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改革行动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学改革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残疾人职业教育类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发展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课堂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改革思路

紧扣“面向职业、贴近产业、实践修业、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类型,坚持“专业引领、课程中心、资源支撑、教学创新”的教学改革思路,加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践行“双主体(学校和企业)、三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专业教学模式和“五贯通(专

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六融合(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人才与时代、理念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入实施“六化一制”(现场化教学、情景化教学、案例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工程化教学、智慧化教学和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具体目标

突出职业教育类型,探索构建残疾人职业教育新模式,全面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质量。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建设5个左右的专业群、2个以上特色骨干专业,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人才培养过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组建8个左右教学创新团队,教师普遍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项目任务开展教学务实创新攻关;开发相应专业项目化、情境化、案例化特色教材和配套教学资源,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020年开展4门课程试点;教学内容体现行业发展和实用科技新成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完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无障碍“智慧”教室,理实一体化和工程环境教室,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网络课堂等辅助教学手段,普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项目式、情境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实现积极改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

“多元化”评价。

四、政策依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号);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教职成(2018)1号);

五、改革内容

(-)优化调整专业,制定专业建设标准

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服务残疾人事业”,紧贴市场、产业、职业,跟踪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根据听力、视力、肢体残疾人群和健全人群特点,紧密对接、产业集群,建设5个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申报新专业1-2个,打造2个省级精品专业。制定学校各级

专业(合格专业、校级重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标准。(负责:教务处、实习实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二)校企双元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践行“双主体,三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每个专业群引入校内1家以上对口企业,建立校中厂生产实训车间;紧密合作5家以上校外企业,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成为省级残疾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试点单位。(负责:招生就业处、实习实训中心、教务处)

(三)规范专业教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广泛开展专业调研,深入行业、企业、社会、学校,调查、了解、学习、借鉴,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证书。结合专业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就业创业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系统分析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校企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动态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教务处、专业教学部、招生就业处、实习实训中心)

(四)项目任务引领,组建教学创新团队

以打造教师团队、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为项目,以在线精品课程、教学能力、教学软件、优质课、教研论文为子任务,组建8个左右教学创新团队,着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培

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根据上级教育部门项目申报、教学改革、竞赛活动和评比为导向,办好相应校级教学改革评促活动,积极遴选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教学竞赛。开展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负责:教务处、教学部、招生就业处、实习实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五)职教特教兼顾,制订适用课程标准

加强课程建设,以残疾人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线,适当拓宽知识视野和技能结构,重组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对接。努力使学校课程标准成为全国残联系统中职学校参考标准。(负责:教务处、教学部、招生就业处、实习实训中心)

(六)创新突破瓶颈,开发特色教材资源

根据残疾人身心特点,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开发项目化、情景化、任务化、案例化、模块化等适用性强的活页式和工作方案式特色校本教材,配套开发相应教学资源。学校开展教材评审,对优秀教材和资源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并正式出版印发推广使用。力争编写5门以上省级规划教材、建成5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负责:教务处、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招生就业处、实习实训中心)

(七)外联内建共享,建设理实一体教室

加强与合作企业共建一批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