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知道水和大多数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2.正确理解多种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能力方面1.通过阅读、收集、整理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水、无机盐的信息,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获得的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水含量的分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意见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解释证明和修改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积极参加讨论,列举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建立自信,能够关注人类健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
2.无机盐的作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细胞中的糖类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是哪三大类呢?回答:单糖(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2、脂质主要有哪三大类呢?回答:脂肪、磷脂、固醇。
其中脂肪是作为我们生物体的一个储能物质。
3、脂质和糖类它们都是属于哪一类化合物呢?是属于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回答:有机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无机物有哪两种呢?回答:水和无机盐。
水,我们通常把它称为生命之源,一个人在极限的状态下,可以坚持20天以上不进食,但是缺水不出3天就会丧生。
地球表面有3/4的部分是水。
这些事实说明了水的重要性(课件上的两副不同的热带子草原的图说明):在热带草原的雨季时呈现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是在旱季整个草原都枯黄了。
尤其可见水对于生命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么水在细胞和生物体的含量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观察下面三个表格,分别说明了什么?(一)细胞中的水细胞中水的含量:由这个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回答: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由这个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回答: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由这个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回答:同种生物不同的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不同讨论:生物体的不同生长发育期,含水量是否相同?通过课本上的两个图示引导学生)回答: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含水量是不相同的。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PPT投影展示关于水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感受水的重要性: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地球表面约3/4的部分是水;在极限状况下,一个人可坚持20天以上不进食,但缺水3天就会丧生;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展示“问题探讨”的运动饮料成分表格,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要在运动员的饮料中添加无机盐?无机盐在生物体中起什么作用?以提问形式做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积极讨论,引入教学主题:细胞中的无机物。
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诊断反馈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
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
◆教材分析必修1第二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让学生了解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并注意联系日常生活的实例。
本节最后一段是对本章的小结,旨在点明“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活细胞中的这些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本章与其他章旳联系: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应建立在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基础之上。
《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 理解无机盐的主要类型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无机盐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无机盐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维持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案例。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滴管等。
3. 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用于课堂讲解。
4. 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提前准备问题。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课前预习、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和课堂小结。
1. 课前预习: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了解细胞中的无机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细胞中无机物的功能和作用。
2. 新课导入:首先,通过展示一些与细胞中的无机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中的无机物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中的无机物。
3. 知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首先对细胞中的无机物进行分类,包括水、无机盐、离子等。
接着,通过具体的实验或实例,讲解这些无机物在细胞中的作用和功能。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这些无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通过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在课程的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通过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细胞中的无机物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此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就细胞中的无机物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 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标高中生物细胞中的无机物优质教案新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生物细胞中的无机物优质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无机物的种类及功能,重点讲解水、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第二节无机物的代谢,深入探讨水、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吸收、运输和排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细胞中水、无机盐的种类、功能及代谢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细胞无机物相关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现象,增强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无机盐的种类、功能及代谢过程。
难点:水、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吸水、动物喝水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水、无机盐的种类及功能。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与水、无机盐相关的实例,如植物为何要在干旱季节落叶、人体为何要补充电解质等。
4.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水、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作用及代谢过程。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细胞中的无机物2. 板书内容:(1)水的种类及功能(2)无机盐的种类及功能(3)水、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及代谢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在细胞内的作用。
(2)举例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3)分析植物为何要在干旱季节落叶?2. 答案:(1)水在细胞内参与新陈代谢、维持渗透压、调节体温等。
(2)如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钠、钾离子参与神经传导等。
(3)植物在干旱季节落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水、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2019)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2.2 细胞中的无机物

人教(2019)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2.2 细胞中的无机物一、学习目标1.在认识水分子的特性和在细胞中存在形式的基础上,认同水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2.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认同无机盐含量较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二、教学过程(一)细胞中的水资料1:2020年12月17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顺利回到地球,其携带的“土特产”备受关注。
在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月球样品管理办法》中表明,月球样品原则上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基础用途。
问题(1):人类对宇宙星球的探索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提示: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生命活动是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完成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水环境中进行。
资料2:在粮食收获之后,要将粮食晒干后进行储存,这样能保存较长时间。
如果将晒干后的粮食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会发现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播种前还需要提前用水浸泡一段时间。
问题(2):粮食晒干过程中,减少的化合物主要是什么?在细胞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提示:减少的化合物主要是水。
在细胞中是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
问题(3):晒干后的粮食在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出现的水珠在细胞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此时的种子还能萌发吗?为什么?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提示:试管壁上出现的水珠在细胞中主要是以结合水形式存在的。
不能。
结合水散失,细胞结构被破坏,种子死亡,不能再萌发。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问题(4):粮食需要晒干后进行储存的原因是什么?播种前为什么要浸泡种子?提示:粮食晒干后,自由水含量减少使细胞代谢减弱,储存时可减少有机物消耗。
播种前浸泡种子可以使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使代谢强度增加,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问题(5):总结上述问题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比例对生物的代谢和抗逆性有什么关系?并尝试绘制关系曲线。
提示: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细胞的抗逆性越差。
(1)水的含量特点①含量:一般来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约占60%~95%。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5篇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5篇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2、能力与技能目标(1)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生理现象相联系.(2)能联系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分享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2)认同"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3)掌握一些生活小常识,学会关心他人,观察生活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第五节,是对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补充与升华.水和无机盐的知识在课标中的要求都是了解层次,因此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水和无机盐与生命的关系,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事实和学生的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水和无机盐在生命中的作用的认识。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刚从初中跨入高中,对生物这门学科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个特点:从感性的生活生物现象提炼出生物现象的本质.学生对于水的认识比较丰富,许多概念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是站在活细胞的角度去看,学生的认识还有需要补充、纠正和待完善的地方。
通过对前面一个章节以及本章其他小节的学习,学生对构成细胞的物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把本节内容与前面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学习.三、教学思路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本节课:细胞中的无机物。
然后让学生自己想,今天要学习些什么?这样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以这些问题来逐步展开本节课的内容: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引导学生回答前面自己提出的问题。
引导的方式有:图片、以前的知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等。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用板书点明要点。
最后纵观整个章节的内容总结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作用2、教学难点: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区别(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液气三种形式存在,而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却不同.特别是结合水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很难理解,所以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五、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谈话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本课内容制作ppt;查阅相关的资料特别是无机盐缺乏时相应的病症;学生准备:根据老师的要求预习七、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点明今天的课题:细胞中的无机物。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5《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要求是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了解性质的知识点。
二、教材内容分析“细胞中的无机盐”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让学生了解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并注意联系日常生活的事例。
三、教法分析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水和无机盐与生命的关系,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事实和学生的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水在生命中的作用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3)知道各种化合物只能按照一定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列表比较各种化合物的异同点(2)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联系。
(2)认同“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作用。
2、教学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2)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区别;(3)无机盐的作用。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说教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1、讨论法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讨论细胞中水与无机盐的作用。
2、讲授法本节课把自始自终贯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同时,适时得当的讲授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3、合作探究法小组对实验进行合作探究,并得出结论。
4、直观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动画以及树叶燃烧的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水和无机盐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七、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仪器。
查阅相关的资料特别是无机盐缺乏时相应的病症。
2、学生准备:根据老师的要求预习,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
八、课时安排1课时十、板书设计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细胞中的水1、含量:a. 含量最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表格教案(7页)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课题细胞中的无机物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法讲授、启发、归纳教具多媒体时间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能力方面1.通过阅读、收集、整理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水、无机盐的信息,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获得的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水含量的分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意见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解释证明和修改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1.积极参加讨论,列举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建立自信。
2.形成自觉爱护水资源的环保观念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2、无机盐的作用教学环节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学生活动及相关训练题导入新课导入:大家都喝过矿泉水,那么你知道矿泉水和蒸馏水有什么区别吗?矿泉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这些都是无机盐,水和无机盐都属于无机物,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物。
学生简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水的含量提出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对细胞和生物体内水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一下这些数据说明了水的含量有哪些特征?多媒体展示:资料一: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所占比例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所占比例%85-91-1.5 7-10 1-2 1-1.5资料二:几种不同生物体水的含量生物水母鱼类蛙哺乳动物藻类高等植物水含量% 9780-8578 65 90 60-80资料三:人体中几种不同器官或组织中水的含量组织器官牙齿骨骼骨骼肌心肌血液所占比例% 10 22 76 79 83让同学们通过表格找出问题的答案表1说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表2说明: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并且水生生物含水量比陆生生物高。
表3说明: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资料四:人体的几种不同年龄阶段水的含量年龄阶段胎儿婴儿成年壮年老年所占比例% 95 75 65 60 50 含水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