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飞机结构设计习题答案_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第一章 弹性力学基础1-1 上端悬挂、下端自由的等厚度薄板,其厚度为1,容重为ρ。
试求在自重作用下的位移分量表达式。
解:如图1-1建立坐标系.利用x σ沿y 方向均匀分布及x 方向的力平衡条件0=∑x 可得,⎪⎩⎪⎨⎧==-= x l xyy x 00)(τσρσ 又因为1()()x y u u l x x E Eρσσ∂=-=-∂ )()(1x l Eu u E y vx y --=-=∂∂ρσσ 积分得)()21(12y f x lx u +-=Eρ)()(2x f y x l uv +--=Eρ又由对称性 0)(020=⇒==x f v y 由 2110()2xy u v f y uy y x Eτρ∂∂=+=⇒=-∂∂ 综上所述有2221)21(uy Ex lx u ρρ--=Ey x l uv )(--=Eρ1-2 写出图1-2所示平面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
解:上表面为力边界,100=,=,=,m l q lxl X --=Y 。
代入x xy xy y l m Xl m Yσττσ⎧+=⎪⎨+=⎪⎩ 中得到上表面的边界条件为00=--=xy y x q lxl τσσ;=;下表面为自由边,边界条件为000==xy y x τσσ;=;侧面为位移边界。
1-3 矩形板厚为1。
试用应力函数22A xy ϕ=求解。
(并画出面力分布图)解:应力函数22A xy ϕ=满足应力函数表示的变形协调方程,可以作为解。
在无体力的情况下,矩形板的应力为22x Ax yϕσ∂==∂220y x ϕσ∂==∂2xy Ay x yϕτ∂=-=-∂∂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公式x xy xy y l m X l m Yσττσ+=+=各边的应力边界为a d 边: 0,1l m == 20A X A y h Y ⎧=-=-⎪⎨⎪=⎩ c b 边: 0,1l m ==- 20A X A y hY ⎧==-⎪⎨⎪=⎩a b 边: 1,0l m =-= 0X Y A y⎧=⎪⎨=⎪⎩c d 边: 1,0l m == X A x A lY A y⎧==⎪⎨=-⎪⎩根据以上各边的应力边界条件,可画出矩形板的面力分布图如图1-3a 。
南航飞机结构设计习题答案_7

RB RA ∑PY MX Qyu MZ
从后方看:
上壁板: 框B上只受有Py力,方向向下。因为是桁条式机身,q按阶梯形分布
方案I :框I 受有MZ和QZA,框II 仅作用QZB 还有弯矩(垂尾的)分量,即MX到框 I
(水平)转到框 I 和 框II 上。
上;还有MY通过加强板
方案II: 则不需要水平加强板,M垂尾全部到斜框上。上、下壁板平衡 时。应为梯形板平衡; 另作为QZ 则仍作用到框II 和斜框上。
2、 解:通过机翼短梁传给机身接头剪
力Q及弯矩M。弯矩的分量MZ
Mx
需要布置侧边加强板,如加强板 布置在I-II框间,受力如下图:
II Mz II I
Mz
R
R
Q
R
蒙皮支反 剪流
如加强板布置在II-III框间,受力如下图:
II III II
由两加强板的平衡图看,显然布
Q Mz
置在II-III框间,减轻了框II
7-15
5、
A B C D P T 航 向
解释:1)发动机推力接头做成耳片型,使集中力分散; )两个短梁间要连接腹板或直接连接在机身蒙皮长,A、B框端
要有立柱,并与两框连接。
传力分析: 1) 发动机推力P作用于上短梁,并由梁腹板提供剪 流,使腹板受剪,而不能使端框受弯;由P力形成的 弯矩,通过立柱变成已对剪力作用与两框平面内, 再由机身蒙皮向前传递到A框。 2) 减速板的力T, 通过增加一个与两短梁连接的三角 桁架传递给短梁(该三角桁架是静定的,故力T只会 通过1根杆传给C点),再由腹板受剪平衡,并传给 立柱,作用于框平面内,最终由机身蒙皮提供剪流 向前传到A框。
飞机结构设计答案

飞机结构设计答案一、填空题(15分)1.目前通常将战斗机分成四代,米格-21是典型的二代机,F-22是四代机的第一个代表机种,我公司正在研制的L15高级教练机为三代机。
2. 飞机结构设计要满足空气动力要求和设计一体化要求,结构完整性要求和最小重量要求,使用维修性要求,工艺性要求,经济性要求。
3.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外界作用于飞机的载荷主要有:升力、阻力、发动机推力、重力。
4. Y向载荷系数表示了飞机升力与重力的比值。
L15高级教练机正向设计过载为8,负向设计过载为3。
二、简答题(70分)1.飞机结构的设计思想就其发展过程看,大致可划分为哪5个阶段?答:静强度设计阶段,静强度和刚度设计阶段,强度、刚度、疲劳安全寿命设计阶段,强度、刚度、损伤容限和耐久性设计阶段、结构可靠性设计试用阶段。
2. 使用载荷的定义答:飞机使用中实际可能遇到的最大载荷称为使用载荷。
3. 设计载荷的定义答:为了保证一定的安全裕度,飞机结构通常按能承受高与使用载荷的载荷设计,设计的结构所能承受而不破坏的最大载荷称为设计载荷。
4. 安全系数的定义答:安全系数定义为设计载荷与使用载荷之比。
5. 机身的主要功用?答:主要功用:1 安置空勤组人员、旅客、装载燃油、武器、设备和货物等。
2 把机翼、尾翼、起落架及发动机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架完整的飞机。
6. 机身主要外载荷?答:1 装载加给机身的力 2 其他部件传来的力 3 增压载荷7. 机身结构的典型受力形式有哪三种?答:桁梁式、桁条式、硬壳式三、计算题(15分)已知飞机机翼全翼展长L=9.7m,其最大使用升力Y W=643KN,半机翼的结构重量G W/2=7.7KN,半机翼的升力合力与重心假设展向作用于Z=0.5(L/2)处。
此外机翼上Z=0.6(L/2)处,挂有G B=1KN 的炸弹。
安全系数f=1.5,求:机翼根部Z=0.1(L/2)处的设计弯矩解:M= (0.5Y W- G W/2)×[0.5(L/2)- 0.1(L/2)]- G B×[0.6(L/2)- 0.1(L/2)] =(0.5×643-7.7)×0.4×9.7/2-1×0.5×9.7/2=608.78-2.43=606.35 KN·MMd=f×M=1.5×606.35=909.53 KN·M。
《飞行器结构设计》课后答案第3章

飞机结构设计第三章习题解答一、 一双粱机翼,外翼传到2#肋剖面处的总体内力分别力剪力Q =100 kN(作用在刚心上),弯矩M=5×l03 Kn ·m 、扭矩M t = 30 kN ·m 。
已知前、后粱的平均剖面抗弯刚度为EI 前=1010kN ·mm 2、EI 后=2×1010kN ·mm 2;前、后闭室平均剖面抗扭刚度为K t 前=5×108 kN ·mm 2,K t 后=109 kN ·mm 2。
求:(1)当L 前=L 后=1500 mm 时,Q 、M 、M t 在2#肋剖面如何分配(题图3.2(a))? (2)当L 前=3000 mm 、L 后=1500 mm 时,Q 、M 、M t 在此剖面又如何分配(题图 3.2(b))?(计算扭矩分配时,假设不考虑前、后闭室之间和1#肋对前闭室的影响)。
1.L 前=L 后(1) Q 的分配 K=22EJLL 前=L后 ∴ 只与2EJ 有关Q 1=112K Q K K += 122EJ L [22L (121EJ EJ +)]Q = 112EJ Q EJ EJ + = 112Q + = 0.333Q= 3330kg = 33.3KNQ 2= 6670kg = 66.7KN(2) M 的分配 K=KJL ∴ 关系式仍同上1M = 0.333⨯5⨯105 = 1666.7 KN mM 2= 0.667⨯5⨯105= 3335 KN m(3) M t 的分配M t1= 5510tM += 0.333⨯3⨯103 = 0.999⨯103kg.m = 10 KN mM t2 = 0.667⨯3⨯103 = 2.001⨯103kg.m = 20 KNm2.L 前=3000 mmL 后=1500 mm(1) Q 的分配 K=22EJ LK 1= 2⨯()122103000= 2⨯12610910⨯=29⨯106 = 2⨯106⨯0.111K 2= 2⨯()122101500= 2⨯29⨯106 = 222.25⨯⨯106 = 2⨯106⨯0.889K 1+ K 2 = 2⨯106 ( 19 +12.25) = 2⨯106 ( 0.111 +0.889) = 1⨯2⨯106∴ Q 1= 0.111⨯10000 = 1110kg = 11.1KN Q 2= 8890kg = 88.9KN(2) M 的分配 K 1 = KJ L = 12103000 = 0.333⨯109K 1 = 12101500Q ⨯ = 1.333⨯109K 1+ K 2 = 1.666⨯1091M = 0.3331.666⨯5⨯105 = 0.1999⨯5⨯105 = 0.2⨯5⨯105 = 105 kg m = 1000 KN m2M = 4⨯105 kg m = 4000 KN m(3) M t 的分配K 1=105103000⨯=1.667⨯107 K 2=1010101500⨯=6.667⨯107K 1+ K 2 = 8.334⨯107M t1 = 1.6678.334⨯3⨯103 = 0.2⨯3⨯103 = 0.6⨯103kg.m = 6 KN mM t2 = 6.6678.334⨯3⨯103 = 0.8⨯3⨯103 = 2.4⨯103kg.m = 24 KN m二. 题图3.3所示两机翼,(a)为单块式,且双梁通过机身,而长桁在机身侧边切断;(b)为单块式,整个受力翼箱通过机身。
飞机构造试题及答案

飞机构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飞机的机翼通常采用什么样的形状设计?A. 圆形B. 矩形C. 椭圆形D. 流线型答案:D2. 飞机的起落架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A. 轮胎和轮轴B. 轮胎、轮轴和减震器C. 轮胎、轮轴和转向系统D. 轮胎、轮轴、减震器和转向系统答案:D3. 飞机的发动机通常安装在哪个部位?A. 机翼B. 机身C. 尾翼D. 起落架答案:B4. 飞机的尾翼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提供升力B. 保持平衡C. 提供推力D. 增加阻力答案:B5. 飞机的襟翼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A. 起飞时B. 降落时C. 巡航时D. 滑行时答案:B6. 飞机的副翼主要控制飞机的哪个动作?A. 俯仰B. 滚转C. 偏航D. 爬升答案:B7. 飞机的垂直尾翼主要控制飞机的哪个动作?A. 俯仰B. 滚转C. 偏航D. 爬升答案:C8. 飞机的发动机推力是由什么产生的?A. 燃料燃烧B. 空气压缩C. 机械运动D. 电力驱动答案:A9. 飞机的机舱通常分为哪几个部分?A. 驾驶舱和客舱B. 驾驶舱、客舱和货舱C. 客舱和货舱D. 驾驶舱、客舱、货舱和卫生间答案:B10. 飞机的液压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起落架收放B. 飞行控制C. 电力供应D. 环境控制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飞机的机翼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升力B. 阻力C. 重量D. 材料答案:ABCD2. 飞机的起落架设计需要满足哪些要求?A. 承受飞机重量B. 减震C. 转向D. 收放自如答案:ABCD3. 飞机的发动机类型有哪些?A. 活塞式B. 涡轮喷气式C. 涡轮风扇式D. 涡轮螺旋桨式答案:ABCD4. 飞机的尾翼包括哪些部分?A. 水平尾翼B. 垂直尾翼C. 副翼D. 襟翼答案:AB5. 飞机的液压系统可以控制哪些部件?A. 起落架B. 襟翼C. 副翼D. 刹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飞机的机翼越长,升力越大。
飞机结构设计习题问题详解

第二章 习题答案2.飞机由垂直俯冲状态退出,沿半径为r 的圆弧进入水平飞行。
若开始退出俯冲的高度H 1=2000 m ,开始转入水干飞行的高度H 2=1000 m ,此时飞行速度v =720 km/h ,(题图2.3),求(1)飞机在2点转入水平飞行时的过载系数n y ; (2)如果最大允许过载系数为n ymax =8,则为保证攻击的突然性,可采用何种量级的大速度或大机动飞行状态?(即若r 不变,V max 可达多少? 如果V 不变,r min 可为多大?解答(1) 08.5)(8.9)36001000720(112122=-⨯⨯+=+==H H gr v G Y n y(2)hkm r g n v y /2.94310008.9)18(.).1(max =⨯⨯-=-=m n g v r y 1.583)18(8.9)36001000720()1(22min -⨯⨯=-=3.某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中规定:该机应能在高度H =1000m 处,以速度V=520 Km/h 和V ’=625km /h(加力状态)作盘旋半径不小于R =690m 和R ’=680m(加力 状态)的正规盘旋(题图2.4)。
求(1) 该机的最大盘旋角和盘旋过载系数n y ;(2) 此时机身下方全机重心处挂有炸弹,重G b =300kg ,求此时作用在炸弹钩上的载荷大小及方向(1kgf =9.8N)。
解答:(1)βcos 1==G Y n y∑=01X r v m Y 2sin =β①∑=01YG Y =βcos ②由①与②得2==grv tg β 04.72=β(非加力)523.46808.9)36001000625(2=⨯⨯=βtg 5.77=β(加力) 6.4cos 1==βy n(2) r v mN X 21=6.飞机处于俯冲状态,当它降到H =2000m 时(H ρ=0.103kg /m 3。
)遇到上升气流的作用(题图2.7),求此时飞机的n y 。
飞机机翼构造习题集及答案

飞机机翼构造习题集及答案一、四个选择题1. 机翼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 A. 前缘、后缘、缝翼- B. 主翼、辅翼、尾翼- C. 上翼表面、下翼表面- D. 前缘襟翼、后缘襟翼正确答案:A. 前缘、后缘、缝翼2. 机翼剖面的形状通常采用以下哪种类型?- A. 椭圆形- B. 矩形- C. 上凸形- D. 下凸形正确答案:A. 椭圆形3. 在机翼上,用来改变升力和阻力的设备是什么?- A. 襟翼- B. 缝翼- C. 扰流板- D. 风切线正确答案:A. 襟翼4. 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机翼的构造?- A. 钢铁- B. 铝合金- C. 碳纤维- D. 木材正确答案:B. 铝合金二、两个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机翼结构的主要功能。
机翼结构的主要功能有:- 提供升力:机翼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使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
- 提供阻力:机翼在飞行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阻力,起到制动和稳定飞行的作用。
- 改变升力和阻力:通过控制机翼上的襟翼、缝翼等设备,可以改变机翼的升力和阻力,从而实现飞机的控制和操纵。
2. 请简述机翼剖面形状的选取原则。
机翼剖面形状的选取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升力性能:剖面形状对机翼的升力性能有重要影响,椭圆形剖面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升力性能。
- 稳定性:剖面形状对机翼的稳定性也有影响,合理的剖面形状可以提高飞机的稳定性。
- 阻力性能:剖面形状对机翼的阻力性能也需要考虑,较小的阻力可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性能。
- 结构限制:剖面形状的选取还需考虑到实际结构的制造和安装难度,以及对飞机重量和强度的要求。
三、一道计算题1. 一个矩形机翼的翼展为20米,翼面积为150平方米。
求该机翼的平均弦长。
首先,根据翼面积公式,翼面积 = 翼展 ×平均弦长,可以得到平均弦长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弦长 = 翼面积 / 翼展带入已知数值,得到:平均弦长 = 150平方米 / 20米计算结果:平均弦长 = 7.5米四、两道解答题1. 请简要说明机翼的结构材料选择原则。
南航飞机结构设计习题答案-2

2-01 飞机在铅垂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在A 点过载可能最小,在B 点过载最大。
A 点:G N Y y =+ gRv G N n yy 211-=-= 02.01000*8.9)6.3/360(12-=-=y n或y N G Y =+ 112-=-=gRv G N n yy02.011000*8.9)6.3/360(2=-=y nB 点:y N G Y += gRv G N n yy 211+=+=02.21000*8.9)6.3/360(12=+=y n2-02 (1)发动机重心处的过载系数2.18.93*92.3===∆gLn z yE ω(()()3.92*3 1.29.8z yE L n g ω--∆===) 8.12.13-=+-=∆+=yE y yE n n n(2)质量载荷1) 由发动机惯性矩引起的支座反力:120( 3.92)470.4z M I kgm ω==⨯-=-470.4470.41.0M N kg l -===- (1)(1)/470.4/470.4A BN M l kg N M l kg==-=-=2) 由发动机重心过载引起的支座反力:(2)(2)0.8*( 1.8)*100014400.2*( 1.8)*1000360A BN kg N kg=-=-=-=-(1)(2)(1)(2)1440470.41910.4360470.4110.4A A A B BBN N N kgN N N kg=+=--=-=+=-+=发动机作用于机身结构接头上的质量载荷应反向,即''1910.4110.4A B A B N N kg N N kg=-==-=-2-03θcos G N Y y =+ gRv n y 2cos -=θ)(cos y n gR v -=θ 当y n 最小时,取得最大值s m v /9.261))0.3(5.0(*2000*8.9max =--=y N G Y =+θcos θcos 2-=gRv n y(cos )y v gR n θ=+ 当y n 最大时,取得最大值max 9.8*2000*(6.50.5)370.4/v m s =+=2-04G N Y y += 08.51000*8.9)6.3/720(1122=+=+=gR v n y s m n gR v y /92.2617*1000*8.9)1(max max ==-=m n g v R y 09.5837*8.9)6.3/720()1(2max 2min==-=2-05⎩⎨⎧==Rmv Y G Y /sin cos 2γγ γcos 1=y n y n 1cos =γ 211sin y n -=γ gR v n y/122=- gRv tg 2=γ不加力状态:24.31))690*8.9/()6.3/520((1)/(2222max =+=+=gR v n y086.3690*8.9)6.3/520(2max==γtg 72m ax =γ加力状态:63.41))680*8.9/()6.3/625((1)/(2222max =+=+=gR v n y52.4680*8.9)6.3/625(2max==γtg 5.77max =γ不加力状态:kg G n N y 972300*24.3max ===加力状态:kg G n N y 1356300*52.4max ===2-0681.34*902.0*22.5*8.96.111/39200*2/2===b gC S G H y g ρμα368.081.33.581.3*88.03.588.0=+=+=gg w K μμ15.8368.0*6.111/39200*220*145*902.0*22.51/21=+=+=w y y K SG UV C n ρα2-07xβyu2cos 10==βy n 608.32940*2)6.3/900(60sin *20*225.1*4/2===∆ S G UVC n y y ρα608.50=∆+=y y y n n n2-0837.2)800*8.9/()6.3/540(5.0/cos 220-=-=-=gR v n y θ612.088.0*20/8.9*5000*26.3/540*5.0*10*01.1*5.4/2===∆K SG UV C n y y ρα76.1612.037.2-=+-=y n2-092.58.9*82001000*)4.78147643(=--=--=G Y Y Y n tm te w y2/16.412.4*8.9)1(s m n g a y ==-=2/*5.0**2/*4.0**2/*4.0*2/2/L n G L n G L Y M y b y w e --=N M e 4.264072/7.9*))5.0*1004.0*773(*2.5*8.94.0*2/64300(-=--= Nm fM M e d 1.39611-==22.2826.3*8.9*7975*8.9677.5*7840011===∆x gI L Y n z a tm y N G n n f P y y d 7.98168.9*90*)22.22.5(*5.1*)(11=+=∆+=剩余强度η定义为结构的许用应力][σ与结构的最大工作应力σ之比值,即σση][=结构强度设计的任务是在使用载荷下结构工作应力应不大于材料的屈服应力,在设计载荷下结构的工作应力应不大于结构的破坏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 飞机在铅垂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在A 点过载可能最小,在B 点过载最大。
A 点:
G N Y y =+ gR
v G N n y
y 2
11-=-= 02.01000
*8.9)6.3/360(12
-=-=y n
或
y N G Y =+ 112
-=-=gR
v G N n y
y
02.011000
*8.9)6.3/360(2
=-=y n
B 点:
y N G Y += gR
v G N n y
y 2
11+=+=
02.21000
*8.9)6.3/360(12
=+=y n
2-02 (1)发动机重心处的过载系数
2.18
.93
*92.3==
=
∆g
L
n z yE ω(()()3.92*3 1.29.8z yE L n g ω--∆==
=) 8.12.13-=+-=∆+=yE y yE n n n
(2)质量载荷
1) 由发动机惯性矩引起的支座反力:
120( 3.92)470.4z M I kgm ω==⨯-=-
470.4470.41.0
M N kg l -=
==- (1)(1)/470.4/470.4A B
N M l kg N M l kg
==-=-=
2) 由发动机重心过载引起的支座反力:
(2)(2)0.8*( 1.8)*100014400.2*( 1.8)*1000360A B
N kg N kg
=-=-=-=-
(1)(2)
(1)
(2)1440470.41910.4360470.4110.4A A A B B
B
N N N kg
N N N kg
=+=--=-=
+
=-+=
发动机作用于机身结构接头上的质量载荷应反向,即
''
1910.4110.4A B A B N N kg N N kg
=-==-=-
2-03
θcos G N Y y =+ gR
v n y 2
cos -=θ
)(cos y n gR v -=θ 当y n 最小时,取得最大值
s m v /9.261))0.3(5.0(*2000*8.9max =--=
y N G Y =+θcos θcos 2
-=gR
v n y
(cos )y v gR n θ=+ 当y n 最大时,取得最大值
max 9.8*2000*(6.50.5)370.4/v m s =+=
2-04
G N Y y += 08.51000
*8.9)6.3/720(112
2=+=+=gR v n y s m n gR v y /92.2617*1000*8.9)1(max max ==-=
m n g v R y 09.5837
*8.9)6.3/720()1(2
max 2
min
==-=
2-05
⎩⎨⎧==R
mv Y G Y /sin cos 2γγ γcos 1=y n y n 1cos =γ 2
1
1sin y n -=γ gR v n y
/12
2=- gR
v tg 2
=γ
不加力状态:
24.31))690*8.9/()6.3/520((1)/(2222max =+=+=gR v n y
086.3690
*8.9)6.3/520(2max
==γtg 72m ax =γ
加力状态:
63.41))680*8.9/()6.3/625((1)/(2222max =+=+=gR v n y
52.4680
*8.9)6.3/625(2max
==γtg 5.77max =γ
不加力状态:
kg G n N y 972300*24.3max ===
加力状态:
kg G n N y 1356300*52.4max ===
2-06
81.34*902.0*22.5*8.96
.111/39200*2/2===
b gC S G H y g ρμα
368.081
.33.581
.3*88.03.588.0=+=
+=
g
g w K μμ
15.8368.0*6
.111/39200*220
*145*902.0*22.51/21=+
=+
=w y y K S
G UV C n ρα
2-07
x
β
y
u
2cos 1
0==
βy n 608.32940
*2)6.3/900(60sin *20*225.1*4/2===∆ S G UV
C n y y ρα
608.50=∆+=y y y n n n
2-08
37.2)800*8.9/()6.3/540(5.0/cos 2
20-=-=-=gR v n y θ
612.088.0*20
/8.9*5000*26
.3/540*5.0*10*01.1*5.4/2==
=
∆K S
G UV C n y y ρα
76.1612.037.2-=+-=y n
2-09
2.58
.9*82001000
*)4.78147643(=--=--=
G Y Y Y n tm te w y
2/16.412.4*8.9)1(s m n g a y ==-=
2/*5.0**2/*4.0**2/*4.0*2/2/L n G L n G L Y M y b y w e --=
N M e 4.264072/7.9*))5.0*1004.0*773(*2.5*8.94.0*2/64300(-=--= Nm fM M e d 1.39611-==
22.2826.3*8
.9*7975*8.9677.5*7840011===
∆x gI L Y n z a tm y N G n n f P y y d 7.98168.9*90*)22.22.5(*5.1*)(11=+=∆+=
剩余强度η定义为结构的许用应力][σ与结构的最大工作应力σ之比值,即
σ
ση]
[=
结构强度设计的任务是在使用载荷下结构工作应力应不大于材料的屈服应力,在设计载荷下结构的工作应力应不大于结构的破坏应力。
由于现行航空材料的破坏强度b σ与结构屈服强度2.0σ之比值一般均小于1.5,所以一般只考虑设计载荷下的剩余强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