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临床试验优化
改进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 复性。
药物不良反应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与疾病进展
01
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生活质量
02
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药物的合理使
用。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心理状态
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药物因素
用药方式
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剂 量等都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用药方式如口服、注射、吸入等也可 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机体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理状态、 病理状态等个体差异都会影响药物在 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不良反 应的发生。
药物不良反应与基因多态性
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案例分析 • 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与处理 •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 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现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 反应,留意是否有任何异常症状或体征 的出现。
VS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向 医生或药师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严重性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诊断与鉴别诊断
基因多态性是指个体间基因序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不同。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四、预防原则
(一)A类不良反应的预防 2 、用法用量: 剂量降低可避免或减轻ADR。肝肾功能不全患 者用药需注意调整剂量,治疗窗窄的药物应根 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 正确选择给药途径。例如氨基糖苷、林可霉素 类等禁止静脉小壶给药,维生素B12不可静脉 给药,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用于滴耳等。
• 俗称过敏反应,是一种对机体能造成伤害的非正 常的免疫反应,即变态反应。 • 变态反应为最常见的ADR之一,能造成机体各个 系统的伤害,通常以皮肤反应易见和多见,而其 它系统和部位的反应具有隐匿性不易识别。如变 态反应引起的肾小球肾炎、血尿、药源性红斑狼 疮、内脏出血等。
• 变态反应一般与药物剂量大小无明显关系,与药 理作用无关,发生率高,难以预测。
ADR的特性
1 2 3
特异性 因药而异 因人而异
滞后性 上市前临床 试验研究受 限
可塑性 监管和宣传 教育,可使 ADR减少到最 低限度。
二、影响药物ADR产生的因素
三、药物不良反应分类
• (一)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副作用
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
变态反应
继发反应
过度反应
致癌
首剂效应
致突变
致畸作用
特异质反应 停药综合征
染色体缺失 断裂、异位
胚胎发育异常
12、致畸、致突变
• 致畸的药物很多,主要有抗肿瘤类、抗精 神病类等。由于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不允 许做致畸试验,动物试验结果又不能完全 反映人的真实情况,故药物对人类致畸实 验的安全性目前尚无法获得。
三、药物不良反应分类
(二)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分类
A型 常见(大于1%) 剂量相关 时间关系较明确 可重复性 在上市前常可发现 如,感冒药-嗜睡 罕见(<1%) 非预期的 较严重 时间关系明确 青霉素钠 -过敏性休克 背景发生率高 非特异性(指药物) 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潜伏期较长 不可重现 机制不清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ADR识别要点
6. 病人用药史
病人在以前是否在用同一药物或相似药物之后有 相同的反应
7. 应用安慰剂
在应用安慰剂后,反应是否仍然发生
药物与不良反应间的相关性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将药物与药物 不良反应间的相关性分为5个等级:
① Definite(肯定)
Probable(很可能)
Possible(可能)
2.给药方法的影响
1)误用、滥用、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 2)用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发挥
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
3)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4)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不当,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
率亦随之增高,据报告5种药并用的发生率为4.2%。
Doutful(可疑)
Impossible(不可能)
表2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标准 合理的时间顺序
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
肯定 很可能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不明
可能 是 是
可疑 是 否
不可能 否 否 否 否
去激发可以改善 再激发重现
反应可用其他因素解释
难以判定 难以判定
不明
不明


因果关系 药物与不良反应有因果关系 风险责任 不属医疗纠纷,不承担赔偿责 任
药物与不良事件未必有因果关系 误用、滥用、故意使用、使用不 合格药品等的后果因医方导致, 属医疗纠纷并承担相应责任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
• • 药物与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 识别要点(评估原则):
1. 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的出现在时间上应有合理 的先后关系(时序性) 2. 符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并可排除药物以外 因素造成的可能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

2012.10
二.药物不良反应(ADR)
药物不良反应损坏机体程度: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药物不良反应属性分类: 分为:一般、新的、严重的
ADR监测培训
2012.10
二.药物不良反应(ADR)
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 五条评价原则 1、时间关联性 2、已知不良反应 3、可疑药物与机体、合并用药来解释或排除 4、停药或减量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同等效果变化 5、再次使用又出现
2012.10
二.药物不良反应(ADR)
10、停药综合症 或称撤药反应。由于药物较 长期应用,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主要 的表现是症状反跳。(A型)
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停用后引 起原发疾病的复发,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DR监测培训
2012.10
ADR监测培训
2012.10
二.药物不良反应(ADR)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⑷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
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 如:对水杨酸钠的不良反应就是个体差异。300例男 性病人用水杨酸钠治疗,约有2/3的病人在总量为 6.5~13.0g时发生不良反应,但在总量仅为3.25g时, 已有不数病人出现反应,也有个别病人在总量达 30.0g左右时才出现反应,引起反应的剂量在不同 个体中相差可达10倍。
ADR监测培训
2012.10
二.药物不良反应(ADR)
2 WHO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 体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在正常用量和 用法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 有害反应。
ADR监测培训
2012.10
二.药物不良反应(ADR)
3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 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
以下是一份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表。

请注意,这份表格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并不代表所有可能的不良反应。

如果您有任何用药方面的问题或疑虑,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药物名称:阿司匹林
常见不良反应:
- 胃痛和消化不良
- 出血倾向
- 过敏反应,如皮疹和呼吸困难
药物名称:布洛芬
常见不良反应:
- 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 头痛和眩晕
- 肾功能损伤
药物名称:氨茶碱
常见不良反应:
- 心悸和心律不齐
- 头痛和失眠
- 胃肠不适和呕吐
药物名称:氯氮䓬①
常见不良反应:
- 感觉疲劳和疲乏
- 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 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药物名称:雷米普利
常见不良反应:
- 低血压和头晕
- 咳嗽和喉咙痛
- 肾功能损害和高血钾
以上是一些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仅供参考。

如果您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便获得适当的处理和建议。

注意:本文档所列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所有药物的不良反应。

请在使用药物前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药物不适症状的具体分析

药物不适症状的具体分析

药物不适症状的具体分析在临床实践中,药物不良反应(ADR)是医生和患者经常面临的问题。

此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药物不适症状的全面分析,以便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些状况。

1.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药物正常使用剂量下,药物除了期望的药理作用外,对患者产生的有害反应。

它们可以是轻微的,如皮疹和头痛,也可以是严重的,如肝功能衰竭和过敏反应。

1.1 分类-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预期之外的不良反应,通常是可预测的。

- 毒性反应:由于药物剂量过高引起,可能对组织或器官功能产生损害。

-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导致从轻微的皮疹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不等。

- 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更多药物同时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 特异质反应:仅在特定基因型或个体中发生的反应,通常与药物代谢有关。

2. 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2.1 识别和评估-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家族史和过敏史。

- 临床评估:评估症状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时间以及是否与药物相关。

-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肝功能等检查以辅助诊断。

2.2 管理策略- 停药:如确定不良反应与特定药物有关,首先应停用该药物。

- 对症治疗: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抗过敏药物、抗炎药等。

- 替代治疗:在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其他药物替代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

- 监测:对患者进行随访,监测症状是否缓解或是否有进一步的发展。

3.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3.1 抗生素类- 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物热、哮喘等。

- 肝功能异常:如药物性肝炎。

3.2 循环系统药物- 低血压: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导致。

- 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引起。

3.3 抗肿瘤药物- 恶心与呕吐: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 骨髓抑制: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3.4 激素类药物- 库欣综合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

- 骨质疏松:影响骨骼健康。

4. 患者教育患者应了解:- 药物的作用机理、预期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解释

药品不良反应解释

药品不良反应名词解释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的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服用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

只要是药品,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合理使用药品,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而且严重,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在医疗实践中,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100个问题和答案。

1.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2. 为什么药品会引发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可能是与药物化学成分有关,也可能是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3.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常见不良反应和罕见不良反应。

4. 常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常见不良反应是指在临床应用中经常见到的、较为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5. 罕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罕见不良反应是指发生概率较低的、不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6.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负荷量变大,测定数值改变,与化验指标相关。

7.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导致药物治疗中断、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8. 如何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是合理用药、精确用药、遵循用药指南。

9. 如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期间监测、用药期间监测、用药后监测。

10. 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药、减量、调整用药方案、给予对症治疗等。

11. 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何要求?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药物生产企业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管。

12. 为什么要重视药物不良反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13. 谁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及医生、药师等临床医务人员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14.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哪些影响因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受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6-25
B型 bizarre non dose-related 无 低 高 无影响 避免用药 停止用药
32
四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 副作用 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 依赖性 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 致癌作用 致畸作用 致突作用
2011-6-25 24
New clinical incidents and/or adverse reaction
Any u ntoward medical occurrence that may present during treatment with a pharmaceutical product but which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a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this treatment
2011-6-25 6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率 国 际 医 学 科 学 组 织 委 员 会 ( Couns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edical Sciences , CIOMS)推荐用下列术语和百分率表示药物不良 CIOMS) 推荐用下列术语和百分率表示药物不良 反应发生频率 >10%:十分常见( >10%:十分常见(very common) ≧1 % ,<10 %:常见(common, frequent) %:常见( frequent) ≧0.1 % , <1 % :偶见 (uncommon, infrequent) infrequent) ≧0.01 % , < 0. 1 % :罕见 (rare) rare) < 0.01 %:十分罕见(very rare) %:十分罕见( rare)
2011-6-25 22
ADR与药源性疾病的关系 ADR与药源性疾病的关系
特性 反应程度 持续时间 发生条件 ADR 可轻可重 可长可短 药源性疾病 均较重 均较长
正常剂量/用法 正常/超量/误服/错用
2011-6-25
23
药物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 ADE
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 疗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 因果关系 不良事件在时间上与药物有关联, 尚未确定因果关系,为降低用药风 险,可疑即报 可疑即报,以便检测 可疑即报
反应的出现与否或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 无关,是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增高所致,表现 与正常药物作用无关,较难预测 患者可能具有遗传药理学变异或为药 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药物的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癌、 致畸、致突反应均属B 致畸、致突反应均属B型反应
2011-6-25 31
A、B型不良反应的特点 类型 A型 符号含义 augmented 剂量相关性 dose-related 可预见性 有 发生频率 高 死亡率 低 肝肾功能障碍 毒性增加 预防 调整剂量 治疗 调整剂量
2011-6-25 10
ADR发生原因 ADR发生原因
3)药物的污染: 4)药物的剂量: 5)剂型的影响:不同剂型的同一药物,由 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生物利用 度有所不同 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 6 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 率不同。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 药疹的原因
2011-6-25 12
ADR发生原因 ADR发生原因
3)年龄: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脏器功 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慢、血浆蛋白含量 降低等;成年人青霉素的半衰期为0.55小 时,老年人则为1小时 婴幼儿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对药 物作用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 脏排泄功能差;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所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2011-6-25 29型
与药物剂量有关( 型反应、量变型异常) 与药物剂量有关(A型反应、量变型异常)
反应的出现与否或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 成正比,是药理作用的延伸,具有可预见性 可根据患者主要脏器的机能状态调整药 物剂量
2011-6-25
30
与药物剂量无关( 型反应、质变型异常) 与药物剂量无关(B型反应、质变型异常)
2011-6-25 11
ADR发生原因 ADR发生原因
机体方面的原因 1)种族和民族:日本人、爱斯基摩人中慢 乙酰化者很少;欧美白种人,慢乙酰化者 >50%,我国人群中慢乙酰化者占26.5% 2)性别:在药物性皮炎中,男性发病者 多于女性(3:2);西咪替丁可引起男性乳房 发育;保泰松和氯霉素导致的粒细胞缺乏 症,女性比男性高3倍
2011-6-25
14
ADR发生原因 ADR发生原因
5)病理状态: 腹泻时,口服药的吸收差; 肝肾功能减退时,显著延长或加强许多药物 的作用,甚至引起中毒 患便秘者,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 长,吸收量多,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患脑膜炎或脑血管疾病时,容易诱发神经系 统的不良反应 有中耳炎病史的,小剂量的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即可引起的听神经损害 患慢性气喘病的患者中,对阿司匹林的过敏 反应发生率达28%
2011-6-25
25
非预期不良反应 Unanticipated Adverse Reaction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在性质和严重 程度上与说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 或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类似不 良反应 这种不良反应在临床试验中未被认 识,在上市以后造成损害
2011-6-25 26
不良反应的分类
2011-6-25 7
临床前毒理学研究局限性的原因
实验动物缺乏人所具有的对药物毒性作 用的主觉反应 用的主觉反应 毒理试验动物数量有限,发生率低的毒 性反应,难以经小样本实验得以发现 所用动物均系实验室培养品系,且多为 健康动物,对药物的反应性多较单一
2011-6-25
8
人体的疾病因素, 人体的疾病因素 , 可能影响人体对药 物的反应性, 物的反应性,以致产生在临床前毒性试 验中难以观察到的毒性现象 人与实验动物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 的差异,亦会造成人与实验动物对药物 毒性反应的差异
肝硬化患者 地西泮t 由正常的46.6小时延长至105.6小时; 地西泮t1/2由正常的46.6小时延长至105.6小时; 哌替啶由3.8小时延长至7 哌替啶由3.8小时延长至7小时; 经胆汁排泄的地高辛由30%降至8% 经胆汁排泄的地高辛由30%降至8%
2011-6-25 17
肾脏疾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水杨酸盐、胆碱、吗啡、儿茶酚胺、 5-羟色胺、苯乙胺、胰岛素等在肾小管 内进行代谢 蛋白质可因蛋白尿而丢失,使药物与 血浆蛋白的结合减少 在肾脏疾病时,伴有机体脂肪丢失, 使药物在脂肪库中的贮存减少
2011-6-25 15
ADR发生原因 ADR发生原因
6)血型: 女性口服避孕药引起血栓症,A型较O型者 多见 7)营养状态: 维生素B6缺乏状态时,异烟肼引起的神经损 伤较正常情况更严重 7)其它: 给药方法 用药持续时间 药物相互作用 减药或停药
2011-6-25 16
肝脏疾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药物代谢减少,药物的清除速率降低, 血浆半衰期延长 蛋白合成作用减弱,血浆蛋白含量减 少,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药学院


ADR的概念 发生的原因 疾病对ADR的影响 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不良反应的分类 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 不良反应的识别方法 不良反应监测和防治
2011-6-25 2
ADVERSE DRUG REACTION
A response to a drug which is noxious and unintended, and which occurs at doses normally used in man for the prophylaxis, diagnosis, or therapy of disease, or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WHO Technical Report (1972)
从最后一次给药至首次出现ADE的时间 从最后一次给药至首次出现ADE的时间 急性:0 60分钟;占4 急性:0~60分钟;占4.3% 亚急性:1 24小时;占86. 亚急性:1~24小时;占86.5% 潜伏性: 大于2天;占3 潜伏性: 大于2天;占3.5%
2011-6-25
28
二、根据ADR程度分类 二、根据ADR程度分类 轻度( Mild): 轻度不适, 轻度 ( Mild): 轻度不适 , 不影响正常 功能, 功能,一般不需特别处理 中度( Moderate): 明显的不适, 中度 ( Moderate): 明显的不适 , 影响 日常活动,需要减量/ 日常活动,需要减量/撤药或做特殊处理 重度(Severe):不能从事日常活动, 重度(Severe):不能从事日常活动,对 症治疗不缓解, 症治疗不缓解,需立即撤药或做紧急处理
2011-6-25 3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 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排除用药过量、用药不当、药物滥用 和治疗错误所致的药物反应 是伴随正常药物治疗的一种风险
2011-6-25
4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率评价, 全国5000万住院病人中,约有10% ~30%的病人会发生各种用药不良反应, 至少有250万病人发生较为严重的药品 不良反应,其中因药品不良反应造成 死亡的达到20万人
发生时间(Onset) 发生时间(Onset) 程度( 程度(Severity) 类型( 类型(Type) 药理学,发生机制 药理学, 根据ADR与剂量有无关系分类 根据ADR与剂量有无关系分类 根据ADR的性质分类 根据ADR的性质分类
2011-6-25 27
一、ADR发生时间分类 一、ADR发生时间分类
2011-6-25 18
饮酒和食物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少量的饮酒可以使消化道血管扩张 短期内连续饮酒可诱导肝药酶活性 长期饮酒可引起肝功能损害 雷尼替丁减少胃液的分泌,加重乙醇 所引起的胃粘膜损害 甲硝唑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加重 乙醇的中毒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