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规范清单-2014 12 15
给排水设计规范

关于给排水设计“实用技术资料”汇编整理1、给水要求水压:①给水入口:一层,10m;二层,12m;三层及以上层按4(n+1),n为层数。
②给水:住宅分户水表前的水压一般宜0.10~0.15 MPa;住宅入户给水压力大于0.35MPa应减压;给水分区静水压不宜大于0.45 MPa;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最大承受压力不得大于0.60 MPa。
③消防:消火栓口(7m、10m、13m充实水柱)栓口压力15m、20m、25m;(注:按栓口SN65,水枪为d19,麻织水带25m,衬胶水带栓口压力还可以减去2m);消火栓口大于0.35MPa宜减压(主要考虑节流);消火栓口大于0.5MPa应减压;消火栓口静压不应大于1.0MPa;喷淋配水管道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MPa;喷淋报警阀组喷头高差宜≯50m;喷淋配水管入口压力宜≯0.40MPa。
④水泵扬程估算:生活水泵扬程为:H=4(n+1), n为层数,单位:米;室内消火栓水泵:H+11(米);喷淋水泵:H+22(米)。
2、常用卫生器具给水当量:①大便器自闭式冲洗阀 6.0、浴盆、拖布池、洗涤盆、洗衣机,1.0、淋浴器、洗脸盆、洗手盆,0.75、冲洗水箱大便器、小便器自动冲洗阀,0.5②卫生洁具的额定出流量为:当量/53、常用卫生器具排水当量:①大便器自闭式冲洗阀3.6、医用倒便器、冲洗水箱大便器4.5、浴盆3.0、洗衣机1.5、拖布池、洗涤盆、盥洗槽(每个水嘴)1.0、洗脸盆0.75、淋浴器0.45、洗手盆、小便器自动冲洗阀,0.3②卫生洁具的排水流量为:当量/34、热水水质处理及泄压措施①冷却水量大于1000m³/h,宜设水质稳定处理、杀菌灭藻和旁流处理等装置。
②洗衣房热水(按60℃计)≥10m³/d,原水总硬度(以CaCO3计)>300mg/L,应软化。
原水总硬度(以CaCO3计)150~300mg/L,宜软化处理。
③生活热水(按60℃计)≥10m³/d,原水总硬度(以CaCO3计)>300mg/L,宜软化或阻垢缓蚀处理。
给排水工程技术要求

给排水工程技术要求1、标准及规范给排水工程所有设备、材料的供货和施工安装,除满足设计施工图纸和本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不限于)下列相关标准和规范(如与现行规范不一致,按现行最新版本执行):(1)《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50336--2018(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10)《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1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2)《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13)《给水衬塑复合钢管》CJ/T136--2007(14)《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19(1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16)《潜水电泵试验方法》GB/T12785--2014(17)《潜油电泵机组》GB/T16750--2015(18)《潜油电泵装置的安装》GB/T17388--2010(19)《潜水电泵振动试验方法》GB/T18051--2010(20)《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定》(21)《工业阀门标志》GB/T12220--2015(22)《金属阀门结构长度》GB/T12221--2005(23)《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GB/T12227--2005(24)《通用阀门不锈钢铸铁件技术条件》GB/T12230--2005(25)《整体铸铁法兰》第1号修改单GB/T17241.6--2008(26)《工业阀门压力试验》GB/T13927--2008(27)《工业阀门供货要求》JB/T7928--2014(28)《通用阀门法兰连接件铁制闸阀》GB/T12232--2005(29)《法兰和对夹连接弹性密封蝶阀》GB12238--2008(30)《阀门的试验与检验》JB/T9092--1999(31)《铁制和铜制螺纹连接阀门》GB/T8464--2008(32)《双止回阀倒流防止器》CJ/T160--2010(33)《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8:2004(34)《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GB/T12772--2016(35)《建筑排水用卡箍式铸铁管及管件》CJ/T177--2002(36)《建筑排水用柔性接口承插式铸铁管及管件》CJ/T178--2013(37)《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2019(38)《环压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305:2011(39)《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YB/T4204--2020(40)《薄壁不锈钢卡压式和沟槽式管件》CJ/T152--2016(41)《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件连接技术规程》CECS277--2010(42)《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18(43)《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9(44)《给水用丙烯酸共聚聚氯乙烯管材及管件》CJ/T218--2010(45)《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14(46)《柔性泡沫橡胶绝热制品》GB/T17794--2021(4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4706.1--2005(4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开水器和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4706.36--2014(49)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它地方设计规范及标准2、技术要求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本项目施工图纸、标准图集、技术要求所叙述的内容和规定,完成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及开水系统,重力流雨水排放系统,污、废水排放系统、人防给排水系统等的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安装、检测、调试、验收等工作。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范及图示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范及图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年版)•公共浴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60—2011•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 50336—20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42-20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实施指南•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15S90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2014•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38-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263:200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2010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50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污水综合排水标准GB8978—199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图集1、12S101 矩形水箱2、14S104 二次供水消毒设备选用及安装3、12S108-1 倒流防止器选用及安装4、12S108—2真空破坏器选用及安装5、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6、16S110 数字集成全变频叠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7、16S111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8、16S122 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9、08S126 热水器选用及安装10、06SS127 热泵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11、15S128 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12、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13、15S202 室内消火栓安装14、99(03)S203 99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15、04S204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16、17S205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选用及安装17、04S206 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18、07S207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19、08S208 室内固定消防炮选用与安装20、12SS209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21、16S211 高位消防贮水箱选用及安装22、04S301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23、09S302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24、09S303 医疗卫生设备安装25、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26、08S305 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27、19S306 居住建筑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安装28、14S307 住宅厨、卫给水排水管道安装29、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30、03S402 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31、02S403 钢制管件32、02S404 防水套管33、11S405-1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塑料管道安装34、11S405—2 建筑给水聚烯烃类塑料管道安装35、11S405-3 建筑给水复合塑料管道安装36、11S405—4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安装通用详图37、19S406 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38、09S407-1 建筑给水铜管道安装39、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40、13S409 建筑生活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道与钢塑复合管道安装41、10SS410 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42、10SS411 建筑给水复合金属管道安装43、15S41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安装44、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45、14S501—2 双层井盖46、14S501—3 球墨铸铁复合树脂井盖、水箅及踏步47、05S502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48、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49、06S506—2 自承式圆弧形架空杠管50、10S507 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51、12SS508 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52、15SS510 绿地灌溉与体育场地给水排水设施53、02S515/02(03)S515 排水检查井(2003年局部修改)54、04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55、16S518 雨水口56、04S519 小型排水构筑物57、04S52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58、12S522 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59、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60、16S524 塑料排水检查井-井筒ø700~ø100061、17S526 圆形沉井式雨水泵站62、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63、04S531-2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管沟64、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井65、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阀门井66、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排水检查井67、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68、10S605 游泳池设计及附件安装69、02S701 砖砌化粪池70、03S702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71、08SS703-2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二)72、08SS704 混凝土模块式化粪池73、17S705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74、14SS706 玻璃钢化粪池选用与埋设75、16S708 餐饮废水隔油设备选用与安装76、04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77、05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78、09S901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79、09S901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80、07S906 给水排水构筑物设计选用图(水池、水塔、化粪池、小型排水构筑物)81、15S909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82、19S9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83、07MS101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84、06MS201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85、09SMS202-1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混凝土模块砌体)86、10SMS202-2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砖、石砌体)87、18CS01 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选用及安装—MX智慧型泵站88、01SS105 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89、02S106 中小型冷却塔选用及安装90、05SS121 热水机组选用与安装91、05S506-1 自承式平直架空钢管92、95S517/95(03)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2003年局部修改)93、03SS703—1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一)94、05SS903 民用建筑工程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给水排水专业)95、05SS904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给水排水专业)96、05SS905 给水排水实践教学及见习工程师图册97、CECS125:2001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242-20025 室内排水系统安装5.1 一般规定5.1.1 本章适用于室内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5.1.2 生活污水管道应使用塑料管、铸铁管或混凝土管(由成组洗脸盆或饮用喷水器到共用水封之间的排水管和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短管,可使用钢管)。
雨水管道宜使用塑料管、铸铁管、镀锌和非镀锌钢管或混凝土管等。
悬吊式雨水管道应选用钢管、铸铁管或塑料管。
易受振动的雨水管道(如锻造车间等)应使用钢管。
5.2 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主控项目5.2.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检验方法:满水15min 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5.2.2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2 的规定。
表5.2.2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项次管径(mm) 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1 50 35 252 75 25 153 100 20 124 125 15 105 150 10 76 200 8 5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3 的规定。
第22 页表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项次管径(mm) 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1 50 25 122 75 15 83 110 12 64 125 10 55 160 7 4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5.2.4 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
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5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检查方法:通球检查。
一般项目5.2.6 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二○○九年十月二十 日
本次局部修订主要内容:
• 1.调整生活饮用水管道防回流污染措施的适用 条件,补充由生活饮用水及生活、生产合用管 道供给回流污染高危场所和设备的防回流污染 要求。补充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的设置要 求;
配水点之间组成的热水循环系统。
• 2.1.93管道直饮水系统 purified drinking water system
• 原水经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道输送,供人们直接饮 用的供水系统。
• 2.1.94 水质阻垢缓蚀处理 water quality treatment of scale-prevent & corrosion-delay
2005进行分类:
• I类——博士研究生、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每居室1人,有 单独卫生间;
方式。
• 2.1.17卡套是连接(此条删除) • 2.1.18卡环式连接(此条删除) • 2.1.32 自灌self-priming • 水泵启动时水靠重力充入泵体的引水方式。 • 2.1.53A 自循环通气 auto circulation venting • 通气立管在顶端、层间和排水立管相连,在底
• 1 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 筑物;
• 2 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 • 3 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 4 工业生产给水排水; • 5 建筑中水和雨水利用。
• 1.0.2本条是原规范条文的修改,明确了本规范 的适用范围。随着我国诸如会展区、金融区、 高新科技开发区、大学城等兴建,形成以展馆、 办公楼、教学楼等为主体,以为其配套的服务 行业建筑为辅的公建区。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 属于建筑给排水设计范畴,公建小区给排水设 计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的要求,为此,在规范局部修订之际, 将公建 小区给排水设计主要内容列入本规范。另雨水 利用已有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 规范》GB 50400,本规范不重复其相关内容。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第1.0.2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一、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二、抗震设防烈度为10度的建筑物;三、矿泉水疗、人防建筑和有放射性的、遇水引起爆炸的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的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的设计.第1.0.4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给水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第2.1.1条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1确定.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2.1.1注:当地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可按当地规定执行.第2.1.2条集体宿舍、旅馆和其他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2确定.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2.1.2注:①高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为生活用水综合指标.②集体宿舍、旅馆、招待所、医院、疗养院、休养所、办公楼、中小学校生活用水定额均不包括食堂、洗衣房的用水量.医院、疗养院、休养所指病房生活用水.③菜市场用水指地面冲洗用水.④生活用水额定除包括主要用水对象用水外、还包括工作人员用水.其中旅馆、招待所、宾馆生活用水定额包括客房服务员用水、不包括其他服务人员用水量.⑤理发室包括洗毛巾用水.⑥生活用水定额除包括冷水用水定额外、还包括热水用水定额和饮水定额.第2.1.3条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宜采用25~35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为3.0~2.5、用水使用时间为8h.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应按表2.1.3确定、淋浴用水延续时间为1h.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表2.1.3注:①每辆汽车的冲洗时间为10min、同时冲洗的汽车数应按汽车台的数量确定.②汽车库内存放汽车在25辆及25辆以下时、应按全部汽车每日冲洗一次计算;存放汽车在25辆以上时、每日冲洗数、一般按全部汽车的70%~90%计算.第2.1.4条生活用水定额、水压及用水条件、应按工艺要求确定.第2.1.5条有洗车台的汽车库内汽车冲洗用水定额、根据道路路面等级和沾污程度、应按下列定额确定:小轿车250~400L/辆·d公共汽车、载重汽车400~600L/辆·d注:每辆汽车的冲洗时间为10min、同时冲洗的汽车数应按汽车台的数量确定.第2.1.5A条汽车库地面冲洗用水定额可在2~3L/m2范围内选定.第2.1.6条消防用水量应按现行的有关消防规范的规定确定.第2.1.7条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流出水头、应按表2.1.7确定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流出水头表2.1.7注:①表中括弧内的数值系在有热水供应时单独计算冷水或热水管道管径时采用.②淋浴器所需流出水头按控制出流的启闭阀件前计算.③充气水龙头和充气淋浴器的给水额定流量应按本表同类型给水配件的额定流量乘以0.7采用.④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所需流出水头有特殊要求时、其数值应按产品要求确定.⑤浴盆上附设淋浴器时、额定流量和当量应按浴盆水龙头计算、不必重复计算浴盆上附设淋浴器的额定流量和当量.第2.1.8条在满足使用要求和保持给水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给水配件.节水型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第二节水质和防水质污染第2.2.1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当生活饮用水不能保证用水需要、或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非饮用水作为大便器槽和小便器槽的冲洗用水.第2.2.2条生产用水的水质、应按工艺要求确定.第2.2.3条生活饮用水不得因回流而被污染、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给水管配水出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二、给水管配水出口高出用水设备溢流水位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配水出口处给水管管径的2.5倍.三、特殊器具和生产用水设备不可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防污隔断器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隔断措施.第2.2.4条生活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以饮用水作为工业备用水源时、两种管道的连接处、应采取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在连接处、生活饮用水的水压必须经常大于其他水管的水压.第2.2.5条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直接连接.第2.2.6条生活饮用水管道应避开毒物污染区、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第2.2.7条室内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与化粪池的净距、不应小于10m.当净距不能保证时、应采取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不被污染的措施.第2.2.8条生活、消防给水合用的水箱池、应采取防止水质变坏的措施.第2.2.9条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和生活饮用水水箱的溢流管必须采取防污染措施.生活饮用水水箱溢流管的排水不得排入生活饮用水贮水池.第2.2.10条生活或生活用水与其他用水合用的水池、水箱的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底结构作为水池池壁和水箱箱壁.第2.2.11条在非饮用水管道上接出水龙头时、应有明显标志.第三节系统选择第2.3.1条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生活、生产、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经综合评判方法而确定.第2.3.2条生产给水系统应优先设置循环或重复利用给水系统、并应利用其余压.第2.3.2A条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当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时、循环水冷却宜采用机械通风冷却方式.第2.3.3条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中的管道、配件和附件所承受的水压、均不得大于产品标准规定的允许工作压力.第2.3.4条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旅馆、医院宜为300~350kPa;办公楼宜为350~450kPa.第2.3.4A条建筑物内的生活给水系统、当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超过本规范第2.3.4条规定时、宜采取减压限流措施.第2.3.5条建筑物内部的给水系统、宜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室外给水管网中的水压昼夜周期性不足时、应设置水箱;当水压经常不足时、应设置升压或升压及水量调节装置.第2.3.6条删除.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第2.4.1条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如不可能时、应采取设贮水池箱或增设第二水源等保证安全供水措施.第2.4.2条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面通过.第2.4.3条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如必须穿越时、应与有关专业部门协商处理.第2.4.4条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内、生活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沟内.管道不宜穿过橱窗、壁柜、木装修、并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当给水立管距小便槽端部小于及等于0.5m时、应采取建筑隔断措施.第2.4.5条给水管道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第 2.4.6条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第 2.4.7条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应为0.5m;交叉埋设时应为0.15m、且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第2.4.8条生活给水管道宜明设、如建筑有特殊要求时、可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给水横干管宜敷设在地下室、技术层、吊顶或管沟内;立管可敷设在管道井内.第2.4.9条生产给水管道应沿墙、柱、桁架明设.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第2.4.10条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沟敷设.第2.4.11条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管径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合理确定.管道井当需进入检修时、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管道井应每层设检修设施、每两层应有横向隔断.检修门宜开向走廊.第2.4.12条给水横管宜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第2.4.13条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第2.4.14条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m.第2.4.15条通过铁路或地下构筑物下面的给水管、宜敷设在套管内.第2.4.16条给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第2.4.17条给水管宜敷设在不结冻的房间内、如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地方、应采取防冻措施.第2.4.18条给水管不得穿过配电间.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水表第2.5.1条给水管管材应根据给水要求、按下列规定采用:一、生活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或给水塑料管;管径大于150mm时、可采用给水铸铁管.生活给水管埋地敷设、管径等于或大于75mm时、宜采用给水铸铁管.二、生产和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一般采用非镀锌钢管或给水铸铁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管应采用镀锌钢管或镀锌无缝钢管.三、大便器、大便槽和小便槽的冲洗管、宜采用给水塑料管.四、各种管道应采用与该类管材相应的专用配件.五、根据水质要求和建筑使用要求等因素生活给水管可采用钢管、聚乙烯管、铝塑复合管、涂塑钢管或钢塑复合管等管材.注:①消防、生活共用给水管网、消防给水管管材应采用与生活给水管相同的管材.②镀锌钢管、镀锌无缝钢管应采用热浸锌工艺生产.第2.5.2条给水埋地金属管道的外壁、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埋地或敷设在垫层内的镀锌钢管、其外壁亦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含有腐蚀性气体房间内的给水管道及其配件、应采用耐腐蚀管材或在管道外壁采取防腐蚀措施.第2.5.3条当通过管道内的水有腐蚀性时、应采用耐腐蚀管材或在管道内壁采取防腐蚀措施.第2.5.4条给水管网在下列管段上、应装设阀门:一、引入管、水表前和立管.二、环形管网分干管、贯通枝状管网的连通管.三、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从立管接有3个及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四、工艺要求设置阀门的生产设备配水支管或配水管.但同时关闭的配水点不得超过6个.第2.5.5条阀门应装设在便于检修和易于操作的位置.第2.5.6条给水管网阀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管径小于或等于50mm时、宜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二、在双向流动管段上、应采用闸阀或蝶阀.三、在经常启闭的管段上、宜采用截止阀.四、不经常启闭而又需快速启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门.注:配水点处不宜采用旋塞.第2.5.7条给水管网的下列管段上、应装设止回阀:一、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且在室内连通时的每条引入管.二、利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进水的水箱、其进水管和出水管合并为一条管道时的引入管.三、装设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引入管和水箱消防出水管.四、生产设备的内部可能产生的水压高于室内给水管网水压的设备配水支管.五、升压给水方式的水泵旁通管.第2.5.7A条止回阀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网最小压力或水箱最低水位应能自动开启止回阀.二、止回阀的阀板或阀芯在重力作用下应能自动关闭.第2.5.7B条用于分区给水的减压阀、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减压阀宜设置两组、其中一组备用.环网供水和设置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报警阀前时、可单组设置.二、减压阀前后应装设阀门.三、减压阀前后宜装设压力表.四、减压阀前应装设过滤器、并应便于排污.五、消防给水系统的减压阀后沿水流方向应设泄水阀门定期排水.注:当减压阀阀前压力超过阀后给水分区允许工作压力时、不得绕减压阀设旁通管.第2.5.8条当需对水量进行计量的建筑物、应在引入管上装设水表.建筑物的某部分或个别设备需计量时、应在其配水管上装设水表.住宅建筑应装设分户水表、分户水表或分户水表的数字显示宜设在户门外.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的独立消防给水系统的引入管上、可不装设水表.第2.5.8A条水表口径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一、用水量均匀的给水系统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来选定水表的额定流量;二、用水量不均匀的给水系统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来选定水表的最大流量.第2.5.9条消防和生活、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应绕水表设旁通管、旁通管管径应与引入管管径相同.第2.5.10条水表应装设在管理方便、不致结冻、不受污染和不易破坏的地方.水表前后直线管段的长度、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第2.5.11条当必须对水量进行计量、而又不能采用水表时、应采用其他流量测量仪表、装置前后应设规定长度的直线管段.第2.5.12条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应根据水泵扬程、管网压力变化情况、在输水干管上装设防水锤装置.第2.5.13条住宅每户进户给水支管宜装设一个可曲挠橡胶接头等隔振降噪装置和配件.第六节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第2.6.1条生活用水的最大小时流量、应按本规范第2.1.1条、第2.1.2条和第2.1.3条的规定计算确定.第2.6.2条生产用水的最大小时流量和设计秒流量、应按工艺要求计算确定.第2.6.3条给水管的管径、应根据设计秒流量、室外管网能保证的水压和最不利处的配水点或消火栓所需的水压计算确定.第2.6.4条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a、k——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应按表2.6.4采用.注:①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②如计算值大于该管段上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时、应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采用.③综合楼建筑的a值和k值应按加权平均法计算.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值表2.6.4第2.6.5条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2.6.5式中: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q0——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L/s;n0——同类型卫生器具数;b——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应按表2.6.5-1、2.6.5-2、2.6.5-3、2.6.5-4采用.注: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定额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1公共饮食业卫生器具和设备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2实验室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3影剧院、体育场、游泳池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4第2.6.6条不允许断水的给水管网、如从几条引入管供水时、应假定其中有一条被关闭修理、其余引入管应按供给全部用水量进行计算.允许断水的给水管网、引入管应按同时使用计算.第2.6.7条引入管的管径、不宜小于20mm.第2.6.8条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2.0m/s.二、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2.5m/s.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注:当有防噪声要求、且管径小于或等于25mm时、生活给水管道内的流速度可采用0.8~1.0m/s.第2.6.9条给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钢管和铸铁管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u<1.2m/s时当u≥1.2m/s时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mm/m;u——管道内的平均水流速度m/s;dj——管道计算内径m.二、塑料管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6.9-3式中:Q——计算流量m3/s.三、局部水头损失、宜按下列管网沿途水头损失的百分数采用:1.生活给水管网为25%~30%.2.生产给水管网;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管网;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均为20%.3.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网为10%.4.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为15%.第2.6.10条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应按下式计算:2.6.10式中:Hxh——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kPa;hd——水带的水头损失kPa;Hq——水枪喷嘴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水压kPa;qxh——消火栓射流出水量L/s、应按消火所需的充实水柱计算确定; Az——水带的比阻、应按表2.6.10-1采用;Ld——水带长度m;B——水流特性系数、应按表2.6.10-2采用.水带比阻Az值表2.6.10-1第2.6.11条水表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2.6.11式中:hd——水表的水头损失Mpa;qg——计算管段的给水流量m3/s;Kb——水表特性系数.按式2.6.11计算后的取值尚应满足:对旋翼式水表不得大于0.0245Mpa、对水平螺翼式水表不得大于0.0128Mpa;当消防时、应分别不得大于0.049Mpa和0.0294Mpa.第七节水泵、吸水井及贮水池第2.7.1条水泵的扬程和出水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给水系统无水箱罐时、水泵的扬程应满足最不利处的配水点或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所需水压.水泵的出水量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二、给水系统有水箱时、水泵的扬程应满足水箱进水所需水压和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所需水压.水泵的出水量应按最大小时流量确定.当高位水箱容积较大、用水量较均匀时、水泵的出水量可按平均小时流量确定.三、气压给水设备的水泵扬程应满足气压给水系统最大工作压力.水泵出水量、当气压水罐内平均压力时、不应小于管网最大小时流量的1.2倍.四、生活、生产调速水泵的出水量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生活、生产、消防共用调速水泵、在消防时其流量除保证消防用水总量外、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生活、生产用水量的要求.第2.7.2条生活给水系统的水泵、宜设一台备用机组.生产给水系统的水泵备用机组、应按工艺要求确定.不允许断水的给水系统的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第2.7.2A条需增压的给水系统、在节能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可采用变频调速水泵.变频调速水泵电源应可靠、并宜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方式.第2.7.2B条变频调速水泵应有自动调节水泵转速和软起动的功能、其电机应有过载、短路、过压、缺相、欠压、过热等保护功能.第2.7.2C条变频调速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泵工作点应在水泵主高效区范围内.二、计算的用水工况宜在水泵流量——扬程曲线的右侧.三、调整范围宜在0.75~1.0范围内、在高效区内可允许下调20%.四、当用水不均匀时、变频调速水泵宜采用并联配有小型加压泵的小型气压水罐在夜间供水.第2.7.3条水泵宜设置自动开关装置.第2.7.4条水泵装置宜采用自灌式充水.第2.7.5条室外给水管网允许直接吸水时、水泵宜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但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不得低于100kPa从地面算起.第2.7.6条水泵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时、计算水泵扬程应计入室外管网的最小水压、并应以室外管网的最大水压校核水泵的效率和超压情况.第2.7.7条水泵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时、应绕水泵设旁通管、并应在旁通管上装设阀门和止回阀.第2.7.8条设置水泵的房间、应设排水措施、光线和通风良好、并不致结冻.第2.7.9条在有防振或有安静要求的房间的上下和毗邻的房间内、不得设置水泵;在其他房间设置要求时、应采用下列措施:一、应采用低噪声水泵.二、水泵机组应设隔振装置.三、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隔振装置.四、管道支架和管道穿墙和穿楼板处、应采取防固体传声措施.五、必要时、在建筑上还可采取隔声吸音措施.注:消防专用水泵可不受本条限制.第2.7.10条每台水泵宜设置单独吸水管.水泵吸水管管内水流速度、宜采用1.0~1.2m/s.第2.7.10A条多台水泵共用吸水管时、吸水管连接应采用管顶平接.第2.7.11条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装设阀门、止回阀和压力表、并宜采取防水锤措施.对水泵设计为自灌式充水或水泵直接从室外管网吸水、吸水管上应装设阀门.第2.7.12条水泵机组的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如电动机容量大于20kW或水泵的吸水口直径大于100mm、应符合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规定.二、如电动机容量小于或等于20kW、或水泵的吸水口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其机组的一侧与墙面之间可不留通道;两台相同机组可设在同一基础上彼此不留通道;基础周围应有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三、不留通道的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间的净距、或相邻两个机组的突出部分间的净距、不得小于0.2m.第2.7.13条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不得小于0.10m.第2.7.14条吸水井尺寸应满足吸水管的布置、安装、检修和水泵正常工作的要求、其最小有效容积不得小于最大一台或多台同时工作水泵3min 的出水量.第2.7.15条贮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调节水量、消防贮备水量和生产事故备用水量确定.贮水池宜设吸水坑或吸水井.第2.7.16条贮水池应设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和水位信号装置.溢流管排入排水系统应有防回流污染措施.溢流管管径应按排泄贮水池最大入流量确定、并宜比进水管大一级.贮水池应有盖、并应采取不受污染的防护措施.第八节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第2.8.1条用于水量调节和贮存的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调节水量、生活和消防贮备水量和生产事故备用水量按下列规定确定:一、调节水量应根据用水量和流入量的变化曲线确定.如无上述资料时、可根据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数确定:。
公共卫生间-给排水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

工程名称:公共卫生间-给排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计量 单位
031001001001 给水管道
1.安装部位:室内
2.规格、压力等级:钢塑复
合管DN65 3.连接形式:螺纹连接
m
4.压力试验及吹、洗设计
要求:水冲洗
031001001002 给水管道
1.安装部位:室内
2.规格、压力等级:钢塑复
合管DN50 3.连接形式:螺纹连接
m
4.压力试验及吹、洗设计
要求:水冲洗
031001001003 给水管道
1.安装部位:室内
2.规格、压力等级:钢塑复
合管DN25 3.连接形式:螺纹连接
3.绝热厚度:30mm
031208007001 防潮层、保护层
1.名称:保温层外设玻璃丝 布乳化沥青保护层
m2
030901013001 灭火器
1.形式:放置式
2.规格、型号:MF/ABC4手 提式干粉灭火器
组
3.每个箱内两个灭火器
第2页共2页
工程 数量
2
金额(元)
综合单价
合价
6
35.54
34.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1004004001 洗涤盆
1.材质:拖布池
组
031004006001 大便器
1.规格、类型:脚踏阀蹲式 大便器
组
031004007001 小便器
1.规格、类型:感应式小便
器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一、前言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
本规范旨在规定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经济和环保性。
二、总则1.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雨水和工业废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的设计;2.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3.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应考虑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设计原则1.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多项因素,包括人口、用水量、排放方式、水质要求等;2.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考虑管道、设施的布局和容量;3.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四、设计流程1.数据采集和分析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包括人口、水质、用水量、排放方式、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分析数据,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工艺。
2.管道和设施设计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确定管道和设施的布局和容量,考虑排放方式、管道的坡度、直径和材料等因素。
3.处理工艺和设备选择根据水质要求和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工艺。
4.设计计算和方案评估根据设计参数和处理工艺,进行设计计算和方案评估,包括流量计算、管道和设施的尺寸计算、设备布局和容量计算等。
评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可行性。
5.设计汇总和报批根据设计计算和方案评估,编制设计汇总和报批文件,包括设计图纸、技术报告、设备清单和预算等。
五、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1.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城市排水管道设计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2.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确保处理效率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设计规范清单
0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版)
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0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
08、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2008
0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10、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11、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03
12、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
13、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06
1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1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
1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20、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
22、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2006
2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
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2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28、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 18920-2002
3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
32、污水再生产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
3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
35、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12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