月宝钢罗泾工程建成投产了世界上第一座COREX-3000熔融还原炼铁炉,,第二座COREX-3000也于2011年3月28日投产。
尽管目前COREX-3000还存在一些设计缺陷和不足,引进COREX-3000使我国煤基熔融还原技术炼铁生产煤比达到了9000kg/t,焦比已经达到150kg/t,达到了目前熔融还原炼铁的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COREX工艺仍然是具有大规模生产性应用实绩的独领风骚的熔融还原技术。
2、Finex工艺韩国POSCO的Finex示范装置以4级粉矿流化床还原的Finmet工艺取代COREX工艺中的还原竖炉,金属化率70%的预还原产品700℃热压成压块铁HCI再热装入COREX的熔融气化炉,克服了COREX炉不能使用粉矿的缺点。
POSCO从1992起开始进行实验室规模的流化床还原的基础性研究,在1995年引进的COREX-2000旁边建设60万吨/年规模的Finex示范性工厂,Finex 示范工厂于2003年6月投产。
2004年8月POSCO决定建造150万吨/年Finex以取代其原有的中型高炉,于2007年4月投产。
最近POSCO在印度奥里萨邦和韩国投资建设2座200万吨/年的Finex炉,其发展势头令人瞩目。
但POSCO对该技术严格保密,只公布了他们成功的业绩,对其未报道的可能或已经遇到的技术问题,如FINEX 生产示范装置生产的稳定性或设备利用率还不高,迄今为止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仅93天,譬如流化床的产能问题、流化床的粘结和失流问题,热压成型机的作业率问题等还是不明朗。
但大型化的Finex熔融还原工艺以粉矿取代块矿和球团,以煤压块替代大部分块煤和焦炭是对COREX最重要的发展。
3、进入示范性工厂试验的HIsmeltHIsmelt工艺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2005年5月在西澳建成了第一座示范性工厂,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目前刚刚达到设计能力的40%,现在计划进行3年的爬坡,逐步达到设计能力。
HIsmelt工艺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完全直接使用粉煤,而且可以使用高炉不宜使用的高磷粉矿,炉体设备比较简单,外围设备除了粉矿预热装置外几乎可以搬用高炉的同类设备如:热风炉、煤粉喷吹等,所以投资也就比较容易降得下来,因此国内不少厂家看好这一技术,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引进。
但它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如:由于二次燃烧率比较高,大量高温(1450℃)低压、低热值煤气难以用作燃料或还原气;渣中的(FeO)含量较高使炉衬侵蚀速度快、炉龄很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