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紫菜养殖专项整治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紫菜养殖业已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然而,近年来,紫菜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非法用海、过度养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加强紫菜养殖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依法整治非法用海、过度养殖等违法行为,规范紫菜养殖秩序。
2. 提高紫菜养殖技术水平,推广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
3. 加强紫菜养殖污染治理,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4. 提升紫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三、整治措施(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1. 组织开展紫菜养殖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养殖户的法律意识。
2. 定期举办紫菜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
(二)开展非法用海、过度养殖整治行动1. 依法查处非法用海、过度养殖等违法行为,坚决拆除非法养殖设施。
2. 对未取得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依法责令停止养殖活动,并依法办理养殖许可证。
3. 加强日常巡查,对违法养殖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
(三)推广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1. 引导养殖户采用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技术,如无土栽培、生态养殖等。
2. 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型养殖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推广使用新型养殖设施,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四)加强紫菜养殖污染治理1. 加强养殖废水、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达标排放。
2. 推广使用生态型饲料,减少养殖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
3. 加强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五)提升紫菜产品质量1. 加强紫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
2. 鼓励养殖户开展品牌建设,提高紫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与紫菜加工企业的合作,提高紫菜产品附加值。
四、组织保障1. 成立紫菜养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2.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条斑紫菜育苗技术要点

条斑紫菜育苗技术要点条斑紫菜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为了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紫菜养殖,条斑紫菜育苗技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一些条斑紫菜育苗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种苗选取种苗的选取是条斑紫菜育苗的第一步,关系到后期的生长和产量。
在选取种苗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状态、无病虫害的紫菜幼苗。
同时,要保证种苗的品种纯度,避免杂交种苗的使用。
二、育苗基质选择条斑紫菜在育苗阶段需要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育苗基质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用的育苗基质有海藻糖、藻粉、菜籽膏等。
这些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湿性能,适合紫菜幼苗的生长发育。
三、育苗盒的选择育苗盒的选择也是条斑紫菜育苗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塑料育苗盒或发泡育苗盒。
育苗盒的底部应有排水孔,以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避免水分积渍导致苗期病害的发生。
四、光照和温度管理光照和温度是紫菜幼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光照和温度。
一般情况下,紫菜幼苗需要光照强度为5000-10000勒克斯,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较为适宜。
五、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紫菜幼苗健康生长的基础。
育苗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
一般情况下,水质的PH值保持在7-8之间,盐度控制在25-30‰较为适宜。
六、适时施肥紫菜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适时施肥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情况下,可使用适量的海藻肥或复合肥进行施肥。
施肥时要注意掌握好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水质污染和苗期病害的发生。
七、病虫害防治紫菜幼苗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为了保证育苗的顺利进行,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使用药物对紫菜幼苗产生不良影响。
条斑紫菜育苗技术是紫菜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运用这些技术要点能够提高紫菜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期的养殖提供良好的种苗基础。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相信条斑紫菜育苗技术将会不断完善,为紫菜养殖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条斑紫菜种植方法

条斑紫菜种植方法引言:紫菜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其中,条斑紫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紫菜品种。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条斑紫菜的种植方法。
一、选地条斑紫菜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最适生长pH值为7.5-8.5。
选地时,应在海岸线到10米之内,水深1-1.5米、水流适中、水体清澈且富含营养物质的海域进行种植。
同时,还需注意场地所在的面积要足够大,可以更好地利用和控制水质。
二、定植条斑紫菜的定植分为人工定植和天然定植两种方式。
在北方地区,可采用人工定植,即在夏秋季节,选用幼苗或成苗,将其均匀地放置在相应的定植架上,一般每平方米约可定植1.2万株左右。
而在南方地区,由于海水温度较高,风浪较大,定植难度较大,因此可采用天然定植的方式。
通过将幼苗或成苗在大片海洋中放置,自然形成底栽。
三、管理在条斑紫菜种植中,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包括抗风浪、抗污染、补充营养和定期清理等方面。
首先,需要构建合理的定植架架构,提高紫菜的抗风浪能力。
其次,要经常监测水质,预防污染。
同时,要进行营养补给,加速紫菜生长,提高产量。
此外,定期清理紫菜架和外部污染,保持水下生境环境的卫生干净,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四、收获一般来说,条斑紫菜的生长周期为3-5个月,可在紫菜叶尖超过12厘米时进行采摘。
在采摘时要采用专门的取菜簸箕,不要损坏紫菜植株和海底生态环境。
结语:条斑紫菜的种植不但能够创造财富,还能保护环境。
通过优秀的种植技术管理,相信我们能够稳定而高效地种植出大量的优质条斑紫菜,使其成为我国水产品的新宠。
韩国紫菜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韩国紫菜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韩国紫菜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其养殖方法简单灵活,适合各种气候和水质条件。
本文将介绍韩国紫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养殖韩国紫菜,提高产量和质量。
正文:导语:韩国紫菜(seaweed)作为一种优质食品,其营养丰富、制作灵活,在国内外市场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韩国紫菜的供应量并不稳定,市场价格较高。
因此,养殖韩国紫菜成为了很多农户和水产养殖者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韩国紫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养殖韩国紫菜,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环境准备1.选择适宜的海域:韩国紫菜对水温要求在5-30℃之间,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选择拥有清澈海水、水温适宜的海域非常重要。
2.选择适宜的季节:韩国紫菜的生长与光照密切相关,选择阳光充足的季节进行养殖,利于紫菜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二、紫菜种植方法1.选购健康的紫菜种苗:选择品质优良的种苗,可以有效提高紫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种苗的叶片应该均匀、鲜绿,并且无明显病虫害。
2.搭建养殖架:韩国紫菜的养殖一般采用竹制或金属制的养殖架。
搭建时要确保紫菜叶片可以充分暴露在阳光下,便于进行光合作用。
3.护理与管理:注意对紫菜进行定期修剪和除草,保持紫菜叶片的整洁和通风,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定期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养殖注意事项1.保持水质清洁:紫菜对水质要求较高,选择清澈温暖的海域进行养殖,并注意定期换水来保持水质的清洁。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供紫菜所需的养分,但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过量的肥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紫菜生长。
3.防止污染:注意周围环境的保护,避免污染物的排放对紫菜的影响。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收获与加工1.收获时机:韩国紫菜一般生长周期在30-60天,当紫菜叶片呈现鲜绿色、厚实透明时,可以进行收获。
2.储存处理:韩国紫菜一般是先冲洗、晾干后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此外,也可以进行晒干、烤制等处理方式增加口感。
紫菜养殖

紫菜养殖紫菜养成通常指紫菜的叶状体养殖,即通过采壳孢子苗,下海干出片苗分网,日常管理及采取加工等过程。
养成条件选择线海或潮间带适宜紫菜养殖的生长,且潮位、水流适宜、营养盐丰富,海水比重适中的滩涂水域放养。
(1)海湾:选择冬季风浪较小、水流畅通、又比较温暖不易结冰的南面海湾为宜。
(2)底质:底质以适合打撅下石,不易损坏养殖器材的即可。
(3)潮位:潮间带丰浮动养殖一般选择在小干潮线附近的潮位平均干露时间1.5-3小时为宜。
(4)水流:紫菜养殖区海水流速每称钟10-30厘米为宜。
(5)营养盐:选择NO3-N和NH4+-N含量高于50毫克/米3海区。
(6)海水比重:最适宜紫菜生长的海水比重是1.018-1.022。
养殖方法(1)支柱式养殖:通常在适合紫菜生长的潮间带涂上设置成排毛竹,将网帘水平张挂,并可调节帘高度。
(2)丰浮式养殖:将网帘固定在短支腿上,成排架在海滩上,其特点可随潮汐涨落而漂浮。
(3)全浮式养殖:即潮下带养殖方式,通常采用10亩为一个养殖网架,张挂60张网帘,网帘不露出水面。
养殖网帘养殖网帘采用聚乙烯与维纶混纺编制而成,常用网线规格为70股、90股、110股,网帘规格全浮养殖一般采用1.6×18m,丰浮采用2×2m小帘,也有采用全浮大帘。
采壳孢子苗棗干出出苗棗分网养成棗养殖管理棗分期采收。
三角架出苗目前全浮动式养殖海上育苗通常采用三角架出苗,即采用小竹竿和方浮等器材。
使其支撑露出水面成三角形,网帘在三角两边受光,以达出苗效果。
紫菜养殖无需饵料,紫菜因是藻类,其生长靠吸取自然海域中养份,因而对水瘦海区可采用施肥方法。
冷藏网技术,即将经海上出苗的网帘凉干后入库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25℃左右,冷藏温度为-18℃,然后适时下海放养,可达到提高紫菜等品质和防止病害作用,是目前较为采用的养殖技术。
紫菜栽培学3(贝壳丝状体)

4、抑制贝壳丝状体成熟和放散的技术措施
(1)抑制贝壳丝状体成熟的措施: ①恢复全日照和加强光照强度 ②停止施肥(坛紫菜) ③低温处理丝状体 (2)抑制壳孢子放散的措施: ①黑暗处理 ②不干燥脱水处理 ③低温处理
均匀时,再倒回来,根据生长情况,一般一个
月倒置一次
移位(水平方向):育苗池不同位置的贝壳丝状 体受光不同,要把光照弱的一串贝壳或一杆贝壳
移到光线强的地方生长,使整个池子的贝壳丝状
体生长均匀
(3)调节光照: 根据丝状体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进 行光照调节。可用白布窗帘遮窗,缩光时,可 用大的黑布盖在池子上或用黑布遮窗,每天光 照时间控制在8-10h,其余时间处于黑暗。
培养条件:
坛紫菜:3-6月,光照2000-3000lux,全日照 N:10-15ppm,P:1ppm 条斑紫菜: 5-7月上旬,光照2000-3000lux,全日照 N:10-15ppm,P:1ppm
(2)膨大藻丝生长阶段:此时正酷暑炎热季节, 发病严重 坛紫菜: 7-9月上旬,26-27℃,1000-1500lux
pH
1.010-1.025
8.0-8.2
(2)光照条件:2000-3000lux避免强光直射 (3)水温条件:一般不用考虑
三、丝状体的培育管理
1、培育条件:
(1)丝状藻丝生长阶段: 果孢子萌发钻入贝壳的速度: 1天有个别的果孢子萌发钻入贝壳内,3天 左右有半数的果孢子钻入壳内,随着时间的延 长,萌发钻入的个数也增加,一周基本都已钻 入壳内。大约20天左右肉眼可以看到壳面的丝 状体藻点。
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紫菜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广受欢迎的海产品。
本文将介绍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包括紫菜的适宜环境、选用优质种苗、育苗和定植技巧、日常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紫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帮助养殖者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正文:一、适宜环境紫菜主要生长在海滨光照充足、水温适中、水质清洁、盐度适宜的区域。
因此,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夏季温度较高,不适宜紫菜养殖,而春季和秋季是稳定温度的最佳选择。
另外,可根据紫菜的生长需求,对水质进行调节,确保其处于适宜的盐度范围。
二、选用优质种苗选用优质种苗是紫菜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理想的紫菜种苗应该是色泽鲜艳,叶片饱满,没有病虫害的苗。
种苗的选用也应根据不同地域和季节提前储备,以确保养殖的连续性。
三、育苗和定植技巧紫菜育苗是养殖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温度适宜的育苗箱内进行。
首先,准备好适宜的基质,如纱布、海带丝等材料。
将种苗均匀细心地撒在基质上,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
在紫菜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定植。
定植时应注意不同的紫菜品种和养殖场地的不同,合理安排种苗的密度,并注意防止紫菜变色。
四、日常养护管理紫菜养殖过程中需进行日常养护管理,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适当调整水体盐度和养分浓度,确保养护池内环境的稳定。
排除杂草和异物,以免影响紫菜的生长。
此外,及时清除有害生物,如海藻、海星、贝壳等,以防止它们对紫菜造成伤害。
五、病虫害防治紫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防治工作必不可少。
可使用病虫害防治剂,但应注意剂量和频率,防止对紫菜造成伤害。
另外,定期巡查紫菜生长情况,及早发现病害或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总之,紫菜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保证高产量和优质紫菜的关键。
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选用优质种苗、正确育苗和定植、日常养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市场对紫菜的需求。
紫菜栽培学(生物学)_图文

(2)色素体:每个细胞一 个星状色素体,色素体中央 有一蛋白核
4、双分孢子期:膨大细胞逐渐饱满充实,细
胞更短、更粗,长度和宽度逐渐接近,内容物 双分为两个孢子,称为双分孢子 (1)形状:扁椭圆形
色素体及其蛋白核
(2)小胞体:扁平状或呈小胞体结构,多在 高尔基体附近,在果孢子萌发体内有数层平行 排列的扁平胞。 (3)液泡:发达,含有特殊的内容物 (4)红藻淀粉粒:靠近色素体,颗粒状,外 层有膜包裹 (5)片层体:为膜构造体
7、紫菜叶状体边缘细胞的类型:刺缘型、全缘
型、边缘型
分类依据 之一
紫菜栽培学(生物学)_图文.ppt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紫菜的生物学 紫菜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紫菜的栽培方式 紫菜贝壳丝状体的培育 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培育 紫菜壳孢子的采集 紫菜叶状体的栽培 紫菜的采收与加工 紫菜栽培中的病害与防治
紫菜栽培发展史:
A ——代表一个水平轴上细胞的个数 B ——代表另一个水平轴上细胞的个数 C ——代表垂直轴上细胞的个数 ?——代表具体数字
如:条斑紫菜:♀16A2B2C4 坛紫菜:♀16A2B2C4,♀32A2B4C4(少数) 甘紫菜:♀64A4B4C4
各种紫菜果孢子囊的排列方式
A、甘紫菜果孢子囊;B、边紫菜果孢子囊 C、圆紫菜果孢子囊
第一节 紫菜的生物学
一、分类地位
紫菜属于:
红藻门(Rhodophyta) 原红藻纲(Protoflorideae) 红毛菜目(Bangiales) 红毛菜科(Bangiacea) 紫菜属(porphyr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健身牌坛紫菜养殖操作规程
2007年-5-1发布2007年-5-10实施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健身牌坛紫菜养殖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健身牌坛紫菜全浮动筏式栽培的海区选择,栽培设施、苗网培育、成菜栽培、采收。
2 定义
2.1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2 半浮动筏式栽培
紫菜在潮间带的主要栽培形式。
筏架涨潮时随潮水浮于水面,退潮后靠支腿支撑在滩面上,网帘有一定的干露时间。
3 海区选择
3.1 固定桩悬浮式
3.1.1 底质
选择滩面较平坦,适合打桩、下砣的沙质、泥沙质或软泥滩底。
3.1.2 潮区
潮间带低潮区,浅海(0到10m等深线内)海区。
3.1.3 营养盐
应选择含氮总量在200mg/m3的海区作业栽培海区。
3.1.4 海水流动
流速应在10-30cm/s。
3.1.5 比重
海水比重在1.015-1.023为宜。
3.2 半浮动筏式
3.2.1 底质
栽培海区的底质应为沙质、泥沙质,滩面平坦,比降小。
3.2.2 潮位
3.2.2.1 苗网培育的潮位,应选择大潮汛干露3-
4.5小时海区。
3.2.2.2 成菜栽培的潮位,应选择大潮汛干露2.5-
4.5小时的海区(潮间带)。
3.2.2.3 营养盐、流速、比重,条件同固定桩浮筏区栽培要求。
4 栽培设施
4.1 固定桩悬浮式
4.1.1 网帘
4.1.1.1 网线规格90股、84股、78股、72股等,以维尼纶与聚乙烯按3[2(维13+乙塑2)]、
3[2(维13+乙塑1)]、3[2(维12+乙塑1)]、3[2(维11+乙塑1)]等比例混捻而成。
4.1.1.2 规格网帘长3.6-3.8m,宽3.2m,帘线30-32条,间距9-14cm,一般网帘重12-13kg
(不含网纲重量)为一亩养殖面积,即25张帘。
4.1.1.3 网纲
a 条帘宽边两头与中间处共三条作网纲,网纲直径约0.4cm,长4m。
b 用乙稀与维尼纶按3:1混纺而成,计240单丝,或白塑纺成绳。
4.1.1.4 洗网帘
a 新网帘需充分浸泡,反复捶洗,洗至网帘不产生泡沫后晒干备用。
b 旧网帘应密封堆放或淹埋含沙质泥土中,使紫菜固着器及杂藻充分腐烂后,洗净晒干备用。
4.1.1.5 组网以6-10张网帘为一组平整地重叠在一起,网纲扭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每组网中网帘大小、松紧必须一致。
4.1.2 浮筏
4.1.2.1 绠用直径12-14mm的聚乙烯绳制作,宜用24丝的乙烯采用三股六花制作成
3[2(24×8)]。
一般长170-200m。
4.1.2.2 浮筒竹用直径约8cm的毛竹制作,长4m,每台一般26根。
4.1.2.3 泡塑用方形或圆形泡塑四捆调节浮筏两头的水层。
4.1.2.4 绑绳用约600丝乙烯制作线,绳直径60mm。
绑绳中央打结圈,结圈联结调节绳,一般长为5m。
4.1.2.5 调节绳用约200丝乙烯制作成。
绳直径50mm,一般长4.3m。
4.1.2.6 固定桩(撑竹)毛竹长8-13m,1米高处围周长在9.5-12市寸,要求头尾均称笔直,每支约重25-35kg。
4.1.2.7 桩材料有木、竹制作,规格长1.6-2m,直径约15cm。
4.1.3 浮筏的设置
4.1.3.1 设置方法:浮筏应与冬季主导风平等或留一小于30°的角度。
4.1.3.2 挂网量每台浮筏一般25栅,每栅可挂1张网帘。
4.1.3.3 台距每台浮筏间距3-4m。
4.1.3.4 小区6-10台浮筏为一小区,小区间距20-30m。
4.1.3.5 大区三小区一大区,大区间距50m以上。
4.2 半浮动筏区
4.2.1 网帘和筏架的设置同固定桩浮筏式栽培要求。
4.2.2 筏架
4.2.2.1 绠用直径12-14mm的聚乙烯绳制作,长度120-150m。
4.2.2.2 绠脚浮筏两头绠脚分别留足25-35m(不少于当地潮差的3倍)。
4.2.2.3 筏架用约8cm的毛竹制作,长度为4m。
4.2.2.4 支腿用竹梢或杂木棍制作,高度约为70cm。
4.2.2.5 橛缆用旧钢丝绳或聚乙烯绳制作,长3-5m。
4.2.2.6 桩同固定桩悬浮栽培要求。
5 苗帘的培育
5.1 壳孢子采苗
5.1.1 采苗时间9月上旬—9月下旬。
5.1.2 采苗方法按海区壳孢子采苗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5.1.3 附苗密度
5.1.3.1 投放壳宽4cm左右1000个以上成熟壳丝状体兑200m2网帘采苗。
5.1.3.2 用帘线散头单丝检查为30-50个壳孢子/cm。
5.2 苗网张挂
5.2.1 苗帘以6-10层重叠挂在浮筏或筏架上。
5.2.2 苗帘应拉紧,保持平衡,贴近水面。
5.2.3 控制苗帘水层,以出好苗的需要,调节干露为3-5小时。
5.3 出苗期管理
5.3.1 每天需巡视管理,苗帘不得松动或过分下垂。
组网中的网帘,若有松紧不一致时,应分别绑紧。
5.3.2 若网帘上游泥或硅藻附着较多,应及时清洗。
5.3.3 浒苔苗帘上发现浒苔时,可在晴天用晒网的办法处理,若量少的情况,亦可调
控延长干露时间的办法处理。
5.3.4 苗帘线上布满1-5cm的紫菜叶状体,成为全苗网帘,根据需要进行分帘栽培。
6 栽培管理
6.1 每天需进行巡视管理,特别是遇大风大潮汛后,发现损坏的设施、网帘等要及时修复。
6.2 网帘应拉平、绑紧,防止卷、垂。
6.3 做好水层调节
6.3.1 幼苗至增长期的潮位,调整以大潮汛期干露3-4.5小时。
6.3.2 成菜栽培的潮位,应调整以大潮汛期干露2.5-4.5小时。
后期则调整为大潮汛期干露为5-7小时。
6.3.3 一汛期间,要注意保持晒网帘一、二天。
7 成菜采收
7.1 采收时间
7.1.1 当网帘上藻体长至20-25cm时,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即可开始采收第一水菜。
7.1.2 根据藻体的生长速度和水温的影响,每隔15-20天可采收下一水菜。
7.1.3 成菜可采收至翌年1月结束。
7.2 采收方式
7.2.1 藻体通过人工摘采后留下的长度以5-7cm为宜。
7.2.2 采收方式以摘采、拔收为主,或对藻体密度较稀的网帘,1水菜宜用剪刀剪收。
7.2.3 低水温期,藻体生长较慢,采收时留得长一些,水温较高时,藻体生长较快,采收时留得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