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梨树煤矿水害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煤矿水害难题分析报告

煤矿水害难题分析报告

煤矿水害难题分析报告一、引言煤矿水害作为煤矿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难题,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煤矿水害主要指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涌入矿井,造成井下水位升高、井下积水、瓦斯突出等现象。

本报告对煤矿水害难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煤矿水害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煤矿水害的成因1. 煤层含水量高:煤层中的含水量高,一方面会导致矿井开采时地下水涌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矿井水害的严重性。

2. 矿山地质构造复杂:部分煤矿所在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大量的隐蔽断层和裂缝,容易导致地下水涌入。

3. 矿井排水系统不完善:有些煤矿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无法及时有效地将井下积水排出。

三、煤矿水害的影响1. 生产受阻:井下水位升高和井下积水会导致生产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延误生产进度,严重影响煤矿的经济效益。

2. 人员安全受威胁:积水和瓦斯突出极易引发矿井事故,对矿工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3. 环境污染:井下积水含有大量杂质和有害物质,排放到地表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四、应对煤矿水害的挑战1. 技术难题:煤矿水害防治需要依靠先进的地质勘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排水系统设计等技术手段,这对煤矿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2. 成本压力:水害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煤矿生产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节约成本也是一个挑战。

3. 管理困境:煤矿水害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与协调,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管理难的问题。

五、煤矿水害应对策略1. 加强勘探研究:通过充分的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准确了解煤层中的水情,为防治水害提供科学依据。

2. 配备先进设备:合理选用先进的水泵、排水系统等设备,确保排水效率,以降低煤矿积水的风险。

3. 构建合理排水网络:合理规划和布置矿井内的排水系统,实现各个巷道和工作面的联通,形成完善的排水网络。

4. 强化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水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水害普查报告

煤矿水害普查报告

煤矿⽔害普查报告煤矿⽔害普查报告**市*******煤业集团***煤矿⽔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市*******煤业集团公司⼆0⼀五年⼗⼆⽉2**市*******煤业集团***煤矿⽔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写单位:**市*******煤业集团项⽬负责⼈:技术负责⼈:总⼯程师:提交时间:⼆〇⼀五年⼗⼆⽉参加普查⼈员 __⽬录1.绪论......................................................... ..... 1 1.1⽬的、任务及依据 .............................................. 1 1.1.1⽬的 (1)1.1.2任务 (1)1.1.3组织情况 (1)1.1.4⼯作⽅法 (1)1.1.5主要完成的⼯作量 .......................................... 2 1.2编制依据 (6)1.3交通位置、矿区⾯积及⾃然地理 .................................. 7 1.3.1交通位1.3.2矿区⾯积 (8)1.3.3⾃然地理 .................................................. 8 1.4煤矿概况 (9)1.4.1煤矿建设⽣产情况 .......................................... 9 1.4.2资源开发利⽤情况 (9)1.4.3⽡斯、煤尘爆炸性和煤层⾃燃倾向性 ......................... 10 1.4.4开拓⽅式、巷道布置 ....................................... 10 1.4.5通风系统 (11)1.4.6提升运输系统 ............................................. 12 1.4.7供电系统 . (13)1.4.8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系统” ............................. 14 1.4.9排⽔系统 (16)1.4.10消防供⽔系统与防尘系统 .................................. 16 1.4.11采煤⽅1.4.12⽣产能⼒ ................................................ 17 2、地质概况........................................................18郑宏中鑫(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害普查论证报告编制:地测防治⽔科⼆〇⼀三年六⽉九⽇郑宏中鑫(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害普查论证报告第⼀节概述⼀、交通地理郑宏中鑫(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村,西据新密市15㎞,东北距郑州市30㎞。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煤矿水害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井内部水源的积聚、渗入或突发性水灾等因素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

水害隐患是煤矿生产中一种十分常见且危险的问题,在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中,水害隐患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煤矿水害隐患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煤矿水害隐患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煤矿水害隐患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选择了山西省某煤矿作为调研对象,对该煤矿的各个区域进行了实地走访,并与矿方人员进行了交流。

其次,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针对煤矿工人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分析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调研结果:1.煤矿水害隐患现状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该煤矿存在以下水害隐患:矿井内水源积聚、井壁渗水、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等。

这些隐患不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对煤矿的生产进度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2.煤矿水害隐患原因分析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煤矿水害隐患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水害防治措施和监测手段,以及矿井地质条件和排水设施的不足。

3.解决方案和建议针对煤矿水害隐患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加强煤矿水害隐患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适当的水害管理体系;改进煤矿的排水设施,提高排水能力和效率;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水害事故的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煤矿水害隐患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决煤矿水害隐患问题,我们建议煤矿企业加强水害隐患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改进排水设施并提高排水能力,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等。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煤矿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陕西等地。

然而,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煤矿水害隐患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掌握煤矿水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煤矿水害隐患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煤矿的矿井水位、排水设备以及水害防治措施等情况,并对一些典型煤矿进行了实地走访。

三、调研结果1.矿井水位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煤矿的矿井水位都处于较高的位置,其中部分煤矿的矿井水位甚至超过了安全标准。

高水位的存在给矿工的生产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2.排水设备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调研结果显示,部分煤矿的排水设备存在老化、设备缺失等问题。

有的煤矿甚至没有进行排水设备的安装,导致矿井内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增加了煤矿水害的风险。

3.水害防治措施调研结果显示,虽然煤矿普遍存在矿井水位高、排水设备不完善的问题,但在水害防治方面,大部分煤矿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如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矿井内的积水;加强排水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等。

四、调研发现的问题1.矿井水位过高调研结果显示,部分煤矿的矿井水位超过了安全标准。

这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排出井下积水所致。

高水位的存在会增加矿井坍塌的风险。

2.排水设备不完善调研结果显示,部分煤矿的排水设备存在老化、设备缺失等问题。

有的煤矿甚至没有进行排水设备的安装,导致矿井内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增加了煤矿水害的风险。

对于已经存在的排水设备,也缺乏及时修复和维护。

3.水害防治工作不到位虽然煤矿普遍存在矿井水位高、排水设备不完善的问题,但在水害防治方面,大部分煤矿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然而,调研发现仍有一些煤矿在巡查、排水设备更新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煤矿水害的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五、调研建议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煤矿水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煤矿水害的问题。

大梨树煤矿水害调查报告

大梨树煤矿水害调查报告

大梨树煤矿水害调查报告贵州省毕节大梨树煤矿水害调查报告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编制:毕节大梨树煤矿煤矿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一、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

经矿领导开会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整,2013年5月份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历年采空区的统计调查测绘、矿井涌水量的调查分析,相邻矿井的资料搜集,编写此报告。

二、矿井概况1、矿井位置、隶属关系大梨树煤矿位于毕节市八寨镇(毕节市北东41°),矿区距八寨镇13Km,直线距毕节市20.5Km。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25′13″~105°25′59″,北纬27°25′19″~27°26′59″。

矿区东侧28 Km外有毕节至沪洲321国道通过,毕节至普宜公路(县道)在普宜镇与321国道相接,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县道相通,交通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大梨树煤矿隶属毕节市煤炭管理局管辖,是毕节市煤炭开发规划的矿井之一2、地形地貌矿区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的山头,海拔标高1858.5米,最低点位于矿区北东面的冲沟处,海拔标高1407米。

属高原侵蚀地貌,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451.5米左右,属高原中低山地貌。

3、地表水矿区内地表水较为发育,矿界南面,有一由东—西流向的小溪沟,其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渗透性较差,对矿床水有一定的影响。

4、气象区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垂直分带明显。

年均气温12.8℃,最高气温34.1℃,极端最低气温-10.9℃,最热为6-8月;最冷为1月。

年均大降雨量达954mm;平均风速1.0m/s,最高风速为21.4m/s。

5、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采空区主要是整合前三矿井(大梨树煤矿、茶树湾煤矿,罗汉山煤矿)的开采及原本区内的大量小煤窑非法开采形成的。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查报告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查报告

一、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

1.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清、盲目开采。

一些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引发透水事故。

2.在水体下采煤防治措施不落实。

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有些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未按三下采煤的规定进行试采,超强度开采,煤层连续冒落,导致透水事故。

4.防治水技术及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

多数老空透水在事故发生前,均有明显的透水预兆,但由于煤矿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缺乏,矿井没有防治水害的专业知识,不能识别明显的透水预兆,使本可避免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重复发生。

5.对已有水患未采取有力措施。

有的矿井在水体下或冲积层下采煤留设的防水安全煤柱不合理;有的煤矿对地面的塌陷坑、废弃的小煤矿充填不实,使地表水溃入井下,导致事故发生。

6.雨季暴雨期井上下水情监测不够。

有的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一些煤矿对断层水、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不认真编制防治水措施,导致突水。

(二)间接。

1.防治水工作管理滑坡。

受经济利益驱动、技术力量限制等,对防治水工作管理松懈、投入不足,没有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制。

主管或者监管部门疏于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以及重大水害隐患的跟踪督促和落实。

2.煤矿水害防治监管制度不落实。

煤矿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活动,未按照规程落实水害防治措施,没有建立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等等,都是造成重大水害事故的原因。

3.部分煤矿被动进行矿井防治水害工作。

主要表现在防治水投入不足,防治水措施不到位不落实。

没有主动安排防治水工作。

4.部分煤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煤矿没有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为获得利润不惜违法或违规生产,导致水害事故时有发生。

二、对策与措施针对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必须强化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水害防治资金投入,加强监管监察的力度、采取联合执法、严厉事故查处等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贵州毕节大梨树煤矿地质灾害及其治理

贵州毕节大梨树煤矿地质灾害及其治理
本 矿 区及 周 边 地 层 为 二 叠 系 中统 茅 口组 ,二 叠 系 上 统 龙 潭 组 、长 兴 组 ,三 叠 系下 统 飞 仙 关 组 及 第 四系 。 分述 如 下 :
① 二叠 系 中统茅 口组(P溯 ):浅灰 一 灰 白色 、中一 厚 层状细晶石灰岩 ,具缝合线构造 ,含少量燧石 团块及炭 泥 质条 带 ,产 腕 足类 动物 化 石 。据 区域 资 料 ,其 厚度 大
评估 区位于清水铺 向斜西翼南段 ,总体呈一单 斜 构造 ,地层走 向近南一 北 ,倾 向近东 ,倾 角 30。~38。,一 般 33。。根据 地 表 填 图 、钻孔 揭 露 以及 矿 井 巷道 掘 进 资
}收 稿 日期 :2017一l1一l9 修 回 日期 :2017-1卜 20 作者简介 :李峰 (1984一),男 (汉族 ),河南商丘人 ,工程师 ,现从事煤 田勘探 、煤矿地质环境调查 、水 资源环境调查等地质工作 。
矿区范围内目前发现滑坡一处 ,未发现崩塌 、地 面 塌陷 、泥石 流等地质灾 害 ,但存在发 生地质 灾害 的隐 患 。在 以后 的 矿 山 开采 过 程 中 ,易 加 剧 及 诱 发 现 有 灾 害 和 其 它灾 害 ,对 矿 山生 产 、村 民建 筑 、矿 山地 面 工程 设施 构成 威 胁 ,危 害 程度 大 。 6.1 安全 开 采深 度
(4)建 议 对矿 区 内 的冲 沟设 置 长期 的水 文 观测 点 , 在 陡崖地 段 设置 地 表位 移观 测 点 。 (下转 第 157页 )
2018年 6 J9J
两 部探 矿T 程
157
图 3 9号煤 层 采 用 厚 度 分 布 图
图 4 15号 煤 层 采 用 厚 度 分 布 图
本 矿 区 内矿 层 的 上 覆 岩 层 的 厚 度 在 0 ̄950m ,均 小 于安 全 采深 ,表 明 当矿 层被 开 采后 ,在形 成 大 面积 的 采 空 区域 后 ,上 覆 岩层 就 会发 生 移 动变 形 ,从 而 影 响地 面建筑及 加剧 现状地质灾害 ,同时可能 引发井 田及其 影 响范围内地 面塌陷 、地裂缝 、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 害 的发 生 ,对 矿 区及 采 矿 活 动影 响 范 围 内 的村 寨 、公 路 和 地 面 工业 广 场 的危 害程 度大 。 7 矿 山环 境 保 护与 综合 治理 技 术方 法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研报告煤矿水害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倒灌、突涌、涌水等原因导致的煤矿矿井、巷道等地下工作空间被水淹没的现象。

这种水害不仅对矿井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导致矿工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煤矿水害隐患的调研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次调研选择了省煤矿作为调研对象,并采用专家访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专家访谈了解到,该矿井存在以下隐患:1.不完善的地质勘探和预测。

在矿井开采前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未能准确预测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状况,导致开采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涌入的风险增加。

2.井下排水设备不完善。

该煤矿的排水系统存在漏洞和缺陷,无法有效将井下积水排除,导致矿井内部的水位上升,增加了煤矿水害的风险。

3.防水施工不规范。

在矿井建设和巷道施工阶段,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导致地下水直接进入巷道,加剧了水害程度。

4.矿井固体回填不及时。

由于矿井回采退矿导致的巷道塌方,未能及时进行固体回填,造成了矿井废弃区域内的积水,增加了水害的潜在危险。

接下来,通过现场观察,对煤矿的水害隐患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1.水位上升。

在巷道和采煤工作面的观察中,发现水位明显上升,尤其在降雨季节或煤层含水量变高时更为明显。

2.巷道渗水。

在巷道的墙壁和顶板上,经常能看到水滴或者水渍,说明地下水正通过巷道的壁板渗入矿井。

3.存在积水点。

在矿井废弃区域发现了大量的积水点,透过井口可看到积水面,这些积水的存在增加了巷道塌方和水害的风险。

针对以上隐患,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措施:1.强化地质勘探和预测。

在矿井开采前,要加强对地下水的勘探和分析,准确预测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状况,为开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完善排水系统。

加大对排水设备的维护和改造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

并且加强对井下积水的监测,及时排除井下的积水。

3.规范防水施工。

在矿井建设和巷道施工时,要严格按照防水要求进行施工,并在施工完后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防水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大梨树煤矿水害调查报告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编制:大梨树煤矿煤矿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一、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围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

经矿领导开会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围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整,2013年5月份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历年采空区的统计调查测绘、矿井涌水量的调查分析,相邻矿井的资料搜集,编写此报告。

二、矿井概况1、矿井位置、隶属关系大梨树煤矿位于市八寨镇(市北东41°),矿区距八寨镇13Km,直线距市20.5Km。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25′13″~105°25′59″,北纬27°25′19″~27°26′59″。

矿区东侧28 Km 外有至沪洲321国道通过,至普宜公路(县道)在普宜镇与321国道相接,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县道相通,交通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大梨树煤矿隶属市煤炭管理局管辖,是市煤炭开发规划的矿井之一2、地形地貌矿区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的山头,海拔标高1858.5米,最低点位于矿区北东面的冲沟处,海拔标高1407米。

属高原侵蚀地貌,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451.5米左右,属高原中低山地貌。

3、地表水矿区地表水较为发育,矿界南面,有一由东—西流向的小溪沟,其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渗透性较差,对矿床水有一定的影响。

4、气象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垂直分带明显。

年均气温12.8℃,最高气温34.1℃,极端最低气温-10.9℃ ,最热为6-8月;最冷为1月。

年均大降雨量达954mm;平均风速1.0m/s,最高风速为21.4m/s。

5、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采空区主要是整合前三矿井(大梨树煤矿、茶树湾煤矿,罗汉山煤矿)的开采及原本区的大量小煤窑非法开采形成的。

整合前的矿井均采用斜井开采,整合前三矿井及小窑采深一般为垂深100m以,18、69号煤层沿煤层露头100m垂深已采空。

矿区老窑开采历史悠久,大多是利用冬春农闲时自采自用。

矿区煤层倾角较大,由于受水、通风等限制,一般开采巷道不长,个别点可达100m,主要开采18、69号煤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小煤矿滥采乱挖现象较普遍。

经近几年的清理、整顿,关停了部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情况有所好转。

目前大多数老窑井巷均有积水,由于大多都已封闭,因此未能进行详细调查,积水情况不详。

矿井必须切实掌握老窑开采围,弄清老窑积水情况,并标绘在矿井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要注意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或老窑附近采煤时,要留足隔水煤柱,采取“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措施,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窑积水的突然涌出。

该矿必须高度重视老窑积水情况,并标绘在矿井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在建井或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或老窑附近采煤时,要采取“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措施,并做到“有疑必停”。

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窑积水的突然涌出。

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水文地质概况(1) 矿区含水层及隔水层情况矿区出露地层按岩性自上而下有以下含水岩组及隔水岩组:a、第四系(Q)含水岩组:主要为砂、泥岩、腐植土、亚粘土等松散堆积层、冲积层,多分布于洼地、沟谷两侧及缓坡地带,厚度变化不大(0—5米),它是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又是地表水汇集渗流的场所。

b、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为一弱含水岩组,是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岩组。

岩性灰绿色、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厚度435-480米,含岩溶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含水性中等。

c、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为一弱含水岩组,是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岩层,其岩性上部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夹薄层泥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厚45-50米,含基岩裂隙水。

d、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一弱含水岩组,是矿区直接充水岩层。

岩性为一套砂岩、泥岩、粘土岩夹煤层(线)组成,厚105-115米。

含基岩裂隙水。

e、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为一含水岩组,其岩性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夹少量白云岩、白层质灰岩。

岩溶发育,节理裂隙发育,含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是矿床底板间接充水岩组,富水性较强。

(2)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矿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另外一部分是地表浅层潜水及风化裂隙水,多数不产生深部迳流循环,而是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入大河中。

(3)充水因素①大气降水补给,这是主要补给水源。

②地表水渗入补给。

③煤系中砂岩含水,但本身含水量较小。

(4)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综上所述,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5)矿井涌水量煤矿设计研究院2007年提交的《省市17号矿权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约10m²/h,最大涌水量20m²/h。

矿井涌水量预算是在正常情况下计算得出,未考虑今后开采岩石裂隙的扩与上(覆)下(伏)含水层沟通及降雨极值等引起的流量变化。

因此,矿井疏排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并在今后生产中及时修正涌水量值,合理选择排水设备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区围无大的断裂构造、无大的地表水体,地表水排泄条件良好。

开采煤层的资源量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弱,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第二章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二○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二、参加调查人员:王阳明陆奇林卫平三、调查路线:工业广场→各老窑→沿煤层露头→大梨树煤矿矿井口→回到矿四、调查方式对老窑的封闭情况,井口位置、方向、深度及井下巷道和方向等进行询问、调查,走访了解记录;并对各老窑及大梨树矿井采空区(老巷道)相对应地面进行踏查。

五、调查情况一)相邻老窑情况区小窑为斜井开拓。

都是采M18号煤层,、一般是沿倾向掘进100-250米后,再沿沿煤层走向掘进,采用后退式开采。

矿区采煤历史较久,老窑主要沿煤层露头开采,为附近居民私挖乱采,开采巷道一般不大。

目前,矿区的老窑已全部废弃或封闭。

本次共调查走访老窑8个,具体调查情况见表1特征表1 老窑调查统计表编号井型开拓方向开采煤层开采巷深平均厚度(m)容积(m3)储水空间(m3)LD1老窑、斜井、89°、 M18 、248 、1.3 、720 、432LD2老窑、斜井、 65°、M18、164.4、 1.3 、555 、333LD3老窑、斜井、 80°、M18、191.7、1.3 、610、 366LD4老窑、斜井、73°、 M18 、140、 1.3 、505、 303LD5老窑、斜井、75°、 M18、 150 、1.3、532、 319.2LD6老窑、斜井、 77°、 M18、200 、1.3、620、 373LD7老窑、斜井、 127°、M18、156 、1.3、 540 、324LD8老窑、斜井、126°、 M18、160 、1.3 、545、327注:储水空间按估算的老空区容积的60%预算。

由于老窑无法进入取得确切真实的情况,对老窑充水面积情况根据年老职工描述进行推断估算而得。

老窑充水面积4627m3,储水空间为2747m3。

二)老空降积水情况:本矿沿M18煤层露头线从西到东分布有8个民采老窑,均属斜井,深100~250m,由于停采,坑中部有积水,坑中积水一部分来自大气降水,大部分来源于岩层地下水渗透长年累月积聚而成,其量难到估算。

采矿时应防止诱发老窿积水导致采区突水事件发生。

三)地面塌陷情况:通过对上述老窑大概开采位置和大梨树煤矿采空区相对应地表进行踏查,未发现有裂缝和塌陷,个别地方土壤明显疏松,雨季时要注意可能出现导水现象。

六、矿井水患分析1、水患类型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其中地下水按其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等。

本矿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矿井水害类型主要有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地表水。

2、突水水源与地下水导水通道1)突水水源突水水源主要为采空区积水,地表水。

2)地下水导水通道本矿含煤岩系虽然富水性弱,但其的老窑水将直接进入矿坑,综上可知,老窑水将成为矿床主要充水因素。

3、矿井水害威胁程度分析根据以上可见,本矿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井受采空区(老窑)积水,存在老窑突水危险,也存在地表水、滑坡或暴雨时,雨水通过地表裂缝或井筒溃入井下的可能。

七、目前矿井需防的水患1、矿井主井、副井和风井井口均高于当地的最高洪水位标高,无洪水溃入井下的水患,但在雨季强降雨时,必须注意井口后背山坡集水灌入井下,要在雨季前清挖好泄水沟。

2、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主要通过顶板所存在的裂隙向巷道和采空区渗漏,其直接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

雨季时,大气降水会形成山洪水通过地面连通的线部开采的老窑老空,塌陷或崩塌的井口(井筒)直接溃入其井下,对矿井构成威胁,必须保持警惕,值班人员在降大雨或大暴雨时,必须通知井下人员撤到地面,并注意巡查抽水井和大湾田主、风井的井口及附近的异常情况。

3、11183和11184准备采面煤层掘进时,必须特别邻近老窑的老空水,其存在着较大的透水隐患,在采掘作业不慎贯通时,可能发生突水,对井下作业人员造成水害。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边探边掘,先治后采“的探防水原则和矿制定的探防水措施,并做到有疑必停,待采取防措施,处理安全后再作业。

4、在遇雷雨停电时,必须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人员到地面,避免水害威胁。

大梨树煤矿2013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