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康复训练系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悬吊训练 课件

局部稳定肌
Local stabilizer
悬吊训练的优势
• 训练到深层稳定肌群 • 改善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可同时激活“
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提高身体运动 协调能力 • 刺激感觉运动器官,提高感觉和运动的协 调能力 • 纠正患儿骨盆问题和脊柱畸形
悬吊训练的优势
• 提高患儿核心肌群力量,增强核心稳定性 的功能,提高患儿运动的稳定性及协调能 力
悬吊点
轴向悬吊
SP (悬吊点)
H
(髋关节)
头端悬吊
SP
H
尾端悬吊
SP
H
外侧悬吊
SP
H
内侧悬吊
SP
H
中立位悬吊
SP SP
H
悬吊训练增加难度的方法
• 1、改变吊带位置,增加力臂 • 2、改变悬吊点的位置 • 3、调整吊带高度 • 4、应用不稳定平面 • 5、应用不对称姿势
力臂
平衡垫
2020/8/4
• 是一种全新的主动治疗和训练方法
悬吊训练解决的问题
一.感觉运动控制 二.稳定性(协调) 三.肌力问题
2020/8/4
脑瘫儿童存在的问题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 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 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而运动障碍及姿势的异常在脑瘫 患儿的四肢表现最为直观和充分,因此以往康复训练多 注重肢体异常姿势的纠正,而常忽视了脑瘫患儿的核心 肌群的控制训练。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到,大多数脑瘫患儿的躯干 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直接影响着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 调能力。
肌张力高,肌力差,日常功能活动受限,无法完成 。
2020/8/4
悬吊训练的特点
• 悬吊训练突出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强调在 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开、闭链运动以达到对 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神经-肌肉 激活),加强核心稳定和控制、协调。
Local stabilizer
悬吊训练的优势
• 训练到深层稳定肌群 • 改善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可同时激活“
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提高身体运动 协调能力 • 刺激感觉运动器官,提高感觉和运动的协 调能力 • 纠正患儿骨盆问题和脊柱畸形
悬吊训练的优势
• 提高患儿核心肌群力量,增强核心稳定性 的功能,提高患儿运动的稳定性及协调能 力
悬吊点
轴向悬吊
SP (悬吊点)
H
(髋关节)
头端悬吊
SP
H
尾端悬吊
SP
H
外侧悬吊
SP
H
内侧悬吊
SP
H
中立位悬吊
SP SP
H
悬吊训练增加难度的方法
• 1、改变吊带位置,增加力臂 • 2、改变悬吊点的位置 • 3、调整吊带高度 • 4、应用不稳定平面 • 5、应用不对称姿势
力臂
平衡垫
2020/8/4
• 是一种全新的主动治疗和训练方法
悬吊训练解决的问题
一.感觉运动控制 二.稳定性(协调) 三.肌力问题
2020/8/4
脑瘫儿童存在的问题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 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 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而运动障碍及姿势的异常在脑瘫 患儿的四肢表现最为直观和充分,因此以往康复训练多 注重肢体异常姿势的纠正,而常忽视了脑瘫患儿的核心 肌群的控制训练。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到,大多数脑瘫患儿的躯干 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直接影响着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 调能力。
肌张力高,肌力差,日常功能活动受限,无法完成 。
2020/8/4
悬吊训练的特点
• 悬吊训练突出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强调在 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开、闭链运动以达到对 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神经-肌肉 激活),加强核心稳定和控制、协调。
悬吊康复训练系统PPT课件

骨伤科方面的问题
韧带
反复受伤
本体感觉 缺失
关节不稳
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 控制
▪ 关节稳定 ▪ 关节稳定系统 ▪ 核心稳定的重要性 ▪ 关节稳定的因素 形态的稳定 力量的稳定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 三个次系统同时相互作用以维持脊柱稳定, 方能完成脊柱所担任之功能。
▪ 脊柱稳定系统必须适应身体姿势和静态与 动态受力改变的瞬间变化,达成瞬间系统
关节炎 骨质增生等 稳定性下降
主动次系统
肌肉的主动收缩(代偿 增加关节稳定性
失代偿)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 主动的肌肉次系统的退步或丧失
控制次系统(神经)
指令
变稳
信号
被动次系统
稳定性增 加
主动次系统
▪ 骨质增生 骨刺
活动性降 低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1 疼痛与肿胀 仪器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徒手治疗 (推拿按摩 关节松动术)活动治疗
2 关节活动度(ROM)降低 徒手治疗(推拿按摩 关节松动术) 活动治疗(主动运动)
3 肌力(Strength)降低 活动治疗 4 耐力不足 5 日常生活(ADL)
骨关节伤病的治疗原则(模式)
▪ 患者的动机 参与治疗 医患关系 ▪ 传统的治疗 关节松动术 推拿按摩 ▪ 关节活动的运动 ▪ 感觉整合的运动 ▪ 关节稳定性的运动 ▪ 力量的训练 ▪ 耐力的训练
达到
最佳功能的恢复
物理治疗的治疗方式的演变
▪ 50年代—70年代 70年代—90年代 90年代--Now
仪器治疗 运动治疗 仪器治疗 运动治疗
徒手治疗
徒手治疗
悬吊训练set剖析12精品PPT课件

悬吊训练应用于儿童康复的优点
悬吊训练系统既可以充分调动儿童主动参与的兴趣,又 能达到在嬉戏中训练,在训练中嬉戏的目的。最大刺激其各 种感觉器官,调动及训练其深部感觉的综合协调能力,增强 其神经、肌肉反馈和肌肉力量的目的。
利用这个系统,治疗师可以让孩子们在主动的运动过程 中完成各项治疗计划,根据每个孩子的功能水平设计不同的 治疗内容,完全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使孩子们进步很快,可以 集神经发育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引导教育于一体,对肌张 力的缓解、肌力的增强、平衡协调性的提高都能在孩子们的 主动运运动、但负荷量根据各自水平调整的人员组织 起来,或者是将做不同运动的各个级别的人员组织起来,能 将正面因素(主观能动性、应对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的 作用最大发挥出来。
十一、家庭运动
在S-E-T观念中,非常强调家庭运动以及治疗师长期随访观 察的重要性,恢复功能需要较长时间,要鼓励患儿自己进行 运动。
悬吊训练在小儿康复中的应用
目录
一、悬吊训练系统简介 二、悬吊训练系统的特点 三、悬吊训练治疗原理 四、悬吊训练应用于儿童康复的优点 五、悬吊训练的基本要素 六、悬吊训练系统的适应症与适用范围 七、训练装置使用方法与作用 八、小结
悬吊训练系统简介
S-E-T (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是悬 吊训练系统的英文缩写。在90年代初期,由 康复医生和PT师与其他国家的康复工作者共 同提出了悬吊运动治疗的理念与原则,1999 年正式提出S-E-T概念用于骨骼肌器官的疾病 的主动治疗和运动中,自2000年以来已扩展 到伤后康复训练和运动员体能训练。
九、渐进式阶梯运动的分级
根据S-E-T的概念,运动训练应遵循一个渐进式的开链运动 及闭链运动阶梯系统。当处于最低水平时,患儿一般在吊带 的帮助下(减少重力影响)降低运动等级;当处于渐进式阶 梯系统中最高水平时,通常由高力矩的闭链运动完成训练。 悬吊训练的难度分级有4级,每级训练难度可以按照运动者 的水平进行调整,调整的因素包括运动平面、运动范围、身 体位置、运动速度、运动控制能力、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等。
悬吊治疗技术PPT课件

各向运动均无重力参与, 仅在较大范围的运动或 肢体做升降运动时重力 参与
关节受到轻微压力
SP (吊
运动轨迹为凸面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下降
SP
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
断增加
运动过程中关节承受压力
运动范围较轴向悬吊增加
H
悬吊点-尾端悬吊
运动轨迹为凹面
SP
倾斜的运动轨迹决定运动 为复合运动
SP H
悬吊点-中立位悬吊
运动轨迹为凹面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
断增加
SP SP
回到起始位置的运 动阻力不断下降
关节既不受压亦无 减压
H
负荷的调整
增加力矩:支点的调整和负荷的增加 增加时间: 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 改变动作的对称性: 增加额外的动作:
支点固定:
指非悬吊端支撑点 固定(地面、或器 械).
支点不固定:
指非悬吊端支撑点 不固定(气垫、瑞 士球、实心球等).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静态:人体在 悬吊动作过程 中身体要求保 持静态平衡.
动态:人体在 悬吊动作过程 中身体某些环 节要求完成规 定动作.
仰卧分腿
悬吊点-轴向悬吊
运动轨迹为水平面
悬吊训练系统-治疗系统
肌肉放松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 关节稳定性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技术 其他技术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悬吊训练分类
开链
支点固定 支点不固定
静态
动态 静态
动态
闭链
支点固定 支点不固定
静态
动态 静态
动态
悬吊训练分类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开链运动:
指肢体远端不 负荷或负荷小 部分体重,肢 体远端可以自 由移动,重点 是局部肌肉训 练.
关节受到轻微压力
SP (吊
运动轨迹为凸面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下降
SP
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
断增加
运动过程中关节承受压力
运动范围较轴向悬吊增加
H
悬吊点-尾端悬吊
运动轨迹为凹面
SP
倾斜的运动轨迹决定运动 为复合运动
SP H
悬吊点-中立位悬吊
运动轨迹为凹面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
断增加
SP SP
回到起始位置的运 动阻力不断下降
关节既不受压亦无 减压
H
负荷的调整
增加力矩:支点的调整和负荷的增加 增加时间: 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 改变动作的对称性: 增加额外的动作:
支点固定:
指非悬吊端支撑点 固定(地面、或器 械).
支点不固定:
指非悬吊端支撑点 不固定(气垫、瑞 士球、实心球等).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静态:人体在 悬吊动作过程 中身体要求保 持静态平衡.
动态:人体在 悬吊动作过程 中身体某些环 节要求完成规 定动作.
仰卧分腿
悬吊点-轴向悬吊
运动轨迹为水平面
悬吊训练系统-治疗系统
肌肉放松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 关节稳定性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技术 其他技术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悬吊训练分类
开链
支点固定 支点不固定
静态
动态 静态
动态
闭链
支点固定 支点不固定
静态
动态 静态
动态
悬吊训练分类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开链运动:
指肢体远端不 负荷或负荷小 部分体重,肢 体远端可以自 由移动,重点 是局部肌肉训 练.
悬吊训练ppt课件

因此,悬吊技术与传统的训练技术相比较,它的训练效果在 单位时间内是比较好的,可以增强医患信心。S-E-T悬吊训 练技术不仅对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早期干预和需要进行特殊训练的患者都 有非常好的效果。
5
悬吊训练治疗原理
放松、缓解;移动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平 衡功能训练);稳定性训练;力量和耐力训 练;开放和闭合运动链。
21
22
训练装置使用方法与作用
一、早期干预装置: 主要是为婴儿,早产儿或功能性障碍儿童等 低龄复健群体设计,但并不局限于该群体使 用。 二、感觉运动训练装置: 主要是为需要更多助动帮助的儿童,既可以 用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互动,也可以独立操 作。此设备也不局限于该群体。
14
悬吊船:克服一些孩子实际上可以掌握但是 害怕的事情,增强多个孩子共同参与时的合 作和协作,还可进行体位调整,练习平衡。
20
小结
综上所述,S-E-T悬吊训练是一个新的概念,其作为治疗损 伤和慢性疼痛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 展过程。S-E-T的核心时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局部稳定 肌”以及使肌肉感觉运动控制能力达到正常化,同时也关注 肌力、肌耐力和心血管功能的训练,另外伴随长期跟踪随访 的家庭分级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S-E-T治疗中,同 一种训练器具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运动,使患儿在家中也可以 获得与在物理治疗场所中一样的治疗及训练。S-E-T的优势 在于其所包含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所用器具占用 空间也不大,也不昂贵。由于S-E-T治疗的有效性、实用性 以及治疗多样性,可以预见,该疗法在肌肉骨骼系统以及神 经疾患康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闭链运动是指肢体远端固定并承受身体重量所进行的运动(近端 肢体在固定的远端肢体基础上移动),使原动肌、协同肌和拮抗 肌同时兴奋。对于闭链运动,使用悬吊系统,通过调节杠杆、改 变力矩的方式来逐级增加运动负荷。
5
悬吊训练治疗原理
放松、缓解;移动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平 衡功能训练);稳定性训练;力量和耐力训 练;开放和闭合运动链。
21
22
训练装置使用方法与作用
一、早期干预装置: 主要是为婴儿,早产儿或功能性障碍儿童等 低龄复健群体设计,但并不局限于该群体使 用。 二、感觉运动训练装置: 主要是为需要更多助动帮助的儿童,既可以 用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互动,也可以独立操 作。此设备也不局限于该群体。
14
悬吊船:克服一些孩子实际上可以掌握但是 害怕的事情,增强多个孩子共同参与时的合 作和协作,还可进行体位调整,练习平衡。
20
小结
综上所述,S-E-T悬吊训练是一个新的概念,其作为治疗损 伤和慢性疼痛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 展过程。S-E-T的核心时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局部稳定 肌”以及使肌肉感觉运动控制能力达到正常化,同时也关注 肌力、肌耐力和心血管功能的训练,另外伴随长期跟踪随访 的家庭分级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S-E-T治疗中,同 一种训练器具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运动,使患儿在家中也可以 获得与在物理治疗场所中一样的治疗及训练。S-E-T的优势 在于其所包含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所用器具占用 空间也不大,也不昂贵。由于S-E-T治疗的有效性、实用性 以及治疗多样性,可以预见,该疗法在肌肉骨骼系统以及神 经疾患康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闭链运动是指肢体远端固定并承受身体重量所进行的运动(近端 肢体在固定的远端肢体基础上移动),使原动肌、协同肌和拮抗 肌同时兴奋。对于闭链运动,使用悬吊系统,通过调节杠杆、改 变力矩的方式来逐级增加运动负荷。
悬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PPT课件

悬吊疗法在脑卒中躯干问题的应用
.
17
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障碍
• 典型的上肢屈肌模式:肩胛骨后缩,肩 胛带下沉,肩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 旋前,腕屈曲伴一定尺侧偏。手指屈曲 内收。在这种状态下肢体无活动肌肉会 处于挛缩状态。
• 控制肩胛骨的肌群无力或高张力,导致 了肩肱节律的丧失,肩关节半脱位,偏 瘫性肩痛、肩手综合征等一系列问题。 而偏瘫侧上肢的运动恢复以肩胛骨稳定 为前提。
①进一步改善肢体运
②诱发肢体主动运动
②控制异常肌张力及 能力
③增强平衡能力 能
异常运动模式
②增强日常生活活动
④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③增强平衡能力
力
④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 ③改善身体姿势和运动
控制
.
12
脑卒中患者头颈部的问题
• 典型的痉挛或张力过高模式:头屈向 偏瘫侧,面部转向健侧。
• 倾斜综合症(以左侧偏瘫为例):头 转向右侧,同时向右侧移,右肩峰懂 啊颈部距离明显缩短,偏瘫数月后颈 部僵硬。
.
10
悬吊疗法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 脑卒中首先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无论是脑梗还是脑出血都造成了神经元的破坏 和死亡、水肿、循环减少。整个人的身体包括肌肉血管神经等等都发生了紊乱。 但是运动功能紊乱可分为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这两种体征都造成了肌力和张力 的失衡。而影响最大的是躯干,循序渐进第二版讲的是选择性躯干活动设计。在 传统康复中我们很难训练到躯干的竖脊肌群,因为这是非意识肌。这些深部的躯 干肌在维持偏瘫患者的躯干抗重力伸展起着关键作用。BOBATH手法中有对躯干肌 的促通。躯干是桥梁上连接头部,肩胛骨上肢。下连接骨盆髋关节承上启下。如 果核心不稳定。患者首先躯干抗重力伸展不足,表现在坐不住,如果坐的住,则 呈现驼背状态。步行训练上肢会出现联合反应,下肢骨盆不稳定。
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课件

评估和治疗过程
初次接触 患者和家 庭
资料收集
评估 /分 析
制定护 理 计划 和 目标
干预计划 执行/测试 假设
重新评估 和评估有 效性
观察 /评 估
构想假设
器械的使用与介绍
一、早期干预装置 包括早期刺激摆动装置、悬挂爬行装置、悬挂支持摆动装 置、吊床。
二、感觉统合运动刺激 海盗船、平衡凳、悬吊鞋、云梯、平衡双杠、多功能 棒。
早期刺激摆动装置
目的:刺激小儿追视、追听,加强本体感觉传入,有效抑制原始反射;促 进颈立直反射及手-足-口-眼协调的正中取向定位。
最大承重:50kg
适宜年龄:1岁以下
操作准备:将摇摆悬挂绳束穿过悬挂皮带,系于早期刺激摆动装置两边, 然后调整至理想高度和角度(高度调整取决于小儿悬吊时是坐姿还是站姿, 或者可用于小儿在地板上的坐位面)。悬挂后摆动一下,治疗师可从一侧 调节合适的高度
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或侧卧位,治疗师依据悬吊点将吊带套 入患儿踝关节处,同时嘱患儿向外摆动或向内摆动。
作用:在减重的情况下训练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臀肌、髂腰 肌。
注意:有膝反张患儿应注意悬吊点
悬吊震颤训练
操作方法:体位不固定,依据肌肉走向为悬吊点,肌紧张高则 轻柔震颤,肌紧张低则强度加强(张力高的使其放松,张力低 的使其肌肉收缩达到预期目的)
注意事项
当多个儿童在上面训练的时候并不容易让船晃起来 ,因此最好 一次先推一根吊绳。
当冒险船晃动的时候,很可能会碰撞到其他物品或在旁边玩耍 的儿童,请治疗师注意周围状况。
在治疗中一定记得缓慢晃动船体,以防止儿童双手未抓稳发生 坠落意外。
吊凳(或平衡凳)
目的:全身稳定肌训练及平衡训练,以及强烈的前庭刺激
悬吊治疗技术ppt课件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
• SET可以帮助我们重建神经肌肉、反馈和控制能力,重 新激活深层肌肉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 通过针对性、渐进性训练来针对核心肌群,改善异常的 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SET技术)
康复治疗区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概念
• 是在无痛、减重、不稳定平面下来持续改善骨骼肌肉疾 病
• 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 • 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悬吊治疗技术Fra bibliotek技术要点
• 弱链测试与训练 • 无痛 • 不稳定平面下 • 闭链运动 • 渐进式训练
悬吊治疗技术
弱链
•功能性运动中协同运动的肌肉群中,某块肌肉太薄弱以 致不能与其他肌肉一同工作 •表现为:疼痛
悬吊治疗技术
神经肌肉控制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活动强度非常低,我们的大脑会适 应这种强度,从而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会变慢,肌肉 反应时间会变慢;长期低强度活动会使肌肉尤其是深层 肌肉失去活性,从而导致异常的神经肌肉控制模式
悬吊治疗技术
神经肌肉控制
•感觉和运动协调方面是SE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不稳定的平面下来刺激患者的感觉输入,在这个 情况下来纠正患者的异常姿势,让大脑记住这个正确的 运动模式,从而来改善整体的运动模式
不能正确完成动作 左右侧表现不一致
悬吊治疗技术
核心肌群
•深层核心肌群 以腰部为例,深层肌群有多裂肌、腹横肌等等,主要作
用是维持身体姿势 •浅层核心肌群
浅层肌群有竖脊肌、腹直肌、腰方肌等等,主要用于爆 发
悬吊治疗技术
核心肌群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
• SET可以帮助我们重建神经肌肉、反馈和控制能力,重 新激活深层肌肉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 通过针对性、渐进性训练来针对核心肌群,改善异常的 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SET技术)
康复治疗区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概念
• 是在无痛、减重、不稳定平面下来持续改善骨骼肌肉疾 病
• 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 • 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悬吊治疗技术Fra bibliotek技术要点
• 弱链测试与训练 • 无痛 • 不稳定平面下 • 闭链运动 • 渐进式训练
悬吊治疗技术
弱链
•功能性运动中协同运动的肌肉群中,某块肌肉太薄弱以 致不能与其他肌肉一同工作 •表现为:疼痛
悬吊治疗技术
神经肌肉控制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活动强度非常低,我们的大脑会适 应这种强度,从而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会变慢,肌肉 反应时间会变慢;长期低强度活动会使肌肉尤其是深层 肌肉失去活性,从而导致异常的神经肌肉控制模式
悬吊治疗技术
神经肌肉控制
•感觉和运动协调方面是SE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不稳定的平面下来刺激患者的感觉输入,在这个 情况下来纠正患者的异常姿势,让大脑记住这个正确的 运动模式,从而来改善整体的运动模式
不能正确完成动作 左右侧表现不一致
悬吊治疗技术
核心肌群
•深层核心肌群 以腰部为例,深层肌群有多裂肌、腹横肌等等,主要作
用是维持身体姿势 •浅层核心肌群
浅层肌群有竖脊肌、腹直肌、腰方肌等等,主要用于爆 发
悬吊治疗技术
核心肌群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适当时机给予适当的进展 ogress as tolerrated
方法
悬吊点的改变 滑轮的改变 力臂的改变
14
骨关节伤病物理治疗方面的问题
1 疼痛与肿胀 仪器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徒手治疗 (推拿按摩 关节松动术)活动治疗 2 关节活动度(ROM)降低 徒手治疗(推拿按摩 关节松动术) 活动治疗(主动运动) 3 肌力(Strength)降低 活动治疗 4 耐力不足 5 日常生活(ADL)
26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欧洲等地研究表明 不仅是抬手,也包括踢 球、弯腰等每个动作腹横肌 多裂肌 都事前 收缩。 有关科研表明:一般来讲骨骼关节受伤的 病人,90%在2—4周可自然缓解,因此大 部分病人只要没有新的损伤,松动的轻微 的治疗好转 。但是反复发作,为什么?
27
3.施予正确强度的正确运动 Find the right exercise at right level. 比如举哑铃 1公斤 2 公斤 3 公斤 比如皮带 为什么? 因为要避免受伤 Prevent injury 因为要避免动作控制错误 Preventcompensation?
13
What is SET concept?
肌纤维 两种成分 快肌成分 60% 爆发力 慢肌成分 60% 耐力 稳定肌(深层小肌肉) 训练方法不一样 快肌肉 >40%最大收缩量 慢肌肉 <25%最大收缩 持续时间达1分钟
量
28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核心肌群 多裂肌 腹横肌 盆底肌肉
29
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开放式的 闭锁式的)
15
骨关节伤病的治疗原则(模式)
患者的动机 参与治疗 医患关系 传统的治疗 关节松动术 推拿按摩 关节活动的运动 感觉整合的运动 关节稳定性的运动 力量的训练 耐力的训练
16
骨伤科方面的问题
韧带
本体感觉 缺失
反复受伤
关节不稳
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 控制
17
关节稳定 关节稳定系统 核心稳定的重要性 关节稳定的因素 形态的稳定 力量的稳定
悬吊运动系统 SET
琼海市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 吴灿
1
一 简介悬吊运动系统 Sling therapy— history&develoment 二 介绍Redcord Traine (Terapi Master)的操作模式与临床应用
三 悬吊运动系统的康复原理 四 SET在骨关节伤病中的应用与操作
2
Physical Therapy : 3M
18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三个次系统同时相互作用以维持脊柱稳定, 方能完成脊柱所担任之功能。 脊柱稳定系统必须适应身体姿势和静态与 动态受力改变的瞬间变化,达成瞬间稳定 之要求。
19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控制次系统
被动次系统
主动次系统
20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9
以前: 仪器治疗 牵张 关节松动 (叫病人 多动动,如何动,动的量,动的次数等等 问题) 现在:SET运动治疗(主动运动 ,运动 处方)
10
What is SET concept?
1.主动治疗的理念 Concept of Active Therapy 感觉运动整合受损,能治好但不能根治 的原因之一
肌肉的主动收缩(代偿 增加关节稳定性 失代偿)
22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主动的肌肉次系统的退步或丧失
指令
控制次系统(神经)
变稳 信号
稳定性增 加 活动性降 低
被动次系统
骨质增生 骨刺
主动次系统
23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神经回馈与控制次系统的减退或 丧失
32
你们好
是不是有效?
相关研究提示 医疗运动的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治疗疗效 差不多 到处走走结果会更差! 对的运动 和合适的运动 的重要性
34
Medalities(仪器治疗) Manual skills(徒手治疗) Passive Treatment 被动治疗 Movement therapy(活动治疗)
达 到 最佳功能的恢复
4
物理治疗的治疗方式的演变
50年代—70年代
70年代—90年代 90年代--Now
仪器治疗 运动治疗 仪器治疗 运动治疗 徒手治疗 徒手治疗
家庭治疗
5
二 介绍Redcord Trainer
(Terapi Master)的操作模式 与各种临床应用
6
各种临床应用
骨关节疾病 脑损伤疾病 小儿脑瘫 风湿免疫 竞技运动 家庭运动
7
三 悬吊运动系统的 康复原理
8
Sling Exercise Therapy
强调感觉运动的整合与控制 稳定性的力量 肌肉的力量 肌肉的耐力 感觉的能力
控制次系统 被动次系统 主动次系统
肌肉收缩的异常反应
24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核心稳定运动 (热门话题 ) 关节稳定的中央区 66%的稳定性靠肌肉 维持
25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三角肌 腹横肌 正常者 对比 三角肌 腹横肌 疼痛者 骨骼间移动的轨迹的重要性 骨头偏移对周 围组织的压迫产生疼痛
控制的次系统(神经)
被动次系统 骨骼关节囊 可以改变的
主动次系统关节 肌肉肌腱 不可改变的
21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被动的肌肉骨骼次系统的退步或丧失 。 在生理限制范围内脊柱稳定系统重新建立 脊柱稳定之最佳状态。
控制次系统(神经)
被动次系统
关节炎 骨质增生等 稳定性下降
主动次系统
11
What is SET concept?
2.作用于虚弱的生物力学链和动作控制 Work on weak link & Movement control. 表现 动作的不正确性(代偿) 疼痛 左右边比较 原因 神经肌肉感觉整合与控制降低 肌力不足 慢性伤害的自我保护
12
What is SET concept?
开放式:肢体末端不固定的,他基本没有承受自己的体重 针对个别的的肌肉 主动与协同肌群
闭锁式:肢体末端是固定的,他必须承受自己的体重 除了主动与协同肌群,还活化拮抗肌群。 增加关节挤压 动态稳定性 所有相关肌群都参加工作
30
利用SET系统 可以提供许多闭锁式的运动
31
3s 别的运动器材不能取代 Sensorimotor exercises 感觉运动的整合 stabilizing exercises 稳定整合 核心的稳定 strength training 闭锁式运动
方法
悬吊点的改变 滑轮的改变 力臂的改变
14
骨关节伤病物理治疗方面的问题
1 疼痛与肿胀 仪器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徒手治疗 (推拿按摩 关节松动术)活动治疗 2 关节活动度(ROM)降低 徒手治疗(推拿按摩 关节松动术) 活动治疗(主动运动) 3 肌力(Strength)降低 活动治疗 4 耐力不足 5 日常生活(ADL)
26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欧洲等地研究表明 不仅是抬手,也包括踢 球、弯腰等每个动作腹横肌 多裂肌 都事前 收缩。 有关科研表明:一般来讲骨骼关节受伤的 病人,90%在2—4周可自然缓解,因此大 部分病人只要没有新的损伤,松动的轻微 的治疗好转 。但是反复发作,为什么?
27
3.施予正确强度的正确运动 Find the right exercise at right level. 比如举哑铃 1公斤 2 公斤 3 公斤 比如皮带 为什么? 因为要避免受伤 Prevent injury 因为要避免动作控制错误 Preventcompensation?
13
What is SET concept?
肌纤维 两种成分 快肌成分 60% 爆发力 慢肌成分 60% 耐力 稳定肌(深层小肌肉) 训练方法不一样 快肌肉 >40%最大收缩量 慢肌肉 <25%最大收缩 持续时间达1分钟
量
28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核心肌群 多裂肌 腹横肌 盆底肌肉
29
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开放式的 闭锁式的)
15
骨关节伤病的治疗原则(模式)
患者的动机 参与治疗 医患关系 传统的治疗 关节松动术 推拿按摩 关节活动的运动 感觉整合的运动 关节稳定性的运动 力量的训练 耐力的训练
16
骨伤科方面的问题
韧带
本体感觉 缺失
反复受伤
关节不稳
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 控制
17
关节稳定 关节稳定系统 核心稳定的重要性 关节稳定的因素 形态的稳定 力量的稳定
悬吊运动系统 SET
琼海市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 吴灿
1
一 简介悬吊运动系统 Sling therapy— history&develoment 二 介绍Redcord Traine (Terapi Master)的操作模式与临床应用
三 悬吊运动系统的康复原理 四 SET在骨关节伤病中的应用与操作
2
Physical Therapy : 3M
18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三个次系统同时相互作用以维持脊柱稳定, 方能完成脊柱所担任之功能。 脊柱稳定系统必须适应身体姿势和静态与 动态受力改变的瞬间变化,达成瞬间稳定 之要求。
19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控制次系统
被动次系统
主动次系统
20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9
以前: 仪器治疗 牵张 关节松动 (叫病人 多动动,如何动,动的量,动的次数等等 问题) 现在:SET运动治疗(主动运动 ,运动 处方)
10
What is SET concept?
1.主动治疗的理念 Concept of Active Therapy 感觉运动整合受损,能治好但不能根治 的原因之一
肌肉的主动收缩(代偿 增加关节稳定性 失代偿)
22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主动的肌肉次系统的退步或丧失
指令
控制次系统(神经)
变稳 信号
稳定性增 加 活动性降 低
被动次系统
骨质增生 骨刺
主动次系统
23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神经回馈与控制次系统的减退或 丧失
32
你们好
是不是有效?
相关研究提示 医疗运动的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治疗疗效 差不多 到处走走结果会更差! 对的运动 和合适的运动 的重要性
34
Medalities(仪器治疗) Manual skills(徒手治疗) Passive Treatment 被动治疗 Movement therapy(活动治疗)
达 到 最佳功能的恢复
4
物理治疗的治疗方式的演变
50年代—70年代
70年代—90年代 90年代--Now
仪器治疗 运动治疗 仪器治疗 运动治疗 徒手治疗 徒手治疗
家庭治疗
5
二 介绍Redcord Trainer
(Terapi Master)的操作模式 与各种临床应用
6
各种临床应用
骨关节疾病 脑损伤疾病 小儿脑瘫 风湿免疫 竞技运动 家庭运动
7
三 悬吊运动系统的 康复原理
8
Sling Exercise Therapy
强调感觉运动的整合与控制 稳定性的力量 肌肉的力量 肌肉的耐力 感觉的能力
控制次系统 被动次系统 主动次系统
肌肉收缩的异常反应
24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核心稳定运动 (热门话题 ) 关节稳定的中央区 66%的稳定性靠肌肉 维持
25
核心稳定运动(Panabi 1992)
三角肌 腹横肌 正常者 对比 三角肌 腹横肌 疼痛者 骨骼间移动的轨迹的重要性 骨头偏移对周 围组织的压迫产生疼痛
控制的次系统(神经)
被动次系统 骨骼关节囊 可以改变的
主动次系统关节 肌肉肌腱 不可改变的
21
关节稳定系统 (Panjabi 1992 )
被动的肌肉骨骼次系统的退步或丧失 。 在生理限制范围内脊柱稳定系统重新建立 脊柱稳定之最佳状态。
控制次系统(神经)
被动次系统
关节炎 骨质增生等 稳定性下降
主动次系统
11
What is SET concept?
2.作用于虚弱的生物力学链和动作控制 Work on weak link & Movement control. 表现 动作的不正确性(代偿) 疼痛 左右边比较 原因 神经肌肉感觉整合与控制降低 肌力不足 慢性伤害的自我保护
12
What is SET concept?
开放式:肢体末端不固定的,他基本没有承受自己的体重 针对个别的的肌肉 主动与协同肌群
闭锁式:肢体末端是固定的,他必须承受自己的体重 除了主动与协同肌群,还活化拮抗肌群。 增加关节挤压 动态稳定性 所有相关肌群都参加工作
30
利用SET系统 可以提供许多闭锁式的运动
31
3s 别的运动器材不能取代 Sensorimotor exercises 感觉运动的整合 stabilizing exercises 稳定整合 核心的稳定 strength training 闭锁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