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_叶鹏飞[1]
灵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

灵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作者:王培珍来源:《上海医药》2012年第09期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性平味甘,归心、肺、肝、肾经,能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主治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神疲乏力、久咳久喘、冠心病、矽肺、肿瘤等。
在我国,灵芝作为药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收录于书中,并根据颜色不同将芝分为“赤芝、紫芝、黒芝、青芝、白芝、黄芝”六类,而目前我们已知的灵芝约有100余种,最为常见的为赤芝,其次为紫芝。
灵芝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以多糖为主,如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水溶性多糖GL-1,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灵芝多糖A、B、C,以及具有促进核酸蛋白质合成代谢作用、改善造血功能的多糖BN3C3;在灵芝的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及发酵液中还分离得到100余种三萜类成分;除此之外,灵芝还含有麦角甾醇、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精和氨基酸等成分。
灵芝众多的药用功效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市售灵芝类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生药材、药用制剂、保健品、饮品等。
灵芝的子实体、菌丝体、孢子以及灵芝的深层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均已制成相应产品在临床应用。
常用的灵芝制剂有片剂、胶囊剂、冲剂、糖浆剂、酊剂和注射剂等,除单方应用外尚有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复方制剂[1]。
本文就近年来对灵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1药理作用研究近年来,药理研究的结果证明,灵芝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作用,且毒性较低。
动物的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试验均证明,灵芝毒性极低,与中医古籍记载的“温平无毒”一致。
特殊毒性试验结果指出,灵芝无致突变作用。
1.1中枢神经系统灵芝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具有镇静、镇痛、安定作用。
赤芝酊、赤芝发酵浓缩液、菌丝体醇提液及孢子粉脱脂后的醇提物腹腔注射时均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肌张力降低。
醇提取液可明显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并有抗电惊厥作用。
赤芝发酵浓缩液或菌丝体醇提液可增强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
中药灵芝药理作用研究

中药灵芝药理作用研究灵芝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能治疗多种疾病,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近30年来对灵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的研究概况。
标签:灵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文献综述灵芝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的真菌,常用其子实体,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
历代医家都认为灵芝能治疗多种疾病,将其列为上品。
最早的药学著作《专著神农本草经》谓:“久味苦平,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详尽记述道: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紫芝,甘温无毒,好颜色、治虚劳、治痔[1]。
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灵芝具有多方面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近百篇研究报道。
现就灵芝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1 灵芝的化学成分灵芝所含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知含有糖类(还原糖和多聚糖)、多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蛋白质、多酞、甾类、三萜类、挥发油、香豆精苷、生物碱、树脂、油脂、多种酶类(酯酶、麦芽糖酶、漆酶、蔗糖酶、棉子糖酶、淀粉酶、凝乳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单宁酶,尿酶、胰蛋白酶、酯酞酶等)。
此外还含有钼、锌、镉、铅、钴、镍、锰、铁、磷、硼、镁、钙、铜、铬、钒、铍、镱、钇、钪、铈、锶、钡等二十四种微量元素[2]。
干的赤芝子实体含水份12%~13%,纤维素54%~56%,木质素13%~14%,灰分0~0.22%,粗脂肪1.9%~2.0%,总氮1.6%~2.1%,原糖4.5%~5.0%,多糖1.0%~1.2%,甾体0.14%~0.16%,总酚0.08%~0.12%。
2 灵芝的药理作用2.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实验证明灵芝制剂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加强利血平及氯丙嗪的中枢抑制作用。
灵芝的化学成分及灵芝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灵芝的化学成分及灵芝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灵芝在现代药品开发和应用上备受瞩目。
本文对灵芝的化学成分及灵芝多糖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开发灵芝类制剂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灵芝;化学成分;灵芝多糖;药理作用灵芝是担子菌属灵芝属的药用真菌,又称“仙草”、“穗草”、“长生草”、“灵草”和“还魂草”[1]。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约250种灵芝,其中约180种在中国分布,且灵芝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比较广范。
华东、四川、云南、贵州、吉林、河北、广东、广西等地都是天然灵芝的主产区,其他地区也有人工种植。
由于灵芝的药用价值,灵芝的栽培、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1. 化学成分灵芝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其生物活性呈现多样性。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灵芝中有数百种化学成分,包括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甾醇类、矿物质等。
其中,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研究最为广泛。
1.1 多糖类多糖是由超过10个以上的单糖脱水聚合,通过糖苷键结合生成的糖链,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12O6)n,它是构成生物体的四种基本物质之一[2]。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也是灵芝中研究最广泛,研究最深的化合物之一。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上百种灵芝多糖[3]。
1.2 三萜类灵芝三萜是灵芝中另外一种研究较多的有效成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灵芝中约有220种三萜类化合物,如灵芝孢子内酯、灵芝酮、灵芝醇等。
灵芝三萜的药理活性较为广泛,例如抗炎、抗肿瘤、镇静、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作用[4]。
1.3 蛋白质多肽类灵芝中大约含有约8%至12%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质和细胞器的主要物质。
灵芝蛋白质中的活性物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它主要包括免疫调节蛋白、凝集素、糖蛋白和酶,它们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凝血和免疫活性等作用。
除上述调节类型蛋白外,还发现灵芝中有石硫氨酸β合成酶样蛋白、盒型解旋酶样蛋白、帕西林样蛋白α/β水解酶样蛋白,这四种蛋白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使体内血压降低。
灵芝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灵芝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李玲孙元章李刚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9年第02期摘; ;要; ;灵芝中含有多糖类、三萜类、蛋白质、甾醇类、核苷类、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癌、降血糖、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衰老等功效,药理作用广泛。
从灵芝的生物活性物质、药理活性、毒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灵芝的进一步研究和扩大应用范围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灵芝;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S567.3+ 1; ;文献标志码:C; ;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4.017世界上有150万种菌类,其中约2 000种是可以安全食用的,约300种具有药用价值[1]。
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又名林中灵、琼珍,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保护心脏等药理作用,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得到了许多医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灵芝已被广泛用于医药、营养保健、化妆品等行业[2]。
1 灵芝生物活性成分从灵芝中分离到431种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等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药理功能。
灵芝多糖(GLP)是灵芝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目前从灵芝孢子、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分离出200多种[3],其结构复杂、药理学特性显著。
研究发现β-葡聚糖的药理学特性受横向支链数量、侧链长度和键数比例的影响[4]。
灵芝含有超过380种萜类化合物(GLT)和30多种甾体化合物[5],按其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的不同分为C30、C27和C24三大类[6]。
B.S. Gill等从灵芝菌丝体中分离出一种多肽,对于人体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7]。
灵芝中含有很多酶,例如淀粉酶、纤维素酶、SOD、漆酶同工酶等[8]。
灵芝菌丝体中的核苷类物质,例如尿嘧啶、腺嘌呤、灵芝嘌呤等[9],其含量、种类因灵芝品种、部位及生长阶段有所差异。
灵芝研究报告

灵芝研究报告
灵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真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民间草药中。
近年来,对灵芝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下面是一份关于灵芝的研究报告:
一、灵芝的化学成分研究:
1. 多糖类:灵芝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作用。
2. 三萜类:灵芝中还含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
3. 蛋白质和氨基酸:灵芝中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改善身体状况。
二、灵芝的药理作用研究:
1. 免疫调节作用:灵芝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袭。
2. 抗肿瘤作用:灵芝中的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抗氧化作用:灵芝中的多糖类和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4. 抗炎作用: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三、临床应用研究:
1. 抗肿瘤治疗:灵芝的抗肿瘤活性已被广泛研究,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使用。
2. 免疫调节治疗:灵芝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用于辅
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3. 心血管保护:灵芝中的多糖类和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凝聚,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灵芝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
它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灵芝的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灵芝的研究进展

# ! ! . # I 1
摘要 D 对灵芝的化学成分 L 药理作用 L 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2 并对灵芝的进一步开发作了展望 ?
参考文献 D
中药制剂分析B 上 海D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2 B.C 魏璐 雪 " " . 6 6 7 D PC . I # . > ! " 周国军 " 用比色法测 定 防 风 通 圣 丸 等 三 个 中 药 制 剂 中 游 离 B#C 任 力 2 宁夏医学杂志 醌类成分 B C " 2 . 6 6 9 2 . 7 / + 1 D . > . . > . " Q 巴根那 2 娜仁花 2 等" 蒙药六味安消胶囊中蒽醌类成分含量 B+C 包保全 2 测定 B 时珍国医国药 2 C " # ! ! . 2 . # / # 1 D . + ! . + . " Q 王 玉 玺" 大黄流浸膏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B 中 草 药2 C " B9C 方 银 杏 2 Q . 6 6 I 2 # > / I 1 D 9 ! I 9 ! I " 庞志功" 胶 束 增 敏 荧 光 法 测 定 丹 参 中 丹 参 酮 RF 的 含 量 研 B$C 汪 宝 琪 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 究B C " . 6 6 > 2 . ! / # 1 D 9 7 9 > " Q 汪宝琪" 薄层荧光法测定 丹 参 中 丹 参 酮 RF 的 含 量 B 西 B7C 刘 万 军 2 C " Q 北药学杂志 2 . 6 6 7 2 . . / 7 1 D # 9 9 # 9 7 " 石珊珊2 章延涛" 首乌片中蒽醌类化合物的薄层扫描法测 BIC 刘 汉 清 2 定B 中成药 2 C " . 6 > 6 2 . . / $ 1 D . # . 9 " Q 兰红梅2 王 宇2 等" B>C 于 超 2 4M * A法 测 定 不 同 产 地 决 明 子 中 五 种 基层中药杂志 蒽醌类化合物 B C " 2 # ! ! # 2 . 7 / # 1 D > . ! " Q 王智华 2 李琴韵 2 等" 含大黄的中成药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多 B6C 洪筱坤 2 组分定性定量研究 B 中成药 2 C " . 6 6 7 2 . > / 9 1 D + > 9 ! " Q 陈万生2 张汉明2 等" B . ! C 原 源2 4M * A法 酸 模 属 植 物 根 中 蒽 醌 类 成 分 的含量 B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 " 2 # ! ! ! 2 / . ! 1 D 6 $ # 6 $ 9 " Q 反 相 4M B . . C 杨延奎" * A法 测 定 六 味 安 消 胶 囊 及 大 黄 药 材 中 大 黄 素 的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 含量 B C " # ! ! ! 2 . I / 7 1 D 9 I 7 9 I > " Q 刘罡一2 姚 蓝2 等" B . # C 顾洪安2 4M * A测 定 大 磺 凝 胶 剂 中 大 黄 素 的 含 量B 中成药 2 C " # ! ! . 2 # + / . ! 1 D I I # I I 9 " Q 朱 梅2 邢旺兴 2 等" 丹参中丹参酮 S ,A B . + C 陈 斌2 S T U E A法 测 F的 O 定B 药学学报 2 C " # ! ! . 2 + 7 / . 1 D $ $ $ I " Q 梁东升 " 超临 界 流 体 萃 取 VV 胶 束 电 动 毛 细 管 色 谱 法 测 定 B . 9 C 纪松岗 2 分析化学 2 分离大黄中蒽醌类成分 B C " . 6 6 > 2 # 7 / . . 1 D . + > > . + 6 ! " Q 朱满堂 " 胶束电动 毛 细 管 色 谱 法 分 离 和 测 定 几 种 大 黄 的 含 B . $ C 宋玉英 2 量B 药学学报 2 C " . 6 6 $ 2 + ! / > 1 D $ 6 9 $ 6 9 " Q 徐礼焱" 脉冲极谱法测定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B 药物分 C " B . 7 C 张秀琴 2 Q 析杂志 2 . 6 > 9 2 9 / 7 1 D + 9 I + 9 I &建新
灵芝功效的研究进展

灵芝功效的研究进展灵芝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中国传统中药,其药理作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文章就近年来灵芝的化学成分和其在改善血糖、调节血脂、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对灵芝的功能性食品、药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标签:灵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通信作者:王科斯,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
灵芝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属多孔菌科灵芝属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中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被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
灵芝在我国的研究较多,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过敏、关节炎、肾炎、神经衰弱、硬皮病、炎症和癌症等。
灵芝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目前已经从灵芝中分离出了一百五十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有糖、挥发油、三萜、生物碱、蛋白、多肽、微量元素等[1]。
灵芝三萜是灵芝中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灵芝三萜对抗氧化、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都有显著疗效。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不同种类的灵芝其多糖化学结构也不同,但种类基本只有D-果糖,D-半乳糖,D-葡萄糖,只是比例有所区别。
研究证明,灵芝多糖在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效果显著[2]。
本文就近年来对灵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简单总结,为今后对灵芝的研发提供参考。
一、灵芝的化学成分1.灵芝三萜灵芝三萜是灵芝中含量最多的有效成分之一,灵芝三萜主要包含灵芝酸、灵芝烯醇和灵芝醇三类化合物。
刘松照等学者采取了高效液相色谱、硅胶等多种方法对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分析,共分离出了16种灵芝酸、2种灵芝烯醇和3种灵芝醇等25种三萜类物质[3]。
除灵芝子实体外,灵芝孢子粉、菌丝体中均含有大量三萜类物质。
2.灵芝多糖灵芝中多糖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灵芝种属不同、生长地域不同,其多糖种类也大相径庭,目前已经有约两百多种多糖在灵芝中被分离出来,总体分为碱性多糖、酸性多糖和水溶性多糖。
灵芝多糖由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单糖组成,各单糖由α型糖苷键和β型糖苷键相连[4]。
灵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

灵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性平味甘,归心、肺、肝、肾经,能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主治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神疲乏力、久咳久喘、冠心病、矽肺、肿瘤等。
在我国,灵芝作为药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收录于书中,并根据颜色不同将芝分为“赤芝、紫芝、黒芝、青芝、白芝、黄芝”六类,而目前我们已知的灵芝约有100余种,最为常见的为赤芝,其次为紫芝。
灵芝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以多糖为主,如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水溶性多糖GL-1,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灵芝多糖A、B、C,以及具有促进核酸蛋白质合成代谢作用、改善造血功能的多糖BN3C3;在灵芝的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及发酵液中还分离得到100余种三萜类成分;除此之外,灵芝还含有麦角甾醇、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精和氨基酸等成分。
灵芝众多的药用功效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市售灵芝类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生药材、药用制剂、保健品、饮品等。
灵芝的子实体、菌丝体、孢子以及灵芝的深层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均已制成相应产品在临床应用。
常用的灵芝制剂有片剂、胶囊剂、冲剂、糖浆剂、酊剂和注射剂等,除单方应用外尚有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复方制剂[1]。
本文就近年来对灵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1药理作用研究近年来,药理研究的结果证明,灵芝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作用,且毒性较低。
动物的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试验均证明,灵芝毒性极低,与中医古籍记载的“温平无毒”一致。
特殊毒性试验结果指出,灵芝无致突变作用。
1.1中枢神经系统灵芝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具有镇静、镇痛、安定作用。
赤芝酊、赤芝发酵浓缩液、菌丝体醇提液及孢子粉脱脂后的醇提物腹腔注射时均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肌张力降低。
醇提取液可明显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并有抗电惊厥作用。
赤芝发酵浓缩液或菌丝体醇提液可增强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
孢子粉脱脂后的醇提物对烟碱引起的小鼠强直性惊厥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2013,21(3):158~161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叶鹏飞张美萍王康宇王昱王义*(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灵芝是中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人们对其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综述了灵芝在中枢神经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及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灵芝在饮料制备、盆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展望灵芝在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转化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灵芝;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Ganoderma),是真菌赤芝(G.lucidum Karst)和紫芝(G.japonicrn L. loyd)的总称。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并根据颜色分为“赤芝、紫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六类。
而目前我们已知的灵芝约有100余种,最为常见的为赤芝,其次为紫芝。
灵芝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类、三萜类、多肽类、核苷类等。
近年来,对灵芝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大量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均具有显著功效;灵芝在制作保健饮料、盆景等方面也大有价值。
1 主要有效成分1.1 灵芝多糖灵芝多糖目前已分离200多种,是灵芝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其中大部分为β-型的葡聚糖,少数为α-型的葡聚糖。
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水提醇沉法。
利用多糖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特性,传统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多为水提醇沉法。
工艺流程:破碎为颗粒状的灵芝过40目筛→浸提→离心→滤渣→离心→离心液→真空浓缩→有机溶剂沉淀→烘烤→干品[1]。
(2)膜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以不同粒径的混合物通过半渗透膜,实现机械分离[2]。
工艺流程:破碎为颗粒状的灵芝过40目筛→水浸提→粗滤除杂→去除大分子物质→去除小分子物质→多糖浓缩液→真空浓缩→冷冻干燥→粗多糖。
(3)其他提取方法。
当前也有利用冷冻预处理法与协同酶法、超声波催化纤维素酶法等方法提取灵芝多糖。
超声提取是一种物理破碎过程,利用的是超声波辐射产生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及热学作用。
超声提取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节约溶剂,避免高温对提取物的影响。
胡斌杰等[3]利用超声波法和传统热水法提取灵芝多糖的研究表明,超声波法的提取时间比水提法缩短3/4,多糖提取率提高30%。
叶鹏飞等: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 159 ・1.2 三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是从灵芝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脂溶性较高。
已分离到的三萜类化合物约有130多种[4],如灵芝酸、灵芝酸甲酯、灵芝孢子酸、赤芝孢子内酯、赤灵酸、灵赤酸、灵赤酸甲酯、灵芝醇、灵芝醛、赤芝酸、赤芝酸甲酯、赤芝酮、灵芝内酯、赤芝醛等[5,6]。
其中灵芝酸是最主要的活性物质。
灵芝酸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或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7]。
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等特点,在食品和中草药功能成分提取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8~10]。
1.3 微量成分灵芝中还含有核苷、嘌呤、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和有机硒等微量元素。
其中分离提取的核苷和嘌呤的药理活性很强,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硒元素对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显著的作用,且对癌症防治有特效。
2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2.1 中枢神经与心血管系统灵芝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镇静、镇痛和安定。
张虎等[11]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对拮抗NCAM-L1在癫痫发作时对脑组织的各种改变和损伤有重要的修复作用。
杨红梅等[12]的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对失血性器官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失血性休克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对失血性休克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张旺信等[13]报道赤灵芝制剂能显著提高脑缺血沙土鼠机体SOD活性,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清除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过量的氧自由基,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杨丽娟等[14]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可减轻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凋亡率,减轻细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氧化损伤,显著降低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
罗少洪[15]、解跃华[16]、刘爱东[17]等的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具有很好的调节高脂血症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日本学者[18]的试验证明,赤芝甲醇提取物对自发高血压的大鼠有降压作用,经分析有效成分为羊毛甾烷衍生物;并证明甲醇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在体外对血管紧张素转变酶(ACE)有抑制作用,其降压作用系继发于对交感神经中枢的抑制。
2.2 呼吸系统灵芝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
小鼠氨雾引咳法证明,灵芝发酵液腹腔注射有较好的止咳作用,使氨水刺激引咳的潜伏期延长或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19]。
温明春等[20]研究表明,灵芝可作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良好的补充和辅助治疗药物。
2.3 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灵芝中分离的蛋白多糖可使小鼠腹腔渗出液中的细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增加,表明其有免疫增强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21],灵芝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是宿主中介性的,即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而其中的活性成分即为灵芝多糖,它能提高肿瘤患者对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耐受性,减轻和改善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患者食欲减退等副作用,改善恶病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力。
蔡文辉等[22]的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调整作用。
李仲娟等[23]研究了灵芝多糖对小鼠Ml巨噬细胞活化及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T细胞增殖有显著效果。
冯鹏等[24]研究发现,灵芝孢子多糖具有增加S180肉瘤荷瘤小鼠外周血CD3+、CD4+・ 160 ・2013年第21卷第3期细胞数量的作用。
吕明明等[25]通过对5例癌性胸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研究,证明灵芝孢子油对肺腺癌的癌性胸水原代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徐晋等[26]将灵芝多糖与氟尿嘧啶联合使用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结果显示,灵芝多糖与氟尿嘧啶联用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活化caspase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2.4 抗辐射、抗衰老及抗氧化自由基对抗辐射、抗衰老及抗氧化起决定性作用。
游育红等[27]用叔丁基氢过氧化物氧化复制小鼠巨噬细胞体外氧化性损伤模型,以罗丹明123为荧光染色剂,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结果表明,灵芝多糖(GLP)体外给药均可减轻自由基损伤,并使损伤的线粒体膜电位恢复。
吴京燕等[28]研究发现GLP合剂能使辐照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及S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提高。
Jia等[29]研究结果发现注射灵芝多糖的大鼠体内抗氧化酶量、胰岛素量有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血糖含量明显下降,得出灵芝多糖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物的结论。
Chen等[30]研究了灵芝多糖对患宫颈癌大鼠的血清中抗氧化酶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有效清除自由基。
林晓等[31]对灵芝多糖抗老年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灵芝多糖提高羟脯氨酸和SOD含量呈剂量依赖性,从而得出灵芝多糖提取物可有效缓解皮肤衰老的结论。
李明春等[32]从细胞水平证明了灵芝多糖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3 其他方面的应用及展望灵芝不但有奇特的药用价值,同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利用灵芝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对灵芝生长环境条件的控制并结合人工截枝、靠接、药物处理,培养出具有不同形态的灵芝,再配以适当的装饰,制成了雍容典雅、野趣盎然、造型奇特的灵芝盆景[33~35]。
研究表明,灵芝水提液中含有灵芝多糖、灵芝酸等多种功能因子,是加工灵芝保健饮品的理想原料[36,37]。
未经脱苦处理的灵芝水提液有浓烈的令人难以接受的苦涩味,为此,赵宏伟等[38]研制了风味灵芝饮料,程哲等[39]研制了灵芝乳保健饮料,丁方林等[40]研制了灵芝水果保健饮料。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现代医学、生物制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发展,以及对灵芝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遗传转化研究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真菌被成功转化。
灵芝的遗传转化对灵芝的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1] 李艳, 赵海燕, 吕建宁.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 2006, 28(7): 1052-1054.[2] 周家春. 食品工艺学[M]. 北京: 化学工艺出版社, 2003:239-241.[3] 胡斌杰, 陈金锋, 王宫南. 超声波法与传统热水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比较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28(2): 190-192.[4] 曾祥丽, 包海鹰. 灵芝三萜类成分与药理学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 2004, 2(1): 68-77.[5] 罗俊, 林志彬.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 2002, 37(7): 574-578.[6] 高建莉, 禹志领, 李绍平, 等. 灵芝三萜类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 2005, 24(4): 6-11.[7] 王江海, 袁建平, 徐世平, 等. 薄层色谱-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的总三萜含量[J]. 中国食品学报, 2004, 3(9): 76-79.[8] 何荣海, 马海乐, 周存山, 等. 超声波载酶法生产紫菜降血压肽过程中的应用[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1): 4-7.[9] 贲永光, 丘泰球, 李金华, 等. 双频超声强化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的影响[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1): 12-16.[10] M.Vinatoru. An overview of the ultrasonically assistedextraction of bioactice principles from herbs[J].叶鹏飞等: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 161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01, 8: 303-313.[11] 张虎, 杜欣娜, 朱金玲, 罗佳滨. 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海马区NCAM-L1表达的影响[J]. HeilongjiangMedicine and Pharmacy Apr. 2011, 34(2).[12] 杨红梅, 王黎. 灵芝多糖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 江苏医药, 2009, 35(8): 943-945.[13] 张旺信, 冯永堂, 张秋玲, 等. 泰山赤灵芝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及血清SOD、MDA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31(1): 12-15.[14] 杨丽娟, 游育红, 林志彬, 等. 灵芝多糖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 26(5): 657-660.[15] 罗少洪, 陈伟强, 黄韬, 等. 灵芝多糖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 21(5): 77-78.[16] 解跃华, 陈跃辉, 刘义彬, 等. 灵芝多糖对实验大鼠高血脂症的预防作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27(6): 141-142.[17] 刘爱东, 隋殿军. 松杉灵芝多糖调节高脂血症及其机制的研究[D]. 长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18] Lee SY, Rhee HM. Cardiovascular efects ofmyceliumextract of Ganoderma lucidum: inhibition of sympathetic outflow as a mechanism of its hypotensive action[J].Chem Pharm Bull, 1990, 38(5): 1359-1364.[19] 林志彬, 吴玉成. 灵芝的药理研究V[J].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78, 4(7): 216.[20] 温明春, 魏春华, 等. 中药灵芝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 中国哮喘杂志, 2012, 6(4).[21] 章灵华. 灵芝孢子提取物在体内外的免疫效应[J]. 中国药理通讯, 1992, 9(3): 29.[22] 蔡文辉, 王亚贤, 杨景云. 灵芝孢子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002-2406(2011)06-0040-03.[23] 李仲娟, 杨朝令, 喻昕, 等. 灵芝多糖对小鼠M1巨噬细胞活性的研究[J].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1008.0805(2012)07.1737-02.[24] 冯鹏, 赵丽, 赵卿, 等. 灵芝孢子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3(2): 162-166.[25] 吕明明, 王婷婷, 侯亚义, 等. 灵芝孢子油对肺腺癌癌性胸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J]. 现代肿瘤医学, 2011, 19(7).[26] 徐晋, 吴丽, 徐巧芳. 灵芝多糖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23): 7-9. [27] 游育红, 林志彬. 灵芝多糖肽对自由基所致的腹腔巨噬细胞早期损伤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5, 19(2): 137-139.[28] 吴京燕, 程光宇, 江海涛. 灵芝多糖合剂抗辐射保健功能的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6(3): 79-81.[29] JIA J, ZHANG X, HU Y S, eta1. Evaluation of in vivo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anoderma lucidumpolysaccharides in STZ-diabetic rats[J]. Food Chemistry,2OO9,115(1): 32.[30] CHEN X P, CHEN Y L, SHUI B, et a1. Free radicalscavenging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andits efeeton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immunity activities incervical carcinoma rat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O09,77(2): 389.[31] 林晓, 潘文嘉. 灵芝多糖抗皮肤衰老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1(9): 174-175.[32] 李明春, 雷林生, 粱东升, 等. 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0, 14(1): 65-68.[33] 王鑫驰, 姚方杰, 尤婕, 等.灵芝盆景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J]. 中国食用菌, 2010(3): 63-64.[34] 赵世乐, 黎书伟, 陈庆生. 大棚活灵芝盆景培植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3(8): 25.[35] 连保法, 崔彩霞. 灵芝盆景的制作技术[J]. 花卉园艺,2000(3): 24.[36] 肖智杰, 王进军, 连兵. 灵芝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食品科学, 2006, 27(12): 837-841.[37] 陈静, 夏永辉. 灵芝有效成分生物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 30: 6l-63.[38] 赵宏伟, 潘利华, 罗建平. 风味灵芝饮料的研制[J].饮料工业, dol: 10. 3969/j. issn. 1007-7871. 2011. 04.003. [39] 程哲, 王广耀, 王鹤云. 灵芝乳保健饮料的研制[J].食用菌. 1000-8357(2011)06-0057-02.[40] 丁芳林, 董益生, 刘玉兰, 黄满云. 灵芝水果保健饮料的研制[J]. 食品科学, 1007-5739 (2011) 16-03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