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PLC实验报告

物流自动化PLC实验报告姓名:伍颖学号: 139094248班级:流134 班电话: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写:陈彬徐斌暴伟2015年5月一、实验设备PC机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系统一套,编程电缆一根,导线若干二、PLC实验系统的组成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在进行生产控制或实验时,都要求将用户程序的编码表送入PLC的程序存贮器,运行时PLC根据检测到的输入信号和程序进行运算判断,然后通过输出电路去控制对象。
因此典型的PLC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PLC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编程软件。
在我们的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系统中,选用的PLC主机是SIMATIC S7-200 CPU222,有8个输入点,6个输出点,可采用助记符和梯形图两种编程方式.使用S7-200的编程软件STEP 7-Micro/WIN,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生成和编辑梯形图或指令表程序,程序被翻译后下载到PLC。
可以将PLC中的程序上载到计算机,还可以用STEP 7-Micro/WIN监控PLC。
一般用USB/PPI编程电缆来实现编程计算机与PLC的通信。
输入接口:将输入接口的相应端口,根据需要与按钮用双头线相连即可。
按钮的一端、PLC的公共端已经接好。
这样,当按下按钮时,相应端口的输入指示灯就会点亮,表示有输入到PLC。
输出接口:将输出接口的相应端口,根据需要与指示灯或电机接口用双头线相连即可。
指示灯的一端、PLC的公共端已经接好。
这样当PLC的相应的输出端口有输出时,所接的发光二极管点亮。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系统面板布置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在图1-2中:①为系统电压和电流显示部分。
②为系统电源部分。
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也可为外部提供DC24V和DC5V 的电源。
③为PLC的输入输出部分。
含有16个输入14个输出。
表1-1是输入控制端1M、2M与输入端的对应关系。
其中1M、2M分别为各组的公共端。
用于控制输入电平的有效电平,当M 端接高电平,则输入端有效电平为高电平。
plc实训报告范文

plc实训报告范文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学生书写实训报告书又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plc实训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plc实训报告范文篇1:系名:电子信息系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 成绩:目录一、实训装置介绍 ............. - 1 - 1.1实验物流过程如图。
........ -2 - 1.2控制面板 .................. - 2 - 1.3通讯信息 .................. - 2 - 1.4实验注意 ............ - 4 - 二、分站进行详细介绍: ......... - 4 - 2.1 第一站上料检测 ........... - 4 - 2.2第二站搬运站 ............ - 7 - 2.3第三站加工站 ............. - 11 - 2.4第四站安装站 .......... - 15 - 2.5第五站安装搬运站 ....... - 19 - 三、总结实训收获 ............. - 25 -一、实训装置介绍模块化生产培训系统是我公司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一套实用性实验设备。
该装置由六套各自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工作站组成。
这六站分别为: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和分类站。
该实验装置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柔性,即每站各有一套PLC控制系统独立控制。
将六个模块分开培训可以容纳较多的学员同时学习。
在基本单元模块培训完成以后,又可以将相邻的两站、三站……直至六站连在一起,学习复杂系统的控制、编程、装配和调试技术。
由于该系统囊括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电机驱动、气动、PLC(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综合科技环境,使学生将学过的诸多单科专业知识在这里得到全面认识、综合训练和相互提升。
plc实验报告

plc实验报告PLC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学习和实践,掌握PLC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在实验中,我们将学习PLC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PLC的编程和调试方法,最终完成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LC的基本组成。
PLC主要由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等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输入和控制外部设备输出;通信模块用于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
了解这些组成部分对于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PLC的编程方法。
PLC的编程语言有多种,包括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以梯形图为例进行学习。
梯形图是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图形化编程语言,通过拖拽元件、连接线路的方式进行编程。
在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梯形图的基本语法和逻辑,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个简单的逻辑控制程序。
最后,我们将学习PLC的调试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PLC的调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调试,我们可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排除故障并进行优化。
在实验中,我们将学习PLC的在线调试和离线仿真调试方法,掌握PLC程序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对PLC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调试技巧。
这对于今后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提高我们对PLC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P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PLC的硬件组成、编程方法和调试技巧,我们掌握了PLC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技能。
这将对我们未来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也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能够在PLC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应用,为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报告

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报告
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1. 了解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语言
3. 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4. 完成一个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步骤:
1. 首先,我们了解了PLC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模块等。
通过这些组成部分,PLC可以接收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信号,并进行逻辑运算,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
2. 接着,我们学习了PLC的编程方法和语言,包括梯形图、指令表和结构化文
本等。
通过这些编程方法,我们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控制和监控。
3. 然后,我们进行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通过PLC编程,我们实现了
对一个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和监控,包括对电机、灯光等设备的控制。
4. 最后,我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
步加深了对PLC的理解,掌握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PLC的编程方
法和语言,了解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一个
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加深了对电气控制系统的理解。
结论: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PLC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电气控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
最新plc-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plc-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对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技巧,理解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 西门子S7-1200系列PLC2. HMI触摸屏3. 传感器套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4. 执行器套件(包括电机、气缸、电磁阀等)5. 连接电缆及接线工具6. PLC编程软件三、实验内容1. 系统搭建:根据实验要求,连接传感器、执行器至PLC,并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
2. 编程设计: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实验设备的自动控制。
3. 功能实现:通过编程实现以下功能:- 温度监测与报警:使用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PLC发出报警信号。
- 物料计数:利用光电传感器对通过的物料进行计数,并在HMI上显示计数结果。
- 电机启停控制:根据实验需要,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
- 气缸顺序动作控制:通过PLC控制气缸的顺序动作,完成特定任务。
4. 调试与优化:对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四、实验步骤1. 阅读并理解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设备和器材。
2.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控制逻辑流程图。
3. 在PLC编程软件中编写程序代码,并进行模拟测试。
4. 将编写的程序下载至PLC,并进行实际设备的调试。
5. 记录实验数据,观察系统运行情况,根据需要调整程序。
6. 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监测与报警功能正常,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报警信号及时发出。
2. 物料计数准确无误,HMI界面显示清晰,响应迅速。
3. 电机启停控制稳定,无异常停机现象。
4. 气缸顺序动作控制准确,满足了实验任务的要求。
5.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光电传感器灵敏度调整,确保物料计数的准确性。
- 优化气缸控制程序,避免执行器冲突和误动作。
plc实验报告总结

plc实验报告总结PLC实验报告总结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器,它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和逻辑进行自动化控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PLC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索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其原理和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搭建不同的电路和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了对电机、传感器和开关等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验一:PLC基本控制电路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PLC基本控制电路。
通过连接电源、PLC和输出设备,我们成功实现了对电机的控制。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PL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信号的变化来触发输出信号的改变。
通过调整程序中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延迟,我们可以灵活地控制输出设备的状态。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PLC的基本控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验二:PLC与传感器的应用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PLC与传感器的应用。
通过连接温度传感器和PLC,我们实现了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读取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
通过设定合适的温度范围和控制策略,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温度的自动调节。
这个实验让我们体会到了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实验三:PLC与开关的联动控制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探索了PLC与开关的联动控制应用。
通过连接多个开关和PLC,我们实现了对多个输出设备的控制。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开关状态来触发相应的输出信号。
通过合理设置开关的逻辑关系和输出设备的联动关系,我们成功实现了对多个设备的协同工作。
这个实验让我们认识到了PLC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实验四:PLC与人机界面的交互在第四个实验中,我们探索了PLC与人机界面的交互应用。
通过连接触摸屏和PLC,我们实现了通过触摸屏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测。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设计人机界面,包括按钮、指示灯和数据显示等元素。
plc实验报告(6个)

输入
输出
开始 1# 2# 3#
1#灯 2#灯 3#灯
00000 00001 00002 00003
01000 01001 01002
五、接线
PLC
COM
COM
COM
24v 0v
+24
COM
SB1
SB2
SB3
SB4
抢答器输入
L1
L2
L3
抢答器输出
六、系统软件设计
(1)梯形图编程
ORLD
LD TIM017
ANDNOT TIM018
ORLD
OUT
LD TIM003
ANDNOT TIM004
OUT
LD TIM008
ANDNOT TIM009
OUT
LD TIM013
ANDNOT TIM014
OUT
LD TIM018
ANDNOT TIM019
OUT
七、实验调试
按下SB1后,流水灯是否按照控制顺序依次点亮,循环。复位键按下,则从新循环。实验使用定时器控制实现装配流水线,并成功运行。
TIM 001 #0020
TIM 002 #0030
TIM 003 #0040
TIM 004 #0050
TIM 005 #0060
TIM 006 #0070
TIM 007 #0080
TIM 008 #0090
TIM 009 #0100
TIM 010 #0110
TIM 011 #0120
TIM 012 #0130
(6)按动停止按钮后,A、B、C3组喷头全部停止。
三、设计思路
(1)控制系统图
PLC 实验报告

PLC 实验报告《PLC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PLC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实际编程和运行,掌握 PLC 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提高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1、 PLC 实验箱实验箱内包含 PLC 主机、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等。
2、编程软件使用了_____品牌的 PLC 编程软件,用于编写和调试 PLC 程序。
3、连接线缆用于连接 PLC 主机与计算机,实现程序的下载和上传。
4、实验对象实验中使用了_____作为被控对象,例如电机、灯光等。
三、实验原理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 的工作原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 依次读取输入端口的状态,并将其存储在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在程序执行阶段,PLC 按照用户编写的程序,对输入映像寄存器和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在输出刷新阶段,PLC 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传送到输出端口,从而控制外部设备的运行。
四、实验内容1、基本指令实验熟悉 PLC 的基本指令,如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
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对灯光的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等。
2、顺序控制实验掌握 PLC 的顺序控制编程方法,使用顺序功能图(SFC)编写程序,实现对生产流水线的控制,例如物料的输送、加工、分拣等过程。
3、模拟量处理实验学习 PLC 对模拟量的采集和处理,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外部传感器的信号,如温度、压力等,并在程序中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PLC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实习任务一: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组态软件(组态王)和PLC(SIMEINS S7-200)控制系统连接,采用下位机执行,上位机监视控制的方法,构建完成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二、设计方案:
本实习的具体要求是组建水塔水位监控系统。
水塔系统如图一所示:
水塔
水池阀
泵
图一水塔系统
1、将S21-4挂箱中电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Ug1与Ug2分别作为水池与水塔的液位信号,信号范围为1~5VDC。
并由PLC的模拟信号输入输出模块读取液位信号。
水池液位的变化范围为0~4m,即液位信号Ug1对应的测量范围为0~4m。
水塔液位的变化范围为0~2m,即液位信号Ug2对应的测量范围为0~2m。
2、阀、泵的自动控制
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当水池水位低于水位下限时,阀Y打开(由水塔水位控制单元中灯Y亮表示),当水池水位高于水位上限时,阀Y关闭(由水塔水位控制单元中灯Y灭表示)。
当水池水位高于水位下限,且水塔水位低于水位下限时,泵M1运转抽水(由水塔水位控制单元中灯M1亮表示)。
当水塔水位高于水位上限时泵M1停止(由水塔水位控制单元中灯M1灭表示)。
3、阀、泵的手动控制
在手动控制状态下,由组态软件中的开关button来控制阀的打开与关闭,当开关闭合时阀打开,当开关断开时阀关闭。
由组态软件中的开关buttonM1来控制泵的启动与停止,当开关闭合时泵启动,当开关断开时泵停止。
4、控制状态的切换与显示
由组态软件中开关button手/自动实现控制状态的切换,当开关闭合时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开关断开时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
由基本指令编程练习单元中的灯Q0.0实现控制状态的显示,灯亮表示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灯灭表示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
5、组灯控制
由基本指令编程练习单元中的灯Q0.5、Q0.6、Q0.7、Q1.0、Q1.1构成组灯,以组灯的不同状态表示水流的不同状态。
具体说
明如下:
当阀泵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组灯灭。
当阀处于打开状态而泵处于关闭状态时,组灯中Q1.1、Q1.0、Q0.7依次循环点亮,且当其中某一灯亮时,其前一灯灭。
当阀处于关闭状态而泵处于打开状态时,组灯中Q0.7、Q0.6、Q0.5依次循环点亮,且当其中某一灯亮时,其前一灯灭。
当阀泵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组灯中Q1.1、Q1.0、Q0.7、Q0.6、Q0.5依次循环点亮,且当其中某一灯亮时,其前一灯灭。
6、组态程序与PLC程序的连接
7、组态王组态程序
(1)系统运行状态的显示
能够显示系统的控制状态(手动或自动)、水池和水塔的液位、阀泵的开关状态及水流状态。
(2)水位限值的设置
使用户能够设置水池与水塔液位的上下限值,即能够调整阀泵自动开关的条件。
(3)历史数据的记录和查询
能够记录一段时间内系统的控制状态、水池和水塔的液位、水池与水塔液位的上下限值以及阀泵的开关状态。
并能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
(4)报警功能
能够显示如下报警信息:
当水池液位低于0.5m时,水池液位下下限报警。
当水池液位高于3.5m时,水池液位上上限报警。
当水塔液位低于0.25m时,水塔液位下下限报警。
当水塔液位高于1.75m时,水塔液位上上限报警。
(5)操作权限的区分
设置两个用户组分别为工程师组和操作工组。
创立若干分属于不同用户组的用户,两组用户均具有登录系统的权限,但仅工程师组用户具有设置水位上下限值的权限。
(6)工程文件的保护
对组态工程文件设置密码保护。
三、程序中各符号代表的含义
表一
四、PLC程序:
Main 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