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必修一知识总结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必修一知识总结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重难点突破
● (1)看方向;北逆南顺 ● (2)看天体运行轨迹 看天体是绕太阳运行还是绕行星运行:如果绕日运行则可能为行星或者为彗星,如果是绕行星运行则可能为卫星。 ● (3)看相对位置关系 凌日:当某一地内行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凌日”的现象。
冲日:某一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大致在同一条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该行星的中间,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 “冲日”现象, 这时的行星最亮,易于观测。
重难点突破
月相观察的方法
上半月的上弦 月出现在上半 夜,在西边天 空,月面向西; 下半月的下弦 月出现在下半 夜,在东面天 空,月面向东。 口诀:“上上上 西西,下下下 东东”。
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使气 温升高
臭氧 水汽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产生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干洁空气的成分体积
• 在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
(一) 对流层
•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 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 一层
必修一知识梳理
第一章思维导图
天体物质形式
Material form of celestial body
• 晴朗夜空下,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星 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行星、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彗星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第一节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判断正误] 1.因行星自身不能发光,所以我们在夜晚看到的星星,皆为恒星。( × ) 提示 行星自身虽然不能发光,但是可以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所以夜晚我 们看到的星星也有可能是行星。 2.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是天体。( √ ) 提示 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已经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宇宙空间,成为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式,属于天体。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常见的天体和天
体系统,培养地理实践力。
2.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太阳系的主要成
运用资料, 员,运用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提
描述地球所 高综合思维素养。
处的宇宙环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
境。
的条件和其他星球存在地外生命的可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1)银河系主要有恒__星__和星云两类基本天体。 (2)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级别相同,与银河系共同组成可观测宇宙。 3.太阳系与地月系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 ①组成:由太阳、_行__星__、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_彗__星___、流星体和行 星际物质等组成。 ②八大行星的位置: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 A 水星、B 金星、 C_地__球__、D 火星、E 木星、F 土星、G_天__王__星___、H 海王星。 (2)地月系:由地球与其卫星_月__球___组成。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 到实践中用 ———————— 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 1~2 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ຫໍສະໝຸດ 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海洋部分的厚度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A 大气圈:环绕地球的气体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_海__陆___表面,2 000~ 3 000 km 的高空可大致看作大气的上界。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 _减__小___。
2.B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连__续__的__不__规__则__圈层。包括地表水(海 洋、河流、湖泊等)、地下水、大气水、__生__物__水__等。
探究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 从生活中学 ———————— 一、地理情境激趣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 2021 年 2 月 13 日 23 时 8 分,日本东北地 区发生里氏 7.1 级地震,震源位于福岛附近海域(北纬 37.7 度,东京 141.8 度), 震源深度 60 千米。
( √)
4.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
( √)
5.生物圈就是地表生物的总称。
( ×)
6.水圈的水是不停流动的,是最活跃的圈层。
( ×)
二、选择题 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2.关于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D.④

水。约 2/3 的淡水储存在南北极和高山地区的
冰川中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③岩石圈: 13 ___地__壳___和 14 _上__地__幔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4)地核 15 ___古__登__堡__面___以下至地心为地核,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外地核
可能呈熔融状态
内地核 压力极大,形成一个固态金属球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概念:指环绕地球的 16 __气__体____层,其下部的边界为地球海陆表 面。 (2)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 17 ___减__小___。 (3)大气上界: 18 __2__0_0_0_~__3_0_0__0_千米。
(3)地幔(E+F) ①范围: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上地幔 莫霍面至地下 10 __1_0__0_0__千米 下地幔 1 000~2 900 千米的范围
②软流层:上地幔上部 60~250 千米(上界)至 400 千米(下界)之间, 物质处于 11 ___熔__融___状态,被认为是 12 __岩__浆__的发源地。
想一想2: 什么是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 【答案】不连续面定义: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想一想3: 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案】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 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考向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020 年 吉 林 长 春 实 验 中 学 检 测 ) 下 图 为 “ 地 球 内 部 圈 层 局 部 示 意 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 )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
D.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
5.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天系统统,依据从低到高的级别,挨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察宇宙。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它是太阳系行星中独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太阳辐射是地球光和热的主要源泉,保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活动开释大批的物质和能量,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给人类活动带来好多不利影响。

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是认识地球历史的主要门路。

地球的演化历史可分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重生代,此中重生代是人类出生的时代。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含地壳、地幔和地核。

上地幔的上部存在软流层。

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

地球的外面圈层包含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和岩石圈互相联系、互相浸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计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天文仪器、简略教具等,察看、辨别、描绘与宇宙、太阳、地球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必定的运用观察、实验、检查等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宇宙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天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想)。

能够在必定程度上合理描绘和解说特定地区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地区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有关的名校及专业《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论报告(2017—2018)》天文学类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星级1南京大学★★★★★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北京师范大学★★★4北京大学★★★5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本章知识有关的名人及职业课标内容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心修养目标察看、辨别、描绘天体特色,具备必定的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运用资料,描绘地球所处的 2.能够描绘地球在不一样的宇宙空间尺度中的地点。

【地区认知】宇宙环境 3.能够运用天系统统层次,说明不一样天体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想】4.建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调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点天体观点: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思维导图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思维导图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思维导图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思维导图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思维导图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思维导图
地方时的产生与计算公式 时区和区时
产生 时差
特别的计时方法 世界标准时间 日期变更线
概念
产生地转 规律
偏向力
影响
思维导图
地球的公 转运动
概念 方向 周期 轨道 速度 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 的计算及应用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产生昼夜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交替现象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昼夜长短 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思维导图
宇宙的概念 可见宇宙
认识宇宙的过程
认识 宇宙
宇宙中 的地球
天体与天 体系统
天体 天体系统
概念 级别层次
主要天体系 统的比较
太阳系八大行星
地球的普通 性与特殊性
普通性 特殊性
生命产生 的条件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气候 大气层结构 表现形式 极光 自然灾害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思维导图
地球的自 转运动
地球的 运动
概念
黄赤交角
数值
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 转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2020年整理)pptx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2020年整理)pptx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在地理环境中表现尤为明显。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也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差异性的概念
01
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生物分布等因素的差异,导致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天体系统
太阳系
地月系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小行星带、彗星等,描述了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特征。
以地球和月球为中心,描述了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和影响。
03
地球的宇宙环境
02
01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周期为一天,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
地球的结构
02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来认识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人地关系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平衡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地关系思想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平衡,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THANKS
感谢观看
数字地球是一种以地球为对象的虚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维度的描述。
数字地球的定义
数字地球的技术包括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可视化等。其中,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是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2.光年: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温馨提示]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宇宙探测水平会不断提高,“可见宇宙”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概述(1)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

(2)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图表导读]1.读教材图1-1、1-2,思考下列问题。

(1)银河系中较亮的和云雾状的天体各是什么?提示:银河系中较亮的天体是恒星。

云雾状的天体是星云。

(2)银河系以外一些看似星云的天体是什么? 提示: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河外星系。

(3)从两图可以说明天体系统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天体系统规模悬殊,具有不同的级别。

3.太阳系和地月系 (1)太阳系构成⎩⎪⎪⎪⎨⎪⎪⎪⎧中心天体:太阳八颗行星⎩⎪⎨⎪⎧地内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地外行星⎩⎪⎨⎪⎧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矮行星:冥王星是其代表小天体⎩⎪⎨⎪⎧I 哈雷彗星:绕日运行周期约76年J 小行星带流星体和其他行星际物质[图表导读]2.读教材图1-3,思考下列问题。

(1)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方向有何特征?提示:运行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绕日运行。

(2)说出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位置。

提示: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3)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表面温度最高的应是哪一颗?原因是什么?提示:水星,其距离太阳最近,获取的太阳辐射能最多。

(4)八颗行星能否相撞?提示: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不会相撞。

(2)地月系①主要天体:地球和月球。

②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行星及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