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上)
印前制作拼大版与做折手的正确方法

印前制作拼大版与做折手的正确方法第一篇:印前制作拼大版与做折手的正确方法印前制作拼大版与做折手的正确方法.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
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
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
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
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
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印前制作拼大版与做折手的正确方法核心提示:印前制作页面,需要以一定规律组成大版后再输出胶片或直接输出印版,正确的拼大版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材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正确的折手是拼大版的依据,也是事先检验产品印装状态的重要参考。
印前制作页面,需要以一定规律组成大版后再输出胶片或直接输出印版,正确的拼大版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材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正确的折手是拼大版的依据,也是事先检验产品印装状态的重要参考。
折手上应显示与标注的内容(1)准确标注产品的最终成品尺寸,包括印张开幅;(2)正确标注页码,逢暗码页面,应用简要文字标注页面主要内容,如扉页、目录、前言、序、后记、版权页等;(3)正确标注印刷叼口边,印张较多时应编注版号、正背关系及折标;(4)对于折页类产品应根据不同的折叠方式标明折线位置,裁切小成品的产品应标明裁切线;(5)标明所在版面的色相(如四色、单黑或专色、多色)。
做折手的方法1.准备一些A4或A5的薄纸,也可利用印刷边角料(宽度不小于10cm),将之裁切成矩形用于做折手。
2.依据产品总页码数及开本,确定产品的总印张数,并留出相应的折手用纸。
3.根据不同的装订方式,确定折手的折页方法,做出相应折手,逐一折出所需的张数。
根据折叠方式不同,折页方法有以下3种。
(1)垂直交叉折:又称转折。
将纸平放对折,然后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直角后再对折,依次转折即可得到三折手和四折手(注意,折页时折数最多不能超过4折)。
这是最常用的折页方法,其特点是书帖折页、粘套页、配页、订锁等加工方便,折数与页数、版数存在一定规律,易于掌握,也便于折刀式折页机折叠作业。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是一项精细的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本精美的图书。
以下是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
1. 设计排版:在开始印刷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书籍的设计排版工作。
这包括确定文字和图片的版面布局,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以及设计封面和内页的样式。
2. 制版:设计排版完成后,需要制作印刷所需要的版面。
这一步通常包括制作印刷版、胶印版或其他印刷所需的版面材料。
3. 印刷:一旦版面制作完成,就可以进行印刷工作了。
印刷可以采用胶印、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或数字印刷等不同的方式进行。
4. 上光:印刷完成后,通常需要对书籍进行上光处理,以增加光泽度和保护印刷表面。
5. 裁切装订:印刷完成后,需要对书籍进行裁切和装订。
裁切是为了将印刷成品切割成规定尺寸的书页,装订则是将书页装订成书籍的形式。
6. 包装出库:最后一步是对书籍进行包装和出库。
通常会采取包装成整箱或整件的方式,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需要经过每一道工序的精心制作和处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图书产品。
同时,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书籍印刷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读者对高品质图书的需求。
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

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洗煤厂工艺流程,艺术漆工艺流程,书刊印刷工艺,精装书刊印刷,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炼钢工艺流程,啤酒酿造工艺流程,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平版书刊的印刷工艺流程是:拼版晒版显影擦版烘版装版印刷平版印刷主要是胶版印刷。
现以胶版印刷为例,就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和印前、印中、印后加工作以介绍。
一、印前准备准备工作包括:纸张的调湿处理、油墨的调制、润湿液的配制、印版的检查、印刷压力的调试等。
纸张调湿处理主要是防止环境气候造成纸张的含水量不均匀而引起纸张变形以及产生静电现象,这种现象在印刷中是绝对禁止出现的。
二、装版试印印前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装纸、装版、开机调试。
开机运行中,要对输纸机构、收纸机构、输墨装置、输水装置、印刷压力等方面对行调节,以保证走纸顺畅,供水量、给墨量适中,以印刷压力适宜,印出高质量的印品。
上述工作准备好后,将机器开一会儿,使给墨量、供水量适中且均匀,之后在给纸台上加一些过版纸进行试印。
如果是多色印刷或是套色印刷,还需要进行套准调节工作,确定版面位置是否合适,图文是否歪斜,天头、地脚、左右大小及方向是否套准(一般以规矩线进行套准调节)。
套准作业完成后,开始试印,印出几张样品,进行质量检查。
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洗煤厂工艺流程,艺术漆工艺流程,书刊印刷工艺,精装书刊印刷,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炼钢工艺流程,啤酒酿造工艺流程,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油墨调制工作包括专用油墨的配制、对常规油墨添加一些助剂等。
如油墨黏度不合适,应添加提高或降低黏度的调墨油;油墨干澡性不好,可添加干澡剂。
添加各种助剂必须根据工艺、设备、纸张及环境温度等情况,用量要适当。
印版的检查包括:印版类别、色别的检查,印版的厚度的检测,印版叨口大小的检查,规矩线的检查,印版深浅的检查,以及版面图文质量,有无污损、划伤等方面的检查。
印刷压力的调试:根据印版厚度、纸张规格,橡皮布的厚度、包衬材料厚度、印刷工艺的要求等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滚筒包衬,使得印刷压力符合印品工艺与质量要求。
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下)

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下)印前的书页排版设计工艺(下)纸张的纤维方向纸张的纤维方向必须与书本的书脊(Spine)成平行,这是最基本的法则,绝不能忽视它。
有时也有一些广告性的印件是选用相反的纤维方向,但是这类的情形是非常少,而且需要很小心的计划。
一般说来,纤维方向必须与装订线相平行。
纸线的重量决定一个书叠页所应含有的书页之多寡的控制因素就是纸张的重量,较重的纸张应该是摺成8页的书页叠,较轻的纸张通常是摺成16页的书页叠,圣经纸最好是32页,但是也有摺成64页的。
一种特定的决定是由印件的细节来支配。
纸张的直角性需要精确摺纸的印件和“翻转式”的排版法,在印刷前纸张应该是直角性的,其他场合里,纸张的边位定位边和纸爪边成直角就够了。
纸线的挤外性(Shingling of Papeer)用骑马钉装订法时,插在内面的页数可以很多,可是对于厚的纸张就容易产生“爬出”(Creep)“推出”(Pushout)的现象。
像这类的印件,为抵制“挤外”的毛病,必须先看要调整多少才是够应付装订边和外边之变化量,据此来选择出书页的尺寸。
有些例子,为摺叠和裁切之需要,而必须调整“外沟”(Cuutter)使之与页码适当地成一直线。
埋版计划在印刷上,多加印一颜色,是要付出多一次之印刷费,所以在一些印刷物设计时,便要留意各页颜色的分配。
例如一份十六页的书页,部分是需要颜色而另一部分只需单墨印刷,但如全部都用颜色印刷,便会造成浪费。
如在印刷埋版及订装方法程序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颜色页分配。
进行印刷物设计时,纸张不可尽用,必须留有八份三寸至半寸之咬口边,而一些出血的印件,更需留多些空位,否则出血位置的油墨便会堆积在胶布圆筒或压力圆筒上,造成染污。
一些大面积之实地与一些幼线或幼网同在一版面上,会造成油墨量之控制困难,大实地的印纹需要大量油墨,因而幼线变粗,相反地适量的油墨不会使幼细印纹变粗,但实地的位置便不够实色。
在进行埋版前,应先用一白纸,依摺纸机之摺法,摺成一帖,在纸上顺序写上页码,展开纸张,便可知道书页的编排位置。
印前工艺的流程

关于印刷中印前工艺的流程摘要:印刷品制作过程分为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阶段。
印前即印刷之前的处理过程,印前工艺又称为制版工艺。
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照排技术等在印前工艺中的广泛应用,印前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以数字形式描述页面信息,以电子媒体或网络传递页面信息,以激光技术记录页面信息。
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印前的技术流程也在不断改变,其基本趋势是工艺流程的高效化和一体化。
下面主要介绍了印前阶段涉及的部分工艺流程内容。
关键词:图像处理;组版与拼版;打印输出;印前发展趋势一、图像处理(一)、图像扫描1、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平面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式是先将光线照射在扫描的材料上,光线反射回来后由CCD光敏元件接收并实现光电转换。
当扫描不透明的材料如照片,打印文本以及标牌、面板、印制板实物时,由于材料上黑的区域反射较少的光线,亮的区域反射较多的光线,而CCD器件可以检测图像上不同光线反射回来的不同强度的光通过CCD器件将反射光皮波转换成为数字信息,用1和0的组合表示,最后控制扫描仪操作的扫描仪软件读入这些数据,并重组为计算机图像文件。
而当扫描透明材料如制版菲林软片,照相底片时,扫描工作原理相同,有所不同的是此时不是利用光线的反射,而是让光线透过材料,再由CCD器件接收,扫描透明材料需要特别的光源补偿-透射适配器(TMA)装置来完成这一功能。
扫描仪主要对页面实物信息进行扫描,即将所扫描的图像放置于扫描设备内,所扫描图像信息面对着下端激光扫描头。
当扫描头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扫描结束,在计算机中将会得到数字形式的扫描图像。
当计算机外连扫描设备时,计算机内会出现扫描仪自带的软件,可对扫描所得的数字信息进行预扫描设置。
并可以设定扫描区域大小、扫描模式,可以为彩色模式、灰度模式和二值灰度模式。
而且也可设定扫描到的数字信息的分辨率。
扫描所得的图像就可直接用于图文处理后再用于印刷输出。
图1 扫描仪2、平面扫描仪操作步骤扫描操作步骤主要分为: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CDR印前作业排版教程

CDR印前作业排版教程CDR(CorelDRAW)是一款强大的印前作业软件,被广泛用于排版、设计和印刷等行业。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CDR的排版功能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
因此,本教程将向您介绍一些CDR排版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运用CDR进行印前作业排版。
一、页面设置和尺寸选择在开始排版前,首先需要进行页面设置和尺寸选择。
打开CDR软件后,点击“文件”菜单,选择“页面设置”选项。
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可以选择页面的尺寸、方向和背景颜色等参数。
根据具体的排版需求,选择合适的页面设置和尺寸。
二、插入文本框在页面设置完成后,我们需要插入文本框来容纳文字内容。
点击“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然后在页面上绘制一个文本框。
可以使用鼠标拖动和调整文本框的大小和位置。
三、文字输入和字体样式设置四、段落和对齐方式设置为了使排版效果更好,可以对文字进行段落和对齐方式的设置。
选中需要设置的文字后,点击“文本”菜单,选择“段落”选项。
在段落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段落的缩进、对齐方式和行间距等参数。
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以使排版效果更加美观。
五、图像插入和处理除了文字内容,排版中常常需要插入图片、图标等元素。
点击“文件”菜单,选择“导入”选项,然后选中所需插入的图像文件。
鼠标点击页面,即可将图像插入到指定位置。
通过鼠标拖拽和调整图像大小和位置,使其适应整个排版布局。
六、颜色和效果设置为了使排版效果更加丰富和生动,可以对文本和图像应用颜色和效果。
选中需要设置的对象后,点击“效果”菜单,选择“颜色”选项。
在效果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渐变效果,并进行其他相关设置。
通过尝试和调整,找到最适合的样式和效果。
七、打印和导出排版完成后,可以进行打印和导出操作。
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打印”选项,然后根据打印机设置进行具体操作。
如果需要导出为其他格式,如PDF、图片等,可以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出”选项,并指定导出格式和保存路径。
(流程大全)印前工艺流程(整理)

(流程大全)印前工艺流程(整理)印前工艺是指印刷前备料、压痕、裱版等等印前过程,是整个印刷工艺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将印版配置好,以防止不良印刷及印刷后来时,使每一张印版工艺程序充分控制,保证印刷质量。
当印前准备工作完成后,在印刷前,还需要执行以下步骤,以确保印刷产品的质量:一、印前备料:1.确定印刷要求:确定印刷任务的全部细节,如印刷对象、尺寸、纸张的规格、色彩等准备印刷用的原料,图片材料,预先测试印刷原料的可行性和配比确认版本要求。
2.彩料精加工:根据印刷规格要求,调配柔性版的彩料或准备印版纸;3.质量检查:确认印刷原料的质量,如料张质量状况。
1.照相:根据印刷规格要求,选择正确尺寸的图片,图板或照片进行照相或分别粘贴到印刷版上;2.摆版:摆版是印刷准备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一般要厚纸操作平整,避免出现印版不要影响印刷质量;3.印刷版边活动:将印版按尺寸放入活动边框尺内,用钳勒将拉力牢定印版,防止移动损坏印刷质量;4.彩料复核:根据原样比例在一张印版上用铅笔画出曲线回证实颜色,确认彩料配样是否准确;5.拉痕胶膜:将印据版胶套牢,型板副版胶套牢,开油模刀胶套牢。
三、印前日常管理:1.印前活动台维护:根据活动台的使用情况,定期检查氒气压缩机的能量和杠杆体系,保证设备正常工作;2.压痕:印版放入活动台,打开空气阀,调节压痕将印版压痕,确保印版的牢度;3.版板补胶:检查版板的弹力,缠绕胶带,加固胶环,以确保装订版板牢度、不脱皮,保证印版不变形移位;4.定制满贴:按任务要求制作印模,然后将印模应用现有印版,形成新版,以满足特定任务的要求;5.印前质量检查:检查所有印前程序是否正确,特别是图形精度和颜色是否准确,确保印前工序的完美完成;6.维护印版要求:存放印版应放在阴凉、湿透的地方,恰当地把印版折叠好,加上防潮膜,以减少印版的变形及脱落;7.编织印网:加工印版,将光切网缝贴到印版,将照晒网缝贴到印版,建议最好采用烘干网以避免热膨胀带来的影响。
印前工艺篇

印前工艺篇1. 概述印前工艺是指印刷行业中在进行印刷生产之前所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印前工艺的正确执行对于打印品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印前工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常见的印前流程。
2. 文件处理在进行印前工艺之前,需要对印刷文件进行处理以确保其符合印刷要求。
常见的文件处理操作包括:•校对:检查文件中的文字、图片、图形等是否正确无误,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调整尺寸:根据印刷要求,调整文件的尺寸和页面布局。
•分色处理:对文件进行色彩处理,包括转换为CMYK模式、调整色彩平衡等操作。
•图像处理:对文件中的图片进行调整,包括裁剪、调整亮度对比度等处理。
3. 印版制作印版是印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品的效果。
印版制作包括以下步骤:•设计稿转版:将设计稿转化为印版文件,包括背光板、压底版等。
•色彩分层:对印版文件进行色彩分离,生成不同色彩通道的印版文件。
•点阵处理:对印版文件进行点阵处理,将连续色调转化为印刷所需的网点信息。
•印版曝光:将印版文件曝光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可以进行印刷的印版。
4. 色彩管理在印前工艺中,对色彩的准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管理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色彩与原稿一致,避免产生色差。
常见的色彩管理工作包括:•色彩标准制定:确定印刷品的色彩标准,可以通过国际色彩标准Pantone Matching System(PMS)来进行指定。
•色彩校正:使用色彩校正仪器,对印刷设备进行校正,以确保输出的色彩准确。
•转换色彩空间:将文件中的色彩信息转换为印刷所需的色彩空间,通常是将 RGB 转换为 CMYK。
•软硬件协调:确保印刷机器、计算机和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能够协同工作,以准确呈现色彩。
5. 印刷样稿印刷样稿是在进行大规模印刷之前制作的小规模印刷品样本。
印刷样稿的制作是为了检验印刷质量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制作印刷样稿的步骤包括:•样稿设计:根据印刷要求,设计制作样稿的版面和内容。
•样稿调试:在印刷机上进行样稿印刷,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试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页排版概要
书页和书页的规划页(Page and page Layout)
书页在装订时是最小的印刷单位,而书页的规划页是印有蓝色的规格纸,在讨论规划页之前,有少数几个术语需要提出来。
请你看看规划页的图例,你可发现到几个尺寸,最大的尺寸是未裁切的纸张尺寸,此尺寸表示在印张上给予每个书页的所有纸张面积。
第二个尺寸是在未裁切书页纸张尺寸之内,就是裁切的书页尺寸,这将是装好书要出现的最后书页的尺寸。
在我们的裁切尺寸之内,你可看到另一个很清楚的范围,称之为“版面”(Type page)。
另一些用于计划页的术语,如“天”(head)、“地”(foot)等由字面就可知道其意,“边”(margins)就是每页包围着“版面”而没有印刷的区域,接着按照各个不同的地方又分为“天边”、“地边”、“外边”、“内边”和“摺叠边”或叫“装订边”等。
在很多情形下,页码(又称folio)是包含在版面之内,其他则否。
另一种也是一样的情形,像每页的“衔”(head),就是有一行表示书名、章名或该页内容的文字,这些都称为“印刷衔头”(running head)。
假若以上这二样是在版面之外,就应该很清楚地注明于计划页之中。
在规划页上所注明的资料都与书页它本身有关,但是书页并非自己单独印刷,它们必须与其他很多书页印在一起,因此我们所需要的资料都要涉及几个书页间的关系。
在图示中一个书页的排置是与三个邻页在一起,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书页的安排是“地对地”(foot-to-foot)和“天对天”(head-to- head);假若你要知道这不成规律的关系之理由,你应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拿一张纸画四个书页在上面,指出它们的天和地;直角式的摺两摺,在中心部分用钉书针钉住,如果你的书页是天对天则你的小书就有很适当的次序;假设是天对地则摺叠后有半数的书页将会颠倒。
在讨论一张印张上的书页之排置,并不只是天地之关系而已,如你看到我们的图例,你就会注意到一个新术语:“间沟”(Gutter)。
你会看到图中有四个不同的间沟:①装订边间沟,②天与天的间沟,③外边间沟,④地边间沟。
边的间沟表示“两个版面间的整个间隙,此间隙是两个书页间的边和裁切余边。
”边的间隙在排版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
规划页的讨论不能不提到“满页”(Bleeding pages)的情形,“出血”(bleed)一词表示书页的印刷没有一边、数边或所有的边,你可曾记起“边”是版面外纸上的未印刷部分吗?常常有种设计要使一色或数个颜色延伸到书页的边缘来印刷,要获得此种效果,则要印出比书页实际大小更大的印纹,以供将来裁切时把多余的部分切掉。
印刷的地方绝不能够大于印刷用纸,否则油墨(印不上纸张)会堆积在压力滚筒之上,所以需要做出“出血”的印刷,以备裁切切到印刷的地方。
一个书页能够出一边、二边、三边或四边;所以“出血”的指示通常都要寄在规划页上。
排版的设计
排版设计是一种图解,指示如何把所给予的页码数安排顺序,以配合摺叠。
排版图象并不指示那些有特殊数目的页数而能摺叠的工作。
在本节里我们讨论了很多项目包括印张的尺寸、印件所印的纸张、印件的书页尺寸和可应用的摺叠设备,在决定一个排版设计适用于在手的工作之前,所有这些都必须考虑到。
排版设计不能被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来制作来选择,这些计算需要一个有完完全全的印刷和装订生产经验的人。
排版设计能供给下述五点的资料:①一张印张上所能印刷的页数,②书页的安排,③印张的控制,④摺叠,⑤摺叠所能生产的“书页叠”(Signature)之种类。
印在印张上的书页数目
印在印张上书页数目是依工作的内容,通常是不少于四页而不多过128页,标准排版法之印张,是包含有4、6、8、10、12、16、20、24、28、30、32、36、40、48、64、72、80和128页等,这并不是说未列于此页数不可能用于排版。
在许多情形下,特殊的排版法能由装订和印刷间的从业人员做出来。
书页的安排
第一点要决定的是一个排版法的书页安排,应该与印好的书页相同或印与版上所安排的书页印纹相同。
所有的两面排版法的排版组合都有两张排版图,一张是内面的,另一张是外面的。
“横转式”和“翻转式”的排版法因纸张两面的印刷版都相同,所以排版图只需要一张而已。
印张的控制
为印刷和装订纸张时的印纸之位置,是将印纸的两个边来靠印机的机械定位装置,为此,“在排书页和锁版时,必须要准备出印纸与印机和摺纸机的纸爪和边位完全相同的边”。
像印纸在被摺叠前必须裁切或割切的情形下,印纸的控制是特别重要的,在排版组合中包含有边位定位和纸爪边的指示,也有裁切和压线的指示。
摺叠生产出“书页叠”(Signatures)种类和数目
“书页叠”是一本书里面的一个小部分,而书页是印张的一个单位,所以“书页叠”是装钉的一个单位。
利用摺叠可以把印张变成一个书页叠或几个书页叠,排版组合会指示出摺叠出书页叠的种类和数目。
假如计划书页叠是连续相叠地装订时则称之为“连叠”(to follow);如果要插入另一个时,则加注“插叠”(to insent)。
一般装订时的书页叠包含有几个单位就称之为很多“集拢”(up),这些术语并不要靠任何方法,已能满足我们来解释一般书页叠的表示法。
以下一个例子可帮助你更了解这些术语:一张排版组合纸上有表示64页、四、“16页”、插叠(64-page quad 16 ‘S to insert)等字,这表示有张印纸上印有64页,摺成四个16页
的书页叠;两个书页叠插在一起,变成两个32页的大书页叠用摺纸机输出。
纸张与摺叠的关系
从印刷到装订我们所需要协调计划中之最后一点应该考虑到“纸张”所扮演的角色。
要紧记着,如想选择最好的排版法,我们应更了解“纸张”这个角色,最好的排版法,我们应更了解在一大张印张的尺寸、厚度和书本裁切的尺寸许可范围内,把最多页的书页用最少的书页叠摺出来。
纸张的排版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分成以下五点来讨论:(1)纸张的尺寸,(2)纤维方向,(3)重量(也即是厚度),(4)直角性(Squaring),(5)挤外性(Shingling)。
纸张的尺寸
大多数中小数量的印件之用纸都从存有各式纸张的纸商购得,多数的纸张都会有几种标准的尺寸,但并不可能常常和印刷的尺寸完全符合。
印件的计划也要做到选择一般适用的书页尺寸以配合纸张通用的标准尺寸,可是对于长转数的印刷,这种考虑就可改变了,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特定目的来向纸厂订制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