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火电厂倒送电措施

合集下载

余热发电防止倒送电措施

余热发电防止倒送电措施

余热发电防止倒送电措施
我厂余热发电为10KV供电,为防止发电负荷大于用电负荷电能经变压器输入供电系统引起保护动作。

为确保生产用电的安全性,防止倒送电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措施。

一、相关人员
生产调度、回转窑中控员、总降值班员、余热发电值班员
二、具体措施
1、加强与回转窑中控联系,对于高压设备正常启、停机,调度应提前15分钟通知余热发电,余热发电及时联系总降,根据所停设备的负荷大小,及时调整发电负荷。

对于突然跳停设备,窑中控应第一时间通知余热发电,余热发电及时了解总降用电负荷,根据负荷迅速调整发电负荷。

2、总降监督全厂用电负荷必须保证在2000KW以上,如小于2000KW,应及时通知余热发电,责令其迅速降低发电负荷。

3、余热发电接总降通知,必须无条件服从,应在15分钟之内把负荷降至总降允许范围之内。

4、余热发电接通知后,应迅速减小汽轮机调节阀开
度,减少进气量,根据压力开启对空排气,并通知窑中控及时调整烟道阀门,待达到总降要求后,调整阀门稳定发负荷。

三、考核办法
相关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没有执行的,出现重大事故的一次处罚500元。

对于执行不到位的一次考核100元。

电气倒送电方案范文

电气倒送电方案范文

电气倒送电方案范文1.故障处理:在电力系统中,当一些地区发生故障导致停电时,倒送电可以将其他电源送回故障点,恢复供电。

这样可以减少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2.电力调度:对于一些电力系统容量有限的地区,当负荷需求超过电源供应能力时,可以通过倒送电将部分负荷送回源头,以满足供电需求。

这样可以避免过载和电压波动的问题。

3.节能优化:在电力系统中,由于供需之间的失配,可能会导致一些电力资源的闲置。

通过倒送电,可以将部分电力资源送回源头,以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节能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电气倒送电方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实施。

首先,电气倒送电需要有逆变器设备来实现交直流转换和逆变操作;其次,电气倒送电应该在电力系统进行充分评估和规划后才能实施,以确保安全可靠;最后,电气倒送电应该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例如在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或高容量变电站等场景下。

1.调研和评估:对于需要倒送电的场景,需要进行调研和评估,包括负荷需求、电源供应能力、逆变器设备和传输线路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倒送电的可行性。

2.设备选择和设计: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逆变器设备,并进行设备布置和传输线路设计。

同时,需要考虑电气倒送电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包括电压、频率等参数的控制和保护。

3.实施和调试:根据设计方案,对倒送电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同时进行系统级联调试和性能测试。

4.运维和监控:在倒送电方案实施后,需要进行运维和监控,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故障处理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电气倒送电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实施的电力调度方案,通过逆变器将电力由负荷侧送回电源侧,以实现供电保障或节能优化的目的。

在实施电气倒送电方案时,需要注意各种条件和步骤,以确保安全可靠和有效实施。

发电厂倒送电方案分析及主要控制措施研究

发电厂倒送电方案分析及主要控制措施研究

发电厂倒送电方案分析及主要控制措施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电厂开始向清洁能源转型。

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当清洁能源发电超过电网负荷时会产生剩余电力,这就需要对发电厂倒送电进行分析和控制。

本文将就发电厂倒送电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主要控制措施研究。

一、发电厂倒送电方案分析1. 发电厂倒送电问题发电厂倒送电是指当清洁能源发电超过电网负荷时,超出部分的电力由电网向发电厂输送,这会导致电网负荷过载,甚至会对电网造成损坏。

发电厂倒送电问题主要存在于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系统中。

2. 倒送电风险发电厂倒送电会导致电网频率不稳定,降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电网故障,对电网设备造成影响。

倒送电还可能导致电网调度难度加大,增加电网运行成本。

3. 相关政策法规为解决发电厂倒送电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发电厂采取措施消纳倒送电,如提供补偿费用、优先考虑清洁能源发电消纳等。

二、主要控制措施研究1. 多能源互补多能源互补是指在电网负荷不足时,通过多种能源发电系统进行组合,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如风电、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等多能源发电系统可以相互互补,实现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

2. 智能调度控制智能调度控制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对发电厂倒送电进行预测和调度控制,确保清洁能源的合理消纳。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各种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的精准调度,避免倒送电问题的发生。

3. 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倒送电的一种补偿措施,当清洁能源发电超过负荷时,将多余的电力存储起来,当电网负荷不足时再释放出来。

储能系统可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倒送电问题的发生。

4. 电网升级改造电网升级改造是指对现有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容量,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电网升级改造,可以有效解决倒送电问题,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消纳。

倒送厂用电的工作流程

倒送厂用电的工作流程
• 3、检查各部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并测绝 缘良好,试验报告规范整齐.
技术措施之送电条件
• 4、在集控室准备一套与现场一致的安装 图纸及定值通知单.
• 5、在现场准备好所用仪器仪表,并经检 查良好.生产准备部:兆欧表、万用表、 测温仪、望远镜及其它安全用具.
技术措施之送电条件
• 6、待送电开关及刀闸控制回路及保护回 路经传动良好.
• 7、收到电建方有关测试CT二次回路直 流电阻合格接地良好试验报告.
技术措施之送电条件
• 8、收到电建方变压器、电缆、母线绝缘 测试合格报告.
• 9、电建方别进行整组传动试验良好,经 验收合格.
技术措施之送电条件
• 10、对GIS装置、启备变、厂用配电装 置按规程规定进行三方联合检查,确认各 部正常具备送电条件.
技术措施之送电步骤
• 12、各段高压动力及低压动力至此送电 前均应解开联轴器靠背轮,先试电机转向, 后联轴
技术措施之送电步骤
• 13、发电机升压并列后,在各高厂变低压 侧开关上下静触头之间进行核相,如核相 不符,应停机后更改相序.
• 14、发电机升压并列后倒换厂用电必须 在厂用电快切装置投运且在鉴定同期的 条件下进行串联切换,防止非同期并列切 换造成变压器及发电机损坏.
倒送厂用电的组织措施
• 1、由专人负责与电网调度进行联系,制 定倒送厂用电操作方案,并将方案提前N 个工作日报送电网调度审批.
倒送厂用电的组织措施
• 2、由专人负责参与送电操作的运行人员 准备、培训工作,编制操作票、相关规程, 落实送电操作措施、安全措施.
倒送厂用电的组织措施
• 3、对倒送厂用电的操作,三方业主方、 监理方、电建方要在专人统一指挥下逐 项进行.对执行完的每一操作,三方要相 互确认.对具体设备进行操作时,要监督到 位,确保操作正确,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异 常或设备损坏.

电厂倒送电应急预案

电厂倒送电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电厂倒送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电网稳定运行,制定本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倒送电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电厂倒送电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倒送电事故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电厂厂长(2)副总指挥:生产副厂长、安监处长(3)成员:各车间、部门负责人2. 倒送电事故应急小组(1)组长:生产副厂长(2)副组长:安监处长(3)成员:各车间、部门安全员3. 各车间、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倒送电事故应急响应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1)发现倒送电事故时,立即向倒送电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2)倒送电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2. 事故处置(1)倒送电事故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开展事故处置。

(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断开倒送电线路,隔离故障区域;②对故障设备进行紧急抢修;③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人员安全;④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避免次生事故发生;⑤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事故恢复(1)事故处理后,倒送电事故应急小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倒送电事故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2)确保倒送电事故应急小组人员配备齐全,熟悉应急处置流程。

2.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倒送电事故应急物资,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灭火器等;(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其完好可用。

3. 通讯保障(1)确保倒送电事故应急指挥部与现场通讯畅通;(2)制定通讯联络规范,明确联络方式和要求。

六、总结与改进1. 事故发生后,倒送电事故应急指挥部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 定期组织倒送电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本预案,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倒送电方案

倒送电方案

烟台双塔食品有限公司热电倒送电技术措施编制:审核:批准:青岛捷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10月11日文件目录一、系统概况二、编制依据三、受电调试目的四、受电范围五、受电前应具备条件六、安全注意事项七、受电前系统检查八、系统受电程序九、受电注意事项十、组织分工及各单位职责一、系统概况本工程系统启动电源由老系统10KV联络柜(原发电机柜)经电缆与本期联络柜连接,引至本期10KV母线通过1#、2#厂用变压器向400VⅠ段、Ⅱ段供电,再经开关向本期各用电设备分配电源。

二、编制依据1、《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3、《火电厂电气设备启动调试》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

5、青岛捷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图纸,设备制造厂有关说明书三、受电调试目的通过到送电及受电调试,使本期10KV母线,400VⅠ、Ⅱ段电源系统进入工作状态,为机组各系统、各设备进入试运转创造条件。

通过受电调试,检验母线、断路器、变压器、保护装置、控制系统的性能、质量、动作特性,以及操作规程是否合理,分析及解决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设备缺陷,使机组电源系统达到安全、可靠、可用的状态。

通过10KV 各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低压厂变和低压母线受电试验,对将要投入系统的电气一次、二次系统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母线、断路器、刀闸、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厂变等设备进行系统考核,确保相关设备的安全、可靠投运。

四、受电范围10KV母线, 1#、2#厂用工作变压器,400VⅠ、Ⅱ段母线.五、受电前应具备条件1、准备好有关图纸及厂家资料,准备好下列表计:万用表、相序表、兆欧表。

2、受电范围内的土建工作全部结束,门锁齐全,道路畅通,经验收符合受电条件并通过质检。

3、受电受电范围内的一、二次电气设备已全部完毕,安装记录完整,电气单体试验记录完整并经检验合格。

4、照明、通风、消防、通讯系统已完工并能正常投运,安全警示和隔离措施符合规定要求,并经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合格,证明能满足厂用电系统带电要求;或采用临时措施能够符合受电要求。

6KV机组倒送厂用电措施

6KV机组倒送厂用电措施

6KV机组到送厂用电措施一、目的为满足#1机组分部试运要求及为分部试运提供可靠的电源,确保在送电过程中安全有序的高质量完成倒送厂用电任务特编制本措施。

二、编写依据1、××电厂一期电气专业设计图纸2、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篇电气装置4、火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试行)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926、《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7、主要设备的出厂技术文件、说明书等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三、受电方案1、#01起备变经6KV备用电源进线开关2610、2620分别送到6KV2A1、2A2段,#02起备变经6KV备用电源进线开关2630、2640分别送到6KV2B1、2B2段。

2、用6KV2A1段、2B1段#2机汽机变A、B开关2611、2631冲击#2机汽机变A、B;分别由汽机400V电源进线开关241A、241B送到汽机PCA、PCB段。

3、用6KV2A2段、2B2段#2机锅炉变A、B开关2622、2642冲击#2机锅炉变A、B,分别由锅炉400V电源进线开关242A、242B送到锅炉PCA、PCB段。

四、送电前应具备的条件1、启备变共箱母线安装调试完毕,经验收合格符合送电条件。

2、6KV2A1、2B1、2A2、2B2段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经验收合格符合送电条件。

3、送电区域干式变、400V动力中心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经验收合格符合送电条件。

4、送电一次设备的二次回路部分,包括保护、控制、测量信号等安装调试完毕,经验收合格符合送电条件。

5、DCS安装调试完毕,经验收合格达投运条件。

6、各受电配电室土建工作施工完毕,照明充足、消防器材完备,卫生清洁无杂物符合送电条件。

7、各受电区域电缆敷设工作全完的盘柜孔洞封堵完毕。

8、送电过程中,通讯联络方便畅通。

020-220kV倒送电保证安全措施

020-220kV倒送电保证安全措施

220kV 倒送电保证安全措施华能荆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部2013年06月华能荆门热电运行部HuaNeng JingMen Thermal Power Plant Operation Dept1、落实华能安〔2007〕342号《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电气部分)(试行)》、国家电网生〔2003〕243号《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要求。

2、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3、电气操作时,监护人与操作人的职责要明确,监护与操作要分离,监护人不要直接操作,只能监护操作人操作。

4、操作人对操作有问题的先问清楚后再操作,监护人也不清楚的,必须打电话汇报值长、专工或有关人员确认无误后才能操作,绝对不允许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试操作或野蛮操作。

5、设备进行倒闸操作,包括高压设备的停、送电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管理制度》中有关电气操作票的管理规定。

必须两人执行,不允许无票操作,不允许事后打票。

6、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操作前必须进行模拟操作,操作中应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

7、严格执行电气操作复诵制,监护人发令、操作人复诵均应大声、清晰,操作规范、正确。

8、操作票由操作人在电脑典型操作票上与现场核对一致后填写打印,按监护人、电气副值、值长的顺序逐级审核签字。

9、操作票的填写顺序必须符合电磁闭锁的要求,操作中电磁闭锁装置确有问题的,应向值长汇报,得值长同意后,方可解锁操作,严禁擅自解锁操作。

10、在设备检修做整组试验或开关拉、合试验时,应在相邻开关操作把手上挂“禁止操作”警告牌,防止检修人员误拉运行设备开关。

11、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的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2、电气工作票填写安全措施时,设备必须有双重名称。

检查工作票安全措施是否填写到位。

执行安全措施时,必须持有关工作票和操作票进行操作。

工作票押票试运后,必须重新履行工作票许可手续。

有关工作票的所有操作必须汇报值长和电气运行值班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送厂用电措施( A版/0)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受电范围及主要设备参数 (2)4、试验组织与分工 (3)5、工具及仪器仪表 (3)6、送电应具备的条件 (3)7、送电程序 (3)8、送电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4)9、送电的方法及步骤 (5)10、安全措施 (6)倒送厂用电措施1、编制目的为保证倒送厂用电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2、编制依据2.1《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2.3厂家技术说明书及图纸。

2.4XX电厂工程施工图电气部分3、受电范围及主要设备参数3.1受电范围根据XX电厂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定于2006年3月28日倒送厂用电。

根据倒送厂用电要求和施工进展,确定本次倒送电范围:a:03#启备变b:6KV工作段母线5A,6KV工作段母线5B,6KV公用段母线0A。

c:厂用汽机变5A;厂用锅炉变5A;厂用汽机变5B;厂用锅炉变5B;厂用公用变A;照明变。

d:400V母线各段:汽机段5A、5B母线;锅炉段5A、5B母线;公用段A 母线;照明段母线。

3.2主要设备参数启备变:型号:SFFZ-63MVA/220KV容量:63MVA变比:230±8×1.25.5%--6.3KV/6.3KV接线组别:YN, yn0-yn0冷却方式:油浸风冷型式:三相式,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汽机变:型号:SCB9-1250/106.3±2×2.5%/0.4接法:D/Yn—11锅炉变:型号:SCB9-1600/106.3±2×2.5%/0.4接法:D/Yn—11公用变:型号:SCB9-1600/106.3±2×2.5%/0.4接法:D/Yn—114、试验的组织与分工4.1项目的组织倒送厂用电工作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XX电厂保护班及运行人员共同完成。

4.2项目的分工设计单位为负责单位,负责倒送电的指挥、测量、数据汇总工作;施工单位负责倒送电的全过程监护、测量和消缺处理,电厂保护班负责与老厂相关部分测量和有关操作、设备监护、及协调工作;本次送电中对送电所涉及的设备采取设备所调试单位各负其责的办法,送电前由研究院组织各单位对各个送电设备进行共同检查,倒送电过程中现场必须指定专人监护,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总指挥。

5、工具及仪器仪表绝缘手套、绝缘鞋、万用表、相序表、相位表、2500V摇表(以上安全器具、仪器仪表应测试合格,并有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对讲机及警示牌等。

6、送电应具备的条件6.1凡与送电有关的一、二次设备均已按部颁规程、反措要求安装、调试、验收合格,记录齐全;具备送电条件。

(启备变保护调试结束,各厂用变压器保护调试完毕,各段母线保护调试完毕,送电相关操作开关分合可靠,操作灵活;厂用送电DCS相关调试完毕;电流电压指示仪表正确。

)6.2凡与送电有关的一、二次设备编号正确、清楚,并悬挂警示标志。

6.3与本次送电有关的一、二次设备工作完善,施工人员撤离现场。

6.4所有送电区域已清理干净,道路通畅,照明充足,并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6.5通讯器材齐全、充足,联系通畅;分工明确,指挥统一。

7、送电程序7.1 由电厂请示调度空出I(II)母线。

合母联200开关、211 开关处于备用状态。

7.2 退出母差保护和备用变压器差动保护。

将备变高压侧过流保护I段定值改为7.8A,0s跳闸,退出“过流I段经电压闭锁”“过流II段经电压闭锁”控制字。

7.3合刀闸211-1(211-2),用211开关对备用变压器以及低压侧分支共箱母线充击。

7.4母差保护及备用变压器差动保护方向检查,检查正确后恢复原来过流保护定值,同时根据调度令投入母差保护。

7.5间隔10分钟后,拉开211开关,准备第二次冲击;连续冲击五次,每次间隔10分钟。

之后变压器正常运行,继续冲击6KV各段母线及各厂用变压器。

8、送电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8.1 220KV部分8.1.1 220KV系统准备及检查工作a 检查母联断路器在分闸位置b 检查I母线侧所有刀闸均在断开位;检查备变间隔刀闸211-1 211-2在断开位置;检查211开关在断开位。

接地刀闸211-D1、211-D3在分闸位置。

c检查211开关及211-1、211-2刀闸操作电源开关已经合好,驱动电机交流电源开关已经合好,远方/就地转换开关在“远方”位。

8.2 启备变8.2.1高压侧PT端子箱检查a.检查端子箱接线完整,螺丝紧固b.将电压控制开关合上。

8.2.2检查启备变周围无杂物,油位正常,接地状态良好,无渗漏油现象,温度指示正常。

瓦斯继电器安装方向正确,其内部气体已放净。

各蝶阀均处于开启状态。

确认分接头在运行要求的9档位。

8.2.3用2500V摇表测启备变高、低压侧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应合格。

备变低压侧包括共箱母线两个分支。

8.2.4检查启备变冷却风机电源已送入,风机起停正常(备变风机暂用临时电源)。

8.2.5检查端子箱内所有CT接线正确,二次回路无开路现象,短路端子已经退出。

8.2.6检查备变低压侧去6*机分支已经做好安全措施,其安全净距符合要求并做好警示标志。

8.3 6Kv开关室8.3.1检查6KV各段母线进线开关柜内螺丝紧固,接线正确,相色标示清楚正确;CT回路无开路现象。

8.3.2用摇表测量6KV各段母线绝缘电阻合格,并作好记录。

8.3.3进线PT一次螺丝紧固,绝缘良好;将PT推至工作位,检查PT二次保险完好,测量PT二次回路无短路;合上PT小开关。

8.3.4将工作段备用分支进线5610、5620开关推至工作位置,断开控制电源,检查开关均在断开位。

将公用段备用分支A进线开关公610推至工作位置,断开控制电源,检查开关在断开位。

8.3.5核对各进线开关保护定值。

8.4网控室8.4.1在母差保护屏、电度表屏检查其接线完整,螺丝紧固,回路联片已压上,CT二次无开路,PT二次无短路现象。

8.4.2母差保护的出口压板全部退出。

8.5保护室8.5.1 检查备变保护屏A、B,快切屏、变送器屏、录波屏等和送电有关的电压电流回路接线完整,压板退出并已经作好措施。

8.5.2 核对保护定值。

8.5.3 检查启备变故障录波装置投入。

9、送电的方法及步骤9.1保护柜操作a 由运行人员申请调度将网控母差保护退出;申请调度退出变压器差动保护;核实启备变过流保护定植。

b将备变保护柜A、B工作直流电源开关合好,投入操作箱CZX-12R直流电源开关;投入保护柜所有PT二次小开关;投入B柜非电量电源小开关。

c根据调度令投入A、B保护柜985T中“投高压侧相间后备”“投高压侧接地零序”.d投入启备变保护柜A、B中变压器低压侧零序保护“投A分支零序”“投B分支零序”功能压板;投入所有跳闸出口压板。

e 投入保护B柜974AG装置中非电量保护及出口压板。

9.2根据调度令:合母联刀闸200-1(200-2)9.3根据调度令:合母联开关。

9.4根据调度令:拉开211开关两侧接地刀211-D1、211-D3;确认211-D1 211-D3已分开,211开关在分位;合刀闸211-1(或211-2)。

9.5根据调度令:合211开关对变压器第一次冲击,记录冲击电流。

如就地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断开211开关,对启备变进行检查;如无异常,运行5分钟后断开211开关。

9.6继续用211开关对变压器连续冲击四次,每次运行5分钟,间隔10分钟。

第五次冲击后不再拉开,变压器正常运行。

9.7检查母差保护方向,检查正确后请示调度投入保护。

由于启动变压器低压侧空载无电流,可待低厂变运行后检查差动保护方向,必要时启动现场马达。

如果变压器高压侧由于电流过于小而无法校验母差保护方向,可考虑待厂变运行时校验。

10汇报调度,根据要求确定运行方式。

10 安全措施10.1倒送电前必须对升压站、起备变、6KV开关室做好安全隔离工作. 10.2送电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交底,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10.3严格执行操作票及操作票监护制度,监护人员必须熟悉所操作的系统和任务。

10.4认真进行送电前的检查工作,凡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隐患、缺陷必须消除后方可送电。

10.5带电设备附近要设专人监护,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紧急情况应先处理后汇报。

10.6参与人员要明确分工,服从指挥,各服其责。

10.7一次设备操作人员要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10.8现场要有充足的适合电气灭火的消防器材。

10.9带电设备、带电区域必须设明显标志牌或警界标志10.10执行配电室管理规定及作业票制度。

11试验的组织与分工11.1项目的组织倒送厂用电工作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XX电厂共同完成。

11.2项目的分工设计单位为项目负责及技术负责,负责倒送电的指挥、测量、数据汇总工作;施工单位负责倒送电的全过程监护、测量和消缺处理,电厂负责设备监护、测量及协调工作,各个送电设备现场必须指定专人监护,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总指挥;要求三方密切合作。

电气试验人员分工名单总指挥:研究院1人指挥:研究院1人二公司1人电厂1人总监护:监理1人安全:电厂1人一次设备操作:电厂1人一次操作监护:二公司1人研究院1人二次设备操作:研究院1人二次操作监护:研究院1人二公司1人电厂1人设备监护:备变:二公司1人升压站:二公司1人电厂一人保护屏:研究院1人电厂1人6KV开关室:电厂人员二次测量:研究院1人二公司2人电厂1人仪器操作:研究院1人数据汇总:研究院二公司参加人员:发电厂参加人员:厂用部分送电编制目的及依据同上1.厂用部分送电项目分工送电应由公司、电厂、研究院共同进行,并应有监理监督全过程。

由于此过程涉及多个专业,方案由电厂负责协调并具体实施,电厂负责检查、测量、消缺,研究院编写措施。

2、送电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2.1系统受电方案由现场各方讨论通过,经有关部门审核2.2受电系统的建筑施工(包括照明、通风、消防、电缆沟道、建筑构架等)已基本完成,满足厂用电系统受电要求。

2.3受电现场周围应整齐、清洁、无杂物,栏杆可靠,孔洞堵塞完好,人行通道、消防通道要畅通,照明充足。

2.4有关带电设备及外观应完整、清洁,外观机座接地应齐全完好。

2.5各相关带电设备编号应符合要求。

2.6各带电设备及装置的绝缘试验合格。

2.7直流系统安装调试完毕、验收合格。

2.8测量CT二次阻值合格,无开路现象,备用CT绕组应可靠短路接地。

2.9测量PT二次阻值合格,无短路现象,中性点应可靠接地,高低压保险齐全,准备足够备品,容量合适,满足设计要求,一次设备与#6机完全隔离,做好与本次送电无关回路的安全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