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大纲理综

合集下载

【新课标Ⅰ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Ⅰ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NO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高考大纲理综

2018高考大纲理综

物理:注意社会热点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张颂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

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

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

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

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

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

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

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生物:核心知识、实践和探究能力重点考查山东省实验中学生物教研组长宋菁与2017年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全国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理科综合

2018理科综合

2018理科综合考试概述2018年理科综合考试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门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中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考试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其中选择题部分占45%,非选择题部分占55%。

该考试的试卷难度在理科综合考试中属于中等水平,但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尤其是文科类的科目来说,理科综合的难度要高一些。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共有60道题目,每道题目有四个答案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在时间上要求考生用120分钟的时间完成,每道题目平均用时2分钟。

该部分的考察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这三个学科的各个方面。

其中物理主要考察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化学主要考察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生物主要考察生命基础、生命现象、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知识。

选择题部分的分数占比较小,但是考察面较广,在考试前应该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共有五道大题,考察难度比选择题要大得多,并且需要使用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回答。

该部分主要考察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中综合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时间上要求考生用平均每道题目30分钟的时间完成,总共用150分钟的时间。

在该部分的解答过程中,考察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要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考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1.在考试前,应该将所学知识全面复习,重点关注高考考点和易错点。

2.在考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时间的分配,尽量控制用时,不要在某一道题目上耗费过多时间。

3.在回答非选择题时,应该注意论述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尽量避免答非所问。

4.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题目,避免草率行事导致错误。

理科综合考试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同时也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备考期间,应该注意系统性、综合性的学习,做好各学科间的知识的相互融合,同时也要注意逻辑性、思维性、创新性的培养,以便在考试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II、III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答案不全 含答案 精品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II、III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答案不全 含答案 精品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II、III)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可以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某种复合物B.各种糖类均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世C.与脂肪相比,同质量的糖类中储存有更多的化学能D.脂质中的性激素进入细胞需要借助载体蛋白2.如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密闭实验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02量的变化。

已知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

下列叙述锘误的是A.NaHCO3溶液可以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C02B.单色光照射时,相同光照强度下一定时间内用红光比用绿光测到的O2量多C.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量就是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02量D.拆去滤光片,改变光照强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可推知其光饱和点3.下列有关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环状DNA分子和链状DNA分子结构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相连B.某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该DNA分子上所有基因的減基对数之和C.DNA分子复制和转录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別位于DNA、RNA上D.双链均含15N的DNA在14N环境中复制3次,子代DNA中含15N的与含14N的数量之比为1:44.如图是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1)图示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所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过程①可以采用低温或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处理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可得到三倍体,说明它们不存在生殖隔离D.三倍体西瓜所结的果实通常不含有种子的原因是三倍体减少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5.下图表示两种植物激素A、B共同作用于豌豆幼苗生长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于激素A来说,a浓度一定大于b浓度B.b浓度激素A和激素B的作用表现为相互拮抗C.激素A和激素B对果实的生理活动都会产生影响D.图中显示激素A和激素B的作用均具有两重性6.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Cl-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

最新-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文理综合 精品

最新-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文理综合 精品

文理综合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均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必修课部分的内容,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的。

一、能力要求文理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够识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现象、概念、规则、定律、规律和结论的内容。

2、能够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现象、概念、规则、定律、规律和结论的意义;能够应用文字、图像或者数学表达式进行表述;理解概念、规则、定律、规律或结论之间的联系;理解研究对象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3、具备知识范围中所涉及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理解规定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能够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4、能够对各个学科的具体问题包括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够根据试题提供的资料、情境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科学事件中的有关问题。

5、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当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中有关问题对人类、自然、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二、知识范围(一)政治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哲学常识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三部分政治常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4)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四部分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8年4月至2018年3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二)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②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③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①《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①英法发动侵略战争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③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①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②《天朝田亩制度》③北伐和西征④《资政新篇》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新思想的萌发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洋务运动①洋务运动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③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甲午中日战争①战争爆发的背景②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③《马关条约》及其影响④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3)戊戌变法①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②百日维新③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4)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反洋教斗争的发展②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③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④《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①同盟会的成立②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③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2)辛亥革命的爆发①保路运动②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①“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②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4、北洋军阀的统治(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①北洋军阀政权②“二次革命”③“二十一条”④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①五四运动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②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③工人运动的高潮(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5)北伐战争①“三一八”惨案②北伐军胜利进军③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6)大革命的失败①帝国主义的干涉②“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6、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①工农武装起义②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③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建设(2)日本大举侵华①“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红军的战略转移(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②“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①七七事变②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①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②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③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和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①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和皖南事变②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③一党专政和官僚资本的膨胀(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②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③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④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①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②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③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①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③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9、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的过渡(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①新中国的诞生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②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①严峻的经济形势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③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②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②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③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①“文化大革命”的开始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4)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和对外关系的新成就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伟大的历史转折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①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③改革开放的成就(3)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4)“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①“一国两制”的构想②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5)外交事业的成就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地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8年全国卷Ⅲ理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Ⅲ理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O T t/su 0 -u 0u/VO T t/s u 0 -u 0u/Vtxt 1t 2x 1 x 2甲乙O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III 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 ,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2713α+Al n+X 。

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 .15和28B .15和30C .16和30D .17和31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B .4:1C .8:1D .16:116.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正。

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 0,周期为T ,如图所示。

则Q 方: Q 正等于A .1:2B .2:1C .1:2D .2:117.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 和2v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

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 .2倍B .4倍C .6倍D .8倍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tvt 02t 0Ov 0/2v 0①②OTt/siT /4T /23T /4RPQ 图(a )图(b )ab19.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

2018届高三理综生物考试大纲解读

2018届高三理综生物考试大纲解读

[ 说明 ] 由上述统计表可以看出:①难题所占比例非常小,试卷以 中低档题为主;②以记忆为主的基础题,得分率并不高!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 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 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 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 件。 •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 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查的内容越 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 因此,高考杜绝偏、难、怪题的出现,尽量加大 知识点的考查面 ,减小随机误差
23 15
13.65 9.16
0.59 0.61
2007、2008年正处于新课标的试验探索阶段
解读《考试性质》
2015课标I卷考查知识点与试题难度分析表
题号
1 2 3 4 5 6

试题内容
细胞的分子组成 植物的激素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群落演替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
难度
0.6923 0.8906 0.7494 0.9296 0.9054 0.8785 0.4582 0.6731
考查的侧重点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 简单应用知识能力 简单应用知识能力 实验探究、理解、综合能力 基础知识与综合分析能力
29 ※ 细胞代谢----光合作用 30 ※ 生命活动的调节
31
32
种群、生态系统
遗传(分离)规律
0.7443
0.744
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
基础知识
2018《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 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注意社会热点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张颂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

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

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

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

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

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

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

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生物:核心知识、实践和探究能力重点考查
山东省实验中学生物教研组长宋菁
与2017年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备考建议:对照考纲,全面复习。

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须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

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这也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必备的能力。

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得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

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

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教材对知识的内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应用等的表述科学而准确,能用教材语言描述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描述。

既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

一定要做往届全国卷的真题,风格与山东卷有所不同。

选择题往往只考查相关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不强。

非选择题问题少,但主观性强。

全卷图表题3-4个,不会太多。

试题用的语言往往是教授的语言,专业术语往往也是将来做科研的术语,考生必须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

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重难点知识专项训练。

建议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生物育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

选修一的难度低于选修三,选修一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点。

化学:对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长韩正翔
2018大纲相对于2017年大纲无明显变化,关注主干知识的同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包括实验装置的选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电子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种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和计算并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有机化学部分,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复习中除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外、关注考察一下几个细节:注意较重点知识的考查频率,全国卷出题特点就是关注题目对能力的考察,思维深度、难度较大,但不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知识覆盖面,所以一套卷子不会覆盖所有的重点或主干知识,但是多年题目统计是有些规律的,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会遗漏的,不要以为多年不考就放松警惕,如电子式、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活化能、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等。

关注一些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认识的误区、高中知识的自然增长点,如原电池设计原理、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平衡移动的外部特征、速率方程、从水解平衡常数角度认识水解、新信息。

关注经典题型,经典题型不会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无机框图题等。

关注人教版、鲁科版教材的差异,复习取最好并集,关注教材的各种板块: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力。

注意对工业流程题的训练。

关注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溶液配制、过滤操作、CO2、H2制备。

注意训练学生在陌生背景中,应用已有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