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选释

合集下载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学生姓名 刘少坤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王宝利2012年 5月 22日教学单位 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学号 20108401S039 编 号 ZW2012HYS039总目录论文正文 (6)一、临潼方言血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7)(一)以血亲亲属中父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7)(二)以血亲亲属中母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1)(三)血亲亲属称谓分析 (14)二、临潼方言姻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15)(一)以姻亲亲属中妻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5)(二)以姻亲亲属中夫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6)(三)姻亲亲属称谓分析 (17)三、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几个典型性语言特征 (17)(一)语音方面 (18)1.有同形词异读别称现象 (18)2.存在连续变调现象 (18)3.儿化音现象 (18)(二)词汇方面 (19)1.对古语的保留现象 (19)2.受外来词汇的影响 (19)3.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 (19)4.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 (20)(三)词汇的演变发展 (20)1.从简原则 (20)2.从亲原则 (20)3.规范原则 (21)4.个别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小,其趋势是消失 (21)附录1.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25)2.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27)3.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28)4.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29)5.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 (30)6.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 (32)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摘要:临潼方言属于广义的西安话范畴,归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区,在词汇方面有着一定的独特之处,尤其在部分亲属称谓方面。

本文主要调查了临潼区的亲属称谓语。

以血亲亲属父系、血亲亲属母系、姻亲亲属妻系、姻亲亲属夫系四方面的亲属称谓词,按照辈份层次、称谓、称谓释义、背称和面称为顺序通过列举、描述和比较,其中包括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比较,对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作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具有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体系一样周密细致的区分。

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选释

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选释

2016.06监利地处鄂东南一隅,毗邻湖南,靠近江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将监利方言归为赣语大通片,并在右上角注明“*”号以表示其为“不纯粹的赣语县市”。

监利县内方言不统一,南北语音词汇存在差异,本文探讨内容所依据方言点为监利县朱河镇。

监利亲属称谓中,属长辈亲属词最有特色,而其中又以“爹”“爷”“妑”“伯”“姆妈”等词出现最为频繁且更具特点,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词进行梳理探讨。

爹:“爹爹”在监利方言指“爷爷”,“家家爹爹”指外公,爹除用于亲属称呼外,也可以用于对祖辈的尊称,如“爹爹”“李爹”,相当于普通话“大爷”“李大爷”。

《广韵》平声麻韵陟加切。

《广雅·释亲》:“父也。

”《云麓漫钞》:“羌人呼父为爹,渐及中国。

”明陈士元《俚言解》:“南人呼父曰爷,祖父曰爹;北人呼父曰爹,祖父曰爷。

”胡士云认为“爹”在唐宋以前只用于父称,作祖称的用法要晚于宋代。

“爹”作祖父的用法现存于中原、江淮、西南官话,湘、赣、吴、客、闽方言区以及平话区。

爷:“爷”作父亲讲在监利方言一般为背称,年轻人面称为“爸爸”。

上一代人(即中老年人)称呼父亲一般根据其在兄弟间的排行来,父亲最年长就叫“伯伯”,排行第二就叫“二爷”,第三为“三爷”,依此类推。

这种现象是封建社会宗法制的遗留。

需要指明的是,“三爷”中“三”音同“腮”而不是本来音“三”,笔者认为这与监利人的忌讳心理有关,原因在与“三爷”和“丧爷”(监利话不分前后鼻)同音,听起来很不吉利。

现在称排行第三的父亲为“三爷”这一点还在监利年轻人中较多保留,其它的排行均称“爸爸”。

此外,非亲属长辈(年纪小于父亲)的泛称为“爷爷”,称呼叔叔用“爷爷”或“排行+爷”。

爷,《玉篇》以遮切。

爷作为父亲义自古就有,《篇海类编》:“爷,俗呼父为爷。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据许宝华、李荣方言词典,“爷”表父亲除粤语外,在各大方言区域基本都有出现。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方言是指一种地区性的语言或受地理、历史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变种。

由于各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不同,导致了各地方言之间词汇、发音、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而在方言中,亲属称谓更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远文化背景的研究课题。

亲属称谓作为方言中常用的词汇之一,是方言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之一、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最为复杂的关系之一,而不同地区的方言对亲属称谓的命名也各不相同。

在不同的方言中,亲属称谓的传承和变迁也反映了包括地理环境、历史、社会结构、文化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

在中华民族的方言文化中,亲属称谓的种类繁多,每个称谓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比如,在一些北方方言中,叔父和阿叔的称谓是根据叔父的排行来命名的。

假如叔父是老大,那么他的称谓就是“老大叔”,如果叔父是老二,那么他的称谓就是“老二叔”,以此类推。

这种称谓体现了中国传统尊卑、长幼亲疏的观念,也反映了家族的血脉传承和尊长的地位地位。

在一些南方方言中,亲属称谓体现了地方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独特特点。

比如,在闽南方言中,叔父和姑父的称谓是以“舅”为词根,结合不同的字义来表示不同的概念。

比如,“舅舅”表示父亲的兄弟,“舅妈”表示父亲兄弟的妻子,“舅公”表示妻子父亲的称谓。

这种称谓的差异体现了对不同亲属关系的细致划分,也反映了南方地区家族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除了亲属称谓的种类多样,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也存在着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比如,在西南方言中,父亲的兄弟通常被称为“大伯”,而在东北方言中,则被称为“伯父”。

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有关,也可能与不同方言之间的演化和发展有关。

亲属称谓的研究对于了解和研究方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亲属称谓是方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亲属称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方言。

其次,亲属称谓的差异反映了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通过对亲属称谓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地方文化和社会结构提供重要线索。

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

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

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作者:熊一雄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第04期摘要: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一个地区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女性亲属称谓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与男性亲属称谓词相异的特点,同时有着普通话所缺乏的语言现象和相关的文化内涵。

对武汉市新洲区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整理并进行研究,从结构、语用特征这两点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展示其颇具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新洲方言中女性亲属称谓词的特殊之处。

关键词:新洲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词一、引言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是武汉市的远城区,与黄冈市、鄂州市、麻城市相接,人口众多,方言划分复杂。

赵元任等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把新洲方言划入“楚语”区,将“楚语”区与江淮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北方官话区、赣语区四区并立。

关于新洲这一地区的方言归属,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新洲方言划入了“江淮官话—黄孝片”,很多学者认为其中遗存了一些古代楚国的土语。

根据已有研究材料,将新洲方言(本文指新洲城关地区)划分为6个调类。

其中平、去各分阴阳,上声独立,保留中古入声调类,这6个调类和调值分别是:阴平11,阳平24,上声44,阴去33,阳去35,入声212。

①二、称谓词对比情况分析由于亲属称谓词在方言中面广且繁多,在此对方言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纳,依据辈分进行了纵向排列,根据性别差异进行整理收录,如下表:称谓男性称呼女性称呼高祖父母老太儿[tʻ ær24]②老太儿[tʻ ær24]曾祖父母太父太外曾祖父母老嘎[kA11]爹老嘎[kA11]婆外祖父母嘎[kA11]爹嘎[kA11]婆伯祖父母大爹、二爹、三爹……细爹爹大婆婆、二婆婆……细婆婆叔祖父母大爹、二爹、三爹……细爹爹大婆婆、二婆婆……细婆婆姑祖父母姑爹姑婆舅祖父母舅爹舅婆姨足父母姨爹姨婆父母爷、父、老头子嗯[ən24]妹[meɪ44]伯父母伯伯大大叔父母大爷、二爷、三爷……细爷爷爷[iɣ24](后字音变)③姑父母干爷大爷、二爷、三爷……细爷舅父母乘[tsʻ əŋ24]门杠子,舅佬舅姆娘堂兄嫂哥姐姐[tɕiɣ24] (后字音变)堂舅父母大舅、二舅、三舅……细舅大舅、二舅、三舅……细舅堂伯父母伯伯大大堂叔父母大爷、二爷、三爷……细爷爷爷[iɣ24](后字音变)堂姑父母干爷大爷、二爷、三爷……细爷兄妹大哥二哥三哥……细哥大伢、二伢、三伢……细伢子女细伢女伢侄子女侄相公侄姑娘孙子女孙儿孙姑娘曾孙女曾[tsʻ əŋ24]孙曾[tsʻ əŋ24]孙女上表收录的是新洲方言亲属称谓词,仅对与普通话相异的读音进行了标注。

大冶方言的亲属称谓

大冶方言的亲属称谓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冶方言的亲属称谓姓名刘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汪国胜20060515⑨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大冶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西北与鄂州市为邻东北与蕲春、浠水县隔江相对西南与武汉市、成宁市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地处丘陵地带。

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冶方言亲属称谓的复杂多样性。

本文首先以大冶城关等中部地区的方言为主要对象同时将距城关较近的周边乡镇地区的方言作为参照对象对大冶方言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描写。

接着对这个系统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然后总结出其使用特点分析文化背景。

最后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研究整个称谓系统的历时演变。

亲属称谓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承历来为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所重视。

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亲属称谓形式反映着不同方言区人民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

大冶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是了解大冶地区民众生活习俗和风俗伦理的活化石。

探讨大冶方言亲属称谓可以深入了解大冶地区亲属之间关系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大冶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构成特点使用特点文化背景演变⑨、‖硕士学位论文‟‟‟⑨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一一一一…酬删日期年岁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用语研究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用语研究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用语研究唐爱华【摘要】本文分析说明宿松方言的主要亲属称谓及其特点,并分析"老儿"等七组特殊称谓词语的用法.【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0)003【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宿松方言;称谓用语;特点【作者】唐爱华【作者单位】宿州学院,中文系,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4宿松方言称谓用语丰富多彩,可分亲属称谓系统和社会称谓系统,本文主要谈谈亲属称谓用语的特点和运用情况。

1 亲属称谓概况1.1 主要亲属称谓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与人际关系相对,繁复多样,区分细密。

现将长三辈、长二辈、长一辈、平辈、晚一辈、晚二辈共六辈的主要亲属称谓按性别胪列如下。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跟普通话的亲属称谓对应整齐。

潘文、刘丹青指出:普通话亲属称谓具有四大特点:“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有别”、“血亲姻亲有别”[1]。

这些特点在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2 亲属称谓的音义关系(1)宿松方言基本上是每类亲属都有特定的称谓,个别例外。

如:“叔母”没有专用的称呼语,而采用称呼母亲或姑妈的称谓语;“外孙”与“外甥”、“外孙女”与“外甥女”在大多数人看来语音上没有区别。

(2)妻子背称丈夫的父母为“公家/公家老儿”、“婆/婆老人家”,面称从夫。

养子(女)背称非生身父母为“买爷/晚爷”、“买娘/晚娘”,面称则按亲生父母的标准来称呼。

(3)除了“伯伯、嬷嬷、母母、姨夫”外,称呼父辈亲属的称谓词带“爷”或“娘”标记。

(4)带“婆”语素的亲属词,性别相同,辈分却差得远,“婆”指“婆婆”,“家婆”指“外祖母”,“婆婆”指“曾祖母”。

(5)重叠与否,所指不同。

除了“婆”不同于“婆婆”外,“爷”指父亲,“爷爷”指叔叔,“娘”指母亲,而“娘娘”指“姑妈”或“婶婶”。

(6)“姐”有两读。

①[tia31]:用于背称,泛称。

武汉方言的亲属称谓词

武汉方言的亲属称谓词

亲 属 称 谓 的 前 面 加 “ 侄 ” 或 性称谓词来称呼女性,使女性受 的,容易造成交际中的误会。
“ 堂 ”。 母 系 亲 属 称 谓 则 要 加 到尊重。如用“爹爹”称年纪很
不过可喜的是,随着武汉经
“外”或“表”。这体现了武汉方 大的婆婆;用“伯伯”统称比父 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女性亲
言称谓系统的内外之分。从文字 母年长的男女性长辈。
女”时,一般读本调阳平;表示
方 言)。 而 其 中 的 亲 属 称 谓 词 ,
(2) 有的则相反,表示对 长辈对晚辈的昵称,用作面称时
更算得上是勾勒武汉市井人情的 年长或地位高的人的尊敬,颇有 读轻声,带有亲切喜爱的色彩,
一张名片,将汉味文化的欢喜与 人情味,这一点从武汉人用得最 相当于普通话的前缀“小”。
4、同辈分合称,年长者先于年 舅娘、姨娘、老亲娘、嬸娘、伯
3、谐声法。如:“掉耳洞”
幼者,男先女后。如:姐弟、兄 娘;5、妈:姆妈、姑妈、姨妈、 (侄 子 的 谑 称 , 谐 音 “ 執 耳 ”);
妹、弟妹。不过也有个别相反例 舅 妈 ; 6、 哥 : 姐 夫 哥 、 表 哥 、 藏词法中提到的“点头磕”“孟
子 , 如 “ 娘 老 子 ” (父 母)、 堂哥;7、姐:表姐、堂姐;8、 子见”“黎山老”也用了谐声,
“弟兄” (弟弟和哥哥)。
弟 : 弟 媳 妇 、 表 弟 、 堂 弟 ; 9、 在此不赘述。
019
2011.04 文学教育
淘 研 金 究 者
4、 仿 词 。 如 : “ 来 子 ” 构也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从而 率),“妈呼相” (形容人品或
有时忽略晚辈的性别。如:爷....
1 、爹爹 (祖父、外祖父): “脑”,且谐“老”);“孟子见”

中国主要亲属关系称谓表

中国主要亲属关系称谓表

中国主要亲属关系称谓表祖(王父、祖父)父之父。

祖母、王母、父之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

(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姑(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 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

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选

监利方言是湖北省监利县特有的一种方言。

方言作为地域语言的一
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普通话不同,有着独特的词汇、语法和发音特点。

在方言中,亲属称谓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具有一定的特色和
用法。

本文将就监利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进行选释和解析,以便更好地
了解和使用该方言。

亲属称谓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准
确地表达亲属关系,还能够传递情感和社会地位的信息。

在监利方言中,亲属称谓词有着丰富的选择和使用,下面将分别对其中的几个词
进行解释。

1. 妈妈(māma):这是监利方言中对母亲的称呼。

与普通话中的“妈妈”相似,都是表示对母亲的亲切称呼。

此外,监利方言中还有一
种更加亲切的称谓,“娘子(niángzi)”,在家庭中常用来称呼母亲。

2. 爸爸(bàba):这是监利方言中对父亲的称呼。

与普通话中的“爸爸”相近,也是表达对父亲的亲切称呼。

另外,监利方言中还有一种更
加随和的称谓,“老子(lǎozi)”,一般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称,比较常见。

3. 儿子(érzi):这是监利方言中对儿子的称呼。

与普通话中的“儿子”相似,都是表示对儿子的亲切称呼。

此外,监利方言中还有一种更
加亲切的称谓,“仔(zǐ)”,一般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称,比较常见。

4. 女儿(nǚ'ér):这是监利方言中对女儿的称呼。

与普通话中的
“女儿”相似,也是表达对女儿的亲切称呼。

另外,监利方言中还有一
种更加可爱的称谓,“丫头(yātóu)”,一般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称,比较常见。

5. 爷爷(yéye):这是监利方言中对外公的称呼。

与普通话中的“爷爷”相近,也是表达对外公的亲切称呼。

另外,监利方言中还有一种更
加随和的称呼,“老爷(lǎoyé)”,一般用于亲属之间的称呼,比较常见。

6. 奶奶(nǎinai):这是监利方言中对外婆的称呼。

与普通话中的“奶奶”相似,都是表示对外婆的亲切称呼。

此外,监利方言中还有一
种更加可爱的称谓,“婆婆(pópo)”,一般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称,比较常见。

通过以上选释,我们可以看出监利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具有丰富多
样的选择和用法,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亲属关系,还能够传递情感和
社会地位的信息。

同时,这些称谓词也反映了监利方言的独特魅力和
地域文化特色。

总结起来,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的选释是对这一方言特有语言现象
的解析和解释。

通过对监利方言中常见的亲属称谓词的介绍,我们可
以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地方方言,增进人们对方言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理解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多样性和特色,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
的情感交流,并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