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试验报告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一、试验目的评价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花生生长的调节作用、增产效果及花生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该药剂在花生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1、作物与栽培品种花生,双英2号2、试验地点双辽市辽东街勃山村三、试验设计和安排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面积100m2,处理间设隔离带1m;处理1: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1500倍液喷施;处理2: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喷施;处理3:磷酸二氢钾(对照),0.2%喷施;处理4:喷施等量清水。
1、施药方法和时间譹訛施药器械及方法手动喷雾器,茎叶喷雾,喷雾均匀细致,每小区喷药液量一致。
譺訛施药时间和次数花生初花期和下针期各施1次药。
四、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1、气象及土壤资料譹訛气象资料第一次施药当天天气情况:微风,温度26℃,相对湿度60%。
第二次施药当天天气情况:微风,温度27℃,相对湿度80%。
譺訛土壤资料白沙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低,碱解氮120ppm,速效磷14ppm,速效钾110ppm,pH值7。
譻訛田间管理资料播种:双粒播种,公顷保苗20万株。
施肥:底肥一次性施入复合肥(15-15-15),600公斤/公顷。
2、调查时间与次数第一次施药后10天调查花生生长性状,各处理株高、分枝数、叶色没有明显差别,单株幼果数处理1、2、3比空白分别多1.8、1.8、0.8个。
第二次施药后10天调查花生生长性状,各处理株高、叶色没有明显差别,分枝数处理1、2、3比空白分别多2.2、2.4、2.0条、单株幼果数处理1、2、3比空白分别多3.4、4.0、2.8个。
3、调查与记录譹訛安全性调查施药后7天、15天目测试验剂量对花生没有药害出现,植株生长未受到抑制,试验药剂对花生安全。
譺訛产量和性状调查各处理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采样,每点抽样5株。
进行田间测产,调查各小区花生的单株株高、单株结果数、每平方米株数;风干后室内考种,调查百果重、计算小区产量及增产率(详见下表)。
噻苯隆在夏黑、京亚等葡萄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噻苯隆在夏黑、京亚等葡萄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作者:吴其伟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9期“益果灵”牌噻苯隆是陕西咸阳德丰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在巨峰系葡萄上应用具有拉长花穗、膨大果粒和保花保果作用,并无穗轴硬化现象。
为此笔者于2010年4~5月在夏黑、京亚等葡萄上进行该药剂使用效果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夏黑无核、京亚葡萄,“益果灵”牌噻苯隆0.1%水剂30ml/瓶。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彭上村,位于浙江中西部金衢盆地。
年均温17.4℃,1月均温5.0℃,7月均温30.6℃。
年降雨量1500mm,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
夏黑为贝达砧,京亚为SO4砧,667m2栽222株,采用“T”型促成栽培。
沙壤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
采用滴灌技术,管理水平一般。
1.3 试验方法每个品种设2个处理3次重复。
处理1:试验区1333m2,春季萌芽后新梢长至3~4片时,用噻苯隆30ml/瓶兑水12kg喷施新梢;生理落果后果穗中70%果粒黄豆大时,用噻苯隆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0.3g,再兑水15kg浸果穗;处理2:对照区133m2,叶片和果穗喷等量的清水。
在下午5时后喷施和浸果穗,其他管理方法相同。
2 结果与分析2.1 3~4片叶喷施噻苯隆对夏黑、京亚等葡萄花穗的影响在对每个处理重复区随机选取50个花穗进行长度测量,并取其平均值。
记载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喷施噻苯隆后,夏黑和京亚果穗都明显增长,其中夏黑葡萄比未喷的对照区果穗平均增长1.9cm,拉长率为22.7%,京亚比未喷的对照区果穗平均增长2.1cm,拉长率为19.2%。
2.2 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将各个处理重复区果穗随机采10穗果,进行穗重、果重、外观、可溶性固形物等测定,6月24日统计整理后见表2、3。
由表2、3可以看出,虽然噻苯隆对夏黑、京亚等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和着色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显著促进果穗、果粒增大,其中夏黑平均穗重增加577g,增加率为155%,果粒平均增大5.5g,增大率144.7%;京亚平均穗重增加395g,增加率为44.8%,果粒平均增大4.5g,增大率47%。
噻苯隆在夏黑、京亚等葡萄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长率 为 2 2 . 7 %,京亚 比未 喷 的对 照 区果穗 平 均 增 长
2 . 1 e m, 拉长率为 1 9 . 2 %。
表 1不同处 理 对夏黑 、 京亚 花穗 的影 响结果 ( 见 花 期测定 ) 单位 : 一
究 生 产 的实 验 架专 用 可调 光 L E D光 源 模 块 ( 功 率 3 0 W) , 分红色、 蓝色 单 色光 , 可实 现分 别调 节 光强 大
小。
1 . 2 试 验 方 法
在 岩溶地 区的珍贵 中药材植物 ,民间有 “ 救命仙 草” 、 “ 中华仙草 ” 的美称 。光 照是地球上各种 生物生长发 育 的能量与信号来 源 ,动植物 的形态建成 与新陈代谢 过
l 2 o 0
38 5
5 . O
红 色
1 5 O
处理 2
处理 l
2
8 l 5
l 3 6 0
4 4 0 4 . 9
紫红
红 色
1 9 5
处理 2
处理 1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2 0
1 2 7 0
3 6 2 3 . 5 l O 5
紫红 红色 紫红
程 与光照关 系密切 。 自然光照随着地理 位置 、 天气状 况
实验架专用 L E D光源模块共有 1 2排灯带 , 其中 8 条红 光带 , 4条蓝光带 , 调节红 、 蓝光条 带数 , 进行对 比 处理 。各处理参数如表 1 所示 :
表 1 不 同光质 L E D光源的主要技术参数
l 5 O
50%噻苯隆调节棉花生长药效试验报告

50%噻苯隆调节棉花生长药效试验报告摘要50%噻苯隆调节棉花生长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70%~80%棉铃完全吐絮时喷施50%噻苯隆,可加速棉花脱叶,提高吐絮率,对棉花有明显的催熟作用。
建议使用量为600g/hm2。
关键词50%噻苯隆;调节;棉花生长为明确周口山都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0%噻苯隆对棉花的催熟增产作用,并确定其最适用量,为大面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
1试验设计1.1供试药剂及处理设置供试药剂为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周口山都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落叶灵(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试验设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300g/hm2、450g/hm2、600 g/hm2、900g/hm2,落叶灵450g/hm2,以喷清水为对照,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
1.2试验实施试验地设在阜宁县阜城镇城北村五组,粘壤土,肥力中等,均匀一致,茬口为重茬棉,供试品种苏棉19,移栽密度3.3万株/hm2。
由于2006年棉花生长中期连续阴雨,长势较差,且不均匀,属晚发棉,栽培管理与病虫草防治同当地常规进行。
在用药前采收所有小区已完全吐絮的棉花,于10月18日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喷药,喷水量750kg/hm2,用药时晴天,偏北风2级,气温12~24℃,用药前后均为晴天,药后10d(10月18~28日),除10月21日下1次小雨,其余均为晴天。
1.3调查内容及方法1.3.1脱叶率调查。
在用药前各小区挂片固定3点(有代表性),每点5株,调查5株总绿叶数。
于药后5d、10d、15d调查各小区点内的未脱落的总叶片数,计算各次各处理脱叶率。
1.3.2吐絮率调查。
在施药前各小区采收1次花,于药后5d、10d、15d分3次采收所有小区已完全吐絮的花,并记载各次采收各小区吐絮个数;同时,药后15d,调查点内5株青铃数,计算药后各次各处理的吐絮率。
产量结构调查:对药后5d、10d、15d共3次采收的籽花晒干混合称重,测定单铃重及药后15d内各小区实产(籽棉产量),用左右分梳法测量各处理棉花纤维长度,同时分区加工,测定各处理衣分、籽指、衣指。
噻苯隆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枣树上应用效果研究

之 自然 、 历 史条 件及 传统 观念 的影 响 , 枣 树放 任式 自然生 长 , 疏于 修剪 与水 肥 的合理 使用 , 致使 长 势 弱, 产量 低 , 效 益差 。为促 使 同心 圆枣 产业健 康 可 持续发 展 , 在充 分 利 用 当地 雨 水 资源 和 有 限 的 补 水 条件 的基础 上 , 通 过 根外 喷施 叶面 肥 和 植 物 生
满田、 钙佳 美在 同心 圆枣 树上 应用 效果 的研究 , 旨 在提 高旱 作枣 树 幼树 产 量 , 为生 产 提 供 一定 技 术
指导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区概 况
枣树 病 虫危 害轻 、 农药 使用 量较 少 , 具有 发展 绿 色 果 品及 有机 食 品的优 势 ] 。但 大多种 植 同心 圆枣
等特 点 , 栽培 管理 容易 , 是适 合 宁夏 中部 干旱带 栽 培 的优 良红枣 品 种Ⅲ 1 ] 。同心 圆枣 主要 分布 在 宁夏
中部 干 旱带 的 同心县 、 海原 县 、 中宁 县 、 中卫市 、 吴 忠市 和 石嘴 山市 , 其 中核 心 分 布 区 主要 在 同心 县 王 团镇 和 中宁县 喊 叫水 乡L 2 ] 。宁夏 中部干 旱 带常 年 干旱 少雨 、 光 照充 足 , 水源、 土壤及 大气 污染 小 ,
黑龙江农业科 学 2 0 1 5 ( 1 1 ) : 7 5 ~7 7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噻苯隆在大棚茄子上的使用初探

使 用 了噻苯 隆的茄 子果 实 端正 、大 ,色 泽 呈黑 紫色 有光 亮感 ,且看 起来 鲜 嫩 。没有 使 用 噻苯 隆 的
竺墨 国
对 3 水的处理 , 0 产量 8 1 g 70 ,比对照 1 4 g 075 减少 了 l.%。以 6 水 的处理 产量最 高 ,达到 1 0 , 8 9 0 41 g 6 比对照 1 7 5 多坐果 3 1 g 04g 4 5 ,增产 3 . 1 8%。经方 差
截止 2 2 月 3日茄 子试验 各 处理 的摘 果情 况 和产 量情 况 汇总 见表 3 从 表 3 。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用 噻苯 隆对 6 g 的处理 结果 量 最多 。 个 重复 共摘 果 5 0k 水 3 3 个 ,比对 照 增加 了 1 个 , 加 了 2 3 %。最 小 的是 0 增 3 对 3 水 的处 理 , 0 3个重复 共摘 果 3 个 ,比 C 0 K减
设计 与处理 .
处理 1 0mL ( 瓶 )药 对水 3 k ; :3 1 0 g 处 理 2 0mL ( 瓶 )药对 水 4 g :3 1 5 ; k
处 理 3 0mL ( 瓶 )药对 水 6 ; :3 1 0
少 了 1 个 ,减少 了 3 . 3 02%。 从表 3中还 可 以看 出各 处理 的产 量 ,最 低 的是
分析 表 明 ,噻苯 隆对 6 水 的 处理 比其 他 处理 增 0 产显 著 ,达显 著 水平 。 24 对茄 子 植株 叶片 和果 实色 泽 的影 响 。
2 . 植 株 叶 片上 的表现 .1 4
试 验 研 究
 ̄ g tb e 0 0 1 ea ls2 1 .1
噻 苯 隆在 大 棚茄 子上 的使 用 初探
噻苯隆棉花脱叶应用技术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Thidiazuron 50% WP)产品突出的卖点:●能够促使作物体内产生脱落酸,使叶子、叶柄自然脱落,脱叶彻底,不会因枯叶碎屑污秽棉花,使人工采棉、机采更为方便,使棉花品质更高;●保护盖顶桃,促进盖顶桃开裂,增产效果明显;●使用后可使棉花色白、纤维长,棉籽饱满,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套种作物田中使用,可改善套种田通风透光,有利于套种作物正常生长,同时棉杆易拔;棉叶还田还可增加土壤肥力;登记使用范围:一:使用时期和天气:1:棉花自然吐絮率达 35% ~40%左右时 , 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 , 能有效促进棉花脱叶,对棉铃吐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霜前花比例有所提高。
施药时间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产量。
2:手工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初,新疆南部9月上旬使用;亩用本品25-30克整株喷雾。
3:机器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上旬,新疆南部9月中旬使用,温度24℃以上30克/亩,温度24℃以下30-40克/亩。
选择晴天用药,避开阴雨天用药。
4:施药后的气温变化,用药后日最低温度≥12℃且连续3-5天,有利于本品较好地发挥药效,一定要避开1周之内强降温天气。
5:棉株密度≤1.3万株/亩,成熟度较好,可以用低剂量,否则用高剂量。
6:机械或人工使用亩用水量30-50升,飞机喷施亩用水量6-8升,全田叶面喷雾。
7:至少要在采摘前12天前使用。
二:和乙烯利混用技术:一般可用40%乙烯利3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450克/公顷。
对于长势弱甚至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可用40%乙烯利2.25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300克/公顷。
三:影响噻苯隆药效发挥的因素:1:温度与湿度:高温高湿,棉株新陈代谢,脱叶快;低温干燥,棉株代谢慢,脱叶速度慢,效果差;低于12℃,棉花的生理代谢被抑制,即冷休克,在此温度下脱叶剂就不产生任何生理作用。
2:棉花成熟度:当棉株已自然衰老,结铃均匀一致,营养生长显著减弱时用药,容易脱叶。
噻苯隆提高甜菜的抗病性及产量药效试验调查初报

噻苯隆提高甜菜的抗病性及产量药效试验调查初报摘要:库尔勒是甜菜的主产区, 有多年的种植历史, 但随之甜菜病害发生频率也逐年加重, 致使产量和块根的质量下降, 尤其是黄化病和褐斑病, 对甜菜的生长发育危害很大。
为此, 我站引进噻苯隆制剂( 0.20%液剂) 对甜菜进行防病处理, 发现噻苯隆对甜菜褐斑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能提高甜菜产量和含糖量。
关键词甜菜褐斑病产量品质1 试验方法与材料1.1 供试品种甜菜品种KWS01431.2 供验药剂噻苯隆( 0.20%液剂) 咸阳德丰有限责任公司1.3 对照药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 湖北天益农药厂提供1.4 试验地点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27 团8 连3 斗1 农,土壤肥力中等, 前茬工业西红柿。
1.5 试验方法试验设5 个处理, 不设重复。
供试药剂益果灵设三个浓度。
喷药采用人工背16 型喷雾器, 全期喷药2 次, 时间为5月25 日、6 月15 日。
每处理区随机5 点取样, 每点选20 株,以每一株叶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
分级方法: 0 级: 无病斑; 1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 3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 5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 7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50%。
9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上。
调查发病率及计算病情指数。
收获前测甜菜含糖率和产量, 分析比较经济效益。
1.6 田间管理情况3 月4 日机械铺膜播种, 3 月31 日出苗, 人工锄草两遍, 全期中耕4 次,( 包括开沟) , 时间分别为4 月1 日、4 月15 日、4 月30 日、5 月20 日。
亩施肥70kg, 其中冬施尿素20kg, 三料过磷酸钙5kg。
苗期追肥2 次, 第1次亩施尿素13kg、三料过磷酸钙5kg, 时间是4 月15 日。
第2 次开沟亩追二铵8kg、复合肥8kg、三料过磷酸钙8kg、、硫酸钾3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情况一、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业。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用地每年要减少近7%,严重制约农产品总量的稳定增长,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探究提高农作物单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而应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途径。
2006年10月,我国植物激素界的高端专家在北京召开了“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专题会议,会议一致认为:中国应集中优势力量,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信息和手段,围绕激素作用机理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粮食安全这一迫切需要,注重学科交叉、协同合作,加强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
并把植物激素应用称为“绿色革命”。
为此,我国已经把发展高效、低残留、无污染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列入农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而近年来出现的噻苯隆是发达国家新发现的这样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研究发现它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的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一千倍以上;能延缓植物衰老,增强其抗逆性,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物品质,并且在植物体内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对蜂、鸟、天敌、蚕、鱼无毒;由于它的安全性比较高,所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发达国家已将噻苯隆应用作为目前探索和研究解决农作物效益增幅过缓问题的重要途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国际农药年消耗的增长率中居第一位,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噻苯隆合成工艺复杂、技术先进,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合成生产,而且售价极高(美国Sigma 试剂公司的产品目录标样报价为美元/100mg)。
咸阳德丰公司采用特殊工艺在国内独家研制和生产的噻苯隆原药与制剂——益果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知识产权的贡献在于采用国内原料生产、操作安全可靠(原合成工艺易爆炸)、产品收率较高、成本低廉,杂质少纯度高(大于%)。
这一高品位的科技成果亟需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项目进展本项目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始于2000年,在科技及各个方面的支持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几年来,经与全国近60个单位协作,在葡萄、苹果、梨、猕猴桃等果树上;在西葫芦、黄瓜等蔬菜上;在油菜、花生、棉花、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上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7年多来,我们在应用研究取得可靠数据的基础上,先后编辑各种书面技术资料8种、发放12万份;编辑各种影像技术资料6种、发送3000多张。
参加的技术协作或交流会议10多次。
已在《中外葡萄与葡萄酒》、《西北农业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7篇;在《西北园艺》、《蔬菜》、《中国果树》、《山西果树》、《河北果树》、《农业科技报》等普及性报刊上发表论文20篇;完成果树、蔬菜及经济作物上的试验报告20多个;在各类农作物上示范面积76万亩,社会经济效益达亿元。
——完成农业部规定的药效试验,取得新农药登记证书;国家经贸委噻苯隆原药生产批准证书和%噻苯隆可溶性液剂生产批准证书。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核准生产益果灵制剂;并获陕西省石化行业办公室质量认证。
——国家科技部、环保总局等五部门确定噻苯隆及其制剂益果灵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陕西省药检所认定噻苯隆原药及制剂益果灵为残留免检产品。
——陕西省科技厅认定噻苯隆及益果灵为高新技术产品被列为二000年火炬计划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
——噻苯隆及其制剂益果灵被确定为陕西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
——噻苯隆原药开发研究获得2001年度咸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7年4月,噻苯隆原药制剂研究及在农业生产应用研究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结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上述这些成果亟需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使它们在我国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增产增效、节本增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应用研究的内容7年多来,本项目先后与全国近20个省区的近60个技术单位合作,成功地研发出噻苯隆制剂在8种果树、14个种类上,8个主要蔬菜上及7种经济作物上的应用浓度、施药方式和条件,成功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规范;示范面积76万亩;形成应用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56篇。
(一)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1)应用研究确定的主要作用效果:①增强苹果树抵抗花期霜冻能力,提高花序和花朵坐果率,比对照提高约32个百分点。
这在苹果花期易遭受低温冻害的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有特殊意义。
②能显着提高产量,大大改善果实品质。
红富士上的增产率在21%—13%左右;单果重净增25克左右;果形指数平均在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以上;全红果率增加18%,且果实大小均匀,果面光洁,果粉厚。
对红星、首红、花牛等元帅系苹果作用特别显着,不但可增产30%,且果形高桩艳丽,外观品质超过美国蛇果,经济效益倍增。
这充分表明益果灵既可显着增加产量,又能较大地提高苹果的优果率。
③主要树相指标明显优化。
使用益果灵后新梢能适时封顶,短枝率和花芽分化率明显提高。
连年使用,年年花芽分化良好,芽体充实。
④树体抗逆性提高。
使用益果灵后苹果干腐病愈合快;叶片增厚增大、角质层增厚,光合作用增强;苹果早期落叶病明显减轻。
⑤嫁接成活率数倍增长,接穗生长十分健旺。
(2)苹果应用研究形成规范性技术方案①预防晚霜:在强霜冻来临前5—24小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20公斤喷施一次可减轻霜冻危害;预防早春霜冻时可在蕾期用同浓度喷布一次。
②提高坐果和增产提质:可在花期使用两次。
第一次在中心花开10-20%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5公斤喷施一次;第二次到盛花期用同样浓度再喷施一次。
③嫁接:5-6ppm的益果灵浸接穗口后嫁接;成活萌芽后用2ppm喷一次。
2、在葡萄上的应用研究(1)应用研究确定的主要作用效果:①在国内首家突破了长期困扰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果穗干稍、粒小、掉粒断穗的三大技术难题,提质增产增效作用十分显着。
喷益果灵后无核白葡萄果穗重净增重68 —190克,增幅达23%;果粒增大明显,品质却未下降,增大幅度28%以上,一级果率要高于对照22%;亩纯增益606元;果梗增粗,落粒率明显降低,果梗褐变率也大大减少。
这使无核白葡萄果实贮运性明显增强。
干尖率明显下降。
近几年,累计应用示范面积达15万亩。
亩增收入可达近千元。
②加速扦插苗生长,培育壮苗。
对实现葡萄的早果、丰产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③促进苗木生长效果显着。
一是促进绿枝嫁接苗健旺生长。
处理的绿枝嫁接苗年生长量相当于对照一年半的生长量。
二是对衰弱葡萄植株的快速复壮有独特效果。
上述这些,为翌年的生长和结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促进果粒膨大,提高品质和商品性。
红地球葡萄在幼果豌豆粒大时浸蘸果穗,单粒重平均13克,较对照增20%;单产增20%;可溶性固形物平均达18%;且果粒均匀、色泽艳丽、硬度增大;各级穗轴及果刷均无硬化现象且增粗显着。
这对提高红地球葡萄的品质和贮运性具有良好作用。
在矢富罗莎、维多丽亚、巨峰等品种上的作用与此基本相同。
益果灵对葡萄增加粒重、提高品质和贮运性的良好表现,引起了广大果农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应用面积在迅速扩大。
⑤促进组织愈伤能力强。
⑥果实贮存期明显延长。
⑦促使葡萄抗病性增强。
在晋、陕、冀、新葡萄产区用益果灵蘸果穗后霜霉病等病害侵染率明显降低。
⑧促进红地球葡萄连年优质丰产稳产。
在陕西葡萄优生区——旱腰带地区经过六年研究摸索,总结形成了一套果粒14克起步的优质、高效、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为陕西红地球葡萄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树立了典型,为这一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⑨对酿酒葡萄的提质增效作用显着。
在甘肃省张掖高台等地的试验观察表明,各品种穗重、单粒重、果实含糖量及出汁率均有较大增加,。
除上述情况外,本项目组还在巨峰系葡萄、8611、克瑞森无核等葡萄上试验,都取得了基本相同的、提质增产增效的应用效果。
充分表明,益果灵在葡萄生产上有极其很好而广阔的应用前景。
(2)葡萄应用研究形成规范性技术方案——方法和作用——新栽幼树增加生长量:新栽幼树缓苗后,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8-10公斤喷施,可以提高生长量50%以上(应注意喷施后立即浇水效果最佳)且叶片变厚、变大,枝条生长健壮。
——嫁接: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3公斤,处理接穗和砧木嫁接部位,可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成活率,增加接穗生长量。
——巨峰类葡萄花前10天左右,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50公斤喷施果穗,喷施时以喷湿不滴药液为宜,可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拉长果穗。
花后15-20天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0公斤浸蘸果穗2-3秒,可增大果粒、无果柄变硬问题、提高商品性、增强耐贮性。
应注意:蘸前先抖动果穗,使败育果尽量落掉,蘸果后再抖一次果穗,将积在果粒上的药液抖落。
如果与赤霉素合用效果更佳,并能克服单用赤霉素出现的穗轴木质化(即果柄变硬)及易掉粒等问题。
用法:用益果灵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80%)克兑水10-12公斤(北方兑水10公斤,南方兑水12公斤)。
浸蘸果穗2-3秒。
应注意:用药前或用药后一定要疏果整穗,使其留果量符合品种特性要求。
------红地球葡萄春季新梢长至3-4片叶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8-10公斤喷施新梢,能促进结果枝、营养枝健壮生长,增大、增厚叶片,并能适度拉长果穗,促进根系发育,增强耐寒性。
花后15-20天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0公斤浸蘸果穗2-3秒(或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5kg浸蘸果穗2-3秒,隔7-10天用同样的浓度再蘸一次),能增大果粒,提高商品等级、增加产量。
应注意:蘸前先抖动果穗,使败育果尽量落掉,蘸果后再抖一次果穗,将积在果粒上的药液抖落。
用药后一定要结合疏粒、整穗,使其留果量、留穗量符合品种特性的要求。
另外,还可用益果灵30ml/瓶先溶解克赤霉素(含量为:75-80%),兑水10公斤蘸果,方法同上。
------早熟葡萄品种及保护地葡萄新梢长至3-4片叶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0公斤喷施,能促进生长,促进枝条和果穗的发育。
花后15天左右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5公斤蘸果穗3-5秒,可增大果粒、提高品质。
------无核葡萄无核白葡萄:花前先用70mg/L赤霉素拉长果穗,花后7-10天左右,用益果灵30ml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80%)1克,兑水18-20公斤,均匀喷施果穗,可加速幼果生长发育、增大果粒、大小均匀、减少掉粒、减少果穗干尖、提高品质、显着提高鲜食率,增强其耐贮、耐运性。
无核白鸡心:花后10-15天生理落果后,用益果灵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80%)克,然后兑水15公斤,浸蘸果穗3秒左右,可加速幼果生长发育、使果粒增大、大小均匀、减少掉粒、提高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