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第2、3页。

教材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就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种物体,各种物体的个都不相同。第二部分就是十幅小图及其相应的圆点图。每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都就是从综合场景图里分离出来的,圆点图里的小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本节课的知识点

1、结合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或人,数1到10各数。

2、用圆点图记数。

三、教学重点:根据场景图所提供的信息,说清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教学难点: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的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

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

四、学生已有基础:

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些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基础,一般都能数出10以

内各数。但就是,许多儿童就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出一、二、三、四……她们

完全不理解这些数的意义,完全不知道数学课上将学些什么,该怎样学。所

以,瞧似简单的数数,怎样去进行教学呢?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数数、表述一句完整的话。

用手指指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就是教材提倡的数数方式。

学生在数数、交流时,教师不要限制数什么与怎样数,但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单位名称,并对学生数的方法进行点评,从而引导学生数数时要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或者边数边做记号,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也能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习惯。

2、用圆点图记数,引导学生弄明白场景图、小图、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幅小图就是从综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与表示数量。教材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就是三个原因:一就是认数教学要在第五单元才进行,在学生认数之前,不宜用数字表达物体的个数。二就是物体有几个就画几个圆点表示,物体个数与圆点个数相对应,渗透了对应思想。三就

是圆点作为一种符号,它只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她属性,这就是一次认识上的抽象,渗透了符号化思想。教材中的前面三幅小图,物体以及圆点都已经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圆点个数与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圆点在这里的作用。这样,学生在飞机、蝴蝶、鸟的下面画表示物体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分别就是哪些物体的个数,只要求学生说出并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就是几个这样的物体,不要求她们在小图里画出这些物体。

3、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藏着的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起学好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有关场景图的教学环节完成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再数一数教室里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鼓励她们用画勾或画点等不同方式将这些物体的个数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4、注意学习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第一堂数学课上,学生比较兴奋,还会有些“乱”,这就是正常现象。学前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学校里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游戏与学习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学生刚进入学校,正处在习惯游戏到适应学习的变化中,适当建立一些课堂学习常规就是十分需要的,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第二单元比一比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科书第4、5、6、7页。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

二、本课的知识点

1、认识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与轻重的含义。

2、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与轻重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物体长短、高矮与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与轻重。

四、学生已有基础、经验

学生在幼儿时期的生活中,都曾经遇到过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等实际问题。那时,她们只注意问题的答案,即比较的结果,而比较的方法与过程都就是模糊的。尤其在两个物体的长度、轻重、大小、多少的

差异悬殊时,更不会关注比的方法与过程。本单元教学“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

五、教学建议

1.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积极性。

我们平时见过的很多物体,比如绳子呀,树木呀,水果呀等等,它们有长有短,有高有矮,有轻有重。(可出示准备的一些物体),想不想知道它们谁长谁短,谁高谁矮,谁轻谁重?好,这节课我们就用比一比的方法来弄明白。

2.突出“比”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规范地比。

(1)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画的就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选择相关物体引导学生依次比较长短、高矮与轻重。A、比长短,出示两根不同的跳绳,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它们的长短,再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小结让学生明确:比较物体的长短时,通常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瞧两根绳的另一端,这样很容易就能瞧出长短。B、比较高矮,可以选择两个高矮相差不大的同学,先让她们站在高度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试着进行判断,再通过交流明确:要能正确地瞧出两个人的高矮,通常要让这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C、比较轻重,重点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简易天平的状态,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做出判断,判断哪种水果重,哪种水果轻。教学时,有实物展示操作最好,如果不能,教师可以加以说明简易天平的状态原理。

(3)归纳小结。

3.鼓励学生积极寻找比的对象,主动开展比的活动。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与石榴的轻重以后,提出问题“您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不?”鼓励学生继续寻找对象进行比较。情境图里预留了许多比长度、比轻重的内容,如石榴树与柿子树哪个长得高些?桌子与椅子哪个矮些?两条石子路哪条长些,灯箱与电灯杆那个高些……两种物体除了比长度,还能比轻重、比大小、比多少,如两个小朋友谁的体重重些?石榴与柿子谁大些?桌子与椅子哪种张数多些……

4.扎实练习的训练。

引导做“想想做做”里的题。(3、4、5、6、7题课留第二课时)

第三单元分一分

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按一定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本课知识点:就是把一些物品按一定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