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海图与数字海图的异同

合集下载

航海学(二三副)试题ECDIS

航海学(二三副)试题ECDIS

《航海学(二三副)》一、单项选择题(共145题)1、电子海图数据是指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数字化产品,是数字海图的一种。

从电子海图数据属性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176085: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 光栅海图是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所组成的矢量数据描述海图及相关信息,光栅海图不可以被改正B. 矢量海图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所组成的矢量数据描述海图及相关信息。

矢量数据可有多种文件格式按一定的方式保存信息C. 光栅海图是指以栅格形式(图像方式如TIF、JPG等格式文件)表示的数字海图,属非标准电子海图D. 矢量海图是指以栅格形式(图像方式如TIF、JPG等格式文件)表示的数字海图,属标准电子海图2、矢量海图的主要特点包括___。

(176585: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数据和可查询性、与存储介质无关B:更加安全C:数据和可查询性、与存储介质无关、物标可分类显示、可计算性D:显示美观3、关于矢量化海图和光栅扫描海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176090: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A. 光栅扫描海图可看作是纸质海图的复制品B. 光栅扫描海图可以进行选择性查询、显示和使用数据C. 矢量化海图是将数字化的海图信息分类存储的数据库D. 矢量化海图可以进行选择性查询、显示和使用数据4、ECDIS的航线监视能提供___。

(176594: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偏航报警、转向点提醒B:无海图提示C:油耗计算D:偏航报警、转向点提醒、转向点ETA、STG查询5、ECDIS中航线设计优越于手工航线设计是因为____。

(176598: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绘画美观B:安全自动检测C:参数自动计算、重复使用、安全自动检测D:用鼠标完成,设计简单6、ECDIS取代纸海图的主要条件是____。

测绘百科▏电子海图系统和海图数学基础

测绘百科▏电子海图系统和海图数学基础

致读者的一封信:亲爱的读者,当您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表示您已进入了知识的世界,非常感谢您付出宝贵的时间对我们的文章进行阅读。

我们从小就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成就未来,知识可以开拓您的思维,知识可以让您打开眼界;愿所有人都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知识的世界里翻滚;知识文库:知识的力量Tel:将为您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学习资料,助您快速成长。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动动鼠标点击关注!PS:以上内容下载后,直接删除即可!所有内容下载后可可以自行去除页眉页脚,处理方法如下:如您使用的是word:页眉清除方法:页脚清除方法:如您使用的是wps:页眉清除方法:页脚清除方法: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欢迎大家下载全文使用。

测绘百科▏电子海图系统和海图数学基础dianzi haitu xitong电子海图系统(electronic chart system)由数据、软件和电子设备构成的显示海图信息的系统。

舰船导航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用于存储、检索、显示和更新海图信息,叠加实时船位或其他运动目标,辅助航行和海图作业。

又指电子计算机可识别、处理,且附于一定载体上的数字形式的海图数据。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计算机处理器、软件和网络分系统,用于信息处理和传输;图形显示分系统,用于显示海图和附加信息;海图数据库,用于管理、产生和维护海图数据;用户接口,用于实施操作和连接导航设备、绘图仪和打印机等。

系统的基本功能有:①海图显示。

根据本船位置自动选择和显示现有纸质海图的内容,以及根据需要增加的军事数据层,实现图形放大与缩小、海图投影转换、图形方向变化等灵活显示,符号颜色及其亮度调整等。

②计算作业。

人机交互实施计划航线标绘、实际船位与航线显示、各种航行参数管理、航路监测、方位距离标示和动态目标监测等。

③信息输入输出。

可设置数据叠加层,如雷达图像、声呐图像、多波束测深的格网数据、随潮汐变化的深度、运动的海流及其他数据,回放或打印历史航行记录,如时间、位置与速度,海图使用情况。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第二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数据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第二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数据
第二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数据
第一节数据种类与结构 第二节数据显示 第三节电子海图的识读
第四节数据可信程度
第五节数据更新与航海人员标绘数据
第六节电子海图的管理
第七节导航传感器数据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二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数据
第一节数据种类与结构 一、纸质海图与电子海图的表现形式 海图是以海洋以及毗邻的陆地为描绘对象的一类图,是地图的一 个比较特殊的分支,主要用于航海或海洋工程领域。 海图从纸质海图发展到电子海图的过程,二者的表现形式具有如 下显著特点: 1.纸质海图的表现形式 (1)载体:一般以纸张作为载体; (2)内容:每张海图所提供的内容是固定的、不变的; (3)组成:只有图形(符号)、文字; (4)图像:以图幅为单位整张出版印刷,读图的整体印象深刻,地 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清晰; (5)识别:视觉观察。 局限性:格式固定、展示信息有限、依赖光线、携带不便等。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二、信息与数据 • 纸质海图与电子海图给出的地理信息是相同的, 但数据表现形式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 信息是客观世界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 反映,是可以传递的,是有用的;数据则是对客观事 实进行记录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信息必须按照一定的“包装”方式才能传递,如海 图便是发行机构与航海人员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媒 介。信息本身是独立于传递方式的,但信息一旦被 “包装”以用于传递,便变成了数据。 •数据的类型有多种,主要取决于使用的媒介和传递 的技术。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物标分类 现实世界的物体很多很多, IHO S-57 不可能对每一个物 标分别定义和描述它的特征对象和空间对象。在数据模型中 ,假定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可以划分为有限的一些类别,如灯 标、沉船、建筑物区等。将有限的客观实体划分为相应的类 别并进行适当的描述,就构成了IHO S-57物标目录。这些实 体类型在物标目录中称为特征物标类。 IHO S-57物标数据模型定义了四类特征物标。 (1)地理类(Geo )(160种):包含客观世界实体的描述特性; (2)元类(Meta ) (13种):包含其他物标的信息(例如编辑比例 尺、高程基准面); (3)集合类(Collection ) ( 3种):描述与其他物标之间关系的 信息; (4)制图类(Cartographic ) ( 5种):包含现实世界实体的制 图显示信息。 退出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ECD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ECD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ECDIS)一、“海上数字交通”自从1998年阿尔.戈尔“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一时间全球以“数字”为开头后面跟随不同名词的概念层出不穷,如“数字中国”、“海上数字交通”等等。

“海上数字交通”一开始仅仅是一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延,已有了具体内涵,主要包含:电子海图(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ECD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缩写AIS)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 Data Recorder 缩写VDR)俗称船用黑匣子等。

在 “海上数字交通”时代,交通工具上需要了解可能到达地方的距离(电子海图);需要了解在海图上的位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需要了解周边船舶的船名航行状况等信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需要了解与他船的距离(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还需要有自动导航、避碰系统;通信及信息交换系统等。

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电子海图是现代航海的一项新技术,它在保障航行安全和提高航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国际海事组织对ECDIS有专门的要求,与简单地用颜色显示的纸海图相比,包括更多的使用简单、操作容易的地理和文字信息,是一种把需要向航海人员显示和解释的各种各样信息融成一体的实时导航系统。

ECDIS能自动地实时计算本船与陆地、海图上的物标、目的地或潜在的危险物的相对位置,可以说将航海安全技术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ECDIS规定必须采用1995年 l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 IMO)正式采纳并以 IMO817(19)议案公布的 ECDIS性能标准。

随着ECDIS性能标准的发展,国际航道测量组织( IHO)也完善了有关 ECDIS内容和显示的数字数据格式和规范,对航道测量数据IHO交换标准,更新模式的性能标准等。

电子海图简介

电子海图简介

电子海图简介目前能查询到的最早的电子海图系统出现在1979年。

在80年代初,人们主要是从事电子海图系统的研制和试用;到了90年代,关于电子海图系统的讨论(包括争论)以及相应的国际规范相应出台。

这一时期的一款名位Chart Plotter的设备,实际上是GPS液晶屏幕在显示本船位置的同时显示简单的岸线和水深。

Chart Plotter可以看作是电子海图的雏形或前身,目前国外许多人仍把电子海图系统称为Chart Plotter。

实际上,电子海图系统的英文为Electronic Chart System,简称为ECS,它的功能比Chart Plotter要完善得多。

一种功能更加完备、并可取代纸海图的系统称为“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英文缩写为ECDIS。

根据1995年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Charts in Merchant Ships统计,当时使用Chart Plotter和ECS 的各类船舶有20万艘之多。

与此相适应,在90年代研制或生产ECS/ECDIS的厂商和单位也迅速增加,据《1999年ECS/ECDIS》指南列出的电了海图产品名录,以及近几年出现在各类航海杂志上的广告,参与研制或生产电子海图的厂商和单位有几百家之多。

电子海图之所以在海事界引起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具有传统纸海图无法比拟的优点。

一套性能完善的电子海图系统可以进行航线辅助设计、船位实时显示、航向航迹监测、航行自动警报(如偏航、误入危险区等)、“黑箱”自动存储本船航迹和ARPA目标、历史航程重新演示、快速查询各种信息(如水文、港口、潮汐、海流等)、船舶动态实时显示(如每秒刷新船位、航速、航向等),与其它航海仪器(如GPS、电罗经、计程仪、雷达、Navtex、AIS 等)进行数据与信息交流,将雷达/ARPA捕捉到的目标船动态叠显在海图上,与电子海图系统相配的雷达信号综合处理卡可直接处理和显示来自雷达天线的视频信号,自动生成若干类型的搜救(SAR)航线、海图手动改正或编辑,海图自动改正(数千幅海图的改正只需几分钟)……随着电子海图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长,电子海图的规范化问题一直是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部门所讨论的焦点。

论电子海图在现代航海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论电子海图在现代航海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课题论电子海图在现代航海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班级院(系)经济管理学院指导教师职称二○年月日摘要海图在人类航海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展开航海的重要辅助工具。

传统的纸质海图实现位置、图线、路线设计等功能。

电子海图相比于纸质海图不伦在功能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篇文章通过对电子海图在航海中的研究,来认识电子海图它的发展,熟识电子海图的组成和原理,了解电子海图的要求、功能、现状等,来认识电子海图在航海过程中的使用状况,领会全球电子海图的发展状态,假设以后电子海图的发扬趋势。

本篇文章介绍电子海图的相关术语,电子图表的相关标准,及重要组成部分和分类。

电子海图产生的基本原理,和电子海图的未来发展趋势。

令人了解电子海图体系不但是纸质海图的衍生品,而且是航海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新技术,它逐步变成船舶驾驶里的中枢导航设备。

关键词:航海,发展,电子海图,应用ABSTRACTThe char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navigation process, it i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tool of human expansion of sailing. The traditional paper chart to realize position, graph line, route design and other functions. Electronic chart compared to the paper chart not in the functional form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 navigation electronic chart, to understand it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hart, familiar with the composition and principle of electronic chart, understanding of electronic chart, function requirements, the status etc, to understand the usage condition of electronic the chart in the navigation proces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e of global electronic chart, electronic chart develop trend hypothesis.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lated standards of electronic chart, electronic chart, and an important part and classificati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lectronic chart genera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electronic chart. An understanding of electronic chart system is not only the paper chart derivatives, and is a new technology of indispensable navigation proces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entral driving in navigation equipment.Keywords:navigation, development, electronic chart, applic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1)第一章电子海图的发展历史 (2)1.1电子海图 (2)1.1.1电子海图应用系统 (3)第二章电子海图的分类及功能 (3)2.1栅格电子海图 (3)2.2矢景电子海图 (4)2. 2.1非标准电子海图 (4)2.2.2标准电子海图 (5)2.3系统功能 (6)第三章电子海图在航海中的应用 (7)第四章电子海图的集成化 (8)4.1与雷达、AIS、GMDSS集成 (8)4.2海图的改正 (8)4.3坐标系的转换 (9)4.4 其他先进技术 (9)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第一章电子海图的发展历史电子海图发展的历史要从上世纪60年代末说起,当时电子海图使用的系统雏形是1967年比利时人发明的定位装置和海图描绘相配的MANA V。

纸质海图的未来----电子海图

纸质海图的未来----电子海图

纸质海图的未来---电子海图2012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魏震摘要:如今,科技的进步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地图的出现,就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电子海图以其安全性高,信息可更新的优点,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航海时选择它。

同时,电子海图也给纸质海图的发展带了挑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纸质海图就会彻底被电子海图所替代。

关键词:电子海图;矢量化海图;随着航道拥挤程度的提高、船舶的大型化、以及超高速船舶的出现给船舶航行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是集成式地把本船的位置、所处的静态环境、周围的动态目标信息显示在一个屏幕上,使得船舶驾驶员能够迅速地获取所有这些信息,及时地做出操船决策。

海运船舶驾驶中使用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和雷达设备,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获取精确可靠的关于船位、船舶运动参数以及周围环境方面的信息。

使用电子海图,能够把驾驶员从海图作业这一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把主要精力放在航行监视和及时制定操船决策上来一、什么是电子海图。

“电子海图”是各种数字式海图及其应用系统的统称。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被认为是继雷达/ARPA之后在船舶导航方面又一项伟大的技术革命。

从最初纸海图的简单电子复制品到过渡性的电子海图系统(ENS),ECDIS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船舶导航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它不仅能连续给出船位,还能提供和综合与航海有关的各种信息,有效地防范各种险情二、电子海图的发展历史1、纸质海图等同物,1970年代末到1984年,人们主要是想减少体积和减轻海图作业的劳动强度,因此,仅仅是把纸质海图经数字化处理后存入计算机中。

2、功能开拓阶段,到1986年,人们开始挖掘电子海图的各种潜能。

如在电子海图上显示船位、航线设计,显示船速、航向等船舶参数、报警等等。

3、航行信息系统阶段,将电子海图作为航行信息核心,包括电子海图数据库的完善,与雷达、定位仪、计程仪、测深仪、GPS、VTS、AIS等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接口和组合等等。

电子海图系统(1)

电子海图系统(1)
电子海图系统(1)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ECDIS使用中的法律问题 与责任
电子海图系统(1)
1.1 SOLAS公约关于海图的配备
SOLAS公约关于海图的配备要求位于该 公约第5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n 第2条-对海图进行定义:海图和图书是由 政府、政府认可的水道测量部门或相关政 府机构出版或授权出版的用于满足航海需 要的专用图或书及编辑这种图或书所用数 据库。
• 所有在配备有ECDIS的船舶上值班的船长、大副和驾驶 员应在完成了使用ECDIS的课程后才能胜任使用该设备。
• 为了航行安全,ECDIS的培训和发证要求是必要的。
电子海图系统(1)
1.7 获取数据的责任
n 使用者有责任明确使用符合实际的有效数 据,必须保证海图改正至最新。
n 对于海图的改正不仅要知道如何改正而且 要知道改正数据的来源。
电子海图系统(1)
2.1 电子海图
(3)系统电子航海图( SENC) SENC是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为了
恰当使用ENC而由ECDIS将其进行格式转 换,同时通过恰当方法改正ENC,并且由 航海人员添加了其它数据后而形成的。这 个数据库被ECDIS直接使用来显示电子海 图以及完成其它航海功能,并且与最新的 纸质海图等价。SENC还可包含来自其它信 息源的信息。
电子海图系统(1)
绪论
多功能船用电子海图系统对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所起的重要作用得到了IMO和IHO以及众多航海 专家的认可。ECDIS的概念正是在总结多功能船 用电子海图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的基础上提 出来的。 n 1986年7月,IMO和IHO开始合作, 成立了 ECDIS协调小组(HGE),共同研究ECDIS。 n 1988年10月IMO和IHO联合组织了著名的北海 工程实验,以评价ECDIS的功能,分析其潜在用 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译文名称:电子海图与数字海图的异同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班次:2006级制图本科学员:王少帅指导教员:彭认灿教授评阅人:完成时间:2010年6月30日电子海图与数字海图的异同理查德.卡彭特,英国海道测量局卡里斯 2008,巴斯发展的本质电子航海图(ENC)与数字海图(DNC)都是由政府部门生产的数字导航产品;电子航海图由世界各国的海道测量机构生产,电子海图由美国国家空间信息署制作,该机构同时也为加拿大制作相关海图。

数字海图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以“电子海图”为主题的海道测量研讨会上,当讨论到全球海图数字化处理的数据量时,理查德.思克瑞(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指出:“即使使用最大型的计算机设备,处理海量的数据依旧十分困难。

”而在今天,即使是普通手机都拥有处理大量信息的功能。

文中对此问题的简单论述只为强调一点,即早期对于ENC和DNC发展及相关产品的预测是很有意义的。

特别是IT界曾经历过对其技术发展的悲观估计和对其应用的过高评价。

概念和起源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国海道测量机构相继开展了海图数字化研究工作,在之后的数十年里,IHO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数据交换标准;相关概念也迅速扩展到数据提供和用户系统的方方面面。

这项工作导致了S-57的出版,至今,该项规范已发展至第三版的S-100 和正在修订中的S-101。

如下观点具有一定的启迪性:在上述的1983年研讨会中,尼尔安德森(CHS)指出,IHO所做工作承自1919年在伦敦召开的旨在制订纸质海图编绘规范的国际海道测量大会,该项工作在64年之后的1983年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在其之后的二十多年内该项工作尚无法结束。

在这段时间内(世纪末的二十多年),世界各国的海道测量机构根据最新要求,达到了能生产具有高度兼容性数据产品的水平。

其主要动因是较纸质海图具有更高安全性的ECDIS导航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发现随着舰载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单一导航图象为主的自动(导航)系统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价值。

这与淘汰机械标图系统的需求不谋而合。

电子海图被视为相关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

国防制图局制订了系统的发展计划,并决定在制作全球电子海图的同时应用相应的海图规范,并逐渐形成了当前的矢量产品数据格式(VPF)。

发展的动因很明确,海图产品应用需求中称:“现行的海军测绘体系急需调整。

因为这种老旧的机械标图系统无法满足海军的实际操作需求。

”定义如下定义清楚指出,电子航海图和数字海图有着相同的目的:可在非纸质的情况下为海上航行安全提供数字形式的海图数据。

数字海图是一种支持航海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通用总体数据库。

(MIL-PRF-89023)电子海图:内容、结构和格式都经过标准化设计的一种数据库。

由政府部门授权的海道测量机构出版发行,并与ECDIS配套使用。

ENC包含保障航行安全的所有的海图信息。

(IHO S-32)通用性各自的标准一发布,人们就开始研究两者的数据格式转换。

1997年,参加IHO和北约DGIWG的部分国家通过一体化委员会完成了一个“界面控制文件”。

这种图形化的信息类型符合两种标准,同时有利于识别区域中相同的部分。

2002年,英国皇家测绘局(UKHO)和美国国防部国家测绘局(现名NGA)联合委托加拿大IDON技术公司进行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的最终完成联合了CARIS公司的力量。

此项研究通过不同标准间的相通之处评估其通用性,其目的是针对当前的数据维护提供稳定的、操作性强的数据转换策略。

这项工作导致了2004年海道测量信息标准化工作组的成立。

该组织的目的是为当前和未来制订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及相关的扩充模式),以提高矢量化的海道测量数据的通用性。

其工作立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建立实用的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得到DGIWG和IHO的正式授权。

该工作组在2006年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推荐使用基于XML 的数据格式,其中包含一个针对通用数据模型的符合HIHWG要求的独立“非确定产品”信息库,以利于两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输出。

遗憾的是先前对于ENC和DNC的比较研究多集中于两者的区别,特别是有一部分研究是基于对两者基本属性的错误理解上的。

例如,曾经认为DNC更适宜于表征地形信息,但实际上地形信息的多寡是与描述尺度的大小相关的,而非通过产品形式区分。

ENC通常具有更丰富的编码方法。

问题不在于差别之多而在于差别之少。

例如在数据模型中,残骸的编码与水深要素的编码是一样的,只是其属性定义为残骸。

两种产品(ENC 和DNC)对于相似的问题都是采用同一种做法,以便利生产方和使用方。

事实上,IDON的研究发现,“产品之间的通用性远不止目前所显现的程度”。

产品差异通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已经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诸多差异,并广泛应用于产品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或评估产品通用性对用户所产生的影响。

下文阐述了两者之间的部分差异。

更新更新通产被视为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所在,但实际上却鲜有不同:两者都需要不断更新,并拥有一套完整的更新机制。

对于DNC,其数据结构中本身就含有关于更新的信息记录;对于ENC,则依据工业标准采用独立软件实现更新操作。

拓扑关系、图层ENC中要素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地球表面的要素对象,另一类是所有位于第一类要素表面的要素对象。

两类要素都以几何图形的形式表征。

DNC有12个数据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拓扑和几何关系相联。

为了说明数据模型对最终产品的影响,以岸线的如下情形为例:(岸线)构成陆部的外边界;(岸线)构成深水区的内边界;(岸线)构成控制区的部分边界。

在ENC中,上述情况使用相同几何要素进行描述;在DNC中,上述情况下的线要素会被置于不同的数据层,但几何符号是相同的(有些DNC 在生产时允许出现数据层之间的拓扑关系;当要素是独立采集时(即不存在相关性),要素间的差异应通过相关软件进行识别)。

拓扑-节点早期DNC中的VPF数据不允许孤立点与线要素末点地理位置重合。

(当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将线要素的末点回移至其上一点,但应确保在显示时不能太过明显,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进行GIS空间查询的时候出现问题。

ENC and DNC - congruence and contrastRichard Carpenter, United Kingdom Hydrographic OfficeCARIS 2008, BathThe nature of developmentFor those unfamiliar with them, the 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 (ENC) and the Digital Nautical Chart (DNC) are both marine digital navigation products produced by government agencies; ENC by national hydrographic offices world-wide and DNC by the 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NGA) in the USA supported by Canada for Canadian waters.These digital chart standards have developed and matured during a period when technology has moved forward at unprecedented pace.In 1983, at the Hydrographic Society USA seminar on “The Electronic Chart”, in commenting on a then estimate of the data volume for worldwide digital charting, Richard Schiro (NOAA) noted that “dealing with a billion bytes is no simple task even for the biggest of computer facilities” – today an order of magnitude greater capacity is common even in a mobile-phone.I mention this simply to emphasise that the early estimat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both ENC and DNC were actually quite good. Typically the IT industry has a history of underestimat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nd being over-optimistic about their application.Conception and BirthBy the mid-1970s various hydrographic offices were experimentingwith chart digitisation and early in the following decade the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IHO) was developing a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digital data between agencies; a concept soon extended to encompass the supply of data to user systems. This work l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S-57, now in its third edition and currently undergoing fundamental revision to become S-100 and S-101.Again some perspective is instructive;at the 1983 seminar mentioned above, Neil Anderson (CHS) reminded those present that the IHO had been formed following the 1919 Hydrographic Conference in London to work on standards for paper charts and that this task was still going strong 64 years later. We can add that another quarter of a century has not seen the end of it. The same period ha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est consistency recommendations, achieved a position whereby highly compatible digital products can be published by HOs around the world. A key driver has been the realisation that ECDIS-based navigation is inherently safer than a paper-based solution.During the 1980s the US Navy found that the automatic provision of a single navigational picture beca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ship-borne computer based systems proliferated. This coincided with a need to replace electro-mechanical chart plotter systems. A digital chart was seen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is solution. Given the system development timescales, the Defense Mapping Agency (DMA – now part of NGA) made the decision to utilise the nautical prototypes being produced 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Digital Chart of the World (DCW) which led to the currentVector Product Format (VPF).The driver for development was clear, the Statement of Requirements for the chart product notes that, “The current Navy plotting systems are in desperate need of upgrading. They are all old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which no longer meet the operational needs of the navy.”DefinitionsAs their definitions below make clear, both ENC and DNC clearly are intended to achieve the same end –the provision of the chart data needed for safe navigation in a digital form which permits the adoption of a paper-less solution.“The DNC is a general purpose global database designed to support marine navigation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lications.” (MIL-PRF-89023)“ENC: The data base, standardized as to content, structure and format, issued for use with ECDIS on the authority of government authorized hydrographic offices. The ENC contains all the chart information necessary for safe navigation…” (IHO S-32) InteroperabilityAlmost as soon as the respective standards were published, groups around the world began to look at how data in one format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the other.In 1997 an ‘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 was completed by a number of nations participating in both the IHO and the Defenc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Working Group (DGIWG) of NATO through a Harmonization Committee. This mapped information types across the standards and sought to identify areas of potentialharmonisation.In 2002 the UKHO and the National Imagery and Mapping Agency (NIMA – now retitled NGA)) jointly commissioned a study from IDON Technologies Inc.of Canada which was carried out in conjunction with CARIS. Their remit was to evaluate interoperability through hydrographic standards harmonisation, aiming to provide implementable strategies for conversion that would maintain continuity for the current data holdings.This work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Hydrographic Information Harmonisation Working Group (HIHWG) in 2004.Its aim was to promote and develop the harmonisation of both existing and future standards leading to improved interoperability of hydrographic vector data. This undertaking was accomplished by defining a direction with a focus on Maritime user requirements and pragmatic database solutions. It was formally recognized by DGIWG and the IHO.The group produced a final report in 2006 recommending an XML based solution with producers maintaining a single ‘product neutral’repository compliant with the HIHWG’s recommendations for a Common Content Model so as to allow output of either product.It is a pity that comparisons of ENC and DNC have necessarily focussed on their differences, especially as many were based on misapprehensions as to the nature of one or other product. For example, it has been said that DNC is more suited to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while in reality any differences lie mostly in the greater depiction of land detail on NGA paper charts and hence the inclusionof more topography in the digital product. ENC often has richer encoding options.The question is not why are there so many differences but why are there so few? For example if we look at data modelling basics it could be just as valid to encode a wreck as a depth object carrying an attribute that identifies it as a wreck rather than natural seabed. That both products chose to use a wreck object carrying a depth attribute – in conjunction with all the other similar choices – makes the life of the user and producer much simpler.Indeed, the IDON Study went so far as to say that, “there is more compatibility buried in these products than is apparent….” Product DifferencesMany of the differences have of course been widely publicised over the years; mainly as a by-product of efforts to achieve conversion between products or to assess interoperability rather than as a consideration of their impact on the user. The sections below highlight some that reflect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adopted by the two products.UpdatingThis is an area that is often cited as a major difference but in many respects i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 both products were always intended to be updated; both have a working update mechanism. That for one product it is an inherent part of its record structure and the other uses an industry-standard, stand- alone software tool is largely irrelevant.Topology - LayersENC divides object classes into two types: those which make up the电子海图与数字海图的异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本科毕业翻译第10页 ‘skin of the earth’ and together form a complete and unbroken layer, and all others that conceptually sit on top of the first group. Geometry is wholly shared across both types.DNC has 12 data coverages with topology and geometry being internal to each. As a simple illustration as to how these different models will impact their products, we can consider a situation where the coastline forms:The outer edge of the land areaThe inner edge of the depth areasPart of the boundary of a controlled areaIn an ENC they will all share the same geometry; in DNC they will all be in separate coverages and the geometry may be repeated (some DNC is produced with software that permits cross coverage topology during collection; when collected independently a software tool is used to identify any variances).Topology - NodesThe early form of VPF adopted for DNC does not allow isolated nodes to share position with a connected node ending a linear feature. For example, the end of a leading line has to be offset from its back marker. Typically, though, the offset should be so small that it could not be seen at normal display scales though the lack of coincidence may impact some GIS quer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