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
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

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动作发育是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
通过了解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介绍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并提供一些培养其动作发育的方法。
1. 0-3个月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幼儿的动作发育主要表现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上。
0-3个月的婴幼儿能够在有声音、光线或触摸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相对简单的反应,例如头部转动、眼神跟随和舞动四肢。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足够的刺激,例如声音、轻按皮肤和摇晃玩具,来促进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
2. 3-6个月在3-6个月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头部和上半身,并开始尝试坐起来。
此外,婴幼儿还可以自主地伸手抓取物体,甚至试图将物体放入口中。
家长可以为婴幼儿提供适当的玩具,如软质绒毛玩具和抓握棒,以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和触摸能力。
3. 6-12个月在6-12个月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迅速发展。
他们可以坐起来,甚至尝试站立和站立支撑。
在此期间,婴幼儿开始尝试翻身、爬行和探索周围环境。
家长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如婴幼儿围栏,让他们自由地爬行和探索周围的物体。
此外,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玩具,如推车和弹跳器,来鼓励婴幼儿尝试站立和行走。
4. 1-2岁在1-2岁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继续进步。
他们可以自行站立、行走和奔跑,并能够抓住物体并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
此外,他们还可以蹲下、爬上爬下并使用家具进行支撑。
家长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如积木和拼图,以培养婴幼儿的手眼协调和操作能力。
5. 2-3岁在2-3岁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进一步成熟。
他们可以跳跃、跑步、爬上高处和下楼梯。
此外,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运动技能,如踢球、抛球和抓球。
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户外活动,如游乐场和球类游戏,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总结:了解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对家长和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评估

物质的准备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评估的方法
1.定期观察和连续记录 2.成人和婴幼儿互动引导法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评估的方法
1.定期观察和连续记录——婴幼儿动作 的发展是一段时间内连续发生的过程,对 婴幼儿每一个动作的发展的评估都需要成 人通过3—4次的连续观察才能完成。
2.成人和婴幼儿互动引导法——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需要成人有目的、 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引导。
1.能握住拨浪鼓并摇晃 2.主动够取桌面上的玩具 3.将玩具或食品放入口中 4.能先后抓住2块积木
1.能用手全掌摆弄桌子上的小东西并抓住 2.能将小积木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中 3.会将2块积木对接 4.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抓住小物体
1.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 2.将小物品往杯子内投放 3.模仿将手指插入孔中
1.能垒高10块积木 2.能画封闭 圆形或平行线 3.能来回倒物体 4.可用筷子夹起小物品放在盘中 5.能解开并扣上鞋子的按扣
1.能垒高10块积木 2.拇指能分别与其他4指对碰 3.折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4.脱下和拉起裤子 5.抓住和使用剪刀剪纸
谢谢聆听
培训人:Rainbow
年龄
粗大动作发展
13—18个月
1.行走自由 2.绕过障碍物走 3.手足并用爬楼梯1—2级 4.过肩扔球 5.踢球时不摔倒
19—24个月
1.能用脚后跟走路 2.能倒退走 3.可以扶物一级一级上楼梯 4.双脚同时离地跳起来2次以上 5.向不同方向抛球
25—30个月
1.可单脚站2秒钟以上 2.能自己走过平衡木,并能双脚跳下 3.熟练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住并抱起距离在2米左右的球 4.会用手接住大人抛出的球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评估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以下是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头部控制能力增强:03岁婴幼儿头部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会明显增强,会开始学会抬头、侧头、转头等动作。
2.四肢运动能力进一步发展:03岁婴幼儿会开始学习爬行、翻滚、爬坡等活动,四肢协调性也会逐渐提高。
3.行走能力开始发展:03岁婴幼儿的行走能力会逐渐出现,并且步态会越来越稳定,能够跑、跳等活动。
4.手眼协调能力增强:03岁婴幼儿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完成抓握、放置、搬动等活动。
5.空间意识和方向感开始发展:03岁婴幼儿会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对空间位置、方向感的认识也逐渐增强。
6.动作自我控制能力加强:03岁婴幼儿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并且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动作方式。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神经系统逐渐完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动作,从简单的翻身、爬行到复杂的站立、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
一、0-6个月:非熟练的全身运动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新生儿通过反射动作和初步的全身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
他们能够短暂地抓住和握住物体,但这种动作通常是不稳定的和不协调的。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鼓励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如仰卧起坐、翻身和爬行,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和协调能力。
二、6-12个月:初步的主动运动在6个月大时,婴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复杂的动作,如爬行、站立和行走。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手和膝盖来爬行,有些孩子甚至能够扶着家具走路。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安全和鼓励,让宝宝自由地探索和练习他们的新技能。
同时,也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增强宝宝的运动能力和自信心。
三、1-2岁:更加独立的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在1岁到2岁之间,婴幼儿开始更加独立地行走和跑步,同时也对手部精细动作有了更好的掌握。
他们可以抓取小物体,如积木、玩具和食物,并能够更准确地完成一些日常任务,如刷牙、洗脸和穿衣。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宝宝进行运动和手部活动,如户外散步、亲子游戏和绘画等。
四、2-3岁:更加协调和复杂的动作在2岁到3岁之间,婴幼儿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和复杂。
他们可以双脚交替地跑步,并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手部精细动作。
他们也开始尝试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行为,如穿鞋、系鞋带和开门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帮助宝宝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如跳绳、跳舞和玩拼图等。
总之,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机会和鼓励让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0到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活动设计

0到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活动设计婴幼儿是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他们的动作发展对于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他们的身体机能和感知能力的发展,设计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动作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动作活动设计的建议和示例,帮助婴幼儿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实现身体的发育和能力的提升。
一、大肌肉活动大肌肉活动对于婴幼儿的全身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不同的大肌肉活动,他们可以发展核心肌群,提高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以下是几个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大肌肉活动设计示例:1. 翻转游戏:将婴儿放在床上,轻轻地将他们从背部翻到腹部,然后再翻回去。
这种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 爬行障碍赛:在地板上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如枕头和毯子。
鼓励婴儿在爬行的过程中跨越这些障碍物,以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
3. 婴儿瑜伽:通过引导婴儿进行简单的瑜伽姿势,如桥式和婴儿踏步,以促进他们的核心肌力和身体灵活性。
二、精细动作训练婴幼儿的精细动作技能对于日常的生活技能和手眼协调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精细动作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以下是几个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精细动作活动设计示例:1. 滚珠追踪:将一个小球放在平坦的桌面上,鼓励婴儿用手指追踪小球的移动轨迹。
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技能。
2. 建造积木:给婴儿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大块积木,鼓励他们用手指进行堆叠和拼凑。
这种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部控制能力。
3. 捏揉活动:给婴儿提供一些简单的塑料ineinte可以捏揉和探索的材料,如面团或卡通动物造型的软玩具。
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手指肌肉和触觉能力。
三、感官刺激活动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活动,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以下是几个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感官刺激活动设计示例:1. 触觉盒子:在一个小盒子中放入不同的材质,如绒布、塑料薄膜和硬纸板。
让婴儿通过触摸和探索不同的材质来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表

年龄段
精细动作发展
具体表现
0-1个月
手运动初步发展
手指无意识地张开和合拢,抓握反射,偶尔将手放到嘴巴
1-2个月
手臂和手指协调初步出现
手部能开始有意识地挥动,能抓住物品,但多是反射性动作
2-3个月
开始尝试用手接触物体
手开始主动地触摸面前的物品,眼睛和手的协调性有所提高
8-9个月
翻动物体、探索物体的不同部分
能够用手指抓住小物体并探索物体的不同部分
9-10个月
捏拿动作(精细抓握)
更加熟练地使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
10-12个月
简单的手部动作协调
能将物体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并能用双手协作玩具
12-18个月
手指独立动作
开始能用食指指向物体,捏起小物品,能用勺子进行简单进食
3-4个月
单手抓握
能用一只手抓住玩具或物品,但不够稳定
4-5个月
双手协调
开始用双手探索物体
5-6个月
主动抓握
能够用一只手抓住物体,并能把物体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
6-7个月
开始有意识地拍打和敲打物品
会用手拍打玩具、敲打桌面等,手指活动更加灵活
7-8个月
精准抓握
开始出现“钳子抓握”(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小物体)
18-24个月
画画和涂鸦
会用手指或大笔画出简单的涂鸦,进行无目的的涂抹和乱画
2-3岁
手眼协调与搭建
能用双手搭建积木,能画出简单的圆圈或线条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新生宝宝的许多动作都是出自于本能的反射行为,0-3岁婴幼儿成长的动作发展有何发展规律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生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动作特点会反射性抓住手中的物体新生宝宝的许多动作都是出自于本能的反射行为。
此阶段他的小手通常呈握拳状,但是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他手中的物品,如当你用指尖触碰宝宝的掌心时,他会抓住你的手指,甚至可以让你把他提起来离开他躺着的地方。
这一时期的抓握反射是最强的。
妈妈培养对策让宝宝抓握摇铃准备一个布制的婴儿摇铃让宝宝抓握,最好是黑白色或是其它对比较为强烈的颜色,这样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通过摇铃训练宝宝小手的抓握能力,从而增强手指的触觉,扩展手的活动范围。
1~3月龄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动作特点小手半开会吮吸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小手掌大部分时间都是半开着,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呈握拳状,小手也慢慢从被动抓握发展到有意识地主动抓握,例如能握住拨浪鼓2~3秒不松手。
3月龄左右时,宝宝最显著的进步是开始玩自己的小手:他可能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或用左手抓住右手的一两根手指,有时还会将小手放进嘴里吮吸拳头和手指。
妈妈培养对策进一步锻炼手部的抓握能力轻轻抚摸宝宝的手背,刺激宝宝手部的反射动作。
给宝宝准备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让他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继续训练小手的握持能力,并且引导宝宝观察和把玩自己的小手。
4~6月龄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动作特点会主动抓物体、会撕纸随着宝宝双眼视力的进步,由视觉引导的触碰技能逐步发展起来,这使宝宝在抓握时比前一阶段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体。
不过这个阶段,大部分宝宝还无法很灵活地运用手指,对于想要的物品常常采取“五指并用一把抓”的形式,但也有些发展较快的宝宝会用双手撕纸,并有意识地将盖在自己脸上的丝巾拉开。
妈妈培养对策锻炼小手的灵活性在宝宝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悬挂一些容易抓握、带有声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侧转或向前抓握玩具,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准确抓握的能力;引导宝宝将玩具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也可以准备一些面巾纸让宝宝撕,以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0~3岁婴幼儿粗动作及精细动作发展

1. 能交换手拿东西。 2. 可同时抓住两种东西。 3. 会把小东西丢 往他处。 4. 会移开小东西。 5. 开始利用手指做抓的 动作。 6. 会将铃铛摇出声音来。 7. 会寻找不在视线内的
10.会为拿到某物,而调整姿势。 11.爬行得很好。 12.可以坐在地上一段长时间 (约10分钟) 13. 向前倾时能维持平衡。
19~24个月
粗动作 精细动作
1. 步伐稳定像成人般。 2. 可跑得很好,很少跌倒。 3. 跳跃时会不稳。 4. 拾起物体时不会跌倒。 5. 上下楼梯时,需两脚同放在一阶梯,并扶栏杆。 6. 往前踢球时,能保持平衡。 1.用6—7块木块堆塔。 2.可用2块或更多的木块串成一列火车。 3.翻书时,可一次翻一页。 4.能模仿画直线及画图。 5.能转动门把和瓶盖。
粗动作 精细动作
16~18个月
1. 能自行坐立在小椅子上。 2. 笨拙的跑步常跌倒。 3. 能一手扶着扶手上楼。 4. 会将玩具丢至背后,并可推动较轻的家具。 5. 能往高处抛球。 6. 会踢球、掷球、溜滑梯。 7. 原地跳跃。 1. 用3、4块积木堆成塔。 2. 紧握、放松的动作发展良好。 3. 翻书时,一次翻2>—3页。 4. 模仿画垂直线和画圆。 5. 顺利的握好汤匙,不再扭转。
来。
4. 对玩具产生好奇心,会想
5. 坐立时身体会平衡。
办法去研究。
6. 站立时会移动脚步。
5. 在协助下可用杯子喝饮料 和用汤匙吃东西。
78. 坐立腾时起会腹转部身在至地背上后爬拿物体。 6. 会翻书页,不过一次总
行9翻.。会用手扶住家具慢慢学步走。 好几页。
10.可自行缓慢移动,不需藉由
帮助可自行站立而坐下 。
2岁~3岁
粗动作 1. 双脚跳跃。 2. 可以由椅子或梯子上跳下来。 3. 单脚站立片刻。 4. 踮脚走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干控制
6月:用手支撑 手 臂不能弯,躯干伸直 与桌子不小于45º
7月:坐直一分钟 8月:独坐10分钟 9月:坐稳定, 双手
摆弄玩具不倒
翻身
4月:俯卧滚向仰卧由 于体位的关系,不由自 主的翻身
5月:仰卧滚向俯卧, 仰卧滚向俯卧后,双手 能从胸下抽出来。
7月:由俯卧翻成仰卧 位;或由仰卧翻成俯卧 位;
粗动作落后的指征
4月:头部控制不能 6月:不能翻身 9月:不能坐 18月:不能走
大肌肉练习的重要性
趴着抬头练得早 宝宝爬的才能好; 早练爬行和协调, 宝宝走路不摔跤; 爬走联系平衡力, 宝宝跑得快又好; 四肢协调走跑跳, 身体健康是个宝。
第三节 婴儿动作发展特点描述
一、婴儿粗大动作发展特点
第一节 动作发展研究概述
一、动作类型 (一)是否来自先天遗传
无条件反射动作 条件反射动作 (二)牵引动作肌肉类型 粗大动作 精细动作
(三)动作产生的部位
头颈部动作 去干动作 上肢动作 下肢动作 手部动作 足部动作
(四)动作的活动性质
生活活动动作 游戏活动动作 学习活动动作 劳作活动动作 体育活动动作
第四节 婴儿动作能力培养
一、婴幼儿动作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个体身心发展特点,过早进行动 作训练
(二)方法或训练器材不当 (三)过度保护,忽略动作训练
二、婴幼儿动作能力培养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安全原则 信任原则 鼓励原则
三、婴幼儿动作能力培养方法
(一)大肌肉动作的培养 1、0-8个月,从怀抱儿到爬行儿 2个月:空腹俯卧,每次30秒—2分钟,每天3-4次
钳指握
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的指征
4月后双手常握拳,不能握住小棒、伸手抓 物
5月不会抓东西口中吸吮 9月不能两个手之间传递物体 14 月无钳指握 18月不会故意地释放物体 2岁前未出现用手偏爱
小肌肉练习的重要性
小手早练抓和握, 手眼协调来配合; 两手配合练得早, 倒手撕纸很重要; 拿、放、捏、夹倒和舀, 多玩多练手才巧; 穿珠两手配合好, 穿衣系扣肯定早; 宝宝聪明不聪明, 就看小手巧不巧。
爬
6-8 月crawling 腹部 支撑匍匐地爬,向前 拖动身体,
7-9 月Creeping用手 和膝爬行
站立
6月:自动跳跃 7月:帮助下拉站 8月:可扶东西站立, 9月:拉自己到站位, 10月:独立,扶一手站,帮助下从站立位坐下; 11月:稳定地独站片, 12-13月走
4-5个月:翻身训练 4个月:坐;5个月:靠坐;6个月,慢慢独坐。 爬行训练:5-6个月开始进行;具体方法。
2、6-18个月,从爬行儿到学步儿
站立训练 走的训练
3、15-36个月,从学步儿到行走儿
扶栏上下楼梯 跑的练习 一岁半 跳的练习 协调能力: 球的滚、接、扔、踢、拍、投 攀登
整体
不随意
方 向
头
性
和
近
顺
序 性
大
分化 随意
尾 远 小
粗大运动发育里程碑
头部控制 躯干控制 下肢运动控制
头部控制
prone I : 俯卧下巴抬起10″;
prone II : 俯卧将头抬起45度
头部控制
prone III: 俯卧抬头90度,以肘部支撑,
保持头部稳定;头能竖起,抱直 头转动自如;
二、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 2-3个月 自主随意抓握 3-4个月 有目的抓握、眼手协调
4-5个月视触动协调
更加灵活的手部动作
7个月三指 9个月二指
1-3岁手部动作发展 抓握笔、够取玩具
精细运动发育/手指动作
1月:握紧拳头,放拳头入口 ;握住你的手指;
2月:常张开手;玩弄手; 玩耍时用力挥舞手,用整个身 体碰撞玩具
4月
能抓住胸前玩具
拿东西往嘴里放
5月:
玩具在手中传递(倒手)
用整个手抓(手掌抓, 拇指内收) 6月
•不成熟地探索小丸 •不再是两手去取,会用一只手去拿;提 起杯子,碰撞杯子; •松手丢下东西, •积木可在手中传递
9月 用拇指与食指指尖桡指抓 撕纸、会拍手、相互击撞物 体,招手动作.
12月 精细拇指与食指指端抓 可搭2-3块积木,会自己拿笔乱 画 精确释放木块 尝试释放小丸入杯
大肌肉活动原则
以发展基本动作为基础——根据孩子不同年 龄段的动作发展阶段与重点。
全面性、重复性——动作技能练习应全面; 技能练习与感觉练习兼顾;动作技能与身体 素质培养并重(技能与耐力平衡能力协调能 力)。
提供机会,支持发展(成人示范,孩子观察 、吸收、加工、模仿)。
动静交替、定时定点、劳逸结合、有序锻炼 、愉快体验。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2-3个月 4-5 5-6 7-9 9-11 1岁
18-24个月 独立原地跳跃 2岁 双脚原地跳 3岁 单脚跳
二、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个体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指个体主要 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 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 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prone IV: :以腕 部支撑,抬头很稳, 并能转动自如。
头部控制
5月:俯卧时,以用胸腹部接触床面,头抬 起来,四肢展开伸直,姿势象一架飞机;
6月:婴儿趴在床上,可用双手撑起全身;
运动发育评价指标
•运动发育里程碑(粗大运动、精细运动) •原始反射 •姿势反应
躯干控制
3-4月:帮助下拉坐; 背靠着能坐,
第一节 动作发展研究概述
二、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遗传 成熟 经典实验 :说明了什么 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二)后天因素
营养和健康
学习与教育
学步车:是否应该使用?
家庭生态环境 场地、心理环境
气候
冬季出生的婴儿爬行起始早2-4周
文化背景
巴西3、4、5个月动作发展低
性别差异
兴趣、能力
第二节 动作在婴儿身心发展 中 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一、动作在婴儿身心发展中的意义
婴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是观察、检测婴儿身心发展的窗口 对心理功能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认知协调、自我意识、情感和社会性、独立生存能力
婴儿身心发展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
二、婴儿动作发展趋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