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1西安**测绘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9月1.项目概况 (1)1.1工作目的 (1)1.2工作内容 (1)1.3现状分析 (2)1。
3。
1业务分析 (2)1.3。
2数据分析 (3)1。
3。
2信息系统分析 (4)1.4测区概况 (4)2。
作业依据 (6)2.1法律文件 (6)2.2政策文件 (6)2.3技术标准 (6)3。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8)3.1城镇地籍数据库成果 (8)23。
2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果 (8)3。
3宗地统一编码成果资料 (8)3.4土地承包经营权成果资料 (8)3。
5房产数据成果资料 (9)3。
6**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 (9)3。
7草原权成果资料 (9)3.8林权成果资料 (10)3.9其他资料 (10)4. 数学基础及技术指标与规格 (10)4。
1数学基础 (10)4.2数据现势性 (10)4。
3数据库结构 (11)5. 技术路线 (11)6。
技术方案与工作内容 (11)6.1软件、硬件和人员配置准备 (11)6.2人员培训 (12)6.3技术方案制定 (13)6。
4资料收集与检查分析 (14)6。
5数据整合 (15)6。
5.1整合流程 (15)6.5.2整合内容 (19)7.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方案 (25)7。
1不动产数据组成与数据库设计 (25)7.1。
1不动产空间数据 (25)37。
1。
3数据库结构标准设计 (27)7.2建库工作路线 (30)7。
3数据规范分析、梳理 (31)7.4无效数据筛选 (32)7.5产权登记数据提取 (32)7.6数据核查补录 (32)7。
7楼盘表数据整理 (33)7.8权利关系挂接 (34)7。
9产权登记整理数据输出 (36)8。
质量检查 (43)8.1质量控制目标 (43)8。
2质量控制组织体系 (43)8。
3空间成果质量检查 (43)8.4非空间数据检查 (46)9。
成果内容 (47)9。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方案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方案一、背景和意义二、目标和目的1.目标: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各地不动产数据的统一整合。
2.目的:提高不动产登记数据的使用效率,方便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为不动产市场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整合方案1.建立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标准,对各地的不动产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和命名规范,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建设统一平台:建设一个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平台,各地登记机构将数据上传至平台,经过加工和整合后供各部门使用。
3.强化数据安全:加强对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4.优化数据处理流程:优化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处理流程,提高数据的获取、录入、更新和查询的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人为错误。
5.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制定数据共享协议,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避免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现象。
6.提供数据服务:建立数据服务中心,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不动产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服务,为各类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数据报告和分析结果。
四、实施步骤1.系统规划和设计:确定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平台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架构,设计合理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结构。
2.系统开发和测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整合和迁移:将各地的不动产登记数据进行整合和迁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平台上线和推广:将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平台上线,并向各部门和用户宣传和推广,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5.监管和评估:建立监管机制,对平台的运行和数据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五、预期效果1.提高数据使用效率: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各部门可以快速地获取所需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2.促进数据共享和共治:各部门之间可以共享不动产登记数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两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两篇篇一:某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1建设目标与任务1.1建设目标按照尊重历史、充分继承的原则,保留和认可原有各部门已形成的调查成果,对涉及到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的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海洋等,统一按照目前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等有关标准和规范,通过集中统一的调查,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统一标准紧密整合,消除各类数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统一的不动产产权产籍“一张图”,实现房屋、土地、林地、草地、海洋、承包经营权空间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达到图、属、档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标。
1.2建设任务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以及《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等不动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清理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海洋等原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对其空间数据要素、数据格式、属性内容等进行清理整合,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数据分层及属性标准等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及相关行业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
1、对于已建成的与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数据库,可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建立映射关系模型,补充完善后转换形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2、对于已有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或部分电子数据的,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提取、转换、补录不动产登记信息,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3、对于没有电子数据只有不动产登记纸质档案的,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录入数据,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2现状分析2.1业务分析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涉及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以及将纳入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现有的各种登记业务基本上都出台了登记办法,对登记的相关工作做了明确规定。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解决方案

• 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 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
• 加大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力度,提高人才素质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不足之处
• 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 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畅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改进措施
• 有助于挖掘不动产数据的价值,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为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 提高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应用与服务水平
• 有助于推动不动产行业的创新发展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的行业应用前景
01
不动产登记数据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
• 优化房地产市场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
• 确保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资金投入与保障
• 合理分配资金,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 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质量与进度
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 加强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专业人才的培养
• 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
• 加强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提高工作效率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 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不动产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 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应用逐渐拓展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问题
• 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 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畅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的技术挑战
01
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技术挑战
整性
•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效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动产产权交易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不动产登记作为确权核心环节,其数据整合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将直接影响到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目标、技术方案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目标1.整合所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不动产登记数据;2.建立不动产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标准;3.实现不动产数据的在线化、实时化和无纸化;4.提高不动产登记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5.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提高不动产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方案来进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方案:1.数据标准化: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确保所有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数据可以互相对接和交换。
同时,借助数据字典和数据词典等工具来管理和解释不动产登记数据。
2.数据集成: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和集成等技术,将来自不同机构和部门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
同时,选择合适的数据集成工具和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同步和更新。
3.数据共享:通过建设不动产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同时,采用适当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策略,确保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4.在线化和无纸化: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实现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在线查询和办理。
同时,通过数字签名和电子证书等技术,实现电子文档和电子合同的合法认证和存储。
5.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对不动产登记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
从而发现潜在问题和规律,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三、应用效果1.提高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减少数据冗余和错误。
2.简化不动产登记手续,提高登记效率和办理速度。
3.增强不动产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减少不当行为和纠纷发生。
4.便于政府部门的决策和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5.方便企业和个人的不动产查询和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应用技术设计书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应用技术设计书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应用技术的设计方案。
通过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并应用合适的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价值,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决策支持。
2. 技术设计方案2.1 数据整合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整合各个不动产登记数据源的数据。
这些数据源可以包括不动产登记机构、房地产开发商、银行贷款机构等。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我们将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去重处理。
2.2 数据存储和管理为了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我们建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通过将数据分片存储在多个物理服务器上,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扩展性和容灾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索引和缓存等技术来提高数据的访问性能。
2.3 数据应用和服务在数据整合和存储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开发相应的应用和服务来实现对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有效利用。
这些应用和服务可以包括:- 不动产权属查询: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不动产的相关信息来查询其权属信息,包括所有权人、地籍信息等。
- 房产评估和估价:基于不动产登记数据和市场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开发评估和估价模型,为用户提供房产估值服务。
- 不动产交易信息发布:将不动产的交易信息整合并发布,包括成交价、交易时间等,以便用户了解市场行情。
- 不动产登记证明办理:用户可以通过在线申请的方式办理不动产登记证明,提高办理效率和便捷性。
3. 风险控制在设计和实施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应用技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和控制措施:- 隐私保护: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
- 数据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包括加密、权限管理、日志监控等。
- 技术可行性:在选择和应用技术时,需进行充分的技术评估和验证,确保其可行性和稳定性。
- 法律合规性:必须遵守不动产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关于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应用技术的设计方案,包括数据整合、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应用和服务以及风险控制等。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DOCX 36页)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DOCX 36页)附件2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目录1范围72规范性引用文件73术语与定义84总则12 4.1目标与任务124.2基本原则134.3整合流程145工作步骤18 5.1准备工作185.2规范化整理215.3整合关联255.4数据入库276成果检查28 6.1检查方法286.2质量控制要素287主要成果31 7.1数据库成果317.2文字成果32参考文献72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D/T1001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JJ/T 115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52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HY/T 123海域使用分类NY/T 253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L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不动产 real estate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3.2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3.4 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 district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
崇义县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方案培训V1.0

数据总量(条)
253723 208789 198602 152077 108482 46638 54371 35778 54288 2073 5427 2342 6209 2 2 61550 25920 154898 128011 284681 71707 75950 1371
土地数据整合建库
五、数据整合入库结果
界址点
界址线
行政区 地籍区
1、界址点数据入库65536条。
1、界址线数据入库81623条。
1、行政区数据入库1条。 1、地籍区数据入库40条。
数据来源: 规划所-国土数据处理平台。 源数据总量:65536。
3。
土地数据整合建库
一、国土数据收集与概况
1.瑞得土地登记系统数据库(SQL库) 2.中煤土地登记系统数据库(Oracle库) 3.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mdb) 4.地籍档案及扫描件
特点: 多源异构、新老重叠、标准不一
P5
土地数据整合建库
一、国土数据收集与概况
1.瑞得土地登记系统数据库(SQL库)
P15
土地数据整合建库
五、数据整合入库结果
使用权登记
1. 使用权登记数据入库27296条。 2. 使用权登记历史数据入库27299条。
宗地抵押
1. 土地抵押数据入库1067条。 2. 土地抵押历史数据入库1145条。
P16
宗地查封 权利人
1. 土地查封数据入库116条。 2. 土地查封历史数据入库116条。
土地登记申请表 地籍勘丈记事表 宗地基本信息表 土地登记审批表 土地证书表 土地登记卡记事表 他项权利证书表 空间图形数据 ……
P6
1.非空间数据之间通过SL_ID字段关联。 2.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之间通过Tddj_fzdj_tdz 表中 LOCALID,ZDNO,SLNO字段进行关联。 3.数据重复严重。 4.内容不规范,大量M字段内容缺失。 5.地号格式多样。 6.1月15日-5月10日数据没有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方案西安**测绘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9月1.项目概况 (1)1.1工作目的 (1)1.2工作内容 (1)1.3现状分析 (2)1.3.1业务分析 (2)1.3.2数据分析 (3)1.3.2信息系统分析 (4)1.4测区概况 (5)2. 作业依据 (6)2.1法律文件 (6)2.2政策文件 (6)2.3技术标准 (7)3.1城镇地籍数据库成果 (8)3.2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果 (8)3.3宗地统一编码成果资料 (9)3.4土地承包经营权成果资料 (9)3.5房产数据成果资料 (9)3.6**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 (9)3.7草原权成果资料 (10)3.8林权成果资料 (10)3.9其他资料 (10)4. 数学基础及技术指标与规格 (11)4.1数学基础 (11)4.2数据现势性 (11)4.3数据库结构 (11)5. 技术路线 (12)6. 技术方案与工作内容 (12)6.1软件、硬件和人员配置准备 (12)6.2人员培训 (13)6.3技术方案制定 (14)6.5数据整合 (16)6.5.1整合流程 (16)6.5.2整合内容 (20)7.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方案 (27)7.1不动产数据组成与数据库设计 (27)7.1.1不动产空间数据 (27)7.1.2不动产非空间数据 (28)7.1.3数据库结构标准设计 (29)7.2建库工作路线 (32)7.3数据规范分析、梳理 (33)7.4无效数据筛选 (34)7.5产权登记数据提取 (34)7.6数据核查补录 (34)7.7楼盘表数据整理 (35)7.8权利关系挂接 (36)7.9产权登记整理数据输出 (39)8. 质量检查 (46)8.1质量控制目标 (46)8.3空间成果质量检查 (46)8.4非空间数据检查 (49)9. 成果内容 (51)9.1数据库成果 (51)9.2文字成果 (51)10.**县不动产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维护及售后服务 (52)11. 质量保证措施 (52)11.1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52)11.2 质量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52)11.3 质量检查方式、方法 (53)11.3.1质量检查方式 (53)11.3.2质量检查方法 (54)11.4过程质量检查 (56)11.4.1 资料收集检查 (56)11.4.2 数据整合阶段检查 (56)11.4.3数据库建设检查 (57)11.4.4成果资料检查 (57)11.5 成果质量检查 (58)12. 安全保密管理 (59)12.1安全生产管理 (59)12.2 资料安全管理 (61)12.2.1资料的接收和整理 (61)12.2.2资料的保管 (61)12.2.3资料的使用 (61)12.2.4资料的销毁 (62)12.2.5信息存储安全 (62)12.3资料保密管理 (62)12.4 设备安全保密管理 (63)12.4.1个人电脑 (63)12.4.2共享电脑 (63)13.工作量与工程进度安排 (64)13.1工作量 (64)13.2工程进度安排 (65)1.项目概况1.1工作目的按照尊重历史、充分继承的原则,保留和认可原有各部门已形成的调查成果,对涉及到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的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等,统一按照目前宁夏不动产登记局颁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操作手册(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方案(试行)》等有关标准和规范,通过集中统一的调查,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统一标准紧密整合,消除各类数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统一的不动产产权产籍“一张图”,实现房屋、土地、林地、草地、承包经营权空间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达到图、属、档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标。
1.2工作内容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操作手册(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方案(试行)》等不动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清理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等原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对其空间数据要素、数据格式、属性内容等进行清理整合,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数据分层及属性标准等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及相关行业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
1)数据清理整合。
清理整合房、地、农、林等不动产登记数据。
其中,土地数据又包括土地登记数据(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等的登记属性数据、纸质档案扫描数据、宗地空间数据)和宗地补测空间数据;房屋数据包括房屋登记数据(房屋登记系统的属性数据、纸质档案扫描数据)和房屋测绘数据(测绘报告和CAD 格式的房屋分层分户图);草原登记信息(草原登记属性数据、CAD 格式宗地图);林权登记信息(林权登记属性数据、林权宗地图)。
2)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
分别将土地、房屋、草原、林地的纸质档案扫描、属性数据整合、宗地落图,以楼盘表为基础,整合所有房、地登记信息,建立以宗地(楼幢)空间数据为基础、图形属性档案一体化的符合国家、自治区不动产数据库标准的高质量的空间数据库。
1.3现状分析1.3.1业务分析**县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涉及土地、房屋、草原、林地以及即将纳入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现有的各种登记业务基本上都出台了登记办法,对登记的相关工作做了明确规定。
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可分为土地登记申请、土地权属审批、注册登记、核发证书等步骤,类型主要包括土地总登记、土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和其他登记等;房屋登记一般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记载于登记簿、发证,类型主要包括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以及其他登记等;草原登记分为草原初始登记和草原变更登记,按照权属可以分为国有草原登记和集体草原登记;林权登记包括初始、变更和注销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家庭承包方式登记、其他承包方式登记和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类型。
综上可述,不动产统一登记中所涉及的各类登记基本包括了不动产权利取得的初始登记、不动产权利性质变动驱动的变更登记以及不动产权利或客体消亡的注销登记等,其登记的流程大致相同,只是在登记部门和登记内容上有所差别。
1.3.2数据分析目前,土地、房屋、林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化在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信息化整体规划和推进下,都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建立了登记信息系统,登记业务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信息化。
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空间信息及其权属信息两个部分。
各种类型的登记均记载了相关的空间信息,相比较而言,土地登记的空间信息要求最为严格,不但数据精度高,且全境覆盖。
房屋登记中的空间信息和土地登记使用权宗地之间存在被包含的空间关系,即一个宗地范围内包含一个或多个房屋登记的空间信息。
林权、承包经营权、草原权等实质上都属于用益物权,其确认和登记须以明确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但以现有的各类空间数据来看,和土地所有权图形数据之间没有进行衔接,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情况。
表1 各类不动产登记现有数据情况1.3.2信息系统分析目前,土地登记和房屋登记的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使用苍穹与EMF信息系统进行登记与管理。
分散登记制度下形成的不动产信息化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登记资料分散保存在各级不同部门,且数字化程度不同,数据标准互不衔接,数据格式不统一,行业之间和行业内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二是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平台软件不统一,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不尽相同;三是行业或部门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同,数据和系统标准化程度不一。
1.4测区概况**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6°10′,北纬36°06′-37°04′。
县境东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县、会宁县,北濒中卫市沙坡头区、同心县。
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总面积6899平方公里。
境内有中宝铁路、中郝高速公路、银武高速公路、109国道及银平公路、中静公路等穿过。
**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
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由南向北深入境内,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特殊地形,南部以南华山主峰马万山为最高,海拔2955米,是宁夏南部最高峰。
这一地区地势高寒,雨量较多,有少量天然次生林零星分布。
东部以清水河防地兴隆乡李家湾最低,海拔1366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好。
中部为梁峁残塬地带,其间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总土地面积中,黄土丘陵占66%,土石山区占1.6%,塬地占4.4%,河谷川地占20.9%,山地占7.1%;天然林地4 .36万亩,天然草地260万亩。
**县深居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
年均气温7℃,,无霜期149~171天。
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大多集中在秋季。
年均蒸发量2200毫米,年草面蒸发量878毫米。
年干燥度2.17。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64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710小时。
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之一。
**县辖4个镇、12个乡,165个行政村。
县人民政府驻海城镇。
总人口47.03万人(2011年)。
其中农业人口和回族等少数民族分别占92%和69%。
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
2. 作业依据2.1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登记办法》《房屋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2政策文件1)《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5月1日);2)《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41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25号);4)《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5)《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6号);6)《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2.3技术标准1)《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3)《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4)《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5)《GB/T 17986 房产测量规范》6)《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7)《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8)《TD/T 1001 地籍调查规程》9)《TD/T 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10)《CJJ/T 115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1)《JGJ/T 246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12)《JGJ/T 252 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13)《JGJ 278 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14)《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15)《NY/T 253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16)《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17)《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试行)18)《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19)《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21)《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22)《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方案(试行)》23)《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登记操作手册(试行)》24)《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25)《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3.1城镇地籍数据库成果**县城镇地籍数据,在第二次城镇地籍调查完成后,再没有做过任何数据更新,近几年城市发证迅速,因此城区范围内需要全范围重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