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呼吸类信息获取与图表解读--高三备课组10

合集下载

2020年整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doc

2020年整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do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生物组应中保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中,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如图1所示:1.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见图2)(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3)消耗有机物时间段:og段;(4)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5)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Sp-SM-SN。

3.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见图3)(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4)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

4.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昼夜O 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见图4)(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4)O2含量最高点为e点,O2含量最低点为c点。

5.用线粒体和叶绿体表示两者关系图5中表示O2的是②③⑥;图中表示CO2的是①④⑤。

图6中:Ob段:只有呼吸作用应有⑤⑥bc段: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应有③④⑤⑥c段: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应有③④ce段: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应有①②③④e段: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应有③④ef段: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应有③④⑤⑥fg段:只有呼吸作用应有⑤⑥6.植物叶片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变化曲线图(见图7)AB时间段:夜晚无光,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NADP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含量较高。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一、影响关合速率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1)图中纵坐标代表总(实际或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O2的表观释放量、CO2的表观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通常用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③呼吸速率只能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通常用黑暗中CO2释放量、O2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

(2)相关的点和线段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如何?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速率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点: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

表现为既不释放CO2也不吸收CO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

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此点对应的M点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此光照强度为光合作用饱和点。

AB段:此时光照较弱,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2。

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C段:此时光照较强,,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2。

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正值。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为横坐标之外的其它因素AC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光合和呼吸“中的图表、曲线

“光合和呼吸“中的图表、曲线

【例7】
如图为某植物在25 ℃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如果已知植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 。
如果: ① 增大二氧化的浓度 ② 将温度从25 ℃提高到30 ℃时 ③ 如果图中是阳生植物,那么改成阴生植物时 a、b、c将怎样移动?
条件改变 增大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从25℃提高到30℃ 阴生植物
六、光合和呼吸过程表格题的理解
1.解题步骤:
首先,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表格材料,明确该表格反映的是什么 信息。 其次,要对表格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准确把握表格及题干间 的内在联系。 第三,要将材料中的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证。 最后,对材料分析及与原理结合论证的过程进行画龙点晴的总结, 以收到首尾呼应的答题效果。
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单位;④标出各点;⑤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 线或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⑥标注图像的标题。
4.常见坐标曲线
光合速率最大时的光强。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
只有呼吸作用
CO2

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健壮,在阴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 植物称阳生植物。 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能够生长良好的植物叫阴生植物。
2.表格题的分类: 数据表格
【例1】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
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附解析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附解析

易错点08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曲线图和柱形图在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高考题中常常出现。

对曲线变化和曲线上的特殊点所代表的的生物学含义没有掌握或理解不准确是失分主要原因,对原因依据类答不全或逻辑混乱也是失分常见的原因。

在复习备考中,准确理解曲线变化趋势及拐点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结合题目情境将知识准确、合理的应用,同时避开易错陷阱,从而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

易错陷阱1:总光合速率与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判断。

混淆“产生O2的量”与“释放O2的量”的区别、“叶绿体(植物)固定CO2的量”与“植物吸收CO2的量”的区别、“合成有机物的量”与“积累有机物的量”的区别。

易错陷阱2:净光合作用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比较。

误以为整株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为0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也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易错陷阱3:光照、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误以为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成正相关,误判曲线图中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易错陷阱4:光合作用曲线中补偿点与饱和点移动规律。

对补偿点与饱和点含义不理解造成误判,对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不准确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5:一昼夜中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的判断。

误以为光合速率下降就没有积累有机物,误以为下图中c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易错陷阱6:植物正常生长与有机物积累的关系。

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有合成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忽略了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例题1、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B.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 ℃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30D.H、J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2倍例题2、(2022 湖北·T19)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不同,研究证实高浓度臭氧(O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

光合与呼吸曲线图.ppt

光合与呼吸曲线图.ppt
BC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增强,叶绿体中产生ATP 和NADPH逐渐增加,三碳化合物不断被还原成五碳化合 物,五碳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
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 CO2进入减少,五碳化合物固定合成三碳化合物减少, 含量最高。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DE时间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 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合成增加,五碳化合物 含量减少。
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 CO2进入减少,三碳化合物合成减少,含量最低。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DE时间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三 碳化合物合成增加,含量增加。
EF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叶绿体中产生ATP和 NADPH逐渐减少,三碳化合物被还消耗的越来越少,含量 逐渐增加。
生物
图1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 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 释放减少; 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 12 讲 中相关曲线的拓展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生物
高频考点突破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的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图归纳总结一、影响关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1) 图中纵坐标代表总(实际或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 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 总(实际或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

① 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 Q 的表观释放量、CQ 的表观吸收量 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 总(实际或真正)光合速率通常用 Q 产生量、CQ 固定量或有 机物制造(合成)量来表示。

③ 呼吸速率只能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通常用黑暗中 CQ 释放量、 Q 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

(2) 相关的点和线段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如何? A 点:A 点时光照强度为 0,光合作用速率为 0 ,植物只进行呼 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 OA 的绝对值,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 点: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 者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速率为 0。

表现为既不释放 CQ 也 不吸收CQ ,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

C 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此点对应的M 点为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最低光照强度,此光照强度为光合作用饱和点。

AB 段:此时光照较弱,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 CQ 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 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负值。

BC 段:此时光照较强,,呼吸产生的 CQ 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从外界吸收 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正值。

AC 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

CD 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CM 时所对应的 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 (Oo CQ 。

总光合作用速率(3) AC 段、CD 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为横坐标之外的其它因素 AC 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do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doc

word 整理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生物组应中保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中,如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中CO 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图1所示:1?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 a 点:凌晨 3 时? 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释放减少; b 点:上午 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e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 点:上午 7 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e 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 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 点:下午 6 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ef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C02的吸收作用; fg 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 ( 见图2)积累有机物时间段制0造有机物时间段消耗有机物时间段g 禺时2. 制造育机物-------消耗有机慚⑴ce 段;图 2⑵bf 段;og C02的含吐⑶段;⑷ 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 e 点;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Sp — SMh MSN 。

一昼夜 CO 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说(见图 3)3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讨间(1)如果 N 点低于 M 点,增加;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⑵如果 N 点高于 M 点,减少;⑶如果 N 点等于 M 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4)CO 2含量最高点为 c 点, CQ 含量最低点为 e 点。

4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昼夜Q 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见图4)M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1) 如果 N 点低于总量减少;点,(2)如果 N 点高于总量增加;M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3)如果 N 点等于总量点不,变;(4)O 2含量最高点为 e 点, O2含量最低点为 c 点。

M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5.用线粒体和叶绿体表示点两,者关系学习参考资料word 整理版图 5 中表示 Q 的是②③⑥;图中表示CO 的是①④⑤。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考试图表分析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考试图表分析

1、流程图流程图在考试中主要是针对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的图表。

这一类题目往往是这一块知识点中最为简单的题型,而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学生需要做到的是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有具体细致的了解。

例1、如图所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Ⅰ的暗反应阶段、Ⅱ的光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则是在类囊体薄膜(A)上进行的,其主要发生了两个反应过程:水的光解和ATP 的合成。

水的光解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B)和[H](C),即还原态辅酶Ⅱ的[H]。

而ATP的合成则是将ADP(E)+Pi合成ATP (D)。

这样的产物正好可以供给暗反应进行卡尔文循环。

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的反应中由于CO2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暗反应中进行的第一步则是CO2的固定。

用CO2与植物体内的一种C5化合物(G)反应生成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C3化合物(F)。

另一步反应则是将C3化合物进行还原,用光反应所产生的[H]和ATP作用在C3化合物上,反应产生相关的(CH2O)(J)和C5化合物(G)。

2、C3C5变化图只要把握了暗反应的卡尔文循环,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2、下图为光照和CO2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

(1)曲线a表示C5化合物,在无光照时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无法进行,C3化合物无法得到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从而无法形成C5化合物;曲线b表示C3化合物,在CO2浓度降低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CO2浓度降低,所以以其作为原料而进行的CO2固定会减少,C3化合物的含量会随之下降。

(2)由(1)得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前者主要影响光反应阶段;后者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3、控制变量图3.1光合作用速率表示方法:通常以一定时间内CO2等原料的消耗或O2、(CH2O)等产物的生成数量来表示。

但由于测量时的实际情况,光合作用速率又分为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呼吸类专题复习
——图表解读与信息获取
复习目标
获取图表信息,绝不丢分!
龙岗区横岗高级中学
高三生物备课组
up
惠二模 广一模 深一模 深二模 27题 26题 26题 26题 9.68 11.5 8.74 10.32 7.12 9.98 6.17 8.44 7.38 10.1 7.02 8.84 3.81 4.3 2.04 4.21 3.81 4 2.67 4.15
类型二
【变式3】请以下图为例绘制出总光合作用速率曲线图
类型三
【例题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固定的C02总量与 呼吸作用释放的C02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每天交替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每天交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昼夜不停 3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昼夜不停 D.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4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类型一
【例题1】(双选)下图是生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 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绿色植物才具有进行①过程所需的色素 B.①过程产生的ATP只用于②过程中固定CO2和还原C3 C.①、③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 D.④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 糖、兴奋传导等
【总结提升】坐标图、表格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审------析------联想
关 键 词
识标 明点 析线 绘图
识表 析表 用表 绘表
回归 教材
类型二
【变式2】(双选)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 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 丙、丁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图甲中的a点与其余三幅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相同 B.图乙中玉米植株在a点没有积累有机物 C.图丙中玉米植株在a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点时刻积累的有 机物最少 D.图丁中玉米植株在光照强度为0时放出的CO2量可表示呼吸作 用强度
类型二
【例题2】(2012全国)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 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 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Na HCO3浓度、pH 净光合速率 (1)该研究探讨了 对金鱼藻 的影响 3 12.5 Χ 10 (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为 lx。在 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 8 μmol。
类型三
【变式3】(2014广东)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 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以 自由扩散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三碳化合物 结合而 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ATP、[H] 。 ⑵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增加叶绿素含量 和 增加叶面积 来 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⑶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较少 ,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较少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 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片、叶面积和经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 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净光合速率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叶面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