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考文献标准

合集下载

参考文献格式标准

参考文献格式标准

参考文献格式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标准是编写论文或书籍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它让论文写作者更加便捷地进行查阅、引用和借鉴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介绍参考文献格式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它的详细内容。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格式标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文献格式标准的主要结构、引用方式和常见参考文献的规则。

首先,文献格式标准的主要结构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参考文献题目、参考文献作者、发表年份、出版物信息以及引用等。

其次,参考文献格式标准中引用方式一般有三种:直接引用法、间接引用法和背景引用法。

直接引用就是把文章中参考文献的某一句(或几句)原文抄录进去;间接引用是把文章中参考文献的思想,以适当的语言句子改写进去;背景引用是把文章中参考文献的某一部分思想或理论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分析句子引进文章中,但不进行直接抄录或改写。

最后,常见参考文献的规则一般可归纳为以下若干条:(1)著作的全名要正确提供,标题词要大写。

(2)引用网络资源时,应指出取自何种网站,日期等相关信息,以便于读者识别这份网上资料的来源。

(3)若有多篇同一作者的著作,应当区别引用,按照出版日期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

(4)引用期刊论文或书籍中的著作,应将期刊论文中期号、页号,书籍中出版社、出版地、页号等信息详细地表述出来。

(5)若有多位作者,则按照第一作者和其它作者的写法给出。

(6)若引用书籍中的著作,应注明被引用著作的出版详情,包括版次、出版日期及出版者。

总之,参考文献是文字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求写作者熟知参考文献格式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它的详细内容。

只有掌握参考文献格式标准的技巧,才能更加正确、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作精力,从而使论文或书籍更加完整。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发展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7期.冯永忠.韩娟.李轶冰.廖允成.温晓霞.[2].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生导师高志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1期.[3].国家重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期.[4].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4期.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韦善清.徐建云.董登峰.陈念平.陆福勇.秦华东.[5].免耕对水稻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的影响Ⅳ免耕栽培对水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19期.周佳民.彭福元.刘开强.莫润秀.梁天峰.朱校奇.江立庚.[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博士点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0年4期.[7].氮肥运筹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广西植物》.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5期.张玉.秦华东.黄敏.江立庚.徐世宏.[8].坚持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落地生金"——第十八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得者、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曾勇军副教授.《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年12期.高强.[9].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物学博士点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1999年5期.[10].推广作物粉垄栽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物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5期.韦本辉.甘秀芹.刘斌.申章佑.陈烈臣.白德朗.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棉花膜下滴灌水氮耦合机理的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郭金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石河子大学2005(学位年度)[2].华北平原壤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优化氮素管理与反馈调节.被引次数:1作者:徐久飞.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莱阳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2005(学位年度)[3].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稻麦生产力的影响.被引次数:2作者:陈文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扬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4].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质量与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冯宇鹏.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山东农业大学2014(学位年度)[5].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次数:4作者:杨江山.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甘肃农业大学2010(学位年度)[6].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韩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山东农业大学2007(学位年度)[7].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被引次数:6作者:冯聚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河北农业大学2006(学位年度)[8].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被引次数:1作者:赵红香.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山东农业大学2013(学位年度)[9].“旱三熟”种植区保护性耕作的效应及模式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邹聪明.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10].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次数:1 作者:王亚雷.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扬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推广作物粉垄栽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韦本辉.甘秀芹.刘斌.申章佑.陈烈臣.白德朗,20122012年全国农作物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生产研讨会[2]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从粮食作物结构的演变看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曾雄生,20012001年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研讨会[3]作物粉垄栽培增产效果与高产理论探讨.韦本辉.申章佑.甘秀芹.刘斌,2011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4]浅谈洛阳谷子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司马青焕.张玉萍.刘要辰.董永红,2009首届全国谷子产业大会[5]免耕条件下氮肥管理对水稻根系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摘要).张玉.秦华东.江立庚.徐世宏,2013全国第十五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6]新形势下如何处理作物育种与耕作、栽培技术的关系.王永宏,2003'2003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7]低碳农业的重要技术——免耕栽培.熊继东.成燕清,20102010年湖南科技论坛——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8]水浇地冬小麦撒播旋耕简化栽培.王小泰,2008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9]水稻品种不同形态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差异及其与氮素利用的关系.江立庚.郭立.刘开强.梁天锋,2007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10]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2007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西北农业学报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西北农业学报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西北农业学报》参考文献著录规范1. 采用顺序编码制1.1 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中。

1.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一个“[]”中全部列出,序号间用“,”分隔。

1.3 如遇连续序号,序号间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扬[1]指出…… 李大飞[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1.4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只须编1个首次引用时的序号;每次的引文页码不相同时, 将页码置于“[]”外(当“[]”在行文中时, 则页码置于“[]”的上角标处),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

示例1:张柏根等[4]15-17……张柏根等[4]55认为…… 根据文献[4]101-105……2.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2.1 专著专著是指以单行本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出版物,包括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标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示例:[1] 张秀珍. 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0-33.[2] 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委员会. GB/T12450—2001图书书名页[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2.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这里的专著包括多著者或个人著者的论文汇编、会议文集等。

示例:[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46-163.[2] 赵颖力, 曹敏, 王琳, 等.《化工学报》编辑部的人才建设[C] // 第3 屆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2003: 86-88.[3] 石盛成. 建立4S汽车服务站的构想[M/OL]//21世纪人才报社. 中国白领成功实录. 上海: 上海浦东出版社,2002: 64-66[2006-01-25]./preview.asp?DocID=6166.2.3 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示例:[1] 张旭, 张通和, 易钟珍, 等. 采用磁过滤MEVV A源制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8(4): 478-481.2.4专利文献示例:[1] 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中国, 92214985.2[P]. 1993-04-14.[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 中国,01128777. 2 [P/OL]. 2002-03-06[2002-05-28]. http://211.152.9.47/sipoasp/zljs/hyjs-yx- new.asp?recid=01128777.2&leixin=0.2.5 电子文献凡属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等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分别按2.1节中的有关规则处理。

参考文献引用标准

参考文献引用标准

参考文献引用标准在学术研究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相关资料,还可以显示作者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准确、规范地引用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之一。

本文将从参考文献的定义、引用标准、常用引用方式、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参考文献的定义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中引用的前人研究成果的文献资料。

它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专利、标准、报告等各种文献形式。

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有效地验证作者的观点和结论,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二、引用标准为了准确、规范地引用参考文献,学术界制定了一系列引用标准。

在国际上,常用的引用标准包括APA、MLA、Chicago等,而在中国,最常用的是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15规定了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引用方式、文献类型等内容。

具体来说,著录格式包括作者、篇名、刊名、年代、卷期、页码等,引用方式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文献类型包括书籍、期刊、学位论文、报告等多种类型。

三、常用引用方式1. 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直接将他人的言论、观点、数据等原封不动地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在GB/T 7714-2015规范中,直接引用应该用引号括起来,并在引用后注明出处,如:据刘先生的研究,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约为1000亿(Liu, 2010)。

2. 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指对他人言论、观点、数据等进行转述或概括,而不是直接引用原文。

在GB/T 7714-2015规范中,间接引用一般不需要使用引号,但也需要注明出处,如:有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可能达到1000亿(Liu, 2010)。

四、注意事项1. 准确性引用参考文献时,要确保所引用的文献信息准确无误,包括作者、篇名、刊名、年代、卷期、页码等。

若出现错误或遗漏,可能会导致读者无法查找到所引用的文献,从而影响文章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2. 规范性引用参考文献时,要遵循GB/T 7714-2015规范中的著录格式和引用方式,保证文章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引用标准

参考文献引用标准

参考文献引用标准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引用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可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还可以避免抄袭和侵权的问题。

因此,学术界对于参考文献引用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参考文献引用标准,帮助大家正确地引用参考文献。

首先,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引用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引用标准。

在APA引用标准中,引用文献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指直接在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或文字,需要在引用部分加上作者姓氏、出版年份和页码,如(Smith, 2010, p. 25)。

而间接引用是指对他人观点或文字进行了改编或概括,同样需要注明出处。

此外,对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也需要标注出处。

在参考文献列表中,需要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每一条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页码等信息。

其次,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引用标准是另一种常见的引用标准。

与APA标准相比,MLA标准对于作者、出版年份和页码的引用方式有所不同。

在MLA标准中,作者和页码的引用是直接放在文中的引用部分,而出版年份则放在引用部分之后的括号内。

另外,对于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包括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出版日期等信息。

除了APA和MLA标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引用标准,如Chicago、Harvard等。

每种引用标准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格式,因此在写作论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引用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引用。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引用的文献必须是真实可查的,不能引用虚假或不存在的文献。

其次,引用部分的格式和内容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改动。

最后,在参考文献列表中,需要列出所有在文中引用过的文献,确保没有遗漏。

参考文献格式 标准

参考文献格式 标准

参考文献格式标准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格式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不仅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还可以展现作者的学术严谨和诚信态度。

因此,掌握参考文献格式的标准对于每一位文献创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在学术论文中,通常采用的引用格式有两种,一种是著者-年代制,另一种是顺序编码制。

著者-年代制是指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将作者的姓氏和出版年份放在括号内,例如(Smith, 2010),而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

而顺序编码制则是在正文中以数字标注参考文献,例如[1],而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按照引用顺序排列。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参考文献的格式。

无论是著者-年代制还是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的格式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等信息。

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期刊中,对于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的排版格式。

在排版参考文献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包括作者姓名的排列顺序、文献信息的标点符号使用、字体和字号的设置等。

这些都需要严格按照期刊的要求进行排版,以确保参考文献的格式符合标准。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术诚信的原则。

在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就属于抄袭行为。

而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不仅可以展现作者的学术诚信,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查找和阅读所引用的文献,从而增强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总之,参考文献格式的标准对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才能够提高论文的质量,展现作者的学术诚信,增强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因此,每一位文献创作者都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参考文献格式的标准,以确保自己的论文达到学术要求。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要求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要求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要求一、要求:(一)不能公开的部资料、个人通讯、报纸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引文;尽量引用近年发表的处于前沿研究、水平较高与文章内容联系密切的文献,剔除那些发表时间较久、水平偏低、与文章内容联系欠密切的文献。

(二)文献的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若多于3名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各姓名间加“,”间隔;个人著者,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如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用全名。

若是英文的,则全用大写字母,名字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

二字姓名时之间不用空格。

出版项中附在出版地之后的姓名、州名、国名等以及作为限定语的机关团体名称可按国际公认的方法缩写。

(三)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原有的形式,但卷期号、页号、出版年、版次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外文书的版次用序数词的缩写形式表示(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四)无出版地的中文文献著录“出版地不祥”,外文文献著录“S.l.”;无出版社的中文文献著录“出版社不祥”,外文文献著录“s.n.”,并置于方括号内。

如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取的联机电子文献无出版地,可以省略。

示例:[出版地不详]:三户图书刊行社,1990[S.l.]: MacMillan, 1975(五) 对于中文文献,应同时附加相应的英文文献,格式要求:⑴不重复序号。

⑵标点符号对应标识。

⑶中文名字书写格式为: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

(4)其它格式按照同类型的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示例:[1] 尹康,石教英,潘志庚.一种鲁棒性好的图像水印算法[J].软件学报,2019,12(5):668-676.YIN Kang,SHI Jiao-ying,PAN Zhi-geng.A robust watermarking algorithm on image [J].Journal of Software, 2019,12(5):668-676(六)文献序号标在引用处,加标于右上角,序号以在文中出现先后为序;⒈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国家标准)参考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包括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和Z(其他类型)。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原则,书名和报刊名使用斜体字。

期刊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___.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图书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例如,[4]___,___.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___,2001:42.报纸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6]___.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___,1998-12-27(3)。

论文集类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由于原文中没有给出格式,因此不再举例。

序号]原作者.原篇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M]。

Sheridan。

A。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 3-8.2]Garcia Marquez。

G。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M]。

Rabassa。

G。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25-30.3]Kafka。

F。

The Metamorphosis[M]。

Muir。

W。

and Muir。

E。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1: 15-20.4]___。

H。

Norwegian Wood[M]。

Rubin。

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研发(2009)187号
为了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精神,现就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
文献”引用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一、引用方式
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二、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
1. 文中提及著者,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或外国著者姓氏之后用
圆括号标注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份。
例如:徐道一(1983)认为,生物变革时期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
运行轨迹可能有一定联系。
2. 文中只提及所引用的资料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在引文叙述
文字之后用圆括号标注著者姓名或外国著者姓氏和出版年份,在著者
和年份之间空一格。
例如:孟德尔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红、白花豌豆杂交后
的所结种子第二年长出的植株的红白花比例为3:1(方宗熙 1962)。
3. 引用同一著者不同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后者只注出版年;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献时,无论正文还是文末,年
份之后用英文小写字母a、b、c等加以区别。按年份递增顺序排列,
不同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根据泰勒级数展开公式,我们很自然地假定在靠近平衡态
时广义生态力和广义生态流之间是线性齐次关系(鲁廷全 1988a,
1988b, 1989)。
4. 引用两个著者的文献时,两个著者之间加“和”(中文)或
“and”(英文)。
例如:……提高微生物代谢酶活性(康民和许刚 1998),促进
微生物的生理代谢(Smith and Bruns 1987)。
5. 引用三个以上著者时,只标注第一著者姓名,其后加“等”(中
文)或“et al.”(英文)。
例如: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中心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与
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马世骏等 1990)。
生态学的现代品格是把一个意外的结果变成一个意料中的结果,
把一个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当然的事件(Harver et al. 1969)。
6.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按著者字母顺序排列,不同著者文
献之间用分号隔开。
例如:遥相关研究(Alliso et al. 1971: Bjerknes 1969, 1973;
Doberitz 1969; Doberitz et al. 1967 )指出,两种相反的流型……
7.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标注著者与出版年,
并在“()”内以以冒号形式标注引文页码。
例如: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
活动产生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
1194),……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中国社会科学
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354)。
三、参考文献列表
1. 凡在正文中括注了著者姓名(或姓氏)和年份的,其文献都
必须列入参考文献表中;反之,凡是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都必须
在正文中有引用。
2. 参考文献表各条目前一律不加序号,先按语种分类排列,排
列顺序是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
3. 中文按第一著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西文和俄文
按第一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4. 编著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西文名缩写为首字母(大写),
字母后不加缩写点。
5. 列出全部著者。
6. 外文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出惯用的缩写刊名(缩写
词不加缩写点;词与词之间空一格。)只有一个词的刊名不能缩写。
四、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专著
著者. 出版年. 书名(包括副书名). 版本(第一版应省略). 出
版地:出版社:页码
例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92. 横断山区昆
虫:第一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08
2. 析出文献
著者. 出版年. 文章标题. 见:主编姓名(主编).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文章起讫页码
例如:钟文发. 1996.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 见:
赵玮(主编).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
集.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68~471
Ross J. 1975. Radiative transfer in plant communities. In:Monteith J
L. Vegetation and the Atmosphere .Vol 1.London: Academic Press:
13~52
3. 期刊
著者. 年份. 文章标题. 刊物名称(外文期刊名称排斜体),卷
(期):起讫页码
例如:Echeverria M, Scambato A A, Sannazzaro A I, Maiale S, Ruiz
O A, Menéndez A B. 2008. Phenotypic plasticity with respect to salt
stress response by Lotus glaber: the role of its AM fungal and rhizobial
symbionts. Mycorrhiza, 18(6-7): 317~329
Spar J. 1973a. Some effects of surface anomalies in a global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Mon Wea Rev, 101: 91~100
Spar J. 1973b. Transquatorial effects of sea-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a global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Mon Wea Rev, 101:
554~563
4. 报纸
著者. 年-月-日. 文章标题. 报纸名称,版面第次
例如:张田琴. 2000-11-12. 罪犯DNA库与生命伦理学计划. 大
众科技报,7
5. 翻译类
原著者. 出版年. 书名. 卷(册). 版次. ***译. 出版年. 出版地:
出版社:文章的起讫页码
例如:达尔文. 1896. 同种植物的不同花型.1(2). 第二版.叶笃
庄译. 1996.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02
6.网页类
著者. 发表年. 文章名. 网页[下载年-月-日]
例如:萧钰.2001.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20019.html[2
002-04-15]
7. 专利类
专利者. 授权日期. 专利名称. 专利国别和专利文献种类,专利

例如:刘加林. 1993-04-14.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中国发明专
利,92214985
8. 学位论文
作者. 年份. 论文题目. [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所
在地:授予单位
例如:朱勍. 2001.聚苯乙烯负载的高价碘试剂的合成及其在合成
中的应用.[博士学位论文]. 杭州:浙江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