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君(华存)劝世文

合集下载

劝世文

劝世文

劝世文吕蒙正,宋代河间人,字圣功,太平兴国进士,自淳化至咸平间,历任太宗、真宗三任宰相。

在未得志前,因家贫,曾寄食寺院,任相后,位列三公,有言:人有千般巧,无运不自达,为此撰劝世文也。

一、兄弟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

财物区区莫认真,一家到底是天亲,万般要看爹娘面,骨肉同胞有几人。

都受爹娘养育恩,桃花千朵本同根,莫将姊妹来轻薄,十指咬时总有痕。

二、交友酒肉之朋不可亲,结交须结正经人,善良自有芝兰气,缓急相依见性真。

三、夫妻省识家和万事兴,夫妻勤俭等良朋,存心各把名声爱,稍有差迟互劝惩。

四、劝人朝闻夕死性天真,圣城贤关万古春,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五、勤俭年少光阴最足珍,都缘两字误因循,毕生事业知何限,那得功夫走市尘。

清早黎明便起身,家庭内外费艰辛,君看败产倾家者,都是贪眠懒惰人。

处事持家年复年,总须虑后更思前,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待无钱想有钱。

六、财色钱财有命古来闻,理欲关头一念分,识破此中原有数,自然一笑等浮云。

不结良缘与善缘,若贪财利日忧煎,岂知在世金银宝,借尔权看数十年。

二八佳人体态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催人骨髓枯。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1、《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二)贞观政要【原文】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

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①。

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②而废也。

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

”然而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

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

【解释】①格:来,至。

意谓信服,归顺。

②斯须:须臾,一会儿。

【译文】贞观十年,魏徵上疏说:臣听说国家的基础,在于道德和礼教;国君地位的保障,在于诚实信用。

有了诚信,就不会产生二心。

实行德政,边远的人民也会来归顺。

由此可见,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在君臣、父子关系中,一刻也不能偏废。

所以孔子说:“君王以礼对待臣子,臣子以忠心侍奉君王。

”还说:“一个人终有一死,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无法存立。

”文子说:“说出话来能够使人相信,是因为说话之前已经取信于人,发出令来能够得到执行,是因为命令之中含有诚意。

”说了却不做,是言而无信,接受了命令却不执行,是没有诚意,如果是君王,就会败坏名声,如果是臣下,就会危及生命。

因此,即使身不由己,处境艰难,君子也不会做有失诚信的事情。

【原文】自王道休明①,十有余载,威加海外,万国来庭,仓廪日积,土地日广,然而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者,何哉?由乎待下之情未尽于诚信,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

普贞观之始,乃闻善惊叹,暨八九年间,犹悦以从谏。

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强有所容,非复曩时之豁如②。

謇谔之辈③,稍避龙鳞;便佞之徒,肆其巧辩。

谓同心者为擅权,谓忠谠者为诽谤。

谓之为朋党,虽忠信而可疑;谓之为至公,虽矫伪而无咎。

8.3《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 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 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作者与琵琶女能够在凄切的琵琶声中找到心灵慰藉,让萍水相 逢成为了心灵知音,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
那么,作者与琵琶女究竟有着 怎样相似的人生遭遇呢?
年轻借时 曲抒怀年老时
互文举例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翻译: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木兰辞》) 翻译: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 沙场,有的凯旋"。 3、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翻译:“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使:让 快:畅快 漂沦:漂泊沦落
酒:名作动,摆酒 悯然:忧郁的样子 出官:(京官)外调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为:创作 长句:指七言诗
凡:总共
言:字
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歌:名作动,作歌 命:命名,题名
1、诗前的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合 作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点明写作动机,并 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小令:58字以内

词(诗余/长短句) 中调:59-90字
诗 歌
长调:91字以上

解题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 是乐曲的意思。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 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
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新乐 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 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

劝说燕国和赵国救魏国的文言文

劝说燕国和赵国救魏国的文言文

劝说燕国和赵国救魏国的文言文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

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劝世文

劝世文

劝世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

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

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文章盖世,孔子尚困于陈邦。

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

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

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

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

瞽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

张良原是布衣,箫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

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

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

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

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

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

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

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

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

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

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

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秧,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
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

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

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劝世贤文

劝世贤文

1 / 9H a t 23065@163.c o m 劝世贤文劝世贤文 《劝世贤文劝世贤文》》是一篇有很深功力的处世哲文,句句经典句句经典,,需天天诵读需天天诵读,,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有意识地去培养。

书读百遍书读百遍,,其意其意自现自现自现。

《。

《。

《劝劝世贤文世贤文》》也曾在电视剧也曾在电视剧《《公主嫁到公主嫁到》》中出现中出现,,书中的良言激励人心书中的良言激励人心。

家庭篇家庭篇父母恩情似海深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人生莫忘父母恩;; 兄弟本是同根生是同根生,,莫因小事起争论莫因小事起争论;;生儿育女循环理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世代相传自古今;; 手足之情诚可贵情诚可贵,,万事皆念骨肉亲万事皆念骨肉亲;;为人子女要孝顺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孽深不孝之人罪孽深;; 人生难2 / 9H a t 23065@163.c o m 得兄弟爱得兄弟爱,,同心协力变成金同心协力变成金;; 家贫方能出孝子家贫方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鸟兽尚知哺乳恩;; 谦让尊敬情意长敬情意长,,天伦之乐喜融融天伦之乐喜融融;; 父子原是骨肉亲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爹娘不敬敬何人;; 为人当数孔让梨数孔让梨,,桃园结义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关张;; 养育之恩不图报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望子成龙白费心;; 山上打虎亲兄弟虎亲兄弟,,历代相传美名尊历代相传美名尊;; 男子休嫌妻貌丑男子休嫌妻貌丑,,妇人不怨夫家贫妇人不怨夫家贫;; 朋友相交宜谨慎交宜谨慎,,狼群狗党莫相亲狼群狗党莫相亲;; 贫穷富贵皆由命贫穷富贵皆由命,,夫妇相处要真诚夫妇相处要真诚;; 休因酒肉为知己肉为知己,,急难不氛反笑贫急难不氛反笑贫;; 刚柔相济两相安刚柔相济两相安,,和气家中少祸因和气家中少祸因;; 结交朋友应信实友应信实,,日久才能知人心日久才能知人心;; 同甘共苦好度日同甘共苦好度日,,清寒亦觉有暖温清寒亦觉有暖温;; 患难之3 / 9H a t 23065@163.c o m 时相爱顾时相爱顾,,萍水相逢难知情萍水相逢难知情;; 夫妇本是前世缘夫妇本是前世缘,,珍惜短促好光阴珍惜短促好光阴;; 锦上添花人人有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难寻雪中送炭世难寻;; 百年连理实非易百年连理实非易,,夫妇互敬应如宾夫妇互敬应如宾;; 四海之内皆兄弟内皆兄弟,,留心择友益无穷留心择友益无穷;; 妇人口舌要提防,枕边是非起祸殃; 苦尽甘来是古训,莫为偷闲误自身;姑嫂不和家必败,公婆恼怒暗伤心; 克勤克俭是美德,懒惰成性人唾弃;做人姑嫂要善良,家丑不可对外扬; 为人当惜好光阴惜好光阴,,勤能补拙是例证;姑嫂之间要礼让,且莫小事争短长莫小事争短长;; 信实待人人看重,自欺欺人事无成人事无成;;细察事非防口舌,三从四德不可忘不可忘;; 求人像4 / 9H a t 23065@163.c o m 吞三寸剑,勤俭节约莫求人; 先圣先贤作教训,妇道守口莫伤人; 家中虽有万贯财,不知节俭亦枉然; 丢海顺冰为正道,莫到最后方知恨; 驾车远行求乐趣,不为损友伤己心己心。

第10讲《世说新语》二则-2023年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课(原卷版)

第10讲《世说新语》二则-2023年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课(原卷版)

第10讲《世说新语》二则1.了解《世说新语》及作者,积累文言字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基本上翻译全文,掌握重点词语。

一、作者介绍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二、作品介绍《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

又名《世说》。

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间120多位人物的言谈、逸事。

共记载了1130个故——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开创了小说先河的《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模仿它的著作不断出现。

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三、文体知识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创作背景《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

南岳夫人的风光与暗淡

南岳夫人的风光与暗淡

南岳夫人的风光与暗淡道教女神南岳夫人(魏华存)可划入道教神仙系统的“人间巾帼”一类,魏夫人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的祖师,她的信仰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上清派的社会影响来发挥的。

括而言之:魏夫人在正统道教内部和官方话语系统中的地位风光显著,而关于她神仙个体的世俗崇拜对照西王母与妈祖而言很是不突出、甚至显得黯淡。

而这些风光与黯淡是与魏夫人这一神学个体包括其所属上清派道教过早地官方正统化、与世俗民间信仰的疏离分不开。

标签:魏夫人;道教;信仰;女神;世俗道教是多神宗教,它有着一套庞杂璀璨的神仙体系。

道教女神是这个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末高道杜光庭在其专为道教女神作传的《墉城集仙录》序言中写道:又一阴一阳,道之妙用,裁成品物,孕育群形,生生不停,新新相续,是以天覆地载,清浊同其功;日照月临,昼夜齐其用。

假彼二象,成我三才,故木公主于震方,金母尊于兑泽,男真女仙之位,所治照然[1]792。

道教神仙群体的组成可大致分为天界尊神、人间圣贤和民俗传承三类。

道教之女神亦然,可分别举西王母、南岳夫人魏华存、天妃娘娘妈祖为其典型代表。

南岳夫人华存(251—334),字贤安,山东任城(今山东微山县)人。

西晋司徒文康公魏舒之女,生前为天师道女祭酒,是道教茅山上清一宗所尊奉的第一代太师。

道教中不乏女性高道,但被奉作祖师、开宗立派者却是不多,除魏夫人外,也只有祖舒(清微雷法派)、孙不二(全真清静派)以及民间道教色彩较为浓厚的陈林李三夫人(闾山三奶派①)等数人。

作为“人间巾帼”的佼佼者,魏夫人在正统道教的神学系统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她在民间道教和民俗信仰中的影响力要显得薄弱一些,特别是与其他两类的代表性女神西王母、妈祖作对照而言。

一、南岳夫人其人道教的上清一派约形成于东晋,它以存思服气作为主要的修行方式而不甚强调外丹饵药,该派因传习《上清经》而得名。

齐梁高道陶弘景搜编的上清派经典《真诰》列“真经始末”[2]572云:伏寻上清真经出世之源,始于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太岁甲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元君(华存)劝世文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过生于轻慢,祸生于多贪,罪生于不仁。

戒身莫视他非,戒口莫视他短,戒心莫恣贪嗔,戒身莫随恶伴。

无益之言莫妄说,不与己事莫妄为。

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时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

忠君王孝父母,敬尊上奉有德,别贤愚恕无识。

时未来兮勿望,事已往兮勿思,物欲来兮勿拒,物既去兮勿追。

聪明多暗味,解算失便宜;损人终自损,倚势祸相随。

戒之在心,守之在志。

为节不忘家,因不廉而失位。

劝君自守乐贫生,可惧可警而可畏。

上临之以天鉴,下察之以地祗。

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随。

出处语默天地皆知,惟正可守,心不可欺。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之道也;乐极则悲,势极则衰,世之常也!
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无此,何况人呼!?有福莫享尽,享尽则贫穷;有势莫使尽,使尽冤相缝。


宜常自惜,势宜常自恭。

人间势于福,有始多无终。

善恶皆存灵府,昭然不爽毫厘。

孽如身在日中,行止何能逃影。

世有不明之事,天无不报之条。

人能巧于机谋,天能巧于报应。

注:魏元君(251~334) 女,俗名魏华存,字贤安,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人,西晋司徒文康公魏舒之女。

幼而好道,常服气辟谷,摄生修静,志慕神仙。

西晋建兴五年(318)夏天,来到南岳衡山集贤峰下紫虚阁修道,人称“魏夫人”、“南岳夫人”,是湖南最早的传播道教者。

东晋咸和九年(334),凡16年魏元君在黄庭观侧的一块大石头上白日飞升,其石尚在,称“飞升石”。

宋仁宗赐魏华存“紫虚元君”,宋哲宗封“高元宸照紫虚元道真君” 称号。

她还擅长书法,黄庭观墙壁上刻有其亲笔所书《上清黄庭内景经》。

其代表作《黄庭经》是道教修持内丹的重要经典之一,在中国道教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直接促成了中国道教上清派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