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带通滤波电路模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multisim的二阶滤波器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multisim的二阶滤波器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multisim的二阶滤波器仿真设计实验报

本报告主要就基于multisim的二阶滤波器的仿真设计进行介绍
和说明,目的是为了解决模拟信号中的信号干扰以及抑制或突出某些
频率分量的问题。

仿真设计是基于Multisim软件来实现的,Multisim是一款由National Instruments 公司开发的电子工程专业虚拟仿真软件,用于
模拟数字电子系统、模拟电子系统及系统仿真,主要有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择芯片,我们选择的芯片是OP-07,这款芯片是带有
两个引脚的运算放大器,并且可以构成有效带通滤波器场景;
第二步,接下来我们可以将这些芯片组合起来,来组成不同类型
的二阶滤波器;
第三步,最后通过计算来设计滤波器各个参数,比如滤波器阶跃
响应函数,模拟电路来进行计算,利用电路原理来实现参数的计算;
最后,在仿真的环节,我们可以通过Multisim来完成仿真,最
后输出仿真结果:仿真设计的滤波器响应以及滤波器的波形形状。

从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Multisim可以非常轻松的
设计模拟电路,设计二阶滤波器,并用它来仿真,了解滤波器的性能。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实验报告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实验报告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探究二阶电路响应的特性,并且了解其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

二、实验原理1. 二阶电路的基本概念二阶电路是指带有两个存储元件(电容或电感)的电路,其具有更加复杂的响应特性。

其中,常见的二阶电路包括二阶低通滤波器、二阶高通滤波器以及二阶带通滤波器等。

2. 二阶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在二阶低通滤波器中,当输入信号频率很低时,输出信号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而当输入信号频率逐渐升高时,输出信号将会逐渐减小。

当输入信号频率等于截止频率时,输出信号将会下降3dB;而当输入信号频率继续升高时,输出信号将会更加明显地下降。

3. 仿真实验步骤(1)构建一个RC电路,并且设置初始条件和参数值;(2)绘制RC电路的幅度-频率响应曲线;(3)绘制RC电路的相位-频率响应曲线;(4)分析幅度-频率响应曲线和相位-频率响应曲线的特点。

三、实验步骤1. 构建RC电路在Multisim软件中,选择“模拟”选项卡,然后选择“Passive”选项卡,接着选择“R”和“C”元件,并且将它们连接起来。

最终得到的电路图如下所示:2. 设置初始条件和参数值在Multisim软件中,点击“仿真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仿真类型设置为“AC Analysis”,并且设置频率范围为1Hz~10MHz。

接着,设置电容C1的值为0.01μF,电阻R1的值为10kΩ。

3. 绘制RC电路的幅度-频率响应曲线在Multisim软件中,点击“仪表”选项卡,并且选择“AC Analysis”仪表。

接着,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X轴设置为“Frequency”,将Y轴设置为“Magnitude(dB)”,并且勾选上“Decibel Scale”。

最终得到的幅度-频率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4. 绘制RC电路的相位-频率响应曲线在Multisim软件中,点击“仪表”选项卡,并且选择“AC Analysis”仪表。

二阶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二阶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二阶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二阶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而二阶电路则是电子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二阶电路的特性和性能,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深入了解二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 了解二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学习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3. 掌握二阶电路的参数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二阶电路是指由电感、电容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其具有两个极点和一个零点。

在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二阶低通滤波器和二阶带通滤波器。

实验步骤:1. 搭建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连接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输出波形的变化;3. 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记录数据;4. 重复以上步骤,搭建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进行相应的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二阶低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逐渐增大时,输出信号的幅度逐渐减小,且相位滞后;2. 二阶带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时,输出信号的幅度较大,且相位基本不变;3. 随着频率的增加,二阶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呈现出特定的形状,即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为递减曲线,带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为带状曲线。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现象:1. 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差异;2.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可能有限,无法覆盖所有频率;3. 电路中的噪声和干扰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抑制和滤波。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二阶电路的原理和特性,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巧和仪器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结论:二阶电路是电子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对二阶低通滤波器和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XXX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300Hz~3KHz带通滤波电路院(部):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第一章一、引言测量和分析工程信号时,往往只需对特定频率或者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但在实际工程信号中,往往包含各种各样的干扰信号或者说是人们不感兴趣的信号。

为了消除这些信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利用一个理想的滤波器,将这些干扰信号全部剔除。

本文将以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为例熟悉滤波的原理并掌握其相关的应用。

二、滤波器的简介1滤波器是一种只传输指定频段信号,抑制其它频段信号的电路。

滤波器分为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两种:1.1无源滤波器:由电感L、电容C及电阻R等无源元件组成1.2有源滤波器: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2.从功能来上有源滤波器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带阻滤波器(BEF)、全通滤波器(APF)。

其中前四种滤波器间互有联系,LPF与HPF间互为对偶关系。

当LPF 的通带截止频率高于HPF的通带截止频率时,将LPF与HPF相串联,就构成了BPF,而LPF与HPF并联,就构成BEF。

在实用电子电路中,还可能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型式的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通带电压放大倍数AVP、通带截止频率fP及阻尼系数Q等。

三、主要设计要求利用Multisim仿真平台试设计一有源带通滤波器,要求为能低于300Hz和高于3KHz的信号,整个带通增益为8dB,在30Hz和300KHz处幅频衰减应不小于26dB。

1.画出电路图,说明工作原理,写明电路参数及计算过程2.进行电路仿真,仿真结果要求为带通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3.在Multisim中,在电路输入端输入一正弦信号,幅值不变,改变频率,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做出波特图。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报告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评分:教师:李忠民 20 13 年 3 月 15 日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2 -20 13 学年第 2学期第 1 周- 3 周题目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内容及要求①分别用压控电压源和无限增益多路反馈二种方法设计电路;②中心频率fO=1KHz;③增益AV=2;④品质因数Q=10。

注:可使用实验室电源。

进度安排第1周周一至第1周周五:查资料,完成原理图设计及仿真;第2周周一至第2周周四:完成系统的制作、调试;第2周周五:设计结果检查;第3周:撰写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时间周二、周三、周四指导地点:E 楼 311室任务下达2013 年 2 月 25 日任务完成2013 年 3 月 15日考核方式 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指导教师李忠民陈光系(部)主任付崇芳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带通滤波器,是有选择性传输特定频率范围内信号的电路称为滤波器,其功能是:允许规定频率范围内的有用信号通过,不允许规定之外的干扰信号通过。

本文重点介绍了带通滤波器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方法。

介绍了高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设计了一个由高通滤波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级联而组成的带通滤波,给出了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模块的原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良好的滤波效果以及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带通滤波器参数设计稳定可靠前言 (1)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1.1设计内容……………………………………………………………………………………1.2设计要求……………………………………………………………………………………. 第二章设计方案的选择………………………………………………………………………2.1方案一……………………………………………………………………………………2.2方案二……………………………………………………………………………………. 第三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1系统的组成………………………………………………………………………………3.2低通滤波器电路…………………………………………………………………………3.3高通滤波器电路…………………………………………………………………………3.4工作原理…………………………………………………………………………………. 第四章电路设计、仿真调试…………………………………………………………………4.1电路设计…………………………………………………………………………………4.1.1二阶压控电压源带通滤波器设计………………………………………………4.1.2二阶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带通滤波器电路…………………………………….4.2仿真调试…………………………………………………………………………………第五章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5.1实验步骤………………………………………………………………………………..5.2数据记录…………………………………………………………………………………5.3实验分析…………………………………………………………………………………第六章实验结论与体会………………………………………………………………………第七章参考文献………………………………………………………………………………第八章附录……………………………………………………………………………………8.1 附录1……………………………………………………………………………………8.2 附录2……………………………………………………………………………………8.3 附录3……………………………………………………………………………………前言近几年随着冶金、化工、纺织机构等工业使用的各种非线性用电设备而产生的大量的高次谐波,已导致电网上网正常波形发生严重畸变,影响到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用户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4二阶滤波器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4二阶滤波器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实验项目:二阶滤波器实验地点:学院楼信号与系统实验室专业班级:电信1201 学号:2012001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李艳萍一、实验目的:1、了解有源和无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2、对比并研究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二、原理说明:1、滤波器的作用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择性。

滤波器的种类很多,但 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经典滤波器和现代滤波器。

经典滤波器可 分为四种,即低通(LP )、高通(HP )、带通(BF )、带阻(BS )滤波器。

下面给出了四种滤波器的理想频率响应。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滤波器(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图4-1 四种滤波器的理想幅频特性2 滤波器可认为是一个二端网络,可用图4-2的模型来描述。

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可由下式反映:H (j ω)=U2/U1=A(ω)∠θ(ω) H (j ω)为网络函数,又称为传递函数。

图4-2 滤波器Au通带 阻带Au阻带 通带Au阻带 通带 阻带Au通带 阻带 通带滤波器U1 U2三、实验步骤及内容:1 用实验导线按图4-3构造滤波器:(a )无源低通滤波器 (b )有源低通滤波器(c )无源高通滤波器 (d )有源高通滤波器(e )无源带通滤波器 (f )有源带通滤波器U1 U2 1k 1k0.01μF0.01μFU20.01uF1k2 36-+U11k0.01uF U1U20.01μF 0.01μF1k 1k U12 36-+U20.01μF 0.01μF1k1k1k0.01uF0.01uF1k U1U20.01uF0.01uF10k1k10k2 361k-+U1U20.01uF0.01uF0.022uF 5101k1k U2U10.01uF0.01uF 5100.022uF1k1k 2 36U2U1 +-(g)无源带阻滤波器(h)有源带阻滤波器图4-3 各种滤波器的实验电路图2、测试各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例1:测试RC无源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报告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报告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报告一、引言带通滤波器是一种能够通过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而抑制其他频率信号的电子滤波器。

二阶带通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滤波器类型,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和相对简单的电路结构。

本文将介绍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与实现过程。

二、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原理三、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步骤1.确定滤波器的通带中心频率: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滤波器需要通过的频率范围,并取其中心频率为设计目标。

2.确定通带增益: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滤波器在通带范围内需要增益的大小。

3.计算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品质因子(Q值)是评价滤波器带宽与衰减特性的重要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Q值。

4.确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根据所需的通带带宽和中心频率,计算出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

5.设计滤波器的电路结构:根据已知的截止频率、Q值和增益,选择适合的电路结构实现二阶带通滤波器。

6.计算滤波器的元件数值:根据所选电路结构和设计参数,计算出各个元件的数值。

7.绘制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将计算出的元件数值和电路结构绘制为电路原理图。

8.仿真与验证:使用电子仿真软件对滤波器的性能进行仿真与验证。

9.实际实现:根据电路原理图,选择适合的元器件进行实际的电路实现。

10.测试与调整:使用测试仪器对实际实现的滤波器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

四、实例以设计一个中心频率为1kHz,通带增益为10dB,通带带宽为500Hz的二阶带通滤波器为例进行说明。

1.确定滤波器的通带中心频率为1kHz。

2.确定通带增益为10dB。

3. 计算滤波器的品质因子。

根据公式Q=fc/BW,其中fc为中心频率,BW为通带带宽,计算得到Q=24.确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根据中心频率和通带带宽,可以计算出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为900Hz和1100Hz。

5. 选择适合的电路结构。

本例选择经典的Sallen-Key滤波器结构进行设计。

6.计算滤波器的元件数值。

二阶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报告

二阶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报告

二阶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二阶有源滤波器,来缓冲它接收到的模拟信号,从而实现滤掉信
号中较高频成分。

并通过特定谐波衰减来实现幅度音量调节。

实验内容
本实验分为2个部分。

首先,设计一个二阶有源滤波器,并在电路模拟器中进行模拟。

其次,利用仿真结果调参,达到滤波器的谐波衰减要求。

实验原理
二阶有源滤波器是利用两个放大器阶段,一个RC网络和滤波电路设计的。

它由高通
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可以对有限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和幅度音量调节。

实验工具准备
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主要有:模拟电路调试器、数字多用途万用表、万孔测试插座等。

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是,二阶有源滤波器输出的模拟滤波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基本
相同,但是谐波衰减情况明显改善,衰减幅度为27db,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成功运用电路模拟器模拟了二阶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并且达到了滤波效
果的预期要求。

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理解二阶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该滤波器的应
用原理,为更复杂滤波器的设计规划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实验原理与内容
实验用电路图如图 1 为二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R2=R C1=C R AC C R3=2R

LM324 (A-1)R1
Rx
R1
图 1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由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组成,信号从 VI 端输入, 按顺序依次通过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即可在输出端 VO 得到所 需的带通信号。 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A s = 整理得: A0 = ω ω ω ω 1 − (ω )2 + j ω Q 1 + jQ( − 0 ) ω ω 0 0 0
0
AVF sCR 1 + 3 − AVF sCR + (sCR)2 1 jω A0 Q ∙ ω
A jω =
其中 A0 = AVF 3 − AVF
ω0 = 1 RC Q = 1 (3 − AVF ) 实验中我们用 pspice 软件模拟这个电路, 做出该电路的幅频响应曲线。 另外, 对该电路进行分析,包括蒙托卡偌分析、最坏情况分析、参数扫描分析以及 带宽测量。
通过本实验,一方面在使用该软件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了解了 pspice 软件 的基本功能,并能熟练的运用部分功能来对电路进行模拟及分析。另一方 面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计算确定各个参数值,并在软件中进行 了一系列的参数扫描分析,了解了输出信号随着某一原件的变化规律。此 外,我们也进行了带宽测量,最坏情况分析以及蒙托卡偌分析,在这过程 中我们不仅理解了以上概念,也增长了对电路学习的兴趣。
五. 实验结果
1. pspice 电路图
2. 输出波形图
3. 参数扫描曲线及带宽
4. 最坏情况分析曲线
5. 蒙托卡偌分析曲线
六.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书中幅频响应的纵坐标单位为 dB,即为输出与输入之比的函数值,而在 软件资料中测量输出电压即得到理想的幅频响应曲线, 经实际操作亦是如
此。
七. 实验小结
二阶带通滤波电路模拟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设计二阶带通滤波电路,理解并掌握高通、低通以及带通滤波原理及 应用; 2. 利用 pspice 软件模拟,掌握 pspice 软件中基本操作
二. 实验细节
实验器材:pspice10.5 软件 实验人员:周奉翔、陈琴、程瑞强、潘华亮、熊承恺 实验时间:2013 年 12 月 10 日 实e 软件,进入绘图界面,绘制图 1; 2. 设置信号频率变化参数为 1 至 1GHZ,测量输出电压 URx,得出波形图; 3. 设置 A 值扫描。即设置(A-1)R1 由 0.45k 到 9.45k 扫描,扫描增量为 1k,得出参数扫描曲线(9 条) ; 4. 调用 Measurement 函数,测量 9 条曲线的带宽; 5. 设置 R2 的变化规律(+-5%) ,分析 R2 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得出 最坏情况分析曲线; 6. 对电路进行蒙托卡偌分析, 取五次随机数值, 得出蒙托卡偌分析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