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同步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社戏》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行.辈()撺掇.()凫.水()踊跃.()dài慢()家juàn()jiǎo洁()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老家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很不方便。

B.星期天,少年宫照例..向小学生开放。

C.在这烟波浩渺的大海之中,屹立..着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很像笔架,所以叫它“笔架山”。

D.当他们成功时,你再表达装模装样....的感谢。

3.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民俗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发生的。

②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③通过学习本单元的《社戏》等文章,使我们了解了祖国丰富的民俗文化。

①②③4.有同学从网上摘录了下面这则关于鲁迅先生的趣事,请你根据故事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店去理发。

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

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

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询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

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

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

鲁迅笑着说:“。

”课内精读阅读《社戏》,回答问题。

5.从文中选一个你印象深刻的孩子,概括其主要性格,并举一事例来说明。

6.为什么说“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7.揣摩第22段的语句,体会“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其中的不舍之情。

★8.现在的很多孩子没有了“多姿多彩的童年”,他们沉溺在网络游戏虚幻的世界里。

读了本文,你觉得童年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拓展阅读看社戏刘辉①在家乡,童年时每年的正月,喜欢热闹的乡亲们都会请一些在坊间比较有名气的戏班子来村里唱戏。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社戏》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1)一轮jiǎo jié( )的圆月,照耀着chán chán( )的流水,远处yìlì( )着黑色的群山,仿佛是yǒng yuè( )的铁的兽脊,想不到这样piān pì( )的所在,竟有如此美丽的景色。

(2)依着老友的zhǔfù( ),我zhào lì( )对他的jiājuàn( )多方照顾,从来不敢dài màn(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错误的症结所在。

B.愿意对我们絮絮叨叨的人,大多数都是爱我们的。

C.这一片新栽的小树现在还是疏疏朗朗,过几年就会绿树成荫了。

D.许多青少年痴迷于网络游戏,早出晚归,长时间待在网吧,对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3.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借助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平台,贵阳参会企业签约项目金额达367 亿元。

B.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C.2021 年元旦、春节期间,贵阳拟围绕“爽爽贵阳·消费天堂”的主题,重点开展跨年迎新狂欢购等活动。

D.青春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砥砺前行、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C.《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社戏》《藤野先生》均选自其中。

D.小旦、小生、小丑、老旦都是戏曲行当的角色,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一)课内精读阅读课文选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回答问题。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后附答案)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后附答案)

1.《社戏》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piān pì (2)háng bèi (3)zhào lì(4)qīwǔ (5)kuān wèi (6)zhǔ fù (7)dài màn (8)lǐ shù (9)cuān duo (10)fú shuǐ (11)yǒng yuè (12)jiā juàn (13)hǎo dǎi情景化:jiǎo jié的月光如水般倾泻在寂静的大地上,梧桐树y ì lì在夜间,疏疏朗朗的枝叶,像是那深蓝的天空的温暖笑容。

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回娘家探望父母。

(2):荒僻,交通不便。

(3):欺负。

(4):表示宽解安慰。

(5):表示招待不周到。

(6):礼节;礼貌的等级。

(7):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

(8):跳跃。

(12):不知道轻重,不论好坏。

(9):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悦耳和谐而传播很远。

(10):高耸挺立。

(11):(月光)明亮洁白。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科学幻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并不是无根无据、虚无缥缈的胡思乱想。

B.贵阳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热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踊跃的商品。

D.一个学校如果需要考量长足的发展,不能只重视智育而怠慢德育和体育。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保护和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能否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组成。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社戏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骗(hǒng)闹哄.(hōng)起哄.(hōng)哄.抢(hōng) 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C.撺掇..(cuān duó) 凫.水(fú) 桕.树(jiòu) 旺相.(xiàng) D.皎.洁(jǎo)归省.(xǐng)絮.(xù) 晌.午(shǎng)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B.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C.母亲便勉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D.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3.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行辈:排行和辈分B.委实:实在弥散:弥漫消散C.自失:丢失了自己依稀:隐隐约约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旺相:茂盛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借代)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比喻)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拟人)5.下面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恐怖主义。

B.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C.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就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社戏》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社戏》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社戏》同步练习与答案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旧时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做“社”。

按照我国的民间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在绍兴地区,人们以演戏的形式进行祭祀,那时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课题概括了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诚然:确实这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漂piāo渺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现在写作“缥缈”。

渴睡:瞌睡。

纠葛:名词,纠缠不清的事情。

桕jiù树:也叫“乌桕”,一种落叶乔木。

二、主题概述文章以“社戏”为线索,生动地叙述了“我”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善良、淳朴的农村小伙伴形象,表达了对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小伙伴美好情谊的眷恋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社戏一、基础操练1.以下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归省 (x ǐng)赤膊行辈(xíng)撺掇..B.凫水(h ú).C.蕴藻 (z ǎo).D.踱步(d ù).隐约洁白家属潺潺(ch án).旺相 (xi àng).忌惮 (d àn).疏郎舟楫底细( 分析: A 项“行”应读作“ háng”; B 项“凫”应读作“ f ú”,“郎”应写作“朗”; D 项“踱”应读作“ duó”。

)2.填入横线上的关系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荒僻的,临河的小乡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耕田,捕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但在我是乐土:________我在这里 ________获得厚待,________能够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A.因为不只又B.因为所以才C.所以不只还D.不过因为才( 分析:第一层是因果关系,第二层是递进关系。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B)A.据业内专家估量,仅在我国,将来 5 年内大数据人材缺口就将超出130 万人以上。

B.“曲靖舰”不单是曲靖走向远洋的亮丽名片,也是曲靖市踊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表现。

C.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节气就会有大量的中外旅客慕名前来。

D.因为电影《摔交吧!爸爸》以真感情人,使它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美。

( 分析: A 项语意重复,“超出”与“以上”应任删其一; C 项搭配不妥,应将“三月的昆明”改为“昆明的三月”; D 项缺乏主语,删去“因为”或“使”。

)4.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句子,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C)大千世界,千姿百,物流。

迅以____________ ,葛亮以 ____________,司迁以 ____________ ,文天祥以 ____________⋯⋯人生百,百人生,却不知“ ”里透着人生的真,也折射着人生的价。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社戏》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piāo miǎo 得像一座xiān shān lóu gé,满被红霞zhào zhe_ _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yōu yáng 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2.(贵阳中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父亲告诉我,但凡有客上门,无论贵贱,都不能有丝毫怠慢。

B.昨天在学校门口的马路上,他撺掇小明扶老奶奶过马路。

C.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D.他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更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3.(贵阳期末题型)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我们不仅要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京剧角色,可分为生、旦、净、末、丑。

“老旦”就是老年女子。

C.《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表现出对少年生活的怀念。

D.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等。

5.(贵阳期末)名著中的名言。

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②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③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④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1)以上名言出自名著《》,这部名著主要讲(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谈谈你对“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句名言的理解。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一)课内精读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社戏》同步练习题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蕴藻yùnB. 恬静tián 晦暗huì冗杂rǒng 戛然jiáC. 羯鼓jié铮铮zhèn 花坞wù霍然huàD. 戏谑xuè粗犷kuàng 作孽niè屈从q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 困惑挑剔胆怯委曲C. 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 惊异鞠躬奖励家眷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归省:回家看望父母行辈:排行和辈B. 委实:实在弥散:弥漫消散C. 自失:丢失了自己依稀:隐隐约约D. 絮叨:仔仔细细地说旺相:茂盛4.回忆课文《社戏》,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_____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_____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_____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_____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A. 溶入高耸甩去模糊B. 朦胧起伏跑去依稀C. 撒在起伏跑去依稀D. 朦胧高耸跑去模糊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 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 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 老张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忽而”“缘故”“立刻”这三个词语都是副词。

B.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与“今晚夜色朦胧”两句话中的“朦胧”的词性和意思相同。

C. “絮叨起来”“翻了一阵”“立刻撺掇”三个短语类型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戏一、基础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

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

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

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遏力的zhǔfù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气恼.(nǎo) 絮叨.(dao)zhǔfù(嘱咐) 装模.装样(mú)(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遏力”,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竭力”。

(3)文中“宽慰”的意思是:宽解安慰。

2.汉字积累。

归省.(xǐng) 欺侮.(wǔ) dài(怠)慢撺掇..(cuān duo) wǎn(宛)转凫.水(fú)朦胧..(méng lóng) 屹.立(yì) 家眷.(juàn)皎.洁(jiǎo)3.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在横线上。

(1)三四人径奔船尾,拔(架拔)了篙,点(点转)退几丈,回(掉回)转船头,驾(拔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2)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因为因此)我在这里不但(所以不但)得到优待,又(又才)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4.文学常识填空。

(1)《社戏》的体裁是小说。

这篇课文的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

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3)中国戏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扮演年轻男子,小旦扮演年轻女子,老旦扮演老年女子,武净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色,小丑扮演滑稽人物。

5.班级正在开展以“弘扬传统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一】弘扬中华国粹,演绎经典传奇。

【示例二】传播戏曲文化,收获戏曲精粹。

(2)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则材料。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葩。

【A】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273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B】比较著名的流行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其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鹜,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知之甚少。

①【A】处画线句子中语义重复,请修改:删除“约”或“左右”。

②【B】处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修改:删除“……”或“等等”。

(3)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参与保护传统的戏曲艺术呢?【示例】多渠道地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自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二、同步解读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月还没有落……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6.【甲】【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

【甲】:夏夜行船;【乙】:月夜归航。

7.【甲】段的景物描写从哪些角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

这些景物描写衬托了“我”想要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8.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踊跃”一词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既写出了航船速度之快,也表达了“我”想看到社戏的心情之急切。

(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蹿”从正面写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展现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9.“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这句话中的“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字用在此处有何作用?“回望”表现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字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的描写相呼应。

10.【乙】段中渔夫喝彩这一情节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这一情节从侧面表明了归航速度之快,也说明了孩子们驾船技巧娴熟。

三、拓展训练故乡的年戏马亚伟①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

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

②大人孩子们奔走相告:“看戏去喽!看戏去喽!”到那时,春节才真正有了年的味道。

年戏是最能聚拢人的活动,村里几乎全民参与,A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穿得暖暖和和,到戏台下来看戏。

乡村简陋的戏台,撑起一个绮丽的空中楼阁,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水袖如云,像走马灯一样从戏台上晃过。

③戏台下,男女老少伸长脖子,侧头的,点头的,张大嘴巴的,摇头晃脑的,拍手叫好的,密密麻麻一片,全是陶醉的模样。

小孩骑在大人的脖子上,鼻涕泡僵在风里。

冰糖葫芦、棉花糖等各种零食,也给活动增添了几分热闹。

午后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铺开,温暖而安适,人便在饱满的光线里,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

④记得有一次,我和小姨早早拿着凳子占了最佳位置,我们坐在前面看,后面有站着看的,还有踩到凳子上看的。

小姨的对象也来了,他一会儿给我们买糖葫芦,一会儿给我们买炒花生,“鞍前马后”地“伺候”着。

直到小姨说:“行了,坐下看戏吧!”他便坐在小姨的身边,一边看戏,一边看小姨。

他的手还会偷偷牵一下小姨的手,然后两个人甜甜蜜蜜地笑笑。

⑤每当看戏时,我的视线穿越拥挤的观众,落到戏台上,眼里的景象霎时缤纷起来,舞台上旖旎的长襟水袖,背景里缤纷的秀阁绮窗,多么美啊!耳边响着各具特色的唱腔,生旦净丑各有风味。

我最喜欢俏滴滴的花旦,举手投足活泼机灵,很惹人爱;还有花脸的唱腔,气韵颇有慷慨,痛快淋漓;还有优雅美丽的青衣,唱腔婉转悠长,极为动听。

⑥我的母亲曾经唱过几年戏,我从小耳濡目染,也非常喜欢戏曲。

有一次,戏台上唱的是《大登殿》,王宝钏十年寒窑,终于拨云见日。

“端端正正,正正端端,打坐在金銮……”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表情生动,非常有感染力。

高潮之时,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

演员的表演更加卖力了,完全沉浸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

⑦我的兴趣,更在于戏台上偶尔会出现的“奇幻效果”。

我忘了是一出什么戏,戏台上喷出一阵烟雾,闪过几道亮光,一只蚌就变成了一位漂亮姑娘——蚌精。

那个年代,这样的场景无异于如今的“豪华大片”。

整个戏台因此变得瑰丽,梦幻,让人充满了无尽的想象。

乡村戏台,仿佛是天上宫阙,演绎着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神奇而生动。

⑧花花绿绿的戏台,有板有眼的唱念做打,热热闹闹的人群,都那么让人怀恋。

我多想再回到故乡,在故乡的戏台下,看一场年戏。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11.文章一开头就说:“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

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热闹”“欢腾”的。

看戏之前,大人小孩奔走相告;看戏中,男女老少沉醉其中;戏台下,青年男女卿卿我我;戏台上,演员卖力表演;戏台上偶尔出现的“奇幻效果”。

12.读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午后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铺开”中“大片大片”改成“大片”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大片大片”运用了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同时强调了看年戏时午后阳光的温暖舒适,也烘托了此时看年戏人的惬意。

改后就没有了这种效果。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戏台下大人小孩看戏的沉醉入迷,也从侧面表现出戏台上表演的精彩,表现了“我”对故乡年戏的怀念。

13.有人说,本文的最后一段与鲁迅先生《社戏》中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蕴含着相同的情感,请谈谈你的理解。

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及故乡人、故乡的淳朴风俗的怀念之情。

14.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你的家乡有哪些地方戏?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简述其主要特点。

【示例】安徽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表演质朴细致。

(本题不设统一答案,所写地方戏剧种类应与自己所处地域一致,表述清楚即可)四、写作创新15.自然环境指故事情节发展所处的自然状况,例如地点、天气、景色、气候、季节。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

请写一段景物描写,展现“春之韵”。

【课文片段在线】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写法分析】这段写景的文字十分精彩,作者从色彩、气味方面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勾画出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

色彩方面,写了远山的“淡黑”;气味方面,写了豆麦和河底水草发出的“清香”。

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得景物描写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

另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踊跃的铁的兽脊”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这是“我”坐在船上产生的错觉,觉得山是动的,船是静的。

这样通过感觉来反衬,更生动细致地写出船行之快,从而表达了“我”看戏的急切心情。

【例文】小草努力地从漆黑的泥土中探出脑袋,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柳枝上,那嫩黄的柳叶刚刚钻出,可爱至极,如初涉尘世的少女,欣喜而惊恐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迎春花早早地聚在枝头,鼓足了劲儿,吹着金色的小喇叭,欢呼雀跃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听着鸟儿的歌唱,欣赏着湖光山色,柳条迫不及待地把湖面当作舞台,在春风中扭动着她柔美的腰肢,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黄梅戏(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