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之谈
2019同济大学639+867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9同济大学639+867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个人介绍各位考生大家好,我是就读于上海某普通一本大学的一名跨考考生,原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本次考研报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总成绩371分,专业一(汉语言文学综合)94分,专业二(批评与写作)138分,名列第三。
下面分享一些初试经验,供各位考生参考。
专业信息01招生简章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按照三个模块进行招生和培养。
第一个模块包括文艺学、文学创作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在叙事学、后现代理论、文学创作理论、欧洲文学研究、媒体理论等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现有指导教师王鸿生教授、张生教授、朱静宇教授、王国伟教授、张念副教授、李弢副教授、汤惟杰副教授、叶凯副教授、解学芳副教授等。
第二个模块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鲁迅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形成了重要的学科影响力,现有指导教师喻大翔教授、钱虹教授、万燕教授、朱大可教授、张闳教授、王晓渔副教授、祝宇红副教授、张屏瑾副教授等。
第三个模块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以古典诗学、古代叙事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为学科重点,现有指导教师现有崔铭副教授、刘强副教授、周茜副教授、朱崇志副教授、邓军副教授、刘运同副教授、李萍副教授等。
02研究方向(1)文艺学(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媒体理论)(2)文学创作学(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欧洲文学研究,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研究)(4)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鲁迅研究)(5)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6)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文研究,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03学制及学习年限硕士生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硕士生的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在校注册时间不少于1.5年)、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2021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我考的专业是同济大学教育学,最后成绩还算满意。
想到了那句话,所有看起来没有意义的积累,最终都会聚集起来,成为现在的自己。
下面分享下我的经验和教训,仅供参考。
大部分人在考研道路上,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决心不够坚定、情绪不够稳定,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沮丧抱怨,要知道,态度决定一切。
首先,要给自己树立目标,有了目标才有方向。
其次,找到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成功也就不远了。
1、政治政治算是几门课最简单的学科了。
关键是要把知识点找全学通。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理解、理解、理解。
因为如果哪道题都去死记硬背,会非常的烦,知识点不理解就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就是做题,解题时要注意题中考察的知识点,要熟记一些常用句子、观点等。
同时,要仔细审题,切忌答非所问,答案与教材说法要相近。
最后,要及时整理错题,这个步骤也很关键,注意积累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
李凡的《政治新时器》,第一遍李凡的配套题刷了一遍,第二遍做第一遍的错题并总结,第三遍重头复习,不要怕,有了第一、二遍,这次熟练很多,最后一遍还是做错题,反复做。
效果还是有的,这样零碎的知识点就不用自己总结了,节省了很多时间。
做到这些,60+应该不是问题。
2、英语英语是我最不好的科目,所以很早就开始看了,最好有时间安排,我的英语是最早开始学习的,6月:背《一本单词》和看蛋核英语长难句。
背单词是个苦差事,尤其前期,很痛苦,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背单词也很有意思,还有,每天看长难句三四句,但不要看真题的长难句,不然后期会影响做真题。
接下来一个月,我开始做真题阅读,当然,背单词也要坚持。
我把真题整套做了一遍,做完不看解析,直接对答案。
接下来的两个月,认真做,然后核对答案、看解析。
和第一遍作对比。
然后再阅读文章读一遍,将长难句标记,对照翻译理解,这期间遇到不懂得生词要总结,记小本子上。
马上到11月份,我开始背作文,大概一星期四篇的样子,背完默写,其实,作文没什么套路,背完12年的真题作文,大概自己就有储备了,记住,一定要熟背。
2015年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析

2016年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析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1]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同济大学属于理科院校,在上海地区也是认可度超级高的院校,也有教育学专业招生,下面老师给大家分析一下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的情况。
1.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招生目录注意:同济大学的教育学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有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等方向,专硕有教育技术和科学与技术教育和教育管理几个方向。
学硕是考311教育学综合,专硕考333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
2016年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析2.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311的参考书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导论。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同济法硕考研好的学习方法汇总

同济法硕考研好的学习方法汇总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凯程同济法硕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同济考研机构!一、同济法硕考研学习方法解读“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凯程考研为广大考生整理的同济法硕的一些考研经验及学习方法。
1、联想记忆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英语的学习,例如背一个单词,你可以通过一个词缀联想到几个单词,然后再将它们分类,从他们的词性,用法,所用的场合等各个方面着手,就像是凯程老师说过的一样,考研英语复习的时候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从一个词想到一大对词,从一句话想到一整篇文章,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还对英语阅读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凯程老师总结出的考研英语,就是考词、句和逻辑。
所有的题型,包括作文,都是对前边三点的考察,只是考察的要求程度不同。
比如完型,就是重点考察词的用法和上下文的逻辑;作文就是考察用词句来表达思想;阅读就考想英语思维能力。
2、构建框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政治的学习,正如凯程老师所说:“政治的正确学习方法,就是应该“重基础,整框架,多做题”。
”如果能够建立框架的学习方法,然后层层细化知识点,你会发现政治其实很好记,框架就是知识脉络,就是联系和逻辑,人的记忆一定是按照逻辑来的,只要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知识框架,需要用什么知识就在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框架下找,不仅思路分明,还能做到高效学习。
3、分析案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专业课来说的,多分析题,分析出题人的意图,将每道题中的各个例子中考的重点知识点都做笔记,重点部分的知识的掌握不能局限于指南,要加深。
还有一个关键是辅助大量的案例。
在案例中学活死的知识,在案例中理解知识点,在案例中化知识的抽象为具体,在案例中拓展知识。
专门使用案例教学的书,将几百上千字的有难点的案例及分析总结成一两句点睛的话,积累起来。
二、同济法硕考研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同济法硕法学专业报考的复试分数总成绩不低于320分且英语成绩不低于45分、政治成绩不低于50,非法学专业报考的复试分数总成绩不低于308分,英语成绩不低于50分,政治成绩不低于55分。
大学生考研后心得体会

大学生考研后心得体会大学生考研后心得体会最新我们奋斗,我们彷徨,我们在考研教室里奋战的日日夜夜的情形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下面是由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学生考研后心得体会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浏览本文。
大学生考研后心得体会【篇1】我的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系,从高等数学(微积分)、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到基础物理学(可不是像名字那么基础,还讲相对论什么的)、电磁场,理工科目的基础课程基本上学了个遍:用编程语言将就是for循环遍历了一遍理工科这棵二叉树。
不得不说,这么多的疑难课程,到考研的关键关头,很难再全部拿起来。
但是又应当客观承认,多科目让我对数学这门基础课程从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各个角度都注视了一番。
我想,这就是在培养学科背景和学科感觉吧。
我觉得本科真正学得手的理论还就是数学,其余都是技术……而考研初试重视的只能是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如果在大一大二就蒙混过关,那考研前的复习基本上就是从零开始,从失望开始。
我和很多人一样,在大二大三时很不想推敲考研这件事。
所有人都懂,保研的人过着猪的生活,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考研的人则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我的最大爱好并不是本科这个专业,但是同许多平凡家庭一样,艺术、文艺这些高雅而浪费金钱的事业注定和我无缘,只有挑选理工科来“发家致富”。
逼着自己学下去,保研还是功亏一篑。
大三早早就准备考研,每天为自习室像猪狗一样四处游荡,突然有一天放出消息,如果比你排名高的人再有一个舍弃保研出国去,你就可以保!但是等啊等,终于等来了噩耗……但是等归等,我并没有从自习室和通往自习室的路上消逝。
只有这样,提早准备的优势才不至于被小道消息所消解。
然后就来了关于挑选的问题:报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这段时间就是各种聊,各种传说,各种扯淡,各种不上自习……等真的决定了报什么、要不要跨专业,师姐师兄也找得差不多,这是可能就真的可以收心了,可以冲刺了。
我觉得本科大学就不次而且没有什么病的(比如清华并北大病)就不用再选别的地方了。
同济大学研究生有多难考

同济大学研究生有多难考同济大学是我国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拥有着百年的历史和优秀的学术氛围。
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的成就。
因此,能够成为同济大学的研究生自然是备受认可和尊重的。
但同时,成为同济大学研究生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具体的考生要求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硬实力要求1. 学历背景: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基本是要求本科学历,还有在部分专业中要求硕士学历,在考生报名前要仔细阅读各专业详细招生要求。
此外,本科和硕士学校排名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这也表现出了同济大学对于学生学术水平的要求较高。
2. 学术成绩:通常要求平均分在80分以上或学位课程GPA排名前30%以内,这需要考生在本科和硕士期间学业专注,注重学习提高。
3. 研究能力:在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学生需要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优秀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等,这能够证明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有过优秀的表现,也可以证明学生在研究工作中有一定的积累和能力。
二、软实力要求1. 专业能力:申请同济大学的研究生需要专业与所选择的研究方向相关,要求能够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所要研究的方向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了解,对学习内容喜爱并有兴趣。
2. 抗压能力: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要能够承担较大的学科研究压力和学业负担,这要求考生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英语能力:除了中文授课的研究生项目外,同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普遍采用英语授课,需要考生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英语能力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申请流程1. 确定申请时间: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有两个批次,一般在每年的3月和10月左右开展,考生需要提前了解所在学校的具体报道时间和招生要求,做好申请资料的准备。
2. 准备申请材料:同济大学研究生申请材料包含了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研究背景、英语成绩、推荐信等,具体要求也要根据不同专业做出相应调整,要仔细阅读学校网站的具体要求,做好申请材料的准备。
同济尚谷考研经验

我是如何考上同济的到同济大学已经近2年了,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很多的感慨,希望借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能给想考同济建筑研究生的同学和迷茫的同学带去一些帮助。
我的大学是北方的一所较好的建筑学高校,但也不是985或211中的学校,在本科除了做课程设计用心外,其他的科目没怎么用心,中外建筑史学的也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想必大部分的同学在建筑学本科读书时的生活也是,就这样度过了大学四年,直到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选择自己毕业后的去向。
路也就三条,实习(日后工作),考研,出国。
我本身不是很想出国,一心想的是直接工作,始终认为建筑设计这行应该实践第一,并且一开始对自己考研也没有信心,可平时无心的我也渐渐的开始思考,其实人生每一次重要的考试都能改变着一个人的态度,方向,虽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但总会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看到接触到你自己所想不到的东西,与其在老家就这样平淡的不知所终的开始茫然的工作倒不如闯出去,开辟一份自己的成功。
就这样我决定了考研,关于学校我几乎没怎么想就选择了同济大学,一来是既然拼了考研,就考个顶级的院校,二来它在上海这个世界级城市,机会和设计理念也是国内走在前沿的(后来证明在同济大学建筑学读研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哈哈)。
周围的哥们一听我要考同济,差点没笑出声来,的确啊,作为一名连歇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六级也没过的人怎么和那些久经沙场的学霸们竞争,,,,,可我就是这样一种性格,既然决定下来就毅然走下去。
就这样,带着仓促的决定和周围人的怀疑以及自己对周遭一切的不确定来到上海。
通过了解,我渐渐明白自己踏上的是怎样的一条路,明白了竞争的激烈,科目的困难,以及自己水平的差距。
首先自己有有一个大自的规划,英语,政治,建筑学基础,快题四门科目中,英语得下大功夫,我也从学长学姐那学习经验结合自己的强弱项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平时英语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不必没有自信,只要掌握好只和自己的方法,有坚决的态度,和时间上的积累,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021同济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那天傍晚的阳光照进教室,外面的校园风光正好,当时正准备毕业了之后考公务员回到我的小县城,安度此生,可能也是那一瞬间,我不想一辈子做一份一眼看到头的工作,过一个单调的人生。
于是,决定考研,提升自己的同时,为以后拼一个更好的机会。
考研季已经来临,回首过往,觉得一切都值得了,人生的重要当口一定要慎重且有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毫无目的的复制别人的一生。
我选择考研还有一点是因为,通过和学长学姐的沟通发现,本科专业毕业直接工作普遍没有很满意的工作,这样根本就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满意的未来。
综合自身因素,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一路文科生走来,数学实在不敢恭维,我整个考研的复习时间比较紧迫,所考科目个人认为只要能下功夫大量的背诵加理解,成功可期。
我所报考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考试科目分四门:政治、英语、汉语基础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先说说专业课吧,汉语基础这科教材推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科推荐《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华文化之旅》,孙宜学等,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华文化问答录》,孙宜学,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外文化国际传播经典案例》,孙宜学,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途径与方法创新》,孙宜学,同济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校的参考书目比较多,可能时间上不太允许都仔细的研读,但走马观花的看书,效果也并不好,我主要使用的就是《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两本书进行了多轮多次的复习,其他的基本仔细看了重点部分,剩下的部分大致的看了两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关于复习方法就以汉语基础这科为例和大家聊一聊。
虽说时间紧张,但也分了三个部分,前期通读教材两遍,重点在于概念和各种定义的理解上,能背诵的就尽量都背了;中期精读教材,加深重要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及记忆,然后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既加深对于各种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又要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出了书中的例题,是需要找一些其他习题来做训练的,关于参考题,除了历年真题,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来做,目的就是掌握好记忆过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之谈
13年考研已经过去了,现在就剩下等着录取通知书了。
当得知自己考上的一瞬间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是一种释然的轻松,这一年,终于有了回报。
先说一下,我是跨考的,从经管跨考到教育学,本科是在一所工科院校读的经管专业。
我是12年7月份时候开始想考研的,那个时候已经毕业了,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回到家以后,找了几天工作,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上学,真心的受不了上班的那份感觉。
很怀念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坐在图书馆里任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懒洋洋的看书的感觉。
于是决定继续读书。
那个时候准备考研,说实话,已经很晚了,数学从大二结课以后,就再也没有碰过了。
想了半天,搜集了很多专业,最终将目标锁在了教育学,纯粹是因为家人都是教师,自己爱看书,看过很多的书,是关于教育学的。
同时,很重要的是,教育学不考数学。
于是,没有意外的,我选择了教育学专业的考研。
真正的准备好考研,是到8月份了,本来是想着考北师大的,但是北师大的非统考,让我不敢轻易地尝试。
于是选择了统考专业。
教育学统考的院校还是很多的,我想去上海,所以就选择了上海的同济大学,因为之前的高考的遗憾,想通过考研弥补。
决定好了以后,就开始认真看书了,整个复习过程没有太多的波折,自己一直都是很稳定的心态。
导致最后真正考完了的时候,都没有太大的悲喜。
一直到真正的复试完了,确定了结果,才想起自己还是有很多的话想说的,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下。
如果可以帮到大家,就更是我的福分了。
我的qq是1085029484,可以给我留言,没事的时候,我会给大家回答问题的。
一、资料求质不求量,对于报考自主命题学校的孩纸们,指定的参考书是一个捷径,把制定的参考书看好了,高分非你莫属。
对于报考统考的院校的孩子们来说,看一下网上流传的那5本书,还有统考的大纲,大纲是精要,能把大纲上的知识都弄明白了,这些就是你上考场的武器。
二、集中精力办大事,确定考研院校之后到初试之前的这段时间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论坛和考研群里面,不要没事就去盲目乱逛,否则就浪费时间影响心情。
不要现在就担心复试,担心导师,你只要把英语政治教育学搞好就行,其他的都是可有可无的
三、弄清自己的优势再联系导师会更好,初试前联系导师真心不重要(万一你连初试都过不了一切就都是百搭),但是一般联系导师都是想留个印象,能留下印象的就是吸引老师的,吸引老师的人就是老师需要的人,老师需要的就是能给他们带来帮助的,在联系导师之前最好弄清楚导师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弄清楚
自己在那方面有优势没。
就像是处对象,你得明确自己的情况,对方的情况,只有相互吸引,相互觉得合适,最后才能在一起的哦。
同样,如果自己有导师需要的那种优势的话,那么恭喜你!老师肯定会主动给你要电话问你的情况!
接着上面那些说,给导师说你的奖状证明得的奖什么的最有说服力!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些奖状证明一定是要和老师需要的能力方面的以及和这个专业相关的证明!而类似于歌唱比赛几等奖党员与否三好学生与否长跑冠军等等的老师一般都是看都不看的,我们好多同学拿个20多张和我说的那两点无关的奖状去老师看都不看,而有一个同学只拿了一张他们专业的全国比赛的奖项去,在他初试分数不高的情况下最终也是被录取了,而且老师给他的复试分很高!
四、复习过程中总是记不住,经常会有看了又忘,看了又忘的情况,怎么办?别担心,因为除了极个别天才或者本专业学得好的,大部分的人都和你一样!80%的孩纸们都是这种看了、记忆、忘记,然后又是看了、记忆、忘记的模式,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认为这样就可以不去担心,反正也记不住,一般来说,前期都是这样的,但是后期的时候,即使记不住书上的原话,自己也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至于说考不上的都是那些人:一天到晚没事就逛论坛、发感慨、看书10分钟又去发感慨,并且一上网不少于30分钟的人,一进自习室就发呆手机上网的人,每天就学一个小时的人,一去自习室就吃零食、打瞌睡、到处找人聊天的人,内心不坚定、很容易动摇一会儿这个学校一会儿那个学校的人,一会儿想工作一会儿要考研的人,所以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循序渐进的一直学着走,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的,那你是肯定可以考上的!考研一点都不难,说考研难的都是那些对自己定位不清楚的或者一天在网上嚷嚷着考研多难多难的自己要怎么坚持要怎么坚持的那些,或者是最后没有坚持下来的,中途去找工作的人。
那些人都把时间花到那些地方还能学啥啊,能考上才叫奇怪呢,明明最多就只能考个211还要去报什么北师大那种的也是该好好考虑一下。
考研重在坚定地信心和毅力,做的住冷板凳的人,最后老天一定会回报的!
这个是我自己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同学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