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新人教版 必修I 细胞呼吸的方式与有氧呼吸 作业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共55张ppt)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共55张ppt)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4.进行实验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 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煮沸 冷却后的葡萄糖溶液。
思考讨论: 为什么葡萄糖溶液需要煮沸后冷却再加入?
煮沸:灭菌、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
高中必修 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素养目标
1.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生命观念)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 观察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科学探究)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作出科学解释。 (社会责任)
视频导入
2min 酵母菌介绍
问题探讨
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 。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 置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 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
讨论 1、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通气有的需要 密封? 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快速繁殖; 发酵生产葡萄酒的车间
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营养物质释放能量多,为细胞增殖提供充足的动力。
3、在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对自身有什么意义?
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时,也能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少量能量。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做馒头、 面包、酿酒等,都是利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 第3节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过程课堂达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3节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过程课堂达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过程1.(2019·湖北省十堰市高一)下图甲、乙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A.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B.若换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检测,两组实验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由蓝变绿再变黄C.实验过程中,甲组装置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可能比乙组的明显D.上述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属于对比实验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A错误;甲(有氧呼吸)、乙(无氧呼吸)两组装置均可以产生CO2,故若换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检测,两组实验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装置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乙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多,因此装置甲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比装置乙高,C正确;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根据概念可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属于对比实验,由于甲乙两组都为实验组,D正确。

2.(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列可准确判断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是( C )A.有无二氧化碳的生成B.有无乳酸的生成C.有无酒精的形成D.有机物的消耗量解析: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不能产生乳酸,B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中无酒精,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有酒精,C正确;有机物的消耗量与温度、氧气浓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不能根据有机物的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方式,D错误。

3.如图甲是绿色植物在晴朗的白天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示意图,其中1~7表示能量或物质,图乙是线粒体简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图甲中2→3过程,所有活细胞内都能进行B.图甲中3→6过程,发生在图乙的②处C.图乙的③处能发生图甲中生成4的反应D.叶肉细胞内产生的6来自①解析:图甲中2→3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而活细胞都能进行有氧或无氧呼吸;图甲中3→6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即图乙的②处;图乙中③处为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发生[H]与O2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图甲中4指的是水;白天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6(CO2)来自于②。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 作业【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 作业【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作业16——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吸进来的氧最终()A.参与氧化有机物B.直接参与ATP的生成C.参与水的生成D.参与酶的催化作用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A.第一和第二阶段B.第二和第三阶段C.第一和第三阶段D.第三和第二阶段3.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进行的阶段是()A.第一、二阶段B.第二、三阶段C.第一、三阶段D.第一阶段4.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A.外膜和内膜B.内膜和基质C.外膜和崤D.所有膜结构5.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出现在()A.三个阶段B.第一阶段C.第二阶段D.第三阶段6.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7.在有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A.[H]传递给O2生成水B.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H]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D.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8、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B.若向d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C.可将澄清石灰水换作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的产生速率D.可根据c瓶和e瓶中溶液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填空题:1.细胞呼吸: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_________,并释放_____,因此也叫________。

细胞呼吸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在_______和________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_____。

(2)细胞呼吸产物的检测产物试剂现象(颜色变化)澄清的石灰水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酒精酸性条件下橙色的________溶液3、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过程比较比较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反应式:(2)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参与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和,释放,生成大量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含答案)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答案在最后)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学习目标]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2.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产物⎩⎪⎨⎪⎧有氧条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3.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判断正误(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葡萄糖溶液煮沸后,即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 ) (2)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遇酒精变为灰绿色( )(4)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这将更有利于酒精的检测( ) 答案 (1)× (2)× (3)× (4)√解析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葡萄糖溶液煮沸并冷却后再加入酵母,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2)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重铬酸钾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任务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酵母菌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时,通过测定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细胞呼吸的方式。

2.提出问题: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一样多?3.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4.设计实验(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自变量?提示自变量是有无氧气。

有氧条件:用橡皮球(或气泵)充气;无氧条件: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

课时作业17:5.3.1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课时作业17:5.3.1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对点训练]题组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 C解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 TP的过程。

2.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答案 C解析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乙醇在酸性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A.吸收空气中的O2B.吸收空气中的CO2C.检测酒精的产生D.检验CO2的产生答案 B4.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B.若向B瓶和D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D.若C瓶和E瓶中溶液都变混浊,不能据此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 C解析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而B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生成酒精,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无灰绿色出现。

B 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速率较快,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较短,石灰水变混浊较快(混浊量较大);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速率较慢,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较长,石灰水变混浊较慢(混浊量较小)。

5.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的装置,如果装置一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二中红色液滴向右移,证明酵母菌()A.只进行有氧呼吸B.只进行无氧呼吸C.可能死亡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答案 D解析装置一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装置内的CO2,则装置内气体变化只是由O2体积变化引起的;装置二中蒸馏水对气体变化没有影响,则装置内气体变化是由O2、CO2体积变化共同引起的。

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分层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

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分层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分层作业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 [2023江苏盐城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是研究细胞呼吸的常用材料。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一定量的含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并研究其无氧呼吸,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瓶在连接乙瓶前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以制造无氧环境B. 若增加甲瓶中酵母菌的数量,则酒精的产生速率和产量都将上升C. 实验结束后取甲瓶中的培养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可观察到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D. 若乙瓶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表明酵母菌产生了2.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D. 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3. [2023山东泰安高一月考]如图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B. 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 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4. 含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转移的途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水B. 葡萄糖丙酮酸氧C. 葡萄糖氧水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5. 如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自变量为温度B. 乙、丙两试管中液体应煮沸冷却除去C. 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D. 实验自变量为的有无6. [2023江苏盐城高一校考期末]下图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①②③代表有氧呼吸的不同阶段,、、代表各阶段释放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在线粒体基质中经①②③阶段彻底氧化分解B. 在②阶段中,水和都既是反应物又是产物C. 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D. ①②③各阶段所释放的能量7.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 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C. 若丙能抑制的形成,则会使的消耗增加D. 若丁能抑制被氧化成水,则会使的消耗减少8.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备作业)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

专题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备作业)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过程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内膜上、线粒体基质中【解析】无氧呼吸仍属于氧化反应;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较多,不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无氧呼吸的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内膜上和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D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O2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答案】B3.(2020北京高一期末)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吸入的O2最终形成了()A.CO2B.H2OC.ATPD.丙酮酸【解析】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吸入的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进入产物水中。

【答案】B4.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灰绿色【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因此无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CO2。

【答案】C5.下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①处产生ATPC.②处产生CO2D.③处发生[H]与O2结合的反应【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②,该过程有CO2产生,而[H]与O2结合的反应在③上完成。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5.3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随堂练习卷含解析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5.3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随堂练习卷含解析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实际上是在细胞内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B.细胞呼吸实际上就是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的过程答案 B解析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2.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二氧化碳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答案 C解析澄清的石灰水用于检测二氧化碳,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不能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C正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用于检测二氧化碳,因此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不能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酵母菌发酵产生CO2,D 错误。

3.交警为检测司机是否存在酒后驾驶的违章行为,用来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B.双缩脲试剂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答案 C解析斐林试剂用于检验还原糖;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酒精,遇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用于检测二氧化碳。

4.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装置乙在Ⅱ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装置乙是对照组,装置甲是实验组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答案 B解析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即光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研究呼吸作用,两个装置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A错误;乙表示无氧呼吸装置,无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装置乙在Ⅱ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B正确;此实验是对比实验,没有对照组,都是实验组,C错误;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通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I 细胞呼吸的方式与有氧呼吸作业A级——学考水平达标练1.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A.ATP B.H2O和CO2C.H2O和丙酮酸D.乳酸和ATP解析:选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H]和少量ATP;第二阶段的产物是CO2、[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的产物是H2O、大量的ATP,故三个阶段的相同产物为ATP。

2.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①与[H]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场所是线粒体的内膜。

3.(2018·海门期末)人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的去向是()A.以热能形式散失B.储存在ATP中C.存在于线粒体内D.供生命活动利用解析:选A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供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

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2 870 kJ,其中转移到ATP中的能量只有997.28 kJ,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4.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时,生成物水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也能产生少量ATPD.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解析:选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反应物水;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也释放少量能量,并产生少量ATP;葡萄糖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小部分储存在ATP中。

5.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解析:选D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过程为: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6.(2019·德州期末)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短时间内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可检测CO2产生量的多少B.根据酸性条件下乙醇使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可检测有无酒精产生C.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检测是否产生CO2D.本实验的结论是:酵母细胞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选C由于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所以可根据单位时间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来检测CO2的产生量;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所以根据酸性条件下乙醇使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可检测有无酒精产生;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检测CO2产生量的多少而不是检测是否产生CO2;本实验的结论是:酵母细胞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7.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保持活性需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产生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的消耗量加大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改变线粒体的耗氧速率解析:选A线粒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为保持活性需将提取的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小鼠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发生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不产生CO2;线粒体中只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降低温度会使有氧呼吸过程所需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线粒体的耗氧速率。

8.如图是某动物体细胞呼吸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4、6分别是水和氧气B.3产生于线粒体基质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D.植物细胞也能进行该过程解析:选C4、6分别是水和氧气,分别参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3是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基质进行的第二阶段;产生的8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植物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过程。

9.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④、⑤、⑥中合成ATP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______________,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______________。

(4)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________供应不足,肌肉细胞内的C6H12O6分解产生的________积累所致。

解析:(1)根据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知,①是丙酮酸、②是H2O、③是二氧化碳。

(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产生的ATP最多。

(3)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

(4)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因为O2供应不足,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即C6H12O6分解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

答案:(1)丙酮酸H2O二氧化碳(2)⑥(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4)O2乳酸10.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C、E瓶为澄清石灰水,请据图分析:(1)A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的酵母菌产生CO2部位是____________。

酵母菌与乳酸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18O2充入甲装置,则酵母菌内最先出现18O2标记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相应的图中加以改正。

解析:(1)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细胞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乙装置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生CO2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如果把18O2充入甲装置,则酵母菌内最先出现18O2标记的化合物是水,即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的水。

(3)D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消耗尽装置中的氧气,形成无氧环境,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确保通入E瓶的CO2主要是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4)由B瓶通入C瓶的玻璃管应插入C瓶液面下,否则不能很好地检测实验结果。

答案:(1)NaOH溶液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细胞质基质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水(3)确保通入E瓶的CO2主要是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4)如图B级——选考水平高分练11.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C.第①②阶段的中间产物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第①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解析:选C有氧呼吸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都有ATP产生;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第①②阶段能产生多种中间产物,能为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第①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2.如图为人体细胞内葡萄糖代谢过程简图,①~③是生化反应过程,甲~丁代表相关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③过程都伴有ATP的生成B.甲、乙、丙、丁表示的物质各不相同C.①、②过程均有乙生成,但催化①、②过程的酶不同D.图示生理过程既能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也能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中解析:选B①、②、③过程都伴有ATP的生成,其中过程③生成的ATP 最多。

甲代表的是丙酮酸,乙代表的是[H],丙和丁代表的都是水。

①、②过程均有乙([H])的生成,但过程①是葡萄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是丙酮酸分解,发生在线位体基质中,所以催化①、②过程的酶不同。

原核生物缺乏线粒体,但醋酸菌、蓝藻等原核生物也能进行图示的有氧呼吸过程。

13.如图为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a不能发生在硝化细菌中B.阶段b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C.阶段c中的能量均贮存于ATP中,最终用于各项生命活动D.物质①为CO2,其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浓度高于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解析:选D阶段a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能发生在硝化细菌中;阶段b 是柠檬酸循环,属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一部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阶段c 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物质①为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所以其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浓度高于在细胞质基质中的。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为兼性厌氧型生物B.甲装置加入油脂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属于对照组C.乙装置中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D.两装置均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替换澄清石灰水解析:选B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为兼性厌氧型生物;甲装置加入油脂的作用是隔绝空气,甲和乙相互对比,因此不能说甲是对照组;乙装置中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两个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都是检测CO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也能检测CO2,因此两装置均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替换澄清石灰水。

15.(2018·西城区期末)如图为人体细胞呼吸代谢途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通过细胞膜上的[A]_______________协助进入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中生成丙酮酸、[H],并释放少量能量。

(2)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丙酮酸进入________________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被还原成[B]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细胞中的P53蛋白可以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