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要素

合集下载

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省略号的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破折号的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人)、寓理于物、状物(借景)抒情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中心思想概括: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概述: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

[1]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可有可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可有可无)。

2.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或人物,故事,环境(简写)}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又叫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指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

故事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小说构成要素】指构成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并显示其基本特征的主要因素。

在小说理论中,构成小说形象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小说的内容因素,包括小说的素材、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一是小说的形式要素,包括小说的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技巧等,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又把最能显示小说独特性的人物、情节、环境称为“小说三要素”3.典型人物的解说: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初一语文知识点之小说三要素

初一语文知识点之小说三要素

初一语文知识点之小说三要素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

小说三要素的效果通常,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要素:情节、人物和主题。

这三个要素的充分发挥可以带来各种不同的效果。

情节的效果情节是一部小说的骨架,它描述了故事的发展和结构。

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可以带给读者紧张刺激的体验,悬念的设置会让读者着迷。

情节的效果包括:1. 吸引读者:一个紧凑而有趣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吸引读者:一个紧凑而有趣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加紧张感:情节中的冲突、转折和困境可以给读者带来紧张和悬念的感觉,让他们想要一探究竟。

增加紧张感:情节中的冲突、转折和困境可以给读者带来紧张和悬念的感觉,让他们想要一探究竟。

3. 推动故事发展:情节是小说故事的推动力,它能够引导人物行动并决定故事的走向。

推动故事发展:情节是小说故事的推动力,它能够引导人物行动并决定故事的走向。

人物的效果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他们的性格、动机和行为塑造了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一个鲜明而立体的人物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效果包括:1. 情感共鸣: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读者可以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情感共鸣: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读者可以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2. 塑造意义:人物的行为和抉择可以反映出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为故事赋予更深层的意义。

塑造意义:人物的行为和抉择可以反映出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为故事赋予更深层的意义。

3. 刻画背景:通过描述人物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刻画背景:通过描述人物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主题的效果主题是一部小说所要传递的核心思想或观点。

一个深刻而有意义的主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主题的效果包括:1. 启发思考:主题通过展现人类的困境、道德选择或人生意义等问题,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

小说三要素及作用

1.小说有哪三要素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2.人物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小说三要素课件ppt

小说三要素课件ppt
社会环境:
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 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 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表现性格; 4)推动情节发展; 5)借景抒人物之情; 6)象征、比喻人物某种精神品质、 某种处境; 7)为文中写人叙事创设情境美
[考查要点] 1.明确小说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
小说
•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 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 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文学 体裁。
小说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 人物活动的环境
人物形象
1.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 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 公。
2.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 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 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外貌(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含义: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 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内容(一般包括)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自然环境:
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 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 等场起就与矛盾结下了不解之缘, 矛盾冲突是情节的基础,矛盾的性质、程度和表现 形式是情节的决定性因素。列宁说,矛盾就是“承 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
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西方当代文艺理论 家皮埃尔·马歇雷曾说,小说就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 性解决,小说本身就是对矛盾的一种反应,它的独特 价值在于把握矛盾的方式。”
展、高潮、结局)。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包括哪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包括哪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包括哪三要素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包括哪三要素1小说三要素1、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一部好的小说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乏味。

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小说是什么文学体裁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它想象丰富,内容情节跌宕起伏,也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小说的基本常识

小说的基本常识

小说的基本常识1、什么是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识记):人物、情节、环境(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常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识记)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比烘托(2)情节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为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栩栩如生,作家必须把人物放在某些事件中去展现,这些事件互相交错,就构成三要素中的情节。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构成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个部分。

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识记)(3)环境(识记):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作用很重要,主要有:点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渲染环境;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烘托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小说的命题方式多种多样:(1)以主人公命题;如《李娃传》《孔乙己》(2)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命题;如《荷花淀》(3)以主要事件命题;如《祝福》(4)以官场全文构成情节的细节命题;《药》4、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5、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2)按照内容分为:武侠、言情、历史、谴责、侦探、推理、纪实、科学幻想、惊险……(3)按照表现形式分为:诗体小说: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章回体小说: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四大名著;书信体小说: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梳理
一、上节课内容复习
二、引入
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写过一篇就目前来说,堪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屋子的黑暗角落。

突然间他听到了敲门声…
二、基础知识
一、定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分类
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
1、长篇小说:篇幅在十万字以上。

《红柳梦》《平凡的世界》
2、中篇小说:篇幅一万字以上,十万字以下。

《阿Q正传》
3、短篇小说:篇幅几千字,容量小,人物少《孔乙己》《茶花女》
4、微型小说:字数一千字左右,甚至更少,是对一两个人物的瞬间扫描。

是中
考小说材料的来源。

三、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包括: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1、人物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

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所以小说中的“我”
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①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

内容上:对人物的身材、容貌、姿态、仪表、服装、风度等的描写,是塑造人物
的重要手段。

例如:《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
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作用上:使人物栩栩如生,起到反应时代特点,突出作品主题,引出故事情节,
透露人物精神世界等。

②、动作描写
内容上: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应心理活动的进程,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有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语言描写
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印象深刻。

内容上:叶圣陶在《多收了三五斗》中,写农民大清早到河埠头后、急切询问米价,同米行先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糙米五块,谷三块。

”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无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地一沉,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吗?”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米像潮水一样涌来,隔几天还要跌呢!”
“还是不要粜的好。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激愤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吗?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

这段人物对话,十分生动、传神、精炼。

先生们冷笑着说,有气没力地回答,对农民的责问热讽,显得傲慢而有恃无恐,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特点形象鲜明。

农民呢,听到米价大跌,“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都呆了”,只好喷出愤激的话。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

他们询问米价、急不可耐;听到“大跌”消息,吃惊发呆;争议米价,显得焦急迫切而无可奈何。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内容:直接描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把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

内容上:“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作用: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真实、立体化。

⑤神态描写
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内容上:两个猎户听得痴呆了,说道:“怕没这话!”武松道“你不信时,只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迹。

”两个道:“怎地打来?”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

两个猎户听了,又惊又喜!叫拢那十个乡夫来。

只见这十个乡夫,都拿着禾叉,踏弩刀枪,随即拢来。

——武松
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二、故事情节
指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故事情节无论如何安排,总要为塑造人物服务。

例如:《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中,鲁达借钱资助金氏父女,表现了他扶危救贫的豪爽性格;在鲁家客店掇条板凳拦住店小二,表现他粗中有细;三拳打死镇关西,表现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和阻路暴躁的性格。

三、环境描写
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做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
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色、场面的描写。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例如:《故乡》开头“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几句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交代季节、气候
例如:《孤独之旅》中对芦苇荡、暴风雨等景物的描写,为杜小康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合理而真实的舞台。

3)暗示社会环境
例如:《变色龙》中“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暗示了沙皇统治下黑暗凄凉的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描写
指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际关系等描写。

作用:交代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关系等。

例如:《最后一课》中写人们看布告牌,写普鲁士士兵的操练,目的在于交代背景,便于读者理解小说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