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是哪个朝代的人

合集下载

王昭君原文_翻译及赏析

王昭君原文_翻译及赏析

王昭君原文_翻译及赏析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生平入宫王昭君出生于长江三峡中,一个叫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的地方普通的民家。

汉元帝建昭元年,征集天下美女进后宫,王昭君就被选入宫。

当时的皇帝汉元帝已经40多岁了,由于纵欲身体衰弱不堪。

王昭君虽然是锦衣玉食,住的是绮窗朱户,但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而已。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按理要轮到王昭君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即使轮到了又能怎样?王昭君可能也就这样湮没于后宫之中。

但是一件外交上的事情改变了王昭君的一生。

这事要先从汉朝时最大的敌人——匈奴说起。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

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逃到汉朝来,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

这时候,匈奴正缺粮食,汉宣帝送去了三万四千石粮食。

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

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的同汉朝打交道。

出塞汉宣帝驾崩后,他的儿子刘奭即位,也就是召王昭君入宫的汉元帝。

此时呼韩邪单于跟汉朝的关系已经很好了。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这次他提出了和亲的要求。

“和亲”的建议原本是汉高祖时娄敬德提出的,当时的形势是匈奴强汉弱,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她远嫁番邦,因此和亲一直都是挑一个宗室的女儿假做公主嫁出去的。

不过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一个宫女给他。

原因可能是汉元帝时已经汉强匈奴弱,没必要一定挑皇亲国戚的女儿,皇亲国戚的女儿们毕竟不多,宫女则多的是;再者,呼韩邪单于此时就在长安,让宗亲的女儿冒充公主,这么的大事情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王昭君历史故事

王昭君历史故事

王昭君历史故事王昭君,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王昭君是西汉时期汉宣帝刘询的皇后,她出生于匈奴王宫,是匈奴单于的女儿。

在当时,匈奴和汉朝交战不断,为了维护两国的和平,汉宣帝决定和匈奴联姻,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去匈奴,提亲求婚。

匈奴单于答应了汉朝的联姻请求,但他却没有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汉宣帝,而是将王昭君的表妹嫁给了汉宣帝,这就是后来的汉成帝刘骜的皇后。

王昭君年幼时被送到了长安,成为了汉宣帝的宠妃。

她聪明美丽,深受汉宣帝的宠爱。

在宫廷中,她以温柔贤淑、聪慧美丽著称,深受后宫嫔妃的喜爱,备受宠爱。

然而,王昭君并不快乐,她常常怀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对异国的生活感到孤独和无助。

后来,匈奴单于又派使者前来长安,要求汉朝派遣王昭君回到匈奴。

汉宣帝为了维护两国的和平,不得已同意了匈奴的要求。

王昭君被迫离开了长安,回到了匈奴的王宫。

在匈奴王宫,王昭君过上了奢华的生活,但她却始终无法适应匈奴的风俗和生活方式,心中对汉朝的思念日益加深。

在匈奴期间,王昭君结识了匈奴王的儿子霍去病。

霍去病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他对王昭君一见钟情,决心要将她带回汉朝。

在霍去病的帮助下,王昭君终于得以重返长安。

汉宣帝得知了王昭君的遭遇后,对她更加宠爱有加,让她成为了自己的皇后。

王昭君成为了汉宣帝的皇后后,她秉持着宽容、仁慈的品德,深受百姓的爱戴。

她关心民生,积极参与政务,为汉宣帝的治国理政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她和汉宣帝一起努力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王昭君的一生并不长久,她在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

她的一生虽短暂,却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成为了后人传颂不朽的经典。

王昭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遭遇和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她的美丽和智慧,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精神,都值得后人永远怀念和敬仰。

她的故事,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中国古代著名的美女,她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

王昭君是汉朝宣帝刘询的妃子,她的美丽和聪慧让人们对她念念不忘。

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更是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人物性格的写照。

王昭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她却有着非凡的美貌和智慧。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女子的地位并不高,但王昭君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美貌赢得了宣帝的青睐。

宣帝对她宠爱有加,甚至不惜废黜原配妃子,将王昭君册立为皇后。

然而,王昭君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她努力学习,善待宫中的嫔妃和宫女,深得众人的尊敬和爱戴。

然而,王昭君的美貌却成为了她的不幸。

汉宣帝听信了权臣霍光的谗言,怀疑王昭君与匈奴有所勾结,于是将她流放到匈奴。

王昭君在匈奴的生活并不幸福,她时常怀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但却无法回去。

在匈奴,她虽然受尊重,但却身不由己,生活备受煎熬。

然而,即使在匈奴,王昭君也没有放弃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汉朝的忠诚。

她时常劝说匈奴的首领与汉朝和好,希望能够为两国人民带来和平。

她的善良和智慧感动了匈奴的首领,最终促成了汉匈两国的和平。

王昭君也因此得以回到了祖国,重新回到了汉宫。

王昭君的故事告诉我们,美丽并不是女子唯一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和智慧。

她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善良,最终换来了自己的幸福和两国的和平。

她的故事感人至深,让人们铭记于心。

王昭君的故事也给我们启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逆境,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不懈,相信一切都会迎来转机。

正如王昭君一样,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两国人民的命运。

她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王昭君,她的美丽和智慧,成为了中国古代传奇的一部分。

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她的故事,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口中,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位被称为四大美女的女性名字深入人心。

其中之一便是王昭君,她以其绝世的美貌和传奇故事,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王昭君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王昭君,字泰华,汉代宣帝刘询的王后。

她出生于汉朝开国功臣王陵之家,因此也被称为“王家姑娘”。

据记载,王昭君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非凡的美貌,她容貌绝世,传说其眉梢微微弯曲,双目有如秋水,其美丽迷人的外表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然而,王昭君并不仅仅是一个美貌的背景板,她在古代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自己的足迹。

首先,她以自己的美貌改变了汉室外交的走向。

据传,当时匈奴的单于闻王昭君之美,派使者向汉朝请求将她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

汉宣帝欲借此策略维护汉匈之间的和平,于是决定将王昭君嫁给匈奴。

王昭君随即踏上了赴匈奴的艰辛之路。

她坚强而又勇敢地面对着奇异和陌生的环境,她的书法才情俘获了匈奴高层的心,最终改变了自己和匈奴的命运,成为了匈奴草原上的千古传奇。

其次,王昭君在匈奴期间也转化了草原上的民俗文化。

王昭君精通音律和舞蹈,她将中原的音乐和舞蹈带入了匈奴的生活之中。

在她的引领下,匈奴开始欣赏、学习汉族的文化艺术,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匈奴汉文化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两个民族的文化发展。

另外,王昭君也通过自己的美丽和才情传承了汉朝的文化底蕴。

当王昭君嫁到匈奴后,她以她的才情和智慧赢得了匈奴单于的宠爱和尊重。

她不仅能娴熟地演唱汉族传统曲目,还能用中原音乐的特点创作新的歌曲。

她的音乐才华让匈奴人深深迷恋,使汉族音乐逐渐传播到草原之上。

王昭君的故事和她所创造的影响远不止于音乐和舞蹈。

她所代表的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和平与交流,她所传承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她所散发的光芒已经在千百年的岁月中不曾磨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昭君以其独特的美貌和卓越的才情成为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王昭君个人简历.doc

王昭君个人简历.doc

王昭君个人简历“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你可知诗中的明妃是指谁吗?以下是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王昭君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王昭君个人简历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生平事迹昭君入宫王昭君出生于长江三峡中,一个叫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的地方普通的民家。

汉元帝建昭元年,征集天下美女进后宫,王昭君就被选入宫。

当时的皇帝汉元帝已经40多岁了,由于纵欲身体衰弱不堪。

王昭君虽然是锦衣玉食,住的是绮窗朱户,但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而已。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按理要轮到王昭君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即使轮到了又能怎样?王昭君可能也就这样湮没于后宫之中。

但是一件外交上的事情改变了王昭君的一生。

这事要先从汉朝时最大的敌人说起——匈奴。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

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逃到汉朝来,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

这时候,匈奴正缺粮食,汉宣帝送去了三万四千石粮食。

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

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的同汉朝打交道。

昭君出塞汉宣帝驾崩后,他的儿子刘奭即位,也就是召王昭君入宫的汉元帝。

此时呼韩邪单于跟汉朝的关系已经很好了。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这次他提出了和亲的要求。

“和亲”的建议原本是汉高祖时娄敬德提出的,当时的形势是匈奴强汉弱,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她远嫁番邦,因此和亲一直都是挑一个宗室的女儿假做公主嫁出去的。

不过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一个宫女给他。

王昭君的故事及简介

王昭君的故事及简介

王昭君的故事及简介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王昭君的故事及简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王昭君的简介:王昭君(约前52年-约15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

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

王昭君去世后,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的故事,中国人都很熟悉。

历来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文人墨客和民间传说更多赞美她绝世的美丽,渲染她思乡的哀愁;而历史学家则更多强调她为汉匈关系、民族团结作出的伟大贡献。

而我对她最感兴趣的,是她对待命运的态度。

和王昭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词,是“和亲”。

汉朝刚刚成立的时候,无力对抗北方草原上强大的匈奴。

平城白登山一战,汉高祖刘邦差一点做了俘虏,侥幸回来后,只好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开始和亲。

汉武帝时,汉朝开始改变长期以来对匈奴隐忍退让的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反击。

经过三次大战役,汉军击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势力伸入西域。

到汉宣帝时,又联合西域的乌孙,对匈奴进行东西夹击。

匈奴大败远遁,又遇上雪灾,人民、牲畜损失大半。

许多属国见匈奴衰落,纷纷闹独立,脱离其控制。

外部的打击,加剧了匈奴内部的矛盾,出现了五单于并立,互相攻杀的混乱局面。

王昭君

王昭君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蜀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

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

王昭君去世后,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此西汉末年的和亲是成功的。

西汉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此外,通过和亲加强了和亲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昭君出塞后,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

从此,使得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匈奴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王昭君为实现汉朝与匈奴的和睦相处而远嫁匈奴,开创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

昭君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加强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和亲,从客观上缓解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传说故事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传说故事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传说故事王昭君(本名王嫱,约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字昭君,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所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关于王昭君的故事吧。

王昭君的传说鄂西山区的高山密林里,生长着一片片珍贵的珙桐树。

每年春天刚过,它就开花了。

花又白又大,有两片花瓣伸出,略略张开,真像一只欲飞的白鸽登在枝头上,所以人们都叫它鸽子树。

这树上的鸽子花,可有个来历哩!两千多年前,汉元帝刘把宫女王昭君,许给了南匈奴呼韩邪单于。

这一天,昭君出塞远嫁,就要从京城长安上路了。

她坐在窗前,遥望故乡,正在想念香溪的父老乡亲,忽然窗外白光一闪,飞进一只雪白的鸽子,轻轻落在昭君身边。

昭君一看,原来是自己在家时喂养的那只小白鸽“知音”。

她高兴极了,连忙捧在手里问道:“知音,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我可真想念你啊!”知音说:“姑娘,我也一直想念你。

听说你要出塞去和亲,我飞了七天七夜,赶来与你同去,你答应吗?”昭君一笑,微微点头。

小白鸽知音就地一滚,化作一支小巧玲珑的白玉簪。

昭君把它斜插在发髻上。

昭君到了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做了匈奴的王妃。

一晃三年过去了,昭君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得很幸福。

她还教给匈奴人编织刺绣,琴棋书画,深得大家敬重。

昭君常常思念家乡,每天早晨要向南祝祷;逢年过节,要朝南三拜。

一天夜里,昭君做了个梦,回到了故乡——兴山宝坪。

她打水的楠木井,还是那样清清亮亮;她梳洗的梳妆台,还是那样清爽雅致;西荒垭的灯还是那样明;纱帽山的树还是那样青;只是二老爹娘头上的白发增多了,脸上的皱纹加深了。

昭君一觉醒来,思乡之情深切,就写了一封平安家信。

可是交通不便,关山隔阻,这封信怎么送回去呢?这时,白鸽知音说话了:“昭君阏氏,我给你把信送回去吧!”昭君一听,真是高兴极了,只是感到山高路远,陰晴多变,知音身单力弱,能受得了吗?她虽然没有说出来,知音已经了解了她的心思,就说:“昭君阏氏,你放心吧,我带领我的子孙一起飞,一定把你的平安家信带给宝坪亲人!”昭君感动得眼含热泪,把家信给知音白鸽系好,又嘱托了一番,才送它们上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昭君是哪个朝代的人?
推荐答案:西汉人
王昭君简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生于湖北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

王昭君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她嫁匈奴后迫不及待地上了一道请回归汉朝的表章,汉成帝冷淡地拒绝了昭君的回归请求,王昭君年轻时在匈奴去世。

王昭君先嫁呼韩邪单于,生一子,为右日逐王。

昭君嫁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由是昭君嫁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

王昭君卒年不详,据匈奴史专家林干推测其可能于公元前六至一年间于漠北的匈奴庭去世(参考资料为湖北宜昌昭君故里景点里的文字解说)。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

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

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昭君是怎么入宫的?
王昭君出生于长江三峡中,一个叫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的地方普通的民家。

汉元帝建昭元年,征集天下美女进后宫,王昭君就被选入宫。

当时的皇帝汉元帝已经40多岁了,由于纵欲身体衰弱不堪。

王昭君虽然是锦衣玉食,住的是绮窗朱户,但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而已。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按理要轮到王昭君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即使轮到了又能怎样?王昭君可能也就这样湮没于后宫之中。

但是一件外交上的事情改变了王昭君的一生。

这事要先从汉朝时最大的敌人——匈奴说起。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

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逃到汉朝来,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

这时候,匈奴正缺粮食,汉宣帝送去了三万四千石粮食。

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

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的同汉朝打交道。

王昭君是怎样死的?
是忧郁而终的。

不是因为出塞而忧郁,因为她是自愿请行的,而且呼韩邪单于以及他手下都对王昭君很好,还生了一个儿子。

她忧郁是因为呼韩邪死后他前妻的儿子要娶王昭君,王昭君不同意,“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

结果她只得顺从,又生了两个女儿,而且她的儿子又无辜被杀,所以度日如年,以泪洗面,最终忧郁而死。

王昭君故里:
王昭君故里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

昭君纪念馆造型庄严,结构流畅,镂雕古朴,图案雅致,墙堵翘角、龙飞凤舞。

馆内正中立着一尊高2.8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她冰清玉洁、倾国倾城、端庄淑静、飘逸秀慧,充分再现了昭君的丰仪和美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王昭君功绩: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
民的利益的。

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