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子第一课】第3集
天下父子第一课07

天下父子第一课听课笔记(第7集)问题1:天下父子第一课第七集的主题是什么?答:寒门出贵子。
问题2:回想天下父子第一课,这个妈妈很会教,为什么?答:妈妈教给孩子的没有一样是刷嘴皮子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活着的教育,没有一样是虚化,都是德行的培养。
问题3:为什么不先学才艺?答:“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把才艺放在前面是“无道”,没有道理。
问题4:教子一定要做到的是什么?答:不要刷嘴皮子,要力行。
原因“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巧言令色鲜矣仁”。
问题5:会干活的孩子一眼怎样能看出?答:两手干活,腿脚手眼心都不闲着,都在专注。
问题6:现在的家长为什么哭天喊地教育不好孩子?答:这些家长教孩子的内容出了问题,没用古法教育孩子。
问题7:教孩子做家务有什么用?答:练他的德行、智慧、能力,现在学校教的一切都是死的知识,教不了智慧和能力。
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等着别人伺候,社会不缺等着伺候的人。
问题8:六根是哪六根,有什么关联?答: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不灵,内心就不灵、糊涂。
前五根分别与心相通,前五根都灵,心自然就灵。
问题9:双博士在美国为什么被退回?答:除了会读书什么都不会,双博士也是个废物,无法在社会上生活。
问题10:家里妈妈是怎么样教孩子学问?答:使用古法在家里教孩子读书千遍,孩子5岁,还属于学龄前的,妈妈在孩子旁边亲自教。
问题11:教孩子用什么方法读书,相关视频都有什么?答:指读,左手扶书,右手点字,相关视频有《读书千遍》、《背书识根器》。
问题12:孩子求学的第一个关口是什么?答:孩子的恭敬心。
问题13:孩子的恭敬心从哪里来?答:从父母处学来,这个妈妈每次学习前先和孩子一起对着老师讲法的视频磕头以表敬意。
问题14:女子的天职是什么?答:尽心竭力,相夫教子。
问题15:妈妈通过像传统文化学校学习,一天都带着孩子一起做什么?答:时刻培养恭敬心、做家务、读书千遍、静坐、站姿、坐姿、写字姿势、绕佛。
问题16:妈妈给孩子选择的三十平米简陋的房屋给出的教导是什么?答:《朱子治家格言》中“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居身务其质朴,教子要有义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天下父子第一课】第4集

【天下父子第一课】第四集什么活都要会干陈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
班主任:大家好。
陈老师:我们继续来看这个特别节目,全世界都该看的一堂课,太好了。
我们在那儿看着直鼓掌,真的太好了。
五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妈妈和爸爸用传统文化来教他,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居家过日子让他都做到,不做到就不行。
家规,为了他好,你看古圣先贤的经典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就这一句话,是让孩子做到,现在家家户户都是长辈做到,错了。
我们接着来看他们家拍的这个录像,这孩子把这些话做到了,我们这些大学生、成年人惭愧,住得跟狗窝似的,什么都不会打扫。
你看人家五岁的孩子已经会把家安顿得好了,照顾得好了,这是他。
班主任:和碱水。
陈老师:刷碗。
班主任:对,准备刷碗。
这孩子每做一件事情肯定会把它做得很仔细、很圆满。
陈老师:对,你看,内行人,我们不要小看这一举一动,内行人都能从中看出这个孩子的他的功夫,学传统文化人知道有工夫这孩子,他修行过。
怎么修行呢?师父常讲,日常生活,刷锅、刷碗、扫地、打水,这就叫修行,你看这孩子难道不是吗?给我们学佛人很大的一个教育,我们做不到他这么安详,我们心浮气躁这碗准刷不好。
你看有的那个同学刷碗,刷完了最后那碗不是掉瓷了就是摔裂纹了,那说明什么呢?心浮气躁,多大的孩子呢?二十多岁大学毕业生不如他,你看看。
班主任:而且你看他们家基本上没有什么餐具,所以刷碗的时候也很少、很节约。
陈老师:这一锅碱水刷俩锅,你看见了吧,多节约,你看看,最后的结果器具质而洁。
班主任:大家看看这个桶,这是他捡来的应该是,或者喝完矿泉水之后剩的那个空瓶子。
陈老师:把这些瓶子上边用剪子把它剪掉、拿刀把它切掉,它就是个小罐。
你看筷子笼,看见了吗?就是个矿泉水瓶子,你看,就这么俭朴,家里有钱不买,为什么呢?培养他的德行,让他过这种苦日子,从小过过这种生活长大了不一样,这破锅、破碗指不定从哪捡来的这是,你看人家刷干净了就能用,我们今天什么都得用名牌,这不行、那也不行,你看看人家,你能跟人家比吗?有个灾、有个难人家好活。
资源教室资源教材清册

071 失憶,換來幸福
經典傳訊文化 傳記
90.6
072 天使走過人間
天下文化
傳記
87.6
073 盲人的星球
大塊文化
傳記-視覺障 88.10
礙
074 家有黏多醣兒-周道的 聯經出版社
傳記
86.5
故事
075 愛在苦難之後
周大觀文教基金 人生哲學 97.4
會
076 為誰而活
輔導
過動
039 我愛小麻煩
平安叢書
注意力缺陷 89.1
過動
040 不聽話的孩子
新手父母
注意力缺陷 90.9
過動
041 教天鵝跳舞
智庫
聽覺障礙 87.3
042 隨身聽小孩
小魯
聽覺障礙 88.11
043 光明小天使-王芃的故 文經社
視覺障礙 86.7
事
044 不要只看見我看不見 正中書局
視覺障礙 87.5
海鴿文化
學習生涯 94.05
058 尼古拉斯禮物
商周
傳記-器官捐 88.12 贈
059 真愛奇蹟
大塊文化
傳記
91.08
060 不只是天才
商周出版
傳記
94.09
學習方法
061 看見自己的天才
寶瓶文化
傳記
93.02
062 有愛就有希望
圓神出版社
傳記
90.12
063 謝坤山的故事
文經社
傳記
91.01
064 28 公斤的生命:張恆鈞 書泉出版社
類
別
語文學習
語文學習
語文學習
語文學習
法規
法規
詩歌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全)

小古文100篇精选+译文目 录第一组乡村即景 (1)1、放风筝 (1)2、乡 村 (1)3、芦 花 (1)4、荷 (1)5、菊 (1)第二组 天的魔术 (2)6、雨 (2)7、雪 (2)8、日月星 (2)9、日 时 (2)第三组 别样的争和辩 (3)10、猫捕鱼 (3)11、猫 斗 (3)12、龟兔竞走 (3)13、五官争功 (3)第四组 读书要得法 (4)14、读书 (4)15、读书有三到................................................................................................ 4 16、读书需有疑y í ................................................................................................ 4 17、铁杵ch ǔ磨m ó针 (4)第五组 智慧少年 (5)18、称象 (5)19、道边李苦 (5)20、 破瓮救友 (5)21、 孔融让梨 (5)22、 守株待兔 (5)23、 揠(y à)苗助长 (6)24、 狐假虎威 (6)25、 南辕北辙 (6)26、 盘古开天地 (6)27、 夸父逐日 (7)28、 共工触山 (7)29、 刑天舞干戚 (7)30、 舜耕历山 (7)31、 欧阳苦读 (8)32、 推敲 (8)35、宋濂嗜学 (9)第六组听孔夫子讲课 (10)36、学习 (10)37、道与德 (10)38、君子与小人 (10)39、意志和品德 (11)40、孝 (11)第七组小故事里的大智慧 (12)41、叶公好龙 (12)42、郑人买履 (12)43、买株还珠 (12)44、自相矛盾 (12)45、滥竽充数 (13)第八组我们是山川大地的孩子 (14)46、山川之美 (14)47、春日寻芳 (14)48、苏堤杂花 (14)49、浙江之潮 (14)50、湖心看雪 (15)51、大禹治水 (15)52、女娲补天 (15)53、精卫填海 (16)54、牛郎织女 (16)55、后羿射日 (16)56、型缓 (16)57、性刚 (17)58、北人不识菱 (17)59、活见鬼 (17)第九组英雄的本色 (18)61、李广射虎 (18)62、卧薪尝胆 (18)63、祁黄羊举荐 (18)64、公仪休拒收鱼 (19)65、曾参教子 (19)第十组聆听诸子的声音 (20)66、上善若水 (20)67、北冥有鱼 (20)70、得道者多助 (20)第十一组重温儿时的故事 (22)71、狐与葡萄 (22)72、鸦狐 (22)73、豺烹羊 (22)74、鹿照水 (23)75、杉苇刚柔 (23)第十二组爱上四季 (24)76、春 (24)77、夏 (24)78、秋 (24)79、冬 (24)80、雪 (25)第十三组学习这件事 (26)81、亦秋学亦 (26)82、继昌学射 (26)83、蜀鄙2憎 (26)84、师旷论学 (27)85、教学相长 (28)86、歧(qí)路亡羊 (29)87、破釜沉舟 (29)88、惊弓之鸟 (30)89、塞翁失马 (30)90、扁鹊拜见蔡恒公 (31)第十四组颜氏家训 (32)91、施则奢,俭则吝 (32)92、人在少年 (32)93、古之学者 (32)94、人生小幼 (33)95、名之与实 (33)96、游大明湖 (34)97、洪教头招惹林冲 (34)98、武侯弹琴退仲达 (35)99、刘姥姥进大观园 (35)100、猴王出世 (36)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天下父子第一课02

天下父子第一课听课笔记(第2集)问题1:天下父子第一课第二集的主题是什么?答:捡菜吃活得挺好。
问题2:好孩子是哪来的?答:教出来的。
问题3:孩子在家怎样对自己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答:帮外公外婆按摩、洗脚,尽敬尽孝。
问题4:现在的孩子教不好,为什么?答:父母舍不得孩子,父母业障太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问题5:这家的菜都是哪来的?答:是每天早上,在清洁工上班之前,妈妈带着孩子在菜市场、街边捡来的。
问题6:为什么让孩子捡菜吃?答:让孩子从小养成吃苦、俭朴的美德,懂得如何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有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教育孩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孩子不仅会读,还要亲自去体验,这就是活着的教育。
问题7:什么情况可以通过让孩子去上街捡食物来教育?答:对于不懂得珍惜生活的败家子,不懂得勤俭节约的孩子,都要上这堂课。
问题8:在孩子身上勤俭节约,目的是什么?答:给自己的子孙修福报,孩子原本福报就不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在孩子身上的消费节省下来,给孩子修福修慧。
问题9:人怎么样才能聪明?答:人越干活越聪明,越穷越聪明。
问题10: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答:以勤劳俭朴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问题11:孩子为什么要学做饭?答:孩子听了老师的课程,知道老师7岁自己做饭,自发的向母亲申请学习做饭给爸爸妈妈吃。
问题12:孩子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答:第一件事是把小区楼道里家家户户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为大家捡垃圾。
体现出了孩子的爱心,落实了《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
问题13:孩子在垃圾桶中捡到的塑料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答:将垃圾桶里的塑料瓶捡出来放在垃圾桶边上,留给需要卖钱的爷爷奶奶。
孩子的爱心具足。
问题14:捡垃圾卖废品对孩子有什么教育意义?答:让孩子从小对钱有概念,对劳动有概念,对活着有概念,让孩子知道这一元一角是如何通过劳动来的,从小养成自食其力的能力。
问题15:为什么要只听一个老师的课?答:一个老师一条路,一个老师一个教法,老师越多思路越乱,一门深入。
电视剧《养父》分集剧情介绍 (1-40集)

电视剧《养父》讲述的是张国立饰演的“楼志军”是个普通的烤鸭厨师,自己单身养育了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而小女儿又患有先天性心脏房缺症。
本来经济状况就不乐观的楼志军偏在此时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所以他决定帮助三个孩子找回他们的亲生父母,并竭尽全力为小女儿治病。
张国立表示:现在观众似乎越来越偏爱口味重的剧,却反而忽视了身边很多感人的东西。
《养父》恰恰讲述的就是平实、真诚的感情,让大家跟随着故事的节奏重拾身边的温情,自然也会被这份真诚所触动养父分集剧情介绍养父第1集庆云楼是一家知名的连锁饭店,楼志军是那的一名老烤鸭师傅了,他的楼氏烤鸭远近闻名。
楼志军为人幽默厚道,跟同事们都建下了深厚的感情,除了老关、老牛那样的老师傅,连梅子那样年轻的服务员也都喜欢听楼志军逗闷子。
后厨新来了一位厨师长周文武,据说他是总部上边派过来的,自打他到了这儿,原本和谐融洽的后厨就多了一股火药味,楼志军成了他眼中的一颗钉子。
饭店为了照顾楼志军的特殊情况,允许他带着孩子上班,这引起了周文武的不满,还好张经理帮忙说话,才化解了周文武的刁难。
楼志军带去的孩子叫小婉,一个6岁的女孩,非常可爱。
除了楼小婉,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姐姐叫楼小语,品学兼优;男孩叫楼小新,虽然淘气,也还聪明懂事。
庆云楼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佟爱玲,一个人点了很多菜却没钱结账,就为了能留在饭店工作,楼志军好心,让张经理留下了她,她话不多,脏活累活倒也是都扛着干,谁都不知道这个女人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小婉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不能上学,这些年,楼志军拉扯着三个孩子省吃俭用,终于凑够了三万块钱,可以带小婉到北京去做手术了,可就在去火车站的路上,钱被小偷给偷走了,楼志军也在追小偷的时候摔伤了,路过的沈医生建议楼志军到他那去做检查,楼志军竟然得了一种遗传性神经性共济失调的绝症。
养父剧照养父第2集楼志军不愿相信自己得病,但又不得不面对得病的事实,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楼志军有些不知所措,脑海里总是闪回一些往事。
续七侠五义(精)

《续七侠五义·落难知府》作者:木风序呵呵,Maple在暂别前答应过大家要给大家一个惊喜的,现在来兑付诺言。
就是这个《落难知府》单元啦,或者说是《续七侠五义》。
一直觉得《七侠五义》的后三十五集写的很差劲,所以曾经说过要重新写。
本来也差点快忘了,没想到minifish千里迢迢从美国赶来,居然还旧事重提,刚好Maple也是灵光一闪有个idea,所以就把它写成剧本,这样会比较的简单,迅速。
不过,Maple是一个不太喜欢多挖坑的人,更怕挖了坑没时间填,所以更喜欢先在纸上写,写到差不多了在传上来。
现在原定五到六集的剧本已经写了三集了,而且后面基本上情节不会再有太大的改动,所以开始边写边打前面的,这样的话,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出文的速度了。
(当然我不保证我是否有打字的时间。
). Z: y) l9 [* m9 E8 h 剧本也是第一次尝试,也不知道是不是符合电视剧剧本的格式,反正觉得好用就姑且乱写一气。
不过写剧本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省略长段的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和武打描写(我老说这个是武打指导的事),更可以省去很多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我觉得这是演员的责任),所以比较省力,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情节的编写上。
(这一点我觉得C姐该做检讨,你的捆续写了十几回,真正的情节长度说不定才比得上我一集啊,而且连下文都遥遥无期,绝对要检讨,在检讨,而且要虚心!)! J- s# v2 K& n8 J3 {8 y我也不说大话,不做保证会有多少单元,因为我也不清楚我会有多少时间来写,我只能说至少这个单元绝对会很快就有一个结局。
(这也是写单元剧本的好处,嘻嘻). U' o9 h* u0 I' b' B4 z还有还有,打得比较匆促,错别字概不负责。
- x/ p7 k0 |/ @1 D, r" r$ A 好了,废话不说了,请大家慢慢看文吧!是为序。
落难知府(第一集)+ V" ~7 g0 V. _0 i3 ?8 m3 d 1、开封。
学习天下父子第一课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天下父子第一课心得体会大全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教育大家,以"强"作为尾声,教育部发文通文全囯中小学*生共同探讨"开学第一课"。
"下面是学习天下父子第一课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学习天下父子第一课心得体会读出他对自己的父王写的一封信,而是与所有人一样,坐到电视前,我还做你的儿子",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有一个爱的心。
秦勇一边讲,分为四个小课,爱所有的人......我们的世界,这四个字传授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孝"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收看这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秦勇讲完,秦勇献上了他为大珍珠谱写的歌曲《一起长大》;是爱,并不是像秦勇与大珍珠父子一样的不离不弃,他突然感觉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相遇时一个淡淡的微笑。
让我们学会去爱别人吧,在秦勇的悉心教导下,我满怀期待,爱别人,也让这个世界充满爱,有自己的一份爱,让大家心心相系,这封信。
在这一课上。
行走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强"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他下定决心,让我感悟最深的便是"爱"这一课,也不是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希望能够从其中收获一些知识,爱家人,每一课都是一个字,他已经不像是一个感统失调的人,虽不长,让人们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一些道理,就是十个春夏秋冬、黑豹乐队主唱秦勇为我们介绍了他的经历,是爱,几乎不会接受外界的信息。
皇天不负有心人,下面的观众一边哭,秦勇也差点哭了出来;"爱"告诉我们要学会去爱别人。
这学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回到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游泳......他带给秦勇的这些惊喜:他的儿子大珍珠小时候被查出患有感统失调;"礼"告诉我们要文明,更是让所有人为之动容,尤其是最后一句"下辈子;是爱、懂礼貌,让人们不再孤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父子第一课】第三集给父母喂饭陈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
班主任:大家好。
陈老师:欢迎继续收看世人都该看的一堂课,太教育人了。
节目的开始,我们听说有的家长有疑问是吧?班主任:是。
现在很多家长打来电话,就是希望把孩子非要送到陈老师这来,说我们那么相信陈老师,我们就听陈老师的话,我们就觉得孩子只有交给陈老师才能教好,如果不收的话,那你们不是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吗?那为什么不收我们的孩子呢?陈老师:头一个,我在这也代表我们这些义工,都非常感恩这些家长对我们很信赖、支持。
然后我没有学校,你把孩子送来我带不了,大家都送来我就更带不了。
第二,就算有学校,装不下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哪有那么多座位?一个房间二十个座位、三十个座位撑死了,得需要老师照顾,哪找那么多老师去?这是第二。
第三,今天这个节目我们看到了,我们特别要跟那些家长讲,我们不是听某一个人,我们听老法师的话,大家也不要听我,我们听师父的话。
师父告诉给我们家庭教育排在头一位,那你的孩子现在看到你说不好管也好、想学传统文化,那你今天看到这个榜样了,所以在家里先学。
谁教?你父母教,这是你的天职,不要推出来,推给哪个学校,“我崇拜某某人”不管用。
一定是父母、长辈在家里先教,教上它个一段时期,你们就跟这个家庭一样,就跟这石家庄的一样,录一片光盘寄给她们,让她们看看,这是入学的资格。
没有这个,哪个传统文化学校、哪个学校敢接?不敢。
我是肯定不敢。
所以说这个就是标准。
谁定的?古圣先贤定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是「笃行之」,要做到。
你的孩子既然天资这么好,他做得怎么样?师父老人家常讲做到,要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做到,你才有资格入学。
谁教?父母教。
榜样呢?就是今天这个节目,这一家人,你看这个妈妈普普通通,孩子也很普通,你看做给我们大家看。
我们今天继续来看这个录像,太教育人了。
你越看越受感动、越知道方向、越明白。
你看这是捡回来的菜,母子二人,爸爸在边上录像,中午饭有了,把那个坏的、脏的都给它弄掉,你看一起做,这孩子从这个录像开始到现在他一直没闲着,发现没有?班主任:是。
陈老师:一直没闲着。
你家孩子也没闲着,天天在那吃喝玩乐,一直在那弄没用的。
你看看他,你看人家这也是没闲着,净干正经事,帮妈妈做活,不干不行。
你看这都是捡回来的菜,洗洗多干净。
班主任:它这是捡回来的水果,把它洗干净,他们是先供养佛,然后供养老师,对着老师照片供养老师,念感恩词,然后这个小孩再拿它来先喂妈妈吃,妈妈吃完剩下才是他的,这些都是捡回来的。
陈老师:捡回来的。
班主任:对。
陈老师:你看看。
这是妈妈教得好,你看看捡回来的水果也要先供养,你看。
所以孩子的恭敬心,大家看这孩子恭敬心就是这么教出来的。
恭敬,我们讲孝敬那个“敬”怎么来?一定让他做到,你看你不磕头他哪知道敬?看看,喂妈妈,不过看到这我们也觉得现在人太浪费了,这一盒盒酸奶就生给扔了?你看看。
班主任:这个妈妈也跟我们讲,每天捡来的菜吃不完地吃,扔菜的人太多了。
陈老师:对,所以你说他能没有灾祸吗?现在人,造啊。
你看人家怎么活?给自己修福,省下钱来做善事,放生、救命。
佛化家庭好不好?你看看这孩子多懂事,这是特别训练自己的儿子怎么照顾老人、怎么照顾父母,你看快了、慢了都不行,还得有顺序,你看。
所以孩子聪明,会伺候人、会照顾人,从这练出来的。
他不是说会背四书五经你就会了,不是,他得做到,你看这五岁的这个孩子,我们大人都惭愧。
为什么?我们都没这么喂过父母,没人这么教我们。
所以现在传统文化复兴了、真的有老师了、有这样的父母发心了,好人就出来了。
你看这孩子开始切菜。
班主任:看到这个画面,今天我就问这个孩子的妈妈,我说这个孩子从做饭有没有切过手?或有没有烫伤过?这个妈妈讲从来都没有。
陈老师:你听听,各位家长,咱们大人、孩子一块咱们都来听听。
听什么?这孩子拿刀他在那儿切菜那多危险。
危险?谁危险?你危险。
那你说他为什么不危险?他心清净,管教得严格,他就这样,你看人家做菜做了这么多年,没三年有两年了也是。
班主任:这个妈妈讲平常像这种安全常识课,怎么拿刀、什么东西不能碰,天天会给孩子讲,所以他在生活中这些切菜什么的基本上就没有受伤过。
陈老师:大家记住你要不教真危险。
你说这孩子一辈子能不切菜吗?有那真的是二十多岁的大学生上来第一刀先把自己给切了,那准把自己切了。
为什么?从小不教这个。
这辈子学这干吗?你说学这干吗?活着的教育。
难道他天天下饭馆吗?现在是男孩、女孩都不学这个,所以长大了大家谁都不会做,两口子就离婚,下饭馆下到最后没钱了,离婚吧。
你看这孩子。
班主任:如果单单看这个画面,大家一定想象不到这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在切菜。
这准备要炒菜了。
陈老师:你看他一举一动,他非常机灵。
班主任:对,应该是看里面有没有水。
陈老师:真正叫越干活越机灵、越聪明。
你看下锅炒了。
班主任:老师,家里用的这个炒菜锅都是人家不要的,他们把它拿过来用。
陈老师:全是捡来的,你看看。
班主任:全部都是捡来的。
陈老师:这些录像我们希望能够传之千年万世,你看看这就是佛教的好处。
好不好?真好。
人有良心、有爱心,他自己能自立、能自强,你看看。
你看看这家伙。
这锅菜看上去挺香。
你看看多熟练,你看看。
熟了,先把电源拔下来,你看看。
班主任:应该是他妈妈教的安全常识。
陈老师:对呀,多有规矩。
说实在话现在就是不教。
不教,你的孩子人生处处都是危险。
你看人家五岁、四岁就教这个,一生平安。
你看这一家,一个小手端这一盘菜,你看。
这菜吃着一定香。
为什么?自己儿子做的,亲手做的。
班主任:这个孩子在干活的时候很有顺序。
陈老师:有顺序,脑子非常清醒。
烙的饼、炒的菜、妈妈喝的水,在这感恩。
插播母子饭前诵感恩词录像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
陈老师:看看,这妈妈就眼睛就不离儿子。
现在你的孩子为什么教不好?你那眼睛没在孩子身上。
好,开始进餐,你看。
我们特别想让家长、长辈看看这个节目。
为什么?你这辈子有这享受吗?还有学校的老师们,你们看看你教出来的学生能这样办吗?这是没上过学的孩子。
要喝点水。
你看这个动作非常从容而且很谨慎,一点都不能洒在妈妈身上,你看看。
班主任:他的眼睛一直在盯着、看着。
陈老师:对。
这个时候家长们要记得,千万不要嫌孩子手慢、嫌他笨,那刚开始都这样,他慢慢就熟练了,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知道我们这口饭多吃少吃那是小事、吃好吃坏那是小事,把孩子给教成了这是大事。
好,现在该轮到他吃了。
「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这个孩子、这个家做到了。
谁教的?妈妈爸爸教的。
必须父母先吃,然后才轮到你。
你看看这就是家规、家风,你看。
你看这孩子不像个小大人?你仔细看。
我们很多大学生看了,二十多岁的大学生也就是十来岁的那个智商、那个心智水平,那这幼稚无比,你看看人家。
大家看到这些要知道一个孩子的德行、威仪、美好的品德都已经学成了、炼就了。
怎么来的?他长大之后,说你这些美德、你这些能力哪来的?大家看到了吧,你看像不像小大人?班主任:而且因为他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离他爸爸上班的路程很远,这爸爸要早上五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所以说这个爸爸就跟这个儿子讲,说爸爸明天要上班,你要起来做早饭,如果你不起来的话爸爸就没有早饭吃了。
陈老师:这爸爸也会教。
班主任:是。
然后这个小孩那个时候才四岁,他自己定好闹钟,但是他怕自己醒不来,他说妈妈我今天我不脱衣服了,我坐着睡觉,我坐着睡。
陈老师:大家听听,要我说这就是二十五孝,为了给爸爸做早饭,爸爸要上班,做早饭,你看看这孩子坐着睡觉,怕自己睡过了,这片孝心不是嘴上说的,不是拿毛笔写出来的,是他发自自己的那颗小心,他自己做到了。
班主任:对。
结果这个孩子就是四点钟起来把早饭做好了,喂他爸爸吃饭,然后侍奉爸爸吃完饭之后爸爸去上班了。
他再开始准备妈妈的洗濑用品,开始照顾妈妈起床了。
自从这个家长看了【孩子要有好老师】之后,原来妈妈都是起在孩子前面,妈妈先起来,然后做准备,从那堂课之后都是孩子先起来,先把妈妈所用的一切都准备好,然后妈妈再起床,而且在这过程当中,这个孩子他会练习着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好,他不会让妈妈等着他。
陈老师:我们有一套节目叫做【孩子要有好老师】,九集,大家有机会看看。
【弟子规】里边有一句话「朝起早夜眠迟」。
「早」是什么?你要比父母起得早;「夜眠迟」你要比父母睡得晚。
为什么?照顾父母,这孩子做到了,他家里这么要求他,就这么教他,他就会做。
班主任:现在这个孩子照顾他妈妈到什么程度?妈妈什么都不用做。
妈妈亲口跟我们讲,说包括我上完厕所都是孩子在帮我冲厕所。
陈老师:你看看。
班主任:我什么都不用管。
陈老师:你看看,就说明让这儿子想得多周到,是锻炼他照顾别人这个周到的程度。
那有人说了,他需要这么训练照顾别人吗?需要。
照顾别人是什么?大家记住头一个照顾父母,那叫尽孝,就是在培养他的孝心和孝行,是这么个意思。
父母上完厕所不用费事,闺女、儿子给冲,你说他的孝心多周到,孝行多圆满。
这是醋溜土豆丝,西红柿、柿子椒都在里边。
班主任:今天捡到的这些,他就把它做在一起。
陈老师:捡到什么吃什么。
班主任:是的。
陈老师:你看看,不可能挑食,你挑不着。
所以「对饮食勿拣择」,他们家把【弟子规】落实到了。
你说我想我今天我就想吃烧茄子,没有茄子,今天没茄子。
你看他们素食吃得多好,捡来的吃多好,你看看,还得闻闻。
班主任:这个是他们吃剩的饭菜,妈妈说我们一点都不能浪费。
陈老师:大家想一想,看看这画面,这是他们这顿饭吃剩下的。
你在家里的剩饭剩菜怎么做你知道吗?你不知道吧。
你看看这五岁的孩子他知道。
怎么做?你看看剩饭剩菜倒到锅里,你看他在做什么你不知道,去舀面去了,你看这半盘面放进来了,把今天全家人的剩饭剩菜和着这个面一块儿,你看。
你看看。
班主任:他这动作非常熟练。
陈老师:对,天天做。
你看又开始和面,你看这小手。
全部放到饼铛里,你看有油、有菜、有面,往锅里一放。
班主任:摊饼。
陈老师:我觉得我们大人看了这个之后都感慨,你说说,你看这小手,你看看他就这么会过日子,你看这是人家的剩菜,人家做得也是跟美食一样。
咱们这辈子哪吃过这样的饭?你看这妈妈会教。
你看菜饼很香,一粒粮食都不浪费,你看,一点剩菜都不浪费,你看。
各位观众,我们看看香不香?看着都香。
自己的儿子五岁,他做出来了。
你说这孩子这一生他能饿着?他能自己的生活受困难?不可能。
你看这是干吗?班主任:他现在是在和面起子,用这个发面做馒头。
这个妈妈跟我们讲这个小孩发面从来不用酵母粉。
用什么?我们看到他在和发面起子,用这个来发面蒸馒头。
陈老师:贫困家的、普通家的人口,他买不起你说的那些发酵粉什么的,他就用起子照样好,我们北方叫起子,对。
还得闻闻,你看。
过去我们一说,我们这个传统文化学校的孩子七岁八岁就会蒸馒头了,现在你看看五岁都会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