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四时读书乐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一、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 族 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 化的摇篮 、海岱民族 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江汉民族 苗蛮集 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 头,
二、奴隶制文化 ──传统文化的雏型期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 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 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 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 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 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理为本的天人 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 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 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 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 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 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 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 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 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 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 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 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 征,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ZHOU),宗教唯 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 和改造原始宗教,(ZHOU)代以德 损益天 命,论证君权神授 ,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 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 - - 爻和 - 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 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春秋战国 即先秦 时期,产生了强烈的 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 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 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 族 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 化的摇篮 、海岱民族 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江汉民族 苗蛮集 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 头,
二、奴隶制文化 ──传统文化的雏型期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 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 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 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 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 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理为本的天人 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 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 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 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 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 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 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 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 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 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 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 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 征,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ZHOU),宗教唯 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 和改造原始宗教,(ZHOU)代以德 损益天 命,论证君权神授 ,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 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 - - 爻和 - 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 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春秋战国 即先秦 时期,产生了强烈的 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 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 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中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教学课件通用PPT模板

书目
重要书目如:《史 记》、《汉书》、《后 汉书》、《三国志》、 《资治通鉴》、《战国 策》、《宋元明史纪事 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分类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 家类”、“法家类”、“农家 类”、“医家类”、“天文算 法类”、“术数类”、“艺术 类”、“谱录类”、“杂家 类”、“类书类”、“丛书 类”、“汇编类”、“小说家 类”、“释家类”、“道家 类”、“耶教类”、“回教 类”、“西学格致类”
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迁
"庐山国学"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 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 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 "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首次使用 了"国学"这一概念。
"白鹿洞书院"
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 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 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 院。"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 一样的。"国医"即国家的医学,"国学"自 然亦即国家的学术了。
书目
重要书目如:《老子》、 《墨子》、《庄子》、《荀 子》、《韩非子》、《管子》、 《尹文子》、《慎子》、《公 孙龙子》、《淮南子》、《抱 朴子》、《列子》、《孙子》、 《山海经》、《艺文类聚》、 《金刚经》、《四十二章经》 等等。
久是天尊地卑,国学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以为和,国学是生生谓易生生不息是绵绵若
存,国学是自然是客观,是伟大的规律,是
永恒的真理。
家庭国学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重 要的贡献。
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于提 高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 具有帮助。
06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阐述书法的起源、发展及主要流 派,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和草书等。
书法技巧与笔法
分析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用笔、 用墨、结构和章法等,以及不同 流派的笔法特点。
01
02
03
《论语》解读
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政 治主张及伦理道德观念。
《大学》解读
探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中庸》解读
阐述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 及在人生、社会等方面的 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治理
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理念在现代社 会治理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与个人修养
历代绘画流派及代表画家
介绍历代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 家和作品,如文人画、工笔画、山水 画、花鸟画等。
绘画鉴赏与收藏
探讨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收藏价值 及市场动态。
音乐舞蹈表演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特点,如五声调式、民族乐器等。
音乐舞蹈与民俗文化 探讨音乐舞蹈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舞
02
03
易行。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强调万物圆融无碍的
思想。
04
05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 经典,注重止观双修和实相
论。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01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涉 及哲学、艺术、文学等 领域。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PPT课件

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 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 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 称之为“三玄”,
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唐诗宋词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墨家十大哲学思想
明天非非节节尚尚非兼 鬼志命乐葬用同贤攻爱
贰
历代主流思想
“两汉经学”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 孔子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的文献, 形成了《诗》、《书》、《礼》、 《易》、《乐》、《春秋》六经, 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汉武帝即位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使得经学日益兴盛和发展起来。
源
远 流 长
博 大 精
深
海
包 容 万
纳 百 川
物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 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 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 及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现代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绪 论
壹
贰
叁
元 曲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 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 称之为“三玄”,
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唐诗宋词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墨家十大哲学思想
明天非非节节尚尚非兼 鬼志命乐葬用同贤攻爱
贰
历代主流思想
“两汉经学”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 孔子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的文献, 形成了《诗》、《书》、《礼》、 《易》、《乐》、《春秋》六经, 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汉武帝即位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使得经学日益兴盛和发展起来。
源
远 流 长
博 大 精
深
海
包 容 万
纳 百 川
物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 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 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 及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现代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绪 论
壹
贰
叁
元 曲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文化PPT课件

国 学 变 迁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 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 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儒儒国 家家学 学的宗 派伦旨 创理 始思 人想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以及弟子言 行,几种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 教育原则等。它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以生命思何 ,
儒家思想
非非非非 礼礼礼礼 勿勿勿勿 动言听视 。、、、
儒家思想
是不知 知知之 也为为 。不知
知之 ,,
儒家思想
亦硁言
可硁必
以然信
为小,
次人行
矣哉必
。
!
抑
果 。
—
—
— —
经史 释子艺集 部部 道部术部
宗、 儒各 教诸谱诸 学种 著子录子 经体 作百 百 典裁 家 家
历 及及 史 著 作
百
家
及
艺
术
、
谱
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 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 代 价 值
• 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 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 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 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 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 国子监。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课件(共18张PPT)

传统建筑
宫殿建筑
故宫、颐和园等宫殿建筑,展现了中
国古代皇家的权威与尊贵。 01
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颐和园等园林建筑,展现
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03
寺庙建筑
少林寺、布达拉宫等寺庙建筑,体现
了中国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02
中 传国 承传 与统 发文 展化
的
传统文化的现状
传承方式多样
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保 持其活力和影响力。
化。
传统思想在现代社 会的体现
传统思想如儒家思想在现代社
会中的体现和影响。
谢 谢
中秋节是庆祝秋收和家庭团聚 的节日,习俗包括赏月、吃月
饼等。
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 原的节日,习俗包括赛龙舟、
吃粽子等。
传统艺术
书法
以笔墨纸砚为工具,通过书写汉 字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绘画
以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 自然和人物的艺术形式,如国画、 工笔画等。
陶瓷
以瓷土为原料,经过成型、烧制 等工艺制成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器 皿和装饰品。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元素
与发展
中
国
概 述
传 统 文
化
的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 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外延
文化包括语言、文学、 艺术、哲学、道德、法 律、习俗、信仰等多个 方面。
文化的特点
文化具有传承性、多样 性、地域性、民族性等 特点,是民族认同和国 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主题班会PPT课件

1
身边的小事
从起居饮食到交往待人,处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生活中的导向
以仁爱、孝道、节俭等美德指引我们的言行举止。
3
潜移默化的影响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日用品的用途到节庆活动的举行,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和品格。我们应该以谦逊、善良、勤劳等传统美德作为行事准则,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精神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洞见和思考。
艺术魅力
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形式,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创造力。
和谐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以仁爱精神维系人际关系,推崇"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3
文创产品创新
开发融合传统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传统文化以时尚、实用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
4
校园文化传承
在学校开展传统节日庆祝、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
挖掘传统文化的创新价值
融合创新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合现代元素,开发出富有创意的新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勇敢的战斗精神和博大的文化胸怀,我们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
传承优秀文化
我们要珍惜和保护中国传统节日、艺术、哲学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人民至上
将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传统文学常识专题——传统二十四节气 节气介绍 教学PPT课件

——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小 满
初侯
苦菜秀
时间:5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英文: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也
小满三侯 作农作物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的解释。
二候
三候
靡草死
麦秋至
——小满节气中, ——喜阴的一些枝条
——黍、稷、稻、粱(大粒的 小米或高粱)等谷类到处暑已 经成熟可以收成了。
白露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白 露
初侯
时间:9月7日、或8日、或9日 英文:White Dew
这个时节,在早晚温差甚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因为天候转凉附着在易散 热的物体上,凝结成露水。而秋天五行属金,金的颜色是白,故而称秋 露为白露。
初侯
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 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
蛰虫始振
三候
鱼陟负冰
立春三侯
——蜇居的虫类 ——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 慢慢在洞中苏醒 。 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
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雨
水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王维《早秋山中作》
处 暑
时间:8月22日、或23日、或24日 英文:The Limit of Heat
此时暑气开始退去,“处”有“退”有“止”的意思。这时炎热的天气 到此为止,暑气开始退去,真正开始秋凉。
初侯
鹰乃祭鸟
二候
天地始肃
小 满
初侯
苦菜秀
时间:5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英文: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也
小满三侯 作农作物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的解释。
二候
三候
靡草死
麦秋至
——小满节气中, ——喜阴的一些枝条
——黍、稷、稻、粱(大粒的 小米或高粱)等谷类到处暑已 经成熟可以收成了。
白露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白 露
初侯
时间:9月7日、或8日、或9日 英文:White Dew
这个时节,在早晚温差甚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因为天候转凉附着在易散 热的物体上,凝结成露水。而秋天五行属金,金的颜色是白,故而称秋 露为白露。
初侯
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 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
蛰虫始振
三候
鱼陟负冰
立春三侯
——蜇居的虫类 ——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 慢慢在洞中苏醒 。 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
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雨
水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王维《早秋山中作》
处 暑
时间:8月22日、或23日、或24日 英文:The Limit of Heat
此时暑气开始退去,“处”有“退”有“止”的意思。这时炎热的天气 到此为止,暑气开始退去,真正开始秋凉。
初侯
鹰乃祭鸟
二候
天地始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时读书乐·夏
(宋)翁森
新竹压檐桑四围, 小斋幽敞明朱曦。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 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
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 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 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 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 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 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 的人一样逍遥自在。
全诗着眼于“雅”,景雅、斋雅、趣雅、事雅,这 些雅事都围绕着“读书”,读书是众多雅事中很有情趣 的事情。读书的乐趣来自于品味,只要读出趣味来,四 季都是读书天。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 天,湖光山色、花香荡漾;夏天,茂林修竹、绿意盈 窗;秋天,明月霜天,万木萧疏;冬日,大雪压庐, 梅花傲雪,清茶一壶,围炉而读。每个季节读书都有 其独特的雅趣,情景交融,情趣悠长。
床旁多亏有一盏矮 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 加倍地好。
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 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 来赏玩明月。
四时读书乐·秋
(宋)翁森
4
四时读书乐·冬
(宋)翁森
四时读书乐·冬
(宋)翁森
jiǒng
卓然独立的样子。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书籍
坐对韦编灯对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商意:指秋意。
万籁(lài):自然 界的各种声响。
涵虚: 形容水映天空的样子。
檠 ( q ín g ) : 灯 架 。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
不觉商意满林薄, 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 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
四
书
四
乐
时
乐
时
春
读
秋
读
书
书
乐
乐
· ·
· ·
夏
冬
诗人简介
作者翁森,字秀卿,号一飘,宋末
遗民。因不愿做元朝的官而隐居浙江仙
居乡里,办了个书院授徒讲学,极盛时
弟子达800人。
诗歌总析
《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 好的劝学诗。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 励人们勤奋读书。 意境优美,格调向上,是一首流传 较广的劝学诗,全诗以四季的景色衬托读书之乐。
乐学
四时读书
乐
中
国
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年级
学习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乐是学,学是乐, 学习中有很多的快乐,那么不同的季节,也 会令人感受到不同的读书乐趣,生活中,你 有这样的快乐体验吗?
春满窗前,蝉鸣绿树,秋霜明月,冬 梅飘香,让我们展卷而读,一起去寻找 读书的乐趣吧!
乐 学
1
3
四
四
时
2
时
4
读
读
书
通读全诗
其内容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景中情会,书中有片精 神家园,多么催人奋进读书啊!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 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要 想读书待明年。”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读 书的乐趣也不一样。以后让我们静 心展卷,慢慢领略读书之乐吧。
作业
自由诵读杨基的《四时读书乐春夏秋冬》,感悟读书之乐。 任选一个季节,用趋向于诗歌的语言,写写自己的读书之乐。
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 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 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
读书之乐何处寻?
冬夜读书,身心投入,座前灯,炉下火, 屋外雪,全都交汇于四壁图书。诗意中,我 中有书,书中有我,人书难分,彼此交融。 尤其最后两句,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 梅花天地心“为读书之乐的归宿,格调高洁, 给人无限遐想。
谢谢聆听
中 国 风
正如诗中所说 读书之乐乐何如,
绿满窗前草不除。
2
四时读书乐·夏
(宋)翁森
四时读书乐·夏
(宋)翁森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帷。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曦(xī):清晨的阳光。 帷(wéi):围在四周的幕布,帷帐。 侣:结为伴侣。 稔(rěn):熟。
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 奏一曲。
四时读书乐·夏
(宋)翁森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帷。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3
四时读书乐·秋
(宋)翁森
四时读书乐·秋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
壹
坐对韦编灯对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射在墙上,墙壁好像也跟着在晃 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下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
贰 叁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 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 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 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四时读书乐·春 这首诗表现的是春天读书的优美情趣。
春光照耀 春风送香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 读书是多么惬意
的事情啊。
鸟儿歌唱 落花、流水
1
四时读书乐·春
(宋)翁森
四时读书乐·春
(宋)翁森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 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 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 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