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百岁老人去世悼词

合集下载

百岁老人过世悼词

百岁老人过世悼词

百岁老人过世悼词百岁老人过世悼词篇一:百岁老人追悼会悼词在沈某某老人追悼会上的悼词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悼念我们亲爱的父亲。

父亲因患脑溢血,经集里医院抢救无效,于201X年农历六月初三日下午四时三十七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4岁。

30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父亲沈海昆出生在浏阳西乡一个贫寒的家庭。

父亲上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旧中国,父亲的出生使得这个五个孩子的家庭更加贫困。

爷爷奶奶看到年幼的父亲自幼聪明好学,也许是想改变家庭的命运,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供父亲念了两年私塾。

学习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

由于社会动荡,兄弟中两个先后被抓壮丁,本来贫寒的家庭,如雪上加霜。

从此父亲与读书擦肩而过,为了家庭的温饱,过早地担起家庭的重担。

49年迎来了解放,经历合作组,初级社,高级社的父亲对新生活充满着向往,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参加国家建设,1958年从西乡来到大围山采伐场当上伐木工人。

建国之初的中国,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路自己修,凭着一身的力气和建设祖国的热忱肩扛水运,把木材源源不断地送往浏阳,长沙。

他先后在白沙、长安、石坳进行采育生产。

他担任过计工员,他无论在哪里都是工作负责,劳动积极,从不拈轻怕重,多次被评为生产积极分子。

65年,父亲与母亲结婚,第二年春晖降生,接着雪、冬、旭先后降生。

1989 年春、冬结婚,1992 年雪结婚,201X年满儿旭结婚至此他已完成了子女的教读婚配。

1989年后,外孙峰、外孙女蕾蕾、孙女宇零、妮、宇豪、航相继出生。

儿孙满堂,给他的晚年带来了天伦之乐。

父亲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人,他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岁月,却体现了人生的返朴归真。

父亲一生辛劳,淳朴随和,勤俭朴素,惜衣惜食,扬善憎恶,养育子女,恩重如山。

几十年来,他和母亲一起,含辛茹苦地把子女一个个从小抚养到成家立业。

老人去世的哀悼词范文(精选10篇)

老人去世的哀悼词范文(精选10篇)

老人去世的哀悼词老人去世的哀悼词范文(精选10篇)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人去世的哀悼词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老人去世的哀悼词篇1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房外烈日炎炎,室内哀声阵阵。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隆重举行百岁老人张行鬯老先生与世长辞的悼念活动。

公元20xx年8月9日下午3时40分,张行鬯老先生在家中安详地逝去,享年104岁。

虽然他的谢世,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油尽灯枯火自熄”的时候,但是,今天,我们每一位来宾和亲戚朋友以及所有张氏房族后代的心情,仍然是无限悲痛,无比怀念,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张行鬯老先出生于1910年农历六月初十日,生长在慈溪市宗汉街道潮塘村张家一户富裕的望族家庭,他是余姚云柯张氏第23世孙,谱名行鬯,字仲达,号雏鹤,又名张啸,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改名为杨重聚至今。

老先生一生生育5个儿子3个女儿,现在子辈、孙辈、曾孙辈、玄孙辈加起来,直系亲属已达70多人,真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长命百岁,福寿双全哇。

今天,在这里,我以个人名义,代表所有来宾和亲朋好友,对张老先生的一生划分五个生活阶段,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追忆。

第一阶段:幼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他成为一名童子诗人。

老先生生在姚北巨富家庭,年幼受业于叔祖张本先生,随后赴余姚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即达善学堂前身)就读。

因塾师从幼启蒙,其父善诗教诲,13岁时,他向宁波《春风诗刊》投去两首诗作,即被刊用,喜不自胜,从此之后,作诗不断,时有佳作在《时报》上发表,被誉为“童子诗人”。

第二阶段:青年时期,善诗喜词的爱好,使他成为社会贤达莫逆之交。

张老先生的父亲是姚北巨富闻人,儿子在协助长辈开创家业的同时,多数时间与社会文人墨客结交,以诗会友,相互切磋。

友善者中,有坎墩严介畴、施叔范,长河范无伤等名人。

抗战时期,避居余姚城,与姜枝先、钟潜英等诗友甚为密切。

之后,又与慈溪毛契农、福建丘澥山成为忘年之交。

【最新推荐】100岁老人去世悼词-实用word文档 (3页)

【最新推荐】100岁老人去世悼词-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100岁老人去世悼词百岁老人逝世悼词【1】尊敬的各位亲朋,各位来宾:首先我代表我的奶奶,代表我的全家,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长辈和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与我敬爱的奶奶做最后的诀别。

我的奶奶与1942年9月17日出生,因病于20XX年3月28日15时29分与世长辞,享年71岁。

我的奶奶,一生节俭,无私奉献。

她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用零花钱作为我们学习进步的奖励;她用辛苦攒下的储蓄作为我们外出旅行的费用,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阅历。

奶奶总是大大方方地把钱花在我们身上,而自己省吃俭用,积累下每一分钱。

过年过节,我们来看望奶奶,而她却是最忙碌的一个。

奶奶疼爱子女儿孙胜过爱自己。

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总是牵挂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却不愿我们为她担心。

201X年,奶奶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但她很少向我们提及。

奶奶把所有身体的不适,心里的难过,都自己扛着,忍着,只记在日记里。

她背着我们,自己偷偷跑到医院做检查。

她何尝不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从而使我们少一份担忧。

在奶奶的心中,永远都是他人,永远都少一个属于自己的位子。

有一次奶奶住院,听说一位老师也住进了医院。

她特意解开套在手上的住院指环,支撑着自己虚弱的身体,匆匆去看望那位老师。

奶奶不想让别人知道她自己也住院,不想麻烦别人,不想让别人也抽出时间看望她。

我的奶奶,她的一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流芳百世的伟业,但她的美好品质,她的言传身教永远激励和感动着我们子孙后代。

奶奶那坚强的性格,乐观的生活态度,善良的美德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将会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面对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

奶奶,安息吧!我们会在泪花和松柏中铭记您慈祥的面容,会在梦中聆听您亲切的教诲。

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孝敬长辈,团结和睦,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百岁老人逝世三周年纪念追悼词(通用6篇)

百岁老人逝世三周年纪念追悼词(通用6篇)

百岁老人逝世三周年纪念追悼词(通用6篇)篇一:亲爱的家人、亲朋好友们: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追忆我们心中永远的百岁老人。

三年前的今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我们真切的思念和深深的缅怀。

百岁老人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他经历了一个个风雨,见证了世界的变迁。

他智慧和坚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善良和宽容,是我们心灵的慰藉。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人生的真义,教会了我们勇敢面对困难,乐观面对生活。

在我们的记忆中,百岁老人总是那样热爱生活,乐于助人。

他总是乐意与人交流,倾听每个人的心声。

他深知感恩之道,对待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关怀和温暖。

他的智慧和经历,让我们从他的人生中受益匪浅,他的善良和谦和,成为我们一生的榜样。

百岁老人曾说过:“人生有悲欢离合,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化解一切困境。

”他的言语如金玉般敲击在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三年过去了,虽然我们无法再与百岁老人亲密相伴,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一直在我们心中牢牢地根植着。

我们会继续传承他的信念,努力追求幸福和进步。

在这个要追悼的日子里,让我们默默祈祷百岁老人,在天堂里得到永恒的安宁。

让我们保持对他的思念和回忆,永远珍惜和传承他的智慧和慈爱之情。

愿百岁老人安息。

篇二:亲爱的家人、亲朋好友们:三年前的今天,我们告别了我们心中敬爱的百岁老人。

虽然三年已过去,但我们对他的思念和怀念却愈发浓烈。

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并不是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而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份恒久的善良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人生的真相,教会了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也要保持乐观和勇敢。

百岁老人生性宽容,总是不断地给予爱与关怀。

他深知真正的幸福不来自物质的富有,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家人的陪伴。

他总是给予我们智慧的忠告和温暖的问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我们的爱和祝福。

三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怀念百岁老人的至情至性。

他的离去没有带走我们的思念,他的影子仍在我们的生活中。

每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会回想起他的话语,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强和勇敢。

2024年百岁老人逝世纪念追悼词

2024年百岁老人逝世纪念追悼词
他们父子相隔x年在xx年才在欧洲荷兰相聚。然后我父亲开餐馆几十年,一向敬业持家,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在怀。
在他安度晚年,他一向很健康,每星期我们的小孩在他家温馨相聚晚餐,饮茶,乐在其中,一家4代共聚完美时光。
他病危在医院,我父亲的好朋友经常来探望他,安慰他,我的荷兰祖母,叔叔,姑姑,经常来看望,一陪就好几个小时,我们给他的爱,多幺期望他能康复。遗憾的是您没有欣赏到晚霞的美丽--夕阳红。哪天摔倒,您努力为病魔博斗,我们看在眼里,握着您的手,您的一呼一吸,血脉相连,我们好心痛,多幺无奈,从此您不能站起来,离开我们,您的声音永远在我们的耳边响着,您的'慈爱容貌永远在我们的面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此时此刻最孝顺的心,最美的语言,都很苍白。爸爸,人无完美,总是留许多遗憾,今日我们怀着极沉痛的情绪深切哀思我们尊敬的父亲,缅怀您老人家教敏,期望您老人家放心走,在此我们大家祝您一路走好,天国一方有您的亲人,爸爸,在天之灵安息吧!
我们还记得在爷爷最终的日子,最终的冷暖,最终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爷爷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是你的音容笑貌常存,你的善良正直勤俭节俭影响这我们,你的高风亮节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阴晴圆缺月,生死离别情。寂寞坟冢前,何人能相陪。仰天空悲切,无泪报春晖,百年浪迹后,再来孝前缘。
2024年百岁老人逝世纪念追悼词
百岁老人逝世纪念追悼词1
亲爱的父亲:
您就要离开我们了,我们舍不得您,您走得太仓促,给我们留下更大的思念,更多的后悔,老父亲,您含辛如苦养育了二个儿子,三个女儿。您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父亲,我们永远想念您。记得我们还小的`时候,您为了我们能吃上饱饭能穿上衣服,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一家七口,您有多不易!父亲呀!想您想得心痛!之后为了每个儿女能够上学,更是省吃俭用,您目不识丁,却让我们努力学习,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老人去世追悼词范文(通用9篇)

老人去世追悼词范文(通用9篇)

老人去世追悼词老人去世追悼词范文(通用9篇)为了对死者表示缅怀,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准备悼词,悼词是哀悼死者的言辞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悼词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人去世追悼词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人去世追悼词篇1各位亲友、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xx老人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告别。

首先,请让我代表她的家属衷心地感谢各位亲友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参加老人的悼念活动。

xx老太太生于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由于不慎摔倒致骨折留下后遗症,卧病在床,历尽病痛折磨于20xx年11月17日中午离开人世,享年86岁。

老人作为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虽然没有高深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像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一样,有着中国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美德。

老人一生勤劳朴实。

农家出生,繁重的农活的磨练,造就了她健康的体魄。

一生生育10个子女,平日里,抚育子女侍候公婆,家务劳动琐碎而繁重,另外还要参加田间劳动,没天黑夜地忙碌在田间地头,粗重的农活样样在行,比起那些男子也毫不逊色。

她就是这样,对于家庭总是做的多,索取的少。

她生活节俭,甚至到对自己苛刻的地步,有好吃的总是留给公婆和孩子,常年积月总是穿破旧的衣服,很少添置一件衣衫。

在家庭,上孝公婆,下爱子孙,辛劳操持,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与邻里相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尽管自己家庭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左邻右舍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邻家婚丧嫁娶、总是热情帮忙操持。

对待邻居的老人如同自己的老人,对待邻居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

由于她的善良真诚,与兄弟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和睦相处,一生从来未与别人争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

农村家庭大多是艰苦的,但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坚强的。

老人经历不少的社会变化及丧夫失子的家庭变故,经历的挫折磨难不少,她都能乐观面对,十二岁来到婆家,种菜挑水拉车磨面,很劳累,但她干的乐呵呵的,没有丝毫的埋怨;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担任妇女队长,重活累活抢着干;在人生的最后两年,患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表现出了少有的坚强,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时难免摔跤,跌破身体,也不叫苦。

农村百岁老人悼词6篇

农村百岁老人悼词6篇

农村百岁老人悼词6篇农村百岁老人悼词6篇为了对死者的逝世表示惋惜,时常需要开展悼词准备工作,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人们以此既寄托哀思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

那么写悼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百岁老人悼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百岁老人悼词1各位亲友,村民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

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出生于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

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

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

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

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

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对乡亲们十分照顾。

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

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

一路走来,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

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

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

2023年百岁老人过世悼词

2023年百岁老人过世悼词

百岁老人过世悼词百岁老人过世悼词各位亲朋、各位宾客、父老乡亲:今日,咱们怀着沉痛的心境吊唁__白叟意外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终离别。

首要,请让我代表她的家族衷心肠感谢各位亲朋在百忙中抽出时刻不辞辛劳来到这儿参与白叟的吊唁活动。

__老太太生于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因为不小心摔倒致骨折留下后遗症,卧病在床,历尽病痛糟蹋于20__年11月17日正午离开人世,享年86岁。

白叟作为一位一般劳作妇人,虽然没有深邃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作业,但他像千千万万劳作妇人相同,有着我国一般劳作妇人所具有的美德。

白叟终身勤劳朴素。

农家出世,深重的农活的磨练,造就了她健康的体魄。

终身生育10个后代,素日里,育婴后代侍候公婆,家务劳作琐碎而深重,别的还要参与田间劳作,没天晚上地繁忙在田间地头,粗重的农活样样内行,比起那些男人也毫不逊色。

她即是这么,对于家庭老是做的多,讨取的少。

她日子节俭,乃至到对自个严苛的境地,有好吃的老是留给公婆和孩子,终年积月老是穿寒酸的衣服,很少增加一件衣衫。

在家庭,上孝公婆,下爱后代,辛劳料理,静静无闻,兢兢业业。

与邻里共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虽然自个家庭日子过得并不殷实,但左邻右舍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邻家婚丧嫁娶、老是热情帮助料理。

对待街坊的白叟好像自个的白叟,对待街坊的孩子好像自个的孩子。

因为她的仁慈真挚,与朋友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友善共处,终身从来未与别人争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

乡村家庭大多是艰苦的,但白叟对待日子的情绪是达观刚强的。

白叟阅历不少的社会改变及丧夫失子的家庭变故,阅历的挫糟蹋难不少,她都能达观面临,十二岁来到婆家,种菜挑水拉车磨面,很劳累,但她干的乐滋滋的,没有一点点的抱怨;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担任妇人队长,重活累活抢着干;在人生的最终两年,患病在床,日子难以自理,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体现出了罕见的刚强,量力而行的作业尽量自个做,有时不免摔跤,跌破身体,也不叫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朋百岁老人去世悼词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必须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下面给大家整理的是亲朋百岁老人去世悼词!亲朋百岁老人去世悼词各位亲友,村民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XXX。

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XXX出生于XXX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

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

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XX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

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

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XXX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

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

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

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

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

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

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

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

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

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亲朋百岁老人去世悼词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房外烈日炎炎,室内哀声阵阵。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隆重举行百岁老人张行鬯老先生与世长辞的悼念活动。

公元2013年8月9日下午3时40分,张行鬯老先生在家中安详地逝去,享年104岁。

虽然他的谢世,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油尽灯枯火自熄”的时候,但是,今天,我们每一位来宾和亲戚朋友以及所有张氏房族后代的心情,仍然是无限悲痛,无比怀念,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张行鬯老先出生于1910年农历六月初十日,生长在慈溪市宗汉街道潮塘村张家一户富裕的望族家庭,他是余姚云柯张氏第23世孙,谱名行鬯,字仲达,号雏鹤,又名张啸,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改名为杨重聚至今。

老先生一生生育5个儿子3个女儿,现在子辈、孙辈、曾孙辈、玄孙辈加起来,直系亲属已达70多人,真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长命百岁,福寿双全哇。

今天,在这里,我以个人名义,代表所有来宾和亲朋好友,对张老先生的一生划分五个生活阶段,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追忆。

第一阶段:幼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他成为一名童子诗人。

老先生生在姚北巨富家庭,年幼受业于叔祖张本先生,随后赴余姚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即达善学堂前身)就读。

因塾师从幼启蒙,其父善诗教诲,13岁时,他向宁波《春风诗刊》投去两首诗作,即被刊用,喜不自胜,从此之后,作诗不断,时有佳作在《时报》上发表,被誉为“童子诗人”。

第二阶段:青年时期,善诗喜词的爱好,使他成为社会贤达莫逆之交。

张老先生的父亲是姚北巨富闻人,儿子在协助长辈开创家业的同时,多数时间与社会文人墨客结交,以诗会友,相互切磋。

友善者中,有坎墩严介畴、施叔范,长河范无伤等名人。

抗战时期,避居余姚城,与姜枝先、钟潜英等诗友甚为密切。

之后,又与慈溪毛契农、福建丘澥山成为忘年之交。

并结识山西景梅九,与长沙柳敏泉接成蜜友,加入南社诗社,每月两次,交流诗作。

从1947年起,到解放前夕,张老先生的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高峰阶段。

第三阶段:壮年时期,社会发展的变革,使他过上了平民百姓生活。

全国解放初,张老先生在上海经营万康源酱油店;1956年,结束个体商业业主身份,公私合营,成为国营商店职工;1958年,因家庭出身关系,回到原籍潮塘村务农;1980年4月,政府落实有关政策,以退休职工待遇,领取退休工资。

在这期间,生活少忧,闲事不议,有人辱他,充耳不闻,显示出乐观大度的为人心态。

第四阶段:晚年时期,作诗练字,养身修心,使他颐养天年无比快乐。

1980年以来,张老先生家里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喜事。

首先,政府为他摘除了地主份子帽子;接着,政府清退了解放初他向企业商业投入的股金、利息;按政策给予退休职工待遇;两个儿子冤案得到平反;孙辈们创业有成……等等,等等事情,真是喜事连连,好事不断。

安康的生活,使老先生始终保持着一股好学上进的劲头,他写诗、作词、练书法,自娱自乐,自得其所,努力追忆往昔诗作,与故旧切磋,重拾旧欢,时作韵语。

编印厚厚三册《剑光花影楼诗稿》,赠予亲朋好友。

让我们看到:“少年之作绮丽浓艳,中年之作忧世伤生,晚年之作平淡旷达”的佳诗美词。

各个阶段,每篇诗稿,都具特色,难寻呻吟之句,出自肺腑之言。

杭州王斯琴老先生评述:“好语如珠,情景俱胜,剑光闪烁,花影迷离”。

第五阶段:百岁以来,象一甏陈年老酒,使他甜蜜醇口,四处飘香。

2009年7月,适逢老先生百岁大寿,这颗沉睡多年的明珠,随着街道老龄办、编志办深入挖掘宣传,一下子从地面冒了出来,闪耀着光芒,为社会所关注,让世人所尊敬,使他和他子孙后代增添了无限光彩。

2009年7月28日,宁波日报以《世纪风云苦乐过,淡定生活享天年》为题,以通讯形式,详细报道了他的人生事迹; 7月31日,在中益大酒店隆重举行百岁生辰活动;这年老人节,宗汉街道和慈溪市老龄委把老先生评为“十大健康老人”;当年年底,由方东编著的《三百年的辉煌》一书,以追踪张家300年发展史为主线,正式出版发行; 2011年8月,慈溪市文联又将他所作《剑光花影楼诗稿》编为专辑,出版发行,让张老先生高兴万分,享受到晚年幸福生活。

张老先生能够活到104岁,成为宗汉街道到目前为止,有姓、有名、有历史记载的最高寿老年人,这与他宽阔的胸怀、正直的为人、博渊的知识,是完全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老先生在104年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晚清、民国和社会主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他有过幸福的童年、有过开心的青年、有过坎坷曲折的壮年、也有过欢乐愉快的晚年。

今天,我们举行悼念活动,前面所总结的仅仅是我们所了解的一部分片断和事情,我们也一时说不尽对老人家的深切追思和怀念,我们也一时写不完老人家一生的重大事情和业绩。

张行鬯老先生的去世,使张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寿活宝,这不但是张家的一大损失,也是所有来宾和亲朋好友的一大损失,因为从今之后,我们再也不可能见到这位知识博渊的老先生,我们再也不可能有当面向他学习、请教、面授的机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精神传后代!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一起敬祝您老人家,在走向天堂的大路上,一路平安,一路顺风,一路走好!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衷心祝福您老人家,在天国里,永远安心,永远幸福,永远快乐!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愿您老人家的灵魂,每时每刻保佑着、护佐着您的子孙后代、以及今天到场的所有嘉宾、所有亲戚朋友,在今后的生活里,一切平安健康,一切繁荣昌盛,一切像张老先生那样,人人活到一百岁!亲朋百岁老人去世悼词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房外烈日炎炎,室内哀声阵阵。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隆重举行百岁老人xx老先生与世长辞的悼念活动。

公元2013年8月9日下午3时40分,xx老先生在家中安详地逝去,享年104岁。

虽然他的谢世,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油尽灯枯火自熄”的时候,但是,今天,我们每一位来宾和亲戚朋友以及所有x氏房族后代的心情,仍然是无限悲痛,无比怀念,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xx老先出生于1910年农历六月初十日,生长在慈溪市宗汉街道潮塘村x家一户富裕的望族家庭,他是余姚云柯x氏第23世孙,谱名x,字仲达,号雏鹤,又名x啸,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改名为杨重聚至今。

老先生一生生育5个儿子3个女儿,现在子辈、孙辈、曾孙辈、玄孙辈加起来,直系亲属已达70多人,真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长命百岁,福寿双全哇。

今天,在这里,我以个人名义,代表所有来宾和亲朋好友,对x老先生的一生划分五个生活阶段,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追忆。

第一阶段:幼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他成为一名童子诗人。

老先生生在姚北巨富家庭,年幼受业于叔祖x本先生,随后赴余姚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即达善学堂前身)就读。

因塾师从幼启蒙,其父善诗教诲,13岁时,他向宁波《春风诗刊》投去两首诗作,即被刊用,喜不自胜,从此之后,作诗不断,时有佳作在《时报》上发表,被誉为“童子诗人”。

第二阶段:青年时期,善诗喜词的爱好,使他成为社会贤达莫逆之交。

x老先生的父亲是姚北巨富闻人,儿子在协助长辈开创家业的同时,多数时间与社会文人墨客结交,以诗会友,相互切磋。

友善者中,有坎墩严介畴、施叔范,长河范无伤等名人。

抗战时期,避居余姚城,与姜枝先、钟潜英等诗友甚为密切。

之后,又与慈溪毛契农、福建丘澥山成为忘年之交。

并结识山西景梅九,与长沙柳敏泉接成蜜友,加入南社诗社,每月两次,交流诗作。

从1947年起,到解放前夕,x老先生的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高峰阶段。

第三阶段:壮年时期,社会发展的变革,使他过上了平民百姓生活。

全国解放初,x老先生在上海经营万康源酱油店;1956年,结束个体商业业主身份,公私合营,成为国营商店职工;1958年,因家庭出身关系,回到原籍潮塘村务农;1980年4月,政府落实有关政策,以退休职工待遇,领取退休工资。

在这期间,生活少忧,闲事不议,有人辱他,充耳不闻,显示出乐观大度的为人心态。

第四阶段:晚年时期,作诗练字,养身修心,使他颐养天年无比快乐。

1980年以来,x老先生家里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喜事。

首先,政府为他摘除了地主份子帽子;接着,政府清退了解放初他向企业商业投入的股金、利息;按政策给予退休职工待遇;两个儿子冤案得到平反;孙辈们创业有成……等等,等等事情,真是喜事连连,好事不断。

安康的生活,使老先生始终保持着一股好学上进的劲头,他写诗、作词、练书法,自娱自乐,自得其所,努力追忆往昔诗作,与故旧切磋,重拾旧欢,时作韵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